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南北九阴刺魂商情弭兵一条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作家南华真人
谁知此时,站在旁边的老太监却突然磕膝一跪,满脸泪珠地哭诉道:“主公息怒,是竖刁不好,没有搞好同卿相们的人际关系,望主公彰显仁义之风,饶了东郭大人吧!主公啊,东郭大人乃是国之重臣、您之臂膀,不能杀呀!主公,求求您放过东郭大人这一回吧!”齐桓公听过后,用左手食指点着东郭邮的眉心说:“你看看你看看,你要杀竖刁,竖刁还为你求情,你……你简直让寡人伤透了心。看在竖刁的分上,寡人这次就不追究你,你回去好好反省反省。”
自从这件事之后,齐桓公对竖刁就更是深信不疑,把他作为最忠心腹。
不一会儿,太傅大人鲍叔牙心情急迫地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主公,四驾的马车已经备好了,请主公速速随我赶往‘功勋台’看望管相去吧!”一提到相国管仲,齐桓公的心病当场就犯了,因为他很难想象当自己失去了管仲之后齐国该怎么办。只见齐桓公满脸沮丧,无奈地应和了一声:“哎,那走吧!但愿此番,不是寡人最后一次看望管相。”
齐国,中部,临淄市中心主干道“尊王中路”……
轮轴飞转的马车上,太傅大人鲍叔牙密谏齐桓公,说:“主公,竖刁乃佞臣,切勿轻信。微臣看人,十观九准,竖刁他一脸的奸相,乃阿谀奉承之辈、欺君罔上之徒,此等阴毒之流,如若不除,必将养虎为患呐!”齐桓公不屑一顾地回应道:“哎,鲍爱卿,你言过其实了吧!哪个诸侯国的宫廷内外不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作为你们公卿之间私人关系不和睦,可你也不应该在背后诋毁人家呀!今后,我不想再听到与竖刁有关的任何流言蜚语、飞短流长,我需要的是每一个臣子的尽心竭力、披肝沥胆。鲍爱卿,你可明白?”鲍叔牙听到主公竟是把话讲成了这般,无比痛惜无比失落,抱拳遵旨道:“臣……老矣!一时妄议,望主公莫记。”
随行的骑兵编队和马车护卫队足足有上千人之多,前后绵延了好几里,而且个个甲胄精美、马匹靓丽。由此可以得知,齐国此时的军事实力乃至各方面的综合国力都远远超越其他诸侯国。
齐国,中部,临淄相国府“功勋台”……
“哎哟喂,我可怜的仲啊,你怎么……怎么病成了这副模样啊?”齐桓公一踏进管仲的卧房就情不自禁地尖叫道。
“呃,托我大齐洪福,臣还没死成。望主公不要悲伤过度,以免伤了龙体,影响下一代的发育。”躺在卧榻上的相国管仲轻描淡写地调侃道。他的额头上还系着一条白带子,环绕着前额头、后脑勺包围了一圈。
齐桓公见管仲已经病得神智不清、语无伦次,认为管仲这回确实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于是,趁着管仲还没死,赶紧询问国家政事。只见他一边哭泣一边哆嗦,貌似哀伤地说:“仲,这些年来,你为寡人的霸业茶饭不思、呕心沥血,三败鲁国,结盟宋楚,还剿灭、荡平了众多小国,寡人……无以为报。如若爱卿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不知有谁可以继承爱卿的衣钵呢?”管仲的俩眼珠子滴溜溜地乱转了一番,这才回复道:“主公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桓公便直言不讳地说:“太傅鲍叔牙如何?”管仲说:“不可。鲍叔牙是位君子,品德一流。但他对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很难合群,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齐桓公又问:“那,我的雍人(即庖丁、厨师)易牙怎么样哩?”管仲带着咳嗽回答道:“易牙!他为了满足主公的要求,为了讨好主公,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给主公当菜吃。人情莫爱于子女,他对自己的儿子尚且如此,更何况于主公呢?此人完全没有人性,不宜为相。”听到这里,齐桓公略为愤怒,因为他自己的内心深处始终都觉得易牙是忠心耿耿的好奴仆,但是为了同管仲继续交流,暂时先压住火气,不跟他计较。
齐桓公接着追问:“既然这样,那选卫开方来接替你怎么样?”管仲嘶哑着喉咙说:“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卫国太子的机会,而愿意屈奉于主公十五年,父母去世都不回去奔丧。人情莫亲于父母,如此无情无义、没有父子情谊的人,怎么可能真心忠于主公呢?况且千乘之封地是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千乘之封地,俯就于国君,他心中所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地。主公应该疏远这种人,更不能任其为相。”此时,齐桓公把手伸入到衣服里面的胸脯上,拼命地挠痒痒,不解地说:“哦?可是……平日里,寡人没见过他有什么贪图呀!”
