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秦·君临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江中石
众将士齐声呐喊:“魂兮,归去!”
那一刻朔风骤起,军中大纛和所有的战旗呼啦啦的迎风飞舞,全军将士仰望苍穹人人落泪。陈平已经泣不成声,他一边流泪一边断断续续地说:“他们还都是娃啊,还都是娃啊!”
段宏懵了,就在那一刻他第一次有了一点知错的感觉,但随即强烈的自尊让他不肯承认,段宏摇着头倒退数步,他猛地喊了一嗓子:“我没错,我不是小人,我是替百姓讨公道的!”
“郡守大人,你口口声声说是替百姓讨公道,那我就不明白了您说的公道到底是什么?”
段宏扭头看去,只见身边站着一个身穿内宦服饰的年青人,在榆林塞能见到内宦那只能说明他是太子身边的人,段宏知道太子嬴政和白宣情同手足,而且他也听出来这个内宦语气不善。
段宏:“你是何人?”
“太子家令,黄崆。”
“原来是黄少令,少令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就是想知道郡守所说的公道指的是什么。”
段宏张口要答却忽然发现他自己也不知道所谓的讨还公道究竟是啥意思,或者说究竟要怎么样做才算是讨还公道。
黄崆等了一会没见段宏回到于是嘿嘿一笑问到:“郡守,您是不是把君上当成头曼了?郡守若是抡着刀子跟头曼讨公道,没的说黄崆第一个跟着太守拼命。可是抬手不去头曼城找匈奴人算账,却跑到镇北军中军大帐来胡搅蛮缠,这似乎不妥吧。”
段宏:“你一个内宦管不了本官,仔细你的言辞不然本官连你一起弹劾!”
黄崆:“弹劾上官应该是监御史的职责,郡守打算越俎代庖吗》这与大秦律法不和呀。郡守确定要如此吗?”
段宏:“监御史已经战死,郡尉也已经为国捐躯。北地郡官署只剩本官一人,本官代行监御史之责并不违律!本官知道太子和白宣交情莫逆,你这奴才自然是袒护白宣的。冷锋!”
黄崆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在段宏眼前晃了晃随后说到:“郡守若一意孤行黄崆也不好阻拦,但是想必郡守也知道冷锋也是有密奏之权的,黄崆定会把郡守今日的言行一字不差的奏报大王得知。”
段宏:“你!我不与你这个奴才争辩,哼!”
说完之后段宏转身就走,黄崆的声音从他背后传来。
“郡守,你原本也可以和大家一起喝酒庆贺的,其实你根本不用气势汹汹摆出一副兴师问罪架势。君上早已经将义渠城战死军民的功绩奏报大王,也已经和张平、王仑商议好安抚幸存百姓的事宜。这些事根本不用你说都会安排的妥妥帖帖。郡守抗击呼勒的壮举也被君上奏报大王,郡守之功无人能比。可郡守此番做派却伤了将士们的心,郡守,那些被就回来的百姓大多是你们北地郡的,你可以问问他们,是不是也想跟君上讨个公道!”
段宏愣在原地,他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义愤填膺了。他也恢复了一丝理智,他知道从此以后他会成为众矢之的,他也想赶紧和白宣缓和一下,但是天生的优越感和过度的自尊让他不肯承认黄崆说的话是对的。
“无需多言,本官自会去查,告辞!”
黄崆和段宏的对话很多人都听到了,段宏的态度很多人也都看到了。
蒙武恶狠狠地盯着段宏的背影说到:“这个段宏算是个爱惜百姓的官,可就是不把对边军将士放在眼中。仗着朝中有人明里暗里给咱们边军掣肘,边军无用,避而不战这些话都是他说的,今天当着你的面说我们本事不济还算是好听的,他给大王的奏疏说得更加难听。边军将士一年四季巡视边关没有半点空闲,大王逐鹿中原每当战事紧急之时就抽调边军精锐入关,边军损失大补充不及时,能守住北疆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为将者谁不想长驱千里手刃寇首,可也得!”
白宣:“叔父不必多说,白宣心中明白,这些年委屈边军委屈叔父了。叔父若无异议,从现在开始没有什么边军之说,全都是镇北军我们一起保住大秦北疆。。”
蒙武握住白宣的手连说了三声好,嬴政面向众将士喊到:“诸位袍泽,你们的功绩我看到了,你们的委屈我也看到了。公道在在人心,若是有人诋毁我大秦戍边将士,嬴政做为监军定会为大家讨回公道!”
众将士齐声喊到:“谢太子!”
