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幸福从1977开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玖月心久
“嗯!”向长友点点头,“替我给你母亲带好,等到她伤恢复之后,咱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正式见见面。”
一家人?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在向长友的心里,已经彻底的认了江一水这个儿媳妇。
江一水答应了一声,“好的!我会跟她说的!”
这就收拾东西搬出了省委招待所,住到戴安妮那里去了。
戴安妮别提多高兴了。
戴家昌的心情也一样。
虽然四合院没装修好,却仍然带着江一水去了商场,买这,买那,屋里的各种装饰品以及身上的穿着一应都是最好的。
江一水前半生的困苦就算是彻底过去了,一下子就掉进福窝里了。
江一山还住在六号院,知道妹妹搬到1号宅子里了,当然也要过去看看了,反正就几步路,也没提前通知,自己就来了。
就像是刘姥姥游大观园似的,进了园子之后,惊讶的嘴里都能塞个大鸡蛋了,见到了妹妹,悄悄的把她拉到了一边,“你这房子里住多少人呢!”
江一水掰了掰手指,“我,我妈,我姥爷,向东……”
又抬眼望了一下哥哥,“还有你,最多5口人呗!”
江一山感激妹妹依然想着自己,“还带着我呀,我就不过来住了,这都是你的家人!”
“你不就是我的家人吗?”
江一山自觉的摆了摆手,“算了!算了!”
他也是个有志气的人,坚决不跟着人家沾着光,“我都想好了,等到你们把房子还给吴志远的时候,我就搬出去,反正我现在已经有工作了,在外面租个小房间呗!我一个单身大老爷们,白天上班,晚上就睡觉,住哪不是住?”
江一水坚持着,“那不行啊!咱们兄妹俩不能分开!再说了,这里的房子这么大,你上外面租什么去?愿意租?租我的!”
房子大?
确实!
江一山嘴里啧啧有声,“我的天老妈呀,这院子真不小!我这辈子见过最大的房子,就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刘地主家那个小院,也算是三进三出了吧?我感觉都没有这里大。”
又来聪明劲了,自己又补了一句,“也是哈,这里是省城,跟我们农村没法比,这是大帅姨太太的房子呀,当然阔气了。”
江一水也没接他这个话茬,自顾自的往下说,“我通知你一声,明天,我就让向东过去,帮你搬过来,这边的房间我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也都跟我妈,和外公说了,你来……”
拉着哥哥的手,到了前院的东厢房,“这三个房间你随便选,想住哪儿就住哪儿!”
现在说话豪气了,“反正如果你不搬过来住,我也不搬过来住!”
她也是这么跟戴安妮说的。
江一水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自己富了,也没忘了过去患难中的哥哥和家人。
江一山性子豪爽,挠着头想了想,干脆也没拒绝,“那行吧,我给你们房租!”
不再多说了,进屋美滋滋的看了一圈,还有啥不满意的?屋里的摆设都买好了,家具都是最好的……江一山一辈子也没住过这么豪华的房间。
他也跟着搬过来了。
江一水最后又过去把吴志远的房子里里外外都清洁了一遍,向东也给墙壁重新刷了大白……好借好还嘛。
为了感激人家最初借房子的恩情,又请吴志远在玉长轩吃了一顿饭。
就这样。
小两口刚到城里的过渡阶段,就算是结束了,搬到帅府街1号,有了自己第1个新家。
向东既要照顾姐姐,带她去看病,又要帮忙照顾装修这一面,整个人忙的一天脚打后脑勺。
江一水也没闲着。
除了在玉长轩上班的空余时间,还要陪妈妈,陪外公,偶尔也给房子的装修出些意见。
夫妻俩就这么一直忙着。
眼瞧着高考就要放榜了。
两个人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都是挺紧张的。
戴安妮安慰女儿,“一水,你用不着紧张,别光考的怎么样吧,就算是考不上,你的前途一样光明!向东也一样,还念什么书?跟着爸爸学做生意去。”
“这个可以有!”戴家昌坐在一边的沙发里,抽着烟斗,微微的点了点头,“向东这个年纪正是学习做生意的好阶段,现在我的身体还行,我还可以教他去经验,顺便带带他,多认识些人。”
向东是一个意志非常强的人,他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不愿意轻易被别人指手画脚和影响。
虽然知道对方是好意,还是淡淡的一笑,“姥爷,我不想学做生意,至少现在不想!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儿!过去10年,我错过了上学的机会,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遗憾,现在,正好有机会弥补,我当然要让自己的人生完美。”
夫妻心意相通,江一水也是这么想的,“姥爷,向东说的对,我最能理解他的心情!我也想上学!反正我俩都已经有规划了,你们就别跟着掺和了!”
