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之我是吕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妖惑天下
郭嘉荀彧听闻丞相任命刘备为阳平守备,刘备已经拿丞相的命令前赴城外调取了两万兵马往阳平去了,两人大感不妙,急忙赶来丞相府见曹操。却被守门的内侍挡在了卧室之外,道:“两位先生,丞相正在熟睡,不可擅闯。”两人都知丞相一旦睡着,那是谁也不敢惊动的,郭嘉道:“这或许是天意吧!”荀彧气恼地道;“刘备此人,貌似忠厚,其实无比奸诈,此去必然背反丞相而投奔袁绍!”郭嘉却微笑道:“这也未必是坏事。我最担心的其实是刘备留在许昌与袁绍暗通款曲。如今主动离去,倒少了一个大麻烦。”
荀彧皱眉思忖片刻,问道:“要不要你我自作主张请许褚将军率军追回刘备?平白无故地损失两万兵马又丢掉阳平等地,实在……”
郭嘉摇头道:“没用的。刘备三兄弟必然率军兼程赶往阳平,此刻去找许褚未见得追的上。就算追上,刘备必以已经遵奉了丞相的军令唯由不肯回返,届时怎么办?难道要许褚和对方厮杀?先不说打起来会出多大乱子,你我担当不起,只怕许褚也不敢在没有丞相命令的情况下违背丞相的命令与刘备拼杀!再者,刘备若不主动反叛丞相,对于刘备三人终究不好处置!一来丞相始终爱惜三人之才特别是关羽,无法下决心除掉三人;二来刘备三人若不反,丞相若杀之岂不是令天下英雄寒心,无人再敢投奔丞相了。不如就让三人去了,到时背反丞相,丞相再做区处,天下英雄便不会以为丞相心胸狭隘容不下人才了!至于阳平等地,本就是要放弃的,丢失无妨,至于那两万兵马,本就是投诚过来的袁绍军,留着恐怕是祸患,让刘备带走,反而解决了问题!”
荀彧禁不住面露钦佩之色,道:“奉孝见解极高啊!在下可是万万不及了!”郭嘉笑道:“文若过谦了,我与文若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荀彧笑问道:“那么你我二人便装作不知此事?”郭嘉笑道:“就装作不知。”两人相视一笑,联袂离去了。
蒯良出使徐州圆满成功,随即便领着吕布使者一行人离开了徐州前往荆州,准备带吕布的使者拜见刘表。吕布的使者名叫王栋,是徐州寒门学子。本来以他的出生是难有出头之日的,不过因为艾朗举办了一次政论考试,任何人都可参加,王栋便在这场政论考试中脱颖而出了,被破格任命为徐州一地的民政官,因此对于艾朗感激不尽忠心耿耿。这一回,吕布方面回访刘表,便挑选了他作为使者出使荆州。
一行人从徐州一路南下,准备经过淮南、庐江然后前往荆州。一名大将负责护送王栋,不过令蒯良感到奇怪的是,王栋这位主官似乎对于那位大将出奇的恭敬,这使得蒯良怀疑那位大将可能是与吕布有什么关系的亲信,否则怎会如此。然而蒯良做梦也没想到,那位大将并非艾朗的那个亲信,其实就是艾朗本人,蒯良见艾朗的时候由于艾朗感冒因此双方隔着重重地帘幕,蒯良没见过吕布的真面目,因此并不认识,再加上当时艾朗鼻音很重,因此声音也听不出来。
艾朗,堂堂一方诸侯,怎么会化装臣使者的护卫将军而前往荆州呢?原来,艾朗觉得这段时间反正不会有什么战事便想去荆州寻访诸葛亮,艾朗对于那位被鲁迅先生誉为‘妖人’的诸葛亮十分向往,希望在他被刘备糟蹋之前收入自己的麾下。不过艾朗为了怕泄露身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便以使者护卫将军的身份前往。虽然事前艾朗已经交待了王栋,不要露出破绽,不过王栋却还是情不自禁地便表现出对艾朗的恭敬,这也怪不得他。





重生之我是吕布 第135章 探访卧龙岗
一行人离开了徐州,渡过淮河便进入了淮南地界。如今正值隆冬,不过淮南大地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百姓们都在开垦荒地,严寒丝毫不能阻碍他们,悲愤之下人人挥汗如雨,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希望在开春之前开出尽可能多的土地来。与此同时,无数的水车出现在了河流上,出现在了小溪中,在大雪纷飞中缓缓转动,组成了一副别样美丽的风景。
蒯良来时所见虽然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可是这才没过多久,却发现淮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不禁叹为观止,感慨道:“世人都知道大将军勇武盖世,然而恐怕没有人知道大将军竟然有如此治世之才啊!”他这倒不是奉承话,而是肺腑之言,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够赢得淮南的民心并且将那么多的荒地变成了良田,蒯良先前做梦也没有想到,心里由衷的钦佩。
王栋呵呵一笑,不由得看了一眼领着典韦走在前面的艾朗,禁不住道:“我家主公自然是了不起的英雄!”
