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回九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怀愫
宁宁过来了,圆圆也跟着过来了,到哪儿都少不了她这根小尾巴。
“我们家现在啊,洋房一套,商铺是两间,房子还有三套。”江烨靠在沙发上,说给女儿听。
有了这些房产累积之后,他们一直都没有再买房子,公司需要现金流运转,家里也要有备用金。
今年确实赚得多,但投资也大。
去掉明年江烨工程上的前期投入,林文珺投资了出租车广告位,还要成立一个公司,专做出租车广告位出租。
“你妈那个公司是租的,爸爸的公司是自己的地和楼,还有虹桥那块地,也有咱们家三分之一。”
一开始说着还像那么回事,说着说着,越听越不像话了。
“你干嘛呀?”林文珺问他。
“我在说计划呢!”江烨略带醉意,看老婆一眼,“你等我说完。”
扭头继续跟江宁说:“这点还不够,得再多买点房子,等有个一千万,再有个十套房,爸爸就想休息了。”
……
林文珺简直想白他一眼,说得什么醉话,上辈子他早早实现这个目标,歇了吗?还不是折腾到老。
再说钱是越来越不值钱的,他的目标一千万,实现的时候又想要五千万,再然后想要一个亿。
“爸爸呢,就打算在老家买块地,盖个三栋小楼,钓钓鱼看看湖,退休了。”
江宁看着爸爸,她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有懂,她看了眼妈妈。
妈妈冲她眨眨眼睛。
江烨说完了,林文珺好一会儿没说话,她好像突然有点明白了,江烨为什么上辈子和这辈子,都要回老家折腾一块地。
上辈子后来几乎一个月有一半的时候是在东山上的别墅过的。
他也想要一个休息的地方,做工程看了太多脏事,想找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清清眼睛,休息休息。
林文珺上辈子有自己的苦楚,憋到受不了的时候,也想去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出来,可她连家门都“走”不出去,更别提喊了。
她低头替圆圆剥桔子,桔子温温的,送到圆圆嘴里。
圆圆嚼着温桔子,还故意吃给姐姐看:“圆圆不恶心。”她还记仇了,江宁一下捏住妹妹的圆脸蛋。
“你是不是看中哪块地了?”林文珺问。
江烨看她一眼,慢慢腾腾:“嗯,是有块不错的。”但他算了笔帐,真要拿下来,有点紧,就算地拿下来,一时还盖不起房子。
其实再等两年,江烨会有一个做房地产的机会,但他保守,错过了。
原来林文珺想好了,那个机会,如果这辈子还来,那她肯定会鼓励江烨去干,但她现在不这么想了。
当下想做的事情才重要,本来就都是未知的机会,谁知道是好还是坏呢?
“你要是想,就拿下来呗。”她削了苹果,把苹果切成一瓣一瓣的,摆在盘子里,“家里这两年的开销,我来。”
就当是还他的情了,当年借十万块开公司的情。
江烨两手撑在脑袋后面,正盯着电视机屏幕呢,扭头看向她:“真的?”
林文珺叉起块苹果,又脆又甜:“真的。”
江烨笑了,他张张嘴,林文珺嫌弃地看他一眼,叉起块苹果,往他嘴里一塞,他一边嚼一边说:“明天一早,去看看我妈。”
这也是每年要做的,冬至回不来,就清明年初一去坟上拜一次。
电视机里正放到小品,黄宏说:“咱们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这句词儿一出,江烨就皱眉摇头。
今年这情况,等明年开春,上来找活的工人肯定比往年要多,大多都是从下岗风潮严重的地方涌上来的。
改革开放,那些心思活的人早早找到出路了,反而是在单位老实上班的成批成批下岗,年三十晚上放这个小品,这不是戳人心窝子嘛。
果然没一会儿就听见隔壁闹起来,夫妻俩的吵架声音,竟然盖过了鞭炮,断断续续从楼道那头传过来。
下岗再就业,哪有这么容易。
这个小品,谁能能笑出来?
