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通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谭冬明虽然明白了陈和平的意思,但是,心情却越来越沉重了,看来,修桥的事情,包括集资的事情,已经不仅仅是山前乡的事情了,县里的领导也是关注的,而且意见可能是不统一的,这就说明了,周天浩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他不知道,为了修桥的事情,还会引发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来。
“陈〖书〗记,我记住了,回去以后,我一定会给周〖书〗记汇报您的意见的,修桥是山前乡的大事情,周〖书〗记是非常重视的。”
“是应该重视啊,县里也是非常重视这件事情的,一定要做好,面临的困难是很多的,有些困难,可能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你要提醒周〖书〗记,多多注意一下的。好了,不多说了,你一定还没有吃饭,难得到县里来一趟,纪委接你吃饭。。。”
---------
宦海通途 第180章 流言
周天浩赶到县城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异常,其实,他在接到谭冬明的电话之前,已经准备出发了,想到谭冬明汇报的情况,周天浩觉得有些不对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时间把握是如此的准确,自己刚刚离开山前乡,回到春山市,还没有来得及安稳一下,就接到了有山前乡农民到县政府上访的事情,而且是因为修桥集资的事情,偏偏顾长顺也没有在乡政府,到村里去了,现在这个时间,到村里去干什么,春耕省城刚刚结束,马上要准备第一次的收粮收款,顾长顺应该是在财政所,还有孙明菊,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驻点本来就在乡政府跟前一带,从来没有听说到村里去的,既然也到村里去了,这一切,难道都是巧合吗,特别是谭冬明汇报了相关的情况之后,周天浩就更加的坐不住了。
周天浩是乘坐向红轩的轿车赶往天星县的,向琳很是不高兴,好不容易给学校的老师说了,准备抽时间陪一陪周天浩的,想不到周天浩马上要赶往天星县,甚至是回到山前乡去,两人之间没有来得及亲热,不过,想到了周天浩这也是为了工作,是没有办法,向琳还是叮嘱周天浩,一定要注意身体。
一路上,周天浩都在思考,他可以怀疑,这一切的幕后操作者都是顾长顺,但这需要证据,这样的事情,是最不好确定怀疑对象的,谭冬明在电话里面说了,到县政府上访的农民,都是一些不务正业的,不是安心种田的农民,这样的话,在他周天浩的面前可以说,但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面前,是千万不能够说的。八十年代的时候,做生意的农民,就被称作是不务正业的,偏偏这些人有出息了,确切的说,向红轩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
乡政府召开了班子会,不到半个小时,内容乡政府的干部全部就知道了,不要说乡里。县里都是这样,前脚刚刚散会,外面就知道了会议内容,甚至谁说了一些什么。都描绘出来了,你能够去追究谁啊,法不责众。
这种滋味不好受,就好比是知道有人在进攻,可进攻者躲在暗处,你就是看不见他,还要时刻提防对方射来的暗箭。
轿车在县委门口停下了,天已经黑了,司机很辛苦。周天浩建议是不是在宾馆住一个晚上,天亮以后回去,司机笑着说不必了,习惯了,老板每天早上要用车的,现在赶回去。没有什么问题,天气好,多开一下车,没有问题的。周天浩没有强留。
就在进入县委大院的时候,周天浩感觉到了异常。这种感觉有些突然,周围没有什么人,可周天浩就是感觉到不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觉,他不清楚,但这不是好的感觉,重生之前,他有过这样的感觉,也是在遭遇到打击之前,出现了这样的感觉。
周天浩不想吃饭,直接回到了寝室里面,按说,谭冬明应该处理好了上访者的情况,估计是明天上午回到山前乡去了,周天浩打算一大早,直接到车站去,乘坐班车到云河乡去,不要县委派车了,这种派车的滋味不好受,自己担任书记的地方太穷了,受到了县里这么多的关注,人家本来就有些不舒服了,每次还要县委办派车,自己都不好意思,还是要想办法修好了大桥,坐着乡里的车,直接到县城,这才是正理。
手机响了,周天浩以为是向琳打来的电话,看了看来电显示,发现是天星县的号码。
“喂,请问你是周天浩书记吗?”
“我是,请问你是谁啊?”
