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八零娇女掌中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丽雅
曾经再多的恩恩怨怨,全都在两位老人去后灰飞湮灭。
宗福来是真没想到,前世她连看都没看到的四叔与小姑,竟然连夜赶回云峰村。
四叔身材修长,五官长得秀气,脸上皮肤很白,多年的办公室生活,让他整个人的气质看上去踏实稳重。
小姑在保养上远远赶不上四叔,小姑相对要憔悴许多,脸色还有点蜡黄,明显日子过得不太舒心。
非常时期,宗福来没有不懂礼节地缠着聊天问话。
宗庆山则安排风尘仆仆的四弟和五妹住在两位老人停灵处,宗老大新宅那边。
他自己跟着一起住进去,打算一起好好聊一聊。
兄妹几个分别这许多年,一直没什么契机重新聚在一起。
“三哥,你还是老样子,家里这么多事情你都一个人扛,该早些打电话给我们分摊些。”
老四有些遗憾,他其实一直等着父母能主动想念他、联系他,结果不仅没等来,还永远等不到。
“四哥,你不要说三哥,这破事儿全都是二哥给惹出来的,我都不知道为什么父母非得喜欢他这个没脑子的家伙。”
基于已了解到的信息,父母就是因为二哥才突遭横祸,如若不然,到现在肯定还活得好好的。
“小妹,你说得对,二哥从小就是坑爹坑妈小能手,可惜爸妈两人一直看不明白。”
家里五个兄弟姐妹,他不是现在才有这感叹,从小就觉得无法理解,父母怎么会偏爱二哥那个没脑子奇葩。
作为一名母亲,老五不赞同四哥观点,“我没当母亲的时候也是想破脑袋想不出来,现在,我觉得我能明白。”
“小妹,你说真的,你是怎么明白过来的?”老四有些好奇。
面对自己亲哥,还是从小到大关系最好的一个,老五当然愿意共享自己的感受。
“当父母的,总是担心愚蠢的那个孩子生活被他弄得一团糟,便总是会不由自主多给些关注。”
说到这里她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当习惯成自然,父母的眼中自然而然就会坚持偏爱。”
“五个手指还不能一般齐,更不要说兄弟姐妹多的人家,为人父母,其实多数一碗水是端不平的。”
宗庆山很早就反思过,他在家里整体对男孩女孩一视同仁,但实际上对闺女的关注和各种倾斜十分明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其实比他们更早一步理解父母心态。
“道理谁都懂,不发生在自己身上,都不会觉得是什么大事,一旦与自身密切相关,大家都很难站在客观角度看问题。”
家庭里很难公平、公正,就连古人都说得明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老四见三哥与五妹居然在心里已原谅父母,他有些感叹,“是啊,我听说这事之后,一宿没睡着。”
实在是父母过世的消息太过突然,还是由宗庆辉赌博欠债引发,让他有种特别不真实的感觉。
“以前的事情我们不多提,以后逢年过节,你们有时间就过来看看,没时间提前打个电话和我说一声。”
老四老五同意下来这个并不严苛的要求。
大家现在年龄上都不小了,过去三人还算处得好,现在重新聚在一起,熟悉的感觉找回来后,三人晚上聊天基本没睡觉。
直接后果就是第二天,三人不仅脸色更加憔悴,眼部黑眼圈更深浓。
任远博因为老丈人不得已撂挑子,天天忙得焦头烂额。
想到他之前常常做同样的工作,就从心里生出一丝歉疚,这大荒山的各种事物确实是多。‘
想到他还要继续好几天,他就忍不住与宗福来说起这事。
“福来,最近一直没多少时间陪你,你自己多多注意保重身体。”手边总有忙不完的大大小小事情。





重生八零娇女掌中宝 第243章 心伤
“远博,你千万不要这么说,现在非常时期,所有人都非常忙,我看你这么辛苦,恨不得能替你。”
