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魔圣
李丹凤也不把他当做普通手下,微微点头。
随后,那黑衣黑帽人将箱子打开,因为少师正位于高处,一下子就看到了箱子里有什么。
霎时间,少师正的面色不由变了。
李丹凤“咯咯”一笑,风姿万千,说道:“少师正,我不用亮剑,你就已没了脾气。你还等什么还不快下来给我行礼论年纪,我与你父亲同辈,你见了我,行礼也是应该的。”
王默看不到箱子里到底藏着什么,正在想里面到底是不是人,忽见那黑衣黑帽人伸手一抓,将箱子里的“东西”提了起来,随手扔在地上。
王默定睛一瞧,不由大吃一惊。
&nbs
第三百二十章 拍云掌
“扶桑天王寺”王默心里想,“这是什么佛寺难道也是扶桑‘五山’之一”
黄柏神色微动,说道:“原来你是扶桑天王寺的僧人,你可认识圆海大师”
明真和尚一愣:“圆海大师他老人家是贫僧的师祖,黄岛主见过他老人家么”
“我没有见过他。”黄柏说道,“但我师父见过他,知道他是天王寺的高僧,修为绝顶。”
“令师是”明真和尚问道。
“云中道人。”黄柏说道。
明真和尚神色一变:“原来你是云中道人的徒弟。”
黄柏道:“你现在知道还不算太晚,如果你肯认输,这一战就算我们打平。”
明真和尚摇摇头,说道:“丹凤令主有恩于贫僧,贫僧不会轻易认输。”
“你多大年纪”
“贫僧今年八十一。”
“我比你小八岁,今年七十三。”
“黄岛主的意思是”
“家师两次东渡扶桑,第一次去的时候年不过四十,在扶桑住了一年,有幸见到了圆海大师,并与之切磋,输了一招。二十年后,家师再度去了扶桑,本来想找圆海大师再切磋一次,谁想圆海大师已然圆寂,家师只好与圆海大师的弟子印证了一番……”说到这里,黄柏微微一顿,然后接着说道,“圆海大师门下弟子众多,其中五人特别厉害,家师一一和他们打过,均是胜了一招。不知你师父是哪一位”
“家师乃圆海大师门下三弟子。”明真和尚回答道,态度甚好。
“原来是他。”黄柏说道,“家师自从胜了天王寺的五个高僧后,听说扶桑有一个高僧,叫做绝海中津,又名绝海大师,修为深不可测,就想去会一会此人。
然而没等家师见到这位绝海大师,扶桑就爆发了大乱,那大内氏的家督大内义弘,因为不满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削权,便举兵与足利义满斗于堺城,扶桑各地人心惶惶。
家师担心引起误会,只得离开扶桑,回到中原。
谁想几年之后,绝海大师就圆寂了,家师本欲第三次东渡扶桑,因此而作罢。”
只听明真和尚说道:“绝海大师乃我扶桑高僧,受戒于‘七朝帝师’梦窗疏石,后来他与他的师兄‘义堂周信’,于明初进入中原学法十年,修为日深。
客居中原期间,绝海大师还谒见过大明皇帝,为大明皇帝做了两首汉诗。
绝海大师归国后,受到将军重用,先后做过天龙寺、相国寺住持,名动整个扶桑。
那大内义弘自不量力,妄想与将军争斗,将军不忍杀他,便让绝海大师劝他投降。
可大内义弘不但不听,还把绝海大师赶走,将军一怒之下,出动幕府的直属卫队,叫做奉公众,将大内义弘剿灭了……”
忽听有人说道:“这个绝海大师我听说过。”正是贝长林。
明真和尚问道:“施主是”
“刀剑山庄总长老贝长林。”
“原来是贝总长老,失敬,失敬。”
“大师客气。”贝长林说道,“据我所知,绝海大师入明期间,曾居住于杭州灵隐寺,后来还做过宗泐神僧的记名弟子。”
“宗泐神僧”明真和尚一副没听说过的样子。
“大师以前没听说过吗”贝长林问道。
“没有。”明真和尚答道。
贝长林微微一笑,说道:“宗泐神僧乃我大明百年前的十大高僧之首,修为入神,武功通天。他见绝海颇有慧根,就收绝海做了记名弟子,此事虽已过了百年,但乃千真万确之事。”
明真和尚笑道:“如果真有此事,贫僧倒是头一次听说。”
王默听他语气古怪,不由心想:“这老和尚看似忠厚老实,只怕是个奸诈之徒。他对绝海大师的事迹那么了解,不可能不清楚绝海大师曾做过宗泐神僧记名弟子这件事。他一定是不想承认。”
转念又想:“那梦窗疏石我以前早就听说过,《大明度无极经》就是他叫弟子送还给净慈寺的。不知这个弟子是谁,难道就是绝海大师嗯,不对,绝海大师来中原时,已是明初,不可能是他。难道就是明真刚才说的那个义堂周信”
“总而言之。”这时,黄柏说道,“家师与圆海大师平辈论交,而你是圆海大师的徒孙,我若赢了你,胜之不武。”
言下之意,他年纪虽然比明真和尚小,可辈分在明真和尚之上,明真和尚不配与他交手。
“黄岛主,我师祖与令师确实是平辈论交,可那已是许多年前的事,不提也罢。”明真和尚笑道,“黄岛主真有本事,那就赢了贫僧。如果贫僧不是黄岛主的对手,自当服输,到时候贫僧尊黄岛主一声前辈,有何不妨怕只怕黄岛主胜不过贫僧,坠了威名。”
“我有什么威名”黄柏陡然叫道,“我只不过是葫芦岛的岛主,没听说过我的人多得是。既然你非要和我较量,我便成全你。不过我要告诉你,为了救出姜大师,我绝不会输!”
