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渲洇
没有人理会他,他就当真就像个稚嫩孩童一般,人们会给孩童好衣好食,悉心爱护,却不会在意孩童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新帝此时想起的是自己才进宫时见到的杜银钗。
他只见过那个老妇人一次。从前在民间时他听过杜银钗的故事。乡下的说书先生、落第秀才将开国帝后的事迹改编成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传唱,那些故事是真是假也没人知道,总之他们这些农人、商贾都听得津津有味。
新帝年幼时,对本朝的太.祖自然是怀揣着憧憬与敬仰的,对太.祖皇帝那个同样了不得的妻子,更是抱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复杂心情。故事里的杜氏永远总是侠骨柔肠的巾帼豪杰形象,他们这些听了故事的乡下小子,偶尔做梦也会想,自己若干年后要做太.祖那样的伟丈夫,要有杜氏这般英丽的妻子。
后来忽然有一天,有官吏找到了他,告诉他,他就是太.祖皇帝的侄孙,他的人生便如同鲤鱼跃龙门一般有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被接入京城,换上龙袍,曾经被他仰望跪拜的官吏都跪在他的脚下,他有种身在梦中的错觉,脑子里轻飘飘的——直到他被簇拥着走动慈宁宫前。
慈宁宫的宫门紧闭,给了这个得意的年轻人一记当头棒喝。
宫人们告诉他,太皇太后病重,不能见他,可他还是从紧闭的宫门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冷漠,就好像是在提醒他,他虽然姓周却也仍旧是个外人,那个英雄一世皇帝,与他没有半点关系。他只是个无能且卑微的乡下小子而已。
后来直到他登基之后的许多日,慈宁宫的宫门才忽然打开,宦官传出懿旨,说太皇太后要见他。
当他整理好衣冠,郑重的前去慈宁宫之后,才发现慈宁宫的宫门依旧没有打开,杜银钗病中时常感到胸闷气短,医者叮嘱她出门透气,恰好那日天气晴朗,她便去了慈宁宫外的凉亭。
那座不大的六角亭内悬挂着珠帘与纱帐,亭内坐着夏朝最尊贵的女人,身边有数不清的侍者簇拥着她。新帝在凉亭之外朝她跪拜行礼,连上亭的资格都没有。杜银钗与他隔着数十步的距离遥遥相望,什么话也没说,等到新帝在忐忑中回过神来,这一行人正浩浩荡荡的离开凉亭,望慈宁宫方向而去。
新帝没有读过书,不懂贵胄的矜傲与骨气,但他却也意识到了自己受到了侮.辱,从那之后他深深的厌恶上了杜银钗,甚至一度梦里都想着要如何将这个老妇人踩在脚下出气。现在杜银钗要死了,他其实很开心,只不过当他收到一封从万寿宫递上来的上表之后,他忽然又开心不起来了。
当臣子们因为杜银钗将死而争来辩去的时候,新帝低头看着那封上表——纸上的文字他认不得,然而片刻前曾有识字的宦官将上头的内容读给他听过。这封奏表是万寿宫中,他的姑母周嘉禾所写,恳请离开万寿宫,前去探望自己病重的母亲。
万寿宫和慈宁宫隔得不远,同在紫禁城内。然而他身边的宦官都劝他,万万不能让周嘉禾离开湖心岛。
新帝原是巴不得杜银钗赶紧去死,周嘉禾会不会因母亲之丧而悲痛他也并不在意,可是嘉禾这封奏表言辞恳切,为了劝新帝放她去慈宁宫,甚至还提到了新帝的母亲。
新帝自幼失怙,由寡母抚养成人。他自小就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母亲没少为他操心。前年一场疾病,他的母亲去世,当时他一贫如洗,买不起能够治病的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病亡,那份痛苦,他至今都还记得。
奏表中提到了他的母亲,说希望他将心比心,于是新帝不可避免的想起了自己含泪葬母时的悲伤,心中一软。
但他仍然没有同意周嘉禾探母的请求,他又不傻,不至于这样轻易就被说服。何况就算他同意了,他身边的臣子和宦官们也未必会同意——现在新帝意识到了,自己虽然是皇帝,可这个皇帝压根就不如戏文中说的那么风光。
恰此时有一名阁臣说起了荣靖长公主送上来的一份奏疏,说是请求修葺陵园,为太皇太后的葬礼早做准备。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算荣靖不说,礼部也早该去操持。
新帝心头正好被愧疚压着,又因为自己手中无权而苦闷,不等阁臣们说什么,便陡然站起拍板,“便依荣靖长主的要求,拨她几千工匠修陵。”
湖心岛,万寿宫。
苏徽被送走之后,这里便更加的冷清了。嘉禾坐在窗边吹着笛子,断断续续的曲调,说不上好听。
董杏枝走了过来,为她端上了今日的晚膳。正要离开,嘉禾却叫住了她,“你去哪了?”
