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宦海通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唐元坤专门和周天浩谈话了,当然,这样的谈话,多半是惯例,周天浩不是下派干部,而是实实在在的到天星县去工作,唐元坤也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奥妙,在办公室风生水起的周天浩,为什么会突然到天星县去工作。所以说,谈话的内容也就很平常了,什么市委办公室是周天浩的娘家,今后有时间回来,还是要和大家接触,什么好好工作之类的。唐元坤明白,市委办的干部,谁都不爱到天星县去的,距离市区太远了,200公里的路程。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而且天星县是山区县,条件太差了。
丁进林没有和周天浩说什么,他想不明白。就是结合了周天浩上次的话语,他也不明白,周天浩为什么会到天星县去工作,而且是平调。
欢送的宴会,显得有些沉闷,与田军星离开的时候,情况完全不同。
周天浩不在乎,具体的原因。他是清楚的,只要有蔡裴琳的支持,上面有宋功伦的关注,一切都不算什么的。有些头疼的是向琳的态度。得知周天浩到天星县去工作了,向琳很是不高兴,这下,两人需要鸿雁传书了,不过这是上面的安排。向琳也没有好的办法。向琳更加郁闷的是,不管她怎么的主动,她和周天浩之间,总是没有突破最后一道防线。
丁进林送周天浩到天星县上任。一路上都没有说什么话语,丁进林是直爽人。说恭喜周天浩,明显是讽刺的意思了。没有什么好说的,索性什么都不说。
到了天星县,迎接丁进林和周天浩的,依旧是县委办公室主任蔡志明。没有其他的领导出面,周天浩本来就是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正科级的干部,不需要其他的领导出面。住宿的地方,安排在县委大院后面的宿舍里面,和客房的标准差不多的。
丁进林送到之后,就离开了天星县,从这个时候开始,周天浩就算是正式上任了。
安排到县委办公室担任副主任,这是县市的惯例,在人事调整之前,县委办和政府办两个地方,可以安排很多的副主任,这些副主任,都是临时的,有的是从乡镇回来的,可能到县直单位出任主要领导的,有的甚至是准备提拔为县处级领导的,不过,周天浩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要到乡镇去出任主要领导的。
周天浩没有在县委办上班,蔡志明也没有为他安排办公室。
两天之后,天星县委召开了常委会,周天浩被正式任命为山前乡乡党委书记。
在等待的两天时间里面,周天浩到县城里面转悠了一圈,天星县的县城,实在是有些小,县城的四周,有着很多的农田,上次和丁进林来检查工作,时间比较紧张,他没有在县城里面走走看看,这一次仔细观察了,得到的结论是比较沮丧的。这里的经济发展速度,从市面上可以看出来,情况很不妙,县城里面,看不见什么好的房屋,所谓的宾馆,也就是五层楼的楼房,全城没有高楼,最高的建筑,就是宾馆的五层楼房。
大街上的居民,穿着显得有些土气,与春山市无法比较,更为关键的,是大街上的人不多,这说明天星县几乎没有什么流动人口,就是本地的居民,这样的情况,难以拉动消费,从经济学发展的角度来说,是很不妙的。
周天浩更加关注的,是工业的情况,遗憾的是,他没有看见多少兴旺的企业,县城里面,主要有一家水泥厂,一家化肥厂,其余的企业,拿不上台面,或许是周天浩还没有注意到有些企业的,不过,水泥厂和化肥厂,今后没有多大的竞争力,这些都是80年代所谓的五小企业,本身的基础就不够牢固,当然,如果能够扩大规模,融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还是有希望的,可在天星县这样的地方,想要争取到县财政的支持,几乎不可能。
县委召开常委会之后,县委书记赵长河亲自与周天浩谈话,一方面,周天浩是从春山市市委办下来的干部,身份还是有些特殊的,市委组织部提出来建议的时候,赵长河是非常吃惊的,谁不知道,市委办的干部都是金贵的,怎么会到天星县来,而且是到山前乡出任主要负责人,最不济也是出任天星县的县委县政府领导啊。另外一个方面,周天浩年轻,才25岁,这样的年纪,到乡镇去出任主要负责人,还是有些震动的,不过,到山前乡这样的地方去,很大程度上,会减弱下面的议论。
