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农家团宠福气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扶苏藤
可田地就不同了,只要不是遭遇多少年不遇的干旱,地里总会有些出息。庄户人家,可不就是得多些田地?
田地,是一切的根本。
虽然年后要花钱,但这是他们家自己过日子的第一个年,怎么都要过得开开心心。
糖葫芦并不便宜,毕竟是外面裹了一层糖,而且是雪白的白砂糖。
集市上来来往往的人不少,但卖糖葫芦的人不多。
等苏老四花了一百文钱买了五根糖葫芦,可是把不少跟着家里大人一起来的小娃儿给羡慕坏了。
“媳妇儿,你也来一根!”
苏老四不但给四个闺女都买了,还多了一根给宋氏。
宋氏顿时红了脸,道:“我一个大人,吃这个像啥啊?没得让人笑话!”
“笑话啥?大人就不吃糖了么?”
“吃!”
苏老四霸道地将糖葫芦塞进了宋氏的手里。
宋氏愣了下,举着糖葫芦递到苏老四的面前,道:“当家的,要不,你先吃一个?”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稀罕吃糖!”
苏老四直摇头。
宋氏不由面露笑意,道:“当家的,糖水蛋,我看你吃的挺好啊!”
“呃”
苏老四顿时尴尬了。
最终,他只能从宋氏手里的糖葫芦串上咬了一个糖葫芦下来。
很甜!
白砂糖成了冰,包裹着里面的小山药豆儿,味道是真的不差。
“爹,你也咬我一个!”
“我的!”
“还有我的!”
看到宋氏和苏老四的互动,大丫儿四姐妹纷纷贡献了一个自己糖葫芦。
苏老四这会儿也说稀罕吃糖了,美滋滋地从四个闺女手上的糖葫芦串上咬了一个下来。
“娘,再给你一个!”
大丫儿四姐妹等苏老四吃了她们每人一个糖葫芦,然后又把手里的糖葫芦串递到了宋氏的面前。
宋氏想了想,也不客套,一人吃了四姐妹一个糖葫芦。
然后,回赠四姐妹一人一个。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在集市上逛着,偶尔会埋下一两样的小东西。
整个过程中,苏舞都处于看戏状态。
尤其是看到姐姐们和爹娘吃冰糖葫芦的的样子,可把她给馋得不轻。
然而,吃不到!
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小娃娃,看着美食在前,却只能流口水,简直太欺负人了!
苏舞最终只能选择眼不见为净,睡觉去。
等一家人东西买的差不多,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准备打道回府。
结果一家人刚走到镇子口,就瞧见了站在镇子口的何举人府上的管事何奎。
“何管事!”
苏老四上前跟何奎打招呼。
何奎瞧见苏老四,不由一脸的喜气。
“老四兄弟,可算是等着你了!”
“等我?”
苏老四懵了下,难道何举人又要鱼?
大河这会儿可是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打不到鱼了。
“对,对,就是等你!”
何奎当即指了指身边的两个小臂高的礼盒,道,“这是我家举人老爷给你的年节回礼。原本,我是打算送你们村去,路上听人说你也在镇子上赶集,我就偷个懒!”
“这,怎么使得?”
苏老四有些急。
他给何举人送的年节礼,除了那两条尖嘴鱼,其他都是寻常,人家还给回礼,这说不过去啊!
“老四兄弟,你别多想!”
“我家老爷看重兄弟你,咱们啊,就这么来往着,你也别觉得占了便宜啥的。这人一辈子,总有个起起伏伏。将来,说不定你就得势了呢?”
“对了,这份是我的回礼。跟我家老爷的回礼没法比,你可不能嫌弃!”
“不,不嫌弃!”
苏老四能说啥?他送的那些年节礼,都是庄户人家的送法,人家这回礼,唉,这便宜可真的是占大了!
“何管事,那,我先给你拜个早年吧!”
“过年好!”
“大丫儿,二丫儿,来,给这位伯伯拜个早年!”