“我是谁不重要,我听到了有些传闻,给周书记说一下,请周书记注意一下。”
“你请说吧。”
“主要是关于山前乡修桥的事情,县里给了山前乡100万元的资金修桥,不少的干部是不满意的,县里没有什么钱,工资都发不起,却给了山前乡100万元修桥,有些人说了,周书记是有背景的,是从市里来的,县里的领导迫于压力,给了山前乡100万元,这是帮助周书记建立个人的政绩,帮助周书记得到提拔的,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县里一直都没有给钱,周书记来了,上任不长的时间,县里就给了100万元了。”
周天浩没有说话,天星县的不少干部,干工作不怎么样,猜测这些事情,倒是挺有心机的,不管县里为什么给100万元,就是给这钱了,要求有些干部到山前乡,修钢筋水泥大桥,也不会有人去接受任务的,可周天浩接受任务了,有些人就要说怪话了。
“另外一个方面的传闻,是有关集资的,县里给100万元修桥,肯定是修不好钢筋水泥桥的,修浮桥的资金都不够,所以,差的资金,就需要集资了,这么大的缺口,如果都是老百姓来承担了,都是山前乡的农民来承担了,到时候,大桥就是修好了,也是周书记踏着山前乡农民的血肉,为个人树碑立传。。。”
周天浩的手在颤抖,对方不肯报出来姓名,打来了匿名电话,不管是善意还是恶意,总之都是提醒他的,依照周天浩目前在天星县的基础,听不到这些传闻,如果没有人提醒,最终还是蒙在鼓里。
“谢谢你了,虽然你不愿意报出来姓名,但我相信,你是善意的提醒。”
“周书记,你说对了,我肯定是善意的,周书记已经知道这些传闻了,我就不占用你的时间了,再见。”
周天浩感觉到有些无力,谁都不愿意遇见麻烦事情,这次到春山市去,周天浩是准备找到蔡裴琳书记的,反映一下,县里给了山前乡100万元,蔡裴琳表态的100万元资金,是不是可以提前到位了,有了200万元的资金,底气总是足一些的,再说了,自己要来了100万元的资金,最终集资的任务,明确为200万元,这样摊牌下去,压力会小很多的,平均到每人的头上,不足100元钱了,最后差的资金,可以从项目上面来想想办法。
这些事情,本来就够麻烦的,想不到现在出来了这些流言,流言的杀伤力是很大的,周天浩是过来人,不可能漠视,任何的流言,都代表了一些方面的意见,出现流言之后,县委县政府是会有态度的,如果主要领导在相关的会议室专门提出来了,予以了批评,这说明流言是下面的人造的,是别有用心的,如果任何一方都不表态,任由流言传播,那就值得思考了,说不定某些领导,已经相信了流言,或者就是这样的看法。
周天浩想到了谭冬明,为什么还没有给自己打电话,难道说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吗,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吗,从刚才的匿名电话来看,事情远远没有解决。
向琳和毛晓莉先后打来了电话,周天浩说自己已经到了天星县了。
谭冬明的电话终于来了,得知谭冬明住在县城里面的一家小旅社里面,周天浩没有耽误,直接到旅社去了,谭冬明比他要辛苦,一大早从山前乡出发,处理上访的事情,人家是工作,自己是回到春山市休息的。
谭冬明在旅馆的门口等着周天浩。
见到了周天浩之后,谭冬明很干脆,和周天浩回到了房间里面,详细汇报了自己在天星县遭遇的一切,包括县政府办公室科长的态度,包括宋泽的话语,包括陈和平的嘱托。
周天浩听了谭冬明的汇报之后,好半天没有说话。
“老谭,你是怎么看这件事情的?”
