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农家团宠福气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扶苏藤
村里人也都忙了起来。
苏舞一家自然也跟着忙了起来,家里的地都要翻土施肥。
然后,苏舞发现,自家多了一头牛。
也不知道是她爹跟她娘什么时候商量的,家里居然买了一头牛回来。
苏舞只看到四个姐姐兴奋地围着牛转,想要摸一把,又怕被牛给踢了,最终只能远远望着。
苏舞很想说,牛很温顺的。
可惜,她说不出来。
不过,她爹倒是帮她说了,并且教她的姐姐们怎么靠近这头牛。
其实就是手里拿着草料,这牛就对她们亲近了。
“老四,行啊,牛都买了啊!”
苏正平领着仨儿子从地里回来,瞧见苏老四家门外拴着的大黄牛,立时兴致勃勃地凑了上来。
“正平叔!”
“这不是地里活儿多,有头牛,也快些么!”
“确实是快些!”
苏正平点了点头,“那啥,赶明儿个,你家地翻完了,这牛,借我家使使,一天三十个大钱,成不?”
“正平叔,您这就埋汰我了!”
苏老四咧嘴一笑,“今年,您家的地,这牛,您尽管用着!”
“那不成,该咋地是咋地!”
“规矩不能破!”
苏正平果断摇头,“你要不收钱,这牛,我还真不敢借了!”
“那这样,您给十个大钱就成,您要再犟,那真就是打我脸了!”
“你小子,行,那就十个大钱!”
苏正平笑着摆摆手,就带着苏耀玮兄弟三人往自家走去。
苏老四则继续美滋滋地拿干草喂牛。
事实上,村里好些人家不是买不起牛,而是觉得不划算。
一头牛其实不怎么值钱,也就几两银子,便宜的时候,两三千大钱,折银也就是二三两。贵的时候,倒是能长到十两银子以上,比如那兵荒马乱之年。
如今大夏算得上是太平盛世,这牛自然不是很值钱。
苏老四买这头牛,只花了两千五百个大钱,着实是算得上便宜。
牛耕地是好手,可问题是,这一年到头,也就耕两季地。
买了牛,却是要长年累月的养着,还不能糊弄。
毕竟这大牲口都是花钱买的。
村里好些人家都是不愿意在平时养牛,所以宁可自家人多费点时间和力气,或者干脆去借人家的耕牛回来帮一下忙。
至于苏老四决定买牛,则是因为家里人能下地的不多,但是去割牛草的人不少,毕竟,四个闺女都算不小了。
割牛草、割猪草,轻松又不累,都是适合闺女们干的活儿。
所以,养牛这事儿,苏老四觉得很适合自家。





穿越农家团宠福气包 第160章 小哥哥的手笔!
苏老四买了牛,地里的活儿也就轻快了。
宋氏只需要做一些轻快的活儿,比如播种、踩沟之类的活儿。而这些活儿,大丫儿和二丫儿也能干的挺利索。
三丫儿和四丫儿就在地头守着苏舞。
毕竟现在的苏舞已经可以爬,当然,不是那种膝盖着地、双手撑地的爬行,而是匍匐前进的爬。
可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得小心。
要是那一般的小孩儿,常常会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就把篓子弄翻了。
没错,现在的苏舞是被包裹的严严实实,放在一个背篓里。
阳光明媚,照在脸上,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苏舞觉得现在这日子,是真的不差。
刚来的时候,她挺怀念后世的娱乐生活。比如,没事儿的时候就看看网文,打打农药啥的,或者干脆上网剁手
但是等在这里做了几个月的小娃娃后,苏舞的想法就变了。
瞧瞧现在的日子,吃了睡,睡了吃,这猪一样的人生,还要啥娱乐生活?
一家人在地里干了一上午的活儿后,宋氏就背着苏舞,领着三丫儿和四丫儿回家做饭。
结果,等他们到家门口,就看到她爹宋老汉,领着她大哥和二哥正往自己这边走过来。
“爹!”
“大哥,二哥,你们咋来了?”
