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回九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怀愫
话没说完,林文珺懂了,是想吃好处,故意放出风声来,好看看珺宁续约的“诚意”。
肯定还有公司在跟她们竞争银行的大单子,礼品公司一家接着一家开,珺宁是做的早,累积了资本,打响了名气。
要是当时晚一步,生下圆圆出了月子,那就晚了。
“蒋行长以后到哪里高就,如果可以,期待我们能再合作。”林文珺没在蒋誉这里多纠结,人往高处走,走了也一样能再合作。
蒋誉这些年,从没在珺宁这里要过什么好处,但珺宁开给钟雪的设计费也一点都不少。他离开银行,再谋高就,还能再有新的合作。
蒋誉笑了:“那是当然的。”
知道了问题所在,那就尽力解决,林文珺立刻带上礼品,让吕一鸣也先放下手头的工作,隔天带上小吕和宋爽又去了一趟银行。
一直接待他们的人已经调走了,换了一位来接洽,在办公室里说一些场面话,比如珺宁的礼品反馈不好。
“大家都更希望银行能送米面粮油,开卡送电影票啊之类的,这些更实惠,我们也要多种合作嘛。”
他不能说珺宁的礼品不美观,东西确实是好看的,只好挑剔它们不实用,然后又说质量不行。
宋爽气得不行,这位新的负责人,自己手里拿的还是珺宁定制的保温杯呢!
光是保温杯和雨伞,他们就跑了好几个工厂,几家样品,她们全都测试过,最后是跟一家日本厂商签的订单。
开水倒进去,六小时候之后水温还能保持在五十五度左右。
因为效果好,她们还特意让厂方贴上防烫嘴的标签呢,现在又来说她们品控不行?质量不好?
林文珺一直听着,他们三个并排坐,那人坐在他们对面,说起话来的口吻就像是他们三个的领导。
林文珺拿出公司今年制定的银行礼品计划,还把跟下岗女工培训学校联动的事也一起说了。
那人不为所动,选品计划书能看都没看上一眼,下岗女工的事情,更是谈也没谈。
磨了一个多小时的嘴皮子,眼看磨不出来什么了,三人告辞出来,一出大门宋爽就忍不住了:“捞钱也得捞得讲究点吧?他怎么睁眼说瞎话!”
小吕劝她:“没必要,就是这样的,要磕单子,就得捧着他,塞住他的嘴。”
一朝天子一朝臣呗,到哪儿都一样。
这也算是跑单子的活动经费,钱是花了,吃饭喝酒ktv也都请了,可合同迟迟都不签,小吕说:“不会是吊着我们吃一波好处,订单给别人吧?”
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尽力吧。”这边不续约,就跟别的银行,看有没有可能谈新单。
宋爽是知道林文珺答应了下岗女工培训学校的:“这怎么办呀?”话是说出去了,但合同还没签,要撤也不是不行。
“还按原来的办,还有半年呢,而且咱们还有保险公司的订单嘛,也能解决一部分。”到今年九月,能帮多少是多少。
林文珺已经确定了几种花样,最好看的是毛线编织小动物挂件,这个比杯垫更时髦一些,拿回来公司里几个女孩就人手一只。
小吕也说:“那我要两个吧。”妻子孩子一个人一只。
江烨回来听说这事,笑了:“这还不简单,你逼他跟你签合同啊。”
“什么意思啊?”
“你不是有个熟悉的记者吗?他那个半边天的专栏还搞不搞了?”
林文珺看他一眼,还是不太明白,就算能请记者采访张校长和宋厂长,也解决不了银行订单的事啊。
“啧。”江烨摇摇头,还是太老实。
江烨教她:“你请记者实地去采访报道,再让校长把跟你们公司合作的事情说一说,扩大影响嘛。”
大企业不得有点社会责任感了?
林文珺忍不住笑出声,这个办法她还真没想过:“那他顶多也就再续一年的,明年不是照旧?”