艾朗虽然走在前面,不过距离两人不愿,听到两人的对话,不禁飘飘然起来,心中十分得意。
这时,前面一大群干完了活的农人迎面而来。看到艾朗他们这一行队伍,赶紧向两边避让。当艾朗他们经过众农人面前时,众农人情不自禁地都朝众人行了一礼,他们并不知道这一行队伍的身份,只以为是官府的队伍。蒯良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不禁更加感慨,暗道:‘在荆州,即便是主公的车驾出行,也从未见过百姓如此啊!’一念至此,心中对于那个始终没能真正见上一面的吕布更加高看了两分。
一行队伍昼行夜宿,穿过了淮南,进入庐江,随即过庐江进入了进入了荆州江夏郡。走了几日,一片浩渺无垠的景象映入眼帘了,只见湖面连芦苇荡,芦苇荡连湖面,仿佛无边无尽直到天之尽头,不时有渔船穿苇过湖,渔家歌声回荡在这片浩瀚的天地之间,而捕捉湖鱼的飞鸟则不时从高空俯冲扑通一声扎入湖水中,激起一片片水花。艾朗不由得叹为观止,忙问蒯良:“蒯良先生,这里就是洞庭湖吧?”艾朗对于荆襄一带不熟悉,只是根据中学学过的地理知识记得这一带有一座大湖,叫做洞庭湖。
蒯良这一路之上察言观色,早就肯定艾朗身份恐怕还在所谓的使者王栋之上,面对他的提问,不敢怠慢,笑道:“这不是洞庭湖,洞庭湖在长江南面长沙郡境内,唉,现在都被恶贼孙坚占去了。这里叫做云梦大泽,从西往东绵延千里,是我们荆州重要的粮仓啊。”
艾朗听到云梦大泽的名字,只感到十分陌生而且感觉有些玄幻。其实艾朗是少见多怪了,长江流淌到南郡,也就是现在的江陵,突然由向东流淌转而向东南蜿蜒去,八百里之后,由突然转折向东北方向流去,又是八百里,在江夏郡附近恢复东流。这几下转折包括的一片大三角地区,从上古时期开始一直到宋朝之前,这一片区域湖泊湿地密布,雨季甚至会化作一片汪洋,浩浩汤汤无边无境。夏日里云气蒸腾,好似万里云涌,似幻似真,因此被称为云梦大泽。不过这片地区因为长江淤积的原因一直在缩小,东汉末年面积还很大,不过到了宋朝以后基本上就消失不见了。艾朗也是运气,能够见到古籍中已经成为传说的壮丽景观。
一行人沿着云梦大泽北部边缘一直向西北方向行进,又走了十几天,过了涢水和汉水,一终于抵达了这次的目的地,荆州治所所在地,襄阳(现在的襄樊市)。荆州治所所在地,在东西两汉基本上都是设在襄阳,不过刘表坐镇荆州以来,考虑到管理江南属地的需要,因此暂时把治所南迁到了南郡。所谓南郡,就是现在长江北岸的江陵。不过由于先前与孙坚交锋连战连败,刘表重新把治所从南郡迁回了襄阳。此时正是大雪纷飞之时,然而官道上却行人如织,城门口喧哗热闹,许多摊贩就在城门口摆下了摊位叫卖起来。
蒯良引领着艾朗他们进入了襄阳城,亲自安顿好他们,便先行去向刘表禀报去了。
“主公,属下不辱使命,吕布方面愿意与主公结盟。现吕布的使者王栋等人已经到了馆驿之中。”蒯良向刘表禀报道。此时,大厅的上首坐着一个面目干瘦须发皆花白的老者,显得有些无精打采的模样,听了蒯良的话,点了点头,道:“先生辛苦了!”随即问道:“吕布方面可提出了什么要求?”
