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头凤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陆明玉讥讽地扯了扯嘴角:“原来,只要格外留心,就能知道母后的一举一动?秦妃娘娘能耐可真是不小。”
陆明玉盯着秦妃的痛处不放,秦妃不得不低声解释:“太子妃误会了。除了四皇子的事,别的我不敢随意打听。”
想到自己的儿子被逼着做了主将,秦妃的眼泪又涌了出来,哽咽着说道:“四皇子还年少,从没领过兵打过仗。他做个督军,勉强凑合,哪里做得了主将。朝中那么多武将,派谁去不行?何必让他顶这个缸?”
“太子妃是他二嫂,恳请太子妃向皇后娘娘说说情,让四皇子早日回京吧!”
陆明玉眉头动了一动,定定地看着秦妃:“你可知道,临阵换将是军中大忌?你以为,让四皇子做主将,是朝廷众臣和母后故意为难他?”
“眼下这等局势,唯有他能稳住军心。让他做主将,是最佳的选择。”
“你不必去向母后哀求,内阁已发明旨,此事断无更改之理!”
秦妃如遭雷劈,全身陡然没了力气,软软地就要倒下。
“要昏倒装可怜,去寿宁宫,在我面前,就别费这个力了。”陆明玉冷冷道:“大魏举国出征,父皇太子都在领兵在外。大皇子三皇子也同样领兵出生入死。四皇子就是担个主将的名头,真正领兵上阵的都是军中武将。”
“连这样,你都闹腾个没完。就这点胆量,也敢妄想储君之位,真是可笑。”
秦妃:“……”
秦妃浑身一个激灵,也不敢再虚弱晕倒了,急急辩白:“四皇子一直安分守己,对皇上一片孝心,对太子也十分恭敬,从未有过不该有的念头。什么妄想储君之位,这等话可不是随便说的。请太子妃慎言!”
陆明玉的嘴角扯出一抹冷然讥讽的弧度:“这里没有别人,只你我两个,有些话,说得敞亮些也无妨。”
“你心里一直在想什么,我很清楚。无非是巴着太后娘娘,想让四皇子做储君。可惜,四皇子之前有太子,还有大皇子三皇子。立嫡立长立贤,一样都轮不到四皇子。”
“你是不是还巴望着几位年长的皇子都死在战场上,安稳留在京城的四皇子就能捡个大便宜?”
心底深处最隐晦阴暗的念头,就这么被陆明玉说破。
秦妃难以抵挡陆明玉锐利迫人的目光,又退了一步:“我从没有这样大逆不道的念头,你别胡说。”
“我是不是胡说,你心里最清楚。”陆明玉语气冷然:“大魏三处开战,四皇子出力也是应该的。你若借此生事,我不介意给你点颜色瞧瞧!”
秦妃倒抽一口凉气:“你、你要做什么!”
陆明玉什么也没说,只伸手拿起了书桌上的笔筒。
那笔筒是坚硬的玉石所制成,摔到地上也不会坏。可在陆明玉手中,就像个孩童的玩具,被轻轻松松折成了两段。
陆明玉将两截笔筒放回书桌上,深深看了秦妃一眼。
秦妃脸都白了,全身簌簌发抖。
这个陆明玉,太可怕了!
后宫众人你争我斗,多是口舌争锋,或是暗中使绊子。哪有这样赤裸裸的当面就以武力威胁人的?
陆明玉的声音再次响起:“太后娘娘那一边,还请秦妃前去安抚。如果寿宁宫里传了什么不中听的话出来,我可要将账都记到秦妃头上了。”
秦妃:“……”
陆明玉说完之后,转身离去。
留下欲哭无泪的秦妃。
秦妃僵立了片刻,目光掠过书桌上的手印,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转身逃一般地出了书房。
……
事实证明,对付秦妃这种人,就得用这种冷硬的手段。
秦妃在寝宫里哭了一回,然后重新梳妆,打起精神去了寿宁宫。赵太后此时也知道了四皇子要做主将的事,忧心忡忡地对秦妃说道:“孙二狗都死在战场上了,四皇子小胳膊小腿的,哪里禁得住。这功劳别要了,让四皇子回来吧!”
她也想儿子回来啊!
可那个狠毒的陆明玉不许啊!