“那你也有一年时间呢,再说了,这人胃口这么大,你塞不饱的。”别想再做长久生意,能打个时间差缓一缓,已经不容易了。
林文珺先打电话给张校长,然后是宋厂长,再联系上原来采访她的记者。
全社会都在关注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记者原来就报道过“姐妹帮姐妹”百万女工捐款成立专项基金的事,这就算是后续的深入报道,而且还有新故事可挖。
第二天记者上门采访,除了宋厂长的故事,还拍下了女工们学习的片段,还有她们做给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编织品。
这些东西上都有标签,张校长着重说明这些东西,礼品公司不收取任何费用,是想没有其它技能的下岗女工,有个临时过渡的赚钱机会。
等她们学习了技能之后,再重新踏上工作岗位,社会是有这些需求的,张校长对她们重回社会很看好。
“最好啊,我这个学校,三年五年就能关门。”
银行和保险公司,戴了这么一顶高帽子,报纸新闻出报道的当天,那个样样挑剔的负责人就主动打电话给小吕了。
这才一上午,银行已经接了七八个媒体新闻的采访电话,要是被人知道他们不续约了,再联系一下下岗女工的事情,还不得大作文章?
小吕敲响林文珺办公室的门:“林总,对方说,先再续一年,但订单量要砍一半。”
还真被他猜中了,这人肯定是吃了另一个公司的大好处,现在蛋糕分不过来了,只好一人切一半。
宋爽很不乐意:“咱们这不是替别人抬轿子了。”
好名声倒让那个负责人占了一半,说不定他还能拿这个当成绩,再往上升,简直气死人了!
林文珺笑了:“行了,能有就不错了。”不占好名声,怎么肯续约呢?
新闻报道和长篇采访之后,还有企业单位主动打电话到培训学校去,向下岗女工提供岗位,有意者可以去应聘。
比如公交公司,需要售票员,酒店需要房间清洁工。“巴嫂”“房嫂”“空嫂”“育儿嫂”,女工们的出路越来越多了。
珺宁也要再找新出路。
至于蒋誉辞职去干什么,是江烨告诉林文珺的:“他去房地产公司了。”
第190章 新点子 《梁祝》
江烨接到百万工程的时候, 蒋誉已经拿上了百万年薪,再干下去这个薪资水平也不会变动太多,他想干点别的事业。
新加坡的地产商来海市发展, 高薪把蒋誉挖过去。
江烨跟蒋誉来往的更密切了, 他还把蒋誉一家请到家里来作客,让陈姐烧几个拿手好菜, 招待他们。
换作别人请, 钟雪是不肯出席的,但既然是江家请客,她当然要来,挤出一天时间不去乐团排练,带着孩子, 来见林文珺。
林文珺问江烨:“你想跟他一起搞房地产?”
“这话说的, 那人家可看不上我这点本钱。”兜里总共只有二百来万,蒋誉是去大地产公司, 他就算想也插不进手啊。
大头吃不下, 吃点小块肉:“我是想能接到点工程,熟人好办事啊。”
没有关系,做完了项目也能卡着钱不给, 江烨每到年末就求爷爷告奶奶, 一袋一袋好处拎出去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工程款能早点结清,那帮人吃没少吃, 拿没少拿。一到讨要工程款了,照样给你脸色看。
江烨想走通蒋誉这条路子,也不为了别的,就为了工程检收合格之后,能按时结款, 他手里总是预留大笔的现金,不敢有大的投资动作,就是怕到年末发不出农民工的工资。
上家不卡这个钱,他能干的事就更多了。
也有挺多建筑公司的老板自己不抗风险,上面不发钱,他们也不发钱,大家一起拖着呗,农民工闹起来才好呢,闹起来才能把工程款要过来。
但这种事,只要有过那么一回,下回什么招标都轮不着你了,谁让你不会管自己手底下的人呢?
江烨只好继续求爷爷告奶奶,头顶只要有顶乌纱,就能给你几分颜色看。
家里还是刚搬家的时候请过一些朋友来,王太太一家就来过,那次之后,王志国跟江烨的关系,反而淡了。
知道江烨发达了,但王志国还有几分用老眼光看人的意思,等真的看见了,这才觉得差距,心里又不舒服。
江烨还不是靠他才接到第一个大工程的。
林文珺感觉到了,她还想再劝劝江烨,想起上辈子他唏嘘感慨的样子,劝他:“你本来也不是冲着交朋友认识的王志国。”
江烨看她一眼:“我知道啊。”他早就感慨过了,人相处的久,总有几分感情,但该给的他也给过了,再多了那可就危险了。
林文珺一想,也对,这辈子两人才相处了几年?





