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肥妻有点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凛冬已至1
其实也可以说不饿的。
“我身上带着些吃的,一人分两口,我去厨房给你们找点其他的。”宋时初将身上带着的几个饼递给张梁,随即从屋顶的洞里飞跃出去。
身上穿着的这个府里丫鬟才有的衣服。
宋时初很轻易的就跑到了厨房,趁着人不注意偷拿了二十多个馒头了,立马溜了出去。
不大一会儿,厨房里响起厨娘骂人的声音,丢了馒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足够厨房干活的人借此调动一下。
当然,这些事情就跟宋时初没有什么关系了。
将馒头送到宋任等人,宋时初就开始计划眼前这事儿该如何处置。
套用后世的一句话,应该说一句,天凉了!城破了。
富县的县令都干的出打家劫舍的事儿,这里的百姓生活是什么样子,用鼻子想都知道。
这个县令连齐县令都不如,可以凉凉了。





农家肥妻有点田 第233章 不屑
这样贪心的围观者,甭说已经抢了她的货,就算没有抢夺她的东西,遇见了也得想办法拉下马。
宋时初从安县令家的后院走出去,瞧见蹲在墙角处的红烧。
抱起红烧,让红烧循着空气里的气味,不大一会儿就走到了茶楼里。
看一眼里面喝茶的洪五爷问道:“陈夫人什么时候过来?”
“今天晚上大概就能到了,这边的路不是很好走,陈夫人乘坐马车,比骑马得慢上一半,里面的人可还好,宋娘子你打算如何处置?”
“如何处置?”宋时初端起桌子上的茶碗,抿了一口茶水,说道:“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二狗子呢,让他回去一趟,给齐县令带个话,咱这边给他一个可以往上爬的机会,看他能不能抓得住。
跟当官的作对,自然也得有个当官的打头阵,不然在气势上就输了一大半了。
“二狗子在楼下,我去把人叫上来。”洪五爷说着走出茶楼,往楼下瞧了一眼,带着二狗子回到三楼的雅间。
宋时初将这边富县安县令的所作所为写在纸张,让二狗子送给齐县令。
若是齐县令能够把安县令做的一切捅上去,肯定会有人下来彻查。
到时候,富县这边这般乱糟糟的,来个人就能看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而且,她的物资跟宋任那些人都在安县令查房关着,人证物证具在,一个当官的人却做出这种劫匪才有的举动,这样的人如果不被撸下来……
二狗子拿了信立马骑马离开。
至于富县县令后院。
吃的肠肥肚圆的安县令在美妾的伺候下早早入睡,心里还想着各种美梦,升官发财的路径一般来说有两个,要么做出业绩,让上面的人看见,就会提拔上去、。
要么就是把大批大批的雪花银子送上去,让上面的人看见,心里舒坦,这么一来,也能混个一官半职,把日子过的舒坦了。
对于安县令来讲,前者太难了。
做出业绩,被百姓夸赞,没本事可做不到,但是收集银子,送给上官这个就简单了很多。
想着从外面打劫的那些人,再饿上一天,严刑审问,到时候肯定会知道隔壁县城那麻辣烫跟火锅是怎么回事了。
将做法呈给上面的官员,上头的人一开心,他就上去了。
闭上眼睛的一瞬间,安县令还是高兴的。
宋时初跟大壮等人则是找个一个瞧着声音不怎么好的客栈走进去。
客栈的价格公道的很,里面小二的服务也很好,跟桐城云来客栈那些抬着下巴用鼻孔看人的不一样。
许是因为富县这里太穷困,商人都不不愿过来,导致生意越来越差。
酒楼也好客栈也好,没有外来的人,就是一个摆设,根本就不会有生意做。
更恐怖的是摊上了一个贪官。就算没有生意,每个月应该上交的税钱还是足足的。
不干?
那也不行,开客栈的人,祖宗三代干的几乎都是这个事儿,突然去换个活路,去干别的,估计更得饿死。
虽然安县令贪财到了极致,但是只要这个人走了,离任之后,富县还会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他的客栈也会继续经营下去。
熬着吧!