不一会儿,齐桓公长叹了一口气,轻声地说:“既然易牙、开方都不行,那么竖刁怎样?他宁愿自残身肢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寡人不忠吗?”管仲对答:“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之常情的。他为了取得主公的信任,居然甘愿阉割自己。像他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会真心忠于主公呢?请主公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管仲说罢,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向齐桓公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说:“主公,眼下,只有太师大人隰朋可以帮助主公管理国政。主公若能任用隰朋为相,宫廷繁务就再也不用担忧了。只可惜,他与我形同喉舌,我一死,他恐怕也活不了多久呀!”齐桓公口头答应道:“那好吧,就把相国之位让给隰朋。”管仲一听,大喜,结果乐极生悲,当场升天。
正当这时,齐桓公的世子姜昭终于赶到了,迫不及待地问:“君父,管相的身体现在怎么样了,病情有好转么?”齐桓公慢步走到姜昭的身前,两人的肚皮几乎贴在了一起,而后严厉地训斥责备道:“都这个时辰了,你还有脸询问管相?你晓不晓得你迟到多久了?你还有没有一丁点储君的形象?我警告你,不要逼我改立别的儿子为世子,你的国君之位还悬着呢!”公子昭低头认错,然后急忙赶到管仲的床头去张望,这才知道管仲已经殡天了。
随后,齐桓公的銮驾和鲍叔牙等臣子的轿子陆续离开了“功勋台”,管仲的遗体则被宫娥侍女们搬到城外去安葬。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春秋南北九阴刺魂商情弭兵一条龙 第52章 病榻论相(下)
齐国,中部,临淄城的诸侯宫室……
大庭广众之下,银发长须的健壮国君独自一人静静地趟坐在“日出东方独霸椅”上沉思,放着殿下数十名以立正姿势站着的文臣武将不理不睬、不管不问,像没看见他们一样。真是难以想象,这位“罢黜枷锁、独掌江山”的齐桓公姜小白,今日竟也会怅然若失、满脸哀怨,他欲挤还藏、欲纵还留的泪滴在眼眶中诧异地奔放。其实,他不是在为死去的管仲而哭泣,他是在为未来的齐国而伤感。他的心灵深处早已认定:管仲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千秋巨匠,自从有了他的辅佐,默默无闻的齐国一跃就晋升为华夏最强,而且富甲天下、钱多成灾。
过了一会儿,终于,他俯览着朝中百官口齿不清地细语道:“列位臣公,管相一去,齐国危矣!寡人十分的苦恼,在你们当中,难道就没有一个能敌得过管相万分之一的吗?谁有本领接过相国这面大旗?哎……你们都是寡人的股肱之臣、霸业功勋,寡人也知道你们对寡人无比的忠心,可是……你们的能力真的是……”
正在这时,车右大人卫开方谏言道:“主公,微臣以为……主公应该对相国这个职务进行改革,不一定一个国家就只能存在一个相国,咱们可以设置多个相国岗位,各个岗位分管不同的事务,在实际操作中也更利于替主公分忧啊!”齐桓公一听,顿时身心倍感舒适,确实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一回忆起管仲临终前对自己讲过的话,又心存顾忌、无限犹豫。
只见,齐桓公突然大吼一声:“来人呐,速尊寡人懿旨,并同时向全国发布诏令,罢免卫开方车右军职,并将其兵权收归国有,仅保留其爵位及俸禄。从今往后,卫开方不得再插手朝政。另外,从即日起,由太师大人隰朋老先生暂代相国一职,如有异议,则为抗旨,若要追究,论罪当诛。退朝!”说罢,衣袖一抖,飒爽而去。
此刻,前任车右卫开方卫大人站在朝下神情呆板、瞠目结舌,跟傻子一样。
一阵咆哮般的尖叫“主公圣明”响彻朝堂,喊出此话的大臣们是否真的认为国君英明鬼都不知道。
齐国,中部,临淄宫墙之外……
“鲍大人……鲍大人……鲍大人?哎哟,鲍大人请留步。”一名系着围裙的中老年男人从膳房那边冲了过来,紧追着正准备回家的鲍叔牙叫唤道。
“啊?”太傅大人鲍叔牙可能耳背,听力不太好,这下才听到。只见他一惊一乍地回过头来,脸庞转向。
“太傅大人,您走路可真快,哎哟喂,可把我给累死了。”那名厨房人士咕哝道。
“是‘你’!‘你’找我能有什么事?”鲍叔牙略显愤怒地讽刺道。
