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析
若是个女儿,学着人家私奔什么的,她怕是要愁白了头。
不如学点知识呀,以后早晚能用上。
樱桃替宁容关了窗回来,正巧撞见丹桂,悄声问。
“好好儿的,怎么了?送粥总不会送出事故来吧?”
丹桂:“还不是惠妃娘娘那儿,咱们去送粥,本是一番好意,她们接的不情不愿,鼻孔朝天的做派,我怎么就这么看不惯呢!”
樱桃瞥了内室一眼,“嘘!可别叫娘娘听见了跟着生气。你还不知道惠妃娘娘,她自来以为大阿哥和咱们殿下不分高低,她宫里的宫女们,能有多敬着咱们毓庆宫?”
“咱们顶顶要紧的是,守着好娘娘和小主子。”
说到小主子,丹桂脸上不自觉带上期盼之色。
“可不是,来年一月,便是娘娘的预产期了,也不知小主子是男是女。不过,瞧他在肚里这撒欢劲儿,定是的个活泼的。”
樱桃:“很是呢!咱们有这闲工夫为旁的事生气,不如盯好那几个接生的。”
丹桂:“杜嬷嬷不是盯着呢么?可有看出什么来?”
樱桃摇头,“目前还没有,不过这种真要有问题,不到生产也轻易不会露头,咱们小心些准没错。”
丹桂点头,过了一会儿,她才一拍巴掌。
“险些和你聊天聊忘了,我得去给娘娘准备晚宴的衣裳了。”
丹桂轻手轻脚的往里走,见宁容还捧着书本看,会心一笑。
确实不该生什么闲气,他们毓庆宫马上要迎来小主子了,听说殿下也在归京途中,不日就该到了吧?
这回殿下立了大功,赏赐等等总是少不了。
他们毓庆宫是往上走,大阿哥那儿是往下走,也不知惠妃哪儿来的底气?
凭她们脸大、凭她们不讲道理吗?
*
晚宴是在宁寿宫办的。
只一些内命妇和皇子福晋、侧福晋们,倒是没什么忌讳。
皇阿玛定在这里,大概也是想热闹热闹,免得太后在宫中觉得寂寞。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117节
宁容刚入了宁寿宫的大门,便和才下轿舆的八福晋撞了个正着。
八福晋一见她,忙忙上来扶她。
“我知道你自来不爱宫女们扶,可肚子这样大了,小心些总没事。”
从背后看,宁容身姿仍旧纤细,只这肚子大的吓人。
圆滚滚的,把胸前的衣裳拱出来一大团,低头是绝对看不见脚尖的。
“我哪儿有你说的心大,这不是你动作比丹桂还快些嘛!”
宁容拍着她的手背就笑。
这人爽利又不记仇,她们有了一回交集,倒是处得越发亲近了,不像是妯娌,倒像是闺蜜。
加上四福晋和六公主,几人倒是可以组一桌麻将局。
“好好好,我这不是白嘱咐一句。”
八福晋也不见外,仍旧拉着手没松开。
等两人进了宫内,行了礼,找位置坐好,宁容才觉得不对。
旁人都一双双、一对对,怎么八福晋独自来了?
她抬眼看四福晋,四福晋便冲着她远远摇头。
还不及打听,门口传来动静,众人停了动作望过去。
才要说八阿哥,八阿哥如今便来了。
他还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带了个妖妖袅袅的侧室。
大概是头一回入宫,那位见什么都新奇,进宫门了还四处看。
康熙和四妃还没来,倒是太后坐在上首和小辈们聊天。
胤禩领着人刚一出现,太后便皱了眉。
老八怎么回事?他眼里还有没有她这个老祖宗,什么香的臭的都往她宫里拉?