瞧见有客人上门,打着十二分的精力仔细伺候着。
傍晚的时候,陈夫人在赵雪娇的搀扶下也来到这里。
客栈的掌柜嘴角露出笑来,今儿客栈多了这么多客人,好好伺候一下,如果这些客人再要一些名贵的酒水肉食,他这个月就算没白开张了。
陈夫人找到宋时初,两人坐在一起说起富县的事情。
越是听宋时初一天打问出来的事情,陈夫人脸上的表情月古怪。
看一眼宋时初说道:“原先我还对齐昇他爹不大满意,总觉得那个男人糟糕透了,但是跟这个安县令一比,齐昇他爹也不是不能看,最起码在搜刮民脂民膏上还没有那么不要脸!”
陈夫人说着,突然自嘲起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她也就这点本事了。
宋时初听着陈夫人吐槽,心里有了怨言,能吐槽出来,也是一种释放方式,若是有人去听,也极为好。
“你说,齐县令会怎么办?”宋时初自己也明白,若是说对齐县令的了解,她是远远比不过陈夫人的。
在这个问题上,陈夫人可以一猜一个准。
她却不行。
陈夫人思考一下说道:“应该会速度告知上面的人,虽说他对你带着几分畏惧还有不耐,但是你送出去的消息必然是正确的,不会随意去糊弄人。”
“那样的话,这位安县令,估计也就只有一两日的好日子。”宋时初点头,突然想到被关在安家柴房的几个人。
现在几乎已经可以肯定了,那些人之所以被劫走,完全是因为身上带富贵之路。
现在还没有号开始审讯,不过是一种手段。
关起来不给吃的不给喝的,扔上几天,谁也扛不住。
到时候,想要知道什么消息,直接用白开水跟馒头勾.引都能获得海量的消息。
明天大概就是第三天了。
一般来说,关押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天。
若是再继续等下去,那些人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
可是,那是人证。
如果才能有拖延时间,让那位县令不去着急审讯的办法呢。
宋时初皱起眉头,沉吟一会,闭上眼睛,得了就让那几个人假意投诚自己想办法拖延吧。
反正只要到时候反水就好。
这种事情说起来不大好听,但是如果真的这么做,也无伤大雅。总归是对付贪官的,一个贪官落马,能够带来多少福报。
说不准这个富县所有人都会称好!所以选择什么方式处理也就无关紧要了。
宋时初想明白这些,趁着夜色再次走到安县令的后院。
跟几个下属沟通一番,又给宋任换了伤药,这才离开。
次日!
果然跟宋时初想象的一样,安县令一觉醒来,就走到柴房。瞧着脸色沧桑胡子拉碴的一群人,笑眯眯问道:“请各位过来,是有点儿小事儿需要帮忙,还请不吝赐教!”
张梁眼里闪过不屑,对于这样的县令,打心眼的看不起。




农家肥妻有点田 第234章 彻查
不过想到宋时初的叮嘱,还是很给面子的做出贪生怕死的样子。
安县令见柴房的人脸色惨兮兮的,胡子乱糟糟,头发也脏兮兮,浑身上下还散发着怪异的味道,若是扔到街上跟那些乞丐怕是没有什么区别。
在这里多站一会儿,他真个人都极为的不舒服。
“好好想想,是你们的命值钱,还是……”安县令话还没有问完,躺在地上的宋任睁开眼睛:“我们是不会背叛东家的,除非你给我们大大夫,给我闷吃的,还有让我们几个洗澡,再找几个丫鬟好好伺候一番,我们就……”
“我们就考虑一下要不要告诉你实情,不然就算你杀了我们,我们眼皮子都不眨一下。”张梁接着宋任的话,凶狠的目光盯着安县令。
能够当一县县令,就算是贪官,也得有一些本事,若是真的全都表现的贪生怕死,那演的就太夸张了。
讨价还价,将自己想要的说出来,最好再摆出不要脸的姿势,才有几分可信程度。
安县令盯着柴房的一群人,突然阴测测笑了起来:“还以为都是硬骨头,也不过如此,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人太多了,要不这样,先争斗一番~”安县令说着肥胖的手指搓在一起,猥琐的姿态尽数显现。