白宣:“好了,不想这么多了,诸君一起举杯庆贺胜利!全军,饮胜!”
“饮胜!饮胜!饮胜!”
军营之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将士们觥筹交错开心的吃喝起来。但是所有人都没注意到,有一双眼睛始终盯着段宏的背影,两道目光中满是杀气。





秦·君临天下 第153章查
皓月升起的时候,喧闹了一天的榆林塞和镇北军大营安静下来,一个人影悄悄溜出了帐篷,从马厩里牵了一匹马出来。这人看看四周随后翻身上马来到后营门,他看到营门校尉时掏出一块令牌递给校尉,校尉验过之后挥手放行。
此人出了营门就打马飞奔,走的是前往北地郡的路。当这人跑出十几里之后,突然发现对面的路上出现了两个骑士。那人抽出长剑问到:“前面何人,为何拦路!”
两个骑士中的一个开口说到:“小高,你要去哪里?”
赵高:“师傅,怎么是你?”
徐安:“为师问你话呢,你要去哪。”
赵高:“奉君上之命前往义渠城公干。”
徐安:“君上何时给你的军令。”
赵高:“天黑之后。”
白宣:“是吗?那我怎么不记得。”
赵高一听白宣就在眼前知道瞒不过去了,他翻身下马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徐安:“你到底要干什么!”
白宣:“还用问吗,他要去杀段宏。”
徐安:“小高,你告诉师傅是不是要去杀段宏。”
赵高猛地仰起头说到:“是,我就是要杀段宏。”
徐安大怒,他正要斥责赵高却被白宣拦住。
徐安:“家主不必拦我,我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蠢材!”
白宣:“不,赵高不蠢,他的举动到让我有了新的想法。”
三天后,段宏再次回到榆林塞,他将弹劾白宣的奏疏放在白宣面前随后退到一旁一言不发。
白宣看了看奏疏的内容,段宏避开了其他人矛头直指白宣弹劾的内容从见死不救变成了罔顾百姓性命,随后详细记述了榆林塞军民抵抗呼勒的详细经过。白宣仔细看过没发现有言过其实的地方,看完之后白宣把奏疏递给嬴政。
“请太子将这份奏疏和我们报给大王的军功表以及此战详情一起发往咸阳吧。”
嬴政:“大兄。”
段宏:“太子可是要包庇武安君?”
嬴政皱了皱眉头但他没说什么,招手叫来军中信使之后当着大家的面封好这些奏表文书交给信使。
嬴政:“快马送往咸阳。”
“喏!”
段宏:“太子,从榆林塞到咸阳,八百里加急需要十余天的时间。大王做出决断也需要一些时日。一个月,一个月之后下官的弹劾没有答复,下官将再次上书大王弹劾白宣。”
嬴政:“段郡守,这一个月的时间你不会就是什么都不干就等着答复吧!”
段宏:“请太子吩咐。”
白宣:“本将从匈奴那里解救回来的百姓,暂时安置在榆林塞,待天气转暖之后再返回北地郡。段郡守,这段时间你应该做些什么不用本将说明吧。”
段宏:“本官这就回去安排,建造房屋,准备农具种子和耕牛。但是北地郡已经被打烂了,本官不敢保证能在开春前准备完毕,所需物资还需君上拨付。”
白宣:“赵高,本君命你暂代北地郡监御史,领两千兵马协助段宏。”
赵高:“喏!”
段宏拱拱手说到:“君上若无其他吩咐,本官告退。”
白宣:“段郡守,匈奴虽败但狼性不改,以后要多加小心啊!”
段宏:“一死而已,有何惧之,武安君尽管放手施为就是。”
白宣笑笑挥了挥手,段宏和赵高一起走了。十余天后,从北地郡发来的消息让陈平顿觉头皮发麻,心惊肉跳。他急慌慌跑进中军帐抓住白宣的手问:“段宏失踪,可是你所为?”
白宣:“叔父,您猜。”
陈平:“你,你胆大妄为!”
