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肥妻有点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凛冬已至1
沈怀箬拱拱手,对面的祁老先生笑了笑,往自己的休息的地方走去。休息的地方叫办公室,然而在里面办公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大多数的时候就是喝喝茶,下下棋。
有人来了做里面说说话,桌子上还摆着一些干果糕点跟吃食。
沈怀箬从外面走进来,手指落在门上敲了几下。
“进吧!”虽然对沈怀箬做出的某些事情不喜欢,不过,年轻人谁还不犯错,祁老先生也不会盯着别人的错误一直看着。
当然,也是有前提的,还得是个人,有底线的人。
“见过夫子,学生沈怀箬,方才站在外面听见夫子教学,心底有些疑惑,想要询问一番!”沈怀箬先是自报家门,随后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谈吐清晰有逻辑,整个人带着不凡的气质。
若是没有顾景垣这种外边过来的人,十里八乡确实是这位比较出挑了。
祁老先生摊摊手:“困惑只不过是犯了错误,内心不堪,正眼面对就好,不要将过错推到他人身上。”
沈怀箬猛地抬头,眼里带着几分不服,他还没说困惑是什么。
是人生际遇、生活琐事还是未来前程,怎么就成了自己没有办法面对自身了。拱拱手,转身离开。
祁老先生摇摇头,看着沈怀箬离开。
对于年轻人的迷茫,有时候根本不用去问迷茫什么,只要去审视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那日子就会越来越顺利。
祁老先生喝了一杯茶水,刚想走出去,瞧见宋斌拎着书籍走了过来。
开心的讲解一番,看着宋斌离开。
晌午休息的时候,宋斌依旧坐在自家门口,看着村里路过的人,视线最后停在王大梁身上。
外来的几个退伍的人他不大认识,也说不上几句话,但是跟王大梁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
村里其他人走路都是散乱的,只有王大梁,腰背挺直,步子大小也几乎都一样,还有手指上摸着厚厚的茧子。
一看跟寻常人不一样。
大概这就是隐藏在村子里的会武的人。
见王大梁就要走开,起身跑到王大梁身前,什么话也不说,往地上一跪,想给王大梁磕头。
在王大梁还蒙圈的时候,说道:“我要跟你学武!”
“……”王大梁一愣,好一会儿才缓过来,手指在鼻子上蹭了蹭,讪讪说道:“你跟我学做麻辣烫还差不多,竟然想要学武功,如果我会武功,早就把得罪过我的人给一圈打死了。”
憨厚的笑容,朴实的带着乡音的话,无论如何都看不出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王大梁自觉自己装扮的很成功。
然而,宋斌抱住王大梁的大.腿,如何也不松手。
人能够碰见一次机会并不容易,若是不抓住,以后可就不好说了。
王霖从自家走出来,瞧见王大梁大.腿被宋斌抱着,伸手扯开宋斌:“你坏!这是我哥哥,不是你的,你走开。”推搡一下宋斌,拉着王大梁往家里走去。
宋斌直到王霖的智商连他还不如,也没计较,默默从地上爬起来,紧紧跟在王大梁身后。
王大梁不教他,他就跟着,就站在王家门外,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拿着身上放着的书,一边念书一边等着王大梁出来。
到了吃饭的点儿,王家院里传出来喷香的肉味,宋斌咽了一下口水,看一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破破旧旧的,再也过不了曾经想吃肉就吃肉的日子。
宋斌低头继续念书。
直到街头响起程氏叫他吃饭的声音,看一眼紧闭的院门,往自家走出。
吃完饭,又过来站在门口。
牛氏瞅着外面的宋斌,伸手推搡一下王大梁:“宋斌是不是傻了,你就一个种地的,就算现在有出息了,也不过是个摆摊的,哪儿会什么武功。”
王大梁憨憨笑了一声。
跟牛氏说了一会儿话,将明天摆摊需要的东西准备,爬上.床睡觉。
次日一早,牛氏往水泥厂走去,刚推开自家大门,就看着守在外面的宋斌,瞅着干瘦干瘦的宋斌蹲在地上念书,在想自家小牛那个憨憨壮士的体态,。
到底不忍心一个小孩这般受苦。
从自家灶房拿出一个大号肉包子,又用葫芦装上一葫芦的水,塞到了宋斌手里:“可别一根筋了,老王他什么都不会。”
宋斌笑了一下,没推辞也没有说话。
心里有些明白大嗓门旁人不敢娶的牛氏为何会被王大梁看上。
一来脑袋不会转弯,二来粗神经,这样的人才不会发现枕边的人有奇怪的地方。
继续守在外面。
直到学堂那边念书时间到了,宋斌才离开。
王大梁瞧见外面没人了,推着车子,跟王霖一起往县城摆摊去!





