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繁朵
数日后淳嘉终于做出了决定,是绚晴宫最不期望的,韦纥公主定给了六皇子。
云风篁早有心理准备,闻言只是叹口气,甚至都顾不上伤心失落难过,便忙不迭的监督起了晋王的功课。
而卧霞楼却颇为意外,皇后甚至再三跟报信的宫人确认:“是小六,不是秉儿?”
见宫人肯定,顾箴挥手让其退下,一时间有点儿心情复杂。
是没想明白当初贵妃亲自推荐的三皇子,听着消息皇帝也很认可,怎么才几天,就变成六皇子了呢?
“娘娘,前两日陛下借口考校功课,频繁召了两位殿下去醒心堂,莫不是跟这个有关系?”左右提醒她,“当时您怕打扰了两位殿下温书,会在御前发挥不好,特意忍着没召见,这会儿应该可以召两位殿下过来询问了吧?”
也是。
皇后于是命人去召了两位皇子前来。
须臾三皇子与六皇子联袂而至,这两位皇子的气质其实很相似,或者说,三皇子、六皇子、七皇子的气质都很相似,温文尔雅,神似淳嘉没亲政的时候。
只是仔细端详,才见有着细微的差距,三皇子的文雅里透着坚忍;六皇子是发自肺腑不在意的恬淡;七皇子则是宠溺里长大的平和。
论长相,三皇子与七皇子都比较肖似淳嘉,当然,七皇子是所有皇子里,最像淳嘉的一个。
六皇子的轮廓,却比较随生母了。
他生母李氏早先是云风篁宫里的宫嫔,寒门良家子能够进宫,容貌自不必说,毕竟这是她们进宫最大的依仗了。
故此这位皇子其实底子不坏,就是天花的时候没看护好,脸上落了许多痕迹,不免有碍观瞻。
尤其是他的兄弟姊妹们,大抵姿容出众,相比之下,就显得六皇子格外的触目惊心了。
好在这位皇子可能因为命途多舛的缘故,早就养成了谦冲恬淡的性-子,平素深居简出的,不争不抢,自顾自过日子,倒也没什么自怨自艾的举止。
算是很让皇后省心的孩子了。
即使如此,但顾箴对他其实没多少感情,主要不是自己一手养大的,论这位皇子的身世,还是转了好几手,尤其是从安妃手里待过,当初也是云风篁逼迫,皇后不得已才收养下来……除了按着规矩给吃给喝,皇后就没花过其他什么心思。
此刻这孩子被皇帝决定要迎娶韦纥公主了,皇后心里倒是有些懊恼。
没想到皇帝居然还记得这么个孩子……
那他会不会知道本宫这些年来对六皇子的疏远冷落了?
种种想法浮上心头,皇后定了定神,缓声说道:“你们父皇才决定的事情,你们可知道了?”
三皇子跟六皇子对望一眼,三皇子道:“回母后的话,可是关于韦纥公主的婚事?儿臣跟六弟来的路上听宫人说了。”
“本宫记得之前这门亲事是打算说给秉儿的。”皇后一眨不眨的观察着他们的神情,“怎么这会儿换成了小六?”
六皇子一怔,下意识的解释:“母后,儿臣没有……”
“母后,儿臣们其实也不太清楚。”三皇子打断他的话,说道,“这两日,父皇多次召见儿臣跟六弟,但去了醒心堂,大抵是被考校些功课,有时候父皇忙碌,就让儿臣跟六弟在外头等。就在刚才,儿臣跟六弟还在一起温书,以备父皇今儿个继续召见。”
言外之意,皇帝为什么会转了主意,他们也不清楚。
顾箴闻言看了眼下首的一名内侍,见他微微点头,表示三皇子没撒谎,也拧起眉头,暗忖:“云风篁那贱婢蛊惑天子很有一套,这些年来,但凡她之所求,陛下几乎没有不答应的。这门亲事,她都说动陛下了,怎么还是换了人?”
她想了想,打发走六皇子,留了三皇子说话,“秉儿,你当真什么都不知道?”
三皇子犹豫了下,才轻声说道:“母后,儿臣在父皇那儿,除了被考校课业外,的确什么都没听到。但儿臣这两日出入醒心堂,倒是偶然听到一事:父皇有意让韦纥可汗放宽了心,也是希望一定程度上化解两国之间的仇怨,故此韦纥公主出阁时,会派永春叔父与大哥一起前往代为迎接!”
