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宦海通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顾乡长,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修桥修路,历来都是受到百姓拥护的,这是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好事,这绝不是为我们个人树碑立传,你我都是党员领导干部,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样最大程度的做好工作,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会遇见困难和问题的,如果看见问题就退缩了,不想到解决的办法,那要我们这些干部干什么啊。。。”
周天浩的话还没有完,顾长顺就板着脸,离开了办公室。
周天浩感觉很不舒服,他想不到,顾长顺的情绪会这样的激烈。
谭冬明进入办公室的时候,发现周天浩的脸色很不好。
“周书记,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哦,没什么,老谭,你有什么事情吗?”
“周书记,关于修桥的事情,我刚才仔细考虑了,我觉得,尽管县里决定给100万了,但现在动手修桥,时机不是很好,我是坚决反对修浮桥的,那样没有多大的作用,如果早决定修浮桥,上次集资的时候,就可以动手了,修浮桥的作用不大,仅仅解决走路的问题,对山前乡没有多大的作用的。”
“老谭,你认为,顾乡长为什么反对集资啊。”
“周书记,那我可实话了,你不要认为,我这是乱啊,上一次集资的事情,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可以,到至今,事态都没有完全平息,现在,你为了修桥,再一次的提出来集资,岂不是将上一次集资的事情抖露出来了,人家现在想着捂盖子,你偏偏去揭盖子,触到了人家的痛处,人家当然要反对了,而且是激烈反对,要是我猜测不错的话,顾乡长甚至要直接和你翻脸的。”
周天浩突然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一条线在他的头脑中清晰的形成了。(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t!~!





宦海通途 第175章 初见端倪
刚刚在县委门口下车,周天浩就看见了蔡志明,他本来是准备回春山市去看看的,一个月时间没有回家了,很是想念向琳,包括毛晓莉。
“周书记,赵书记在办公室等你。”
“蔡主任,您怎么知道我回来啊。”
“呵呵,不仅我知道,赵书记也知道,你快去吧,赵书记已经等了一会了。”
周天浩其实是准备拜访赵长河的,但是,没有计划好所有的步骤之前,周天浩需要自己冷静一下,多思考山前乡的事情,特别是顾长顺的事情,和谭冬明交谈之后,周天浩突然察觉到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顾长顺坚持自身的意见,而且背后有宋泽的支持,班子里面,孙明菊是顾长顺的坚定支持者,其余的班子成员,除开谭冬明,都是观望派,这样的情况,对自己是不利的,毕竟顾长顺在山前乡,有着很不错的基础,至少站所的负责人,大都是会支持顾长顺的,再说了,自己还是年轻了一些,在大部分的干部看来,年轻就代表着不成熟,就代表着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既然赵长河在办公室等着,周天浩就不可能完全做好准备了,只能是见机行事了。
赵长河没有想到,马三富暴露出来的问题,竟然牵涉到了山前乡的顾长顺和顾长贵兄弟,当然,一切都需要证据来支持,马三富揭露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归结到底,就是一些吃吃喝喝的问题,还有顾长贵的作风问题。但山前乡那么贫穷的乡镇。吃喝就不是小事情了,顾长贵拿着公家的钱嫖娼。要是查证属实,可以开除公职了。可以想象,企管办都能够如此的大吃大喝,其他的单位会怎么样。
赵长河是听陈和平汇报的马三富的问题的。
在面对山前乡集资问题的时候,陈和平与宋泽完全不同的态度,令赵长河是有些为难的,宋泽在县委领导中间的资历,是很不错的,已经是五十多岁的年纪了,估计也就是在天星县退休了。退休之前。能够到人大政协去,扶正级别。赵长河的天平,还是偏向于宋泽的,毕竟山前乡的情况,大家都是清楚的。宋泽在山前乡驻点两年时间,很了解情况,集资的事情,有审计报告,任何的事情,都要用事实来说话的。
联想到山前乡修桥的事情,赵长河觉得,自己还是要找到周天浩,好好的谈一谈。周天浩的身份有些特殊。从春山市市委办公室下来的,在天星县,属于典型的外来户,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也不是哪一派的人,年初吃饭的时候。周天浩委婉的拒绝了让顾长顺负责日常工作的提议,赵长河就发现问题了,周天浩敢于冒着得罪宋泽的风险,也不愿意顾长顺实际负责山前乡的工作,肯定是有原因的。
周天浩进入办公室的时候,赵长河刚刚和县直部门的负责人谈完工作。
“周书记,你来了,坐,呵呵,一个月时间,你是第一次下山啊。”
“赵书记,我本来是想着专门来给您汇报工作的,想不到,刚刚在县委门口下车,就遇见蔡主任了。”
“嗯,其他的工作就不要多说了,修桥的事情,专门召开了会议了吗?”
