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农园医锦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姽婳晴雨

    “立虎哥,我陪你去!!”李浩精神为之一振,接过他爹手中的火把,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细细地搜寻。吴大娘脸色一变,眼中的慌乱更甚。

    “就是找到了,也不能代表是我拿的吧这条路谁都能走,你们就能确定在我之前,没有人从这走过”吴大娘强词夺理,做最后的挣扎。

    张猎户冷哼一声,道:“我跟我家婆娘,两刻钟以前才收拾好猎物进屋,而小叶子到我家送东西,是在一刻钟以前,也就是说,贼人只有一刻钟的作案和离开的时间。而这个时间点,吴大嫂恰巧在通往我家的路上遛弯。那么请问吴大嫂,可看到其他人吗”

    “呃……那……或许他从别的路逃走了,例如逃往山上,再绕回村里。毕竟知道你今天猎到野物的,可不只一家两家。”吴大娘来个死不认账。

    不能认啊,认了会被赶出村子的。她家现在一穷二白,外面还有官司在身,离开青山村,他们一点活路也没有啊!

    她狠狠地瞪

    了顾夜一眼,心中把她给恨上了。如果不是那死丫头大晚上地去张猎户家送东西,她怎么可能被撞上等第二天张猎户发现少了猎物,那时候这些野味早就进了他们的肚子,一点迹象都寻不着了。都怪这丫头,老天咋不收了她,让她死在边关素净!

    “找到了,找到了!!”李浩的声音传来。紧接着两个少年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张立虎的手中拎着一只扒了毛去了内脏的野鸡,李浩则拎着两条肉。

    张立




第九十一章 人赃并获
    吴大娘警惕地看着她,迟疑了半天,才点头道:“不错!我遛好弯准备回来的时候,遇上的你。”

    “那……你衣摆上少的那块布条,肯定是在这条路上刮破的喽!”大家顺着顾夜的视线,看到了吴大娘裙摆上破了的三角口子。

    李浩蹲下来,将手中的火把凑过去,惊奇地叫道:“果然是新破的口子,光线这么暗,叶儿妹妹真厉害,这都能注意到。”

    顾夜嘴角轻微地抽了抽,她视力好,不行吗她能说火把昏暗的亮光,对她来说如同白昼吗五感敏锐,好处多多!

    张立虎深深地看了一眼脸色骤变的吴大娘,转身道:“李浩,你跟我到我家房子附近看看能不能找到这块布条……”

    “这……这破了的豁口,是我下午做饭的时候,不小心刮破的,也值得你们一通忙乎”吴大娘心里慌了神,她出门的时候,衣摆是完整的,至于什么时候刮破的,她也闹不明白。希望是回来的路上,被树枝挂到撕破的……

    张猎户冷冷地盯着她,道:“既然是在家中弄破的,那你慌什么!村长,请您跟着一起去看看吧,免得这婆娘说我们随便弄块破布冤枉她。”你还别说,这婆娘绝对能做得出来。

    江氏和村长的二儿媳妇王氏,一边一个搀着吴大娘的胳膊,扯着她往身上去。江氏口中笑道:“既然你心中没鬼,就不怕被查出来。走,跟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哪个缺德的贼秧子,偷的张大哥家的东西。真是馋疯了,八百年没吃过肉,也不能偷东西啊!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说不定哪天就偷上你我两家的头上。一定得把人揪出来!”

    吴大娘被江氏指桑骂槐的话,噎得半天回不过劲儿来。她此时心中仿佛揣着十五只跳蚤,七上八下地蹦跳着,祈祷那块布可千万别被发现。

    越来越多的人听到动静出来,好奇地跟了过来。顾萧祖孙见顾夜出来半天没回去,不放心地出来迎她,看到一支支火把,以为是她出了事,也飞快地加入人群。

    一群人很快来到张猎户家,更多人加入了搜寻布条的行列。显然,菩萨们都没听到吴大娘的祈愿。不多时,李浩兴奋的声音传来:“找到了,在这儿呢!!”

    众人循声找过去。原来,张猎户院墙外面,堆满了码得整整齐齐的木柴,院墙内挨着墙头的地方,又栽了一棵柿子树。从柴堆爬到墙头上并不难,再顺着柿子树下来,即便是半大孩子也能轻松进入张家的院子。而那块破布,就是在柿子树的枝丫上寻到的。

    李浩把破布片递给母亲江氏。江氏拿着往吴大娘的裙摆上一对比,无论是颜色质料还是大小,都极其吻合。吴大娘脸色惨白,头脑一阵发蒙,再想不出替自己驳辩的由头。

    村长瞪圆了眼睛,气冲冲地问道:“当归媳妇,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我们青山村,不留手脚不干净的人,给你几天的时间,你跟你男人离开吧!”

