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秦·君临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江中石
肖冒:“难道你没听说国吕不韦进妾之事?”
樊於期:“听说过,可我只以为那是流言而已。”
肖冒:“呵呵,流言?老夫告诉你这是真的,而且到现在吕不韦和赵姬还在藕断丝连,可惜的是没有捉奸在床。可惜可惜!你知道大王为何将赵姬送到白家吗?那就是让白家的人看着赵姬,也不给这两个老情人私会的机会。”
樊於期瞪大双眼难以置信的看着肖冒,肖冒嘿嘿一笑说:“先把眼前的事办好,这个可以当成最后的致胜手段。这一次就算不能扳倒白宣也要让吕不韦、白宣颜面扫地,也要让大王对太子有所不满。”
樊於期:“一切都听肖老安排。”
三天后御史大夫卢焕、廷尉李斯、典客段烈领着属官离开咸阳前往北地郡,而肖冒暂时隶属于御史大夫卢焕辖制成为卢焕副手,樊於期则领兵三千负责保护众人。
咸阳城北十里长亭,吕不韦看着卢焕等人远去他心中很是紧张。因为这次白宣没和他打过招呼也没写信给他,在吕不韦看来白宣怕是也措手不及。麻烦了,这是麻烦了。好在有自己人李斯跟着,事情还不至于那么糟。就在昨晚,吕不韦和李斯彻夜长谈,吕不韦对此事做了详尽的部署,但是到现在吕不韦依旧放心不下。
“师尊,王后的信。”
甘罗将一块手帕塞给吕不韦,吕不韦扫了一眼之后说:“先回府,剩下的事你来安排,小心。”
“喏。”





秦·君临天下 第155章卖的什么药
吕不韦府邸华容正伺候吕不韦就餐,吕不韦端着饭碗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
华容:“夫君可是在为白宣担心?”
吕不韦:“夫人,你听到了什么?”
华容咬了咬嘴唇说:“丽荣得宠了,怕是要取代王后。白宣被弹劾了,据说是不顾百姓死活残害忠良。”
吕不韦:“夫人怎么看?”
华容:“自从大王继位以来,妾身就和姐姐和侄女断了往来。所谓夫唱妇随既,华容既然嫁给夫君心里自然要为夫君着想。白宣年少却又位高权重难免会嚣张跋扈了一些,但是夫君和白宣始终是一条线上的,妾身不懂太多的道理,只知道夫君若想一世富贵只需做好一件事。”
吕不韦:“哪件事?”
华容:“夫君只需顺着大王的意思来。”
吕不韦放下饭碗,他第一次发现华容这个被他看成有胸无脑的女人其实狠不简单。
吕不韦:“夫人不妨明言。”
华容:“夫君身居高位,这也年一力扶持大王、太子,也栽培了不少门人弟子,如今夫君已经成了朝中栋梁大王的助臂,妾身以为谁得势谁失势,夫君只需顺着大王的意思来就绝对会屹立不倒。夫君,不管这次白宣是荣是辱夫君都可以从容应对。白宣荣那自不必说,一旦受挫夫君也不用担心什么,夫君还有妾身。”
吕不韦:“你的意思是说,你想和丽荣?”
华容:“妾身也是丽荣的姑母,是砸断骨头还连着筋的血亲,丽荣也曾叫过你姑父,这层关系一直存在。夫君刚来大秦时家兄和华阳都对夫君另眼看待,如今夫君权倾朝野,丽荣又怎会不更加看重夫君呢。夫君,即便白宣万劫不复,妾身也敢保证不会殃及夫君。到那时,夫君可以左右逢源,出于情分可以尽量保全白宣,但夫君必须顺从大王的意思。丽荣昨日托人稍信给我,她问夫君可还记得丽荣这个可怜侄女。夫君~~~”
吕不韦紧皱的眉头松开了,他发现自己当初无意中娶了华容竟然是一步绝妙好棋,他真的可以做到左右逢源,屹立不倒。而他只需做到见风使舵,顺着子楚的意思就好。
吕不韦:“夫人,自从华阳太后薨逝之后,一直是你暗中帮扶丽荣,对吗?”