她是真觉得自家男人太过操心,大荒山那边人多事杂,换她的话肯定抓大放小,不会像他与父亲那般,所有事务、账务都不假人手。
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父亲与远博能够做到那般,当然与他们的努力和勤奋密切相关。
“福来,我没有觉得自己辛苦,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他不能感同身受老丈人的悲伤,但他可以减轻老丈人的负担。
“等婆婆爷爷的事情处理好,我们可以商议一下管理之事。”他已经小范围吹风,鼓励大家努力,年前会有管理岗选拔。
大荒山需要开发的地方还很多,相对应,人手会越来越多,在抓与放之间,必须要有一个平衡。
不能全部放任不管,但也不用事事躬身,他脑子里已有大概思路,具体等段时间再与大家商议定下方案。
宗福来对家里四叔与小姑没任何印象,加之又有父亲陪伴照顾着,她没凑上去。
两位老人的丧事按村里常规举办,停灵三天后用木棺土葬。
之前为给家里半大小子做衣衫,买了不少麻布,她晚上加班加点用缝纫机给家里每人做一身。
头上的白布则用土坯布裁剪而成,这个事情母亲在负责。
不过短短时间,宗黎明新宅那边的灵堂就收拾妥当,大家伙披麻带孝轮番守灵。
任远博一早就让周老大回村赶紧请十个养大牲口能手过来帮忙,特殊时期特殊待遇,四天半时间五元钱。
现有人手每人增加补贴一元,以避免签约早的那些人心理不平衡。
时间紧事情多,他还将父亲的自行车借给周老大,加快速度骑着回村。
云峰村不少人对老两口的死很是惋惜,虽然他们为人父母有瑕疵,但在村里向来与人为善,干活也实诚,口碑还算不错。
再加上他们一心为二儿子,相当于是依重长子,与村里多数老人的观念一致,又没有自私自利只顾自己,是以来悼唁的人络绎不绝。
老两口的尸体从县城被拉回来后,就被移入正房迎门的“灵床”上。此“灵床”是用木板架在两条长凳上搭成,上面平铺一床他们生前常用深蓝色床单。
身上从头到脚都被布蒙着,不过宗福来知道他们脸上有盖黄黑布一块,宗庆山还在父母嘴里各放一个铜钱含着。
“灵床”前放置得有一张供桌,上面摆放着一盏“长明灯”,其实就是油灯,其后放置一块牌位,上面写明两位老人名讳。
桌上还摆有煮好的白米饭2碗,每碗各插竹筷1双,这个有讲究名字,叫“倒头饭”。
来悼唁的人,送的礼物多是手工扎制的白花、纸车之类,据说还有关系好的用黑面烙制“打狗饼”、“打狗棒”。
宗福来觉得就是普通的黑面饼,以及圆条棒,但大家都这么称呼,就得供在桌上。
私下听人说起才知,这是取意西天路途遥远,又有恶狗拦路,一旦遇到恶狗便可用棍子打它们,同时把打狗饼扔出去喂狗,以便趁机脱身之意。
老底子的东西,她了解的不多,村里人也都不会大张旗鼓的弄,毕竟不能搞“封建迷信”,许多事情就是做而不说。
不懂没关系,默默看着就好,她很乖巧地秉承多说多错原则,尽可能微笑点头配合,甚少开口说话。
宗庆山还让老方给两位老人看了风水宝地。
老方在宗家这么长时间,多多少少知道些,专门在宗福来二伯家的田地里选出一块。
这块地位置有些偏,算是边角,再过去不再是田地,靠河还特别近。
若是种庄稼不算特别好,但若是作为墓地,那还是不错的,仅需几个平米,然后“占用”一点河边无主之地,就是一处靠着土坡,朝着流水的“风水宝地”。
宗福来的父亲、四叔和小姑三人都觉得不错,根本就没问过宗庆辉,就将两位老人的墓地给定下来。
其实这决定有些仓促,但关键是两位老人去得实在是太突然。
一般村里老人六七十岁时才会开始慢慢置办棺材、墓地,但因着两老身体向来不错,大家都想过几年再说。
宗庆山有些遗憾,家里大荒山承包下来,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可惜他爸妈再见不到以后盛况。
宗庆远拍拍他的肩膀,三哥这些年不容易,好在现在都过去了。
