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回九零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怀愫
这件衣服上蝴蝶刺绣也是她跑到苏城请老师绣出来的,每层都由大到小,各种形态,藏在纱间。
整件衣服看着一层层的,其实非常轻。
林文珺的办公室是全玻璃的,两边窗帘一拉,钟雪就在里面换衣服。
小张几个在楼梯口探头探脑,被宋爽赶下楼去,几个人坐在外面等她,等了一会儿,钟雪出来了。
她皮肤冷白,头小身长,四肢纤细,不当音乐家,她的体态也很合适舞蹈。
上身是最简单的设计,吊带突出薄肩和细颈,下摆的薄纱,在她上台和下台的时候会轻盈拂起。
整条裙子的颜色由浅变浓,这是许言的灵感,上身浅青色像山间薄雾,到最里面一层才是天青色。
走动的时候,薄纱仿佛在流动,颜色层次要更明显。
这个效果,比她们当时设想的还要好,钟雪把头发全部盘起,不用任何装饰,就已经是百年的活广告了。
许言一把抓住林文珺的手,激动地脸发红,这种成就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她们其实还挑选了几件珍珠首饰,供钟雪选择,许言把耳环和发夹拿出来,一件件在钟雪身上试。
她摇头:“我不能戴这些东西。”
“不是让你演出的时候戴,拍海报的时候戴。”最后选定了一对耳环,也还是最简单的款式,拍照的时候带上,海报放大,到时多备些货。
“还有一件披肩,你谢幕的时候披上。”这种浅色,一定会是所有人最亮眼的存在。
林文珺拍板:“后天就请彭导来拍海报。”本来请的是她公司的摄影师来拍海报照片。
这张海报会制作成广告,在出租车上投放。
但彭导要自己来,她还想架着机器去音乐厅拍。
“那个灯光才好呢,比咱们自己架灯出来的效果好,还能把后面的席位拍进去。”
林文珺先跟钟雪打招呼:“这可不是拍几张照片,半小时就能结束的,可能得拍上一天,你要不要先把家里安排好。”
“没事儿,我已经说好了。”贝贝已经送到托儿所去了,钟雪禁止母亲再长时间呆在贝贝身边。
“你要是不能起好影响,就少接触她。”
这一句,也就彻底闹翻了,钟雪的妈妈觉得自己吃辛吃苦的,女儿一点也不体谅,家里又不是没条件,偏偏她就不肯在家享福。
“我们那时候是没办法才苦的,你也这么一点点大就送托儿所,你看看你自己,你跟我亲吗?”
还有蒋女婿,好好副行长不当,非要去搞房地产,万一又泡沫了呢?
两代人互相不能理解,钟雪也这么多时间去说服打动母亲,她换下衣服,坐在林文珺办公室里喝咖啡:“女性的就业率明明每年都在增长,哪个妈妈能在家带孩子带到进幼儿园?”
她只抱怨了这一句,这句说完又跟林文珺聊巡演的事。
“十个城市,每个城市五天,你们物流跟得上吗?”
“没做过,肯定是会发生的问题的。”林文珺已经有这个心理准备了,她也紧张,不知道这一次效果怎么样。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开始了。
她们已经提前去大剧院踩过点了,大剧院是去年建成使用,前厅很宽敞,地下一层本来就有纪念品商店,但还没开始投入使用。
有现成的商店,剧院方面就想让百年把商店设在那个位置,但林文珺并不满意。
这里人流量较少,大家更愿意走台阶,在门口拍照,她想在大厅内设一个流动的店铺。正在跟院方的负责人洽谈。
对方不肯松口,剧院是高雅场所,怎么能摆小摊呢?