这个侧福晋,眼睛咕噜噜四处转,一看就不是个省心的。
第76章 与其纠结,不如尽快通知太医……
这个侧福晋不用说, 自然是杨氏。
杨氏头一次入宫,前一晚上兴奋的一夜没睡,还以为爷就是说说而已, 竟然是真的要带她入宫。
尤其还是这种场合, 入了宁寿宫杨氏觉得自己眼睛都来不及看了。
懵懵懂懂的站在太后跟前, 顿了一会儿,才想着嬷嬷先前教的样子, 向太后行礼。
“太后娘娘万福。”
胤禩与她并着肩, 男子高大、女子娇俏。
若不是八福晋就好端端的坐在下面,伺候的人几乎要把这位当成了八福晋。
当着老祖宗的面, 都这么嚣张,可想而知,在府中该多么猖狂。
太后瞥了底下一眼, 半天没开口,也没叫起。
时间久到连胤禩都觉得有些尴尬。
良嫔这日也来了, 不过按她的身份,只能坐在殿内的小小角落里。
眼见儿子受了太后的冷待, 一张漂亮的脸蛋, 皱成一团。
太后淡淡道。“老八,你年纪也不小了, 凡是自己心里须得有一杆秤。”
她话音落,殿中人都能察觉到太后情绪不高。
四下里的交谈声都停了, 只静悄悄的看过来, 气氛有些冷凝。
杨氏紧张的指尖微微发抖。
她从小就在宫外, 虽说一直跟着云夫人,但见过的最厉害的,也就是云夫人那样的了。
哪里遇见过真的掌控着生杀大权的人?
太后一句话, 她立时连大气都不敢出。
胤禩抿了抿唇,恭恭敬敬道。
“是,孙儿谨记老祖宗教诲。”
太后摆摆手,两人才退下,坐在八福晋身边。
杨氏本以为自己长得好,应当会得长辈喜爱,兴冲冲的入宫,不想被太后当面下了脸子。
这会儿坐在八福晋身后,压根就不敢耍小性子。
灰溜溜的,像只鹌鹑。
胤禩心里也不好受。
但他自来不受宠,今日带杨氏来,已经预料到这种局面。
一直等康熙带着四妃来,殿中的气氛才又热闹起来。
腊八宴气氛总体还算轻松,主要得益于太子不日将归朝。
老爷子高兴,时不时大笑,瞧着很是意气风发。
旁人如何想,宁容不知道,这一刻她真有种以胤礽为荣之感。
临了还妻凭夫贵,很是得了老爷子一番厚赏。
宁容吃了宴,就可以直接回毓庆宫歇息了。
旁的福晋却没这么幸运,有正经婆婆在宫内的,基本上都需去婆婆那儿报道。
腊八节,大小也是个节日,宫中的女人闲着没事干,除了比哪个儿子更有前途,再就是比谁家的儿媳更有孝心了。
四福晋和八福晋都是有婆婆的人。
两人还一样不得婆婆宠爱。
四福晋还好些,至少胤禛是和她站在一块儿的,便是不得宠,也是夫妻两个一块儿受着。
如今四福晋还有了孕,德妃就是再想为难儿媳妇,也要挑时候。
八福晋就不一样了。
良嫔虽只是个小小的嫔位,但她和儿子关系极好,向来不大喜欢出身高的儿媳妇。
八福晋站在她跟前,她都觉得有压力,哪怕八福晋恭恭敬敬的说话,在她看来也有种颐指气使的意味。
今儿老八还带了侧室入宫,宁容都不用细想,便知道这回八福晋又要受一番无妄之灾了。
宁容临回宫,冲八福晋使了个眼色。
意思是有事只管派人来毓庆宫寻她。
八福晋会意,连连点头。
良嫔住的地方离宁寿宫挺远的,他们一行人回去,足足走了半个时辰。
她住的宫室也极小,正殿是不许住的,仅占了一边的偏殿。
好在位置再差也是个妃嫔住的地方,里面的炭火俱全。
从冷冰冰的冷风中,入了内室,八福晋缓缓舒出一口气,不自觉搓动被冻僵了的手指。
良嫔迫不急待屏退左右,一把握住了胤禩的手。
“一路来可冷?今儿带了新人进宫,怎么不同额娘先说一声?”也免得闹得不好看。
好在太后也没有刻意为难人的意思,要不在陛下跟前随便多说几句,老八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儿子其实想带来给额娘看看,杨氏很是得人意,只出身差了些。”
胤禩话音落,杨氏便往前走了几步。
刚刚在殿中人多,良嫔离的又远,不曾看真切。
如今凑近了看,才觉果然是个美人。
八福晋是娇俏,杨氏却是娇弱,一眼扫过去便是娇滴滴的模样。
良嫔自身就是靠外貌取胜,对于同样外貌出众的人,很难有排斥心理。
再一听说,杨氏家世不好,同八福晋这个高高在上的儿媳比起来,她更加有种同病相怜之感。
婆媳两个手拉着手,语气感慨。
“好孩子,你也是个命苦的,不过也不用怕,往后跟了八阿哥,你的好日子且还在后头呢!”