宋氏连忙出声招呼。
宋老汉瞧见宋氏,脸上也是乐呵呵的,道:“这不是该春种了么?我寻思着你家地里的活儿可能多,就跟你大哥、二哥来帮一把!”
“姥爷,我爹买了头牛,干活老快了!”
三丫儿嘴快得很,在宋氏回答前,先就给出了答案。
“买牛了啊!”
“那不错!”
宋老汉闻言一愣,继而笑了,“也是啊,你家这情况,买头牛的确是合适。”
“爹,大哥、二哥,咱们进屋里说吧!”
宋氏指了指自家的大门,先一步去开了院门。
“爹、大哥、二哥,你们先坐会儿,我去弄饭,老四等会儿就回来了!”
“成!”
宋老汉也不矫情,直接摆了摆手,“你就随便弄点儿,能填饱肚子就成。”
“我晓得!”
这个时候,家里自然是有啥做啥。
自打天气回暖,大河里的冰融化了,苏老四又开始了每天的下鱼篓子,不过却只是偶尔往镇子上送一趟,碰运气卖一卖。
何举人如今不在镇子上,在过完年没多久,他就带着人进京了。
念了多年的书,何举人一直没忘了考进士。
只是,屡试不中的他,干脆子承父业,去给人做了幕僚,在此间隙,继续攻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此番他从知府身边退下来,也是为了应付来年的春闱。
没了何举人这个无鱼不欢的大客户,苏老四去下鱼篓子捞鱼,主要就是供应自家吃了。
昨儿苏老四的收获还不错,两条鲢鱼,五条鲫鱼,如今都在水缸里养着。
宋氏直接捞了两条鲢鱼出来,准备炖了。
至于鲫鱼则等着回头炖个鲫鱼豆腐汤,这干活儿的时候,饭菜一定要吃饱吃好,这样才有力气干活儿。
当宋氏在厨房里忙活时,
苏老四牵着牛,带着大丫儿、二丫儿也回来了。
看到老丈人和两个舅哥过来,苏老四也是挺激动的。
“岳父,大舅哥、二舅哥,劳你门惦记了!”
“不错啊,脑袋转得快,知道养牛了!”
宋老大看苏老四这个妹夫的眼神,越发满意了。
“姥爷!”
“大舅、二舅!”
大丫儿、二丫儿上前,给宋老汉他们行礼,叫人,然后就跑去了厨房帮宋氏的忙。
苏老四则陪着老丈人和两个舅哥说话。
“老四啊,要早知道你买了牛,我们就不过来了!”
宋老汉望着苏老四拴在门口的健壮的大黄牛,满意地点着头。
“不过,老四,这养牛可不一般,你得上点儿心。要是这牛伤着了,病着了,县衙那边,可不是太好说话。”
“岳父放心,我省得!”
苏老四郑重地点着头。
牛,不贵。
但是,按照大夏的法度,这牛得仔细养。毕竟,这活牛的价格不贵,可是这牛肉老贵了。
朝廷法度,任何人不得无辜杀伤耕牛,养牛不用心,致牛死亡者,如果确实可以证明是意外,那么,只需要承受一定的罚金,挨一顿板子。
可若是被证实是故意杀害耕牛,那么,轻则流放,重则可能要给牛偿命。
千万莫觉得这是玩笑儿戏。
这可真的是要人命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百姓不愿意养牛,一方面是大多数时间用不上耕牛,二则是养牛这事儿,它是有风险的。
“你晓得就好!”
宋老汉望了眼苏老四,“如今你家里有了牛,那,我们就帮你把那些不用牛的活儿做一做。嗯,就帮半天,明儿我们就不来了,家里的地也等着收拾呢!”
“岳父,您跟两位舅哥也别急,我这有了牛,干起来快。等我这边忙完了,就赶着牛去帮你们把地翻了!”
“只是,得等两天,昨儿个,正平叔先跟我说了借牛的事儿,我得先帮正平叔家把活儿干了!”
“成,是得有个先来后到!”
