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烂片之王[娱乐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远上天山
顾屿指的是,真真实实靠片酬吃饭的那一批。
不靠片酬吃饭的在哪儿都是富豪,有明星一年能接两位数的综艺节目,一档节目哪怕只给一千万,也足以让对方身价远超顾屿了。
不过顾屿没打算在这方面和对方攀比。
他如果愿意参加综艺节目,节目组也会给他开出高价,可顾屿不乐意。
综艺毕竟不是他的本职,偶尔参加可以,当成主业就没有意义了。
他还想继续在电影圈里开疆拓土,多接几个好剧本,多演几个好角色。
——他是要在影史留名的人。
最重要的是,给顾屿那么多钱,他也不知道怎么花,他没有那么多欲望,爱好也不多,开销数来数去就那么几处。
他觉得现在就是最好的状态,有好的本子就接,没有好的本子歇着也没关系,哪天真的缺钱了,别的不说,他的枫叶奖奖杯一定能换到钱。
“我要不要也买套房?”顾屿问方钧,“要么去投资一部电影?”
“你真想买,我回头帮你找。”经纪人瞥了顾屿一眼,“电影投资没那么容易,被骗钱的可能性很高。”
“我知道。”顾屿悠悠叹了口气,“算了,还是存银行吧。”
方钧:“……你这是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吧?”
“那我能做什么?买车?”顾屿掰着指头数了数,“买奢侈品?”
“还不如把这些钱换成假期。”方钧皱着眉,“等《1912》上映,我估计《天机》第二部 也要上了,你再好好挑挑剧本,没有合适的就休息休息。”
顾屿:“你不让我赚钱了?”
“你不觉得这一年接戏有点多吗?一年最好不要超过三部,无缝进组太伤灵气了。”方钧盯着顾屿,“这是我给你的建议,你不一定要接受。”
“我接受!”顾屿笑嘻嘻道,“假期这种东西怎么可能不要?”
自家经纪人简直太贴心了。
第156章 首映式
演员这个职业是很消耗灵气的,一部作品拍摄之前要研究剧本、分析人物,拍摄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场景的变化进行修改,拍摄结束之后也要留足够的时间让演员从剧情中走出去。
无缝进组看似刻苦,但一台机器尚且需要保养,何况是重复演绎他人命运的演员呢?
顾屿觉得,自己的确需要一个长假。
他懒洋洋地摊在沙发上:“那我先计划好去哪里玩。”
“随你。”
……
《1912》的首映式安排在春节的前两天,在s市规模最大的一家影院,顾屿手里的票都分了出来,可惜大家这个时候基本都有工作,只有易骁和黎小篆有空过来。
顾屿在红毯上遇见了严修,对方刚刚制作完那部新片,电影的名称几经商量之后终于确定了下来,叫《金钱之国》,海报严修下了红毯之后就发给了顾屿——图片上,宁瑞安与萧润站得泾渭分明,面上俱是一片肃杀之色,两人手心里,一枚锋利的匕首静静躺着。
“很带感的照片。”顾屿双眼微微一亮,“周老师这审美,比时尚大片都强。”
“我也觉得很不错。”严修轻轻一笑,“现在就等着上映了,我也能稍微安下心来。”
“当导演不容易吧?”顾屿觑他一眼。
严修点了点头:“这个本子结束之后,短时间内我应该不会再导戏了。”
“辛苦。”顾屿拍拍他肩膀,以示安慰。
严修反过来问顾屿:“《1912》今天就首映了,你有信心吗?”