八福晋听的额角狂跳。
杨氏一个清倌人,已经坐上了侧福晋的位置,她的日子还要怎么样,才称得上一个“好”字?
她这个婆婆,空有美貌,半点脑子也无。
若真叫杨氏坐上主母之位,爷的前程才真是到头了。
她们娘俩言笑晏晏的说着话,只把八福晋一个人晾在一旁。
时间久了,迟钝如胤禩也觉得不对,但他心里对良嫔还是很敬重的。
亲妈不能说,还指望着小妾背后的人给他出谋划策,当然也不能说。
他往八福晋身边挪了挪,趁着两人不注意,压低声音道。
“你别怕,不论如何谁都动摇不了你在府中的地位,爷总是最疼你的。”
八福晋勉强笑一笑,只觉得自己从前的一腔喜爱全都喂了狗,怎么就会看重这样一个男人。
宁容睡前等了又等,到底没等到八福晋递消息过来求援。
她艰难地翻了个身,终是合上眼睡去了。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118节
入睡时还在想呢,一个人睡还是觉得冷,也不知殿下到哪儿了,赶不赶得上大年夜。
*
翌日清晨,城外奔来一匹快马,一路疾行至宫门口,才下马。
守门侍卫,联手把人拦住了,怒目而视。
“何人擅闯皇宫?”
进出的贵人们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守城的将士上岗第一要务,就是须得把进出贵人们的画像和名字都记上。
免得拦了不该拦的人,又或是放了细作进去。
下马这人一路风霜,胡子拉碴,身上穿的衣服看不清是不是军装胄甲,倒是能看出骑的马是匹汗血宝马。
也是因着这个,两个将士没有在第一时间,厉声把人逐出去。
胤褆明白这会儿自己确实有些狼狈,但这两个龟孙子也不至于不认识自己吧?
他习惯性的摸下巴,结果摸到一手青茬。
急的在原地转了个圈,胤褆怒道。
“你们俩好好看看,爷是哪位?!”
不待两人再问,一把将二人挥开。
“我是大皇子!这会儿进宫有要事,你们若干耽误了我的大事,担待的起么你们!”
他说着抬腿闯进去,丝毫不管后面这两小将满脸不可置信的神情。
“这、这是大皇子吗?”
“你别说,听这声音还怪像的。”
“可......大皇子不是同太子一块儿出征了?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宫门口。”
若不是这样,他们也不至于连人都没认出来啊!
“不管了,我先去同将军报备,万一出了事,也不注意赖咱们哥俩。”
“对对对,你快去!”
御书房内,康熙刚压榨自己的两个儿子,帮着处理完朝政。
就听梁九功过来禀报,说是大皇子来了。
康熙连声问:“怎么就他一人来了?太子可有回来了?”
虽说他早就知道大军拔营了,不日就将抵达京城,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啊。
老大和太子别苗头也不是一日两日,老大会舍了功绩,一人先回城?
必定是发生什么大事了才对。
见梁九功不答,康熙也不问了,不顾老三、老四还在,直接把人招进来。
胤褆还是先前那一身,肉眼可见的狼狈和疲累,根本不及收拾,就出现在了御前。
他见了康熙,一跪到底。
“皇阿玛......儿子、儿子给您请安了......”
