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八零娇女掌中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丽雅
因为天气再冷下去,送货会变得很不方便,现在的百货商店本就不是顾客至上。
年前存货卖完就行了,那怕排着队的人还空着手也不会上心。
多年积习下来,他们的傲慢早已是刻在骨子里。
更何况惠好多商业楼东西品种齐全,售货员服务态度好,店铺里还暖烘烘的。
是以当越来越多的人提前购年货时,跟风的人同样越来越多。
尤其是售货员不仅告诉顾客元旦没有促销。
还话里话外表示,部分商品可能会涨价,毕竟天寒地冻,采购成本在上涨……
其实她们根本就不清楚惠好多商业楼的安排,不过是凭着经验忽悠。
正常来说,每回过年前后,确实是很多商品涨价的时候。
但这个涨价,多数还是蔬菜、肉蛋等物品。
普通的生活用品、日常用品等其实价格波动不大。
但人都有从众心理,看着那些人买东西仿佛不要钱一般。
本来心里不慌的人开始发慌,当他们加入购买大部队后,吸引到更多人抢购。
这就导致离过年还有一个半月多的时间,惠好多商业楼的年货已开始旺销。
任远博亲自主导采购的年货商品,不论是吃食、用品还是电器,品质十分过硬。
于是乎,惠好多商业楼破天荒远超百货商店人气,用日入斗金来形容都不为过。
惠好多商业楼众人当然高兴,然而高兴之余又开始忐忑不安。
百货商店到现在还是国营单位,他们担心对方出幺蛾子,对这边进行打击报复。
任远博心里叹息,虽然他早已通过小赵打点好百货商店那边关系。
但其实在员工心里,惠好多商业楼的地位要低于百货商店。
这不是他几句话就能扭转的,只能顺着大家意思。
表示他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让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争取过个丰厚的大年。
一提到这个,大家就想到提成奖金,那点隐约的担心很快就被销售热情给掩盖住。
任远博郁闷的不仅仅是这事,还因为他想招揽人才屡屡失败。
不少人宁愿进效益差的国营企业,或者去效益好的工厂当合同工,也不愿意来他这边。
原因很简单,因为惠好多商业楼是私营,不是国营。
他不是不想自己培养人才,然而员工中连高中学历者都凤毛麟角,不少人甚至连小学都没读毕业。
这些人,就算被提拔,相对岗位来说,多数心有余而力不足。
惠好多商业楼的今天来之不易,已经有部分关系户,他不打算提拔能力不够的员工。
人才这块儿,他心里有些焦虑,没有合适的人才,他就丢不开手。
以前周老大还能顶一顶,后来周老大忙着离婚,忙着找机会单干……
是以任远博不得不任劳任怨撑起惠好多商业楼。
宗福来一开始还没觉得有什么,但随着这段时间自家男人越来越忙。
她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一问之下,才知道周老大连同他在省城吸引到的一干小弟忙新项目去了。
“这事你怎么不早此和我说呢,一下子少掉这么多人,怪不得你一天到晚忙得焦气烂额。”
他长吸一口气然后呼出,让精神好点后方说道:
“他们在不在其实没那么大影响,就是最近生意太好才这么忙。”
我信你这话才怪,周老大的能力她还是了解的,不过她没反驳,而是继续问道:
“那周老二他们呢,有没有过来帮把手?”