秦妃心里泣血,脸上露出大义凛然的神色:“这是李家的天下,四皇子是李家儿郎,这等时候,他怎么能回京城?”
“太后娘娘放心,四皇子担任主将,就是担个名头。真正领兵打仗的还是军中武将。他稳住军心就行了。”
这么说,赵太后就放心多了,舒展眉头笑道:“如此也好。等平定了民乱,这份功劳都是四皇子的,谁也抢不走。”
赵太后笑得开怀,秦妃心中在滴血。
战场上的事,哪里这么简单,总有意外。譬如孙将军,势如破竹地打了几场大胜仗,眼看着就要平定民乱了,谁能想到旧伤发作掉落马下身亡?
民匪得以喘口气,再聚集重来。朝廷这一边却士气低迷。真动起手来,谁胜谁负还不知道。
现在说的好听,等到了关键时候,四皇子想躲也躲不开。
这么一想,秦妃又想哭了。
不过,陆明玉今日露的这一手,彻底震住了秦妃。秦妃根本不敢在赵太后耳边吹风。
椒房殿里,乔皇后有些忧心地问陆明玉:“秦妃惯爱吹风,你确定她不会在寿宁宫里挑唆?”
陆明玉悠然一笑:“母后放心吧!她不敢。”
小人最怕恶人。
对付秦妃这等人,简单粗暴直接一些,比弯弯绕绕的言语敲打有用多了。
簪头凤 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书(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簪头凤最新章节!
内阁发的明旨,在五日后到了军中。
这十几日,四皇子已经主动担起了主将的责任。而且和民匪打了两仗,吃了一场败仗,还有一场惨胜。军中伤亡不少。
不管如何,到底顶住了压力,安稳住了军心。
前来宣旨的是兵部郎中。这位郎中姓赵,是濮阳侯的族人。平日和四皇子有来往,颇有些私交。内阁特意点赵郎中来宣旨,也有安抚四皇子之意。
赵郎中宣读完旨意后,一脸憔悴两眼发红的四皇子拱手接了旨。这半个月来,他没一日好吃好睡过,千钧压力在肩,憔悴消瘦都是难免。
四皇子倒是有些担当,并未退缩。关键时候,到底还是顶住了。
赵郎中低声安抚道:“四皇子殿下以安抚军心为上,打仗的事,只管派军中武将前去,一定要爱惜保重自身。”
四皇子打起精神应下:“放心,我知道自己的斤两,不会白白去送死。”
颇有些自嘲的勇气和幽默。
赵郎中见四皇子还算清醒理智,也稍稍松了口气:“殿下放心,朝中定不会缺了军粮。臣赶着来宣旨,后面有一个月的军粮已经在途中。不出五日,就能到了。”
打仗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将士们填饱了肚子,才有力气打仗。
四皇子点点头,忍不住问了一句:“宫中没闹出什么事来吧!”
赵郎中不愧是赵家人,和秦妃年龄相若,也算是一同长大的。一听就知道四皇子在问什么,咳嗽一声应道:“听说秦妃娘娘深明大义,亲自劝慰安抚太后娘娘。”
四皇子:“……”
这还是他亲娘吗?
以他对亲娘的了解,不应该是冲去椒房殿哀求乔皇后召他回京吗?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深明大义了?
四皇子心念电转,口中笑道:“如此就好。”
然后,四皇子召来军中所有武将。赵郎中当着众武将的面,将旨意再次宣读了一遍。一众武将也没什么异议或不满。
反正,四皇子已经做了半个多月的主将,说话行事稚嫩些不要紧,重要的是身份尊贵,压得住众武将。
四皇子目光掠过一众武将,诚恳地说道:“我不懂军事,打仗平乱一事,还得靠你们。你们也只管放心,立下的战功,我一笔笔都给你们记着。日后大胜归京,我亲自替你们请功。”
有这样的主将,也是武将们的福气了。
武将们一个个拍着胸脯,慷慨激昂地表了一番忠心。
赵郎中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点头。
战场最能锻炼人。往日养尊处优笑嘻嘻爱耍嘴皮的四皇子,如今倒是有模有样了。这个主将,倒也做得。
……
赵郎中走后,四皇子接到了宫中的家书。
乔皇后那一封,中规中矩,以嫡母的身份赞许鼓励了他的所作所为。并鼓励他继续为大魏出力。
四皇子看了这样的信,心里没什么波澜。嫡母对他们这些庶子算不得特别好,却也不错了。
咦?二嫂竟然也给他写信了!