就连江宁都知道,下岗不是好事儿,她做新闻摘抄,当然看过这类新闻,虽然年纪小,但已经知道,这不是可以拿来调侃玩笑的事儿。
林文珺看看江烨,又想想自己:“你要是当时不出去,就在老家找活干,说不定咱们现在全下岗了。”
冯兰那儿就有好些找上她想求工作的工友。
那些原来明里暗里嘲讽冯兰,好好的饭碗不捧,非要自己干的人,现在又说她目光长远,早早卖断,起码还拿到一笔钱,现在她们可能连下岗安置费都拿不到。
林文珺公司里岗位有限,要是能多开几家景区纪念品商店,还真能多招几个人。
这个小品放完,估计家家户户都没了看春晚的心情,元宝饭也煮好了,林文珺盛了两碗,挑了两块最大的荸荠压在饭下面。
圆圆一挖就挖到了:“我发财啦~”一点点大的小孩子,也知道发财是件大好事,过年别的记不住,就记得要红包。
圆圆举着她的“元宝”,绕到爸爸妈妈姐姐面前,让每个人都咬一口。
第二天一大早,林文珺准备好了水果蒲团香火去上坟,远远就看见坟前已经摆着鲜花和水果供品。
林文珺回头问江烨:“有人来过了?”
江烨拎着大包小包,随口答道:“是二姐她们吧。”
走近了才知道不是,坟前打扫得干干净净,两边还压着纸花,不仅有鲜花和水果,还有半只封装的南京咸水鸭。
“大姐来过了。”
香看上去像是早上才点的,她一个人,大年三十晚上坐火车来,给亲妈上完坟,又悄没声息的走了。
江烨一时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怎么也不吃顿年夜饭呢?”
昨天年夜饭,大家还说起她,江惠娟感叹,说大姐可能是没成家,没孩子,所以不好意思跟她们见面。
江惠洁不在,江惠锦也觉得二姐说得对,女人没家庭,没婚姻,当然不幸福。
那不就是孤家寡人嘛。
江烨低头把蒲团摆上,拿出小香炉,准备点香,江宁牵着圆圆站在一边,等着给奶奶磕头。
下石梯的时候,圆圆怎么也不肯再爬楼了,腿短石阶高,她抱着爸爸的腿不肯动。
江烨一把把她拎起来,走在前面。
林文珺牵着江宁的手走在后面,江宁突然问:“大姑是不是真的觉得丢脸才不见我们的?”
昨天晚上两个姑姑说的话,她都听见了。
林文珺想了想:“你见过田爱阿姨,也见过钟雪阿姨是吗?”
江宁点点头,两个阿姨,虽然从长相到性格,再到说话方式都不相同,但江宁相同的喜欢她们。
“那你觉得她们俩幸福吗?”
江宁理所当然的点头,不管什么时候看见她们,她们俩都像在发光。
“你舅妈,周芳阿姨,你觉得她们俩呢?”
舅妈和舅舅当然是最好的,舅舅比爸爸会照顾人,周芳阿姨卖保险的时候到家里来过,江宁也没觉得她不幸福。
周芳阿姨还跟妈妈说呢,她现在当上主管了,她除了跟妈妈谈保险,还谈礼品生意。
“那不就好了。”林文珺又问,“你觉得你二姑三姑呢,她们俩跟大姑不一样吧,都有家庭有孩子,幸福了吗?”
二姑永远挑着眉毛,好像等着在挑剔谁。三姑在三姑父面前,又是总是小心讨好。
“别听你二姑三姑,知道吗?”
第185章 没有金钱概念。……
江烨跑太湖边看地, 林文珺在市区内看房,宁宁和圆圆被放在舅妈家。
冯兰也一样忙得不见人,过年园林景区客流大, 陈经理搞了个新春园游会, 到元宵的时候还要搞个元宵灯谜会。
纪念品商店才刚开了没多久,冯兰得去盯着。
就让林卫东带两个孩子, 他的零件厂要十五才开门。
林妍拜完年就去同学家了, 林卫东颇有点寂寞,女儿一下子就长大了,本来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带进带出,一长大就没影了。
“舅舅带你们去逛园游会怎么样?”林卫东问两个外甥女。





重回九零 第160节
他带了圆圆半天,圆圆已经一点不认生了, 伸手就要舅舅抱, 林卫东给她穿外套穿鞋子,还套上小手套。
圆圆抱着舅舅的脖子:“我想吃红红的那个, 串起来的。”去年她吃过, 她记得的。
“好,我们圆圆想吃糖葫芦。”林卫东抱着圆圆往街上走,让江宁走在他前面, 三个人坐着公交车去逛园林。
圆圆长这么大, 从来没坐过公交车。
她只在识图书上看过,知道这是交通工具, 她看到公交车停下来,就“哇”一声,林卫东乐了:“圆圆没坐过吧?”