“周书记,我可就要说实话了,我想了好半天的,吃饭之后,我就到旅馆来了,想清楚了一些事情,才给你打电话的,我以为你还在春山市的。”
周天浩点点头,没有说话。
“我觉得这些天发生的事情,最终是一个目的,就是不允许在山前乡集资,如果周书记决定不集资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否则,可能还会遇见更多的事情,从目前的情况,我有了一个猜想,山里红公司的事情,一定存在很大问题,那60万元的集资款,很有可能就是这一切的根源,有人不想提到集资的事情,就是要掩盖山里红公司的事情,事情发生的时间不长,如果再次的集资,引发了民怨,必定要牵涉到前面的事情,为了能够平息农民的怒气,重新清查山里红公司的账目,也是有可能的。。。”
周天浩笑了笑。
“集资的事情,明确意见了,必须在山前乡开展集资的活动,回去以后,我就会召开会议的,确定具体的集资办法,相关的工作,你多考虑一下,明天上午,我们一同乘坐班车,回到山前乡去。”
“周书记,可不能乘坐班车,县里每次都是派车的,这一次的情况特殊,你更要坐县委办的车回去,否则,有些不知道情况的人,不知道怎么说了,以为是县里不给你派车了,出现这样的传闻,可不好啊。”
“好,明天上午,坐县委办的车回去。。。”
宦海通途 第181章 了解情况(1)
通过对局势的判断,周天浩觉得,自己已经进入了博弈的环节之中了,他仔细考虑了,越是到这样的时候,越是不能够着急,不要做出一副奋力冲锋的样子。山前乡修桥的事情,已经引发了各方的神经紧张,特别是准备集资的事情,有些人已经在拼命开始反对了,甚至不惜拿出来下三滥的手段了,到了这样的时候,绝对是不能够退让的,只要自己坚持的方向是正确的,就不能够软下来。
到达山前乡之后,周天浩没有马上召开会议,而是到村里去了,他需要知道下面的实际情况,至于说上访的那些人,这个时候,恐怕是不会立刻到乡政府来的,这些上访的农民,在县政府的时候,可以蒙混,但到了乡里,他们的身份,平时的关系,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到乡政府来上访了,大家自然是可以看出来猫腻的。
周天浩选择的第一站,还是到天鹅池管理区,谭冬明早就做好了安排,天鹅池村下面的6个村的村书记和村主任,全部都到了管理区,等候周天浩。
这算是一次正式的会议,开会的目的也是很明确的,谭冬明主持会议,他是驻天鹅池村的乡里的负责人,自然主持会议,周天浩主要是听取大家的意见。
谭冬明介绍了山前乡准备修桥的情况,县里给了山前乡100万元的资金,准备修桥,目前有两种意见,一方认为修浮桥,按照县里拨款的资金,另外筹集一些资金,就能够修浮桥了,不过,浮桥不能够通货车,可以解决山前乡农民出行的问题,每年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来管理和维修浮桥。这些资金必须是山前乡承担,很有可能对过桥的人实施收费,筹集维修费,浮桥管的时间不长,很有可能在几年后,还是要重新修钢筋水泥桥的,只不过考虑到山前乡目前的困难。
另一方认为修钢筋水泥大桥,可以跑货车,可以一次性解决山前乡交通困难。今后都不需要操心出行的问题了,山前乡的东西可以运出去交易,外面的物资也可以运进来,修钢筋水泥大桥。需要集资,也就是说,需要全乡的农户集资,具体集资的多少,看看能够向上级争取到多少的资金,差额的部分,在山前乡实施集资。
谭冬明最后说了,天鹅池管理区所辖的村,在山前乡。属于条件最困难的地方,周书记今天专门来,听听大家的意见,看看大家是什么意见,是不是赞成集资,周书记是考虑到了山前乡的具体困难的。不愿意轻率做出来决定。所以,请大家一定考虑好了,说出来意见,而且,要说出来实际的意见。各村的书记主任,是最为了解情况的。
谭冬明说完了之后,12个村书记和村主任交头接耳。议论了一番,最先发言的,是天鹅池村的书记。
“周书记,您到山前乡来了,我们都相信您,是实实在在为山前乡农民做事情的,天鹅池村的条件是最差的,您到了天鹅池村,落实了救济工作,这个春节,是我最舒心的一次春节,困难家庭的救济,全部都到位了,大家非常感激您,村里不通公路,您到了村里,就冲这一点,我相信您,我们今天参加会议的村干部,相信您。”
所有的村书记和村主任都点头,周天浩落实救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去年,民政办和驻村干部,下去落实困难救济的事情,大家记忆犹新。