戴家昌碰了个软钉子,可也不泄气,“你们有自己的想法是好的!可瞧瞧你俩考的专业,向东是学航天的,一水要考古!你们都有自己的事业了,我的事业交给谁继承啊?”
向东的脑子非常快,也非常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姥爷,我说几句话,你别不爱听!”
“你说!”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呀?”
“为什么?”
向东说的有条有理,“就是因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一味要把家族的事业在家族里传下去!即便后代不是做生意的料,或者不感兴趣做生意,也还是要继承家里的产业,有的时候赶鸭子上架,压根就没有那方面的兴趣或者能力,还硬要统领一个大公司,怎么能把公司做好了?”
戴家昌略略颔首,“那你的意思是?”
“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一下,办一个信托!由专业人士专业管理公司,家人只分利润,这样就会避免外行做决策的尴尬,也会减少公司财政和投资上的损失。”
江一水是第1次听说信托这个词。
佩服的扭过头瞧着丈夫。
说实话……她一般很少服人,可每次向东说话,仿佛都会让她,对事情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也能引导她去认识好多未知的领域。
戴家昌显然对向东的意见也非常重视,手指下意识的敲着膝盖……心里也明白自己的女儿喜欢画画,压根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外孙女和孙女确实聪明,可人家兴趣不在这。
把公司信托出去,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儿。
他也没急着作答,“我再考虑考虑吧,万一你们高考考不上,改变主意了呢?”
高考考不上?
向东傲娇的一挺肩……不多说,咱们放榜见!





幸福从1977开始 第129章 两个高考状元
高考要放榜了,说不紧张?那是假的,这是人生中的大事,谁敢轻视啊?
人的一生看似漫长,实际上就2万多天,关键的事也就那么几个,该重视当然要重视了。
放榜这一天。
不光是戴家,向家,全城甚至全国的考生和家长都心情紧张。
一大早。
一向沉得住气的向东,竟然没吃早饭,握着两只手在地上来回的踱步,一个劲儿的催促媳妇儿,“走不走,什么时候走?”
在媳妇面前,她不用掩饰自己的情绪。
焦急的等着去教育局门口查分呢。
江一水倒很坚定,“你不是都对过标准答案的吗?大概能得多少分,你心里不是有数吗?”
向东冲到她的面前,直勾勾的盯着她的脸。
江一水娇嗔推开了他,“干嘛?瞅啥呀,没见过?”
“我看看你是什么做的?这么大的事,你都不紧张,你是不是装的?”
“紧张有啥用啊,已经考完了,我紧张就能紧张出一个高考状元来?”江一水儿把丈夫摁坐到桌前,“先吃饭,别得瑟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她这是心疼自己的男人呢。
两个人刚端起粥碗。
门外想起了戴安妮的声音,“一水,我进来了?”
她也非常有深沉,故意在门口等了几秒钟……毕竟人家是新婚的小夫妻,万一有什么亲密的举动呢,她就算是作为母亲,也不能推门就进来。
江一水迎了出去,“妈,你来了?快进屋!”
“嗯!”戴安妮进了房,瞄了一眼桌上的饭菜,随口问了一句,“吃饭呢?”
向东放下饭碗,起身答,“嗯,妈,你吃过了吗?要不然我也给你盛些粥,咱们一起吃?”