“嗯~”圆圆点点头。
林卫东把公交票给江宁,让她来付钱,江宁撕了三张, 扔进投币箱里才想起来:“哎呀!圆圆不是“人”,不该算票。”
圆圆不高兴了:“圆圆是人。”
车上的乘客都笑起来,林卫东也笑:“投了就投了吧,算我们圆圆是“人”。”
还有人以为是爸爸带着两个女儿,给林卫东让座,他让江宁坐下,让她抱着圆圆,圆圆站着,扒在车窗边看外面的风景。
她看了一会儿,还不太放心,扭头有些不确定的问姐姐:“圆圆是人吗?”
江宁哈哈大笑,决定要把妹妹的丑事写在日记本里。
街到处到都人,游园会大喇叭放着音乐:“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
林卫东给姐妹俩一人买了一串糖葫芦,带她们套圈,买棉花糖。
今年是兔年,他还给宁宁买了一只毛绒小兔子,圆圆一看姐姐有,一口咬定自己也是属兔子的。
林卫东想给她买小猪,但她怎么也不肯,一定要跟姐姐一样,还跟卖毛绒娃娃的老奶奶强调:“我也是小兔子。”
姐妹俩一人抱一只兔子,姐姐大兔子,妹妹小兔子,手牵手进园游会。
今年《还珠格格》火遍大江南北,连游园会也挂出了清宫格格装,十五块钱拍一张照片,好多人在那挑格格的衣服。
圆圆像个小大人似的站着看,一边看还一边舔舔手上的糖葫芦。
林卫东问她们:“要不要拍一张?”
江宁摇头:“我去年在北京拍过了。”坐的还是龙椅呢,但那时候天气热,头发全都粘在一起,脸也晒得通红,是江宁最不喜欢的照片。
圆圆也拍了,没有小格格装,她穿小龙袍,拍出来像个男孩子,她怎么也不承认照片上的人是她。
林卫东带着姐妹俩走走停停,走到了景区纪念品商店。
今天园区里到处都是人,连纪念品商店里也挤满了人,圆圆下来走了几步就又被抱在怀里,她指着店里的人说:“舅妈!”
还真是冯兰,她也系了条丝巾,店里忙不过来,她也充当起了售货员。
林卫东就抱着圆圆,带着宁宁坐到旁边的咖啡吧,给她们点了一杯热巧克力。
园区里的热巧克力是用高乐高和奶粉一起冲的,江宁小心翼翼吹着气,她先尝一尝,吐吐舌头说:“烫!”
圆圆乖乖坐着,等不烫了再喝。
冯兰百忙之中,回头看了眼丈夫,笑眯眯过来:“你们怎么来了?人多吧?”
“多!我们还坐大车车啦!”圆圆抢在最前面告诉舅妈,他们坐了公交车,吃了糖葫芦,还买了小兔子。
“是嘛~”冯兰摸摸圆圆的头,对丈夫说,“等会儿你就带她们回去吧,晚上闭园我才能休息。”
“行,我们再玩一玩,你别着急,我把饭做好。”
圆圆瞪圆了眼睛,舅舅竟然会做饭!
等晚上爸爸妈妈来接她们回家的时候,圆圆扒着妈妈,像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大秘密那样:“妈妈,舅舅洗碗,还做饭呢。”
在圆圆眼中,爸爸都是不做饭的,舅舅也是爸爸,但舅舅做饭。
江烨听见,从后视镜里看了女儿一眼:“爸爸怎么不会做饭啊,爸爸做的饭好吃着呢,你问问姐姐。”
江宁想了想,又不想揭穿爸爸,又不想撒谎,她闷了会儿才说:“爸爸做的牛肉鸡蛋面好吃。”
林文珺忍不住要笑,这把戏早就戳穿了,牛肉鸡蛋面就是泡方便面加个卤蛋嘛。
圆圆包得像个圆粽子一样坐在车后座,咽了口口水。
“那姨父也会做饭,你怎么不觉得奇怪呢?”林文珺脱掉女儿的帽子,露出她红通通的小脸蛋。
“因为姨父开饭店。”开饭店的人都一定会做饭。
“圆圆真聪明。”林文珺夸奖她。
车里热烘烘的,两姐妹又玩了一整天,早就累了,一左一右靠在妈妈身上睡着了,林文珺这才说:“房子我看好了,你明天要不要也去看看?”