“我听说了管相临终前同主公交谈的那段对话,心中为鲍大人不平啊!主公本是有意把相国之位让给您来坐的,可管相却唠叨出一番看似博大精深的大道理,阻止主公任命你。”厨房人士挤眉弄眼地挑拨道。
“管仲荐隰朋为相,说明他一心为社稷宗庙考虑,为齐国未来着想,不存私心偏爱友人。现在我做太傅,监督朝纲、驱逐佞臣,此职位正合我意。若是让我当政做相国,哪里还会有你等容身之处?易牙奸贼!”鲍叔牙把眼睛瞪大训斥道。那位厨房人士便是膳房的掌勺雍人易牙。
易牙讨了个没趣,深觉管仲交友之密,知人之深,于是强颜欢笑、连连点首,赶紧鞠了个躬,然后灰溜溜地逃走了。(按照周礼,下官面见上司,不论是非对错、何等事由,身份决定着一切,贱民必须给贵族行大礼)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春秋南北九阴刺魂商情弭兵一条龙 第53章 马圣夺魁(上)
齐国,中部,临淄膳房旮旯……
已是第二天的清晨,宫殿内外依旧保持着不痛不痒的萎靡之气。
“丫了个呸的,操他娘了个西皮!好你个鲍叔牙,给你活路你不走还偏偏要往死路上撞。好,老子就成全你!”易牙双手绞腰,忽东忽西地走来走去。
正在这时,竖刁鬼鬼祟祟地窜了进来。只见他唠叨了下:“牙哥,你在……”易牙用一副正经的样子回应道:“嘘,小点儿声。虽说这里是厨房,可也在主公的眼皮子底下,稍有纰漏或差池,咱们的计划随时都有可能被揭发。”
易牙问:“哎,都多少年了,你天天都跟主公待在一起,陪他睡陪他玩,他的脾气‘你’还不了解吗?开方已经失宠了,被剥夺了兵权,这说明主公已经对我们三个起了疑心。既然主公猜忌我们,那我们以后还怎么混得成?”竖刁不慌不忙地说:“呵呵,牙哥啊,你多虑啦!你想想看,主公离了你给他做的八珍汤,还‘能’吃得下饭吗?主公离了我的推拿按摩术,还‘能’睡得着吗?还有,主公要是离了开方老弟,还有谁可以替他挂帅去带兵打仗呢?”易牙听竖刁这么一说,豁然开朗,貌似心囊里冒出来一把操控全局的钥匙。
齐国,中部,临淄城的诸侯宫室……
巍巍朝堂,一派庄严肃穆之景象。
见底下的人沉默寡言跟木头噶哒似的,齐桓公有话要说:“寡人刚刚收到周襄王从京城洛邑给寡人寄来的生日邀请函,出于君臣名分、贵胄尊卑,他发来了,寡人也接到了,所以寡人也不能不去。此次进京除了觐见天子之外,顺便也可以拜会一下各路诸侯,可谓是无往不利。寡人欲以相国大人隰朋为‘摄政使’,代寡人兼理一切国事,列位臣公,可有异议?”
紧接着,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主公英明”。
尽管神色焦急的鲍叔牙高举双手表示自己有本要奏,但是齐桓公并未喊起。不知是没瞧见,还是视而不见。
鲁国,西部,曲阜城的诸侯正殿……
此时的鲁国,是由鲁国君主史上罕见的政治操盘手、一位具有高超政治智慧和机敏诡异应对能力的鲁僖公姬申全权掌握国政。这位伟大的策略专家,一度几乎使积贫积弱的鲁国发生质的飞跃。
此时,经过多日的周折和颠簸,展禽、展喜、公主一行人终于顺利回国。
鲁僖公听说展禽成功地把公主救回来了,其心大悦。但他喜态不形于色,只是淡淡地张罗了一句:“文武分立两边,空出中间。臧文仲(大司寇),随寡人去殿外迎接。”
远远望去,展禽和一干勇士等正埋头伏手贴于笔直的红地毯上。深红色的长长一片,分据两端的两个点……
鲁僖公步履匆匆快速奔来,口中叨念道:“起来起来快起来,不用叩了。”展禽、展喜、公主这才平身抬头。鲁僖公看了看自己的女儿,毫发无伤,嘟哝道:“孩子,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又看了看站在公主边上的一个年轻的陌生小伙子,便望着展禽问道:“展卿,这是?”展禽再次跪下,郑重地说:“他是臣失散多年的亲弟弟,臣乞求主公赐以官爵,日后重用。”鲁僖公听到这句话的同时,跟在鲁僖公身后陪同的臧文仲也听得清清楚楚,只见此刻,臧文仲的眉头紧锁,两弯眼皮内嵌一皱。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春秋南北九阴刺魂商情弭兵一条龙 第54章 《春秋弭兵记》背景画卷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其生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晚期孙武扶持的吴王阖闾称霸、范蠡扶持的越王勾践称霸提供了榜样,而夹杂在春秋早期与晚期之间的中期,“秦晋之好”当属整个春秋历史的点睛之笔!