白宣:“叔父息怒,王离,上茶。”
一份加急奏疏被快马送往咸阳,信使临出发前被告知要昼夜兼程。信使背着信筒快马杨鞭,所过郡县都已经知道镇北军北击匈奴大破头曼城的消息,因此见到从榆林塞前往咸阳的信使沿途百姓们不管在干什么都会停下来振臂欢呼。
当信使进入咸阳的时候,他发现整个咸阳都处在沸腾之中。
章台宫正殿,秦王子楚正在召集众臣议事,虽然距离接到榆林塞大捷的奏报已经有几天的时间了,但是君臣依然处在兴奋之中,顺带着也让朝议的气氛很是热闹。吕不韦、王绾、李斯俨然成了众臣瞩目的焦点。吕不韦、李斯和白宣的关系谁心里都清楚,这仨人其实就是一个利益圈子,而且是靠山极其强横的利益圈子,因为他们的靠山是秦王子楚,不仅如此他们还把太子嬴政牢牢的绑在身边,这三个人的圈子是当前秦国最牛的圈子,是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要钻进去的圈子。
吕不韦的功绩是让子楚从一个随时可以被牺牲的弃子变成了太子和秦王,就从这一点上说大秦任何一位将军和大臣都没法跟吕不韦相提并论。除此之外,吕不韦还为子楚拉来了一位栋梁之才,那就是白宣。
子楚继位之初,白宣策划指挥了函谷之战,此战一改原本历史上的五国联军围攻大秦,大的大秦闭门不敢出关的局面。不仅大破五国联军拓地千里,使大秦在中原有了一块立足之地,而且阵斩信陵君魏无忌,一举打破诸侯合纵抗秦的幻想,再也没有了诸侯共同认可的统帅。这场开门红似的胜利简直就像是给子楚登基送上的贺礼,大秦是既有面子又有实惠,白宣也成了大秦耀眼的新贵。
如今白宣又打破匈奴,有此一战大秦北疆数年之内不会受到匈奴骚扰,大秦可以专心致志的争霸中原了。
白宣的战绩让这个圈子分外引人注目,而太子和白宣亲如手足,亦师亦友,公子成蛟也拜白宣为师,可以说白宣今后的地位肯定比现在还要显赫,如今的白家已经是咸阳各大世家争相攀附的对象。白宣有正妻了,武安君夫人,三品上的品阶,已经迈入了大秦顶级高贵夫人的行列。但是,按照白宣的爵位品阶,光有一个正妻是不够的,至少还得有两个平妻(其实就是妾)。那些世家大族有庶出的闺女的,都想把闺女嫁给白宣借此和白家攀上关系。
但实际上很多世家的嫡女一听是白宣,立即把自己庶出的妹妹踹到一边自己上阵。白宣啊,年少多金有权有势,关键还长得帅,这样的人很多吗?肯定是不多的,所以有机会必须抢,管他是妻是妾先嫁进白家再说。
此时此刻,章台宫正殿内,子楚一边喝着梨汁一边笑嘻嘻的看着吕不韦典客段烈说着如何对待匈奴太子冒顿的事情。
典客是负责接待诸侯与周边各部族首领朝觐事务的官员,位属九卿之一,相当于现代的外交部部长的职位,官职品阶仅比国相、太尉低一点,称得上是朝廷重臣。
段烈:“相邦,自我大秦立国以来只有诸侯质子入秦,还从未有过异族太子被擒的事情。这个没有先例可循,若按照对的各国质子的成列来办是极为不妥的,如何待之还请大王、相邦赐教。”
吕不韦:“这的确比较棘手,说冒顿是质子吧他是战败被擒的,说他是阶下囚吧他的身份又特殊关系到今后大秦北疆安危,不得不谨慎对待。白宣一直没有说明应该如何想必是也和我等一样在仔细斟酌。莫急慢慢来,这件事被说是在大秦就是在各国也属首次,没有先例可循也属正常,我们大家仔细商议一下,等到武安君的奏疏到来我们就知道怎么办了。”
段烈连连点头,众臣也都随声附和。子楚笑得很开心,他不觉得这事有多难,没有先例可循那就制定一个办法就好了,这不是什么难题。让子楚高兴的是,这不大不小的难题也就是有他,大秦的王才能遇到,其他国家的王,呵呵,一定羡慕的要吐血。
子楚看着空前团结的大秦众臣心中更加高兴,他问段烈:“段卿,北地郡郡守段宏率领义渠军民抗击呼勒可谓气壮山河功勋卓著。段宏在北地十年了,如今也断了一条胳膊,寡人想把他调回朝中任职,如此你们兄弟也能团聚了。”
段烈:“多谢大王恩典,段烈替舍弟段宏谢过大王。”
子楚:“段卿,你对段宏弹劾白宣一事怎么看?”