任远博摇摇头,“他们在立冬的时候就回乡下了,等过年分红时再过来。”
宗福来心想,怪不得他忙成这般,原来手里得用的人太少。
“那我们得想办法招些好用的人才进来才行。”
说到这里,她觉得他不会想不到,立马追问道:“是不是招揽人才之事很不顺利。”
任远博耸耸肩,“看来是瞒不过你的火眼金睛,我觉得好的都谈不下来。”
不是没人愿意来,而是他想要的人不愿意来。
宗福来没有意外,自家男人这些年手边用来用去的多是同龄人。
二十几岁的男子,普通点的谁不喜欢稳稳的铁饭碗。
有才华点的年少气盛,多数胸怀大志,向往那耀眼夺目的大好前程。
这两类都不会选择私人商业楼,至于差的,自家男人压根儿就看不上。
在她看来,找人的方向就错了,“远博,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建议。”
啊,她这话让他愣了愣,随后拍拍她的手。
“你我之间不需要这些客套,想说什么尽管说就是。”
宗福来微笑着没接他这话,而是说起关于招人的建议。
“你让小赵留意一下,他熟悉的那些单位,有没有很能干,但日子过得不好的。”
任远皱了皱眉,“能干的人又怎么会过不好日子呢?”
他这问话在她预料之中,“当然会,比如家里有病人拖累,或者孩子众多负担太大……”
人和人之间本就千差万别,生活顺遂之人,多数很难体会生活不如意,艰难度日之人的悲伤。





重生八零娇女掌中宝 第644章 缺人(二)
任远博细细思考着她的话,不过总觉得她没说完。
他看着她,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宗福来便继续说下去,“这样的人,多数是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
工作上会有业绩,但他们没有时间精力与领导们多沟通联络感情。
更没有没钱买上合领导心意的礼物讨好巴结,再能干成就也有限。”
这种人对钱有近乎执着的追求,是最容易争取过来的。
当然,想让他们全心全意为惠好多商业楼拼命干活不现实。
但他们至少会对得起拿到手的工资。
而且还不会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想跳槽自己单干。
综合来看,反而是这类人最适合目前的惠好多商业楼。
毕竟自家男人差不多算是亲自带着这个项目做了一年时间,该碰到的问题、难题都已经历过。
任远博却有不一样的想法,“你的想法很对。”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以她对他的了解,显然接下来要说不一样的观点。
果然,他接着道:“真有适合的人才是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请个人帮他。
帮他解决后顾之忧,让他有足够时间精力用在工作上创造业绩。”
说到底,还是得待遇与福利都给得高,但若是真能网罗到人才,他还是愿意的。
“你这主意很好,我们试一试吧,毕竟是我一个不成熟的建议。
万一找不到再另外想办法呗,无论怎么样,办法总比困难多。”
任远博闻言,心情好上许多,紧紧抱住她,感受着片刻两人间的温馨时光。
然而这个时光注定短暂,青苗、米豆和果玉不再像以前那般能睡,睡眠总时长慢慢在变短。
玩耍吃东西的时间变多,这会儿知道爸爸妈妈在,叽叽喳喳说着要过来。
小孩子长起来就是快,刚刚出生时,那么小小的。
现在不过一岁多点,立起来有七八十厘米高。
宗福来还记得半个月前,他们刚刚会走路那会儿,跌跌撞撞、磕磕绊绊的情形。
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仨孩子已经能摇摇摆摆的走上一段。
这个时候特别让她操心,尤其是老方另外买下一处宅院,铁蛋妈跟着到那边去照顾张盼男。
三个孩子只能是她和安大、大妞和七妞一起操心。
好在孩子已经会说话,不再需要连猜带蒙去想他们言语或表情间表达的意思。
更何况安大、大妞和七妞三人跟在铁蛋妈身后这么长时间。
虽说为人处事方面不是光学习就能成长的,这跟每个人的个性相关。