重回九零 第164节
江烨因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的事,认识了更多人,早就更上一层,他跟王志国没有二十年相处的密切的关系,自然也不会多伤心了。
蒋誉一家周六那天来了,江宁牵着圆圆,站在爸爸妈妈身后迎接钟阿姨和小宝宝。
上次看到的时候小宝宝还在学走路呢,现在脚一沾地就直想往前冲,蒋誉一把拉住女儿:“脱鞋鞋。”
她就翘起脚尖等爸爸给她脱鞋鞋。
蒋誉给女儿起名叫蒋访寒,因为钟雪是在冬天出生的,海市冬天不下雪,她出生的那一天,零星雪花飘过窗前,所以才叫钟雪。
“贝贝来啦!”林文珺摸摸小女孩的头,“跟两个姐姐玩吗?”
圆圆稀奇死了,她也当姐姐了!绕着贝贝转了一圈,是个漂亮妹妹!于是圆圆很友好的问她:“你想玩小兔子吗?”
贝贝有点认生,她扒在爸爸身上。
蒋誉大包小包的,反而是钟雪,一件春季大衣,身上只挎了只小包,笑着说:“文珺,好久不见了。”
说完从包里拿出交响乐团的门票:“这个,请你来看。”
这次音乐会有她的独奏曲目,这是她练习了很久,觉得现在状态最好,情绪最饱满的时刻,等演完这一场,她就要巡演了。
“今年是在国乐,团长说计划明后年就走出国门了。”
明后年?就是贝贝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林文珺看了眼贝贝,她明显更亲近爸爸,因为她扒着蒋誉不肯放,江烨那手指头,好几次想摸烟,都又放下去了。
“我一定带宁宁去捧场。”
“那圆圆呢?”圆圆问,她怎么就被妈妈忘记了?
“音乐会是很高雅的地方,你要是能全场保持安静,小声说话,妈妈就带你去。”圆圆还太小了,到时候她又要喝水又要上厕所,打扰别人欣赏音乐。
圆圆点头保证:“我肯定。”
贝贝还是想跟小姐姐玩的,她熟悉了一下就从书房自己出来了,圆圆马上去牵她:“我们玩小兔子好吗?”
小兔子五块苹果币呢!
圆圆存了两天钱,又听姐姐的话存进“银行”,今天她有了五块钱,马上买了个“大件”!这个兔子她喜欢得不得了,每天睡觉都要抱着它。
江宁悄悄说:“她真的认不出这个兔子了?”她去年只玩了几次就不要了,突然就当成宝贝。
林文珺也开始反省自己,因为对圆圆有补偿心理,所以她要什么东西,只要不出格,都会满足她。
“圆圆超市”的货源还丰富得很呢。
但圆圆也只成功的存过一次钱,小虾条泡泡糖彩色笔,她每天都想要新东西。
江烨把家里给女儿开“超市”“银行”的事告诉蒋誉,蒋誉听了就笑:“这个主意好啊,以后还能慢慢教她投资和投资风险,垄断涨价,从小开始学金融知识。”
江烨想起圆圆那个哭的劲头,买不到东西就要哭,要是再往上涨价,她还不知道哭成什么样呢。
林文珺听见了,看了一眼西瓜泡泡糖,圆圆已经学会只买一个,要找钱,但这个太甜了,经常吃不太好。
林文珺决定“下架”西瓜泡泡糖。
圆圆还不知道自己喜爱的糖就快下架,她牵着贝贝的手去看绿毛龟:“这是我们家的龟,它年纪很大了,它是老爷爷。”
反正比姐姐的年纪还在大,很老了。
钟雪看了眼客厅里的超市,其实就是三排书架,再用幼儿围栏围住,但她能想像这给圆圆带来多少乐趣。
“你为你女儿很费心。”
钟雪不是这样的妈妈,她更在意自己的琴。
她跟自己的妈妈就闹翻了,妈妈指责她自私,怎么不肯多花心思在女儿的身上,都有孩子了,不能多为孩子想想吗?
一排练就见不到人,还非要去竞选巡回演出的名额。
她根本不能明白这个名额有多难争取,钟雪选上了,她并不祝贺女儿,她想的是一走几个月,孩子怎么办?