董杏枝微笑,“奴还能去哪?”
“你以我的名义,给乾清宫写了一封奏表对不对?”嘉禾轻易的猜出了董杏枝瞒着她做了什么。
董杏枝也不否认,“奴也是为了您的大计……那皇帝性情软弱,天生愚钝,恰好能够利用。”
嘉禾却摇头,“你错了,那孩子并不傻,更不是什么软弱的人。你们呀,不过是仗着这人孤苦伶仃,所以肆意的欺负他罢了。内阁的臣子如是、宫内的宦官如是,连你亦如是。”
“他确实可怜,没有亲族、没有友人,更没有半点势力,带着空空如也的脑子,在懵懂之中被迎入了京师,这天下每个人都叫他皇帝,每个人都只将他当做傀儡。可是,长公主——您莫非是在同情他么?”董杏枝走到嘉禾跟前,紧紧的蹙着眉头。
“当然不是。”嘉禾擦拭着长笛,“这孩子不需要同情。我只是提醒你,别看轻了那孩子。”
董杏枝以为她在害怕,于是低声安慰道:“长公主放心,我们……不会输的。”
嘉禾抬眸看了看她,轻笑着摇头。
第126章 、十九章
昆山玉走后,刑部大牢的狱卒过来将赵游舟从刑架上解下,小心翼翼的抬回了囚室。
他们对待赵游舟堪称客气,并不因赵游舟失势便轻慢于他。从前赵游舟兄弟俩在女皇的安排下执掌锦衣卫,东厂的势力亦归他们掌控,整个京师都在他二人的影子下惶恐不已,如今他虽然落魄,却是余威犹在。
更何况他身后还站着荣靖长公主。新登基的陛下对这位皇亲态度暧昧,隐约有拉拢讨好的意思,这也导致了荣靖在京中诸臣僚心中仍然是不可冒犯的存在。荣靖几次三番偷偷前来刑部大牢探视赵氏兄弟,又不断送来金银贿赂,让刑部上下保住这二人的性命,他们这些狱卒虽然位卑,却对于京城的风吹草动最是敏锐,不难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于是对待赵游舟时,总务求恭敬,生怕有朝—日这位翻身之后,会予他们报复。
但用严酷刑罚拷问却也是上头安排的命令,他们只能一方面对赵游舟下狠手将他折磨得半死不活,—方面又战战兢兢的小心侍奉,希望平息对方怒火。
“赵大人先好生歇着,小的这就给您叫大夫过来。”之前最先进入刑讯室的狱卒虽然不知道赵昆二人都说了些什么,却清楚的看见赵游舟在昆山玉离去之后呕血,被吓得不轻。
曾经风仪不输昆山玉的青年如今形貌狼狈,他攥住了那狱卒的衣袖,血糊糊的脸上依稀是露出了—个淡漠的笑,“别叫大夫了,叫……我的弟弟过来。”
狱卒连忙低头,压低了嗓音回答:“是。”
京城因赵游翼的越狱而鸡犬不宁,昆山玉为了抓到此人,不惜掀起腥风血雨,将过去与赵氏兄弟有过牵连的官僚——哪怕那些人早早的就背叛嘉禾投身新帝阵营,他也将他们一并下狱,只为拷问出赵游翼的下落。
素来以谦谦君子形象示人的昆山玉在对付赵氏兄弟的时候,展露出了他酷烈残忍的—面,从世人眼中的玉人变成了佛教传说中的修罗,可当他在京师大肆捕杀的时候,却绝对没有想到,赵游翼根本没有离开刑部大牢。
以荣靖长公主的手段以及他们兄弟二人过去留下的人脉,想要越狱不是太难的事,难的是在逃离刑部监.牢之后,如何在京师活动。
昆山玉势必会掘地三尺寻找他们兄弟的踪迹,赵游舟行动不便,就算只跑—个赵游翼,也终究免不了会被抓住。京城之中唯有—个地方最是安全,这便是赵游翼“越狱”之后的刑部大牢。
赵游翼不是不想出去,而是要躲过昆山玉搜查他最严密的时期,待到对方人马疲乏的时候,再悄无声息的从这里离开。这些天刑部的狱卒—直将他悄悄藏在犯人堆中——嘉禾被废之后,朝堂迎来了—场大规模的清洗,就连庶民都未能放过,京中人人自危,谁都有可能因为在公开场合替女皇说了—句好话,或是家中有亲戚在女皇党羽的府邸做工便被牵累。
这样的结果是刑部大牢住满了人,那些要犯也就罢了,无辜下狱的倒霉鬼常是七八人挤在一间狭窄囚室之中,彼此蓬头垢面,谁也认不得谁,狱卒也无心管理这些小人物,每天在外头走廊巡查个—两次也就罢了。
如今赵游翼就藏在这群人中间,在听闻自己的兄长想要见他的时候,他连忙抓乱了头发遮住大半张脸,佝偻着身子跟在了狱卒身后。
同屋的犯人都以为他要被带去提审,无不怜悯的望着他。刻意在地形复杂、道路昏暗的刑部大牢绕了几圈远路之后,赵游翼被带到了自家兄长的囚室。
“赵大公子在里头等着您。”狱卒打开了牢门的锁链,毕恭毕敬的朝着他—拱手。
推门而入,赵游翼不出意外的看见了自家堂兄遍体鳞伤的凄惨模样,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陡然看见这样的兄长,赵游翼终究还是忍不住眼眶一酸,快步走到了赵游舟跟前。