    “不行啊,村长!”一个矮胖的妇人挤进人群,急切地喊道,“这婆娘还欠我们家六百文钱呢!把他们赶出村,谁还我们银子”

    “对啊,她还欠我一两银子呢。当初看她可怜,心一软就借给她了。以前只知道她喜欢占小便宜,哪想到她能去偷人家的东西。早知如此,就不该借他们钱,让财主家的儿子把他们抓去送官!”一个村民怒气冲冲地喊道!

    “我错了!我一时猪油糊了心,才干出这样丧良心的事来。村长大叔,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以后一定洗心革面,再也不拿人家东西了……”这都快过年了,身边又没有银子傍身,若是被赶出村,她们两口子只有跟乞丐一起挤破庙了。吴大娘知道怕了,哭得鼻涕一把泪两行,认罪的话语说得极顺溜。

    也有村民不放心地道:“村长,这婆娘到别人家中,不是拿根针就是借根线,还从来不带还的。就是大家都为了面子,不好意思揭穿她,才养大了她的心,现在敢下手偷东西了。如果这样的人留在咱们村里,咱们这年都过得膈应。”

    是啊,过年谁家不屯些年货,家家院子里都挂着肉呢,谁也不能不睡觉总防着贼吧

    “不会的,不会的!我已经吸取教训了,再也不敢拿别人家的东西了。再抓到我,你们剁我的手,还不行吗”吴大娘哀声乞求着。

    村长吧嗒几下旱烟袋,想了想,道:“大过年的,把你们赶出去也不

    地道。这样吧,你写个保证书,要是再犯下偷盗的罪行,就把你绑到县衙里去。来年开春,你们还清了债务,就离开吧。我们青山村庙小,盛不下你们两尊大佛。你男人有看病的手艺,总饿不死人……”

    “村长大叔……”吴大娘还要乞求,却被村长摆手拦住了。村长让人把吴大娘送回家中,并且对躺在炕上的吴当归训诫了一番,这件事就这么落幕了。

    吴大娘在村长和乡亲们离开后



第九十二章 旧友的心思
    没有吴大娘在外面蹦跶的日子,整个青山村都清净了许多,村民们都在有条不紊地准备过年。

    而顾夜则钻进自己的药房之中,紧锣密鼓地炮制着药材。她准备年前给济民堂送一批药材过去。她的药房,本来是家中的杂物房,后来被整理出来,放置制药的工具和一些生药。这座木板房有了大用之后,经过几次修缮和扩建,已经初具规模。

    因为里面除了顾夜师徒,其他人是几乎不进去的,因此屯了多少药材,顾萧爷孙俩是不清楚的。顾夜从空间中偷渡一批草药进去,其他人也不得而知。

    颜婶儿除了做饭洗衣之外,还被赋予了切药的任务。她的刀工很好,手法老练,切的药材均匀细致,比练了一个多月的顾夜切得还要完美,一看就是经常拿刀的。

    有了她的帮忙,顾夜轻松了许多,炮制药材的进度自然快了不少。不过五六天的功夫,药房里的生药就被炮制得差不多了。顾夜偷空进空间,做了一批儿童用药出来。

    顾茗这些日子也没闲着,每天到顾三伯伯家中,跟他读书。本来,他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把年仅六岁的他,送到顾三家中认字了。刘氏进门的时候,顾茗已经读了两年书。直到刘氏怀了小壮,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攒家底,才不让顾茗读书。

    这三年多一来,顾茗一直在利用干活的空档,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并且不时到私塾偷师,或者跟张立虎和李浩学,以前认的字倒也没怎么丢下。不过,跟那些一直跟顾三伯读书的孩子相比,要跟上进度还是有些吃力的。

    好在他聪明好学,又能吃苦。顾三伯时不时给他开小灶,顾茗的进度很快赶上来了。除了读书,他每天早晚都要跟爷爷一起练功,大冬天,外面零下十几度,他都练出一身汗来。他心中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他要考武状元,他要给妹妹撑腰,成为她的依靠!