“她还这么小,你就要把她送到托儿所去?”
“我也不愿意把她送到托儿所去,但我更不想听见你对她灌输母亲就要为了孩子奉献牺牲一切。”
孩子已经会说话了,钟雪本来没察觉,她偶尔提早下班回来,听见了一次。
自己的亲妈在打电话给亲戚,抱怨女儿把全部的重担放在她身上:“她们老三届聚会,我根本抽不出空去呀。”
明明满腹怨气,可等钟雪想办法解决,她妈妈又不愿意接受,她就希望女儿在家看着外孙女。
钟雪母女关系紧张,缓缓把心里的郁气吐露出来。
林文珺笑着拍拍她的手:“带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是日复一日的劳动,就因为是亲人才更有怨言。”
所以钟雪才下定决心把女儿送去托儿所,蒋誉不舍得,夜里觉都睡不好,起床看了女儿好几次。
“不说这些了,我们聊点高兴的吧。”钟雪笑着,“我看到新闻了。”
蒋誉拿给她看的,就是《半边天》写下岗女工学校的事:“林经理不得了,这个办法想得不错。”
但以后要合作也挺难的,新调上来的那个人挺记仇。
“我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已经答应了学校,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好在通过周芳,保险公司那边的礼品订单需求也在慢慢增加,失掉银行的单子,还有另外两只脚撑着呢。
“哎,你们这个演出,有没有想过做广告啊?”
钟雪摇了摇头:“不知道,好像有吧。”她还真是只管拉琴,不管究竟会来多少个听众,团长好像是让大家多多宣传。
可他们能跟谁宣传,还不是跟亲戚朋友们。
林文珺笑了,她也不麻烦钟雪,直接给乐团打电话,毛遂自荐嘛!
问问交响乐团愿不愿意在出租车上打广告。
“我本来倒是想过,能不能把百年带上舞台的。”钟雪有些遗憾,但百年只有丝巾系列,拉小提琴不能戴丝巾,头发也得全盘起来。
“你那天演奏的曲目是什么?”
“《梁祝》。”对中国听众来说最熟悉的故事,最缠绵的曲调。
林文珺微怔,接着就想到了新点子!她正在想怎么才能继续推广百年这个品牌呢,目前的几个城市还远远不够,得再往远的地方走。
“那应该穿中国风衣服啊,请咱们的设计师,特意为你设计一件演出服吧。”
本钱还小,做不了巡回演出的冠名商,但也能给独奏的演员特别定制一件演出服,在巡演的时候,继续打响品牌知名度。
钟雪身材瘦削,气质清冷,穿丝质类长裙更能衬出她的飘逸。
“这个……我可做不了主,得团长点头才行。”钟雪有些抱歉的说,独奏的演出服确实跟合奏演员有差别,但这都是团里定的。
免费的出租车广告投放,换钟雪在巡演的时候穿百年的品牌服饰,不知道这个办法行不行得通。
林文珺想到就想马上去做,她刚要站起来,又坐下,客人还在呢。
钟雪抿唇浅笑:“去吧,你去打电话吧。”
第191章 “妈妈!泡泡糖!……
除了扩大品牌影响力知名度, 公司也一直在做品牌多元化的设想,丝巾上来说,百年已经做得不错了。
再下一步, 是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只在本市或者周边几个城市销售是走不远的。
苏城的服装厂倒闭了好几家,海市也是一样。
凤凰旗袍, 海螺衬衫, 这些叫得响的品牌,原来的布料都出自申九厂,许多年前那些来海市旅游的游客,好不容易出趟远门,怎么也得买件衬衫回去。
可这些渐渐不再流行这些了, 西式礼服才是时兴货, 中式的旗袍大概只有迎宾小姐,礼仪小姐们还会穿一穿。
连新娘子的敬酒服都更流行选用西式礼服, 旗袍越来越没落, 可中式的衣服不仅只有旗袍这一种款式。
钟雪问林文珺:“你不会想给我设计旗袍吧?”她有些担心的比划了一下,“我的身体要能舒展,才能更好的拉琴。”
“我知道, 肯定让你能活动得开。”旗袍是很美, 钟雪的身材也很合适,但林文珺想做更飘逸的那种。
演出从七月开始, 这才刚刚三月,现在做设计谈广告还来得及。
林文珺很快给联系了交响乐团,跟团长约定好时间,在电话里林文珺想跟陈团长说明来意,对方似乎是很忙碌:“到团里来说吧。”
他们约定了见面的时间, 林文珺周一开例会,把几个部门的主管都叫上,就在她办公室里开会。
宋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巡演要去八个城市,特别是北方的城市,她们在那里一点知名度也没有。
“可……光是展示演出服,也带不来效益呀?”