苏老四跟何奎说完过年好,又喊了大丫儿四姐妹给何奎拜了个早年。
连宋氏,也跟着给何奎拜了个年。
何奎见状,不由哈哈一笑,道:“哈哈,老四兄弟,你也过年好!”
“弟妹也过年好!”
“小丫头们也过年好!”
“来来,这是你们的压岁钱!”
不等苏老四推脱,何奎就板了脸,“老四兄弟,侄女们喊我一声伯伯,这压岁钱,必须收着!”
“谢谢伯伯!”
大丫儿四姐妹连忙一起跟何奎道歉,收了何奎给的压岁钱。
一人一个银瓜子儿。
连被宋氏抱着的苏舞,也得了何奎送的一个银瓜子儿。





穿越农家团宠福气包 第154章 过年了!
从镇子上回到村里,苏老四依旧是有些唏嘘,他这是真的遇到贵人了。
不过,唏嘘之后,苏老四也就没想开了。
来日方长,将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宋氏倒是很快将集市上买的东西归拢妥当,然后开始做饭。
虽然在集市上吃了不少的小东西,但大年三十的午饭,依旧是要好规整一番的。
按照这边的风俗,大年三十的中午得吃鸡,而家里的鸡一早就已经被处理好了,只需要下锅。
粉条子、大白菜跟剁成块的鸡炖一锅。
白米饭也是一锅。
这是大年三十的午饭的常规安排。
当然,如果家里条件好的,还可以整点儿别的菜品。
以前在老宅的时候,苏老太太都是会让她多弄两个肉菜,还有卤菜凉拌,给家里的男人们下酒。
如今离了老宅,不管弄多少菜,都是自家吃。
宋氏的心情是真的不一样。
她干脆决定好好整治一桌。
肉,不缺,早就买好了的。
卤菜也有,自家做的卤子,已经卤了好些天,早就入味了。
只是家里的两个锅都被占着,所以炒菜是暂时不用想了,那就先弄凉拌卤菜。
猪耳朵切丝,拌上切成丝儿的白菜心,蒜、醋、酱、盐加上,随意地搅拌一番,并不费太大的事儿,就是一道十分可口的凉拌菜。
冬天这个时节,可以用来吃的新鲜菜不多。
宋氏发了一盆子的豆芽,如今正好来凉拌。
还有蒜苗也弄了一小片儿,弄来炒个菜,也是够了。
“媳妇儿,你看,你看!”
就在宋氏在厨房盘算着用菜时,苏老四忽然兴匆匆地进了厨房,手里还提着六根十分鲜活水灵的黄瓜。
“哪儿来的?”
“何举人给的年节礼,我刚看了下!”
苏老四嘿嘿一笑,“幸好看了下,要不然,等两天说不定就冻坏了!”
“那现在就凉拌了?还是咱们放屋里,等几天待客?”
“凉拌两根吧!”
苏老四寻思了下,“本来就这么几根,留四根,等正月里请客的时候再吃,咱们自己吃两根,尝个鲜!”
“成!”
黄瓜凉拌卤猪头肉,也是一道美味。
如此一来,凉拌菜就有三个了。
宋氏干脆又弄了个单独的卤肉切盘,凑了四个凉菜。
然后就是准备炒菜。
有了炖在锅里的一整只鸡,又有四个凉菜,宋氏也就只准备了两个炒菜,一个肉炒木耳,一个肉炒蒜苗。
只等锅里的炖鸡好了出锅,就可以下锅炒了。
如此丰盛的一顿午饭,就算是在老宅的时候,也不曾有过。
大丫儿姐妹四个时不时地窜进厨房,宋氏偶尔会夹一筷子的凉拌菜给她们,让她们先过过嘴瘾。
这在以前,只是属于老苏家男娃娃们才有的待遇。
四姐妹得了这额外的零嘴,喜得不得了。
苏老四家里欢欢喜喜地准备着大年三十的午饭,而在苏家老宅那边,苏老大正在艰难地煮着猪食一样的午饭。
从没下过厨的他,没了李氏整治饭菜,干啥啥不行。
而苏老三那边,江氏依旧是很胖。可再胖的江氏,依旧是能弄出还算可口的饭菜。
当然,苏老三一家四口的这顿午饭,也只是达到了最基本的标配,炖鸡加白米饭。跟往年老苏家过年的时候,可是差了些火候的。
可即便是如此,比起苏老大家的猪食,依旧是好很多。
苏老大这些天是当爹又当娘,真正是吃尽了苦头。
夜半醒来,苏老大懊悔不已。
曾经的他是恨不得弄死了李氏,毕竟李氏都想要他去死了。可冷静下来,回想这一切,苏老大知道自己这是纯粹的自作自受。
如果他没有总是打李氏,那么,李氏何至于变成这样?