宋老汉不可能在这个事情上挑理。
至于宋老大和宋老二,自然也是没别的话说。
就算苏正平不是崖上村的村正,不是苏氏一族的族长,这凡事也得讲个先来后到。
有了宋老汉和宋老大、宋老二的帮忙,这干活的速度自然就快了很多。
宋氏干脆就没跟着上山,用不到她下地了。
大丫儿姐妹四个倒是想跟着去,毕竟山上可比家里好玩儿。
然而,回龙观的观主清悠道长却在他们要出门的时候到了,而随着清悠道长前来的,还有一个女冠。
这女冠,是清悠道长帮苏舞选择的一位女教。
此番过来,一则是看看人,二则是问问宋氏和苏老四,有没有打算让大丫儿和二丫儿她们姐妹也学学。
听了清悠道长的话,苏老四和宋氏几乎是异口同声表示,学!
不需要学太多,至少能学会认字,会算账,能掌家。
至于别的,能学多少就学多少。
而在苏老四和宋氏抱着苏舞送清悠道长离开时,苏舞却看到了站在不远处林子里的那个她家大姐的小哥哥。
所以,这女冠上门,是她大姐的小哥哥的手笔?




穿越农家团宠福气包 第161章 谢远的心思
可惜,等苏舞再看时,就已经看不到那小哥哥的身影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苏舞也基本可以断定,她这便宜师父忽然送个女冠过来,明显是另有深意。
等了一个冬天,苏舞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小哥哥跟自家大姐其实没啥关系。
但现在,苏舞百分百肯定,她家大姐的这个小哥哥是个黑芝麻馅儿的。
只是想到小哥哥的家境,苏舞大概明白了这小哥哥的意思,这是在悄咩咩地玩养成啊。
所谓门当户对,一方面是家世出身,一方面则是自身的涵养见识。
苏舞不知道这小哥哥到底在谋划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小哥哥是准备对她家大姐出手了。
至于她二姐三姐和四姐,都是被捎带的。
当然,她就更是被捎带了。
毕竟,就算这女冠再厉害,也不可能教一个只会匍匐前进的小娃娃学什么。
女冠道号清萍,算起来应该是清悠道长的师妹。
清萍女冠的到来,让苏老四家又一次成了崖上村的焦点。
在知晓清萍女冠是来教授大丫儿姐妹们的时候,村里不少人家都在背后指指点点,认为苏老四这是飘了。
刚过上了两天好日子,便不知道自己姓啥叫啥了。
这女娃子,年纪到了,准备一份过得去的嫁妆,嫁出去就得了。
尤其是大丫儿,过了年都已经十五了。这在村里,可真的算是老姑娘了。
然而,面对村里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不管是苏老四还是宋氏,都难得地顶住了这种舆论上的压力。
这清萍女冠可是回龙观的清悠道长引荐来的,人家一番好意,又不曾收取太高的束脩,还能让自家的闺女明理懂事,闺女就算是将来嫁了人,也不会是个糊涂的。
宋氏常常在想,若是当初她能多懂点儿道理,或许他们一家子不用一直过得那么辛苦。
苏老四则想着,若是他娘能多懂点儿道理,他们家的一系列悲剧,也不会发生。
苏正发家的院子里。
苏正发正慢悠悠地编着篾子,看着慢悠悠,但他手上的的动作,其实是一点儿都不慢。
谢远坐在他的对面,正悠然地晒着太阳,看着书。
“我说,你小子到底在捣鼓些啥呢?”
“喜欢人家姑娘,就让人上门提亲去,再不济,还有我的面子在这里呢!”
苏正发编了一会儿篾子,忽然就撒了手,瞪眼望向对面的谢远。
“您还是管好您自己的事情吧!”
谢远抬头望了苏正发一眼,眼神微带不屑。
“臭小子,你现在可是住我的,吃我的,你那什么眼神?”
“我说错了吗?”
“您现在连我姑祖母都还没能带回来呢,我那小叔叔和小姑姑可是天天找爹呢!”
“”
苏正发忽然不想说话。
半晌,他才叹了口气,道:“臭小子,你说,你们家那老太太到底想干啥啊?我们娃儿都生了俩了,她咋就这么不知变通呢?”