“所以,才要跟团长谈嘛。”林文珺微微笑,她是想跟团卖周边,在每一个交响乐会场的大厅外,售卖《梁祝》周边。
这种形式是现在没有的,但林文珺见过。
她上辈子没什么爱好,夏秀珍搓了一辈子麻将,这个爱好由林文俪继承了。
林文珺不行,也有几次人家想教她,她牌技不行,但手气特别好,上手一把牌就是顺的,再玩几次,别人也不带她了。
她自己也觉得没意思,得失心不重,玩牌就没那么大的乐趣。
她喜欢在家看戏曲频道的戏,江宁说:“妈,你这么喜欢听,为什么不去看现场表演,光在电视机里看有什么意思?”
江宁带她去看过《红楼梦》、《牡丹亭》,还是实景演出的,隔着水看游园惊梦,出来就有卖各种戏曲故事的纪念品的。
江宁说的那个词儿,林文珺忘了,但她也买了,帆布袋呀小扇子什么的。
江宁那时还劝她:“妈,太多了,你买这么回去干什么用啊?”
“当纪念啊,你看这个园林照片,拍得真不错。”
林文珺提出这点的时候,宋爽就微张着嘴,这等于是去每个城市做临时销售。
“如果这个模式可以的话,我们除了经典款,还得为交响乐设计几款特殊款,只有听交响乐的观众才能第一时间购买。”
“这个……”
“前期肯定会亏。”林文珺这么说,“但要做。”礼品生意做得再大再好,完全看上家订单,别人要不要你的东西,全凭采购的喜好。
还是得做自己的品牌。
珺宁现在还是棵小树,剪掉一些枝桠才能长得更快更好。
林文珺选了好几条丝巾,去见陈团长。
她知道陈团长是个指挥家,钟雪很崇拜他,从钟雪的只言片语中,林文珺能感觉到陈团长是个充满了激情的人。
可她没想到陈团长已经六十了,还有个特别音乐家的发型,脑袋顶上是秃的,周围一圈留着长发,还烫卷了。




重回九零 第165节
有点像外国人。
他戴了副眼镜,说话很温和。
林文珺说明来意:“我们公司想跟乐团合作,市内广告推广由我们公司免费来做,但想请钟女士穿上百年为她设计的演出服。”
林文珺没有把握,但钟雪觉得这主意能成。
“我们团长年轻的时候出国进修过,还受邀去过很多国家表演,不是老古板。”
新颖的合作方式,只要有利于乐团发展的,他都能接受。
还没有成品,只有设计稿,林文珺把稿子拿出来给陈团长看:“钟女士演奏《梁祝》,设计师会专门为她设计一件演出服。”
陈团长笑眯眯的:“就一件衣服?”
“不仅是衣服,我们想为交响乐团设计一些独特商品,要获得您的同意,跟着乐团一边巡演一边推广。”
这是陈团长从未听说过的合作形式,现在的大品牌都愿意去赞助歌星,还真是少有愿意替交响乐团打广告的。
就光为了这个,陈团长也愿意合作。
他收起音乐家的热忱,问:“你们的服装设计,要符合交响乐的氛围。”
“这是当然了。”林文珺拿出粗稿,“这是实步设计,看着层层叠叠,其实每一层都非常轻薄,是用三种不同的绿色做晕染。”上面还会有蝴蝶的设计。
其余的纪念品会有比如竖琴胸针,蝴蝶书签,还有少量的包袋和瓷器茶具,当然最主要的是百年丝巾。
陈团长继续问:“这个广告的投放,你准备怎么做呢?”
林文珺拿出广告设计,等服装设计好之后,为钟雪拍海报,她的形象会印在海报上,在她衣裙周围会有两只蝴蝶。
上面会清晰印上时间地点,放在每一辆出租车后车座。
1...8081828384...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