“基本还是有的。”顾屿笑了笑,“你看完之后可以和我谈谈感想。”
来参加《1912》首映式的除了严修之外,还有明石,出乎顾屿意料的是,凌之淮导演居然也来了,对方冲顾屿远远挥了挥手,顾屿连忙迎了上去。
“凌导,您怎么也来了?”顾屿语气里带着嗔怪,“都不提前和我说一声。”
“我是来探测机密的。”凌之淮轻轻一笑,“我下一部片子有眉目了,也是科幻片。”
顾屿眨了眨眼睛,他记得……《江湖》的时候,凌导就说要退休了。
“想退休没那么容易,我也闲不住。”凌之淮叹了口气,“在家呆了几个月,家里老婆子嫌弃得厉害,正好有人喊我去剧组帮忙,我去了,发现自己还是想当导演。”
恰好前段时间有个科幻的本子递到凌之淮手里,导演很感兴趣,但没有拍摄科幻题材的经验,今天特意来《1912》首映式取经。
“科幻题材拍起来很累的,凌导。”顾屿叹了口气,“您看看我们费导就知道了。”
费韬曾经也是导演界的青年才俊一名,凌之淮见过对方好几次,眼见得对方从之前的正常身材过渡到圆滚滚,凌之淮见了都有些惊讶。
“压力这么大?”
顾屿点点头,指着自己的胳膊:“这都是刚长回来不久的肉,之前瘦太多了。”
“我先看看,就算我想拍,也未必有人乐意给我投资。”凌之淮心态很好,“像《江湖》那样的片子,我未必能拍第二部 ,也未必有再求人的勇气。”
早年间他这样的导演都是投资商捧着钞票请他拍,哪怕《江湖》爆了,凌之淮也不想回忆求人投资的过去。
与其说他是不乐意低声下气,不如说……他不相信那段电影创作的黄金岁月已经过去。





烂片之王[娱乐圈] 第139节
顾屿也不希望导演回忆起自己不开心的事情,首映式表演结束之后,《1912》全体主创和嘉宾们一起进了观影厅,顾屿的位置被安排在第一排中间,这方便活动结束后和现场观众一起互动。
“我也挺期待《1912》的成片的。”严修轻笑一声,“先提前祝你好运。”
顾屿点点头:“谢谢。”
嘉宾们来齐之后,观影厅内的灯光慢慢熄灭,现场安静到了极点。
受邀而来的影评人们纷纷拿出笔记本,打算跟随剧情的进度进行记录。
关于《1912》这部科幻片,业内说法不一,剧组方面似乎也没有解释的意思,放完三支宣传片就过渡到了首映式,在他们这群影评人眼里,这应该是剧组对影片质量极有信心的体现。
“开始了。”
“嗯。”
最开始,屏幕上呈现的自然是熟悉的龙标,龙标散去之后,画面中,一个清晰得纤毫可见的星体即将与地球碰撞。
星体席卷而至的速度极快,分秒之间仿佛就近在眼前——
地球这一面,水蓝色的星球完完整整地呈现在全场观众面前,仿佛卫星拍摄下的全貌,宁静且美好。
一位影评人好奇地瞪大眼睛:“特效做得很细。”
“嗯,看来花了不少钱。”
画面渐渐转移到人类聚集区。
现在是公元2112年,科技的腾飞让人类对资源的掠夺愈发残酷,地球上的现有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类正常生活的需求。
“开场倒是不咸不淡,没什么新意。”
毕竟现有的科幻电影里,将资源耗尽人类环境恶化的没有十部也有八部。
可下一秒,《1912》呈现出的“人世间”的景象立刻让影评人们把批评的话吞回了肚子。
未来世界的场景,被《1912》剧组清晰地展现在大屏幕上。
高空中的飞车、隐藏在彩虹中的桥梁、城市中一道道蜿蜒的路……一辆飞车奔驰至眼前,车上的每一条螺纹都清晰可见,在3d眼镜中呈现的画面,那辆飞车似乎是直冲他们而来,心脏甚至因此倏然跳动加速。
一切都是如此真实。
不是一般3d电影中虚幻的感觉,街面、行人……包括整个场景的冰冷金属感都如此真切。
“只看特效的话,这部《1912》也能值回票价了。”
“特效做得太逼真了,难怪成本花了8个亿,《1912》都这个效果,不知道《枪神》和《上古神剑》最终成片会是什么样子哎!”