他虽然没回来过云峰村,但从来没断过消息,以前听道说二哥压榨三哥时,他还会嗤笑三哥软弱可欺。
眼下他却明白,吃亏是福,至少三哥心里不会有遗憾,不会为子欲养而亲不待难过。
他就是后者,总以为父母永远还会在原地,却不知时间最是无情。
宗庆芸眼睛红肿,她与四弟又有不同,没有娘家支撑她在婆家过得不容易,每天睁开眼就是事,一天到晚连轴转。
她本来想再过几年,等孩子们都高考后,再回乡下尽一番孝心,如今却是不能了。
想着父母,她的眼泪又忍不住往外流,家里虽然一碗水端得很不平。
但作为一个女孩子,她所受到的待遇已然超过大部分的农家姑娘,至少父母不会强迫她不上学干活,她的婚姻也没有作为赚钱的筹码。
当初赞同分家,不过是不忿二哥那难看的嘴脸,明明什么都不会,却老觉得自己该高高在上指手划脚,吃香喝辣还不用干活。
再加上当时年轻气盛,觉得父母待他们太不公平,这才有分家、净身出户之事。
她一个外嫁女,其实掺不掺和都一样,纯粹是想隔应父母,表明自己态度。
吵架一时爽,后悔一生随,她早就有悔意,可惜一直没什么能耐帮扶家里,自己在婆家不要说财政大权,连钱都接触不到。
家里柴米油盐都是公婆给买好,她负责做饭、洗衣、家里清洁卫生,照顾孩子等等。
不是她不想工作,而是家里没人帮她带小孩。
等孩子大点后,婆家习惯她操持家务,根本就不帮她安排工作。




重生八零娇女掌中宝 第244章 下葬
空有一腔想法,她什么都无法表示,这次回得匆忙,她就算想遮掩这些年的风霜痕迹都不能。
身上的衣衫还是好多年前的,还好她的身形一直没胖起来过,洗得发白的衣衫仍然合体。
她万万没有想到,一向被二哥欺负的三哥,眼下却是兄弟姐妹几个中发展得最好的。
“三哥,这些年多谢你照顾爸爸妈妈。”
宗庆山摆摆手,“小妹不要说这种客套话,照顾爸妈应该的。”
“三哥,该感谢的,至少爸妈这辈子遗憾不会太多。”
临死前还住着新修的大宅院,吃喝不愁,三哥还专门托人照顾着,这般孝顺并不普遍,至少他就没这个心胸。
“我和爸妈住得近,真是应该的,本来还想着他们能活得长久一些,把你们两找回来一起团聚乐一乐。”
说到这里他有些说不下去,时间上就差几个月而已,以至于父母未能在临去前看到四弟与五妹。
他的话让宗庆远与宗庆芸都有些动容,三哥心里始终挂念着他们。
反过来,他们这些年常常想起的,却是三哥傻傻被二哥欺负……
“三哥,我”宗庆芸有些哽咽,这么些年过去,她现在却再没有年轻时的鲜活冲动。
“小妹你别太伤心,顾着自己身子。”他看得出来妹子这些年过得不好,但这个时候不好说得太深。
宗庆远思来想去,不知道自己能帮上三哥什么,“你要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
“你们的心意我都晓得,以前一直都挺好,所以没来打扰你们,我们这个年龄,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身不由己啊。”
他能有现在,能让家里兄弟姐妹高看一头,不过是托闺女的福罢了。
若他还是穷得叮当响,或许见面情况会有不一样吧,这个眼下无法确定,不过依照往日性情还是极有可能。
少数时间操持父母丧葬事宜,多数时间还是在“灵堂”接受村里人对两位老人的悼唁。
宗庆远与宗庆芸两人,在最初的伤痛过去之后,开始观察二哥与三哥家的后人。
宗庆辉家的姑娘小子都畏畏缩缩,小家子气太浓。
宗黎明兄弟三人虽然还算不错,不过谈不上出色,唯一入眼的便是低调的宗福来。
尤其是她的夫婿任远博,让两人十分吃惊。
乡下人对气质什么的没感触,但他们在城里接触人多,比常人敏感。
这任远博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却不知为何会甘心在云峰村娶个村姑过一生。
在他们两人的评估中,三哥家里这个女婿得分最高。