是以成长最快的就是技能方面,比如铁蛋妈的厨艺,大妞和七妞学得不错。
一些可爱的小点心,滋补的汤水,但凡铁蛋妈做过几遍的,两人至少能学到个七八分,做出来像模像样。
再一个就是带小孩子的技巧方面,因为用心,比宗福来这个亲妈还要了解他们负责的宝宝。
经过长时间相互接触,现在安大负责青苗,大妞负责米豆,七妞负责果玉。
当然,很多时候他们的活并不会分得这么清。
好在三人都是勤快人,也不会因为谁做得多一点少一点有意见。
话题扯远了,关于孩子们刚学会走路,算起来还是任远博的功劳。
宗福来记得,那天傍晚天上彩霞满天。
大冷天,出太阳的时间不多,是以她才记得特别清楚。
傍晚的彩霞美极了,这个时间点,天色略略有些暗。
就如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般,有种朦朦胧胧的美。
孩子们虽小,但他们同样有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发现美景后就在院子里好奇的盯着,小脑袋左转转、右转转、上转转、下转转。
似乎不把上下左右东南西北这些方位通通看过一遍不罢休。
正在他们看得滋滋有味的时候,任远博从门外回来。
霞光正好照在他的身上,让他浑身上下全都是霞光,看上去仿若踏入凡间的仙人一般。
青苗、米豆和果玉哪里见过这样的爸爸。
更不用说洒在任远博身上的霞光还会动,流光溢彩煞是好看。
孩子们哪见过这般,反应过来后一门心思要往他哪里去。
本来他们是扶着小桌子站着,后面是安大、大妞和七妞三人看着。
他们要去找爸爸,还忘了叫上他们身后照顾之人。
一开始是米豆迈出第一步,然后第二步,青苗和果玉紧随其后。
不过也就走两三步,然后就有点掌握不住平衡,小人儿朝着地上倾倒。
安大、大妞和七妞从反应到行动需要时间,倒是刚刚好接着走不动的三个孩子。
随后被他们扯着快速往前走。
小孩子还急急的叫着:“叭叭”“叭叭”“叭叭”。
宗福来当时正从厨房走出,恰好就看到孩子们会走这一幕,以及沐浴在霞光里的自家男人。
她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怕惊到孩子们,强自按捺着。
脸上的笑容却毫不掩饰,嘴角大大咧开。
当妈的,哪怕看到的是孩子一点小小的进步都会开心,更不用说会走这样的“大事”。
任远博当然也注意到这一点,他快速把自行车放在一边。
然后伸出双手对孩子们做迎接状。
当孩子们也被霞光笼罩着的时候,他们嘻嘻哈哈的笑得合不拢嘴。
这样绚丽的霞光,不一会儿就转移方向,宛如消失不见。
孩子们却并不失落,因为爸爸回来了。
越长大,他们就越喜欢被爸爸抱,因为能够被抱得高高的。
当然,平时里青苗和米豆两个孩子最喜欢粘着她。
果玉则最喜欢粘着爸爸,如同他的小棉袄一般。
时间还真是快,一转眼就半个月过去。
面对朝他们走来的孩子们,两人很快调整好面部表情,笑眯眯的快速上前接应。
随后“爸爸”“妈妈”的声音响成一片,三个孩子还会相互间比谁声音大。
现在他们在说话方面,已经学会用简短词语表达自己需要。
比如:“妈妈饿”,“肚肚包(饱)”,“门门门(出去)”,“七(吃)”,“玩”……
童音特别好听,至少她是百听不厌。
尤其是孩子们用软软的声音叫着“妈妈”,听在她耳中宛如天籁之音。




重生八零娇女掌中宝 第645章 缺人(三)
小赵知道任远博招人的新方向后。
心里虽然不是特别赞同,担心宗家太过好心,养出“白眼狼”来。
但他帮忙牵线搭桥的那些人,还真没合适又愿意到惠好多商业楼做事的。
“行吧,我试试看,不过这事情没法保证。”
任过博明白,就算降低要求,仍然不可能立刻马上就寻来合适之人。
“我明白,这事情急不来。”他打算自己也想想办法。
老丈人丈母娘对周围邻居越来越熟悉,或许还可以在这方面挖掘一番。
若是有合适人选,他觉得也是可以考虑的。
惠好多商业楼这边,人才缺口还不小:总负责人缺,总会计缺……
售货员这些不缺,甚至好些售货员尝到甜头,还盼着有机会时介绍亲戚朋友过来。
他没想到,宗庆山知道他那边缺人时,又是另外一套理论。
“你忘了以前大荒山需要人的时候怎么做的?”