“您要听真话呢,还是听假话?”
谢远望了眼苏正发,沉吟了下,“若是想听真话,那么,您可不能生气!”
“若是要听假话,我就不说了!”
“臭小子,说吧,说吧!”
苏正发哼了一声,“你小子也忒没良心,要不是我,你现在都已经一命呜呼了!”
“那不可能!”
谢远微微笑,“大宗师说过,只要我找到了媳妇儿,那么,我就能长命百岁,能跟我媳妇儿白头偕老,一生顺遂。”
“可拉倒吧,你去喊一声媳妇儿,你看大丫儿应不应你!”
“您想不想听真话了?”
被苏正发怼了的谢远也是冒脾气了。
“听,听,你是大爷!”
苏正发犯了个白眼,不再拿这事儿怼谢远。
“老祖宗啊,肯定是嫌弃你不争气!”
“我姑祖母可是老祖宗的老来女,宝贝的跟什么似的。您再看看您,就住在这地方,房屋不过四间,田地不过两亩。”
“我姑祖母自小锦衣玉食,之前又吃了那些苦,老祖宗如何会舍得让她再吃苦受累?”
“所以,您要是想把姑母他们接出来,您首先得立业!”
“您得跟老祖宗证明,您有本事,也有能力,让姑祖母一辈子衣食无忧,而不是跟着您吃苦受累!”
“当然,最重要的是,您得把您的那些仇敌都给摆平了!”
“皇城那边,可是很多人等着迎娶我家姑祖母呢!”
“你是一天不气我,你心里不舒服是吧?”
苏正发愤怒地望着谢远。
谢远微微笑,道:“是有点儿不舒服。”
“我跟您讲吧,要不是姑祖母拦着,我爹他们早就过来揍您了!”
“你爹?我让他一只手都行!”
“那我二叔呢?三叔呢?”
“老子从来不欺负小辈!”
一听谢远提起他那二叔、三叔,苏正发瞬间蔫了。
谢家,都是一群变态。
至少苏正发是这么认为的。
他也曾在大夏到处走过,见过不少的世家门阀,可是从未有如谢家这般变态的家族。
谢家女且不说,单单是谢家的男丁,要么从文,要么从武。
从文要是没考上个探花榜眼状元什么的,都叫丢人。
从武,则是各个都是奔着武状元去的。
苏正发就曾跟谢远的二叔、三叔交过手。哪怕苏正发的确有力搏猛虎之能,在这兄弟俩手里,竟然走不过二十招。
你说,变不变态吧!
“谢远,那你弄这出,该不会是想把你这小媳妇儿给培养起来吧?”
“对啊,不可以吗?”
谢远眨了眨眼,“我的媳妇儿,当然得我来安排。”
“纵然农户出身又如何?嫁妆,我自会为她备下十里红妆,学识见识,礼数修养,都可以后天教授。”
“世家女又如何?也不是天生就懂这些。”
“我谢远的媳妇儿,绝不比任何的世家女差。”
“等等,等等!”
苏正发抬手,打断了谢远的话,“我咋听着你的话不大对劲呢,你莫不是在嫌弃大丫儿的出身不够?”
“我没有!”
谢远当即沉下脸来,“我不介意这些。但是,我必须为大丫儿考虑周全。世俗的眼光,我可以无所谓,但是大丫儿是否能做到不受影响?”
“我不知道!”
“所以,我只能这样。”
“让她不会因为这些外在的因素而动摇跟我偕手白头的信念!”
“我可以为她遮风挡雨,但我终究不可能一直都在,所以,她也得自强才是!”




穿越农家团宠福气包 第162章 新的营生
“臭小子,听你这么一说,我咋感觉自己不被你们家老祖宗待见是那么的没毛病呢?”
苏正发一脸的忧郁,第一次感觉自己作为一个丈夫是不合格的。至少,他就没有谢远想的这么深,这么远。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爹他们想揍您的原因了!”