康熙掩下心中诧异,从御桌后走出来,亲自把人扶起来。
“你如何回来的这样快?太子呢?大军呢?”
老三、老四两个闻言,也停了笔看过去。
他们从没见过老大有这么狼狈的时候,脸上黑漆漆的,不知道是泥还是什么旁的。
衣裳连着胄甲也脏兮兮分,压根辨不出来哪儿是哪儿。
若不是人还是那个人,讲话还是那个声音,恐怕连他们也认不出来。
胤褆来时,就一直想,到底该如何说,真见了康熙,就跟孩子见了家长似的,一下哽咽住了。
“皇阿玛......”
康熙听了这三个字,心里就是一个咯噔。
“太子......太子为了救我,手背上给袖箭伤了......军医瞧过本该无碍的......谁知到底是有毒的......半道上、半道上就毒发了......”
康熙心口一痛,身子晃了晃,若不是老四眼疾手快扶了一把,这会儿估计都栽地上了。
“太子.....太子这会儿在哪儿......”
康熙单手捂着胸口,有气无力的问。
“就在城郊的皇庄!大军守着呢,军医说要找善解毒的御医前往......儿子这才马不停蹄的往皇宫赶......”
胤褆低着头,从没如此痛恨过自己的冲动,若是太子真有个万一,他真的万死难辞其咎。
康熙推了推身边的胤禛,“快,你脚程快,先去把御医都召集起来,往皇庄去!”
“是,儿子这就去。”
胤禛匆匆行了礼,出了御书房。
从乾清宫出来,直入太医院,不论如何走,毓庆宫都是避无可避的地方。
胤禛路过毓庆宫时,还在想,太子中毒,太子妃知不知道?是不是该同太子妃说一声。
可想到她怀胎八月,已经临门一脚。
还是脚尖急转,继续往前跑了。
与其纠结不如尽快通知太医,能不能救过来,就全靠太子自己的造化了。
第77章 他明白的太晚了(二更)……
胤禛想瞒着宁容, 但这也并不容易。
他不知道太子在临行前,给宁容准备了暗卫。
除了小六贴身守卫以外,小五主要关注点在整个皇宫, 以防宫内有任何风吹草动, 是宁容不知道的。
小七主要盯住毓庆宫, 防止毓庆宫内之人作祟。
可以说,太子为了宁容, 考虑的很周到了。
也正是这种周到, 让宁容在胤褆入宫的第一时间,便得知了消息。
“你说什么?”
宁容挺着肚子, 艰难地端坐起身,看着跪在跟前的小五,满眼不可置信。
置于小几上的手不自觉收紧, 就连指甲深深陷入肉中,也一无所觉。
不是说太子大胜归来?怎么会突然中了毒?
可看四阿哥召集全部太医, 急匆匆去皇庄的架势,并不像是作假。
“......听说, 传讯的人是大阿哥......”
小五单膝跪地, 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在他们这些暗卫心目中,太子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他让他们跟着太子妃,没人提出异议。
是因为他们都相信, 太子定会得胜归来。
然而事实也果然如此, 可谁知, 太子竟然在半道上中了招。
宁容站起身,能感觉肚子里的孩子动的厉害,把她踢得有些疼。
想来孩子也感受到了她的不安。
强行稳了稳情绪, 她才问。
“可有听说殿下是为什么中的毒?”
她和太子成婚还未满一年,可是越是了解对方,越是清楚他不是个个性冲动的人。
在下定每一个决策之前,必定会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样一个人,是怎么会中招的?
宁容有些站不住,头晕的厉害。
她以为太子对她而言没那么重要的,可听说他中毒,心口却不自觉抽痛起来。
“听说......听说是为了救大阿哥......”
小五也觉不可置信,听见这个理由,无人不觉得荒诞,太子和大皇子不和,满朝谁不知道?
如何会为了个政敌,豁出自己的命去?