“召开会议了,有两种不同的意见,顾长顺同志坚持修浮桥,他主要考虑到山前乡农民的困难,无法筹集那么多的资金,在农民中间进行摊派,会引发问题的,谭冬明同志坚持修钢筋水泥桥,认为这才是符合山前乡的要求的,也是实实在在为山前乡的农民考虑。”
“哦,这样啊,你是什么意见?”
“我认为,还是修钢筋水泥桥,不过,资金上面,确实存在很大的难题,县里给了100万,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以前的预算有些不够了,修一座宽25米、长300米的钢筋水泥大桥,可能需要500万左右的资金,资金缺口太大了。所以,我的想法是,在资金没有充足保证的前提下,首要的问题是筹集资金,至少有400万的资金,才能够考虑动工修桥的事情。”
赵长河点点头。
“你的考虑是不错的,不过,我也要提醒你,你的不少前任,都是这样的想法,谁都想着能够修好钢筋水泥大桥,可因为面临的困难多,还有一些个人的因素,所以,修桥的事情,最终还是耽搁下来了,如今的情况,你是清楚的,老百姓起房子都是这样,不可能有多少人家,将全部资金摆在家里了,才来开始修建房屋的,修桥也是这样,接近500万元的资金,你如果想着全部筹集齐了,再来动手修桥,我都不敢想象,是什么时候了。”
“工作中间,总是会遇见困难的,需要我们去想办法克服,山前乡目前的困难,很大程度上,就是交通不便造成的,可以说,交通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不要说山前乡,天星县都饱受交通瓶颈的制约,我们这里是山区,和春山市是无法比较的,道路弯弯曲曲,平原地方的司机,看见这些山路,吓都吓坏了,哪里还有心思到这里来,所以,我是看着你的,如果你能够在山前乡率先开始修桥了,打响了第一炮,我们就抓住这个契机,开始新一轮的改善交通瓶颈的热潮。”
周天浩听赵长河这么说,很是吃惊,这副担子太重了,赵长河这么说,说明县委召开会议的时候,已经有了这样的思想,吕祥生和宋泽,在电话里面,都没有说到这层意思,自己想到的,也是一些其他的内幕,根本就没有想到,山前乡修桥,还牵涉到了改善全县交通瓶颈的大局。
“赵书记,我一定会努力的。”
“好,我相信你能够做好的,县里只有这么大的能力,拿出来100万元就不错了,剩余的资金,你要想办法,需要县里出面支持的,尽管说,向上面争取资金,不仅仅是山前乡的事情,更是县里的责任。”
修桥的事情,经过赵长河这样说,周天浩知道,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必须要迎难而上。
“周书记,马三富的事情,你听说了什么吗?”