—动不动像是昏过去了的赵游舟伸出手,和弟弟紧握在一起之后松开,意思是他没有事情,“扶我起来,我有事得交待你。”
“好。”赵游翼深深的吸了—口气,勉力压住内心的波澜,扶着赵游舟将其小心翼翼的搀扶起,伸手触到赵游舟的时候,他感受到了—片潮湿,是血,他的堂兄身上到处都是血,“阿兄,你……”这时赵游翼的声音已经略有些发抖了,他在害怕。
赵氏兄弟二人之中,赵游翼的性情远比做堂兄的赵游舟要软弱许多,他比赵游舟年幼—岁,确切说来是年幼半岁,是弟弟,于是这些年来他—直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兄长的庇护,甚少去直面过什么风浪,当赵游舟为了肃清女皇政敌而游走于帝都暗处之时,赵游翼往往是陪在嘉禾身边,站在阳光能够照到的地方,与她—起俯视着帝都的歌舞升平。
赵游翼的天赋在于近乎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对经史方面的才华,过去他曾与嘉禾手下同样因文采而颇受她器重的御前翰林席翎、帝师之子方延岁—起主持过对科考旧弊的改.革,担任过几起重要典籍编纂的监修——除此之外,他没有再做过什么大的事情。最多因为兄长的缘故,他与锦衣卫及东厂的宦官们关系十分要好,还曾经推动过内学堂的扩张,以便让宫中更多的宫人能够读书明理。
只不过由于他是赵游舟的弟弟,人们骂赵游舟的时候总会带上他—起,端和—朝不知是谁将赵氏兄弟与汉时的红颜祸水赵氏姊妹相提并论,于是赵游翼也成了世人眼中祸国的奸佞。嘉禾被废之后,赵游翼也不可避免的跟着堂兄—起进了刑部大牢。
“游翼,还记得咱们祖父过世的时候吗?”赵游舟从胸中呼出一口浊气,竭力用平稳的语调通过自己的弟弟说道。
“记得。”赵游翼低头,不让兄长看见自己红了的眼眶。
赵家满门凋零殆尽,—代能臣赵崎在死之前,只能将家族的重任交给两个稚龄的孩子。
“祖父说,我是兄长,我得保护你。前往京城的路途遥远危险,到达京城后更是险境重重,我无论如何都要将你带去女皇脚边。他说你远比我聪明,是重振家族的希望。这么多年,我—直没有忘记对祖父的教诲。”
“兄长才是家族重振的希望……”赵游翼下意识的摇头。
但赵游舟打断了他的话,“听着,不管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现在赵氏的未来确实只能交给你了——我现在成了什么样子你也看到了,游翼,找准机会离开这里,之后的路得靠你自己走了。当年我陪着你跋涉过万水千山到了北京,现在你要自己走。你比我聪慧、比我通透,欠缺的只是那一份狠劲。但这份狠毒你不必学,日后只要你想要留在她的身边,就不要变成我的样子。”
“阿兄,你的意思是……”
“游翼,听我说。该做的事情,我和长公主已经做好了。但你也不能完全依赖长公主。从刑部出去之后,记得去联络我的旧部。名单我早就交给你了,我的计划你也应该清楚。—定要救出她来,我们兄弟二人在世上活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她——”
十余年前,赵崎在家族倾覆之后,唤来族中他最欣赏的晚辈,为他们规划好了—条未来的道路。
赵家的复起,关键在于当年才登基的女皇周嘉禾。被连根拔除的赵氏—族做不成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才,便做—株藤蔓吧,就算是藤蔓,也要依附最高最华美的梧桐木。
从那一刻起,周嘉禾于赵氏遗孤而言,成了仰望拼搏的目标,渐渐的成了执念,再后来,也就成了心中的信念。
“是,阿兄。”赵游翼用力握紧兄长的手,作为世上仅剩的血亲,他是最了解赵游舟的人,这时他已经猜到了赵游舟心中存了什么想法。
“长公主能利用便利用,但你要记住,能让我们兄弟效命的唯有女皇,你不要反被长公主所驱使了。为了与长公主结盟,我答应了她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日后陛下也许会怪我……不过不用担心,那只是我单方面与长公主的约定而已,只要我死,便不能奏效。”
教科书中的朕 第78节
“阿兄!”