皇后一怔,这规格是极高的了。
毕竟谢阔这位信成公主嫁过去做大阏氏,宗室里也就是益王送亲罢了。
当然皇后隐约听说,皇帝到时候可能会指派一两位皇子送亲。
但这个还没确定下来,确定的就是益王……为此益王从年前抵达帝京,至今没回去藩国。
淳嘉现下就两个近支兄弟,儿子们最大的才十三岁,算是勉强能用,但名望地位都不如两个长成的叔父。
这几年来,代表天子东奔西走以示恩宠的,都是益王。
大阏氏作为一国之母,地位比公主要高很多。
而且韦纥如今弱于国朝,按说那位韦纥公主嫁过来的时候,这边让礼部按着规矩派个人过去迎着也就是了。在宗亲地位里,仅次于益王的永春侯以及长子秦王一起出迎,是相当的加恩了。
想想上一位进公襄氏的韦纥公主柔昆,那是跟着使团过来,压根就没有专门出迎的待遇。
皇后定了定神,说道:“你的意思是……?”
“儿臣揣测父皇的意思。”三皇子说道,“既然父皇有意借对韦纥公主的礼遇,安定韦纥上下人心,只怕,娶了这位公主的皇子,也会被父皇留在帝京,不必动身前往藩国。”
这后宫有毒 第一百零九章 又见安妃
……打发走三皇子之后,皇后心情复杂,同左右说道:“陛下不愿意秉儿留在帝京,却准许小六留下来……仔细想想,倒也是情理之中。”
毕竟淳嘉不待见双生皇子也不是什么秘密,早在这俩孩子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就有人私下里议论,说淳嘉就等着他们长到十五岁,完了封个偏远的藩王,打发出去自生自灭,眼不见为净。
如今哪怕有着贵妃的推荐,淳嘉却还是在最后关头抛弃了三皇子这个选择,选了丝毫不起眼、总是被遗忘的六皇子。
这让看着公襄秉长大、对他颇为在意的皇后,感到一种难言的愤懑。
她强打精神,同左右分析,“小六虽然从小就不打眼,但也正因为这孩子老实木讷的性-子叫人放心,让他婚后同韦纥公主一起留在帝京,陛下才没什么担心的。再者,小六从前是安妃养着的,甚至慈母皇太后还抚养过些日子。这些年来,虽然小六说是养在本宫跟前,逢年过节的,慈母皇太后与安妃也会将他喊过去问上两句,可见还是关心的。”
“陛下纯孝,一定要在太子之外留下皇子,自然是小六首选。”
“娘娘,不管怎么说,六皇子这两年都是您跟前长起来的,同绚晴宫可没什么关系。”近侍轻声说道,“再者,六皇子性-子安静敦厚,虽然不是您从小养大的,却也对您一向恭敬孝顺……”
“本宫晓得你的意思,你是说,这事儿对本宫来说,未必是坏事?”顾箴轻叹道,“这个道理本宫怎么不明白?只是,若是照着之前的,这韦纥公主许给秉儿,岂不是也好?”
毕竟公襄秉才是她最喜欢的孩子。
如果只能留一个孩子在身边的话,她宁可留下公襄秉,而不是跟自己感情到底隔了一层的六皇子。
“三皇子殿下到了藩国之后,还不是照样孝顺您?”近侍劝道,“以咱们殿下对您的敬重,逢年过节的问候定然少不了的。而且,六皇子若是娶了韦纥公主之后,在陛下跟前也多少能够说两句话了。到时候若是娘娘想念三皇子殿下,吩咐一声,六皇子殿下还能不转呈陛下?”
皇后是没那把握在三皇子就藩之后三不五时召回来团聚的,六皇子也一样。
但六皇子娶了韦纥公主之后,没准就有这份体面了呢?
淳嘉不给自己亲儿子面子,也要给异国公主些恩典不是?