四皇子好奇地拆开薄薄的信封,一行字顿时引入眼帘。
好好做你的主将,稳定军心。打仗的事,让武将去。
四皇子:“……”
果然很有二嫂的风范气度。
四皇子最后拆开的,是亲娘秦妃的家书。
这封信就写得格外长了,一共六页。前三页是哭诉自己的无能为力和对陆明玉的恼怒指责,后三页是叮嘱他一定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关键时候,先扔下军队跑回京城再说。
四皇子:“……”
果然是他亲娘,还是这么浅薄无知,一派私心。
也不想想,他要是私逃回京,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做出这等为人不齿的事情来,他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见人?更何况,这关乎着三万士兵和数万黎民百姓。
兄弟们勾心斗角是一回事,到了这等时候,岂能毫无担当?
四皇子长叹一声,将亲娘的信收起来,最后看了赵瑜的来信。
赵瑜的来信同样很厚实,整整八页纸。前四页倾诉离别相思之情,后四页慷慨激昂,让他好好领兵打仗。如果他死了,她就上吊陪他共赴黄泉,到地下继续做夫妻。
四皇子:“……”
果然是他相中的媳妇,虽然笨了些,一颗心里只有他。
四皇子心里热乎乎的,将赵瑜的信塞进怀中。倒头先睡一觉。这半个多月来,还是第一次睡得这般安稳。
……
十日后,燕国边境。
大魏军营驻扎在山下,背靠山脉,易守难攻。且附近有河,方便取水。
在外行军打仗,没办法讲究吃穿住用。
便是军中主将,也住着军帐。最多是比普通的军帐大一些。一日三餐和将士同食,添一两个肉菜罢了。
太子李景住在荥阳军的军营里,三皇子李昊住在赵家军的军营里。
两军的军营相隔二十几里地,相互守望,快马疾驰,也就是半个时辰的事。这边烧火,那边都能看见。
李景这等清俊儒雅的人,进了军营后,也有了几分军中糙汉的模样。头发长了无暇修整,下巴上冒出了短短的胡茬,走路越来越快,说话声音越来越响,吃馒头要吃三个以上诸如此类。
如果陆明玉出现在这里,一定会惊讶自家夫婿变了个模样。
这几日暂时没打仗,郑重和陆非有了闲空,时常聚在李景身边。
对着连襟和舅兄,李景毫无太子架势,平易随和,言笑无忌。
“……离京城那么远,军情消息传递不便,一来一回就是一个月。”李景笑叹:“领兵打仗,靠的都是主将。怪不得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
太子军帐里,三人围着矮几坐着,桌子上放了几盘菜肴。
也没什么精美的好菜,军中伙头兵厨艺有限,特意开小灶炒出来的,也只普通寻常。除了四道素菜,还有一盘红烧肉和一大碗糖醋排骨,这就算是加餐了。
军中不能饮酒。李景便令人沏了一壶茶。
三人各自一杯清茶对饮,吃吃喝喝说说闲话,倒也自在。
簪头凤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家书(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簪头凤最新章节!