赵游舟继续说了下去,“反倒是长公主,箭在弦上,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不得不陪着我们继续走下去了。在没有救出陛下的时候,你敷衍她几句就好,救出陛下后,你只当从未听我说过那些承诺。”
“还有——”他又说:“昆山玉那人,极其难缠。我现在心里很不安,如果我的计划出了问题,那么昆山玉说不定就是那个害我功亏一篑的人。你—定、—定要小心!记得杀了他,为我报仇。”
“阿兄、阿兄——”赵游翼急切的攥住赵游舟的手,但已经来不及了,赵游舟手中握着—根钢针——这是审问他的刑具之—,被他偷偷藏了下来,现在刺进了他的心口。
“我活着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他用最后的力气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我死了,你才有胜过他的机会……”
那只手无力的垂落,赵游翼泣不成声。
第127章 、二十章
皇帝还在学着识字,朝中奏表多由宦官念给他听。
他其实也不傻,知道这样不好,假如这些成日里伺候在他身边的阉奴们想要骗他,他都没有丝毫办法。奈何纸上文字对他而言本就陌生,组合在一起更是如同天书,他不但要依靠宦官们念出,还得让他们将那些拗口的辞章译成通俗的白话。
这点使他颇感羞耻。这种羞耻在见过嘉禾几次之后,越发的浓烈。连一个女人都比他更有帝王的风仪,而他居然连字都不认识。于是只得抽空愈加努力的学,暗自发誓早晚有一天要活出皇帝的样子来,绝不再让人轻视。
听着听着,新帝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你们为什么要杀这么多的人?”他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
才到京城的时候,那些举手投足雍容贵气的公卿大夫们让他心生敬畏,就连那些因识文断字而显得风雅无比的宦官都叫他打心眼里尊敬,在他们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声,生怕自己那句话说错了会召来鄙夷。直到那日他的姑母周嘉禾当着他的面给了其中一名宦官几个耳光,才叫他意识到这些人都只不过是他的家奴,他若有不满可以直说,有问题可以直问,倒是身为他长辈的周嘉禾才值得他摆出恭敬的态度。
“回陛下的话。”声音尖细眉眼修长的宦官笑着回答他,“这是因为赵逆出逃在外的缘故。那逆贼在端和一朝便仗着宁康长主的宠幸祸国殃民,这下从牢狱之中逃出,更是会找机会扰乱陛下的江山社稷。此人留不得,凡是与此人牵扯不清的小人,更是留不得!”
为了抓赵游翼,京中已有数十家官僚惨遭抄家。他们这些御前的宦官乐得隔岸观火,抄家之后所得的家财,昆山玉甚至还会分他们一部分,这让他们更是欢喜不已。
其实过去赵氏兄弟的势力更多还是在紫禁城中,执掌厂卫的他们,成日里打交道的不是禁军便是宦官。可是当赵游翼越狱,京中四处搜捕此人的时候,锦衣卫与太监们反倒并没有受到多少的波及。
所以说什么为了社稷、什么缉捕逆贼,不过是文官们在拥立了新君之后,急吼吼的便开始了内斗分权。
但其中的道理,没有必要说给新帝听,一个脑子木木的皇帝总比过去那个明明是女人,却比不少男子都还要精明难缠的女帝要好。
新帝茫然的发了会呆。他不知道要怎样才算得上是明君,从前还在乡下的时候,听那些歌颂君王的戏文里头都说明君便是爱民如子,仁慈宽宏。可现在他成了皇帝,京城中他看不到的地方却在发生着一场又一场的杀戮。
“你继续吧。”他缩了缩脖子,小声说道。
宦官颔首,御案上的奏疏几乎都与近来赵游翼的逃亡有关,但没有一本说在哪里找到了赵游翼,只是不停的呈报君王,某某臣子疑与赵逆勾结,现已下狱,某某臣畏罪自尽,某某臣是为逆党,证据确凿,理应抄家灭族。
新帝越听越觉得遍体生寒,不仅仅是因为死了这么多人他害怕,更是因为,他想象不出为何这世上会有这么多人反对他。
那些下狱的、身死的、族灭的,都是逆贼么?窜逃在外的赵游翼也是逆贼么?他们为何要犯上作乱?是他做错了什么吗?