如此说了会儿,总算安抚住了皇后。
次日这事情便以下旨赐婚的方式敲定下来,前朝后宫大部分人都很意外。
一个是韦纥此番想嫁公主的打算是私下里说的,没有明着提出来,身份不够高、不够得皇帝信任的,甚至事先都不知道这事儿。
另外一个是娶公主的人选,六皇子实在是太没存在感了……
要不是圣旨里提出来,都没人记得他。
因为要娶公主了,所以原本皇帝打算年底的时候,综合几个儿子的表现一起给尚未封王的儿子们册封一次,这会儿却提前单独给六皇子封了舒王。
虽然大家心里很清楚,这意味着淳嘉膝下的子嗣里,又一位皇子明确被划出了大位之争。
上一个是痴傻的楚王。
但场面上还是要给六皇子,不,是给舒王道贺的。
甚至安妃跟前的人,都察言观色的给安妃道了声喜:“舒王殿下一向敬重您,如今得封王爵,又即将迎娶韦纥公主,想必往后也能长留帝京,时常孝敬您。”
“他如今是皇后跟前的皇子,总是来看本宫算个什么?”安妃淡淡说着,话虽如此,她神情里倒也多少有几分触动。
毕竟这许多年来在宫里熬着,淳嘉给着锦衣玉食却不给丝毫的关注,也就六皇子那边的关心孺慕,叫袁楝娘觉得自己还有几分活在尘世的感觉。
只是才为舒王高兴了一回,就听到了窃窃私语,将安妃气得不轻:“娘娘,他们都说,世宗先帝膝下也有过一位舒王殿下,乃是神宗登基之后伏诛的,陛下给六皇子封舒王,实在是……实在是……”
安妃其实心里很清楚,淳嘉决计没有诅咒自己儿子的意思。
不过是对六皇子不那么上心,随意拣了个觉得顺眼的王号罢了。
只怕淳嘉压根就记不得世宗膝下有过位舒王,而且还没个好下场。
但她从前是最受不得委屈的,这会儿当然也不肯善罢甘休,当下就派人将事情闹到御前去了,要皇帝给个说法,再不就是改个封号。
“这安妃都多少年了怎么还是不长记性?”德妃听到这消息后就是摇头,“本来好好儿的事情,她非得给陛下找些不痛快。再者,六皇子就算亲近她,可到底是皇后在养着,她这么一闹,显得皇后这既是养母又是嫡母的,还没有她这个前养母上心,岂不是也叫六皇子为难?”
近侍轻笑着说道:“要不然的话,又怎么会到现在的地步?”
“也是。”德妃叹道,“六皇子这命,真不是一般的苦。”
安妃久无动静,这会儿忽然闹起来,六宫一时间都是议论纷纷。
陈兢也跟云风篁禀告了,还说道:“这许多年过去了,安妃娘娘却还是不懂事。”
“她从前的不懂事或者是真的,这会儿却未必了。”云风篁神色淡淡的,却说道,“这些年来,不止六皇子被遗忘,谁又记得安妃呢?早先她之所以被陛下厌弃,便是因为总是无理取闹。这会儿总算逮到差不多的理由了,能不抓住机会?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果然,安妃派人去醒心堂说了这事情之后,淳嘉起初还没什么动静,但没多久,安妃就亲自到卧霞楼去哭了。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她也不是真的怪了皇帝皇后或者谁,就是想找出背地里嚼舌根的人,免得六皇子被欺负了去。
皇后真是看到她就头疼,毕竟这是贵妃都没弄死,还给好吃好喝养着的皇帝的青梅。
都这么多年了,皇帝也许对袁楝娘彻底没感情了,不过是看在慈母皇太后的面子上,才荣养着。
问题是,慈母皇太后也还没死呢。
就这么着,皇后也不好拿安妃怎么样。
又不想总是依着她,搪塞了两句,就说道:“本宫这两日乏着,诸事都是贵妃做主,你也知道贵妃素来精明,要么还是去寻了贵妃罢。”
然而安妃连皇帝都不想找,何况是贵妃,就赖在卧霞楼不肯走,坚持要皇后给个说法,最后甚至哭着问皇后:“是不是妾身说这事儿给您添麻烦了?可妾身也没其他意思,也是心疼小六啊!当年是妾身的不是,叫小六吃了许多苦头。然而妾身如今知错了,如今也就小六这么个念想……皇后娘娘真的不能宽容妾身一二么?”
她这辈子还是难得说出这样的软话来,以至于皇后这样的老人听着就觉出几分心酸。
在十几年前,在她们刚刚入宫的时候,谁能想到袁楝娘有朝一日会服软呢?
皇后惆怅了会儿,最终还是叫人悄悄去兰舟夜雨阁报信。
云风篁这边听着就是微微一笑,同陈兢说道:“可不是来了?”
“娘娘,安妃莫不是看舒王有着前程了,打算将舒王殿下要回去?”陈兢忍不住问,“皇后娘娘怎么肯?”
云风篁缓声说道:“要回去?安妃昏了头,陛下可不会犯糊涂。要是舒王没被定为迎娶韦纥公主也还罢了,如今既然定了他,怎么可能?韦纥公主的准夫婿,才封王就被从皇后名下打回妃子名下,还是个不得宠的妃子,你叫韦纥上下怎么想?没得以为国朝故意糊弄他们,存心打韦纥的脸呢!”