影评人们这么想着,对《枪神》和《上古神剑》两部电影反而期待更多。
《枪神》和《上古神剑》的首映日不是今天,要比《1912》迟一天,两部电影同日首映,也就是说,在春节档期《枪神》和《上古神剑》对标彼此,没有把《1912》当成对手。
随着《1912》剧情的推进,影评人们和现场的观众愈发能感受到电影呈现给他们的一个奇妙世界。
主角邹城就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观众视线之中。
“是顾屿哎,好帅!”
“又是超帅的造型,可惜预告片里都是他穿着防护服的照片。”
“帅!”
作为地理探测的科学家,邹城年轻帅气,智商极高,他一门心思想着拯救人类,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角色有些笨拙,给观众们制造了不少笑料。
而一旦进入地底,他便立刻展现出科学家的冷静从容。
邹城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地底之中穿梭。
从1912到2112,时隔两百年的时间,外星人造访的奥秘慢慢地被邹城揭晓。
地心深处的场景也被《1912》剧组渲染得极为逼真。
地心之中黑暗但偶尔露出斑斓的色彩,邹城穿着防护服行走于其中的坚定,地心之中各种粒子穿梭的神秘……
大屏幕前,一幅神秘的画卷缓缓展开。
国内观众对科幻片的印象还集中在海外大片身上,电影中的场景让观众们流连忘返,他们一边看一边思索,究竟国内什么时候也能够出这样大气磅礴的作品?
而今天,他们终于从《1912》里看到了。
地形探测器行驶中撞击的宏大场景、邹城手指在银色屏幕上迅速演示的场景……不仅仅是逼真而已,那种大气磅礴的、令人震撼的感觉才是让观众们震惊的点。
仿佛这一刻,他们也穿梭在这个未来世界中。
无论是探测器的撞击,还是陨石与地球越来越近的距离,或是1912的秘密揭开的瞬间,观众全程沉浸在《1912》提供给他们的享受之中,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画面的极致、场景的极致、特效的极致——在电影的最后,邹城犹如超人一般将“1912”破解出的某种物质投向天外陨石。
陨石被推离地球、在太空之中炸开的场景仿佛在屏幕上绽开了一朵巨大的烟花。
观众们的心脏一直砰砰跳个不停。
最后这个场景简直炸裂到极点——天外陨石炸开、避免了与地球相撞的危机,看到这一幕现场的观众齐齐握紧了拳头,口中轻轻发出欢呼声。
“1912”的解谜过程很有趣,邹城最后那一幕的表现就是超人的化身,陨石炸开那一幕不用猜也知道究竟花了多少钱。
即使此刻镜头已经转移到太空,观众们体会到的震撼感却依然没有平息。
“太爽了,太帅了,这才是真正的大片吧?”
“燃到爆炸!没想到最后是用这种方法把陨石危机解决了,剧组真舍得花钱。”
“帅帅帅帅帅!!!”
观众们提前设想过《1912》会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硬科幻的?冰冷机械的?环保主题的?
设想过很多种,却没有想到,电影最终以这种方式呈现了出来。
极度的燃,极度的爽,以特效的震撼效果,足以达到近十年来最佳电影场景的水准!
“果然,顾屿出场的电影都是精品。”
影评人们也只能感慨一句,顾屿的选片眼光果然不一般。
第157章 排片
《1912》参加首映式的观众制造了一场视觉盛宴,以剧情来说,电影的剧情并不算十分出众,但场景和剧情结合得尤其贴切,可以说,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没有浪费。
“1912”的谜题和天外陨石的设定尤其精巧。
作为8亿级体量的商业电影,这样的剧情绝不能说是苍白,甚至因为特效完美还原了剧情,反而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
他们像是坐在飞船中航行了一圈一般。
“春节档期我要抽个时间再看一遍。”黎小篆和身边的易骁小声嘀咕着。
“到时候一起?”易骁看了一眼黎小篆,“有没有兴趣把科幻元素用在你的新歌里?”