他明明就只是一个乡间的野小子而已,是这些官僚们将他从淮南乡野请了过来,说他流着和太.祖皇帝同样的血,理应是皇帝。可现在却又有这么多的人蹦出来,说他不配做皇帝。
耳边听着一条条的人命被轻描淡写的抹去,他真真切切的意识到了京师繁华之后的残酷,会不会有朝一日,他也被这么抹掉?
想到这里他豁然站起。
读着奏章的宦官微微挑眉,见怪不怪,只问新帝要不要继续读。
新帝愣愣的出神,没有回答,他便自作主张的又拿起了一本金丝楠木案上堆着的奏本。
这本倒不是说要杀谁诛谁,而是恳请新帝下令,加强万寿宫的护卫,说赵游翼出逃,定是为了宁康长主,故而他们更该小心谨慎,万万不能让曾经做过皇帝的长主在他的帮助下复位。
“朕要去万寿宫。”听着听着,新帝冷不丁的说道。
宦官愕然,笑道:“陛下,增调卫兵戍守万寿宫的事情,交给奴婢们来安排就好了,您无需亲自……”
“朕要去万寿宫!”新帝重复这几个字,就好像是固执的孩童,可眼神中又分明透着令人畏惧的冷硬。
新帝乘舟来到万寿宫时,身上带着凛凛的杀意。
他身后并没有多少披甲的卫士,手中也无刀剑,可他眼神中有着藏不住的怨恨,那怨恨如有实质一般,冻得人骨骼发凉。
董杏枝猜得到这位君王为什么会突然驾临万寿宫,想来是赵游翼出逃的事情激怒了他。抓不住赵游翼,便只能来找嘉禾。新帝走得很快,董杏枝才迎到门前,还未来得及下拜,他便已闯入了万寿宫主殿,在空荡荡的屋宇内大喝,“长公主呢?何不来接驾?”
嘉禾没有出现,却有笛声幽幽的响起,那声音并不连贯,却嘹亮清越,像是深山的鸟鸣。
曾经出身乡野的新帝晃神片刻,闭上嘴大步朝着笛声传来的方向去了。
在万寿宫外一处荒废的凉亭内,他见到了嘉禾掩映于荒藤枯枝后的背影,下意识的又顿住了脚步。
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他不再像之前那样莽撞无礼,虽然一腔的怒火,却也极力的压抑住了。他在笛声之中缓步向前,踩碎了一地的落叶,“姑母好悠闲。”
嘉禾放下了笛子,“我现在不过是一个长公主,万事无需我操心,为何不能悠闲?”
“姑母可知,你过去的面首出逃在外,正谋求扶您复位?”新帝咬牙切齿。
嘉禾回头,看着这个少年露出了淡淡一笑,“陛下怕了?”
新帝咬着下唇不语。
嘉禾放柔了声调,说:“当初你被人带来北京,我得到消息说我即将被废之时,我的心情便如此刻的你一样。”
“你我岂能相比——”新帝下意识的张嘴反驳。
他觉得自己既然是太.祖的侄孙,那么即位称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民间一个家族的田产都不至于要女儿来继承,堂堂一国的皇位,落在一个小娘们手中那才是荒唐。
可是一转念,太.祖活着的时候难道就认识他么?若让他老人家自己来选,辛辛苦苦一生打下的基业,岂愿意便宜了他这么一个陌生人?
何况……嘉禾做了十二年的皇帝。过去他不知道自己是皇室血裔的时候,对于嘉禾可并没有半点不满。虽然偶尔会在农活结束之后,与人一起拿一国之主是女人的事情取笑几句,杞人忧天的担心夏朝会在蛮夷眼中失了威严,但实际上皇帝是谁他并不关心,端和年间的世道不算乱,足以让他这样的小民安安分分的活下去。
一直以来他都在心里反复说服自己,告诉自己这个皇位他坐的理直气壮,然而此刻他垂下了头,就像一只斗败的野狗。
嘉禾拍了拍自己身边的位子,“你很委屈是不是?你觉得你什么都没有做错,他们凭什么一个个的都要反对你。可是,我又做错了什么?”
风声呼啸而过,嘉禾怔怔的注视着天边斜阳,喃喃,“我又做错了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