当时好些急需人才是想方设法找相应有能力的“师傅”培养出来。
不过大荒山花那大价钱,主要还是地方偏僻,招到合适人员不容易。
惠好多商业楼就是省城市中心地段,这样地方他就想招个有能力的熟手。
宗庆山哪里不知道女婿嫌弃那样耗时过长,成本也高。
他想了想,忽然眼前一亮,“你若是不介意的话,我倒是知道几个有能力的病退人员。”
至于病退的原因,要么家里急需人手,要么就是家里有人等着接班。
这会儿好些单位都是可以接班的,但接班得讲究方式方法。
一般来说,要么病退让出位置给家里需要工作之人,要么就是等到退休后再让家里人接班。
省城这边,工龄满二十年,实际年龄满四十岁,拿相应医生证明可以办理病退。
至于真实情况如何,很少有人核查,实在是想要这样给家里创收的家庭比比皆是。
任远博拍拍脑袋,他倒还真没考虑到这一块。
若是病退人员,再就业的话,想找好工作显然很难。
对于这些人来说,惠好多商业楼绝对算得上是香饽饽。
“那就麻烦爸帮我细细打听一番,人品肯定得好,然后还得有一定工作能力。”
宗庆山点头,“行吧,我找他们探探口风,顺便问问他们周围人的看法。”
曾经身为村长,自然明白看人不能流于表面。
是以他打算从正面接触,外加侧面了解,从而减少招人失误概率。
本来这个事情不急,但是没想到他才稍微漏了些口风。
就有好些人赶过来询问详细。
宗庆山完全是低估了自己在邻居们心目中的地位。
当初虽是打着周老大的名义招人,但被录用的这些人全都是口碑。
惠好多商业楼的待遇,说句大实话,是这些人眼下能找到的最好去处。
是以他这次发话,大家都很相信他,知道他说话算数,不是逗大家玩的。
同时也看中惠好多商业楼的优厚待遇。
售货员都能比普通铁饭碗工人钱多,管理人员待遇肯定更好。
不仅宗庆山,就是任远博也没想到,他愁好长时间的人手问题,似乎没有他想像中那么难解决。
说到底,还是小饭店、小店铺的待遇太低,铁饭碗工作难寻。
惠好多商业楼的优厚待遇只有在那边做的人才知道,工资待遇能够媲美铁饭碗。
是以小赵帮忙寻人不容易,因为他的朋友里面,绝大多数都捧着铁饭碗。
这边邻居家的小子们到惠好多商业楼干活的十多个,都知道待遇好。
要不然哪里可能这么积极,知道消息第一时间就跑来询问。
有人来,宗庆山当然欢迎,而且认真的拿出一个本本,掏出钢笔进行记录。
“我们这个选人,哈哈,你也是知道的,得全面考虑,所以我会记下些必要的信息,还希望老弟莫介意。”
排在最前面那人连忙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
“不介意,我明白的,你们招管理人员,肯定是要择优录用。”
不管能不能选得上,话说得好听点,这次不行,说不定下次还会有机会呢。
宗庆山对这人配合的态度很满意,然后开始进行例行提问。
包括姓名,年龄,原来工作单位,原来工作岗位,主要工作能力……
他问得越多、问得越细,被问之人态度越好。
若不是认真在招人,何必问这么多,毕竟都是工作方面的事情。
涉及私人事情上面当然也有,就比如:家庭成员多少,目前家庭情况如何……
看在工作不错的份上,基本上来毛遂自荐的人都很配合。
宗庆山甚至还抛出一个特别刁钻的问题。
“你们觉得认识的人中,谁最适合负责惠好多商业楼的管理?”