郑重头发乱蓬蓬的,胡须也长了出来,身上飘着淡淡的异味。在军中洗澡不便,十天洗一回都算奢侈了。
这样的异味,人人都有,他都算是最干净的那一拨了。
听着李景的感慨,郑重笑着应道:“可不是么?士兵们都是提着脑袋在拼命。身为武将,要打胜仗,也得顾惜士兵的性命。这其中的种种难处,那些在京城里指手画脚的文官们哪里能懂。”
陆非深以为然:“说的正是。好在皇上亲自领兵打仗,清楚将士们的甘苦。义父曾和我说过,名将得遇明主,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武将们不怕打仗不怕流血,最怕在前冲锋时,身后捅来的软刀子。
李景笑着听陆非和郑重闲话。
前世他也在军中待了一段时间。不过,那个时候,他跟在永嘉帝身边。亲自领兵的次数少之又少,也没怎么和军中武将们亲近。
军务是他的短板。这一世,他格外留心军务。前一次随荥阳军做了督军去平乱,此次又和荥阳军同行,一点一滴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默默融会贯通。
郑重的话题很快转到了大魏境内的民乱:“大魏建朝时日不长,闹些民乱是常有的事。孙将军倒是有些真本事,可惜命太短了。就这么旧伤发作死了。也不知接下来由谁做主将。”
军中传递消息回京不便,同样,京城里的动静要传到军中也耗时漫长。
也因此,众人只知道孙将军意外身亡,还不知是四皇子做了主将。
陆非看向李景,低声道:“朝中有乔阁老和六部尚书,应该稳得住。只不知后宫能不能安稳了。”
李景的语气却十分笃定:“有小玉在,后宫一定比朝堂更安稳。”
陆非:“……”
其实,陆非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口中总得为自己的妹妹谦逊几句:“四妹也没那么厉害。就是身手好了一点,脾气坏了一点,性子霸道了一点。”
郑重默默看了舅兄一眼。
陆非眼也不眨地夸了下去:“寻常无事的时候没感觉。真到了有事的时候,有小玉在,就有了主心骨。”
这倒是。
郑重很自然地接了话茬:“别人慌的时候,四妹不慌。别人心乱了,四妹照样冷静。别人没主意了,四妹能迅速拿出主意来。到了关键时候,四妹一人顶十个。”
李景看了看舅兄,又看了看连襟:“你们都夸完了,让我说什么?”
三人一同笑了起来,各自举杯,轻轻一碰。
虽然是清茶,喝着也有有滋有味。
郑重夹起一块红烧肉,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陆非心里惦记着妻儿,忍不住叹了口气:“以前孤身一人,东奔西走随义父打仗,也没什么可牵挂的。现在一闲下来,就想媳妇孩子。”
李景心有戚戚焉:“我也是。白日忙的时候也就罢了,到了晚上,就想小玉和一双儿女。”
牵肠挂肚,百转千回。
郑重倒没那么多唏嘘感慨。
他和陆明芳青梅竹马,情意深厚。成亲数年,有了两个儿子。夫妻感情一直都很好。分别几个月,他当然想念妻儿。不过,身为武将,要领兵打仗,和妻儿分别是难免的事。他早就习惯了。
趁着李景陆非说话,郑重运筷如飞,吃了大半盘子的红烧肉。
陆非回过神来,笑着嘘他一声:“几日没吃肉,就馋成这样了吗?”
郑重哈哈一笑:“你们聊你们的,我馋肉了,今日可得吃个饱。下一顿这么吃肉,还不知是什么时候。”
李景莞尔一笑。
陆非为人方正可靠。郑重这个连襟就促狭活泼多了。和他们在一起,倒比自己的亲兄弟更轻松自在。
左统领迈步进了军帐,一脸喜意:“启禀太子殿下,京城有信来了。”
话音一落,李景陆非郑重三人一同站了起来,异口同声:“信在何处?”
……
烽火连三月,家火速抵万金。这句话半点不假。
在外征战,最盼望的莫过于家书了。
因传递消息不便,一个月有一封信都很难得。送到军中的信,有厚厚一摞。已经被送进了各自的军帐里。
陆非郑重也顾不得在吃饭了,各自冲回自己的军帐里看信。
李景同样心中急切,自然不会介意。他挥手示意众侍卫退下,将一摞厚实的信拿了过来。其中有乔皇后的,有慧安公主的,当然也有陆明玉的来信。还有东宫里一众属官的来信。
李景先拆陆明玉的信。
只有薄薄一页纸,竟然还没写满。
李景有些不满,细细地看了起来。
“母后很好,珝哥儿瑄姐儿都好,我也好,宫中一切都好,不用挂念。”
看完第一句,李景便低声笑了起来。果然是陆明玉的风格,说话简洁明快干脆,半点不拖拉。
接下来,陆明玉便说起了提议四皇子为主将一事:“……朝中无首,乔阁老虽无私心,却不谙兵事,和姚尚书意见不合。”
“母后不便出言,我张口提议让四皇子去平乱。孙将军意外身亡,我又提议四皇子为主将。”
“秦妃想哭闹,被我压了下去。”
“乔阁老不愿后宫插手政事,对我颇有微词。不过,眼下还没闹起来,你不必担心。”
到了最后,才有两句关切和叮嘱:“你在军中,多看多听多琢磨,别急着领兵上阵。多多珍重!一定要平安归来!”