春秋中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瓜分天下,天下沦为了各个国家的战利品。弱肉强食充斥了天地间、强国靠军事的强大,弱国靠谋士的计谋。有强大的军事力,又有足智多谋的谋士,这样的国家无疑是最强大的,但如何运用这样一大笔财富,就要有个贤明的君主。
想这春秋列国,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贤明君主呢?敬请关注《春秋弭兵记》。
——南华真人
春秋南北九阴刺魂商情弭兵一条龙 第55章 惊心动魄
春秋初年,鲁、卫、宋、楚、晋、齐、秦、郑、曹、邾十国称霸天下。其中,秦国最穷,但人民很快乐,朝廷内部很团结。秦国君王秦穆王为了让国家强大起来,经常与其他的诸侯国借兵打仗,但每次都几乎全军覆没。
晋国见秦国屡战屡败,便想以此为契机,提出了条件,若秦穆王肯将自己的小女儿弄玉公主嫁给晋国君王做妾室,便帮助秦国消灭其他八国。
秦穆公一听大怒,自己的女儿弄玉今年十六,正是花样的年纪,而晋国君主姬夷吾今年已经五十六岁了,当父亲的如何能让女儿遭此大辱。连夜急诏上大夫蹇叔、由余,和大将军公孙支来商议。
三人听了晋国要纳公主为妾的事后,都勃然大怒,公孙支上前道:“主公,晋国欺人太甚,请主公下诏,召集全国青壮年,跟晋国好好的打上一仗。若输了,臣愿提头来见!”说完跪了下去。
由余哈哈大笑,道:“不用如此大费周章,若主公肯听我此计,晋国必灭无疑。”秦国的分工相当明确,外事归大将军公孙支管,内事归蹇叔、由余管。所以外面屡战屡败,而内部却团结一心。以至于秦国虽穷,但上上下下团结一心。
秦穆公问道:“爱卿有何妙计,快快道来。”由余微微一笑:“只需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四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月光照在高高的亭台上,一个全身白衣的少女站在凉亭中,抬头看着皎皎的月亮。旁边的侍女递过一把玉箫,那少女在皎洁的月光下悠悠然的吹起了玉箫。
晚风习习,少女吹着悠扬的旋律,乐声婉婉动听。渐渐地,远处传来了迎合的声音,少女听到乐声,停顿了吹箫,远处的和声也随即停止。旁边的侍女道:“公主,夜深了,该就寝了。”这少女正是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公主。
公主将目光从远处收了回来,跟着侍女回到屋中。
迷糊间,弄玉公主来到一片大大的梯田中央,天然的香气让弄玉心情格外的好。远处走来一个少年,手中拿着一把古筝,来到公主面前,微微一笑,道:“姑娘,你好,我久闻你的大名,若不嫌弃,我想与姑娘合奏一曲如何?”弄玉公主见这个少年气宇轩昂,有一股超脱的气质,微笑着点了点头。两人奏起乐声来,渐渐地,梯田上围满了蝴蝶,公主停止了奏乐,蝴蝶随之消失。公主问道:“刚才那些蝴蝶是我们奏乐招来的么?”那少年点了点头,道:“我叫沈笑,你若还想跟我合奏,就在今年的八月十五比曲招亲,我必来赴会,小生告辞。”说完,公主眼前的少年消失了,蝴蝶将公主托在空中,公主觉得冷风扑面,醒了过来。
第二天一早,弄玉来给父皇请安,道出了想比曲招亲的想法,秦穆王道:“玉儿,为父什么都能答应你,唯独这件事不行。我要将你嫁到晋国去,以报秦国平安。”弄玉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若嫁给姬夷吾,无异于跳入火坑,弄玉颤抖这双唇问道:“父王,您说什么?”秦穆公道:“玉儿,若我不同意晋国的要求,秦国便是危在旦夕,请女儿体谅为父的难处,救救秦国的百姓吧。”弄玉现在彻底绝望了,她对这个姬夷吾毫无了解,怎么能说嫁就嫁?弄玉哭着跑了出去。
秦穆公立刻召集大将军公孙支,准备了八百名护送公主出嫁的近卫军,定期三天后将公主送入晋国,公孙支卫总护驾使臣。
三日后,公主在八百名近卫军的护送下,踏上了去晋国的旅程。晋国使臣将公孙支等人安排在驿馆住下,两天后,晋国君主召见公主,八百近卫军在皇宫门口止步,公孙支跟弄玉来到内殿,见到了姬夷吾,公孙支立即道:“大王,我们君主除了送公主来晋国之外,还有一件宝物要送给您,只是这里人太多,可否将这里的人全部请出去。”晋公点了点头,众人都走出殿外。公孙支晋见之前,身上的武器都被搜走了。公孙支从身上摸出一幅画,将画慢慢展开,画的是一幅百女洗澡图,图中的女子赤身露体,将女性的身材描绘的淋漓尽致。