华容:“妾身只是可怜我那侄女,未曾向夫君言明还请夫君恕罪。”
吕不韦将华容搂进怀中一边爱抚一边说到:“夫人何罪之有,不韦能娶到夫人真是大幸。”
侍女们连忙退出居室,关上了居室的门,片刻之后室内传出欢爱之声。
半个时辰之后,甘罗来到内宅门口,他见宅门紧闭于是站在门口说到:“师尊,大王有令命师尊查看九嵕书院有何进展。”
吕不韦:“知道了,你随为师去。”
“喏。”
云雨之后的华容犹如雨后海棠般俏丽,惹得吕不韦又一番上下其手。华容娇笑着为吕不韦穿好衣衫。
“夫君,早去早回。”
“知道了,你在家中等我。”
华容看着吕不韦和甘罗出了内宅,她叫过贴身侍女吩咐到:“速去告知王妃,现在我们只需对付太子。”
“是,夫人。”
吕不韦的马车直奔九嵕书院而去,但在快到书院的时候拐了个弯进入一片密林当中。在密林中停着一辆普通的马车,车上插的旗号是白家的。
吕不韦下了自己的马车上了白家的马车,他刚一进入车内一双柔滑的手臂就缠住了他的脖颈,一具喷香柔软的娇躯贴在了他身上。
“好人,想煞人家了。”
“赵姬,时间紧迫赶紧说正事。”
“那你还等什么,没见人家已经。”
赵姬的手伸向了吕不韦的腰间。
“赵姬,丽荣他们要对付的是太子。”
“好人,你会有办法的,是吗?”
“你放心好了,不论怎么做我一定会保住你和小政。万不得已的时候,只能。”
“只能什么?”
“只能委屈阿宣了,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阿宣必须要保,暂时委屈他一下等过后我会让白家更加显赫。”
“你那位夫人比华阳不遑多让,早知如此不如当初让她和华阳一起吃了毒饼。”
“赵姬,我就喜欢你这股劲。记住,咸阳的事你不要插手,在白家你无须担心。丽荣能用的法子我们也能用,你只要把成蛟攥在手里就可性命无忧。关键是大王。”
“我知道,我知道。好人,用力!”
一个时辰之后,吕不韦蹬车前往九嵕书院,而赵姬的马车返回了白家庄园。回到白家庄园赵姬立刻换了一副心情,赵姬从心里已经把白家当成是自己的娘家。
她下车之后一把拉住正在门口指手画脚的袁媛,随后冲白福招招手,三人向内宅走去。
成蛟在白家很开心,因为只要他不触犯白宣定下的戒律他就可以为所欲为。阿黄已经成了一只大狗,成天跟在成蛟身后形影不离,而成蛟也成了袁家村的孩子王,成天领着一帮孩子呼啸而来呼啸而去。
当天色傍晚的时候,肚子咕咕叫的成蛟回到白家庄园,他把打来的猎物扔给白福之后直接奔向餐厅。
“师娘,我饿啦。呃,成蛟拜见母后。”
赵姬微笑着冲成蛟招招手说:“蛟儿,快到母后身边来。”
“是。”
自从赵姬住进白家之后和成蛟只见过几面,一般情况下这俩人各行其是互不干扰,今天是赵姬第一次和成蛟一起用餐。成蛟毕竟还小心思比较单纯,在赵姬的母爱攻势下不出片刻就赖在赵姬身边,娘俩的关系很是亲昵。
对赵姬的行为媛儿自然是全力配合,再加上双儿在一边辅助,成蛟立刻觉得自己有了三个疼自己的妈,于是这小子飘了。
白福站在门外看过这一幕之后,转身走向外院,他来到白家亲卫的住处点手叫出一人吩咐到:“速速赶往榆林塞告诉家主,相国可能要暂时委屈一下家主,请家主早做准备。”
“喏!”
六英宫内丽荣一身纱衣蜷在子楚身边,子楚的咳嗽好了很多,这还是按照白宣留的方法疗养之后才见到的效果,虽说不能根治但至少没让子楚的病情恶化。
子楚的手抚摸着丽荣柔滑的肌肤,丽荣都是当娘的人了可那姿容和体态仍和子楚初见她时一样,这也让子楚对丽荣分外的着迷。
丽荣:“大王,臣妾有个不情之请。”
“说吧。”
“臣妾想把成蛟接回宫中,大王身体有恙,嬴政又不在身边,就让成蛟代替嬴政侍奉大王尽人子之孝。”
子楚:“丽荣,唯有你知道寡人的心思,但是寡人不敢呀。成蛟还小,寡人是怕病气过到他身上,寡人如何舍得啊。”
丽荣:“大王真心疼爱蛟儿,臣妾代蛟儿谢过大王。只是身为人子他就应该在这个时候尽孝。大王,应征不在您身边,您一定很想念他。北地大捷边疆无忧,不如先把嬴政召回来吧。”
子楚:“这倒是个办法。丽荣,你是听到什么了吗?”