现在可是朝野上下都要给韦纥做出一副亲善姿态的时候。
陈兢听着,不禁失笑道:“这么着,安妃娘娘难道又要平白闹一场?只是都多少年过去了,她竟然一点儿不怕彻底消磨了陛下那儿的情分么?”
“慈母皇太后还在,陛下如今没了后顾之忧,却是更宽厚了。”云风篁沉吟着,说道,“再者,如今只是皇后派人过来啊,再等会儿,同皇后的人说,本宫这里有些事情,缓缓才能去。”
于是陈兢出去打发了卧霞楼的宫人,回到屋子里,继续伺候云风篁喝茶。
没多久,果然又来了个宫人,鬼鬼祟祟走的角门,被带到贵妃跟前后,也不啰嗦,直接跪下来,取出一叠的银票地契,说道:“我家娘娘说,只要贵妃娘娘帮安妃娘娘此番如愿以偿了,这儿只是一半。”
“现下宫里的皇嗣可都有了嗣母的,好端端的,怎么能给安妃娘娘匀出来?”云风篁只是摇头。
那宫人也不丧气,只说道:“敬婕妤宫里的曹氏是有了的。”
她强调道,“据说脉象是位皇女。”
“皇子皇女的,都这时候了,难道本宫还在乎吗?”云风篁笑了笑,说道,“只是这些东西且收回去罢,本宫现下,不缺这么点儿。却要请你家娘娘帮忙,另外有个事情。”
那宫人有些紧张:“请贵妃娘娘示下。”
“听说袁棵膝下有一女,颇为玉雪可爱。”贵妃淡淡说道,“深得你家娘娘欢心,这两年一直养在扶阳王府?本宫觉得,这孩子跟三皇子很有缘分,还得你家娘娘好好安排一下才是。”
宫人吃了一惊,小心翼翼道:“这事儿……”
“你又做不了主,且回去禀告你家主子好了。”云风篁收起笑容,神色冷漠,“安妃能不能再养个孩子,对本宫来说无关紧要。但,错过这次机会,可就难了。”
……等这宫人仓皇而去,陈兢才诧异道:“那是……慈母皇太后?”
“不然就安妃这性-子,事到如今,还有谁肯帮她一把?”云风篁淡淡说道,“当然,也不只是帮安妃,也是为了袁氏,或者说,为了袁棵。”
这后宫有毒 第一百十章 袁氏
见陈兢怔忪,云风篁缓缓说道:“慈母皇太后的确素来偏袒安妃这侄女儿,毕竟安妃是她当女儿养大的,她没有孩子,岂能不对安妃视若己出?只是要论感情,还是扶阳袁氏之于太后感情最是深刻。当年袁氏糊涂之下,触犯大罪,以至于合族受到牵累。这些年来,慈母皇太后韬光养晦的,又怎么可能仅限于让安妃养个皇女傍身就心满意足?安妃不过是个幌子,或者说,是个由头罢了。”
“这些年来她在后宫一直沉寂着,若是忽然被陛下想起来,加些恩典,外头总会揣测,莫不是陛下对袁氏心软了?”
“又或者陛下记起来当年的情分了?”
“如此,慈母皇太后再在外朝动手,推动袁棵出仕之事,必然比直接这么做,受到的阻力要小得多。”
她端起茶水抿了口,淡淡说道,“而且,袁氏当年所犯的可不是小事,混淆血脉……若非慈母皇太后当机立断急流勇退,使得陛下手下留情,这一家子怕是一个人都留不下来!”
“慈母皇太后纵然有心扶持袁棵……却也不知道,时隔多年,陛下是否愿意再给袁氏子弟一个机会?”
“这安妃啊,就是被打发出来投石问路的。”
“如果陛下连安妃养个皇女都不乐意,那袁棵之事,也别再提了,不过平白丢脸,还会更招陛下厌弃。”
“若陛下准了安妃……”
“娘娘,既然如此,那您何必为这安妃说话?”陈兢见贵妃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忍不住说道,“若没您襄助,想必陛下八成不会同意此事的,若是同意了,叫那袁棵当真入仕成功,这……岂非平白增添变数?”
他说道,“就算是为了三皇子的婚事,咱们何必不能自己动手?左右陛下如今只是没让韦纥公主嫁给三皇子,可也没说要立三皇子啊。皇后娘娘对三皇子的婚事不上心,您这贵母妃心疼他一下,岂非也是一番好意?”