“不可能,若是背叛东家也就算了,我们这些兄弟都是一起长大,自小到大的交情,可不能说背叛就背叛,你用心心思可不是为了让我们死的,而是想要从我们身上获得最大的利,倒不如……”
交谈中个字争取最大的利益,最终安县令将几个人继续关起来。
要吃要喝还要丫鬟,那日子岂不是比他过的还好,想屁吃呢。安县令觉得再饿上一两天,这些人就会没有力气再继续争辩,挪着肥胖的身体离开这边。
瞧见安县令离开,张梁还扯着嗓子喊了几句。
对上兄弟们的疑惑,张梁叹口气:“宋娘子把们留在这里,是为了让我们当人证,如果我们真的在这里吃好喝好,跟安县令坐在一起还有人证的样子吗?我们越惨这位安县令的未来就越危险。”
张梁说完,宋任点头。
柴房再次回府安静,几个人身上的绳子虽然被解开了,但是‘饿了’三天的人是没有力气逃跑的。
又过了一日,宋时初跟陈夫人走在富县的大街上,瞧着瘦成皮包骨头的人扛着背篓,在地上捡牛粪,看着五六岁的男孩衣不遮体,在街道上跑来跑去。
放在桐城,五六岁的男孩已经学会了要脸,除了在河沟等地上洗澡,其他时候是不会脱光乱跑的。
穷困的人蹲在石头上,眼神全是麻布。
瘦弱的小媳妇抱着出生不久同样瘦弱的孩子,解开干瘪的衣服,让孩子吮吸,然而,瘦成这样几乎没有奶,婴儿吸了几下大哭起来。
陈夫人在宋时初的陪同下在富县转了一半就早早回到客栈。
日子艰难到如此境地,此地的官员,简直该死!
次日一早!
就有队伍往富县走来。
住在客栈里的陈夫人收到消息,带着宋时初往城外走去,出门在外,宋时初机智的抱上了红烧,两人在城外看见齐县令,以及穿着比齐大人还华丽、官职还要高的省府过来的官员。
督察员的监察御史。虽然说官职不大,也就七品,但是干的事情就是督查下面的人物。
加上齐县令告状的时候说的绘声绘色有理有据,监察御史谢鹤不能不当回事,直接赶了过来。
至于这位为什么能够在短短时间从省府来到这边,还是因为火锅。
桐城有了火锅吸引了不少外面的人,人生在世,最讲究的就是吃喝二字,即使监察御史谢鹤也不能免俗。
这不,人就过来了,大抵也就是所谓的无巧不成书。
宋时初跟陈夫人接到来人,直接带路,几个人从大路往县衙后院走去,一路上将富县百姓的生活状态看在眼里。
从桐城过来,到达富县,想想桐城的土地道路还有临街铺子红火程度,桐城百姓生活状态,两两相比,富县这边,堪比地狱,谢鹤脸色越来越黑。
走到县衙后面,拍门的直接变成谢鹤。
换成以往,身份最高的人往后站着,身边就有人负责拍门叫门。
能够干出这样的举动,谢鹤的为人性格,宋时初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
富县安县令圆润的身子从大门里滚了出来,瞧见外面这么多人,脸色瞬间变白,视线落在穿着官服的谢鹤跟齐县令身上。
额头汗水冒了出来。
今儿是怎么回事?
“督察使大人怎么来我富县了,还有齐县令,咱们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你今儿越界了!:”安县令擦拭一下额头的汗水,直接质问。
齐县令气笑了:“我呸,你这个死胖子,竟然杀人劫货,好好一个国家官员,不为民做主,竟然还坑害路过的商旅,你这样的人不配为官!”齐县令一遍骂人,手指对着白白胖胖圆圆润润的安县令使劲儿指着。
安县令一愣,盯着齐县令,不明白自己才做没几天的事情怎么就突然暴露了。
虽然之前跑了一个人,但是,他也及时的转移了地址,这富县都是他的地方,这两日虽然有几个外地人过来,但是也没有听说这些外地人找人。
所以……
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是他干的。
眼里闪过阴狠之色,立马讪笑一声:“误会,误会这都是误会,几位要不去里面坐一会儿,喝喝茶,吃点儿东西,不是我说,这富县桂鱼跟烤炉猪可是一绝,味道极美,来了不尝一下就是损失,极为长途跋涉来这边,太过操劳辛苦,先休息一下!”安县令说着,宋时初忍不住翻白眼了。
什么叫先休息一下?是谁这位姓安的圆球时间处理柴房关着的人吗?