赵长河与周天浩谈话的时候,很明确的告诉周天浩,山前乡的自然条件是不错的,不过,因为交通的制约,一直都得不到发展,至于说下一步的发展,赵长河也没有多说,说多了没有意思,周天浩自己会明白的。
周天浩简单的表态了,表示一定会努力工作,不辜负组织上的期盼。
周天浩沉稳的表现,引起了赵长河的注意,在他的印象里面,周天浩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为什么到天星县来,暂且不追究,但说话做事情,应该是意气风发的,不客气的说,就是有些指点江山的味道,可眼前的周天浩,完全不是这样的表现,一举一动都显得成熟,这个时候,赵长河开始认真思考了,周天浩为什么到天星县来,为什么会直接到山前乡。
县委副书记宋泽带着周天浩,到山前乡上任。
这是很不错的待遇了,是赵长河亲自安排的,本来赵长河准备自己送周天浩去上任的,无奈接到了春山市委的通知,要去参加会议,所以,他委托了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宋泽,送周天浩上任。
赵长河需要观望,看看周天浩接下来,会有什么反应,天星县的干部,说到了山前乡,都是谈虎色变,谁都害怕到那样的地方去,最为主要的还是交通条件的制约,山前乡距离县城120公里,但是,真正到山前乡,需要一天甚至是两天的时间,这里面的真实情况,周天浩很快就会明白的。
现在,周天浩已经明白了,一条大河,将云和乡与山前乡分隔开了,远远看去,对面的山前乡,山清水秀,虽然是冬季,但依旧能够看见一片绿色,可惜的是,大河中间没有桥,想要到达对面去,必须要坐船,想着游过去,除非是不想活了。
如果是多年后的一些驴友看见这样的地方了,一定是大呼过瘾,有了探险旅游的地方了,可在周天浩看来,这是横亘在山前乡的最大难题,不管山前乡有着多么好的资源,不管老百姓怎么努力,不解决交通问题,什么都是白说。
“小周,山前乡最大的困难,就在这个地方了,交通的制约,关于修桥的事情,县委县政府考虑过,不过投资太大了,以前曾经集资了,但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没有成功,现在,要到山前乡,必须到下面的码头乘坐木船的,冬天问题不大,河流不急,但夏天就有些困难了,水流太大的时候,有些时候,木船是不敢送人的。”
宋泽慢慢的做出来了解释,他没有看周天浩,这样的年轻人,京都大学的研究生,本来在市委办工作,为什么回到天星县工作,而且到了山前乡来,莫不是在市委办犯了什么错误。
“宋书记,修桥的事情,以前是怎么考虑的啊。”
“呵呵,县里的相关单位,也是做过预算的,要修一座坚固的大桥,总投资,需要400万元,这样的投资,县财政是没有办法的,只能是想想其他的办法了。”
宋泽不愿意多说,修桥的事情,里面的蹊跷多了,让周天浩自己去慢慢体会。不仅仅是修桥的事情,山前乡的个别农民,一直都是有些顽固不化的,可能是认为上面没有关心他们,这些情况,都要周天浩自己去了解的。
跟在宋泽的后面,朝着码头走去的时候,周天浩已经没有了多少的豪气了,现实就是现实,他根本想不到,山前乡会这样的困难,至于说乡里的具体情况,他也需要尽快了解,已经到这里来了,县委的文件也下发了,叫苦没有用,退缩更是不行的,是龙是虫,就需要在这里验证了。想到这里,周天浩暗暗鼓励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天没有塌下来,这不过是一个新的开始。





宦海通途 第126章 基本情况
(电脑程序出现了一些问题,今天上传的章节,耽误时间了,对不起了。)
冬季少雨,河流应该是很温顺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周天浩刚刚到山前乡上任,冥冥之中,需要接受考验吧,此刻的河流显得有些湍急,时不时能够看见流动的河水,一波一波袭来,这两天,下了一些小雨,上游的水流明显增大了一些。
此刻坐在船上的,有宋泽,还有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加上周天浩,司机留在了云和乡,他没有必要跟着过去,这一趟坐船,他们是享受到了特别的优惠的,因为县里的领导来了,云和乡的负责人早就与艄公联系好了,如果说县委领导和农民挤在一条船上,那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宋泽坐在船舱里面,面容很是平静,外面的流水声哗哗的传进来,他看都没有看,随着木船的起伏,晃动着身体,身边的组织部干部科长,神情也没有多少的异常,但周天浩的情况就不同了,脸色有些发白,这也难怪,周天浩从来没有坐过这样的小木船,多少有些不适应。