“修桥的事情,不知道说了多少年了,不要说乡政府附近的村,就是我们天鹅池村,都想着能够修桥,只要乡政府真心实意为农民着想,带着大家修桥,我们村里的农户,就是喝稀饭、喝盐水汤,我们也交集资款,我们不会有怨言。”
听到这话,周天浩的心里咯噔了一下,看来事情不简单,果然,后面的话语就不同了。
“上次集资修桥的事情,我们心里是很有看法的,我们村里穷,为了上缴集资款,我不知道和多少的农户发生了意见了,到现在,大家都不服,我也听说了,60万元的集资款,什么反映都没有,就是一个什么报告,就了解了,我都不敢想,60万元,这么大的数字,为什么一个什么报告,就了解了,我们村里,大家做梦都不敢想,这么多的钱,是怎么用完的,顾长贵在县城有房子了,他哪里来的钱,周书记,我们是在您的面前,才会说出来这些话的,您到山前乡来了,只要您做出来了决定,集资修桥,我一定支持,村里是多少的任务,就上缴多少任务,哪怕是卖房子,我也要缴齐集资款。我们就是一个要求,上次集资的60万元,究竟怎么用了,如果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们可以给农户解释。”
周天浩点点头,很快,下坝村的书记也开口了。
“周书记,天鹅池村都能够保证完成任务,我们村里,一定完成任务,不管多少的集资任务,这一次,修好了大桥,山里的东西可以值钱了,我们都知道,修桥是为我们好,我们也是这个想法,上次的集资款,究竟怎么用了,我们要知道的。。。”
周天浩明白了,下面的村干部,对山里红公司的事情,还是记在心里的,需要得到明确的答复,不管怎么说,就是真的亏损了,也需要给农户说清楚。
会议结束之后,周天浩决定,和谭冬明到下坝村去看看,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到村民的家里去看看,按照周天浩的计划,人均接近100元的集资款,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收上来的,山前乡如此的贫困,农民的日子不好过,不下去看看,心里还是悬着的。
村书记和村主任带着周天浩和谭冬明,还有驻村干部,直接到村里去了。
谭冬明对村里的情况很熟悉,一边走,一边和遇见的农民打招呼,周天浩到村里的时间不多,看见了这样的情况,也知道,谭冬明在天鹅池管理区,工作还是做的不错的,至少和村民都是比较熟悉的。
很快,村书记和村主任,打着周天浩等人,来到了一户农民的家里,细心的周天浩发现,谭冬明的神情不是很好,难道说这户人家有着什么特殊情况吗。
进入了屋里,看见家里的情形,周天浩倒吸了一口凉气。
空荡荡的堂屋里面,什么都没有,农村人习惯在堂屋摆着一张四方桌,墙上挂着图画,来了客人之后,都是在堂屋里面吃饭的,可这户人家,堂屋里没有四方桌。墙上的画条,也是很陈旧了,看来过年的时候,没有换新的画条。
趁着村书记喊主人家的时候,周天浩到旁边的厨房里面去看了看,他到农户的家里,关心的就是厨房里面的米是不是够了,是不是有肉吃,一年到头,农村总是会杀猪的,家里也会留下一些猪肉。到厨房里面看了,米还是有的,不多,可没有看见房顶挂肉,到厕所去看了看,两个很小的猪仔,跑的还是很灵活的。
一个带着眼镜的年轻人出现在周天浩的面前。农村里面,戴眼镜的年轻人还是不多的。
村书记介绍,这位年轻人,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回到了村里,本来是准备出去打工的,可父母相继病逝了,没有机会出去了,年轻人一直都在读书,没有做过什么农活,分家之后,生活过的恨不如意。婚事也是父母给定下来的,女方是天鹅池村的,到了家里之后,还是能够做事情的,可惜家底子太薄了。
周天浩有些不明白意思,村书记为什么会带着自己到这里来,他看了看谭冬明。
年轻人到底是见过世面的,看见了周天浩,听到了村书记和村主任的介绍,得知周天浩是乡党委书记,连忙从睡觉的屋里拿出来几把木椅子,招呼大家坐下,一面说叫家里的回来,准备做饭。周天浩连连摆手,说做饭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村书记很快给年轻人介绍了情况,说是这次乡里要修桥,准备集资。
年轻人听到村书记介绍情况之后,也坐下了,似乎是有什么话说。
“周书记,您到山前乡来了,我听说过,大家都说,您是实实在在准备在山前乡做事情的,前面的几任书记,到山前乡来,主要都是想着,早点回到县里去的,我在县城读了高中,在村里,算是有些知识的,对有些事情,也有些看法,不知道周书记是不是能够听我说说。”
