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女首富:娇养摄政王温酒谢珩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温流
青衣卫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答应温酒来做这种事的。
这姑娘身上银子不多,胆子却不小,包了人家烟花店所有的大件,全部搬到了宫门前的屋檐上放。
宫里那些人是怎么想的,他不知道,反正这房子赔起来肯定不便宜。
“动作快点。”
温酒站在屋檐上,手里拿着一根香,刚点了这个烟花就跳到另外一边的屋檐,明明是寒冷的雪夜,她却出了一身热汗。
“得令!”
青衣卫的速度要比她快的多,一圈飞转下来,就把十几个烟花都点着了。
无比静谧的夜色就被一声声巨响惊醒,帝京的百姓们闻声而来,渐渐聚到宫门前。
最先带着百来号人站到宫门前的素衣少年忽的回头看了她一眼,光影交错间间,温酒正点完最后一个烟花,随手抛了手中香,站在寒风里,青丝凌乱,眼眸却异常的清亮。
温酒朝他做了个“请”的动作。
她并非是那种需要别人保护在温室的花骨朵,可谢家两兄弟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谢玹转身,带着众人在宫门前屈膝而跪,“草民谢玹,呈长平郡万民血书为我长兄洗刷冤屈!”
这事早就成了帝景城第一要事,一众还没睡醒的百姓顿时醒了七八分。
少年跪在雪地里身姿朗朗,此刻正是上朝的点儿,不少官员见到这样的架势,都直接让轿夫绕道走,走另一侧的宫门去上朝。
刚好就有那么一两个死心眼的言官走了这道门,经过的时候,不由得上前问了两声。
温酒站的有些远,听不清那些人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只是眼看要上朝的大臣们穿门而入,在宫门前下跪的人越来越来多,眼看着便是数以千计了。
“温姑娘,这里冷。”
那名留下照看她的青衣卫还试图捡回一点自己原本应该完成的任务,“三公子已经在这里了,要不你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他可不敢让大公子知道,温姑娘为了他在这屋顶上吹了一夜的风。
“你下去凑个数吧。”
温酒直接在屋檐上坐了下来,“我就在这待着,不会有什么事,谢珩也不会知道我在这。”
青衣卫犹豫了一下。
“去吧。”
温酒只说了两个字却明显的不容易拒绝。
搜刮来的烟花已经全部放完,满地都是烟火气,天边刚刚泛起了鱼肚白,一片烟雾弥漫中,温酒坐在高处,看着渐渐聚拢的人把谢玹挡住,她连背影都看不见了。
宫门前数千人异口同声道:“国将不国,民将何存”
所有人的声音重叠在一起,气愤填膺,传过重重宫门,直达议政殿。
赵毅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
底下文武百官交头接耳,纷纷说道:“这个谢珩就是个大麻烦,一来帝京就闹的满城风雨不说,现如今这是……这是要掀起暴乱啊!”
有人道:“臣请旨,前去驱散这些刁民!”
赵智上前一步道:“儿臣以为,此时该杀谢珩镇压众怒!”
赵丰见状也不甘落后,刚要上前开口。
方才在宫门外和谢玹说过话的言官抢先道:“这是长平郡千里迢迢送上来的万民书,这少年实乃将帅之才,谢珩不能杀啊!”
赵毅还没说话,一众大臣们已经炸开了锅。
“不杀还能怎么办他敢杀大金王上,来日若是起了异心吗,对皇上也是这般……”
言官怒斥道:“奸佞小人,混淆视听!”
刑部尚书当场就黑了脸,“张大人拿了谢家小子多少好处,才这般帮他说话!”
“你敢污蔑本官!”
“是不是污蔑,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
众人吵成一团。
“住口!”