段烈:“这个,大王,臣觉得大王既然给了武安君临机决断之权,那武安君怎么做都不过分。义渠城军民的确是死伤惨重,但臣愿意相信武安君也是逼不得已,他的眼光看的是长远。暂时的牺牲换来的是大秦长久的强盛,因此臣以为段宏的弹劾应予驳回。”
吕不韦哈哈一笑说:“大王,臣以为段烈之言有礼。我大秦立国至今,为国捐躯的不在少数,就连王室宗族战死疆场的也是不胜枚举。大秦北地百姓备受戎狄劫掠之苦,如今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雪前耻,付出些代价也属正常。段宏也是心怀百姓,他和白宣都没错。大王只需压下弹劾,调回段宏就是了。这两位都是肱股之臣,大王罚哪个都心疼不是。缓一缓,缓一缓再说。”
段宏:“相邦所言极是,臣附议。”
子楚放下杯子,轻轻咳嗽的几声之后说到:“都是老成谋国之策,寡人甚慰。段卿,你家长女已经出阁,可有心仪的俊杰?”
段宏:“大王,臣,臣难以启齿。”
吕不韦哈哈大笑说:“有何不好说的,不就是令嫒仰慕武安君,想要嫁给白宣嘛,有何难以启齿的,似这等的又不是你一家,托到本相门下的不下十家呢。”
段烈:“相邦所言当真?”
吕不韦:“骗你作甚。”
段烈:“大王,臣请大王成全臣家小女,请大王赐婚。”
呼啦一声,又有几位大臣来到子楚面前。
“臣等也请大王赐婚。”
子楚:“哈哈哈哈,段卿,令嫒有眼光啊。咳咳咳。这件事嘛,寡人不能擅专,待寡人与太后、王后商议过后再说。”
“启禀大王,榆林塞急报。”
子楚:“哈哈哈哈,定是有好消息,说不定就是白宣关于如何对待冒顿的办法,众卿以为呢?”
“大王英明。”
让众臣不解的是,当子楚打开信筒看过急报之后脸色瞬间阴了下来,一股怒色浮上他的脸庞,随即子楚发出了一阵剧烈的咳簌声,黄皓连忙拍着子楚的后背说:“大王不可动怒哇。”
子楚把奏疏啪的一声摔在李斯面前,大声说到:“查!咳咳咳咳~~~~”




秦·君临天下 第154章风雨欲来
正说得高高兴兴的时候大王突然变脸,众臣顿时愣住了。李斯连忙捡起竹简正要仔细看却被吕不韦一把抢过来。
“段宏失踪,生死不知,这!”
吕不韦话一出口众臣一片哗然,所有的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定是白宣所为。
李斯接过竹简快速看了一遍之后对子楚说到:“启禀大王,臣这就赶往北地郡彻查此事。为显公平起见臣请大王准许御史大夫随臣一起前往。”
子楚:“准!”
御史大夫卢焕:“臣遵命。”
段烈:“大王,臣请一同前往北地。”
子楚:“准!咳咳咳咳,退朝。”
子楚袖子一甩起身离坐,黄皓大喊一声:“退朝!”
众臣俯首行礼:“恭送大王。”
此时那些请求子楚赐婚的大臣心中打起了小算盘,这婚事嘛先等等吧。
子楚回到后宫,黄皓连忙命人端来汤药伺候子楚服下。子楚随手把一个布卷交给黄皓,黄浩打开一看禁不住咦了一声。子楚说到:“那小子前面一把火没烧好,这次有准备点一把。呵呵,寡人也很想看看。”
黄皓:“大王,此事怕是又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了。”
子楚:“该来的总会来,这就像身上长了脓包,你不挤他自己就会烂,到时候要的就是命。不如趁现在挤出来,会疼会流血但总比死了强。”
黄皓:“大王英明,奴谨遵大王之命。”
子楚:“告诉白宣,寡人知道了。另外,此事只有你和寡人知道,明白?”
“老奴明白。”
子楚和黄皓明白,主仆二人擦亮眼睛竖起耳朵静观其变。没用多久,咸阳城内谣言四起,都说白宣居功自傲不顾边地百姓死活只为自己的功名,更重要的是居然胆敢残害忠贞之士朝廷重臣,这回怕是连大王都恼了,白家悬了。
六英宫,建于秦昭襄王时期,一直是秦王和王后所居宫室,子楚继位之后也住在这里。如今赵姬客居九嵕山白家庄园,六英宫内没有女主。但是今天,子楚一道王命王妃丽荣搬进了六英宫。这又等于释放出一个信号,丽妃似乎要取代赵姬了。不管这传言是真是假,丽荣住进了六英宫陪伴子楚左右是真的,这就让很多人的心思动了。
这一天是丽荣父亲的忌日,秦王子楚准许丽荣回家祭拜,并准丽荣用王后仪仗,丽荣的心情是啥样的就可想而知了。丽荣回家这一路上引起了轰动,王后赵姬很久没有出宫了,而且他去九嵕山的时候是轻车简从没有任何仪仗,如今丽荣回家却打出了王后仪仗,这不能不让有心人暗自揣测。
祭拜完毕之后丽荣和母亲在内宅休息,亲朋故旧前来问安,能到内宅的人都是当年和丽荣家走的比较近的,也是和丽荣家休戚相关的人,如今眼看着丽荣就要得势,不相干的人都往前凑,这些自己人就更不用说了。
一位身穿谒者(谒者,掌殿廷朝会礼仪、接受臣民章奏。置七十人,秩六百石。谒者也常常作为朝廷的专使出外处理临时公事。)官服的老者拱手对丽荣说:“王妃荣宠无量,可喜可贺。臣等拜访王妃就是想问问王妃,对北地郡守段宏失踪一事有何打算?”