农家肥妻有点田 第237章 省城
牛氏忙了一天,从山上回来,瞧见把秸秆洒在土里的宋时初,脚步停了下来,往宋时初身边走去:“宋妹子,你这地里种的到底是啥?这都已经收货了,还保密啊!”
瞅着地上的秸秆根被拔下来,堆在一遍,牛氏眼睛一亮:“这东西瞧着挺好烧的,要不你给我拿些种子,来年我也种点,那样一来收货有了,冬天烧的柴也有了。”
“来年再说,你不忙了?”宋时初随意问了一句。
牛氏摇摇头,见宋时初没说准地里奇怪东西的消息。
牛氏就扯起自家的事儿:“对了,你爹那个小儿子,宋斌脑袋是不是坏了,他整天缠着我家老王,让老王教他功夫,你说一个泥腿子会什么功夫。宋斌那死小子怎么会冉伟老王会。”
“……”宋时初瞥了牛氏一眼,这一瞬间眼神极为复杂。
她也不知道应该跟牛氏怎么说。
人家夫妻俩都同窗共枕那么久了,孩子都那么大了,但是牛氏的神经,竟然连自家男人奇怪的地方都没有发现。
王大梁可真会找老婆。
估计换上一个人早就发现王大梁的不对劲了,只有牛氏,每天大大咧咧的,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绝配。
宋时初盯着牛氏,问道:“小牛最近在学堂学的怎么样?”
“哎呀我叫小牛啊,老厉害了,自己名字会写了,还会三字经,知道人之初,性本恶……”
牛氏说着开始手舞足蹈。
宋时初露出黑人脸,如果祁先生没叫教错的话,应该是人之初,性本善,怎么会本恶呢!
这又不是后世。
任何事情都有辩证。
“我家小牛可是状元之才,以后我就是状元他娘,将来小牛是要娶千金小姐的,我家小牛还交给王霖认字了,别的不说,王霖写的字还挺好看的。”
牛氏一开口就没完没了了。
宋时初耐着性子听着,然而,上辈子当特工习惯了,总会将别人说出来的来,经过分析重新组合。
宋时初突然愣了一下:“你说王霖也会写字,字迹比小牛还好?”
“那可不是,等改天我给你拿出来一张看看。”牛氏说着,开始往家走去:“时间不早了,俺家小牛快散学了,我去给他做饭。”
宋时初看着牛氏离开,心里多了几分好奇跟疑惑,王大梁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
宋时初将地上的玉米根全都挖掘出来,散在地面,看一眼渐渐变黑的天色,往家里走去。
夜色正浓。
宋时初躺在床上,忽然多了一种孤独感,明明小院里住满了人。
然而有时候孤单是经不起念叨的。
次日一早,宋时初刚从外面锻炼回来,就看见院里多了一个人,可不就是县城的苏王氏,今儿怎么来到村子?
