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芝麻兄妹奇遇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凡一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94章 洪武之治的明太祖(下)
经过四方打听,麻豆豆和芝果果才知道他们所在的地方是明朝的都城应天府(现南京)。
兄妹二人正在寻找成衣铺的时候,街上的开始聚起来往同一个方向走去。
麻豆豆和芝果果有些好奇,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慌慌忙忙的往城门口赶去是什么意思?
说是逃难,看城中的繁荣景象又不像?
“走,妹妹,我们跟着他们去看看。”麻豆豆牵起芝果果的手跟着人群往城门口方向走去。
只见刚才急驰过市,穿着飞鱼服的男子,手里握着一把佩刀,站在城门口的张贴榜前,身后是守城的衙役在张贴着他带来的布告。
人群里在小声议论着,有人看得直鼓掌,还有人在现场直接叫好的。
麻豆豆因个子小,前方的人挡了他的视线,他卯足了劲踮起脚尖终还是只看到一点点余字。
“你这小孩挤什么挤,要看这些内容也是你家父母来看,你一个毛孩子瞎操什么心。”
因麻豆豆挤到了前方的人,前方长着一络腮胡子的男子没好气的斥责着麻豆豆。
只见刚才穿飞鱼服策马急驰的男子,拨开了说话斥责麻豆豆的男子,他向麻豆豆点了点头。
“你过来,其他人往后退。”
麻豆豆见自己被飞鱼服男子点了名,心里莫名的打起了小鼓,这眼前的飞鱼服男子可是锦衣卫……
麻豆豆把芝果果护在身后,小心翼翼地上前,有些不知所措的看向飞鱼服男子。
“对不起,我和妹妹因家乡闹饥荒,出来的时候与父母给走散了,我看你在这里贴告示所以就想来看看……”
麻豆豆的话还没有说完,飞鱼服男子便打断了他的话。
“见你们身上的衣服也不像是我大明的服饰,你们家乡在哪?哪里在闹饥荒?”
面对飞鱼服男子的咄咄逼问,麻豆豆吓得拉着芝果果直接跪在了地上。
“回哥哥的话,我们真的来自很远的地方……”
飞鱼服男子的脸庞还有些稚气未脱,看年岁也不过十四、五岁。他深邃的眼眸直望进麻豆豆的眼底,在沉默了片刻后,他幽幽的开了口。
“很远是多远,再远的地方,我今后也要去看看。”
飞鱼服男子的话,惊得麻豆豆心里欣喜不已,难不成眼前站在他面前的人是传说中的马三保(朱棣时期改名郑和)。
麻豆豆掩住心中的喜悦,他谦虚的向飞鱼服男子问着城墙上布告里的内容。
“哥哥,不知这布告上的内容是?”
其实,麻豆豆不问,马三保正有意向众人宣读布告的内容。
原来布告上的内容是明太祖为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地区的农民赋税,还有就是面向全国范围内实行大型的租税蠲(juān)免。
————————
【芝麻兄妹有话说】
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2]。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
洪武元年正月,明太祖即皇帝位于应天府,改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明太祖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即不主动出兵征战,把对方纳入友邻国)。
明太祖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他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型的租税蠲(juān)免。洪武二年是明初第一次大规模地蠲(juān)免赋税。之后的三年、四年、九年,也曾在应天、河南、北平、山东、江西、两浙等地陆续蠲(juān)免赋税。到洪武二十四年统计时天下田土,已达到400万顷。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明太祖还十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在他的措施推动下,农民生产热忱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元末农村的残破景象得以改观。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促进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明太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发展。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95章 永乐盛世的明成祖(上)
在人群散去的时候,马三保把兄妹二人拦了下来,详细的向麻豆豆和芝果果打听着他们眼中的世界。
麻豆豆不想改变历史,他只得向马三保撒了善意的谎言。
之后,麻豆豆和芝果果便与马三保在城门口作了别,任谁也没想到马三保在麻豆豆和芝果果走后,他便下定了决心他要远航去看看世界的样子。
再次相遇时,麻豆豆和芝果果出现在了马三保,不,应该说是在郑和远洋的船上。
木门把麻豆豆和芝果果带到了二十年后的明朝永乐年间。
“哥哥,我好像有点晕船,我……这里是哪里,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其他的船只?”