“不用,你觉得好就买吧。”也不能年年回来都住底楼,只有一间卫生间,都不够用的,江烨想到这个就问,“几个卫生间啊?”
林文珺从后视镜里白了他一眼,全家人加起来都没他一个人呆在厕所的时间长!
“两间!”现在造的房子,房型都比较老旧,设计观念也还比较落后,比如动线设计不合理,客厅大房间小,卫生间不足等等。
就算是三室一厅的房子,也只有一间卫生间。
林文珺看的时候就想好了,买两套两室的,中间打通开道门,变成大横厅的设计,她连图纸都已经要来看过,非承重可以敲。
江烨一听就笑:“不错,就这么搞。”
房子确定了,装修交给江烨的工人,已经装修过两次,他们很熟悉林文珺的要求了,绝不敢自己作主,老板娘要是看见没按她说的做,会让他们敲掉重来。
江烨还要在老家多呆几天,林文珺带着孩子们先回去,只开了一辆车回来,她带江宁和圆圆坐火车回的海市。
圆圆开心极了,她坐火车比坐小汽车好,火车上可以走来走去,还有吃的卖!
她看见小推车里的每样东西都想要,烤鱼片,八宝粥,烧鸡,火腿肠。
漂亮的列车员姐姐逗她:“你要这么多啊?妈妈给你这么多钱买东西吗?”
“嗯,妈妈给我一百万买东西。”
乘客们都笑了,列车员也笑了,江宁跟圆圆说:“只可以买两件,你吃不完。”最好是一样甜的一样咸的,她替圆圆选出八宝粥和烤鱼片。
从苏城到海市的火车一小时,八宝粥带汤水,烤鱼片是干的,搭配起来吃正好。
江宁这么大的时候,很能分得清什么东西多少钱了,五分一毛她都很珍惜的存着,现在江宁就是个小富婆,压岁钱和零花钱存在她自己的帐户里。
她存下的零花钱都是由她自由支配,超过五十一百她还会主动说一声。
要买什么江宁全都有计划,太贵的东西,她还舍不得用自己的钱,会努力争取要奖励。
林文珺看看宁宁,再看看圆圆,圆圆从生出来,就没吃过苦,也没缺过钱花,她根本没有金钱概念。
圆圆已经慢慢懂事,要开始教她了。
第186章 圆圆学花钱 钱认识她,她不认识钱。……
林文珺很久没自己带两个孩子出门, 还是坐火车,又要长时间抱着圆圆。
上辈子她抱孩子抱得过了五十肩膀都抬不起来,这次一回家, 就累得坐在沙发上, 两胳膊直发酸。
“圆圆怎么这么重了。”
圆圆听见了,假装没听见。
她们今天回家, 陈姐今天复工, 她知道每次她们长途回来都吃不下东西,煮了一锅白粥,切了点皮蛋拌豆腐,又把年前就包好的馄饨拿出来,用油煎得金黄。
果然林文珺一闻到煎馄饨味儿, 胃就反应过来了, 她歇了会儿,进厨房自己盛粥, 看陈姐一直笑眯眯的, 问她:“怎么了?有好事啊?”
陈姐眉开眼笑:“我儿子,今年过年带女朋友回来了。”
未来儿媳妇来给她拜年了。
原来连个正经的出租屋都没有,儿子的女朋友带回来了也没地方坐, 难不成三个人都坐在床上?
今年有了自己房子, 陈姐就在家里做了顿饭,请儿子的女朋友上家来。
那女孩还买了水果和奶粉什么的过来, 是个挺礼貌的孩子,陈姐还忍不住跟林文珺炫耀一句:“还是补钙的奶粉,专门买给我的!”
长得也很斯文乖巧,陈姐非常满意,她还给那个女孩包了一个大红包呢。
女孩子不肯收, 陈姐一定要塞给她:“头回上门,应该要的。”她就怕被未来的亲家挑剔她家里人口不全。
林文珺把煎好的馄饨盛在平底盘子上,端到桌上,还在跟陈姐说话:“你也不要太巴结了,该怎么样怎么样,你儿子这么优秀,又没低她一头。”
陈姐笑了:“要是今年能结婚就好了。”
今年两家谈结婚,明年办婚礼,后年生个孙子或者孙女,陈姐光是想,就发自内心的笑出声来。
林文珺也替她高兴:“你儿子结婚我是一定要去的。”
“那肯定啊,我还想请林总坐主桌呢。”要不是林文珺,哪可能买得下那套房子,也不可能这么顺利了。
陈姐又说:“元宵节那天,我想请假,我们双方见个面。”
林文珺一口答应:“好啊。”她看陈姐说,“要不然,你去烫个头发吧,现在外面时兴的,见亲家母不得好看点?”