看见宋时初,苏王氏立马起身,说道:“大娘子,省城那边出了问题,彩心彩兰怕是解决不了。”
“什么问题?”宋时初问道。
苏王氏将手里的信函递给宋时初。
宋时初打开,脸色一变,嘴角勾起冷笑。
“我去一下省城,你回县里去,那边的问题我去解决。”宋时初说完换了一身衣服,转身往学堂走去。
宋家的家业不小,她若是去了省城,靠山村这边也得找个人照看。
若是祁文承或者顾景垣在,她完全不用担心,想走就走,但是甭管是祁文承还是顾景垣都离开了村子。
怕是要麻烦一下祁老先生了,一把年纪了,还得管东管西。
还好,祁老先生看在可以亲自给祁文承那边派送玉米种子的份上,将照看小家的事儿给捏在手里。
宋灵香性子太软,宋时初没想过将当家的事儿交给宋灵香,这才多久,就又被洪五给勾搭上了。
这次,宋时初不打算说什么了,是包子就别嫌被狗惦记,更何况,只要自己还活着,洪五就不敢去欺负宋灵香。
另一个可以指望的是桂婆子,只可惜,宋时初打算带着一起去省城。
虽然桂婆子什么也没说说过,但是一把年纪流落外面,肯定是惦记家里的。如果没有记错,桂婆子就是从省城倒卖过来的。
若是在省城那边还有亲属,一并接到桐城就是,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就希望一家人在一起生活。
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生顺遂。
当然,桂婆子更多的亲人可能在京城,只是,京城太远了,她暂时没有去那边的想法。
若是桂婆子有想法,可以写个信,托人带银子替家人赎身,半年多下来,桂婆子应该存了不少钱。
毕竟,在靠山村生活,吃的不用花钱,穿的住的也不用花钱,甚至最基本的人情往来都不用参与,又不像银瓶一样在附近村里有情.人,需要接济。
桂婆子听见宋时初的建议的一瞬间,眼睛都红了:“大娘子,老奴会拖累你的,要不找个,老奴写信托人寻找,就不……”
“不老,这才五十多岁,到哪儿,而且寻找家人这种事情,不是只有自己去做才能感受更深吗?”桂婆子这身体可是被适合浓度的灵泉水滋养过的,若是身子骨真的太差了,都对不起每天吃到肚子里的灵泉水。
桂婆子笑了笑,见宋时初这么坚决,没有继续推辞,帮着宋时初整理了了路上可能用的东西,当日就坐在马车上,往省城走去。
桐城距离省城并不近,而且走出桐城地界,平坦的官道就会变成黄土泥巴路,如果是晴天还好,若是赶上下雨的天气那就难走了。
前面大壮赶车,行走在道路上。
一日复一日,约莫七天的时间,宋时初找到自己的蛋糕铺子。
铺子大门紧闭,外面还提着封条。
门可罗雀,是够萧条的,路过的人似乎还有些忌讳,绕着这边离开。
至于会变成这样的原因……
宋时初冷笑,在富县处置了安县令,那位因安县令的举动受益的人,安县令的小叔扛不住没有大笔金钱入账的日子,就对蛋糕铺子下手,可真够垃圾的!
宋时初让大壮赶车去彩兰两人的住处,到达小巷的时候,宋时初皱起眉头,这边有些混乱啊!




农家肥妻有点田 第238章 好办了
彩心彩兰不过两个姑娘,住在这样的地方,安全有保障吗?
宋时初皱着眉头继续往巷子里走去,知道找到信函上的地址,才停下步子,眼前的小院外头蹲着几个开黄腔的乞丐。
张口就能看见乞丐牙齿上的牙结石,脏兮兮的,怪倒胃口的。
乞丐们循着树下蹲着,一副懒洋洋的姿态。
宋时初跟桂婆子往小院那边走去,树下的乞丐瞬间就窜了出来:“哪儿来的小娘子,这里可不是你们能进去的地方,闪开闪开,不然……”乞丐搓搓手,黑漆漆的手指缝里带着泥巴。
说话的时候还有怪异的味道在空气里弥漫。
宋时初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环境。
往后退了一步,几个乞丐以为宋时初这是害怕了,更加嚣张无所畏惧,吊儿郎当的往宋时初身边走去。
晃晃悠悠的身子,轻佻的语言。
桂婆子实在听不下去了,将大壮往前面一推:“赶紧给处置了,咱们大娘子可是女人,听不得这种污言秽语。”
桂婆子发话,大壮不在藏着掖着。
一拳头将乞丐的脑袋打歪,吐出几颗带血的牙齿,剩下的乞丐齐齐往后退去。
乞丐么……本就是没有什么羞耻心的人,若是有羞耻之心,谁还会做乞丐。
见同伙被打的这么惨,没有一个人往前。