此刻的周天浩,咬牙切齿,脸色发白,似乎在承受什么痛苦。
“小周,有些晕船吧,不要紧,慢慢来,习惯了,就好了。”
周天浩勉强笑了一下,没有说话,其实,他根本不是晕船,而是晕山前乡这个地方,从春山市到天星县,200公里的路程,坐车不过大半天的时间,可从天星县城到山前乡,120公里的路程,却要走上整整的一天,甚至是两天时间,这是什么概念啊。县城到云和县90公里,三个多小时就可以到了。剩下的30公里路途,其中的10公里在云和乡,道路很不好,可能是考虑到山前乡过于的困难,云和乡政府懒的去打理这一段路,吉普车走过来需要一个多小时,接着要下车,步行5里路,走到码头等船。是等船,不是登船,这个时间说不准,耽误的时间。主要就是在这里。如果当天不能够登船,还要往回走5里路,在公路旁边的农户家里,找地方吃饭住宿。
至于说到了对岸的码头,是什么情况,周天浩不清楚,反正很快就可以知道了。
河面有100多米宽,这里是水流最缓的地方,作为码头已经很多年了。木船过去,10分钟左右,周天浩已经很惊奇艄公的技术了,从云和乡的码头,怎么就能够准确的到山前乡的码头,要知道。河里的水是流动的啊。
或许是知道了周天浩的好奇,宋泽再次开口说话了。
“小周,这些艄公,几乎是一辈子都和这条河打交道,每一次的涨水。包括水位是多少,什么时候能够划船,什么时候不能够过去。他们都是非常清楚的,可不简单啊。”
终于到了山前乡的码头,下船的时候,周天浩看见了,距离码头大约20米左右的地方,有不少的农民,都在等候着,估计是要坐船过河的,这些农民的穿着,实在是不敢恭维,大都是蓝色的粗布衣服,补丁不算什么,关键是没有洗干净。
周天浩下船的时候,众人都看着他们这个队伍,就三个人,居然乘坐整条船过来,这些人的身份,可不一般啊,该不是县里的大领导,到山前乡来检查指导工作了。其实这是不用怀疑的,派出所的严所长早就过来了,要求等船的农民,必须远离码头20米的距离,而且还有干警专门在执勤,一个冒冒失失的毛头小子,有些不服气,准备走到码头上等船,被干警狠狠的踹了两脚,缩到一边去了。
一个长得矮矮胖胖、皮肤有些粗糙的男人早就等候在码头,等到宋泽等人上了石梯,到了码头的时候,满脸笑容的迎过来了。
“宋书记,您好啊,欢迎您来检查指导工作啊。。。”
男人和宋泽以及组织部科长握手之后,依旧是面带微笑的看着周天浩。
“这位就是周书记吧,欢迎你到山前乡工作啊,我叫顾长顺,今后,我们就有主心骨了。。。”
顾长顺的手软绵绵的,周天浩和他握手的时候,感觉不是很好,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应该是孔武有力的,直爽的,他知道,这人就是山前乡的乡长顾长顺了,在县里的时候,宋泽介绍了山前乡班子的情况。
“老顾,乡里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到了乡政府,马上就可以开会了。”
“那好,马上到乡政府去开会,明天县里有会议,我还要参加的,下午就不吃饭了,宣布了决定,我要赶回去的。”
“宋书记,您还是吃饭了走吧,来得及的。”
宋泽没有说话,摆摆手,意思是不吃饭了。
从码头到公路,有4里的小路,一行人走到了公路上,一台军绿色的吉普车,正在这里等候着,不远处也有一台吉普车,从外面就可以看出来,是派出所的车,派出所所长严家福过来和众位领导握手,接着上了所里的吉普车。
宋泽坐在前面,周天浩、顾长顺以及组织部的科长坐在后面,吉普车启动了,还有10公里的路,才到达乡政府的。
上车之后,顾长顺一直和宋泽说话,看样子是非常熟悉的,周天浩没有说话,秘书科长坐在中间,他正好和顾长顺隔开了。此刻,他正在思考,宋泽为什么这么快就要离开了,按说送自己到山前乡上任,至少也要停留一个晚上啊,如此的聪明,下面的干部,会有看法的,留下的印象也不好啊。
半个小时之后,吉普车进了一个院子,在一栋两层的房屋面前停下了。
周天浩下车之后,注意看了着这栋房子,这是一栋石质结构的瓦房,外面的石灰已经有些脱落了,能够看见里面的石头和黄色的泥巴,房子有些大,从一排排的窗户就可以看出来。木质窗户上的绿色油漆也在脱落了,有些地方的木头,已经变了颜色,看上去黑乎乎的。
20来个人站在房子的前面,自觉排成了两行,看见宋泽、周天浩等人进来以后,都开始鼓掌,宋泽微笑着和大家挥手致意,进入房子里面的时候,和前面的几个人握手了。