蒯良道:“他们本来提出若一家出兵攻打孙坚,另一家必须同时出兵的要求,不过却被我改成了我们任何一家若受到孙坚的攻击,另一家必须救援,对方已经同意了。”
刘表笑着点了点头,赞道:“子柔临机应变,真是不负我的厚望啊!”
蒯良连忙道:“主公过奖了。”随即问道:“不知主公想要什么时候接见吕布的使者也好达成正式盟约?”
刘表没有说话,看向了蒯越,蒯越立刻对蒯良道:“兄长刚刚回来,有所不知。不久前孙坚的使者来了,希望我们能与他们联合共同对付吕布!”
蒯良吃了一惊,急忙问刘表:“主公是何打算?”
刘表一脸为难地道:“我拿不定主意啊!正想听听子柔你的意见!”
蒯良道:“孙坚不过是在耍弄诡计!他十分害怕我们与吕布联合,因此想要釜底抽薪诱使我们对付吕布,他便好坐收渔人之利!那孙坚,狼子野心,已经夺取了我们江南的领地,还曾经打到江北来,对于荆州的野心不必赘言!若我们真的与他们联合而灭掉吕布,只怕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了!主公英明,决不可上了孙坚的恶当!”
刘表思忖着点了点头,蒯越也抱拳道:“主公,兄长所言极是啊!就目前来说,与吕布联合才能让我们安枕无忧!”
刘表对蒯良道:“既然如此,明日一早我就接见吕布的使者,两家好达成盟约。”蒯良抱拳道:“主公英明。”刘表又道:“不过我们也不能得罪了孙坚。”扭头对蒯越道:“异度你去跟孙坚的使者说,孙坚若能归还先前夺取的土地,我愿意与他结盟对付吕布。”在场的众人都是一愣,蒯良赞道:“主公英明啊!在如今这种形势下,说不定能有所得!”刘表微微一笑。
艾朗留下王栋去和刘表谈判盟约的事情,他自己则带着典韦离开襄阳往传说中的卧龙岗而去,艾朗现在满脑子都是诸葛亮,急不可耐地想要将他收入麾下。卧龙岗位于襄阳以北南阳郡城附近,距离襄阳约三百里路,襄阳与南阳的中间便是《三国演义》中有名的地点,新野。当然此时新野还不是刘备的地方,而南阳也还没有被曹操占据依旧属于刘表的地盘。历史上曹操占据南阳之后便改南阳城为宛城,宛城这个名字大家应该就不陌生了。
艾朗几人一路北上,由于骑马赶路,一天之后,几个人就进入了南阳城。几个人先在客栈中住了下来。随即艾朗便向店小二打听:“小二,我听说你们这有个卧龙岗,在什么地方?”
小二笑道:“卧龙岗就在城西十几里外。岗上全是竹林,岗下则全是农田。客官找卧龙岗做什么?”
艾朗连忙问道:“卧龙岗上是不是住着姓诸葛的人?”
小二一脸茫然之色,摇头道:“没听说卧龙岗上住着什么人啊!”