谢远白了苏正发一眼,又低下头继续看书。
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说了,只属于这位姑祖父能不能领悟,能领悟多少,谢远就不知道了。
这么大的人,难不成还得他手把手教?
苏正发不再言语,陷入了深思。
曾经的他,一直觉得是谢家的那位老太太为人太顽固不讲情面。可听了谢远方才的这番说法,苏正发第一次开始审视自己。
他发现,自己的确是还差得多。
若不是机缘巧合,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跟谢家大小姐产生交集,更别说是一起生活数年,生儿育女。
相比他的媳妇儿,他真的是有些不思进取了。
机会?
他有,一直都有!
只是,他放不下心中的执念。
这几年回到村里,他其实已经想的很明白。有些牺牲,是无法避免的。既然当了兵,那就得学会接受现实。
战场上,谁都可能死!
身份、地位,一切的一切,面对变化多端的战场态势,没有谁能保证自己一定能活到最后。
“臭小子,你说,我现在要是走了,你还能娶到媳妇儿么?”
半晌,苏正发冲着谢远挑了挑眉。
谢远的淡定瞬间散去。
“哈哈”
终于看到谢远变色,苏正发忍不住得意大笑。
臭小子,别以为自己有个从聪明的脑袋瓜子就多了不起。这个世界上,能教你做人的人,多着呢。
姜是老的辣!
这话,能从古流传到今,岂会没有道理?
“给你半年时间!”
苏正发笑完,立刻一本正经地望着谢远,“半年后,大夏跟南越的战争也该开始了,我正好赶得及回去做点什么。”
“如此,那就得劳烦姑祖父帮侄孙证婚了!”
大夏律,婚姻当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为明媒正娶。
但若是学子游学在外,结下姻缘,有当地长者为证,同样算作明媒正娶。在这过程中,若是家中长辈定下的婚约,可以免除。
此处借鉴唐律,考据党慎言!
“这个可以有!”
苏正发呵呵一笑,重新开始编他的篾子。
发生在苏正发家的这一幕对话,外人自然是无从知晓的。
而被谢远惦记着的大丫儿,如今正十分喜悦地写着自己的名字。
苏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自然的,二丫儿、三丫儿和四丫儿也都有了自己的名字。
二丫儿苏泠、三丫儿苏溪以及四丫儿苏渔。
倒是苏舞,居然被清萍女冠直接定了一个“舞”字为名,与四个姐姐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都是不同的。
苏老四和宋氏不懂这些,自然没有多问。
而苏舞的四个姐姐,刚学字,自己的名字都还没写利索,也没人去关注为什么她们的小妹妹为什么名字跟她们的都不同。
相比家里人的淡定,苏舞则很不淡定。
苏舞,是她曾经的名字。
来到这个世界,虽然她更习惯以前的名字,可是,真的被人取名“舞”字,还是让苏舞有些惊讶。
这是巧合,又或者是有什么特殊的缘由?
可惜,苏舞无法问出来。
但能沿用上辈子的名字,不用半途改名,苏舞还是很开心。
毕竟,她已经习惯了这个名字。
春种注定是忙碌的。
苏老四因为买了头牛,自家地里的活儿干完了,也没有闲下来。毕竟,村里养牛的人家实在不多。
许多人跑来借牛。
说是借牛,实则都是要花钱的。
连带着苏老四也会跟着去帮工。
这一天下来,也是能挣个二三十文钱。
活儿不累,就是牵着牛翻地,苏老四负责千牛,至于扶着耕犁的,自然是主人家。
等到地里的庄稼都种下,苏老四也就闲了下来。
庄户人家,一年四季的忙碌悠闲,都是跟着农时来的。
地里的活儿忙完了,苏老四就琢磨着弄点别的营生。他可是要给女儿们攒嫁妆的,这自然得多多干活,干活才有钱赚。
盘算了下,苏老四找上了苏耀明。
自打苏耀明成亲后,这每天干活的积极性,都能跟苏老四媲美了。而他媳妇儿何家大姐儿的娘家,早被苏耀明丢一边去了。
甚至于,苏耀明都没带他媳妇儿三朝回门。
1...2627282930...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