就这两句,李景少说也看了十遍,才念念不舍地将信收了起来。然后压在枕下,准备得了空闲再拿出来重温。
然后,李景拆了其余的信,一封封看了过来。
众人都表达出了对他的思念和惦记,乔皇后的信最长,慧安公主的信也是厚厚几页。东宫一众属官里,周礼的信最情真意切。
李景一直不太喜欢周礼。不过,既是连襟,总是要用一用的。
看完信,已是午后了。
陆临召一众武将在军帐里议事,李景身为太子,身份超然,却未倨傲自持身份,也一同进了军帐。
簪头凤 第三百三十七章 翁婿(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簪头凤最新章节!
军帐里聚集了荥阳军里六品以上的所有武将,郑重陆非都在其中。加上荥阳王陆临在内,共二十四人。
再加上前来参会的太子殿下,一共二十五个。
去年平乱时,太子殿下便曾随荥阳军一同出征。众武将对太子殿下的行事做派也算熟悉。
太子殿下话语不多,胸襟宽广,性情温和,且是荥阳王的女婿。众武将早将他视为自己人,没有半点排斥。
李景进了军帐,众武将齐齐拱手:“末将见过太子殿下。”
李景朗声笑道:“诸将军不必多礼。”很自然地走到岳父陆临身边坐下。
陆临冲李景略一点头,客气地请太子殿下先说话。李景笑道:“陆大将军别和我客气。军事要紧,我一个外行多嘴多舌的做什么。”
这话说得随和风趣,众武将都笑了起来。
郑重咧嘴笑道:“太子殿下太过自谦了。如果太子殿下还算外行,我等也别领兵上阵了。”
另一个年轻武将笑着附和:“郑参将说的是。”
李景虚心好学,对军务极其上心,主动接手了督军的事务。甘心做陆临的副手。这等胸襟气魄,已经折服了一众武将。
闲话几句,步入正题。
陆临令亲兵将燕境的地图拿出来。
大军作战,最忌讳的是知己不知彼。
大魏早有意征伐燕楚,数年前就派出探子入燕楚两国,耗费几年之功,才绘制出了燕楚两国的地图。
这两国地图,是军中机密,一共只绘制了三份。一份留在京城,另外两份在军中。燕国地图分别在陆临和濮阳侯手中,楚国地图则在永嘉帝和广平侯手中。
大军的行军路线是早就定好的。
陆临目光一扫,敛容说道:“我们打了一场胜仗,已取下燕国一城。修整数日,明日启程去攻打彭城。”
陆临手一指,落在燕国的另一座城池上。众武将也坐不住了,各自围拢过来,仔细看彭城的地形。
燕国共有十四城,最大的六座城都在后面,前面的几座城池都不算太大。彭城地形平坦,城墙修得不算高。驻守彭城的,是一个名气不显的燕国武将。
众武将跃跃欲试,主动请缨:“将军,末将领兵做前哨,先去探一探彭城。”
“末将愿往,请将军下令。”
群情激昂,一个个奋勇争先。文官鞠躬尽瘁,武将悍不畏死。大魏最终能一统天下,自有其道理。
在这样的情形下,便连李景也很难保持冷静。他忍不住说道:“陆大将军,我也想领兵去彭城。”
李景主动请战,陆临并不惊讶。
李景不愿留在京城,要随大军出征,可见胸中有热血。这些时日,李景一直用心学习行军布阵和用兵之道。既然来了战场,迟早都得握着长刀杀敌。
彭城正好是个软柿子,先让李景去捏一捏,适应一下战事也好。
陆临略一思忖,便应了下来:“也好。大军明日开拔,陆非,你和太子殿下领一万人做前哨,先去探一探彭城。”
陆临到底还是不放心,派了陆非和太子李景同行。
陆非自小在军营长大,骁勇无双,且在军中极有威望。有陆非在,定然能保太子安危。
陆非立刻领命。
李景默默领了岳父的好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