艾朗想诸葛亮什么人物,这小二怎么可能知道,也没在意,打发小二下去了。艾朗命一个亲兵去街上购买礼物,准备拜访诸葛亮的时候作为见面之礼。
第二天一大早,艾朗便领着典韦几个人骑着马匆匆出了客栈,直朝城外行去。根据那个小二的指点,一行人出西城门径直往西边而去。差不多一个时辰之后,前方只见一片山岗挡住了去路,那山岗虽然并不高大,却如神龙蜷缩,气象非凡,此时大雪纷飞,山岗上一片萧索,不过却看得出来,山岗上全是竹子,没有别样的树木。艾朗大喜,指着那片山岗叫道:“那肯定就是卧龙岗!我们快走!”说着便挥舞马鞭催动马儿直朝前方奔去,典韦等人也赶忙快马加鞭跟上艾朗。
艾朗急于找到诸葛亮,周围的一切都没功夫去理会。几个人策马奔驰在白雪覆盖的道路上,穿过了一片面积不小白茫茫一片的农田,又过了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溪,钻进了卧龙岗茂密的竹林之中。
行了没有多久,只见前方路旁在山岗包围之中坐落着一座小小的酒馆。艾朗见状,便想去打听诸葛亮的消息,当即领着众人直朝酒馆奔去。奔到酒馆前,翻身下马,将马拴在外面的拴马桩上,揭开门帘走了进去。




重生之我是吕布 第136章 拜访诸葛亮
艾朗一进酒馆,就四下张望,只想一眼看到诸葛亮喝酒的身影。可是艾朗却失望了,酒馆虽然不大,可是却一个客人都没有,显得十分冷清。此时北风正卷着雪花从窗户一阵阵涌进来,酒馆里也是十分的寒冷。
店老板骤然看见有客人上门了,大为喜悦,连忙迎了上来,打躬问道:“客官喝酒吗?”
艾朗这一路赶来确实有些渴了,道:“热两坛好酒上来,下酒的东西随便。”说着便在靠里侧的一张矮桌旁跪坐下来。那老板应承了一声,立刻奔到后面去了。这时典韦在艾朗旁边跪坐下来,几个亲兵则在另一桌旁就坐。这个时代的中国还没有桌子,因此都是席地而坐。
不一会儿,老板便抱着两坛热腾腾的美酒出来了,一坛放在艾朗面前,另一坛则放到另一桌上。接着奔进去,拿出几样下酒的小才来,无非是茴香豆之类的东西。老板歉意地道:“小店简陋,只有这些下酒之物,还请客官见谅!”
艾朗倒是无所谓,典韦拿起酒坛揭开了封泥,先给艾朗满斟了一碗,再给自己满斟了一碗。艾朗拿起酒碗大大地喝了一口,寒天腊月,这一大口热酒下肚只感到无比舒适。典韦和其他几个亲兵见艾朗喝酒了,也跟着喝了起来。虽然艾朗不喜欢规矩,可是手下人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去遵守一些规矩。
艾朗将一碗酒干了,放下酒碗,典韦赶紧给艾朗斟满。艾朗问老板道:“老板,卧龙冈上是不是住着姓诸葛的人家?”
老板面露茫然之色,道:“老朽在此开店有好几年了,可是却从未听说有诸葛人家住在岗上啊。其实别说姓诸葛的人家了,岗上据老朽所知,根本就无人居住啊。老朽所以在此开店,不过是因为每年有许多人往岗上去挖掘冬笋的缘故。这几日若非雪大,定然也会有不少人往岗上去挖掘冬笋。客官难道是要去岗上找人?”
艾朗大感讶异,暗自嘀咕道:‘这是怎么回事?《三国演义》里面好像卧龙岗上隐居着很多人啊!怎么这老板会说岗上没有人?!不对,一定是这老板不知道而已!’艾朗一念至此,认为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
喝了一顿热酒之后,艾朗决定即刻到岗上去找诸葛亮。老板见艾朗等人要离开,连忙道:“客馆要去岗上找人?岗上确实无人啊!如今天寒地冻又下着大雪,进山太危险了,客官还是不要去的好!”