视线落在谢鹤身上,谢鹤阴沉着脸,瞥了一眼齐县令。
善于揣测别人想法的齐县令立马明白了,笑呵呵说道:“闪开一边去,没有人证物证,你以为我们会来这里,宋娘子,你说你的人在哪儿?”
齐县令看向宋时初。
宋时初轻轻咳嗽一声,带着一众人往柴房走去。




农家肥妻有点田 第235章 一番作为
踢开柴房的大门的一瞬间,宋时初呼吸一窒。
柴房空荡荡的,连同宋任流淌地上的血都被清理干净。
跟着一起跑过来,浑身汗水的安县令一愣,随即笑了起来:“都说是误会了,本县可是县令,怎么会做那种枉顾礼法的事儿,诸位要不要先去休息一下……”
胖胖的安县令笑起来的时候眼睛都成了一条缝。
齐县令责备的目光落在宋时初身上。,
宋时初翻个白眼,伸手拍了拍红烧,红烧跳了下去,在地面嗅了一通,开始乱跑起来。
宋时初跟在狗子后面,回头看向谢鹤等人:“跟上吧,我这狗子鼻子灵敏的很,循着味儿就能找到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玩的挺好的,安县令运气不错,身边还有出谋划策甚至帮着解决首尾的人,不过,这份好运也就到这里了。”
安县令听见宋时初的话,脸蛋憋得通红,指着宋时初抱着的狗子:“你胡言乱语,女流之辈,谁让你张口的。”
“你老母!”宋时初回头冷冷回了一句。
一旁的大壮忽然福至心灵,伸手对着安县令扇了一巴掌。
大壮手臂上全是肌肉,整个人力气也大的离谱,一巴掌下去,直接把安县令的脸都给打肿了。
“你,你这个贱民竟然敢打我,你这是犯法的,你以下犯上……”安县令还想说话,耳边传来憨憨的声音。
可不就是大壮在说话:“有人看见我打你吗?”
齐县令立马低下头,谢鹤闭上眼睛。
富县周遭这几年下来可以说是风调雨顺的,几乎就没有什么灾难,这种情况县里的人日子过得不如乱世的狗,可以知道这个县令当的是如何的不负责。
身为督察院的官,谢鹤心里本就有些坚持的。
但是,不好意思,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可以假装一下没看见。
为恶人作证,是要天打雷劈的。
很快宋时初就走到安县令的书房,书房里空荡荡的,还弥漫一种浓烈刺鼻的香味。
安县令摸着自己的肚子,怨怼的眼神落在宋时初身上,似乎再用眼神杀人。
“我就说我这里什么都没有,身为富县县令,我平日里就喜欢在书房里吟诗作画,哪儿做你们说的打家劫舍,都散了吧散了吧!”
安县令深吸一口气,也不活把人给留下来休息吃饭,直接开始赶人。
然而,宋时初轻笑一声,手指落在烛台上。
轻轻一拧,书房的密室打开。
里面散发诡异恶臭的味道,直接将刺鼻的香味给冲没了。
宋时初点燃蜡烛放进去,蜡烛依旧燃烧,知道里面还有空气,宋时初才往里走去。’
地上躺着二十号人都处于晕厥状态。
除了人还有些枯骨白骨。
甚至还有新死的人。
……
宋时初看了一眼伸腿在张梁等人身上踢了踢,然而晕厥的人依旧才处于晕厥状态,没有半分苏醒的征兆。
宋时初低头在张梁手腕上把脉。
转身往外走去。
“想把人给拖出来,吃了迷.药,得睡上好久。”宋时初说完,看向瘫在地上一身汗水的安县令。
“喜好读书的县令爷,您这密室里的东西可真是古怪啊!”宋时初说着看向谢鹤。
谢鹤挥手,左右将安县令拿下,后续的事情宋时初就没有继续参与。
找到自己的货物,待张梁等人醒了以后,就带着货物离开了富县,回到桐城。
富县县令落马,又有新一任的上来。
至于齐县令,三番两次立功劳,省府已经准备提拔了。
用不了多久,桐城就会换上一个县令,相邻的两个县城都发生了人员调动,然而,一个是往高处走,另一个则是被砍了脑袋。
宋时初守在自家小院里,瞧着菜畦子里变成红色的西红柿。
“银瓶,晚上做个西红柿打卤面,再来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宋时初话落,听见一旁扫地的小松子发出的吞咽口水的声音。
回头瞧一眼小松子,圆润的小胖子,对于自己的口腹之欲一点儿控制力都没有。
若是继续这么吃下去,不行啊!