更何况,太子妃和小主子还在宫里等着殿下呢。
“你去御前守着,紧跟着队伍,有任何太子的消息,都要记得往宫里递。”
宁容强忍着情绪安排。
“是,属下听令。”
小五退了下去,内殿又重新安静下来。
宁容恍惚地坐在塌上,她能听见自己剧烈的呼吸声。
丹桂和樱桃都站在殿中,方才娘娘和小五说的,她们听的清清楚楚,可这时候谁都不敢吱声宽慰。
两人神色中难掩忧虑,娘娘可还怀着孕呢,情绪大起大落的,对胎儿也不好。
*
事实上,胤礽如果知道自己会中招的话,打死也不会救胤褆的。
可事情已经发生了,除了忍耐着继续往下走,他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他躺在塌上,脑中昏昏沉沉,身上也不知是冷还是热,只是觉得难受的厉害。
睁开眼,就觉四周天旋地转,稍微吃点什么,不一会儿又全都吐了出来。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119节
“胤礽、胤礽,你好些了吗?”
胤褆不知何时回来了,坐在塌边,轻易不敢伸手,生怕触碰到什么,就连语气也是难得的温和。
“皇阿玛来了,还领了许多太医过来。”
胤褆站起来,往后退了退,果然露出一片明黄之色。
胤礽睁开眼睛,其实看不大清楚,但显眼的黄色,和熟悉的龙涎香,一如从前。
他挣扎着道,“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保成,都这个时候,还管这些礼节做什么?”
胤禛扶着康熙,往前走了几步,两人俱都看见了太子苍白如雪的面色。
到了这个地步太子仍旧是极清隽的,病痛之色,丝毫不能掩饰太子的出众。
但他这会儿,就像是高山白雪,遥不可及,一触碰就会被风吹散在空气里。
康熙看得心悬的更高了,忙不迭道。
“钟太医、黄太医、李太医,你们几个都是太医院的肱骨之臣,快过来给太子看看......无论如何要保住太子一命.....否则,朕要你们都给太子陪葬!”
康熙生怕几个御医不尽心,说到最后,语气凛冽,带着上位者的杀伐果断之气。
胤禛和胤祉对视,两人也跟着提了一回心。
老大这回确实没说谎,太子这样子,看着像是不大好。
胤禛更担心的是毓庆宫的哪位,如今太子这样,她不知道还好,她若是知道了......
“是。”
几个太医额角冷汗滑落,还是恭恭敬敬的应下。
他们一个个按序上前,恭恭敬敬给太子把脉,一番望闻问切下来,额间的冷汗不曾减少,反倒变得更多了。
钟太医和另两个太医对视,都在对方脸上看见了肃穆之色。
他不死心的上前了几步,反复把脉。
室内瞬间陷入一片沉吟之中,康熙看得焦急,示意几人向外走,留了兄弟几人照看太子。
出了门,确认四下无人,他才急急问。“如何了?”
除了登基和擒鳌拜那会儿,大约还没什么事能让康熙这么着急。
可他向来看重的儿子就躺在里面,无论如何也安不下心,更别说太医们一个个面色不好,瞧着就不像有好消息的模样。
太医们正在斟酌用词,康熙已经等不及了,强耐着性子咬着牙。
“到底如何了?再耽搁,朕现在就取了你们的性命!”
几个太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身体控制不住瑟瑟发抖,连说话也带着颤音。
“回陛下的话......臣从未见过这种毒......”
“臣也是......不管太子面色和脉象,都是剧毒之像,偏生他的面色还好,理智清晰.....臣便是在书内都不曾见过这种案例......”
“正是,这毒不像是中原所有......臣等束手无策啊......”
一番话下来,太医们的头埋得更低了,拼命扣头。
可没见过就是没见过,对方是太子,他们更是不敢轻易用药。
更怕稍有不慎本来还勉强可救,一通药下去,反倒进了死胡同。
“混账!混账!”
康熙声若洪钟,连骂了好几个混账,他自诩君子,许久不曾在人前这般失色。
他的声音透过门缝传入内室,胤礽也听了一耳,本来还强笑着,这会儿连嘴角也再难勾起。
1...4445464748...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