云风篁看了他一眼,缓声说道:“本宫若是皇后那样出身高门,自然是不希望慈母皇太后死灰复燃的。可是本宫如今在朝的可用的重臣都有谁?无非殷衢一个,顶多加上还朝的二十一哥。其他的重臣,倒也不算不恭敬,但关键时刻,谁会站在咱们这边?”
“这……”陈兢迟疑,他虽然想说两句奉承话,却也知道,这两年淳嘉信重的臣子,对绚晴宫都是保持距离的。
也不仅仅对绚晴宫,还有延福宫,他们都不肯沾染。
这也是人之常情,都混上简在帝心了,跟后宫勾勾搭搭,这不是找死么?
淳嘉可不是那种好糊弄的天子,谁敢在得到他倚重的同时,还想着与后妃联手里应外合……他会客气?
“邓大人其实也是很敬重娘娘的。”陈兢绞尽脑汁片刻,才挤出一句。
他自己都心虚,就这么一个……
云风篁倒是点了点头:“他对猛儿很是喜爱,所以这两年对本宫也的确温驯了很多。但也就是这样而已。陈兢,本宫教你一个乖,情分很重要,许多原本不可以的事情,都可以依靠情分来解决。就好像本宫这些年来,许多举动,陛下未必赞成,但因为做的人是本宫,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换个人来,断然没有可能。”
“但也别把情分看得太重。”
“关键时刻,情分与利益,还有大义,孰轻孰重,真的不好说。”
“有时候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罢了。”
“邓澄斋是喜欢猛儿,猛儿如今还有了身孕……但在他的身份,娇妻美妾很稀罕么?”
“他娶了猛儿才几年啊,他跟了陛下多久了?”
“本宫还没进宫,不,是本宫还是个懵懂孩童的时候,他就入宫为天子伴读。”
“陛下的六个伴读里头,他是最得陛下信重的,甚至超过了翼国公的嫡子云栖客。”
“这样一个人,在本宫跟陛下意见相同的时候,固然可以对本宫恭敬有加。若是有朝一日,本宫的想法不符合陛下的打算了,你真以为他会因为猛儿站在本宫这边?”
贵妃叹口气,“本宫侍奉陛下这么多年,都不能让陛下对本宫彻底的言听计从呢。猛儿……那孩子就不是这块料,她没那本事将邓澄斋笼络过来的。顶多,在陛下没有明确表态的时候,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给咱们拉个偏架……也就这样,不能再多了。”
不然,淳嘉岂不是个废物?笼络多年、栽培多年的心腹,就因为妻儿便抛弃了他?
莫忘记这时候可是讲究大丈夫何患无妻!
“总而言之,本宫在庙堂上势单力薄。”云风篁缓声说道,“是,顾氏这两年也衰微的厉害。但顾箴是皇后,这是他们最大的一张牌。十皇子跟十二皇子还记成了嫡子。这意味着什么?只要十皇子不犯大错,大部分臣子,都会支持他。若是按照立贤,三皇子也有着相当的优势。毕竟,在不确定选谁的时候,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来,是最不会出错的,因为这是祖宗规矩。哪怕后来是庶子、次子承位,追究起来,都不好弄。”
毕竟做臣子的也不是存心跟你作对,只是照着古往今来的规矩办罢了。
要怪只怪你自己不争气,没能生做嫡子长子不是?
“还有宗亲之类,以及这天下,毕竟还是嫡长为贵。”
“所以顾氏纵然本身衰微,也没有笼络多少权臣为他们说话,凭着中宫的大义名分,庙堂之上,本宫基本上没指望赢……”
她早先就没打算过在庙堂上取胜,因为这是她的弱势之处,也是她不那么擅长的地方。
贵妃的想法到底还是母子俩私下里打动淳嘉,让淳嘉去应付庙堂之上的反对……淳嘉肯定没问题的。
再说她哄淳嘉才是拿手的。
至于如今,“袁氏族灭,就靠一个袁棵,短时间里根本难成气候。这么着,也不必担心他们坐大。他起复之后,在庙堂上,多少可以帮忙牵制一下支持中宫的呼声。”
毕竟当年兴宁伯府覆灭与顾氏大有关系,慈母皇太后与安妃、袁棵这些袁氏的残存者,可以接受暂时跟皇后联手对付贵妃,却绝对不可能容忍皇后之子成为东宫!
因为那意味着他们绝无为袁氏报仇的机会不说,甚至本身还会被赶尽杀绝。
关键时刻他们宁可也只能选择贵妃。
这也是慈母皇太后会抛开恩怨,动用沉寂多年的暗子,来兰舟夜雨阁找贵妃的缘故。
她知道,贵妃不会拒绝自己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