林文珺一次一次跟对方扯皮,拿出了百年在园林内的纪念品商店照片,还愿意请负责人去实地看一看。
“百年为了配合这次交响乐的主题做了许多特别设计,我们更想把它做得高雅,绝不是摆小摊的那种形式。”
但这样经费就又上去了,而且每个地方场地不同,这里能用的,跑到别的城市不一定能用。
幸好在大剧院一口气要连演十场,等巡演回来还要再演五场,如果能在里面摆的时间久一些,那就更好了。
剧院方退了一步:“我们可以在散场的时候,关闭上面的散客通道,把人引向商店。”但他们只肯在大厅里给百年一小块地方,摆几件展品。
林文珺想了想,同意了。
她又实地跑过一次,还把商店柜台拍了下来,这比她设想中的地方要大,能展示的东西也更多。
还是那个老办法,凭演出门票,可以抵扣。
忙完衣服,又跑现场,林文珺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江烨的车不在,肯定又是临时接到电话出门了。
林文珺轻轻开门上楼换鞋,在经过江宁的房间时,看到里面还有一线灯光从门缝底下透出来。
她叩响房门,里面没有回音,拧开门把手,看见江宁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走过去替她关上台灯。
江宁睁睁眼:“妈妈。”
林文珺坐在女儿床边:“怎么睡觉不关灯啊?”
“我等你回来。”
林文珺想了想说:“妈妈还没吃饭,我们一起去厨房煮馄饨好不好?”
两人一起下楼,冰箱里有陈姐包好的虾仁大馄饨,她煮了六只,看看江宁也眼巴巴的,又多下了几个。
紫菜香油和盐,调一碗汤,再把煮好的馄饨捞出来。
江宁挨在厨房桌边,跟妈妈说:“我想好了,等我高中的时候再住宿。”
“你确定吗?”林文珺一天都来不及想这件事,她还没想好要怎么说,没想到江宁自己想通了。
江宁点点头:“爸爸说,呆在家里的时间,就只有这么几年。”
让她能多呆就多呆几年,反正初中四年就念完了,如果她以后要出国,那一大半的时间都不会在家里。
林文珺微微松口气,她摸摸宁宁的头:“妈妈也希望,你能在家里留久一点。”
“那你们要同意我高中住校!”江宁要求。
“好。”
吃完馄饨,身上是暖和的,肚子是饱足的,林文珺累了一天,推江宁去睡觉。
第二天一早,陈姐看到桌上的碗和锅问:“林总,你昨天晚上回来煮馄饨啦?怎么不把我叫起来?”
“嗯,我饿了,就跟宁宁一起吃了点。”
圆圆本来埋头在吃青菜肉丝面,听见这句抬头看看妈妈,又看看姐姐,噘起嘴巴。
第195章 首演和新订单……
交响乐首演的那一天, 林文珺提早去了。
钟雪海报立在最显眼的地方,在分发演出曲目单的展台边陈设了一些小饰品,有各种乐器形状的胸针, 也有蝴蝶书签, 还有印着梁祝人物画像的纪念册。
观众陆陆续续到场,但看的人多买得人少, 徐晓晓守着柜台, 一直笑眯眯的,不断解说这是百年品牌跟交响乐团的一次跨界合作。
提起百年,在江浙沪一带还是有知名度的,说到是合作,看的人多起来, 还问:“那有没有丝巾啊?”
“当然有, 而且梁祝款的定制丝巾只在大剧院内有售。您可以在看完今天的表演之后,到楼下的纪念品商店购买, 门票可以抵扣。”
开演前四十分钟, 徐晓晓嘴皮子都说干了,一没人就低头猛喝两口水。
她还说呢:“林总,要每场都这么多人, 那咱们说不定能回本啊!”
林文珺笑了:“这一半的票啊, 是各单位的送的。”
王太太的单位就文化部的,算是工会活动, 她一看门票上印着百年赞助服装,马上就打电话给林文珺了。
“哦哟~文珺啊,你这个生意是越做越灵了嘛,都已经赞助啦?首演我要去的,你去伐?”王太太好久没见了, 王志国那头也不是没有别的人在拍马屁。
以前每到过年过节两家人就要约出来吃饭,现在江烨盘子做大了,只有重要节日能见一见,平时吃请都是工程队小老板。
王志国也不是没酸过:“现在江老板,是大老板了。”
公路和房地产建筑都搞起来了,他想到总要说两句。
王太太牢牢记得沈主任的下场,他人是关起来了,儿子媳妇也跑到香港去了,留下老太婆一个人苦挨,你说日子苦不苦。
所以她是时不时就要给老公收骨头了,紧箍咒不念,他就想翻天!
“好类~你也不想想看家里那套房子怎么来的,就这一套房子,翻了多少啊?”王太太当然也要给自己挂上几个“军功章”,“还不是听了我的话,要是你听你的,屁也没有。”





重回九零 第168节
“你日子算过得好了,同一个位置的谁像你这么滋润啊。”
阳阳上学的事情一点不用费心,学区房,划分的初中就是好学校,谁不羡慕她脑子动得早,现在要买那是什么价钱啊?