看着浩瀚无垠的大海,芝果果心里莫名的产生了恐惧,她生怕一个巨浪打来,会让她和麻豆豆所在的这艘船被倾覆。
麻豆豆算着时间和木门的规律,之前他们出现在的时期是朱元璋时期的洪武年间,现在他们出现在船上,按历史大事件推算,他们此时应该是在郑和的船上。
“妹妹,我们现在在哥哥的船上,你还记不记得向我们打听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马三保哥哥?”
麻豆豆怕芝果果给忘记了,他把马三保的名字给说了出来。
正当此时,在船上巡逻的人发现了麻豆豆和芝果果,他们把麻豆豆和芝果果抓了起来,捆绑至郑和的面前寻求发落。
郑和在见到麻豆豆和芝果果时老泪纵横,他没想到一别三十年,麻豆豆和芝果果还如之前一般大小,他心里不禁称着奇。
“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哥哥,现在你的收获不小吧?”
麻豆豆再次见到郑和,他也觉得亲切不少。
虽然郑和的发间已有了些许的白发,但是麻豆豆还是唤郑和为哥哥,一如之前在应天府时一样.
“我哪是什么哥哥啊,老夫现已俞五十有余了,再差几年就是花甲老人了。”
郑和心里叹着岁月不饶人,现在他是远洋一次,机会少一次,所以他很珍惜每一次航海的机会。
“不,哥哥在我的心里永远不老,你在我和妹妹心中永远是那个少年。”
说着,麻豆豆便在郑和面前唱起了歌:“你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
郑和发现麻豆豆唱的这首歌很好听,他让他的手下给麻豆豆和芝果果送了些吃食过来。
“我们离下一个停靠点还有些距离,我们按着时间还有十来天就可以到苏禄国了。”
因此前郑和已去过苏禄国,所以他已能预估出到达的时间。
苏禄国对于麻豆豆来说稍显有些陌生,在他的知识库里还没有听说过苏禄国。
郑和见麻豆豆蹙着眉看向自己,他笑了笑,轻声向麻豆豆和芝果果介绍着苏禄国。
“原来我们的小百事通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好,今天就让我这个大哥来给你们讲讲这苏禄国的风土吧。”
说完,郑和便把他所了解的苏禄国的风土人情说给了麻豆豆和芝果果听。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96章 永乐盛世的明成祖(下)
古苏禄王国位于菲律宾的苏禄群岛上,在我国明朝,古苏禄国同我国开始了密切的友好往来。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巴都葛叭哈喇为首,率家眷、官员共三百四十多人的友好使团来我国进行访问。
在抵达苏禄国的船上,郑和一路跟麻豆豆和芝果果讲着也这些年来六下西洋的见闻。
“你说我这看到的世界是不是你们说的那个世界?”
郑和觉得他这些年六下西洋所见所闻早已超出了他的认知,他这些年也请了人编撰了他六下西洋的见闻和轶事,他希望能给后世留些保贵的历史资料。
“世界真的很大,你现在下的主要是南太平洋,地球除了太平洋以外还有其他四大洋……”
麻豆豆的话还没有说完,郑和有些力不从心的打断了麻豆豆的话。
“可惜我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这次是第六次远航,不知道还能出来几次。”
郑和突然心里有些感伤,他现在很希望老天能让他再年轻十岁,哪怕年轻五岁都可以。
芝果果见郑和伤感的样子,忙在旁出声安慰着。
“你已经很优秀了,你让他们看到了我们大明朝的实力,你是个了不起的人,你知道吗?后世的人都很感激你,他们为你骄傲。”
听着芝果果对自己出言安慰着,郑和心里暖暖的,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抹着眼角的泪。
“瞧这船上的风有些大,我们到船舱去吧。”
郑和佯装是风吹进了眼睛里,他掩饰着自己的尴尬。
十天后,他们如约的抵达了苏禄国,苏禄国的国王带着一众权臣在港口亲自迎接着郑和。
此行,郑和为他们带来了丝绸和茶叶,苏禄国的国王则回赠了金银珠宝。
郑和七次下西洋,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xiān)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
【芝麻兄妹有话说】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wén)之叔父。建文四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被后成称为永乐大帝。
明成祖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贵州承宣布政使司,以及远达南半球的旧港宣慰司。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和对南海地区的经营,对西藏的管理则实行****。文化上,编修《永乐大典》。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营建紫禁城。