丽荣:“有些风闻,大王,嬴政是太子,不可有半点闪失。如今武安君遭受弹劾太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大王若是真心为太子着想,此时就应把他从事非圈中拉出来。太子在前线所有的事情他最清楚,让太子回来大王也可以知道的更多更详细。臣妾乱说的,大王莫怪。”
子楚:“你可没乱说,你的小脑袋可比赵姬聪明多了。”
“大王~~~”
深夜,丽荣已经睡熟,子楚悄悄出了寝宫。他拍了拍手,黄皓从阴暗处闪了出来。
“丽妃的话你都听见了?”
“老奴听见了。”
“你以为如何?”
“老奴总觉得太子还是待在武安君身边比较妥当。”
子楚点了点头随后说到:“我大秦未来的王不应该有畏惧之心,更不能仰人鼻息靠别人的羽翼保护。他就应该敢于直面世间的风雨,敢于面对身前身后的刀光剑影。命太子政返回咸阳述职。”
“喏!”
“白宣之前提到的李信、章邯、司马欣、董翳充入东宫卫率,余家三兄弟留在镇北军中。”
“喏。”
“革去白宣太子太师之职余者不变。”
“大王!”
“不给他们点念想,他们如何能蹦的欢呢?”
“老奴明白。”
“不准你私下告知白宣,寡人要看看白宣有没有处变不惊的本事。更要看看他是如何应对的。”
“老奴明白。”
“黄皓,这么多年你辛苦了。若有一天,寡人。”
“大王慎言!”
“呵呵呵,寡人就是这么一说,寡人只想知道,若有那么一天,你当如何?”
“老奴不想留在宫中了,老奴想为昭襄王和先王守陵。”
“你辛苦了一辈子,不应该再受那个清苦。白宣在九嵕山给你建了宅院,寡人准你去白家。”
“谢大王~~~~~”
“呵呵,寡人壮志在胸,就是不知道老天让不让寡人如愿。”
“大王春秋鼎盛,一定行,一定行的!”
榆林塞,一场突降的暴雪将大秦北地变成了冰天雪地,那些被解救回来的百姓应为有镇北军照应,没有一人因冻饿而死。这天一早,依靠蒙毅左军的百姓营地内的人们早早的起来打扫积雪。吃得饱饱的穿的暖暖的孩童们嬉笑着在雪地上撒欢打滚,孩子们的笑声也感染着正在扫雪的大人们,虽然那些孩子不一定是自己的,但是经历过苦难的人心里都明白,这些孩子当中肯定有一个或者几个将成为自己的儿女。这是君上以及郡守的命令,匈奴的祸乱让很多家庭破碎,如今重建家园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组建一个家。
暂代北地郡郡尉的赵高一早起来就巡视各处百姓营地,主要是看百姓们是不是吃得饱穿得暖,是不是已经有了新家。
巡视一圈之后,赵高来到蒙毅军中大帐,他直接走进里面和蒙毅打了声招呼之后,来到角落里的一张桌案面前。
“郡守,下官已经将所有营地巡视一遍,百姓无恙。”
“义渠城内的百姓可否像此地百姓一样。”
“郡守放心,一般无二。”
“哼!本官倒要看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秦·君临天下 第156章还是跟你混
李斯、卢焕、段烈来到北地郡十几天了,来了就直接住进义渠城。既然是联合调查组,调查的又是当前炙手可热武安君白宣这自然是要避嫌的,自然不能去上郡的郡治所在地肤施城,更不能去榆林塞。
白宣是秦王亲命的节制北地三郡军政大权的人,实际上就是大秦北地之王。肤施距离榆林撒也就百里之遥,镇北军的骑兵一昼夜就可兵围肤施城。这不是猜忌,华夏有史以来因为君主和大将只见产生隔阂派出重臣彻查大将造成大将造反的例子不胜枚举,虽然大家都知道白宣不可能造反,因为他爹他老婆还都在关中呢。大将出征家属都是国朝重点保护对象,至于怎么保护那就看这位大将是不是敢造反了。白宣肯定不会造反,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位自出道以来没打过败仗的武安君绝对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这得防着点,所以还是在义渠比较安全。再说失踪的是北地郡守,调查他的案子不去北地郡郡治所在地义渠城,难道还去别处吗?