王太太很稳得住:“这算什么啦,以后还要涨的。”
她尝到了贷款买方的甜头,把爸妈那套老房子卖掉了,拆出两份首付的钱,又下手了两套学区房。
买的房子全挂在父母名下,本来就是父母的钱嘛。
几个小姐妹讲她:“你防你老公防得这么严啊?”
“那是当然喽,我爸妈只有我一个女儿,他王志国指不定有多少个老婆。”两套新房子买在爸妈名下,旧房子她跟王志国一人一半,儿子单独一套。
大头紧紧捏在自己手掌心里,他王志国尾巴翘起来没两天,又慢慢老实了。
跟什么人相处有好处,王太太心里门清,那几个围在王志国身边的小老板,他们的老婆,王太太也处过,她还是喜欢林文珺。
林文珺笑盈盈的:“那好呀,我就在门口,每场都会去的,你来跟我打声招呼。”
王太太当然要捧场,过来一看还以为是小展台,知道底楼一层有商店提前去逛了一圈,买了一条梁祝的丝巾。
首演开场前十分钟,江烨才带着宁宁和圆圆进来。
江宁现在已经不肯穿童装了,她嫌弃童装太幼稚,林文珺替她买了几次衣服,她都不满意,不要碎花,不要蕾丝,也不要粉红色!
这半年她又往上蹿了蹿,脚还是三十六,个头已经蹿到156了,林文珺把带她到少淑柜台,让她自己挑衣服。
她挑的全是黑白灰,大夏天的还想光腿穿靴子。林文珺不想干涉女儿穿衣服,但这个也太老气了。
江宁还嘟嘴呢:“小荧星里好些女孩这么穿呢。”
舞蹈班的女孩个顶个的爱漂亮,大家还传阅杂志,她们都已经习惯了舞台和化妆,涂口红卷头发,那都是寻常事。
林文珺不能同意这个,她一方面给了江宁自由,另一方就得好好约束她:“你还是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在我们家不许这样!”
于是江宁只好老老实实穿着粉蓝色的连衣裙,胸口还有一圈小碎花的。
但她还是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曼秀雷敦的变色润唇膏,林心如代言的,淡淡的,就很漂亮!
远远一看,还真是大女孩了。
王太太先发现的:“宁宁怎么,一下子长得这么大啦!”她转头问林文珺,“是大姑娘了伐?”
意思问她身上来没来,林文珺微笑摇头:“还是小姑娘呢。”就是急不可待想长大。
江宁看见王太太:“大妈妈!”声音还是小时候的声音,还让妹妹一起叫,圆圆不那么熟悉王太太,跟着叫了一声,就躲在爸爸身后。
“小徐也来看首演?志国老兄来了没?”
“他哪里要看这种,他要看夜巴黎,人肉碰碰车。”王太太戳江烨一句,然后就笑,“江老板长远不见了,又发财了伐?”
王太太是跟小姐妹来的,客气两句就要进场,大家约好一起吃饭,江烨才带两个女儿进去。
他把陈姐也一起带来了,反正有多的票。
陈姐还拿了两张给儿子,让儿子挤出时间来多陪陪女朋友。
林文珺一直在跑上跑下,楼上有徐晓晓,楼下有宋爽,她们都劝她:“林总,你进去跟女儿一起看演出吧。”
林文珺是得进去看看钟雪出场时观众的反应。
她又叮嘱两句,赶在关门前进去了,要不是跑得快,得中场休息才能进来。
好不容易等到钟雪出场,林文珺坐直了身子,钟雪从舞台一侧上台,她上台的时候,观众席上响起细碎的讨论声。
大灯一打上去,层层裙纱薄如蝉翼,钟雪鞠躬,架琴。
当第一个音符从琴弦上流淌出来,林文珺有关注点就不在衣服上了,这是她第一次看钟雪在台上演奏。
观众沉浸在音乐中,林文珺也是一样,但她知道钟雪生育过后的身体没有恢复,一开始乐章柔美缠绵,等进行到抗婚的激昂曲调时,林文珺为她捏了把汗。
舞台上钟雪一直都闭紧双目,全身心的沉浸在她的琴中,从面带微笑到眉头紧锁,最后她弦音轻颤,将“蝴蝶”从琴弦中释放出来。
整整二十分钟,演奏结束,钟雪没有立即就睁开眼睛,她先深深吸了口气,将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这才张开眼。
林文珺离得近,能看见她画了妆的脸上,有一点泪痕。
台下这才有掌声响起,她向观众鞠躬,又潇洒下台去了。
林文珺久久无法平复,缓了一会儿才又听见耳边别的声音,后排有人说:“她的裙子好看,适合这个曲子。”
还有人说:“怎么海报上的面的耳环,她没戴啊?”