“现在灵感确实很多。”黎小篆认真盯着观影厅前再度变黑的屏幕,“不过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顾屿那家伙果然很厉害啊。”
“是啊。”易骁笑了笑,“我偶尔也会怀疑,他竟然和我们是一个组合的呢。”
——他们已经习惯去见证顾屿的飞跃,这部《1912》只是贯穿了顾屿一直以来的风格而已——那家伙就是能演最好最棒的电影,link的成员们一直是这么坚信着。
这部《1912》也不例外。
说《1912》是一部科幻巨制毫不夸张。
电影中的每一帧镜头都能让人感觉到剧组的投入与专注,画面、场景、光线、特效……以黎小篆的眼光看,每一处都是完美的,毫无瑕疵。
只是看特效的话,他都可以看上两遍三遍。
“太厉害了。”
“这部电影太厉害了。”
“特效绝了,卧槽,你们刚刚看到没?”
电影放映完毕,电影院里全是类似的惊叹声,观众们完全可以确定,剧组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这样的效果,别说8个亿而已,就算十几亿也值得。
凌之淮同样一脸震惊,他是老牌的导演,眼光自然比一般观众要好。
凌之淮并非推崇特效的那类导演,他更偏爱艺术性的场景,比如他的前一部作品《江湖》,整幅画面宛如一张漂亮的水墨画。
《1912》则不然,凌之淮可以从中体验到满满的科技感,它和《江湖》是两个极致,却同样叫人挪不开目光。
《1912》所有的画面都是虚构的,它从平地上建立起了一座电影王国,但它带来的视觉冲击却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部真实的电影。
“真会挑本子啊。”凌之淮感慨道,“这一年里最好的本子都被他挑走了吧?”
凌之淮身边坐着严修,听到凌导这一句,严修微微一笑:“我猜是的。”
他倒是从方钧口中听过顾屿接《1912》时的情景,剧组没钱,还是靠顾屿的名号拉满了投资,为了拍《1912》,顾屿春节没回s市,一直待在剧组里,从某种程度上说,顾屿全程陪伴《1912》从空架子变得丰满,那么电影能成功也是应该的。
顾屿在其中付出了多少心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会挑本子本身就不容易,但更重要的是把剧本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表演,再和剧组一起把最棒的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
顾屿会挑剧本,他对剧组也有一种强烈的信赖感,这同样是很重要的东西。
首映放映结束之后,《1912》剧组全员留下来接受采访和观众互动,比起刚开场的时候,现场观众的反馈显然要热情多了。
有观众问起了顾屿拍《1912》暴瘦的情况。
费韬笑嘻嘻地解释:“当时剧组里都说我们是哼哈二将,一个胖一个瘦,顾屿拍邹城这个角色真的很辛苦,但电影里的防护服和航空服都很重,在电影里是看不出来的,现场有没有观众想尝试一下?”
《1912》剧组特意带了一套特效团队制作的防护服。
费韬不忘提醒上来的观众:“这个很贵的,穿的时候小心一点。”
《1912》里的防护服制作很逼真,个体虽然重,但在电影中却呈现出流水般的线条,地心探测器与地心物质撞击时,防护服如波浪一般帮邹城转移了危机。
上台试穿防护服的观众是一个175上下的胖男生,身高是平均水平,体重则有些超标,他整个人刚好可以套进那套防护服里,可要走路的时候,男生只觉沉得迈不开步子,后来坚持走了几步,依然有股难言的沉重感。
现场观众注意到,男生脱掉防护服的时候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额头上也冒出了汗。
“顾屿每天背着这个拍了几个月的戏?难怪会瘦,这和负重跑步有什么区别吗?”