对方性情不热忱,做什么都是“公事公办”的疏离口吻,既与人保持相当距离,又不会得罪人。
他们虽有心结交,却没有表现谄媚,不过是有机会提一嘴问一声。
宗家除宗庆山外,其余人都对任远博了解不多,能说的就更少,让两人不免有些失望。
宗福来可不知道自家男人被四叔与小姑惦记。
她一直以为两人日子过得很好,没想到两人状态差别还有点大。
四叔应该还不错,但小姑明显不太好,一个女人的状态,尤其素颜状态下,没有化妆遮掩,完全骗不了人。
明明年纪比自家父母小,看着却比在家干活,操心一大家子的王美珠更显老。
这些想法不过是在心里打转,她才不会傻傻说出来。反正在她记忆里,与这些“亲戚”都没什么情分。
父亲已然接受两位老人仙去的事实,办起事情来开始有条理起来。
任远博肩上担子轻上一些,不过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作为宗家女婿,他同样会时不时陪着宗福来在“灵堂”接待客人。
对于宗庆远与宗庆芸,他觉得有些奇怪,似乎对自己挺在意。
鉴于妻子对这两人不远不近接触着,他同样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
长辈的事情,和他关系不大,他如何会愿意多花精力在这些“不重要”的事情上面。
宗福来一开始还没感觉出来,到后面察觉之后,嘴角不由扯出一丝嘲讽的弧度。
看来婆婆爷爷的几个子女里面,最老实的大姑早早没了,然后就是自己父亲。
其他三个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不对,现在宗庆辉没法蹦达,也就眼前两个人有花花肠子。
好在这两人还知道识趣,没有说过界的话,也没有做过分的事。
宗庆山一开始是想将两位老人的丧事办得风光点,后来发现实在有点精力不济。
赶回来的老四与老五又帮不上多少忙,偶尔还会添乱,他就放弃想法,打算把该做的全都做好,然后减省喜丧宴。
就自家人和帮忙之人吃顿饭,其他村里人家不再邀请。
送葬日期是老方算的,凌晨六点十六分下葬,五点就得起早准备起来。
摆席则是送葬的头天晚上,感谢亲戚朋友和邻里而举办的酒席,为此还专门请来村里主持办丧事的老手。
他对宾客讲上一通感谢的话,然后带着宗家所有子女哭喊着给每张桌子的宾客行跪拜之礼,坐席之人陪着感慨落泪。
宗福来跟着众人,看着父亲眼睛落泪过多肿得跟金鱼眼似的,她有些心疼。
她都不知道在场的会有几个是真心在意两位老人死活,至少宗庆辉家的孩子们表情有些麻木。
宗黎明三兄弟,还有老大媳妇与老二媳妇,几人都是干嚎,陪着落泪的宾客更是假得很。
她觉得没意思极了,都不知道这番丧礼是做给谁看的。
两位老人在老方掐算的时间准时落棺,然后就是把墓封起来,做完之后,丧事基本上就算结束。
宗庆远与宗庆芸两人则由任远博开车送到镇上坐车返回。
路上两人想要多了解他,却因为他忧郁的眼神,低落的情绪,根本没办法聊些实质性的内容。
最后只能干巴巴让他与福来有空去看他们,还各自都把详细地址以及单位电话号码给到他。
“放心吧,等我们闲下来,肯定会来拜访你们的。”任远博很是真诚的回复。
看着两人高兴的样子,他心里笑笑,大荒山那么大一座山头,他和宗家人不可能有闲下来的时候。




重生八零娇女掌中宝 第245章 回礼
分别之后,宗庆远与宗庆芸之间却没有太多沟通。
照道理说,宗家就他们兄妹两跳出龙门,到城里吃上供应粮,关系应该很好才对。
实际上,两人从分家到现在,还是宗庆山打电话,要两人家去给父母送葬才开始有沟通交集。
之前近二十年,两人都没有相互联系过对方,有其他人在的时候还好,会有话题中心。
现在就两人,气氛一下子就沉静下来,仿佛是两个不认识的陌生人一般。
尤其是坐上从云峰镇到县城的汽车时,宗庆远没有选择后面两人座的空位,而是在前面随便找位置坐下,宗庆芸就沉默地到车后面随便找位置坐下。
心里觉得有些讽刺,她以为自己心算硬的,没想到四哥比他更甚。