“肯定是因为不方便呀,照片漂亮,真人比照片还要漂亮。”
这首结束,中场休息十分钟。
陈姐抱着圆圆,圆圆已经在她怀里睡着了,江烨也差不多,他没长这根文艺的筋,但江宁听得很投入。
她回头对妈妈说:“钟阿姨太了不起了!”
林文珺再一看陈姐,她在摸手绢擦眼泪,看见林文珺看她,不好意思的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听到后来就想哭了。”
林文珺得趁下半场出去:“我去下面看一看。”
她刚走出大厅,就被剧场经理拦住了:“林总,你们公司接不接设制的单子啊?”
“什么样的设计呢?”
“就是像你们今天这种类型的,跟演出配合的剧目起来,我们今年起会邀请各国的表演艺术家来大剧院演出。”
他完全改观了,本来还以为这是摆小摊,不像样子。
真的看到实物,才觉得这种形式的合作非常好,音乐剧、舞台剧、芭蕾舞,还有各类戏曲艺术,能做的设计有很多。
林文珺本来是想推广百年的,没想到无心插柳,她想了想问:“下一个剧目是什么呢?”
“《天鹅湖》。”
经理想要维持住剧院的格调,但又想开这个礼品商店,在市面上找了一圈,都是工艺品类型的,不能体现出剧院的特色。
这次看到珺宁做的,与交响乐相关的纪念品,他就想按剧目订制,以后走廊两边会贴上演出过的海报。
观众可以在纪念品商店内,找到相应的小礼品。
“当然可以,等首演结束,我们可以谈一谈怎么合作。”
没想第一天就有收获,还是她原来没想过的收获。
第196章 赶上好时候 小商品博览会
一共十个城市的巡演, 林文珺把徐晓晓派出去实地监管,徐晓晓从前台转成业务员一年多了,今年开始带实习生。
公司新招进来的大学生, 还没过试用期。
今年公司里人人都在带徒弟, 许言管设计部,她亲自面试招进来三个人, 先给新人做入职培训, 看原来的资料和以前比较受欢迎的商品,再把新项目交给他们。
要求每个人都要出跟《天鹅湖》相关的设计,交上来由她审核。
小吕的广告部招男性更多,他觉得出去跑业务更方便。
许言招人,就更愿意招女性设计师。一是她这样团队更好带;二是女设计师在文艺创意上更细腻。
三个人里, 两女一男, 她认真带新人,还安排实习生轮流跟她去跑厂子, 实地去园林看看纪念品商店。
“我个人的经验, 跑厂是有好处的。”原料、打样、开模、生产、工期,这些最终都要考虑进去,做无法实现的设计, 再好看也没用。
其中一个新人叫小米, 她设计了一张立体音乐贺卡,只要打开, 芭蕾舞者的形象就会立起来,还会播放《天鹅湖》最经典的那段音乐。
许言非常喜欢这个创意,她还提点小米:“贺卡可以有白天鹅,也可以有黑天鹅,你有看过这个芭蕾舞吗?”