控制口腹之欲不会控制,那就增加消耗了。
宋时初看一眼北安,把小松子扔给北安:“闲着也是闲着,你带着调.教吧!”
北安盯着胖乎乎的小松子,伸手摸了一下根骨,微微有些意外,似乎还不错的样子。
如果根骨真的好的话,祁老先生应该会安排小松子学武的。
这么久都没有安排。
难不成小松子的根骨是最近变好的。
这么说,北安抬头看一眼靠山村的天空,这里的风水真的不一般吗?
北安没有深入继续想,而是拉着小松子开始打熬身体,开始基本功。
小松子身上汗水一层一层往下落,从没有停过。
夏日炎热。
但是午后会有少许的清凉,宋时初推着家里的排子车,掰下来一筐筐的玉米,运送回家,再来一趟将地里的秸秆也带回家。
晚上吃的是西红柿打卤面。
因为西红柿不是高产作物,倒是保住了口腹之欲,不用为了繁殖生长节约使用。
次日一早。
宋时初带着宋柔柔跟宋青青忙碌起来,将湿润的玉米秸秆放在石磨上挤压,把流淌出来的汁水用棉布过滤了,放在锅里煮了起来。
银瓶拿着炒勺站在一旁盯着锅里咕嘟咕嘟的液体。
好一会儿,香甜昧弥漫起来。
银瓶声音也响了起来:“真的成了糖,好甜!”
“成了就好,也算是多了一向用处。”宋时初呼出一口气,变废为宝,她是专业的,被石磨挤压过的渣渣宋时初重新扔到地里,秋雨过后慢慢腐烂,生于土还于土,一个轮回罢了。
至于锅里的饴糖,足足吃了一个月。
祁老先生瞧着凝成固体的糖块,放在嘴里,甜丝丝的浸入喉咙,整个人都甜腻起来。
秸秆都能用,都能换成财富。
只要三两年时间,大胤必然蒸蒸日上。
怀揣着想法,祁老先生往村学走去。
虽然村学少了一个学霸, 少了一些乐趣,但是宋斌也很不错,悟性高,若是将一些执拗的性子掰正了,以后定有一番作为。




农家肥妻有点田 第236章 粗神经
祁老先生教导起调皮的孩子格外用心,村里的孩子很少有考取功名,出人头地的想法,顶多不过是认识几个字,人生计划里最大胆的就是能够去县里当一个账房或者管事儿,那样,日子也会变得极好,娶媳妇儿的时候也就可以挑选一番。
在这个的群体里,宋斌就格外出挑与众不同。
沈怀箬从学堂外面走到里面,听见祁老先生带着孩子念书解释的声音。
心里微微触动,站在外面,不知不觉就被祁老先生绘声绘色的讲解吸引了。
当初他念书的时候,村里并没有学堂,去隔壁的村子,寻到的先生不过是个老童生,连个秀才也不是。
学会的只是认字跟断句,剩下的就是一堆之乎者也,晦涩难懂。
靠着读上百遍,偶尔去找其他县里的学子讨论,慢慢将四书五经给吃下,求学只艰难,现在回想一番,都觉得头皮发麻。
甚至不想再来一遍,若是当年也遇见这样的先生,他的求学之路应该变的更顺畅。
也不知道这样博学又把学问讲的绘声绘色的人到底是从哪儿请来的。
等沈怀箬回过神来,里面课程已经结束,老夫子走到外面。一眼就看见外面站着的沈怀箬,虽然没有见过沈怀箬,但是村里发生的大小事儿,家里有桂婆子跟银瓶这个喜欢碎碎念的,祁老先生该知道的还是知道的。
1...697071727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