“完全没有任何区别,负重跑步也不会天天负重啊。”
“太牛了吧顾山芋!这种苦他怎么吃得下来的?明明长着一身细皮嫩肉。”
“所以《1912》的场面才这么逼真吧?你们有没有注意片尾的鸣谢名单,那长长的一串都是世界最顶级的特效公司,《rings》好像就是那几家合作制作的。”




烂片之王[娱乐圈] 第140节
“顾山芋的电影从来没让我失望过,每一次都超出我的期待。”
剧组在互动环节还放出了一小部分拍摄花絮。
花絮中,顾屿快没力了依旧往上爬的画面让现场的观众们大受震撼。
观众们刚刚已经听主创们说了,《1912》虽然拿到了超大额的投资,但拍摄过程中剧组一直很穷,因为电影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很烧钱。
“为了节约成本,主要是节省特效制作的费用,演员们都争取一条过,不想浪费时间。”费韬解释道,“所以大家都拍得很卖力。”
就是在这份努力之下,《1912》才以这样的成品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们自然可以感受到这份真挚的努力。
……
《1912》首映式结束已经是深夜,看过首映式的观众倒是在微博上肆无忌惮地嚎叫着,向身边的朋友和路人安利这部电影。
影评人们则更克制一些。
他们组织着语言,决定暂时不着急把《1912》的影评放出来,等看过《枪神》和《上古神剑》两部电影再对比着评判。
毕竟这两部和《1912》一起,是坐镇今年春节档的力作。
然后,一直拖到春节前一天的深夜,几位看过电影的影评人们才一一发表自己的感想。
几部电影中,《1912》拿到了5颗星的点评,《枪神》有3星半,《上古神剑》则只有2颗星。
对《1912》,影评人们给出了“绝佳的科幻电影”、“本年度最值得进电影院的电影”、“精妙的场景、炫目的画面、观众不可不看的作品”等评价,至于《枪神》,两位老牌影帝的发挥依然在线,当红花旦点缀其中,剧情虽然老套一些,问题倒也不大,只是和《1912》相比,审美疲劳的特效和重复过无数次的经典港式飙车戏毫无创新,勉强可以一看。
当然,成本也绝对不值10个亿。
《上古神剑》的评价最低,影评人们的评价几乎都是批判。
“剧情空洞,只有特效勉强不错,可惜如果看过《1912》再去看《上古神剑》的话,《上古神剑》如同鸡肋,淡而无味。”
“没有剧情的电影根本不会受欢迎,这不是一部两部电影的失败累积的结论,我们看过太多这种电影了,总而言之,《上古神剑》让人完全没有走进电影院的冲动,无聊,给两颗星。”
等着影评的影迷们:“?”
虽然预测到《1912》的口碑或许会不错,可影迷们完全没想过,春节档上映的三部大片口碑竟会如此两极分化。
——感觉就像《1912》剧组提前塞了钱似的,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影评人夸?
不仅一小部分观众这么想,《上古神剑》剧组也有人这么认为。
影评人分别给三部电影的打分出炉之后,《上古神剑》导演梅波直接在微博上发文怼了——
“部分电影想争高排片高口碑我们可以理解,但可以换一种更委婉的方式,不必非要来踩同行。”
春节档排片本就紧张,《上古神剑》评分清一色的低分,剧组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1912》剧组这边很清楚自己没有拉踩同行,可惜《上古神剑》剧组方面根本不信。
春节档期首日,同天上映的8部电影排片占比正式出炉。
《1912》一马当先,一部电影拿下了33.3%的排片,占据当日上映电影场次的三分之一,而且排片的时段都是几乎黄金场次。
顾屿还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待遇,何况这是在竞争力彪悍的春节档期。
演大片真的挺爽的。
——虽然压力也很大。
春节档的影院票价统一上调了,《1912》剧组的目标是——单日票房能够达到5亿以上。
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难。
以春节档首日的票房体量来说,日收10亿也未必不没有可能,前提是《1912》能够稳住。
所以第一天,《1912》剧组全员都很紧张,担心票房拿不到理想中的成绩,担心票房走势会下滑。
33.3%的排片会是剧组的巅峰期?或者仅仅是个开始?
群魔乱舞的春节档期,没有哪部电影保证自己一定可以爆,每部电影都在争取。
顾屿想尽量让自己放松下来,却依旧不免被这股紧张的气氛所感染。
这大概就是大片的魔力。
第158章 票房
“你说你也演了这么多电影,《1912》真是你排片最多的一部?”
费韬和剧组其他人听到顾屿的话都不敢相信,可顾屿完全没有说谎的意思,反而一脸认真:“《毕业季》那时候排片最少,好像只有10%的样子?其他几部好的能有20%,差的还没有。”
1...6970717273...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