“黄岛主,你想和贫僧拼命”
“你知道就好!”
“本来贫僧也不想和黄岛主拼命的,但丹凤令主当年救过贫僧,贫僧这条命就是她的,她要贫僧做什么,贫僧就会做什么。既然黄岛主非要同贫僧拼命不可,贫僧也只好奉陪到底。”
话音刚落,忽听“砰”的一声巨响,就好像是两块巨大石头狠狠撞在一块,声势惊吓人。
原来就在这一瞬间,黄柏一掌拍出,直取明真和尚,但明真和尚武功之高,不在黄柏之下,转眼就接下来了。
黄柏这一掌虽然没有使用全力,但也用了九成力道,可是刚一和明真和尚对上,就有一种隐隐不敌的感觉。
他本来想将功力提升到十成的,可突然之间,明真和尚掌心吐出一股怪异的力量,竟是将他打得浑身一抖,面色稍显苍白,看在外人眼中,都以为他中了明真和尚的招数。
王默看了,禁不住为黄柏担心。
这倒不是黄柏与他有什么交情,而是自从他上次看到黄柏与少冬儿的事以后,就对这个人产生了好感。
再者说了,明真和尚是扶桑人,不是中原人。
除非与黄柏有仇,否则谁又会希望明真和尚打败黄柏,自然是想看到黄柏将明真和尚打败。
但现在黄柏落了下风,随时会输给明真和尚,王默担心黄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黄岛主。”明真和尚似笑非笑说道,“家师当年输给令师,不是因为家师武功不行,而是令师武功确实不凡。与家师比起来,贫僧所学更广,武功更是超过了家师。除非黄岛主的修为已经是‘坐照’高段,不然的话,贫僧绝无失手的道理。”
说话之间,明真和尚也不知用了什么武功,竟是将黄柏逼得向后退去,脚步甚是沉重,在地面留下了一串脚印,深达三寸,触目惊心。
眼看黄柏
第三百二十一章 女邪魔
“哈……”黄柏叫道。
“哈、哈。”动手之人笑道,“黄岛主,我与你师父有缘见过两次,知道他是武林异人,早年做过不少侠义之事,十分佩服他。你是他的弟子,我不在场便罢了,真要在场,又怎么可能看着你和他双双归西算了,看在我的面子上,就不要和他斗了。”
黄柏想说什么,但这个时候,林隐真、冯道廷、胡乞灵三人,一起赶到他边上。
只见冯道廷与胡乞灵左右一分,挡在了他两边,林隐真则是位于他的正前方,朝明真和尚一拱手,说道:“明真大师,你武功高,我等甘拜下风,不与你打了,你请吧。”
明真和尚张嘴欲言,可他想了想,见哈哈老人一副“这事我会管到底”的样子,而李丹凤又没有出声,加上自身有伤,就退出了神龙伏魔阵。
王默看到这里,正在猜想李丹凤为什么不吭声,却听有人问道:“台密是什么”
“台密就是扶桑的天台宗。”六根和尚说道。
“扶桑也有天台宗”那人诧道。
“有啊。”六根和尚答道。
“是谁传过去的”那人又问。
“最澄。”六根和尚似乎知道不少扶桑佛门的事。
“最澄“那人神色茫然,一看就知道孤陋寡闻,叫道,“最澄是什么人中原人吗”
“最澄不是中原人,他是扶桑人。”
“原来是个扶桑人,我还以为是中原人呢。”
六根和尚见许多人都是一脸好奇,为了缓和气氛,便兴致勃勃说道:“据贫僧所知,扶桑以前没有佛学,只有本土的神道教。那神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故有八百万神灵的说法。”
“八百万神灵”有人忍不住笑了一下,“扶桑能有多大,居然敢自称八百万神灵。照这么算的话,我中土岂不是有亿万神灵,所谓满天神佛,也不过如此。”
“呵呵。”六根和尚笑道,“反正贫僧知道的就这么多,至于有哪些神灵,贫僧并不清楚,也数不过来。
距今大概九百年前,中原正处于南北朝时期,而那朝鲜一带,有两国,就是百济与新罗,再加上北方的高句丽,就是三国。
那百济国原先不大,后来渐渐强盛,吞并了周边不少土地,此后中原佛学传入此国,影响甚大。
此国后来有一个王,叫做圣明王,认为自己是转轮圣王降世,向扶桑,当时叫倭国,派去使者,赠送了一批佛经和一尊释迦佛像,扶桑天皇觉得新奇,就留了下来。