然而,不管苏老大怎么懊悔,一切都回不到从前了。
他自己种下的苦果,只能自己慢慢品尝其中的滋味。
等吃过了这有生以来最难吃的一顿大年三十的午饭,苏老大把两个十多岁的儿子喊到了近前,叮嘱他们照顾好他们的小弟,然后就出门了。
他得去回龙观问问,为什么会这样?
他明明已经破了六道轮回的命格,为什么他们家变成了这样!
当苏老大带着浓浓的怨气到了回龙观,见到回龙观的观主清悠道长,清悠道长只是望了他一眼,就叹了口气。
“苏居士,你不孝啊!”
清悠道长开口第一句,就让苏老大愣住了。
“为子不孝!”
“为兄不义!”
“为夫不仁!”
“为长不慈!”
“你是破了六道轮回的命格,但你造孽了啊!”
清悠道长望着一脸怨气和郁色的苏老大,“当日,贫道说过,会尽力帮居士设法破解六道轮回的命格,居士为何擅作主张?”
“天不可欺!”
“如今的一切,都是居士的报应!”
“道长,我,还有救吗?”
苏老大跪在了地上,他也是后悔了啊。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当初,她娘因为五子登科的说法,一直偏宠老五,他只道他娘啥也不懂,所以闹出了笑话。
可是,他似乎也跟他娘犯了一样的错误。
清悠道长叹了口气,道:“错已铸成,居士必须承受其中的苦果。只是,若是居士能诚心改过,一心向善,也不是全然没有解救之法!”
“天衍四九,遁去的一!”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论什么时候,都会在绝境中留一线生机。至于能不能把握这一线生机,就看居士能不能吃得了苦了!”
“我,能!”
苏老大抬头,很是坚定地回答。
事到如今,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他还有三个儿子,他还得看着他们长大成人。
家里如今虽然破败了,但至少还有不少的田地,至少吃用不愁。
“居士若是能吃得苦,那么,十年后,或者可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清悠道长轻轻一叹,再不多言。
苏家老宅自己坏了自己的气运,清悠道长不可能帮他们逆天改命。毕竟,他那小徒弟的气运太旺,惶惶如烈日。
苏家老宅这些人做了亏心事,报应终究是要来的。




穿越农家团宠福气包 第155章 饺子!
人在做,天在看。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而命格、运道这东西,它又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玄而又玄。
积德行善,它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虽然世人常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说的是好人无好报。但事实上,这只是后人不学无术,对这番话的断章取义。
此番话的来源,实则是有个传说。
说的北宋包拯在任开封府尹的时候,民间有一个双腿残疾的后生,要为乡民修一座石桥,结果途中出了岔子,眼瞎了,然后等石桥落成时,这后生又遭雷劈,当场去世。
百姓都说,好人没好报,以后谁还做好人?
包拯也就写下了“宁行恶,勿行善”的字句。
可后来,包拯回到开封府,皇帝召见。皇帝刚生下的小皇子哭闹不休,皇帝就找包拯想办法。
于是,包拯恰恰在小皇子的掌心看到了这一行字“宁行恶,勿行善”,于是,包拯就懂了。
然后包拯借阴阳枕入地府一探究竟。
原来那后生前生为恶,恶贯满盈,地府判他三世不得善终。第一世是个瘸子,第二世是个瞎子,第三世遭雷劈而死。
但这后生大彻大悟,行善积德,最终落了一个三世一世还,并且因他大彻大悟,得享福报,托生皇子。
行善积德,三世恶报一世还,如何不算是善有善报?