弄玉见公孙支突然拿出这个,羞的满脸通红,急忙转过身去。晋公被这幅画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快步走下台阶。公孙支一个箭步来到晋公身边,一把拉住晋公的手,对弄玉道:“公主,快开门!”弄玉被突如其来的这一幕吓呆了,听公孙支这么一叫,急忙将门打开。公孙支押着晋公慢慢的走出了宫殿。
晋国大臣们眼看主公就要被带出晋国边境,都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时,只听“唰”的一声,一个人迅捷的出了一剑,砍断了公孙支的手,八百近卫军急忙护住,且战且退的来到了东树林。来到东树林时,公孙支身边只剩下二十几名亲信。从东树林中冲出蹇叔、由余带领的护卫队,他们早在这里等着公孙支回来。众人将晋军杀退,回到了秦国。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春秋南北九阴刺魂商情弭兵一条龙 第56章 沈笑不在笑
经此一役,秦国损伤了七百多名战士和公孙支的一条手臂,紧接着,晋国派来大军,将秦国围了个水泄不通。秦穆公见事态闹的如此不堪,急忙将相国百里奚召进宫来,问他该怎么办,百里奚道:“主公,秦国已是危在旦夕,若主公信得过我,微臣愿一人一马,冲出重围,到离此二十里地的紫轩山中,去寻我的一个之交好友,若他肯相助,秦国无忧矣。”此时秦国城中是最危险的地方,若百里奚一去不复返,那秦国只有等死。但若百里奚请来他所说的那个高人,秦国还有一线生机,秦穆公道:“只要爱卿能救得全城百姓的姓名,我愿让位与你。”百里奚“扑通”一下跪倒,道:“主公何出此言,若微臣请不到他,我也要回来与主公共生死。”秦穆公急忙将百里奚扶起,道:“爱卿快起来,我派三十人送你出城,祝爱卿早日请得高人归。”
当天夜里,百里奚在三十个勇士的护送下,出了秦国边境,直奔紫轩山而来。
山中绿树环抱,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背着一个背篓,弯着腰,似乎在找什么东西。后面跟着一个少年和一个少女,少年长的白白净净,大大的眼睛,英气勃发。女孩长的更美,只见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两人手牵着手,脸上带着笑跟在老人身后。只听那老者道:“笑儿,你来看,这是什么药?”少年听老者说话,走到前面一看,只见杂草旁有一朵五颜六色的小花,那少年笑道:“师傅,这是‘佛座小红莲’,有去毒的功效。”那老者笑了笑,道:“没错,我教你的东西确实没白费。”老者继续往前走,突然,狂风大作,风中隐隐有血腥味,那老者道:“笑儿,你好好照顾好师妹,大虫来了。”那少年笑着点了点头,那少女却脸色煞白。
果然,风中传来一声虎啸,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出现在三人眼前。老者哈哈大笑,脱下背上的背篓,像老虎扑去。这老者看上去已是古稀之年,但身手根本不像是那个年纪的人。与老虎酣斗良久,老虎已是没力了,那老者拉住老虎的尾巴,叫道:“大猫,今天让你知道我青莲老人的厉害!”说着放开了老虎的尾巴,纵身扑到老虎背上,抡起拳头,照着老虎的眼睛打了下去。老虎吃疼,纵了起来。将老者抖下背来。少年见师傅被老虎抖下,急忙拔出随身匕首,飞了过去,只听一声虎吼,这柄匕首不偏不倚的插在了老虎的喉咙上。
青莲老人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笑道:“笑儿,你的飞刀越练越纯属了。”那少年嘿嘿一笑,青莲老人走到老虎身边,拔下老虎喉咙上的匕首,将老虎扛在背上,笑道:“今晚我给你们炖虎骨汤吃。”说着,背着老虎走在前面,少年将匕首收起,少女将师傅的背篓背在背上,牵着少年的手跟了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