既然是被调查,白宣作为当事人也是不能出面接待的,好在太子嬴政在。当调查团到了义渠之后,嬴政已经带着上郡郡守陈平,陇西郡守王仑,镇北军副将蒙武等着他们。
义渠城虽然被大雪覆盖但是战争的痕迹依然历历在目,城中的百姓很是稀少,大白天都见不到几个人,足见这次的损失有多大。
义渠城内几乎见不到几间完整的房屋,也就是郡守府和县令官署还算完整,卢焕、李斯、段烈等人住进了郡守府,肖冒等属官则住进了县令官署,其他随行将士就只能搭起帐篷了,不过这些人的到来也让冷清的义渠城热闹了起来。
一连几天肖冒都在明里暗里的收集白宣的“罪证”,探查北地郡守段宏的下落,可是忙了半天一点收获都没有。义渠城内所剩不多的近百户人家如今日子过得还行,至少不用受冻挨饿。郡守段宏虽然失踪,但临时组建的官府机构还在运转,城中所剩百姓中的良家子和士绅都被充入征调成为基层管理和郡兵,算得上是精简高效的临时班子。
嬴政这些日子没掺和到调查当中,他主要是行使郡守的职责,这个机会很难得,能够让嬴政深入了解大秦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是如何办事的,也能直观的感受到百姓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对于这一点,御史大夫卢焕是极其认可的,卢焕年轻时也是做过郡守的,大秦的重臣没当过县令郡守的实属凤毛麟角,治理一个郡对于卢焕来说可谓驾轻就熟。这位御史大夫成了嬴政处理政务的顾问兼老师。
李斯也没跑去榆林塞见白宣,话说这三人中最轻松的就数李斯。来的路上李斯的心还是七上八下的,可以到了义渠见到嬴政之后,李斯就彻底放心了。他现在就是督促肖冒等人调查取证,反正就是早上派活晚上问结果,剩下的时间李斯就跟嬴政和卢焕待在一起,完全把调查的事推给了肖冒。
段烈就更轻松了,他本来就要避嫌不能插手调查的事情,而且匈奴都被挡在阴山那边,段烈想见匈奴人都见不到所以他这个大秦的外交部长到了这基本上没啥事可做。
肖冒这两天嘴上起了泡,原因无他急的。按理说白宣以义渠城为诱饵让义渠军民死伤惨重,义渠军民应该是恨白宣的,可是肖冒几乎把所有的义渠百姓问了个遍,而且是循循善诱细心指点,可是这帮百姓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夸耀自己的功绩,大骂匈奴人无耻、呼勒死有余辜,盛赞镇北军这一仗打的漂亮,赢得痛快!
后来樊於期私下打听之后才知道,这些义渠百姓已经不是普通百姓了,都已经是有爵位的士了。军功授爵呀,这是大秦的铁律,白宣这个能在现代法网中游来游去的滑头,面对这个时代漏洞百出的律法时简直不要太轻松了。
义渠百姓们是死伤甚重,满城百姓被匈奴人杀绝户的不在少数。但是百姓们最实际也是最聪明的,被当成诱饵并不怕,怕的就是死了白死。白宣没让他们白死,活着的有荣死了的有耀。义渠城北正在建的忠烈祠是干啥的,里面摆的是从县令张幸到普通百姓的灵位,忠烈祠前的大石碑上是白宣亲自书写的义渠百姓忠烈表,正面记述的是义渠百姓英勇抗击匈奴的光辉战绩,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人名。仅此一个举动就尽收义渠百姓之心,而且这个做法还有其他的妙用,只不过此时没显现出来。
肖冒明白过来之后心中很是沮丧,说实话他觉得白宣打仗是把好手,毕竟是大秦人屠白起的孙子嘛,但是玩权术就不行了,权术这东西向来都是文官的长项,武官怎么也比不了。可是如今一看,这白宣真是文武皆通,不仅仗打得好,这权术也不次于肖冒。头疼啊。
就在肖冒一筹莫展的时候,天将喜讯啊,少府黄皓来了。
嬴政领着众人在义渠城外迎接黄皓,黄皓连马都没下打开子楚的王诏就念。
“太子政英果坚韧,以少龄充任监军,榆林塞一战镇北军大捷,太子政与大秦儿郎坚守要塞功勋卓著,寡人甚慰。着太子政即刻返回咸阳述职,不得有误!”
“嬴政遵命!”
黄皓:“太子,收拾一下随老奴走吧。”
嬴政:“少府不在义渠休息一天吗?”