周天浩很不习惯这样的欢迎方式,又不是中央领导下来视察工作,鼓掌欢迎干什么啊,这种夹道迎接的方式,确实是有些令人反感的,周天浩想到了那些明星秀的场景了。他没有挥手,脸上带着公式化的微笑,跟着宋泽,直接进入了屋子里面。
进入了屋子,迎面是堂屋,一眼可以看见上楼的木质楼梯,两边的走廊显得有些幽静,这可能是房屋内空很高的缘故。
宋泽对这里好像很熟悉,直接朝着右手边的走廊走去,周天浩跟上去了,一个看上去长相不错的女人,媚笑着在前面带路,虽然没有和宋泽说话,但周天浩感觉到了,这个女人应该是认识宋泽的。
会议室里面的摆设很简单,前面两张桌子,上面铺着红色的布,下面就是一排排的条椅了,主席台摆放四把藤椅,显然是安排好了。
很快,宋泽在中间坐下了。
“周书记,来,坐这里,你马上就是这里的主人家了,今后,我到山前乡来了,一切都要听你的安排了,呵呵。。。”
进入会议室的有10来人,全部是山前乡的班子成员,在乡镇班子成员普遍都超标的情况下,山前乡只有10来个班子成员,这样的情况,还不多见,可见这个地方,愿意来的人真的不多,哪怕是成为乡里的领导。
会议的时间很短,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宣读了县委的文件,接下来,宋泽代表县委讲话,提出来了一系列的要求,周天浩也简单表态,表示服从县委的决定,在山前乡好好工作。顾长顺也讲话了,表示拥护县委的决定。
整个的会议,半个小时就结束了。
宋泽说到做到,真的不吃饭了,散会之后,和周天浩、顾长顺握手之后,乘坐吉普车,赶往码头去了。
顾长顺在送走了宋泽之后,亲自带着周天浩,来到了准备好的办公室里面,办公室的摆设,同样简单,一张办公桌,一把木椅子,办公桌对面,一把长条椅,办公桌的旁边,一个大柜子,沙发都没有。
“周书记,山前乡的条件很困难啊,等你休息好了,我专门汇报情况。”
顾长顺说话的时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明显是履行公务,看不出来任何热情的表现,其余的班子成员,这个时候,也看不见踪迹,似乎周天浩的上任,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影响。
看了办公室之后,顾长顺带着周天浩上楼了,楼上是班子成员,包括乡政府干部住宿的地方,周天浩的寝室也安排布置好了,寝室的摆设还是不错的,棉套床单等等,全部都准备好了,屋子的中间,还有一个电炉,不过下面垫上了几块砖头,因为地板是木头的,烤火的时候,不小心发生了火灾,那可是大事情。
食堂单独在一边,看见了乡政府的这个食堂,周天浩想到了特困户的住房,食堂的外墙,黄黄的一片,上面盖着瓦,走进去之后,几张方桌,看不见椅子,估计都是站着吃饭的,炒菜做饭在里面的屋子。




宦海通途 第127章 头等大事
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周天浩大致了解了山前乡的情况,全乡辖37个村,总人口3万多,乡里的自然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有取之不尽的石灰石,还有木材,楠竹,中药材等等,特别是石灰石,可以办水泥厂,可以烧石灰,可以办石材厂,很多的地方都是需要的,木材、楠竹和中药材也可以卖钱,无奈的是,交通不便,这些东西,如果用渡船运出去,豆腐捧成了肉价钱,谁还会要啊。当然,山前乡也不是与世隔绝,朝着西边走上200公里,就可以到宏利县县城,从宏利县县城再到天星县城,算下来,接近300公里了,要命的是,从山前乡到宏利县的公路,惨不忍睹,大概都是穷哥们,没有多少钱,能够投入到道路的建设上面的资金有限。要出去赶集,或者采购物品,选择这条道路,更加的不成立。所以,农民出门赶集,包括到县城去,都是乘坐渡船,遇见夏季涨水,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可能从宏利县走的。
毫无疑问,周天浩到了山前乡,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解决交通问题。