大壮没有理会这些人,伸手在大门上拍了几下,院里传来走动的声音,彩心从门缝往外看,看见宋时初的一瞬间,眼里闪过惊喜,瞬间把门打开。
看一眼外面躺在地上的乞丐,还有一滩血,眼神变化一下,不过彩心知道有些话不能在这里说,将外面的人以及马车赶到院子里。
连忙准备好吃食跟休息的地方。
舟车劳顿的人需要的是休息,可不是遇见什么问题。铺子那些事儿,等休息好了,经历充沛的时候再解决也不晚。
给宋时初准备的房间是正屋,紧挨着花厅,空间不小,床上的被褥都是晒过的,屋子里还插着应时的木槿。
桂婆子跟大壮住着的房间比较随意,不过准备的被褥依旧是干净的经过晾晒的,躺上去的时候,还能感觉到被子上沾染的,属于眼光的味道。
听着外面的蝉鸣,宋时初进入梦乡,醒来天色已晚,外面传来炒菜的香味。
走到厨房,瞧见彩心彩兰两个人一起忙活,一个烧火,一个做菜,简单的小菜配上小坛的黄酒,趁着吃饭的时候,彩心跟彩兰将情况具体说了一下。
“省城的知府有个小妾姓安,在知府那边吹了一下枕头风,咱们的铺子就平白无故的多了一些奇怪的名声,还有混混跟乞丐,以及那些官差查账,生意都做不下去了,原本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那位知府压着……”
彩兰说了一半,眼睛都红了。
彩心继续说道:“知府的那位小妾,我们打问了好久才知道是富县县令的妹子,富县县令被革职查办,咱们铺子在省城是新开的,加上没有什么大背景,就成了现在这样子。”
彩心叹口气。
宋时初把玩手里的酒杯,彩心跟彩兰经验比较少,或许没有发现,蛋糕铺子铁定是有人护着。
不然,知府想干什么,完全可以神不住鬼不觉的,还能让彩心跟彩兰活着,根本就不可能。
现在的事实却是彩兰跟彩心好好的,若是没人护着,早就被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现在外面就几个乞丐看守着,怎么看都有猫腻,再看彩兰彩心一脸模糊的样子,这俩丫头也不知道,宋时初没有追问下去。
知府大人确实挺了不起的,如果不是谢鹤那位都察院的人路过,估计那位安胖子也不会被革职查办。
如何将生意重新坐起来,得好好考虑一下。
这世间的问题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如果问题没有解决,那是还没有找到办法。
宋时初暂时能够想到的只有驱狼逐虎。
知府能够做出冤枉自家铺子的事儿,肯定也不是什么清正廉洁的人,这样的人肯定会有敌对的一派。
她呢,直接过去找人合作,是最简单的办法。
不过有些落下乘了。
真正神机妙算的人,会设计陷阱,等着跟知府不是一路的人过来,相谈合作。只是,她这个人自认为不蠢,但是也没有聪明绝顶。
所以么,在这件事儿上还得主动寻找跟知府不对付的。
“大壮,你明天去查一下这位知府大人。”宋时初看向跟着一起过来的大壮。
大壮是顾景垣的人,那样的人肯定会有自己的情报途径,顾景垣身边的人吃她的用她的,用他一点儿情报应该不会太见外。
大壮憨憨点头。
次日一早,宋时初带着桂婆子往省城最繁华的街道走去,来都来了,若是不出来看看省府这边的景色那才是一种浪费。
省府跟桐城的差别一眼就能看出来。
街道上人来人来,小摊贩也好,铺子红火的生意也罢,都热热闹闹叫卖着,三四层的酒楼茶馆鳞次栉比,路边卖糖人绢花还有各种小玩具的人走来走去。
宋时初瞧见一个铺子,带着桂婆子走了进去。
铺子里卖的是粮油种子各种菜籽,宋时初进去转了一圈,空手出来,那种出门就能遇见稀罕东西的离奇经历她暂时没有遇见。
“大娘子,那边是省府最有名的望乡楼,据说里面的烤鸭跟蒸鱼一绝,您要不要去试试?”
宋时初抬眼看一下天色,转悠一圈,马上就晌午了,是时候应该吃点东西了。
望乡楼她没有怎么听过,不过,桂婆子说起来,去试试也无妨。
烤鸭跟蒸鱼,确实是好吃的东西。
两人走进酒楼,立马就被伙计给安排在大堂,宋时初也不介意,她身上的衣服不是什么绫罗绸缎,手上也没有带名贵的饰品,被热络的安排在这里也挺好的。
尝美味的时候,看周边的人吃的什么,人间风味,她也不是那种非得抬着格调讲究身份的。
点了几个招牌菜,要了两碗米饭,宋时初忽然发现了一个熟人。
谢鹤!