他们虽然和戴家父女搬到一起住了,不过,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吃饭的时间也不一样。
戴安妮喜欢熬夜,通常都是下午起来,所以不吃早饭了。
戴家昌喜欢起早,出去锻炼身体,回来的时候也喜欢吃洋式早餐,面包片吐司,黄油,外加牛奶和鸡蛋。
所以,几个人虽然住在同一个小院里,吃饭的时间还真就凑不到一起去。
今天带安妮这么早起来了,肯定是有事儿,她轻咳了一声,“一水,一会儿我跟你一起去看榜,噢,对了,爸爸也要去!”
江一水有点儿不自在,“干嘛弄得这么正式啊?”
“当然要正式了!你是我的女儿,再小的每件事都是大事,更何况这确实是大事!”
向东在一旁笑:怎么听着像绕口令似的。
话音一落,戴家昌也来了。
一样是站在院子里,“一水,安妮你们都在?”
推门进屋。
第1句话,“走吧,怎么还愣着呢?你们也不急?”
他倒是比谁都着急。
向东干脆也不吃饭了,“那走吧!”
江一水没办法了。
只能跟在几个人的后面,一起出了门。
还没上车呢,向长友坐着自己的小轿车也来了,正好把几个人堵在了门口。
向东一看见父亲也是那句话,“爸,你怎么也来了?要陪着去看榜?干嘛弄得这么正式?等我看了结果,自然会通知你的。”
向长友坚决的答,“人生有几个这样的时候?不管怎么样,反正我是一定得跟着你去!”
天下父母的心都一样。
关心孩子是人之常情。
两辆车一前一后的奔着教育局去了。
还没到大门口呢,就先感觉到紧张气氛了。
路上的人多得,差一点把道路都堵上了,汽车压根过不去。
五个人下了车,一起随着人潮,往教育局的方向走。
到了地方更热闹了。
大门外像是菜市场似的,各色人等都有,呼喝之声不绝:
“小李,你看到我名字了吗?”
“小张,你考了多少分?”
“儿子,你的名字在这儿呢!”
“别灰心,明年再考!”
“哇!我考上了,我考上大学了!”
有兴奋的,有失落的,人间百态全在这个小地方体现出来了。
江一水抬眼一瞧。
教育局门口列了10多个大榜,上面贴着大红纸,用毛笔写着人名,考分和考号。
榜单下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
这年代也没有电脑。
考生只有等到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才知道考没考上,或者,如果想尽早知道分数,就必须到教育局门口来看榜了。
戴家昌等不及,干脆嘱咐个人,“咱们分头行动吧,谁先看到向东和一水的名字,就赶紧喊一声!”
话一说完,自己先迈步,向着眼前的大榜走过去,他年纪也不小了,可还是像个孩子似的,挤在人群里,踮着脚尖往榜上看。
向长友也不耽搁。
虽然没说话,却已经挪动了脚步。
向东也一样。
三个男人分开行动。
江一水护着母亲,两个女人挽着手臂,也往人群里头挤。
大家虽然没有语言交流,可每个人的心情却都是紧张的。
也不知道多过了多久。
只听到戴家昌嗷了一声,“哎,在这儿呢,这儿呢,你们快来!”
叱咤风云的生意场上“老油子”,一下子竟然像个孩子似的,使劲挥舞着双手,脸上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
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兴奋,更没打算掩藏自己的骄傲,在人群里大声的就喊,“乖孙女,一水,你考了个状元!第1名!”
他这一声喊出去。
所有查榜的目光,都艳羡的投了过来。
谁都想看一看第1届高考的状元是什么样?
江一水的心猛的一抽。
说不兴奋那是假的。
这时候了,谁考第一谁不骄傲啊。
别说是她了,向东都咧着大嘴,为媳妇感到自豪。
几个人飞快的向着戴家昌的方向挤过去。
还没到地方呢。
戴家昌的声音又传过来了……
也许他是故意的……也许带有几丝炫耀的心境,“向东,快点儿!你的成绩和一水一样!你们两口子,都是榜上第1名!”