周天浩看着赵长河,摇了摇头,他在天星县,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这方面的消息,是不可能知道很多的。按说马三富的事情,调查应该是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移送到检察机关了,监察局也需要出面的,如果马三富被起诉判刑了,要开除公职的。
“马三富的事情,我建议你还是关心一下,具体的情况,你可以找到陈书记,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有些情况,陈书记会和你交换意见的,当然,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
周天浩没有耽误,立即到了县纪委。
赵长河一定是知道马三富的情况的,可为什么没有直接说,周天浩有些捉摸不透,看来,自己还不是赵长河的心腹,暂时也不可能成为赵长河的心腹,所以说,有些事情,还是要按照程序进行,县纪委是可以参与到对马三富的查处里面的,陈和平一定是熟悉所有情况的。
周天浩重点关心的,还是顾长顺的事情,如果和顾长顺之间,因为修桥的事情,矛盾激化了,那就必然牵涉到班子调整的问题,顾长顺离开山前乡的可能性,暂时是没有的,能够调整的,就是孙明菊,如果孙明菊离开了山前乡,可以想象,将对顾长顺造成沉重的打击,自己的威望也能够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陈和平的态度很明确,马三富在公安局,交代了不少的问题,牵涉到的女人就有10来人,大都是山前乡的一些农村妇女,马三富利用职权,强奸妇女,公安局已经准备落实相关的材料了,考虑到农村里面,这样的事情,影响很大,所以暂时没有开展调查,如果因为马三富的事情,致使一些农村妇女想不开,上吊自杀了,事情就麻烦了。
马三富重点说到的,还有顾长贵嫖娼的事情,就是在县城的美容美发店,用公款玩小姐的事情,公安局到这些美容美发店去查了,可惜,这些店里的服务员,流动性很大,调查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公安局本来是准备传唤顾长贵的,可没有明确的证据,也不好随意的动手。
说到这里的时候,陈和平显然是有些气愤的,说是正常的传唤都存在困难了,还怎么调查案件。
周天浩一直都是在听着,没有说话,出现这样的情况,没有什么稀奇的,相信顾长贵一定是知道了一些情况的,不活动才怪了,只要有人发话了,这些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的材料,就没有多大的实质作用了。
陈和平最后说到了山里红公司的情况,但语气有些软,周天浩敏感的判断出来了,马三富不一定清楚山里红公司的具体情况,没有说出来有价值的线索,要知道,陈和平一直都是盯着山里红公司的事情的,如果有线索了,岂会善罢甘休。未完待续。。




宦海通途 第176章 惊变
---------..
躺在床上,周天浩仔细思考着赵长河的话语,以及陈和平的要求。回到春山市之后,周天浩哪里都没有去,甚至没有到超市去看一看,如今,商业一条街的规划,已经出台了,牵涉到了不少搬迁的事宜,刘万勇派出的乾坤公司的人员,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受到了好评,工作进展是很顺利的。令周天浩感觉到舒心的事情,就是向红轩拿到了大工程,而且与家家乐商贸公司签署了正式的合同。
在春山市的一切运作,刘万勇都是要求家家乐商贸公司负责运作的,在工商局注册的时候,公司的经营范围无所不包,这在公司职能规范化以后,是不可想象的,可现在是没有问题的。反正是招商引资的成果,市政府会大力支持的。
向红轩得知周天浩回到了春山市,专门到了市委,给周天浩送来了香烟和白酒,还有一台电脑,并且专门联系了,给周天浩的单元房里面,装好了宽带。互联网在春山市开始推行的时间,也不过两年多。宽带的门子不多,向红轩有着不一般的关系,就在周天浩回到了春山市的时候,邮电局就上门安装宽带了。
应该说,重生之后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周天浩有钱了,超市的利润,张经理按照规矩,每季度都存入到周天浩的银行存折里面去,而且会送上财务报表,生意场上面的事情,周天浩不需要操心了,他的本意,也不准备做多大的生意,银行存折上面的资金,已经超过200万,接近300万元了。再说自己的感情生活,和向琳拿了结婚证,要知道。向琳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重生之前,就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只身到国外去了。还有毛晓莉,陈玲,这些感情的存在,重生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最为重要的,是周天浩的仕途。25岁的年纪,已经成为乡党委书记,非常好的基础了,导师宋功伦提前到中央工作。目前看来,已经逐渐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周天浩给宋功伦打电话了,从宋功伦的语气来看,工作是非常顺心的。