陈姐刚来江家那两年,辫子一留长,她就剪下来卖掉。
许多老家姐妹都是这样的,有人专门来收她们的头发,做假发用。
后来林文珺一直都算她育儿保姆的钱,她手上渐渐宽裕了,儿子也能当家教打暑期工,就没想着再卖头发。
她照照镜子:“那我也去烫个头发?显得年轻点?”
陈姐看上去比实际年纪显得要老一些,刚来的时候林文珺还以为她快五十了,后来才知道,她才四十出头。
她带孩子,没有整觉睡,一个带完又带一个,整年的操劳,难得带到圆圆这么乖的,她还很高兴呢。
这两年陈姐的气色好得多了,人也胖了些。
都准备烫头发,她就想要不要再买件新衣服:“我是买了一件的,那天……穿过了。”再穿一样的,人家女孩还以为她来来回回就那么一件衣服呢。
“早该买了,事事就先想着儿子。”林文珺说她。
“他在大公司上班的,得穿好点儿。”陈姐这么说,她又告诉林文珺,“他想着我呢,第一个月的工资就给我买了双新皮鞋。”
真皮的,穿着可软和了。
儿子还给她买过皮包,但他买的衣服,款式都太花俏了,哪是她这个年纪穿的,陈姐还埋怨过:“他以为我还年轻呢。”
林文珺就笑:“这是心疼妈妈呢。”年轻的时候没穿过几件漂亮衣服,所以才想买给她。
“婚事定了,我的心也就定了。”陈姐这么感慨。




重回九零 第161节
陈姐忙着烫头发,选衣服。
林文珺把江宁叫过来:“你原来玩的那个……什么游戏里面,不是有钱吗?你拿出来,妈妈要用。”
“大富翁!”江宁说完问,“要那个钱干什么呀?”
“妈妈想教圆圆怎么花钱,怎么存钱。”
江宁眼睛亮了,她问:“这要怎么教啊?”
林文珺仔细回想了江宁是怎么有金钱概念的,是她骑着自行车,带宁宁上下班的时候去买菜买米,讨价还价。
还有许多次的拒绝宁宁的要求,告诉她,这个东西太贵了,妈妈要到发工资才能买,或者这东西太贵了,不能买。
宁宁听着,慢慢就学会了,她要什么从来不贪多,只要有就行。林文珺给她买的那个珍妮娃娃,她好几年里就只玩那一只。
去逛玩具柜台,出了那么新款娃娃,她也从来没想着再要一个,顶多给她的娃娃买衣服鞋子和皮包。
她现在虽然已经不玩了,但那个娃娃还好好的摆在柜子里。
还有零花钱,江宁到二年级才有零花钱,还不是定时的,偶尔林文珺会给她一点,也让她自己“挣钱”。
简单的家务活,扫地擦桌子倒垃圾之类的,还有给妈妈捶背捏肩膀,每次只挣一毛钱。
圆圆就不同了,她生下来环境就不同,走在外面看见了就会想要,玩具从不嫌多,很容易就喜新厌旧。
林文珺因为不能长时间陪伴女儿,基本都会满足圆圆,现在想想,这样很不好。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她想了想江宁是怎么认识“钱”的,决定如法炮制,开一个圆圆专属小超市。
把客厅里五颜六色的矮书架全都清空,书架摆成四方型当货架用,挑出圆圆可能会喜欢的东西,有吃的喝的,还有玩具和图画书。
陈姐翻出了一箱圆圆的旧玩具,说是旧的,都是她想要,玩了几次就忘了的玩具。
江宁也贡献出了自己的东西,周元柏送给她的那个娃娃,法国制造的,她还画了一块标价,鲜红的数字:99。
这是目前,圆圆能认识的最大的数字,她数姐姐跳绳学会的。
江宁兴致勃勃,这太好玩了,她好久没做过这样的游戏,她拿出蜡笔来,专门制作圆圆货币。
1...7879808182...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