人生一世,真正要铭记的当是这一句,人善天不欺!
清悠道长,便是用这句话送走了苏老大。
而在苏老大离开后,清悠道长的弟子又冒了出来,道:“师父,那,咱们还要收下他家小儿子么?”
“不收了!”
清悠道长忘了自己这弟子,“当然,如果你愿意照顾小孩儿,你去收了也是可以的。”
“您就当弟子没问过这个问题!”
照顾小孩儿?可拉倒吧,他觉得自己还需要人照顾呢!
“我让你看的道藏,你看多少了?”
“师父,那啥,今儿不是大年三十么?”
“我道门之人,跳出凡尘,不过年!”
“那您晚上吃饺子不?”
“废话,当然吃!”
“您不是不过年么?”
“吃饺子跟过年有啥关系吗?”
“没有吗?”
“有吗?”
“好吧,您说没有就没有,用得着生气吗?”
“滚回去读书!”
清悠道长这个气啊,自己当初咋就收了这么个憨瓜弟子?
“师父,过年啊!”
“无量天尊,贫道今日要清理门户!”
清悠道长挥手。
一直跟他斗嘴的中年道士则是转身撒丫子跑路。
“师父,气大伤身,您要冷静啊!”
“”
清悠道长看着撒丫子跑没影儿的弟子,最终一声长叹,造孽啊,自己上辈子可能也做了坏事,这辈子,老天才送了这么个孽障来气他!
苏老大从回龙观回转崖上村,第一时间准备了香烛,去了他爹苏正财的坟前,结结实实地哭了一场。
清悠道长说他不孝,这的确是没有冤枉他。
苏正财死了,苏老大其实没有怎么伤心,甚至有种解脱了的喜悦。为苏正财治丧,更多的是走个过场,求个孝子的名声。
人,非得经历了大苦大难,大悲大喜,心灵遭受了重创,才会有所改变。
只是,此刻的改变,有些已经造成的伤害,却不是说弥补,就能弥补的。人心若是凉了,再想捂热,可是很不容易的。
苏老大的改变,苏老四可不知道。
他们一家子美美地吃了一顿十分丰盛的午饭,然后就一家子一起动手,包饺子。
这饺子可不是一顿吃的,还得留出明天一早吃的。
大年初一的早上,必须得吃饺子。
轿子里还得放上糖、钱,若是谁运气好吃到了,那可就是一年的甜,一年的有钱赚。
除此之外,宋氏还得置办年夜饭。
大年三十的这顿年夜饭,是一年的一个终结,也是新一年的展望。
年夜饭不需要多丰盛,但必须得准备鱼,意味着年年有余。
还得有一个团圆饽饽,意味着一家子齐齐整整。
此外,还得准备芋头,一人吃个芋头,意味着兴旺一整年。
当苏老四一家忙着包饺子时,他家的院门被人敲响了。
“谁啊这是?”
大年三十,一般情况下,是不存在走亲戚或者串门子的事情。
苏老四也挺疑惑,这会儿是谁来呢?
等他打开门,看到的却是苏老大。
“大哥?!”
这会儿瞧见苏老大,苏老四是挺惊讶的。
苏老大的手里捧着个簸箕,簸箕里的东西还用布盖着的。
“你有啥事儿吗?”
“老四,我能进去说吗?”
苏老大尴尬地望了下苏老四。
苏老四怔了下,道:“大哥,有啥事儿,就在这儿说也是一样的!”
对于自家大哥这忽然的亲近,苏老四是真的有些拿捏不定。
“是这样的,这不是过年了嘛?”
“我手笨,包不来饺子!”