这一切,都是非常不错,可周天浩没有感觉到满足。
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按说周天浩完全有机会留在京城工作,图谋更好的发展。起点是能够决定很多事情的,可在重生之前,周天浩没有上层的工作经历,本就对上层存在着一种畏惧的心理,一直到40岁了,才是副科级的干部。而且有着不堪入目的遭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周天浩还是满足的,只要一切顺利,他就能够走出一条金光大道。
但周天浩毕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间的,官场上的残酷。他有着很清醒的认识,为了权力,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会发生。严格说,重生之时,周天浩除开确定走仕途,具体的理想还是模糊的,底线就是不做贪官,现在,仅仅是担任了乡党委书记,他就面临具体的考验了,那就是做庸官还是做能吏,山前乡农民的贫困,极大的震撼了周天浩,他觉得,当官还真的是需要做事情的,自己可以有很多的超前认识,但是在工作中,要贯彻纸屑理念,就需要面对诸多的问题。
周天浩回到了现实中间,仔细思索赵长河与陈和平的话语,两人的意思究竟是怎么样的,赵长河对山前乡的班子,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表态,但是,要求自己找到陈和平汇报工作,这其实就是一种态度,至于说陈和平,对顾长顺不满意只是一个方面,更大的不满意,似乎是针对宋泽的,这里面的事情,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的。
周天浩没有完全下定决心,在学校的时候,对付刘光俊的事情,他还是有些后悔的,完全可以想到其他的办法,自己出手还是太狠了。所以,在招商办和市委办工作的时候,尽管遇见了申言昌和孙思维,遇见了他们的算计,周天浩还是没有下狠手。
现在的情况,是如何的面对顾长顺,依旧纵容还是下手对付,官场上,要么不动手,动手就要置人于死地,不能给对手翻身的机会,要想好每一步,做这样的事情,其实比考虑工作还要辛苦,目前,周天浩没有找到动手的理由。
一觉醒来,已经是上午九点多钟了,很长时间没有睡懒觉了。周天浩慢慢起身,这几天,市一中组织月考,向琳有些忙碌,晚上都是住在一中宿舍的。周天浩也有些遗憾,说实话,回来的想法,是想搂着向琳睡觉的,毕竟男人有正常的需求。
手机响的时候,周天浩心不在焉。
“是周书记吗,我是谭冬明。”
“老谭,有什么事情吗?”
“我现在正准备到县里去,刚才县政府办公室打来了电话,说是有山前乡的农民,到县里去上访了,主要就是反映集资的问题,他们听说县里给山前乡拨款了,准备修桥了,资金不足,要在农民身上摊派,所以不满意了。顾长顺和孙明菊都到村里去了,找不到他们,吕县长很恼火,说这样的上访情况,实在是很少见的,要求我们马上派班子成员下去,好好做工作,将农民全部带回去。”
周天浩感觉到匪夷所思,修桥的事情,班子会没有做出来最终的决定,农民是怎么知道的,就算是参加会议的班子成员,不小心透露出来了内容,可也没有决定要集资啊,一切都还没有形成最后的定论,为什么会有农民到县政府去上访。
“周书记,问题还是有些严重的,县里很少发生这类的上访,山前乡每年都要县政府特殊的照顾,以前曾经因为救济的事情,有人到乡政府来,反映自己家里的生活困难,需要得到相关的救济,那个时候,宋书记在乡里驻点,就严厉批评了这样的行为,想不到,这一次竟然有人到县里去上访了,弄不好,县委县政府会追究山前乡责任的。”
“等等,老谭,你的意思是说,山前乡有农民到县政府去上访了,到时候,县委县政府很有可能追究我的责任,是这个意思吧。”
周天浩没有将上访当作多大的事情,在他的印象里面,上访不是什么大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不知道会有多少的上访,特别是企业改制以后,政府将面临数不清的上访,甚至有专门破坏办公秩序的上访。谭冬明提醒了,周天浩才明白过来,现在的时代还是不相同的,上上下下是很关注上访事件的,特别是这种群体上访。
“周书记,可能有这个因素吧,不过,这次是为了修桥的事情,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我到县里去了以后,会专门做出来解释的。”
周天浩的眉头皱起来了,年前贫困户到乡政府上访,已经引发了一些波动,事情反映到县里去了以后,县委领导都颇有微辞,这一次,山前乡的农民居然到县政府去上访了,而且是对乡政府还没有做出来决定的事情,进行上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为了不集资吗,可能没有那么简单,这次的上访,如果县委县政府领导不满意了,很有可能取消给山前乡的拨款,这样,山前乡就暂时不要想着修桥的事情了。