    见证了妹妹的制药天赋和生意头脑,他觉得自己必须加快步伐,要不然追不上妹妹的脚步,会被远远甩在后面的!因而他无论练功和读书,都特卖力。

    其实,跟顾夜的制药天赋一样,顾茗在练武上也是难得的奇才。要不然,顾萧也不会让好不容易得来的孙子,走上这条道路。在顾茗的努力下,他的功夫可谓是一日千里。顾萧看在眼中,严厉的表情里,不时闪过一丝赞赏。

    腊月二十的时候,顾三伯的私塾放了年假。跟去年年前连日风雪相比,今年的老天太配合了,节前一直是艳阳高照,青山村的不少乡亲,都决定在这一日结伴到镇上,最后一次采购年货。

    顾夜头一天就把炮制好的药材,一一打包装好,准备第二天跟大家一块儿送去镇上。另外,距离过年还有十天,她顺道打听打听有没有师父的消息。唉……不知他能不能在赶回来跟她一块儿过年呢!

    还是天没亮就出发,顾萧和顾茗一人牵着一匹马,顾夜则裹着厚厚的毛衣裳,坐在爷爷的枣红马上。马鞍两边分别挂着两个竹筐,里面装着送给济民堂的药材。

    看到这两匹高头大马,村里人都不禁有些眼馋。李浩窜过来,羡慕地道:“顾茗,你家原来的两匹骡子呢怎么换成马了”

    顾茗解释道:“那两匹骡子,是济民堂借给我们的。上次妹妹去边关救人,路过镇子还回去了。妹妹骑的那匹马,是爷爷带回来的。另一匹是褚少将军送的。”

    “少将军就是郑爷爷和你妹妹,不顾严寒赶过去救下的那个人郑爷爷救了他一条命,叶儿妹妹又因此大病一场,收他一匹马倒也没什么。”李浩见顾茗牵着的那匹黑马,显得温顺一些,舔着脸道,“顾茗,能让我牵一会吗”

    “可以啊!这匹马很听话,你在前面走,它自己就跟上了。千万别乱扯缰绳,我爷爷说了:再温顺的马也是有脾气的。”顾茗忍不住叮嘱了一句。

    李浩小心翼翼地接过缰绳,学着顾茗的样子,脚步略显僵硬地朝前走着。那匹马过人好脾气,换了个陌生的人牵着,也只是稍稍顿了顿脚步,温和地看了顾茗一眼,继续跟着往前走去。

    其他跟爹娘去镇上采买的孩子,眼热地看着李浩。村里的孩子,以前跟顾茗玩得好的并不多,有些调皮的孩子,还笑话过他跟顾夜是没娘的孩子。不过那些

    曾经欺负过他妹妹的孩子,都被顾茗给揍回去了。这也是这些孩子,不好意思跟李浩一样,提出牵马的原因。

    不过,村长家的毛驴,倒成了孩子们争抢的目标,尖锐的吵闹声,差点没把驴子给弄惊了。最后,还是村长很有威严地给每个孩子排了牵驴子的顺序,才不至于打起来。

    山路漫长,即使是走惯了山路的山里人,也渐渐



第九十三章 寡妇母女
    “要不……这样吧——我顾五回到家乡,蒙各位乡亲照顾,心中甚为感激,总想着能为乡亲们做些什么……这样吧,这次跟过来进城的孩子,今晚都住进大炕房,房钱算我的!”顾萧大方地挥了挥手。

    那些不舍得出钱让孩子住暖炕的乡亲一听,都露出感激的笑容。孩子们纷纷向顾爷爷道谢,兴奋地走进大炕房。

    李寡妇看了闺女一眼,心中叹了口气,跟乡亲们一起走上前,向顾萧表示谢意。李秀红眸色黯淡了一瞬,心中的失望是难免的。不过,她还是极有礼貌地施礼致谢。

    孩子们几乎把整个大炕占满了。跟过来的女孩子不多,除了顾夜和李秀红两人外,还有英姑。英姑是自己花了钱进来的,她已经跟镇郊村子上一位后生订了亲,明年入冬就要嫁过去。三奶奶心疼她,自然不舍得让她在外面挨冻。

    英姑拍了拍炕头,对李秀红道:“红儿,炕头暖和,你睡这边吧。”

    李秀红低着头,声如蚊呐地应了一声,脱掉鞋在炕头上躺了下来。英姑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又扭头对顾夜道:“叶儿,你睡我另一边吧,咱们三个女孩子睡一块儿。”