艾朗见老板一片好意,笑道:“没关系!”随即便领着众人出了酒馆,解下拴在外面的马匹,跨坐上去,催动马儿沿着林中小道直往山岗深处行去。老板见艾朗他们执意去了,只希望他们平安无事才好。
艾朗一行人在竹林中穿行,穿过了几条消息,来到了山岗的最高处。然而就如同那老板所言,山岗上什么都没有,别说人家了,连片茅草都没有。艾朗四下里张望,卧龙岗并不是很大,目光穿过竹林看到岗下,到处都没有房舍。只远处几座村落炊烟袅袅,可是那里显然不可能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艾朗愣了片刻,嘀咕道:“诸葛亮跑哪去了?为什么不在卧龙冈上?难道《三国演义》骗人?”《三国演义》自然没有骗人,艾朗之所以没见着诸葛亮,是因为此时诸葛亮一家人根本就还没有迁来荆州,因为诸葛亮一家根本就不是荆州本地人。
艾朗发了会儿呆,依旧不甘心,带着典韦几个人在卧龙岗上上下下搜寻了个遍,此时天色已晚了,却依旧没有找到半个人影,更别说是诸葛亮了。
艾朗十分沮丧,眼看天色就要黑下来了,只得带着典韦几人原路返回。经过那家酒馆时,老板笑道:“几位客官要回去了吗?路上小心啊!”
艾朗心不在焉,脑子里还在想着诸葛亮的事情,他不知道究竟是哪个地方出错了?
从卧龙岗出来。啪!突然一声大响传来。艾朗吓了一跳,不由得循声看去,只见不远处的小溪上竟然坐落着一座巨大的水车,正随着溪水的流动缓缓转动着。艾朗大感惊讶,因为他虽然到过许多地方,可是却从未见过哪里有水车的,除了他自己的地盘上之外,这还是他首次看到了水车,他原本以为这个时代还未发明水车,却没想竟然会在这里看到了水车。
啪!那水车突然又发出一声大响。艾朗眉头一皱,立刻知道那水车中间的轴承设计有问题。
这时,只见两个年轻农人拥着一个须发花白也是农人模样的老者来到水车前。那水车恰在此时又发出啪的一声大响。一个年轻农人立刻指着水车叫道:“宋伯,你听,就是这个声音,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老者皱了皱眉头,仔细观察水车的转动,虽然又听见了两声巨大的响声,却是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模样,嘀咕道:“这是怎么回事啊?”另一个年轻农人道:“怕是出了什么问题吧?”
老者抠了抠脑袋,嘀咕道:“这个,我看看不明白。得请教黄小姐才行,这都是她造出来的啊!”
“你们这个水车,轴承设计不对。”一个声音突然从三个农人的身后传来。三个农人吓了一跳,赶忙转过身来,只见几个威武雄壮的男子就站在不远处,领头的那个高大英武仿若说书人口中的战神,背后那个体格魁伟吓人如同巨熊,头上光秃秃寸草不生,一张脸孔凶恶非常如同魔王怪兽让人见之不由得心惊胆战。三个农人骤然看到那几人,不由得惶恐不已,退了几步。还是老者首先镇定下来,躬身抱拳问道:“几位壮士是谁?老朽好像从未见过?”
艾朗笑道:“我们只是过路的。”随即指了指旁边的水车,道:“你们这个水车,造得还算不错,就是轴承设计有问题。现在还只是会发出大响,时间久了,这水车非垮塌不可!”
三个农人面露惊骇之色。老者连忙请教:“还请壮士赐教,这个,该如何修理?”
艾朗便拿起一根枯树枝在雪地上一边画一边解说,那老者毕竟参与制作了这个水车算得上是个工匠,在艾朗的解说下不禁明白了问题所在而且也知道该如何修理以便令水车更加高效了,不禁欣喜不已,朝艾朗恭恭敬敬一拜:“多谢壮士赐教,老朽真是受益匪浅啊!”