赵毅头疼欲裂,“太子,你对谢珩之事怎么看”
赵丰心想这是个大难题,解决好了,是他这个太子的本份,若是处理不当,便是他这个太子无能了。他沉思片刻,开口道:“儿臣觉得谢珩少年才俊,只是戾气太重了些,需要打磨打磨……”
话还没说完。
赵毅道:“召谢珩上殿。”
忽然被打断的赵丰面色微妙,其余众人也是各怀心事。
议政殿上沉默了许久。
一身血迹斑驳的少年上殿,仍旧步履从容,一双琥珀色的眼眸沉着默然,风采依旧傲然于世。
一众大臣却因为这人到来,不自觉的往两旁退了退。
赵毅居高临下,俯身问众臣:“众卿家方才说要如何处置谢珩”
少年在最前方站定,不言不语,却自有一番威慑四方之势。
百官默然。
赵毅沉声道:“方才不是一个个吵着要处置怎么现在都哑巴了”
众臣惶惶不安。
这少年一身的血,面上却没有半点表情,戾气之重,着实令人胆战心惊。
过了许久,才有大臣出列,低声道:“臣以为,谢珩当杀!”
这一声出口,众臣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出声附和。
少年站在殿中,对众人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的行为视若未见。
赵毅偏偏问他:“谢珩,你可有话说”
谢珩抬头,分明不屑于同这些人站在一起。
“帝京城破之时,皇上记得带上这些人一同殉国,想必黄泉路上,也不寂寞。”
众人闻言,纷纷屏住了呼吸。
生怕龙座那位雷霆一怒,所有人都跟着遭殃。
然而,赵毅只是看了他很久。
许久之后,老皇帝才开口问道:“你想死,还是想活”
谢珩面色如常道:“仰人鼻息而活,不如一死。”
赵毅起身道:“传朕旨意。”
王良连忙恭候一旁,文武百官都在此刻悬起了一颗心,等待着老皇帝的旨意。
唯有谢珩面不改色仿佛帝王定的并不是他的生死那般。
赵毅眸色复杂,沉声道:“长宁一战,谢珩截杀大金十万人,当……”
第48章 封正三品上将军
第48章封正三品上将军
众人屏息静听,只等赵毅这话一说完,谢珩必死无疑。
偏偏少年站在殿中央身姿傲然,不动如山。
赵毅道:“当记大功!封正五品步军都指挥使。”
群臣大惊,面色骇然,十多人一同出列,齐齐拜倒:“皇上!不可啊皇上,此人生性暴戾……”
老皇帝坐在龙椅上俯视众人,面容冷峻,“封正四品诸卫大将军。”
“皇上!”
“若留此人在,为祸朝廷!我大晏朝危矣!”
“请皇上收回成命!”
片刻之间,殿中百官已经有大半跪在地上,一身血衣的少年站在那群人身前越发的显得傲骨凌然。
瑞王赵智和太子赵丰刚要出列,老皇帝冷冷一笑,沉声道:“正三品上将军!谁还有异义”
天子一怒,众臣齐齐俯首,议政殿里雅雀无声。
谁也没想到老皇帝会在这个时候一意孤行的保下谢珩,看如今这形势,只怕再有任何多说一句,这姓谢的,顷刻间就从阶下囚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谢珩面色漠然。
赵毅道:“自古英雄出少年,长宁一战谢爱卿当居首功,封正三品上将军,位同九卿。”
群臣无言,大晏自立朝以来,除了那些开国元勋之外,还不曾有过这样一飞冲天的先例。
可老皇帝现在明显是铁了心,谁劝也没用。
一地沉寂中,谢珩上前行了一礼,“谢皇上。”
“谢爱卿不必多礼。”
赵毅亲自下了白玉阶,虚扶了谢珩一把,“朕只愿天下百姓都如同谢爱卿一般为国尽忠,不计个人得失,而不是一味的退让,不知进取!”
老皇帝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语气徒然加重,太子赵丰第一个带头跪了下去,“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赵智紧随其后,身后一众文武百官面露难堪,齐齐俯首道:“臣等谨记!”