“啊?”
这下可好了。
看榜的人干脆自动让出了一条道。
谁?
两口子都是第一名?
那必须得好好瞧瞧了。
所有的视线都聚焦在了江一水和向东的身上。
向长友和戴安妮也觉得骄傲,两个人乐的嘴都合不上了。
赶到戴家昌的身边,顺着他的手指往榜上一瞧。
可不是!
第1届恢复高考的大榜上,第1名,并排写着两个大大的名字:
江一水!
向东!




幸福从1977开始 第130章 三喜同庆的大party
一家出了两个高考状元,还是夫妻两口子,可想而知,这消息不但立刻就轰动了看榜的人,而且也轰动全城了。
向东傲娇的扬着头……说不美?那是假的!
他自己考的好也就罢了,媳妇儿竟然也这么出色,哪个男人不骄傲?
干脆。
一只胳膊搂着江一水的肩。
嘴上虽然没说,神态里完全就是一副:这是我媳妇儿,她是最好的。
两家的老人也一样。
嘴角边的笑容都收不住了。
接受着各种崇拜的眼光,听着各种羡慕的议论:
“看看人家是怎么养的孩子?”
“就是!养出两个学霸!”
“这就叫强强联姻!”
“……”
戴家昌平时也不是一个很热情的人,现在也拉着向长友的手,亲亲热热的说:“亲家公,恭喜呀!”
向长友平时话也少,此刻,也有点得瑟的意思了,“同喜!同喜!我真是没想到啊!向东能考这么好的成绩,一水更是大出我的意料!你要知道啊,这是头一年恢复高考,这么多考生里,藏龙卧虎啊,他俩还能拿第一,我真是挺欣慰的。咱们必须好好吃一顿,庆祝一下!”
“光吃顿饭怎么够?要我说……”戴家昌提议,“办一个大party吧!我知道你是政府领导,做事情要低调,可我用不着啊,我戴家昌离家多年,飘荡海外,现在风风光光的回来了,又认回了外孙女,我外孙女还这么出色,我必须得大办一场。”
扭头望着女儿,“我在城里还有一些老古交,正好,也想约齐了,大家见见面!就借这个机会吧!”
一举几得!
还可以在政商两届多认识一些朋友。
戴家昌的头脑也不是白给的,毕竟是个成功的生意人,立刻拉住了向长友,“亲家公,这样吧,把你的朋友和同事也都请过来,咱们一起在……就在省委招待所的大礼堂,开一个大party!”
他顿了顿,“也不提孩子考试的事!这样显得咱们好像太得瑟,就说……”
戴家昌略一沉吟,总要拿出一个最合适的理由。
向东接过了话头,“我还欠一水一个正正式式的婚礼呢,这样吧!就说是我们俩补办婚礼,顺带着庆祝高考成功和戴家认亲,三喜同庆,这样怎么样?”
江一水会办事,更会说话。
轻轻的一捅丈夫,“怎么是三喜啊?还有你爸爸恢复工作,我外公顺利回国,我妈来美院教书,还有二姐回家团聚,这不都是需要庆祝的喜事儿吗?”
“那是!那是!”向东笑眯眯的挠了挠头,“我没有你想的周到!你说的对,咱们家最近全是喜事儿!必须要庆祝一下!”
顺势压低了声音,“我以前承诺过要给你办一个独特的婚礼!这些日子我心里也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更独特?现在一看,还有什么比这机会更好的?这就是你我新的人生的开始,最好的开始!办婚礼正合适,你说呢?”
江一水点了点头,“我听你的!”
回城这么久了,虽然登记了,两口子也过得幸福美满,可没办婚礼,她作为一个女孩子,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遗憾的。
戴安妮有一些不同意,“婚礼是女孩子一生中最大的事,怎么能马虎呢?那需要各方面的筹备,务必做到尽善尽美,别的不说,光结婚礼服定做,就得半年吧?还有场地的安排,鲜花美酒……”
戴家昌挥了挥手,“这些都是小事情,只要有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拍了拍女儿的肩,“这是向东和一水儿的婚礼,只要他们高兴,觉得契机对,咱们就尽力配合!即便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只要大家都高兴就好,你说呢?”