明成祖还派郑和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和平交流。郑和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教圣地麦加。在七下西洋过程中,郑和船队一行亦秉承永乐皇帝严守道德、正义原则,恪遵明成祖“民胞物与,泛爱万物”的具体任务。
明成祖时期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
为了与各国来人交流,明成祖设置了四夷馆(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专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会同馆下设有朝鲜、日本、安南、暹罗、鞑靼、满加刺、畏兀兀、琉球8个馆(这些馆相当于现在的驻中国的领事馆)。要求馆内工作人员熟悉外语,以利于接待时的相互交谈。
此外,明成祖亲自监制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明成祖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97章 弘治中兴的明孝宗(上)
“大家让一让别拥挤,挨个挨个的排好队,圣上说了,每人都有份,别抢也别争。”
麻豆豆和芝果果睁开眼便看到的是眼前有些杂乱的场景,许多人从宫门里往外走,队伍有些混乱。他们好像在争先恐后的抢什么东西。
“说了不要挤,不要挤,你们这样不守规矩,别怪洒家不客气。”
一身太监服的白眉公公手拿拂尘在插队的人背上敲了敲,他向他身后的几个小太监使了个眼色,不不一会儿他便把插队的人给拽了出来。
被拽的是一身穿布衣的男子,他一脸惶恐的看向白眉公公,吓得跪在了地上。
“公公,请饶小的一命,我家母亲生病了,家中传了信,让我回家服侍母亲,本该请假回家的,现在又遇上陛下要精简后宫,我这是想排在前面,早点拿上赏钱回去孝敬我的母亲。”
白眉公公眉头皱了皱,沉默片刻后终是出了声,给布衣男子许了一个破例。
“看在你平日里倒也勤奋,你回去后别忘记了圣上特赦的大恩。”
布衣男子对白眉公公是千恩万谢着,原本拥挤的排队现场,不一会儿全给归整了,大家都按着秩序排好了队。
之前插队的人老实了许多,因为他们知道如若他们继续插队,他们不仅领不了出宫的补偿金,还会挨五十大板。重罚之下,谁也不想去挨板子。
麻豆豆和芝果果混迹在人群里,因身上的奇装异服显得有些突兀,终还是被白眉公公给发现了。
“哪里来的小儿,来人,把这俩孩子给轰出去,闲杂人等怎可出入宫庭。”
白眉公公向麻豆豆和芝果果喝斥着,叫来了守在宫门的禁军统领。
麻豆豆见禁军统领要上来抓他和芝果果,他忙挺身而出,把芝果果护在了身后。
“等等,我们自己会走,不要伤害我妹妹。”
白眉公公没想到麻豆豆小小年纪倒是很勇敢,也很有责任感。若是换成其他的小孩恐怕早已把同伴给推出来了,他不禁对麻豆豆多看了两眼。
“慢……你们先退下。”白眉公公向禁军统领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先退下。
为了不影响宫人们出宫,白眉公公把麻豆豆和芝果果带离了宫门,来到了他的软轿前。
白眉公公打量着麻豆豆和芝果果衣着,他上前盘问着麻豆豆。
“现在没有旁人,你来说说你们是哪里人,身上怎穿着如此奇怪的衣服?”
麻豆豆红了红脸,向白眉公公指了指身上的衣着。
“回爷爷的话,我和妹妹从很远的地方而来,我们来自另一个世界……”
麻豆豆尽量用白眉公公能听懂的语言向他解释着他们的来历,白眉公公眼神幽幽的看向远方。
“另一个世界?“他重复着麻豆豆的话,一脸疑惑的看向麻豆豆和芝果果。
麻豆豆把芝果果护在身后,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看向白眉公公,点了点头向白眉公公半真半假的说出了实情。
”是的,另一个世界,我们的家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离你们好远好远……“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98章 弘治中兴的明孝宗(下)
白眉公公一听麻豆豆说他和芝果果来自很远的地方,他对麻豆豆口中的世界有了兴趣,有了想把麻豆豆和芝果果留下来的打算。
“既然你兄妹二人来自远方,我与你们又一见投缘。要不这样,我把你引见给我们圣上如何?你们远道而来,想来也是想面圣的。”
白眉公公以为麻豆豆和芝果果来自大洋之外的国家,为了尽地主之谊,展示大明的大国风采,他主动向麻豆豆和芝果果邀约留在宫中。
麻豆豆感觉像是做过山车一般,这眼前的白眉公会变脸比翻书还快。
不过,如白眉公公所言,此行他们要是能见上成化的皇帝,他和芝果果以后在小伙伴面前也多了谈资。
“谢谢爷爷,不知爷爷怎么称呼?”麻豆豆想着礼尚往来便问了白眉公公的名字。
白眉公公捋了捋左边的眉毛,翘起了兰花指笑了笑。
“洒家贱姓汪,名直,洒家叫汪直,目前是西厂的厂公。”
西厂?麻豆豆的脑海里不禁浮现起之前芝妈妈和麻爸爸带他和芝果果一起看的一部影片,里面好像就有汪直。
一个在成化年间,权倾朝野的大太监。
麻豆豆不自觉的身子往后缩了缩,喜怒无常的汪直让麻豆豆产生了惧意。
“瞧你这小脑袋缩着做什么?莫不是你在害怕洒家?”