“大宝他们要吃饺子,四弟妹包的饺子,能分我一些吗?我带了面和肉来!”
虽然很丢脸,但苏老大此刻也是顾不得太多了。
大过年的,中午饭随便糊弄的。可是这一顿年夜的饺子,不能没有。
而两个儿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只能厚着脸皮来求苏老四。
苏老四听到自家大哥的话,是真的愣了下。
“大哥,你等会儿!”
苏老四回了屋里,把苏老大的来意跟自家媳妇儿宋氏讲了一遍,小声道:“媳妇儿,咱们给还是不给?”
“大哥还带了面和肉过来,应该是要跟咱们换!”
“换就不用了,给一篾子的吧!”
宋氏叹了口气,“大宝、二宝到底喊我们一声四叔、四婶,大人的事情,跟孩子没关系!”
这一篾子的饺子,不是看在苏老大的面子上给的,而是看在孩子的面子上。
苏老四点点头,道:“成,我给大哥端出去!”
所幸,宋氏准备的馅儿很足,面也够。即便是少了这一篾子,无非就是再费点时间,重新包。
苏老大得了这一篾子的饺子,啥也没说,只是深深地望了苏老四一眼。
后悔啊!
当初苏老四一家在老宅的时候,他们把他们一家干什么都当成理所当然。若是当时能明白一切,又何至于好好的一个家散了呢?
然而,回不去了!




穿越农家团宠福气包 第156章 真是给你闲的!
苏老大到底是把他带来的面和肉留了下来。
他心中其实很清楚,苏老四和宋氏同意给这一篾子的饺子,并非是念着他,而是念着他的三个孩子。
可惜,他醒悟得太晚。
早在上次他差点儿被李氏害死的那一次,苏老四过来看他,他若是那时候能醒悟,或许事情也会有所不同。
然而,那会儿的他,还在想着巴着这个兄弟。
错了啊,错了!
苏老大是真的后悔,悔到肠子都青了。
然而,晚了!
他端着这一篾子的饺子回了老宅,进门的时候,正巧看到了苏老三从屋里出来。
苏老三瞧见苏老大手里端着的一篾子的饺子,只是稍稍愣了下,便猜到了这一篾子饺子的来历。
虽然说饺子的形状都是大同小异,可每个人包饺子的方式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眼前这些饺子,苏老三可是眼熟得很。
“老三!”
苏老大望着苏老三,停下了脚步,“之前小五的事情,是我错了!”
“哦!”
苏老三无所谓地应了一声。
要不是他的运气好,他的儿子就没了一个,现在他大哥这么轻描淡写地一句认个错,就想事情这么过去?
天底下,有你这么好的事情吗?
“我回去了!”
苏老大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让苏老三原谅他,他也明白,现在说再多都是空的。一切,还是等将来吧。
做错事,是该受罚的。
就像他打了李氏,李氏差点儿毒死他,最后还跟人跑了。
他卖了自己的侄子,如今不被兄弟承认,也是活该。
苏老大很快端着饺子回了自己个儿的屋里,将饺子放在柜子上,只等着晚上煮了吃。
这一篾子的饺子,倒也是够他们父子四个吃了。
但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还是要准备的。
苏景学,是苏老大的长子,倒是人如其名,在读书上有些天分。可惜,经过他爹闹得这一处,被镇上的先生给拒收了。
一个农夫的儿子,若没有了先生的指点,想要自学成才,那是不可能的。
而苏景文,比苏景学小一岁,却完全没有读书的天分,整天就是玩儿玩的。
听说可以不用再去镇上学堂,那是真的撒了欢儿。
可惜,如今兄弟俩都只能老老实实在家里写大字,这是苏老大的硬性要求。如果写不完大字,晚上就别想吃饺子。
“好好写,爹却找你们四叔、四婶换了一篾子的饺子!”
“往年的时候,你们也都是吃的你闷四婶包的饺子,以后,怕是吃不到了!”
“今年,是最后一年!”
“开春了,爹送你们去县城念书!”
1...2425262728...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