整个议政殿上,只有老皇帝和谢珩相对而立,少年眉眼桀骜,同一众拜倒在地的大臣们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谢爱卿这些日子也受苦了,赐府邸一座,侍女小厮各二十人,先回去修养几日吧。”赵毅语气里带了几分安抚的意味。
谢珩面上没有什么表情,淡淡应了声,“是。”
老皇帝转身步上白玉阶,一脸疲倦的挥了挥手。
立马就意会到的王良迈步而出,拂尘一扫,“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回答他的是一片死寂。
文武百官还保持这跪拜的姿势,各怀心事,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龙颜。
唯有谢珩转身便走。
内侍打开议政殿的大门,外边天已经已经大亮,穿过云层和阳光和地上的血色交相辉映,笼罩着大步离去的少年,明明一身白衣染血,却是世间难寻的风姿绝艳。
赵毅下朝回了后宫,方才为谢珩说了两句话的张大人也起身拍了拍袖子上的灰,“诸位想跪就接着跪吧,张某先走一步了。”
众人面面相觑,又有几个从头到尾都没站过队的官员起身退出议政殿,太子党和瑞王党这才慢慢的起身离去。
……
出宫的路上。
赵智一脸俊脸黑了个彻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父皇明明已经对谢珩起了杀心,为何会忽然改变主意”
几个同赵智一同出宫的大臣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道:“今日早朝前,大公主忽然进宫面见了皇上。”
赵智横眉,“她进宫干什么”
开口的大臣顿了顿,低声道:“大公主说愿意去和亲,为皇上分忧解难……”
旁边有个年轻些的官员接话道:“这大公主忽然进宫同皇上说这些话干什么就算是和亲,也不会让她一个嫁过三次的公主去和亲啊!”
赵智沉默良久,脸色越发的难看:“好你个赵静怡!本王还真是小看她了!”
声还未落,赵智已经加快了脚步,要去找赵静怡算账。
身旁的老大臣急匆匆的追上他,“殿下息怒啊!大公主一直是皇上的掌上明珠,今日之事已下定论,殿下且不可和大公主再起冲突啊!”
赵智置若寡闻,拂袖而去。
“殿下!”
老大臣唤不回盛怒的赵智,不由得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年轻的官员站在他身边,诧异的问道:“王大人,大公主此举到底有何用意啊”
老皇帝膝下的儿女不少,就数大公主在帝京的名声最差,却还能一直得到老皇帝的偏爱,光凭这一点,也比别的公主身价高许多了。
王老叹了一口气,“都是些陈年旧事了……能让大公主出面帮谢珩,看来这谢家人都不简单啊!”
“是不简单。自大晏开朝自今,哪见过宫门被百姓围的水泄不通过”
两人相视一眼皆是苦笑。
王老道:“走吧,咱们也去看看。”
……
宫门外,数以千计的百姓跪在雪地里,内侍朗声传话,“谢珩之事,陛下已有圣断。封正三品上将军,位同九卿!”
众人面露喜色,连声高呼——
“皇上圣明!”
传旨的内侍紧接着说了一番话,洋洋洒洒都是对谢珩的溢美之词和赞扬皇帝英明神武之类。
众人相互搀扶着起身,内侍连忙伸手扶了谢玹一把,“谢家大喜,谢将军一入朝便是正三品,这可大晏朝头一回的恩宠!”
谢玹面无表情,“谢主隆恩。”
内侍尴尬的笑了笑:这谢家人是不是都不知道什么叫隆恩浩荡
全长了一张“你欠老子三百万银子”的面相!
一身血衣的谢珩从宫门处步行而出,所到之处,所有禁军侍卫齐齐行礼,“见过谢将军。”
少年面不改色,径直走到了众人面前,抱拳、颔首,“诸位今日之恩,谢某牢记于心。”
“谢将军言重了!”
“我们只希望好人能长命!”
“是啊,谢将军,大晏日后还要靠您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