这位督察使大人竟然也在省府,事情似乎好办了!




农家肥妻有点田 第239章 真香!
甭管哪个时代,都有一句话流传下来,朝中有人好办事。
宋时初看见谢鹤的一瞬间,在脑子里闪过无数的解决办法,但是,甭管是用哪种办法解决,首先要做的都是跟谢鹤联系上。
看一眼隔壁桌子上孤零零一个人的谢鹤,对着酒楼的活计招呼一下:“我去那边拼桌,一会儿将吃的端过去就好!”
伙计点头,宋时初带着桂婆子走到谢鹤那边。
坦率落座:“谢大人,咱们又见了。”
“相见不如不见!”谢鹤抬眼,看见宋时初的一瞬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宋时初是做什么的,没人比他清楚,县城开的那个极为受欢迎的被知府查封的小蛋糕店就是这位的。
宋时初从桐城跑到省城,肯定不是为了来这边跟他聊天谈话。
搞一个知县他还是有些能力的,但是如果想要把知府给搞下去,他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即使是都察院的督察使也得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一些事情。
“什么相见如不见,有缘千里来相会,咱们这是有缘。”宋时初说着,将小二端上的烤鸭鸭头用公筷夹给谢鹤:“来尝尝,据说味道很不错的。”
谢鹤没有动弹,等着小二将他点的卤牛肉跟花生米端上来以后,慢吞吞的啃馒头吃卤肉。
牛肉味道很不错,但是跟蒸鱼还有烤鸭比起来,就稍稍逊色的一点儿。
毕竟,望乡楼的招牌菜就是蒸鱼烤鸭。
见谢鹤这样的举动,宋时初无奈的摇头:“你就不想更进一步?搬到知府,你就能加官进爵了。”
“可能小命也没了,宋娘子,这件事儿我没打算参与,知府跟安县令不同,安县令将治下高的民不聊生,就凭这一点儿,谢某如何也不会推辞,但是知府这边,还没有直接为恶,没有弄出人命,即使你那个铺子开不下去,也没有闹出人命。”
谢鹤说完,低头继续啃牛肉。
水煮的牛肉切成片,盘子的最中心放着一碟子的蘸料。
没有辣子的蘸料就没有灵魂,宋时初视线从牛肉上挪到谢鹤脸上:“真不管?”
“不管!”谢鹤再次强调。
宋时初拿着筷子吃起鱼肉,鲜美的鱼肉刚出锅,质感极嫩,宋时初平时吃东西,是不会发出动静的,但是瞅着对面的谢鹤,脾气瞬间就上来了。
学着旁边用饭的人,吃的时候露出回味无穷的表情。
站在一旁的桂婆子眼里含笑,瞧着宋时初做出来的小手段,一直以来,她看见的大娘子都是冷静的,都是注意很正的人,现在露出无赖的样子,似乎也很有趣。
一个人太冷静,负担太重了,像今天这样,把压力往外宣泄一下也是极好的。
桂婆子觉得好,对面的谢鹤一点儿也没有感觉到好。
盯着宋时初看了好几眼,从荷包里摸出一块碎银子,放在桌面上,转身离开。
宋时初耸耸肩:“桂婆子现在没有外人,你也坐下来吃吧。”
桂婆子没有拒绝,往宋时初对面一坐。
填饱肚子,宋时初跟桂婆子一起在街上转了一圈。再次回到住所,发现院落里多了一个人。
一个男人!
很眼熟的男人,可不就是谢鹤!
刚分开,又见面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有缘吧!
宋时初走到谢鹤对面,嘴角含笑:“还说没缘分?”
“本就没缘,不过是……”谢鹤话还没说完,就被宋时初被打断了:“我知道,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
“……”谢鹤皱眉。这都是什么!如果不是曾经欠过祁老先生的人情,哪儿会来这里主动给宋时初帮助。
“走吧,去堂屋一起说。”宋时初先一步走到亮堂的屋子里,桂婆子利索的倒了两杯绿茶出来。
大壮将自己打听出来的情报简单说了一下:“知府姓杨,叫杨延怜,年纪三十四,一妻十八妾,七子六女,畏热畏寒,十年痔疮都没治好,康进十六年的进士,喜欢银子跟美人。”
1...707172737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