周天浩点点头,他有些明白村书记和村主任的意思了,看来这个年轻人,可能还真的是有些见识的,估计平时都是能够给村里出一些主意的,有些话,可能村书记和村主任觉得自己说不好,就带着他到这里来,让年轻人说清楚。
“好啊,我到村里来,就是想着知道一些实际情况的,你想到什么,尽管说,不要有什么犹豫的。”(未完待续。。)
宦海通途 第182章 了解情况(2)
年轻人推了推眼睛,不慌不忙开口了。
“周书记,如果我说的有什么不好听的地方,或者是没有说什么好话,您一定不要发火啊。”
周天浩笑了笑,没有开口说话。
“我是在下坝村长大的,读高中的时候,到了县里,三年高中毕业以后,到春山市去呆了一段时间,说实话,通过对比,我不愿意回来,村里太穷了,和外面比较起来,是两个世界,可能是多读了一些书,不是有一句话说吗,知识越多越反动,后来回来了,我就开始思考了,村里为什么这么穷,根本的原因在什么地方。”
“国家的政策是很好的,给了我们农民路子,可我们就是富裕不起来,就说我吧,一直都是在读书,回到村里这几年,不得不拿起了锄头种地了,读书读多了,手脚也不灵活了,干农活不是好把式,家里的情况也越来越不好了。我这样的人,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在村里,大家都看不起的。”
“我就开始思考乡里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做的不对,为什么山前乡这么穷,一河之隔的云和乡,和这里都是不能够比较的,好多人家都盖起了新房,想来想去,发现还是道路不通,被制约了,不过我这人爱较真,觉得好像还有其他的原因。”
“前年,乡里搞过一次集资,那个时候,得知是要修桥,我是非常积极的,不管怎么说,没有一座大桥,我们没有出头的日子,有桥了,交通问题解决了,我在家里种果树,果子总是能够卖出去的,也能够挣到钱。可结果我很困惑。”
“我曾经对山里红公司表示怀疑,60万元的资金,没有看见机器,没有看见做出来什么事情,为什么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全部亏损了,据说是到云和乡去购买了土地,作为山里红公司的基地,我不熟悉做生意的门路。可我这个不熟悉门路的人,也想到了,投资到云和乡购买土地,究竟是什么目的。难道一定要将钱扔到水里去吗。”
“后来,村书记说县里对山里红公司的账目进行了审计,出来了审计报告,表示山里红公司没有其他的问题,一切的投资,都是因为不熟悉管理程序,亏损了,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也就心服口服了。做生意总是有亏损的时候,山里红公司也是想着赚钱,能够修桥的,农村人不会做生意,吃亏了,上当了。你也不能够叫人家赔钱啊。”
“可我不明白的是,顾长贵为什么在短短时间内,就在县城里面起了房子,还在集镇上面办起了餐馆,他的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顾长贵是山里红公司的经理,公司的钱消失了,他却富裕起来了。这里面,有些说不通。”
“我曾经告状了,写了专门的材料,到了县里,我是相信上面会给答复的,想不到,什么事情都没有,相反,我却吃亏了,人家说我老实,写告状信,为什么要签名字,村里觉得我有一点知识,准备叫我做村会计的,乡里坚决不同意,说我思想有问题,说我属于刁民,我就不明白了,难道我告状了,就是刁民了。”
“因为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修桥是很好的事情,不过,也要看乡里的领导,是不是真心为农民办事情的,如果说修桥是为了面子,桥修好了,借着这样的机会,找到农民搞摊派,不管农民的生活,穷的照样还是穷。。。”
周天浩有些诧异,想不到在村里还能够发现这样的人,居然能够说出来一番道理。
“周书记,我说的很明白,山里红公司的情况,不说清楚,这次的集资是很困难的,就说我吧,虽然家里穷,可真的是为了修桥的事情,我就是卖家当,也要凑齐集资款的,可我不知道,这次的集资款,是不是又会出现问题,是不是到时候,钱不够了,又要我们继续集资,是不是又会有一个审计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