小米摇摇头, 她是根据网上的资料和照片来设计的。
“黑天鹅更有表现力。”以许言自己的个人喜好来说,她更喜欢黑天鹅,据说这个芭蕾舞剧有两种结尾。
一种喜剧,一种是悲剧,她很想看看悲剧结尾是怎么样的。
“芭蕾舞靠的是演员的魅力,每个角色都该有对应的纪念品。”许言说,“观众看完了,想要买黑天鹅的纪念品但却没有,那多遗憾。”
小米受了启发,回去又做了一版黑天鹅的立体音乐贺卡,她还画了个q版三头身的黑天鹅便签纸,让黑天鹅一下就讨人喜欢了起来。
另一个实习生交上来的设计作品是雪景音乐球,拧上发条,里面的人偶就会转圈,雪花慢慢落下来。
也做了黑白两个版本,但这个雪景球因为造价太高,无法做到少量低价的生产。
许言说:“厂家今年的报价比我们之前做音乐盒的时候涨了一倍,说是原材料和人工都涨价了。”
不仅是这一家,今年好几家厂商都提价了,成本增加,但定价不变,她们的利润就薄了。
可光做那些纸质品、帆布袋、珐琅书签书夹之类的,品种又没这么丰富。
只好一家一家去谈,林文珺也觉得是时候找新渠道,不仅是厂家,还有新的销售渠道,仅仅只是目前的广告,推广力度还不够。
交响乐巡演,不如林文珺的预期,除了北上广几个大城市,别的地方花钱看演出的人都很少,草草演上两场,就换另一个城市。
北京场的时候,林文珺飞过去,几个城市中,有些音乐厅的场地很小,观众也很少。
检票进门就没地方再摆展台了,他们的东西连展示出来都很难,而且工作人员也并不配合,说好对方提供柜台的,连这个也没办法保证。
有些拿出几张桌子就交差了,徐晓晓好声好气的跟剧院方面要求,也得不到解决的办法,国营剧院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你自己想办法嘛。”
有相熟的交响乐团员安慰她:“你看看舞台,那个幕布都烂了,我们坐着演出,一阵阵霉味儿。”
上面有演交响乐,下面在磕瓜子,有几张桌子就不错了。
徐晓晓他们只好自己想办法,把桌子拼起来,上面铺上展示布,她还让实习生去搞来电灯,自己打光。
向每个进场的人宣传凭门票有优惠,说得咽喉炎都犯了,卖出的东西只有一个零头。
此时就只好安慰自己,起码钟雪的单人照片拍得很漂亮,上了地方台的新闻和报纸,也算宣传过“百年”了。
北京的音乐厅场地很大,规格也高,巡演场次是除了海市之外最多的,林文珺这才飞过去,还给徐晓晓带了一保温盒的南翔小笼。
徐晓晓看见她,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林总,你是不知道啊!”
辛苦是其次的,杭州站也辛苦,但卖的东西多呀,观众反应也热烈,有些地方连音乐厅都无法维护,还有一站是在电影院里演出的。
小笼包已经冷透了,徐晓晓还是一口一个吃个不停。林文珺安慰她,也给她带来个坏消息:“本来说好下半程宋爽来顶,你回去给你放假的。”
徐晓晓咬着小笼包,林文珺说:“现在宋爽来不了,小张来跟你对接,跑剩下的五个城市。”
徐晓晓一直在跑巡演推广,还不知道公司里发生的大事。




重回九零 第169节
今年六月初的时候,太湖开始涨水。北边天干,南边雨下个不停,雨要是不停,今年太湖可能会跟91年一样发大水。
那时候江烨刚到海市来扛包,林文珺带着江宁在家,水都淹到市区来了,家里又是一楼,她只好抱着江宁趟水去外婆家,房子虽然老,起码是三楼,水淹不进来。
太湖涨水,螃蟹根本没法出笼,友谊集团那边迟迟没确定螃蟹的销售数量。
珺宁的螃蟹广告投放也在一直往后拖,本来七八九十,这四个月里全是空给螃蟹的,没想到开了天窗。
只好先接广告推广填补出租车广告位的空白,小吕那一整组的人都着急上火,公司里日常煮着菊花茶。
今年投入大,园林那边还没回本,剧院的单子刚谈下来要慢慢经营,银行砍单一半,保险公司和美容的订单倒是涨了。
整体来说,收入少了三分之一。
珺宁一直以来还算挺顺利,这两件事撞在一起,林文珺有些发愁。
她本来还想,螃蟹季之后,得给公司做网页推广,在互联网上投放广告,这么一来,这笔支出就要延后。
江烨的建筑公司倒是风生水起,他跟着蒋誉打通了关系,招投标时拿下了建筑合同。
他也不着急买太湖东山的地了,他想买浦东的地。就是原来纺织厂的仓库,正零零碎碎一块一块拿出来卖。
1...8283848586...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