两人的过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当初宗庆辉想要找城里工作时,她为避免自己倒霉,挑唆着把压力转给他,然后就被宗庆远记恨到现在。
她本来觉得小事一桩,可以一笑抿恩仇,毕竟在云峰村时,大家一起还其乐融融的。
看来是她天真想太多,家里也就三哥心宽不爱计较,剩下全都是爱计较的性子。
尤其大姐,虽然人老实,但心里其实比谁都爱计较,否则不会年轻轻的把自己给作死掉。
这事情她谁都没说,家里就大姐与她是女孩子,她比谁都清楚真实情况。
当初就是听大姐说起婆家,她才怕嫁给乡下人,努力在学校攀上现在的老公。
或许比起大姐来她幸福一些,但似乎连王美珠都比不上。
想想回云峰村见到的熟人,她都觉得心里难过。
她那么努力,那么拼,结果到头来却还是没能过上想要的日子。
这次回老家前后四天多时间,也不知道家里如何了,她看了看手里的东西,全是三哥送的,嘴角不由扯出一丝苦笑。
说到底,她同样是俗人,怪不得四哥不愿意同她往来。
她现在似乎除了收别人东西,根本就没有任何礼物回赠,就连这次给两老送葬,她送的礼也不厚。
走的时候家里人总共只给他六元钱,除去路上花费,根本就剩不下多少随礼。
如若她不是嫁出门的姑娘,村里人得把她脊梁骨给戳破,所以四哥最是“明智”,不愿意沾惹上她。
带着各种各样的感慨,她再没理会过四哥,独自一人拿着一大包东西回家。
进门的时候,公婆全拿着打量的眼神盯着她,以及她手里的东西。
妯娌很快上前来,根本就不经她允许就拿过她手里袋子翻看。
“哇,这里面有白米、白面粉不说,还有鸡蛋和肉。”
公婆听到说带回来这么大一口袋好东西,脸上表情好上不少,“赶紧放在厨房里去。”
于是没有一个人征求她的意见,就把那一大袋东西给拿走。
她刚想说那是三哥送她的东西,就听公婆抱怨道:“你走这么些天,家里堆太多事情没做,你赶紧干活。”
这话听得她的心拔凉拔凉,她才刚失去双亲,回家奔丧又不是游玩,回家来不说让她休息,连句问候语都没有。
结婚之初还有老公挺身而出帮她说话,之后再没有人护着她。
想到自己现在的落魄,她不由流下伤心的泪水。
脑子里面却疯狂回想着三哥临走前给她说的话,“妹子,你哥虽说没多少能耐,大荒山也是帮着贵人承包,但那边签约帮工什么待遇,我会给你同样待遇,这里随时欢迎你回来。”
包吃包住一年最低一百元,做得好还有奖励,满十年就能拿一千元一年。
这样的待遇她已经很久不去做梦奢望。
在城里,临时工或者合同工也得有关系才行,工资待遇是正式工一半不说,活计还要累一倍。
尤其是现在家里所有人默认她做家务,就算她工作,想要摆脱也不容易。
不,她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熬吧,熬到今年孩子高考,不管是什么结果,她都不打算再待在这个家里。
若是孩子考试成绩好,那她可以心无牵挂地回云峰村,若是考试成绩差,那她干脆带着孩子一起。
至于丈夫,不能沟通就离婚,反正公婆想要的孙子她生不出来,也不想再生。
是的,她之所以在这家里忍辱负重,就是因为只生有一个闺女,而且今年就要高考。
看着厨房和卫生间里堆着的活计,她没有吵闹,但心态转变之后,也不会如以前一般尽心尽力去做。
衣服什么的随便洗洗,厨房里随便擦擦。
家里人则因她带回来的东西多,又是刚失去双亲,都没去挑她刺。
就算这样,这么多年下来,她的心早已变得坚硬,并不会因为婆家人一点点态度的转变而欣喜。
她找到自家闺女,和她说清楚她的打算,“不管你能考上大学还是中专,还是考不上,都没关系,我的决定都不会再更改。”
她闺女没想到软弱包子这么多年的母亲居然会有这样的变化,非常惊讶。
1...6869707172...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