这个问题让部分人如同打了鸡血,自吹自擂的话不要脸的使劲吹。
剩下那部分人则觉得自己被选上的概率不大,积极努力推荐自己亲朋好友。
总负责人啊,大家想想都激动,这些人中没有在原单位做过一把手的。
没想到内退之后,竟然还有这样的际遇,虽然不确定能不能被挑选上,但万一呢。
冲着这个想法,愿意过来留下自己详细信息的人越来越多。
就连到中午了,大家依然排着队等待和宗庆山沟通。
宗福来本来是想喊爸爸和自家男人吃午饭,但眼下这个阵仗,只能是给他们两人留饭。
现在还在这边的人,都是目标明确之辈,自然不可能做出蹭午饭这样的事。
今天接小孩子回来吃午饭是宗福来陪着王美珠去的。
家里青苗、米豆和果玉三个孩子则由安大和七妞看着。
大妞在厨房忙活大家午饭,准备工作已由他们三人在空闲时做好。
她就只需要把洗好切好的菜菜或蒸或煮或炒。
大妞不是第一次掌勺,是以时间把握上做得很到位,等到午饭时间点,饭菜就被准时端上餐桌。
天气冷,菜肴多数是炖菜,今天中午是:蘑菇炖小鸡,排骨炖山药。
还有两个炒菜:手撕包菜,一个家常豆腐,以及一份蒸南瓜。
味道上都是清淡为主,没有重口味麻辣。
原因很简单,六个孩子现在都上桌子吃饭呢。




重生八零娇女掌中宝 第646章 缺人(四))
等到那些人离开,宗庆山一看时间。
好家伙,居然两点了,从不到十一点开始有人来,到现在已是三个多小时。
收获了二十几个人的详细信息,这人多得出乎两人意料。
主要愿因还是有人听到消息后,骑上自行车喊来的亲戚朋友。
宗庆山和任远博两人自然是希望候选人员越多越好。
是以并未阻止那些不是邻居的人过来报名自荐。
“听上去还真有几个不错的。”宗庆山用热水一边洗脚一边暖手。
这天气坐着不动还真是冻人,之前一直忙碌着没时间理会。
现在一歇下来,赶紧驱寒,烧的洗脚水里放得有姜,喝的茶水是红糖姜茶。
两人暖和之后,还趁着这会儿记得清楚,一起完善记录后方吃午饭。
宗福来在一边翻看着记录。
她还真没想到,来自荐的人还真有些不错的。
不过记录下来的信息,还需要核实过。
否则惠好多商业楼的管理大权被骗子窃取,不仅是大乌龙事件,还会影响到声誉。
毕竟识人不清,会不会验货不明?!
小东小西或许没关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但大件商品、电器产品等,大多数普通人并不精通。
若是影响到这些的销量,惠好多商业楼的利润肯定会出现大滑坡。
是以三人一致认为需要对这些人的资料复核过。
眼下已就方式方法上达成统一意见。
俗话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他们决定结合起来。
一方面让这些自荐之人去挑其他人毛病,另一方面则是进行原单位同事,以及亲戚邻居走访了解。
若是这样还揪不出来问题,那这人到惠好多商业楼还真是屈才。
正常来说这样的人,哪里还需要等这边招人来应聘,早就准备好离职后退路。
宗庆山觉得,自己出马,还加上女儿女婿。
若是还不能把辨明一个人的真伪,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惠好多商业楼缺人才的事情有望解决,三人心情都不错。
宗庆山捧着暖手的铜壶,慢悠悠说起关于过年的事情。
“今年是回乡下过年,还是在这边过年?”
宗福来觉得这事情想都不需要想。
“当然这边,大哥二哥他们都不在村里,三哥和我们都在这边,哪里还需要回去。”
再说家里接连出两件大事,回去还容易睹物思人,影响大过年的气氛。完全没必要。
任远博没发表意见,这事情自家妻子和老丈人之间协商好就行。
他是不管哪边过年都可以。
可惜周三到南边后,居然没再回过首城,查他的信息既不方便也不容易。
还好小严一直没放弃,最近来消息说周三这会儿回去了,估计会留在首城过年。
1...188189190191192...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