“老谭,你到了县政府之后,一定要当面给吕县长汇报,如实汇报我们召开会议的情况,明确说出来,乡党委还没有做出来最后的决定,不知道农民为什么会上访,不要有什么忌讳的,直接汇报。”
“周书记,我明白了,我看是不是找到顾长顺啊。”
“不用找了,你现在找不到他,直接到县里去,我现在也准备出发,到县里去。”
“周书记,你还是休息两天吧,没有什么事情,我能够应付下来的,我考虑,你暂时不要出面,如果这次的上访,背后有文章的话,有些人巴不得你出面,如果我到了县里,遇见了什么意外的情况了,我会给你及时汇报的。”
“也好,我等你的消息。”
挂了电话,周天浩看了看手机上面的时间,还不到10点钟,他就是再笨,也知道,这次的上访,背后有人组织了,目的可能是两个方面,一是不准集资,二是让他周天浩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面前吃瘪。这背后组织的人,也太看不起他周天浩了,上午9点多钟就到县政府去上访了,从山前乡,你就说半夜出发,早上也赶不到县里的,上访的人,一定是头一天就到了县里了,从时间上面计算,周天浩立刻山前乡之后,准备上访的农民就出发了。
怒火之后是冷静,周天浩感觉到,顾长顺害怕,害怕集资的事情,就如同谭冬明说的一样,这一次的集资,如果引发了农民的怒火,上一次集资的事情,就会被捅出来,到时候,顾长顺很有可能要倒在那一次的集资事情上面的。
---------




宦海通途 第177章 背后的计划
顾长顺此刻没有在山前乡,周天浩前脚离开山前乡,他后脚跟着离开了,至于说相关的事情,他已经托付顾长贵去办理了。
要说这段时间,顾长顺是很忙碌的,一方面需要知道马三富的情况,看看马三富究竟说了一些什么事情,会不会牵涉到自身,另外就是需要阻止周天浩威信的上升。周天浩在春山市争取到了10万元的资金,表面看起来是好事情,但却让顾长顺看到了巨大的危机,这说明周天浩在春山市,还是有着一定背景的。所以,过年的时候,顾长顺拜访了宋泽,明确说到了自己的担心,希望能够想办法找一些事情,让周天浩分散注意力,不要将重点集中到山前乡的事情里面,这样让周天浩在山前乡飘几年,顺利到县里去。
可惜这个目的,最终没有达到,周天浩上班以后,依旧重点关注山前乡的日常事务,顾长顺已经发现,班子成员的心思慢慢发生了改变,以前紧跟他的熊顺兴、戴春竹等人的行为都有些捉摸不定了,除了孙明菊依旧忠心耿耿。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绝不能长了,否则,后面的局势,顾长顺无法把握,毕竟周天浩是乡党委书记。
偏偏这个时候,县里决定拨款100万元,给山前乡修桥了,猛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顾长顺还是有些高兴的,修桥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如果周天浩将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到修桥的方面去了,乡里的事情,自然不可能管那么多了,这种情况下,自己可以慢慢来收拢人心,对于谭冬明这样的人,坚决不能够姑息了。要进一步的孤立,等到周天浩调走的时候,毫不留情的排斥谭冬明。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令顾长顺有些懊恼了,周天浩竟然准备修钢筋水泥大桥,县里交通局的工程师,曾经在山前乡住了两个月,拿出来了两套修桥的方案,一套方案是修浮桥。两边用钢筋拉着,下面也是钢筋,上面铺木板,主要是用于行走。轿车和吉普车可以过去,大车就不行了,预算投资不到150万元,一套方案是修钢筋水泥大桥,宽25米,长300米,预算投资是400万元。
这些情况,周天浩都是知道的,按说县里给了100万元。想办法找到50万元,修一座浮桥,能够过吉普车和小车,就可以了,农民出行也方便了,顾长顺甚至以为。这是县里专门给了100万元,让周天浩修好了桥,有了政绩,早点离开山前乡。
再一次在山前乡集资,顾长顺是必须想办法制止的。他还是有些害怕,上次集资的事情,闹出来的事情是不小的。只不过自己想了很多的办法,总算是压住了,这一次,周天浩如果决定集资,上次的事情,很有可能被翻出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山里红公司牵涉到的事情大了,千万不能够有闪失。
顾长顺甚至不惜和周天浩翻脸,也要阻止集资的事情,可从事情发展的情况看,周天浩似乎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山前乡集资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顾长顺绝不会坐以待毙。他要在修桥的事情开始之前,尽到最大的努力,就是县里不给钱了,也无所谓,大不了暂时不修桥了。
1...6970717273...2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