然而过不多久,倭国有两个大臣,因为此事斗了起来,而他们的儿子,在他们死后,也斗得很凶,简直就是你死我活。最终,其中一方获胜了,佛学从此在扶桑发展、兴盛。
那扶桑天王寺又叫四天王寺,是一个名叫圣德太子的人叫人修建的,至今已有将近九百年。
传说这个圣德太子十分礼佛,曾向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四位佛教护法神许愿,如果将来能打倒他的对手,他就建立寺院,后来他与获胜一方的扶桑大臣将另一个大臣除掉了,他就还原建了天王寺,敬奉四大天王。
后来,中原佛学陆陆续续传入扶桑,有六大宗派,分别是华严宗、律宗、法相宗、三论宗、成实宗、俱舍宗。
与此同时,有个名叫圣武天皇的人,下令在扶桑全国设立了国分寺,就是一国一座寺。
再后来,有一个叫桓武天皇的人,派了一个扶桑大臣作为遣唐使,率众出使大唐,这些人当中,有两个僧人后来都成为了扶桑开宗立派的大师,一个叫空海,一个就是最澄。
最澄到了明州,也就是现在的浙江宁波府,登临天台山,跟天台宗高僧道邃大师学习天台之法,后来回到扶桑,开创了扶桑天台宗。
至于空海,入唐之后,去了长安青龙寺,跟随密宗高僧,真言宗八祖之一的惠果大师学法,回国以后,在扶桑开创了真言宗,因此扶桑真言宗的弟子,均把长安青龙寺视为祖庭。
那扶桑天台宗传入扶桑以后,引入了密宗的修行之法,所以也叫台密,而真言宗原本就是密宗一种,为了与台密区分,所以在扶桑也叫东密。
台密、东密在扶桑十分流行,出了不少高僧,势力就渐渐压过了之前的六大宗派。”
“那禅宗呢”有人问道。
“当时扶桑虽已有禅学,但影响甚微。”六根和尚说道,“那扶桑有一段时期,国家动荡,人心不安,净土信仰就开始传播开来,而差不多就在同时,大寺院因为领土广大,为了保护寺院不被盗贼入侵,就有了自己的僧兵,内有不少高手。
一直以来,扶桑佛学都带有镇护国家之意,普通百姓感受不到,而此时,因为净土信仰,大概在两百七十年前,有个叫法然的扶桑僧人,创立了扶桑净土宗。
此人有个徒弟,叫做亲鸾,曾修行台密,后来拜入法然门下,修行净土法门。亲鸾主张恶人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却创立了净土真宗,而这一派的和尚,竟可以娶妻吃肉。
后来,有个叫做日莲的扶桑僧人,创立了日莲宗。
这时候的禅宗,终于在扶桑有了大发展,尤其是禅宗的临济、曹洞两派,颇受扶桑武士推崇,禅寺大量出现,后来就有了‘镰仓五山’。
一百四十多年前,扶桑的镰仓幕府灭,扶桑天皇想掌控朝政,重新建立皇权,结果足利氏的足利尊氏开创了足利幕府,在京都号令扶桑各国,遂有了‘京都五山’。
从此,禅宗在扶桑影响力巨大
第三百二十二章 御剑术
李丹凤一愣,冷冷问道:“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李海棠本来想怒叱王默,甚至打算过去将王默杀掉,可是李丹凤既然开口问王默,她就不敢擅作主张,而是等候师尊下令。
其他人也是这样。
“我叫什么名字不重要。”王默虽是有点后悔自己太莽撞了,可事已如此,后悔又有何用反正已经骂了,倒不如畅所欲言,“重要的是,你的做法不配为人。你武功那么高,要杀我就跟捏死一只蚂蚁没什么分别。可我就是不服。”
“你不服什么”李丹凤以为自己会被王默的话所激怒,但奇怪的是,王默尽管骂了她,她心底居然没有生气,反倒觉得这个光头少年和别人不太一样,胆色十足。
“我就是不服!”王默明明有许多话要说,可话到嘴边,却跟不会说话似的,就说了这五个字。
李丹凤不由一笑,说道:“小子,你不服我又能怎样你自己都说了,我要杀你,跟捏死一只蚂蚁没区别。你现在骂了我,我要杀你,你说应该不应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