    大炕房就这一点不好,男女是不分开的,这也是许多媳妇婆娘不愿意花钱进来的原因。好在这一间大炕房大多都是青山村的孩子,顾夜三人挤在炕的最里面,顾茗和顾萧紧挨着顾夜,把三个女孩子跟其他半大小子们隔开了。

    大家都是和衣而睡,顾夜把大氅披在自己身上。赶了一天的路,累坏了的孩子们,很快就扯起了小呼噜。顾夜似睡非睡间,觉得有人碰触了自己身上的大氅。

    把眼睛睁开一条缝,看到李秀红坐在炕头,隔着熟睡的英姑,轻轻抚摸了两下她的狐皮大氅,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又重新睡下了。虽然对李秀红的虚荣心有些不喜,不过顾夜还是能理解一个孩子对求而不得事物的渴望。

    顾夜是被外面嘈杂声吵醒的。外面天空已经蒙蒙透着亮色,回头看看,李秀红已经出了房间,英姑正揉着眼睛打着哈欠。另一边除了两三个臭小子,还在打着呼噜,其他人都已经起来了。

    洗漱过后,吃了几颗腊肉饭团填饱肚子,顾夜又跟着大家一起上路了。腊肉饭团是颜婶在顾夜的提议下,给他们做的干粮,咸香可口,快捷方便,很适合出门食用。

    顾夜注意到,李寡妇母女有意无意间,跟她保持一定的距离。李秀红的视线,依然时不时透过人群往她身上瞟,当她看过去时,又飞快地移开了。

    顾夜暗暗耸了耸肩,对于不相干的人,她也不是特别的关注。

    傍晚时分,一群人抵达镇上。跟乡亲们在镇子口分开,顾夜爷孙三人直奔济民堂。

    夜色渐渐笼罩着这座山城小镇,街道两旁的铺子都已经打烊。百草堂中亮着昏黄的灯火,一个英俊的白衣少年,从铺子里出来,顶头跟顾夜三人遇上。

    赵鸣熙看到顾夜,先是一愣,斯文俊俏的面孔上,绽开一抹灿烂的笑容:“顾姑娘,可是刚到镇上找到落脚的地方了吗如果没有的话,我在镇上租了一座小院,就我跟我娘两个人住。你们若是不嫌弃的话……”

    “多谢十公子的好意,夜心领了。我们在镇上有落脚之地,就不给十公子添麻烦了。”顾夜不太想跟赵家人有过多的交集,婉拒了赵鸣熙。

    赵鸣熙嗅到马背上箩筐里散发出的药香,笑道:“顾姑娘这是给济民堂送药材来了我大哥对顾姑娘制药的手艺倍加推崇,希望以后有跟顾姑娘合作的机会。”

    济民堂最近推出了一种适合儿童服用的甜药,在几个府城造成了轰动。最让人诧异的是,这种本来可以炒到天价的儿童药,每样售价却只是几十文到一百文不等。

    为了避免有人恶意囤积儿童药,必须是在济民堂诊断过的五岁以下孩童,才有资格买药。药必须在济民堂服用,禁止外带。

    无论贫贱富贵,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几十文的药,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人家的孩子,也能吃得起。儿童药虽然味道是甜的,可药效不必汤药差,甚至还要强一些。大部分孩子,吃上两天的药,就能痊愈了。济民堂在这几个府城的口碑直线上升,老百姓都把济民堂称作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呢!

    赵鸣熙跟大堂哥分析过了,这几个府城,恰恰是距离无名小镇近的城池,再加上镇上的济民堂,是最先推出儿童用药的分铺。儿童用药推出前,顾家小姑娘曾跟济民堂的三当家接触过。这这一来,就印证了未来家主赵鸣霖的推测——儿童药绝对跟顾家小姑娘脱不开关系!

    赵鸣熙试探性地问了句:“姑娘新制出的儿童用药,造福了无数患病的孩童。低廉的价格,是姑娘定下的吧姑娘真是好性子,任凭那济民堂抢去了功劳。”

     




第九十四章 来自师父的礼物
    酒过三巡,白敬轩吐着淡淡的酒气,对一旁啃着鸡腿的顾夜道:“你提出的平价儿童药计划,果然让我们济民堂收获了无数口碑和利润。只不过,好处都让我们济民堂占去了,多少觉得有些对不住顾姑娘。如果不是顾姑娘坚持隐去姓名,一定能一战成名的!”
1...2627282930...3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