汪直觉得有些奇怪,之前还挺勇敢的麻豆豆在听了他的名讳后,脸上的表情似乎写满了害怕他。
麻豆豆晃了晃手,结结巴巴的回着汪直的话。“没……我是久仰爷爷的大名。”
就在汪直与麻豆豆说话的时候,闻讯赶来的明孝宗朱祐樘出现在了三人面前。
汪直见明孝宗朱祐樘来了,忙上前跪在地上高呼着“万岁”,麻豆豆和芝果果也紧跟着汪直跪在了地上。
朱祐樘上前把跪在地上的麻豆豆和芝果果给搀扶了起来,看向一旁的汪直询问着麻豆豆和芝果果的身份。
“汪公公,这两名孩子打哪里而来?”
汪直上前附在朱祐樘的耳边耳语了几句,朱祐樘喜上眉梢。
“你们真是从远方而来,你们身上的衣服是你们世界的衣服?”
自小对郑和崇拜的朱祐樘,对海外一直有浓厚的兴趣。
在听到汪直说麻豆豆和芝果果来自很远的地方时,他忙跟麻豆豆和芝果果交谈起来。
“不知贵国在哪里?离我们大明有多远?”
在朱祐樘出声询问的时候,麻豆豆悄悄打量着朱祐樘的衣着,只见他身上穿的衣服极为简朴,态度谦和,没有一点帝王的架子。
“回陛下的话,我和妹妹来自遥远的地方,我们是仰慕大明的文化,不远万里来到这里。”
麻豆豆不想节外生枝,所以他向朱祐樘模糊了时空概念。
“远道而来皆是客,朕正要微服出巡,要不让汪公公把你们带上,你们随朕去体验一下我大明的民情。”
当麻豆豆和芝果果跟着朱祐樘、汪直来到郊县农庄时,他们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出来跪地叩恩。
究其原由,原来前些年遇上天灾,朱祐樘心怀仁政减轻了百姓的赋税重担,分发了些田地给流离失所的灾民。
——————
【芝麻兄妹有话说】
明孝宗朱祐樘,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明孝宗即位初期对于明王朝来说是一个多难之年,黄河发大水,陕西闹地震,外加遇到国丧,件件都是麻烦事。而明孝宗位期间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凡是明宪宗亲信的佞幸之臣一律斥逐。于是吏部尚书万安、礼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继晓等,或杀、或贬,或逐出京师;获罪较轻的或贬官放逐、或流放边地、或孝陵司香。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同时,更定律制,复议盐法,革废一应弊政,政治清明,朝野称颂。
明孝宗在内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由于明孝宗励精图治,使明朝再度中兴盛世,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是明代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之一,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的短暂而辉煌的“弘治中兴”,他本人被誉为“中兴之令主”。
明孝宗是明代中期的仁君,由于他宽厚仁和的政治品行使得弘治一朝出现了君子众多、君臣关系融洽等政治特色,为这一朝带来了美誉,明孝宗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成化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99章 万历中兴的明神宗(上)
离开弘治中兴的明孝宗时期的大明朝后,麻豆豆和芝果果跟着木门,随着时间的洪流又来到了万历年间,明神宗执政的大明朝。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明神宗也成为了明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
“哥哥,我们现在在哪?你看这里的商铺林立,好像很繁华的样子。”
芝果果看着周围林立的商铺,街上赶集的人似乎比之前还要热闹。
就在芝果果跟麻豆豆说话的时候,身后传来了吵闹声。
“好你个泼皮无赖,我围堵了好些天了,今天你不给钱就别想走出我这个铺子。”
麻豆豆和芝果果兄妹二人闻声凑前跟着围观的人,一起看着热闹。
只见店家拦着一名年轻男子,向男子索要着银两,男子随身掏出了一个铜币。
“我说过了,我身上别的银两没有,只有这万历通宝,你要就要,不要作罢。”
店家接过年轻男子手中的万历通宝仔细的端详着,他前阵是听说朝廷要铸新币,可是这新币的文书还没有下来。
1...1516171819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