艾朗扔掉枯树枝,笑道:“小事一件,不必道谢。”随即便转身离开田埂,回到了路上,翻身上马,打马朝南阳城奔去。
数日之后,一个衣着朴素眉间一点红气质清丽绝伦仿若仙子的女子在几个婢女的陪同下快步来到了水车边。眼见水车比之先前更加高大而且转动更加迅捷灵便,不禁大感惊讶。她不久前才听说自己精心设计的水车竟然有问题,因此今天便急匆匆赶来,想要查看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却没想到这座水车竟然完全焕然一新了,大大出乎了她的预料。
那个老者和几个农人连忙上前来,拜道:“小姐!”
那女子打量了一眼面前的水车,笑道:“宋伯,你真了不起啊,竟然把水车改造的这么好了!”
那老者连忙道:“小姐,老朽可不敢贪功。这可不是老朽的功劳,是当时路过这里的一个壮士教老朽的。老朽按照他的办法果然解决了问题,而且现在的效率可比先前提高了一倍呢!”
女子老者说她的水车有问题,不禁问道:“宋伯,我设计的水车究竟有什么问题?”
老者连忙道:“老朽本来也是不知道的。不过那位壮士却看出来了,说这座水车造得还成,就是轴承设计有问题,暂时只是会发出大响,时间长了只怕水车会垮塌下来。”
女子听到老者转述的艾朗的话,顿时大感不服气,暗道:‘这人好大的口气啊!’只听老者继续道:“那位壮士当场在雪地上画图并且教授解决之道。老朽照着他的办法修理水车,果然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女子急忙问道:“那人是谁?叫什么名字?住在何处?”
老者道:“老朽虽然问了,可是那位壮士却没有说。”
女子听他一再称呼那人为壮士,不禁问道:“宋伯你为何称呼他为壮士?”
老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感慨道:“可不就是壮士吗!那人高大英武,让人不由得生出拜服的感觉来!在他面前真是生不出一点反抗的念头!对了,他身边有一个随从,光头的,特别高大雄壮,而且相貌特别吓人!我看他们不是哪家的公子,而是军中的猛将!”
女子大感奇怪,低头沉思起来:姨夫手下有这样的人物吗?
话说艾朗本打算拐骗诸葛亮的,却没想到败逃了一趟,十分沮丧。回到南阳兀自不甘心,四处大厅有没有姓诸葛的人家,可是南阳的各处客栈店铺根本就没听说过此人。艾朗终于放弃了,十分沮丧地带着典韦几个回到了襄阳。




重生之我是吕布 第137章 黄月英
艾朗一回来,王栋便来向艾朗报告:“主公,属下与刘表谈判十分顺利,盟约已经达成。”随即将盟约文本呈给艾朗过目。盟约由于要加盖双方主公的印信,因此一般都是用绢帛代替竹简,这个时代还没有纸张。
艾朗接过盟约看了一遍,见自己盖的那个印章旁边已经加盖了刘表的印章,如此一来这份盟约便算是正式生效了,嗯了一声,交还给王栋,道:“你收好。”王栋应诺一声,随即问道:“今夜刘表将在刺史府开设宴会,不知主公……”艾朗不耐烦地摆手道:“我才没那闲工夫,你去就可以了。”王栋躬身应诺。
艾朗突然想到:‘诸葛一家算是这个年代的高等士族吧,民间不知道,并不代表上流社会也不知道,搞不好刘表就听说过诸葛家。’一念至此不由得又兴奋起来,只觉得那好像要消失在迷雾中的诸葛亮身影又变得清晰了起来。立刻对王栋道:“今晚酒宴,你给我打听一件事。……”王栋躬身问道:“不知主公要打听何事?”
“给我打听叫诸葛亮的人,没有的话,姓诸葛的人家也行。打听清楚了回来告诉我。”
1...3738394041...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