黄皓:“还有王诏是给武安君的,不能耽搁,请太子随老奴前往榆林塞宣召。”
卢焕:“请问少府,大王给武安君的王诏是和内容,方便的话还请少府告知。”
黄皓:“这个,大王撤了武安君太子太保的职衔,就这些。”
卢焕:“多谢少府。”
嬴政一听立刻急了。
“父王为何有此决断,不行,我得赶紧回咸阳去见父王。赵高,快去收拾行装,我们这就走!”
嬴政将北地郡政务交给了蒙武随后跟着黄皓走了。剩下的人面面相觑,都在暗中揣测秦王的用意。这个消息对于肖冒来说是个极强的暗示,在肖冒看来这就意味着白宣失宠了,大王是要把太子和白宣撇清关系也就是说要牺牲白宣保太子了。这是符合肖冒的预测的。
当只有肖冒和樊於期的时候,俩人弹冠庆贺。
樊於期:“肖老,太子一走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肖冒:“若是李斯、卢焕能离开就更好了。”
樊於期:“肖老给王妃写信,请王妃想办法促成此事,我来安排其他事。”
肖冒:“你不要表现的太过明显,还是按原定计策我在明你在暗,需知小心使得万年船啊。”
“明白。”
肖冒的信刚刚发出,上郡郡守陈平赶到义渠求见段烈。陈平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匈奴大单于头曼要来榆林塞和白宣和谈。这可是一个破天荒的消息,段烈一听就来了精神,遍数天下各国能逼得匈奴主动来和谈的怕是只有大秦一家了。
兹事体大呀,破天荒的头一回哇,于是乎御史大夫卢焕、廷尉李斯连带典客段烈商议一下之后,由卢焕主笔给秦王写了一份奏疏。与奏疏发出的同时,这三位大员动身赶往榆林塞,义渠这里只剩下了肖冒和一些属官继续调查。
肖冒送走三位大员之后,顿觉头上一片蓝天连腰杆都挺的笔直,因为从现在开始义渠他说了算了。
好事接连不断,三位大员个、前脚刚走白宣的军令就到了义渠。说是北地郡边境发现零星匈奴人,命蒙武率军扫荡。接到军令之后,蒙武点起三千人马急匆匆的就走了。蒙武一走,义渠城的防务就交给了樊於期,这下子肖冒乐开了花。
肖冒:“这可正是天随人愿啊,哈哈哈哈。”
肖冒这次带来的手下都是他的心腹,可以说整个调查团上层大多是跟白宣关系比较好的,即便是段烈也属于那种中间派,如今这些人都走了,就只剩下肖冒这些人,那收集白宣的罪证不要太简单了。
自古以来捏造证据,弄假成真的事情多得是,刀笔吏不就是干这个的吗?找不到罪证没关系,造哇。肖冒召集心腹开始了密谋。
榆林塞城头,白宣手扶城垛看着匈奴大当户兰鄙俚远去,兰鄙俚终于说动头曼来和白宣和谈了。
这并不是兰鄙俚多能说,而是因为头曼继续扩张补充这次的损失,他开始了征伐周边部落的军事行动。最开始的时候很顺利,但是得意忘形的头曼打过界了,匈奴的军队向东和东胡干了一架,东胡吃了亏于是联合月氏一起攻打匈奴,这下子头曼顶不住了。可就在这时,白宣一道军令下达,五万镇北军精锐杀出榆林塞直奔头曼城而来,镇北军精锐冲过标志疆界的木桩五十里,遥遥威逼头曼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头曼单于采纳了兰鄙俚的建议,打算和白宣和谈以免除后背之忧。
白宣站在城楼上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身边的冯去疾下意识离开白宣三步。
“去疾,你躲啥?”
“君上的笑容十分诡异,去疾看了心中不舒服。”
“哈哈,你是故意的。跟你说,之前我还在琢磨找个什么样的理由把卢焕、李斯和段烈弄到榆林塞来,没想到头曼送给我这样好的一个借口。你说这头曼是不是一个好对手?本将都不舍得杀他了呢。”
冯去疾摸着脑门上的汗说到:“当你的敌人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不管是外地还是内敌,下场一般都不会太好。所以。”
“所以你决定一辈子做我的朋友,对吗?”
白宣抓着冯去疾的双手,他满面笑容双眼双眼频繁眨动着看着冯去疾,冯去疾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白宣!放开我的手!”
白宣:“不放,除非你给我满意的答复。”
冯去疾:“我特么早就上了你的贼船,现在回想起来追悔莫及。然而当你的对手结局很悲惨,趋利避害乃君子所为,所以本司马决定还是特么的跟着你混吧,唉!”
1...6667686970...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