戴安妮扭头看了看女儿仿佛发着光的小脸。
是啊!
现在这个时刻,应该是女儿一生中最满足的时刻,再加上婚礼……契机是对的!
能够得到宾客的祝福……学业,婚姻双丰收,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戴安妮点了点头,“那好吧,一水儿的婚纱我负责!”
江一水摇头苦笑,“妈,我们这结婚不时兴穿婚纱的!这和国外不一样,我们的习惯是要穿红色!穿白色?不行!不行!”
戴家昌赞同,“安妮,不要把你的梦想加在孩子的身上!你在国外待了这么多年,喜欢西式的婚礼,一水是个传统的中国女孩子,她穿不惯婚纱,这也正常!再说了,不光是一水,所有的宾客也一样!这么多年了,国内一直挺闭塞的,突然间,你就大家接受西式的东西?哪儿那么容易啊?”
向长友也是这个意思,“亲家母,你不了解国内的形势!虽然现在已经稍微有些好转了,可咱们还是要注意一些!别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
戴安妮小声的嘀咕着,“结过婚吗?有什么抓住把柄的?即便是不能穿婚纱,也应该穿件红旗袍吧?”
向长友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又忍住了。
江一水赶忙在中间和稀泥,“妈,穿什么不重要!我自己决定吧!旗袍?虽然代表着中国人的传统形象,可现在,时机不对,在有些人的观念里穿旗袍,还是资本家的做派……嗯,怎么说呢?不是特别好!再说现在是冬天,穿旗袍我也冷。”
戴安妮本来是不想多说了,可现在一听女儿连旗袍都不错,惊讶的眼睛都瞪圆了,“你不会要给我搞一个革命婚礼吧?穿着中山装干部服就结婚?”
江一水走过去,轻轻的揽住了她,不动声色的岔开了话题,“妈,你和爸爸的婚礼是什么样?你给我讲一讲呗?”
“我?”
这一句话,就把戴安妮带进了悠久的回忆里,“我们那个时候的年代不一样,情况也不一样,我记得我穿了一身红色的布拉吉,梳了两条大辫子,辫上系着红色的丝带……”
她的脸上露出了幸福和甜蜜,“虽然婚礼简单,可你爸爸知道我爱美,就剩我们俩的时候,他给了我个小惊喜,拿出了为我定做的旗袍,我是穿着旗袍喝的交杯酒!”
江一水虽然没见过父亲,也很少听到有人谈论他,可从这直言片语中,就可以听出父亲是个浪漫的人,而且对母亲极尽宠爱。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妈,你还有他的照片吗?”
“那个时候走的匆忙,国内的东西一样都没带走!就连你也……哪还有照片啊?”戴安妮伤心的摇了摇头,用手点了点自己的心口,“你爸爸在这儿!他的笑容,他的声音,他的一举一动,这么多年,我一刻也没忘过。”
真是个情长的女人!
向东为人体贴,听到了这些话,也想弥补一下丈母娘的遗憾,“妈,爸爸以前总有一个工作单位或者朋友同事什么的吧?我去那边找一找?应该还还能找出几张旧照片。”
“能吗?”戴安妮的眼睛一亮,“那最好了!可我在国外听说,前几年的形势比较严,国内好些人为了怕惹麻烦,干脆就把过去的书信和相片都烧了,恐怕不是很好找!”
“放心吧,这事交给我办!”向东拍着胸口,“别的我不敢说,几张照片,我可以承诺!”
戴安妮的眼眶红了。
为了不愿意让家人看见自己的难过,赶忙低下了头。
……
几个人坐车回了家。
坐在一起,开始认真商讨婚礼的事宜了。
向长友先说,“省委的大礼堂确实不错,如果想定那儿了,你们给我个具体的日子,我现在就去安排!”
1...4647484950...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