连续的一个星期,周天浩都在思考,他暂时没有召开党委会,也没有召开班子会,更没有到村里去看情况,班子成员陆续都来汇报工作,周天浩的态度一般,在不熟悉班子成员的情况下,周天浩不会轻易表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山前乡的头等大事,就是修桥,如果不能够解决交通问题,说什么都是没有作用的。尽管你到村里去,和农民打成了一片,尽管你口口声声说要为农民办实事,没有人会相信你,可修桥哪里是容易的事情。
400万元的资金。到哪里去筹集,天星县的财政收入,全年才1800万元,这点收入,发工资都不足,天星县的财政,被称作是**财政,也就是说,财政收入什么事情都办不好。只能是发工资,而且还要得到春山市财政的支持,和宏利县的财政比较,人家每年还能够像模像样的搞一下预算和决算。还能够遮羞,天星县遮羞的布都没有,所以被称作了**财政。想着依靠财政来解决修桥的资金,周天浩知道,看看10年以后怎么样。
这么多年过去了,山前乡的历任领导,说是不想修桥,那肯定是不存在的,为什么一直都没有修好。肯定是有理由的,首要的原因,就是差钱,至于其他是什么原因,周天浩不知道。乡纪委〖书〗记谭冬明汇报工作的时候,显得吞吞吐吐的。好像有什么事情,想说又犹豫不决的样子,周天浩不是没有注意到,但是,他想到更多的。还是修桥资金的事情,他甚至认为,自己来到山前乡的目的。就是修桥。
考虑到修桥事情的时候,周天浩也注意到了乡里班子成员的情况,他总是感觉到有些不对,至于究竟是什么不对,说不上来,似乎乡里的所有大事情,都是顾长顺说了算的,本来这是正常的,周天浩已经了解到了,上一任的〖书〗记,已经离开两个多月,到县科委,出任主任去了,这段时间,一直都是顾长顺负责全面工作。
而且,山前乡的主要领导,调整的确是过于频繁了,大部分的主要领导,在这里坚持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年,仿佛这个地方,就是锻炼干部的地方,到这里镀金之后,或者是磨练之后,很快就离开了。特别是上一任的〖书〗记,家在县城,也是从县直单位派下来的,到了山前乡,还当自己在县城工作,每个星期准时回到县城度周末,周六中午离开,周一下午到乡里,形成的印象很不好,只要到了放假的时候,乡里不管发生什么大事,他都是坚持回去的。
所以说,顾长顺实际上是真正的负责人,顾长顺是本地人,熟悉情况,加上〖书〗记不愿意管具体的事情,一切的事情,当然是他说了算。
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应该是了解山前乡的所有情况的,特别是专管组织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宋泽,曾经在山前乡驻点扶贫两年时间,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难怪上次宋泽送周天浩到山前乡,显得那么的熟悉。
周天浩知道,自己遇见了大麻烦,要说400万元的资金,他不是想不到办法,万一没辙了,死皮赖脸的去找蔡裴琳,请求解决资金修建大桥,能够解决多少是多少,但工作不是这样做的,他自己也有钱,总不能拿出来为山前乡的事情耗费的。关于以前的情况,周天浩侧面了解了一下,修建大桥,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请求上级解决一部分的资金,另外就是农民集资,以前修桥提出来的方案,就是这样的办法,山前乡的农民,按照人均40元的标准集资,一共是120万元,县里解决100万元,找到上级解决100万元,用这些资金,也是能够修建大桥了,至于下欠的资金,下一步想办法,只要大桥修好了,什么都好说。
周天浩隐隐知道,山前乡以前集资过,但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好像上面也做过了资金的审计,没有暴露出来什么问题,不了了之了,具体情况怎么样,他还没有了解。
周天浩终于决定,召开第一次的班子会了,按照规矩,首先要召开党委会,接着是召开班子会,不过,乡里也就10来个班子成员,没有必要分得那么仔细,这不是在县里,还有什么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的区别,乡镇只有那么大,很多的时候,做事情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有句话形容乡里的工作,出门一把抓,进门再分家。
1...4950515253...2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