丽荣:“哀家刚刚获得大王垂青,此时正是韬光养晦的时候,况且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大秦律法所定。哀家不好说什么,肖老想说什么?”
这位谒者姓肖名冒,和丽荣的父亲是莫逆之交,两家算是通家之好,肖冒在丽荣的父亲死后也多次在暗中帮助丽荣,可以算得上是丽荣最信任的人。
肖冒冲身边的人使了个眼色,其他人纷纷退出,等只剩肖冒和丽荣母女之后肖冒才说:“以王妃之位掌王后仪仗,况且代行王后之责统御后宫,难道王妃不明白大王的用意吗?”
丽荣:“哀家不明白,还请肖老明示。”
肖冒:“王妃该动动了,即使不为自己也要为公子成蛟思虑呀。”
肖冒的话说到了丽荣心里,她如此忍耐为的不就是成蛟吗。
丽荣:“肖老,大秦有太子啊。”
肖冒:“那又如何,纵观列国太子失德另立储君的先例也不是没有过。”
丽荣咬着嘴唇低头沉思,肖冒说到:“王妃,机不可失啊。老夫此次奉郎中令之命随同御史大夫前往北地彻查段宏失踪一事,老夫以为这就是个机会。王妃请想,若是此事坐实了是白宣所为,白宣定会受到大王严惩,别看他现在荣宠风光,但他触及大王底线那就是自寻死路。所以老夫打算坐实白宣的罪名,那个段宏若死了就更好。老夫此去明面上是协助彻查,实际上我就是搜集证据找到段宏,他若没死老夫也要把他变成死人。”
丽荣:“推到白宣于哀家有何好处?别忘了他还是成蛟的师尊。”
肖冒:“白宣是公子成蛟的师尊不假,但他和太子的关系王妃清楚,而且太子可是监军啊。白宣之罪坐实了,太子能脱得了干系吗?”
丽荣:“那也不可能一下就把太子推倒。”
肖冒:“没错,就是不能一下推倒,若是一下子推倒大王就会看出其中的奥秘,就要一次次一遍遍的诋毁太子,直到大王对太子产生厌恶之心后才是最后发难的时候。”
丽荣:“肖老,哀家不能出面,一切还请肖老安排。”
肖冒:“有王妃这句话就行了。还有,我跟王妃要一个人。”
丽荣:“谁?”
“樊於期。”
樊於期出自丽荣之父阳泉君门下,如今已经是军中校尉,只差一步就会成为将军,算是阳泉君门下比较出色门客了。关键此人有感恩之心,对阳泉君忠心耿耿,对丽荣母女更是关怀备至。丽荣没嫁给子楚之前樊於期和丽荣私下里都是兄妹相称的。如今肖冒要樊於期,丽荣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樊於期身高过丈膀大腰圆,浓眉大眼相貌堂堂,让人一看就觉得此人就应该是个将军。不过樊於期在面对丽荣的时候却有着不同一般的恭敬,这恭敬中带着关爱之情,樊於期在和丽荣说话时也很是温柔。
樊於期:“王妃有事但请吩咐。”
丽荣:“於期哥哥,有件事要烦劳你一趟,具体如何你和肖老商量。”
樊於期:“好,此事交给樊於期。”
丽荣笑了笑转身走进里屋,肖冒拉着痴痴的盯着丽荣背影的樊於期出了内宅。
肖冒:“樊於期,老夫多次告诫你你怎么总是不听。如今王妃身份尊贵,引人瞩目我等不可节外生枝,要精心为公子谋划。”
樊於期:“肖老所言极是,樊於期以后不会了。”
肖冒:“千万不可像吕不韦那样啊!”
樊於期:“相邦怎么了?”
1...6566676869...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