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奋斗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决绝
石大林不能吃辣,石振则是能吃辣的,陈小芬拿着椒盐粉,辣椒粉什么的一通撒,然后把鹌鹑给了石振和石大林一人一个。
这鹌鹑很完整,脑袋都在上面,因为整个身体被撑开,看着还挺大。
石大林拿到手,一口就把鹌鹑脑袋咬下来了。
鸟儿的骨头本来就脆,这鹌鹑炸过之后,骨头可以直接咬着吃。
石大林把鹌鹑的脑袋咬地“咔嚓”作响,看着特别有食欲。
石振见状,也一口咬了下去。
两人在这边坐着吃鹌鹑,有来逛街的人看到了,就问鹌鹑的价格。
陈小芬道:“这个啊!要五块钱一只。”
石振听到陈小芬说的价格,被惊了惊。
五块钱……这真的有点贵了!
然而,那问价格的人,竟然还真的买了:“给我来一只。”
陈小芬立刻就把一只鹌鹑下了锅。
等这个客人拿着鹌鹑心满意足地走了,石振他们也把鹌鹑吃完了,石振趁着陈小芬有空,问她:“伯母,这鹌鹑怎么卖这么贵?”
陈小芬道:“有些人就喜欢买贵的。”
陈小芬这话,还真没错。
有些人就喜欢挑贵的买。
比如说大家一起去逛街,别人买五毛钱一根的炸香肠,自己买一块钱一根的炸香肠吃,顿时就觉得……自己更有面子一点。
这样的心理很多人都有,这时候的人尤其如此。
陈小芬摊子上的炸鹌鹑作为全场最贵,怕是有不少人会买来,吃给别人看。
要的就是让人知道,他们有钱!
石振和石大林在这边坐了一会儿才回去,他们回去的时候,赵美云坐在外间的躺椅上,正跟赵秋娟一起看电视。
不过她只看电视,赵秋娟一边还在绣衣服。
看到石振,赵秋娟问:“阿振,听说你买房子了?”
“是啊。”石振道。
“能带我去看看吗?”赵秋娟之前不在,现在也想去看:“不一定要今天,你啥时候有空带我过去就行。”
“我今天就有空。”石振笑笑,又带着赵秋娟去看了看。
赵秋娟看到那房子,同样有点失望,而石振跟她说的话,就跟和石大林说的不一样了:“姐,房子虽然破,但修一修就好了,买房子不能看这个,要看它附带的价值!就这么说吧,你要是有个房子,户口迁过来,你的孩子就能在这边读书了,不用出借读费!”
石婷的借读费,他当初可是出了不少的。
不过那也没法子,当时他没钱买房子,也没有合适的房子给他买,迁户口还麻烦。
再早几年,这边农村有钱人,给自己的儿女买个户口,就要花几千上万。
这几年的话……大约是为了城镇化率,最近安山镇附近的一些村子,要求每家每户,都抽出一个人,户口改到镇上去。
大部分人家都把孩子的户口改成了非农,也有少数人见不得自家孩子的户口不在自家户口本上,于是把家里七老八十的老人的户口改成非农。
石振给赵秋娟说了说两边教育的差距,再说一说借读费什么的,赵秋娟顿时更想买房了。
不过这时候大部分房子,没石振买的这个这么便宜,一些房子还是厂里分的,不好买卖……赵秋娟要买到合适的房子不容易。
石振觉得她不用着急,多等几年,再攒攒,她就能买到新盖的好房子了。
带家里人看过房子,石振就回了家。
今天是星期四,明天又是大礼拜,关白羽也该回来了。
等明天,他肯定还要带关白羽去看那破房子。
此外……这房子怎么修,他也要设计一下。
把房子全部拆了盖成两层三层的肯定不行,但稍稍高一点,绝对没问题。
石振打算在原有的基础上翻新,加盖一个可以放货物的小阁楼。
第108章
石振第二天一大早,先去了方长明的房子那边。
现在这房子的屋顶,已经全部盖好,正在做外墙贴砖之类的活儿。
这活儿不难,就是要贴快需要多练习。
石振教了石大牛他们之后,就让他们慢慢贴,至于他自己……他找了人,和他一起给这房子做水电。
一套房子用起来舒服不舒服,其实跟插座多不多,开关布局好不好之类的事情,有很大关系。
如今农村很多房子,插座都很少,开关用着也很不方便。
石振当初没少给人盖房子,对水电这一块,也是有所了解的,全部要他自己弄有点麻烦,但开关放哪儿最好,这些他知道。
比如卧室,床的两侧都放上开关和插座,用起来就方便。
厨房的插座也要多一些,餐厅也不能没有插座……
那电工从没接过这么复杂的活儿,差点被石振弄懵,而今天,是水电验收的日子。
石振特地把方长明叫了来,跟方长明解说各个开关的情况。
墙上的电线那么多,要是换成普通人家,指不定要怀疑石振故意多花他们的钱,好在方长明是个土豪,听了石振的解说,他眼睛越来越亮:“这样确实用着方便!”
石振连装空调的插座,都给他安排好了,真不错!
石振又说了厨房要怎么装修。
后世的定制橱柜,现在是不好做的,但可以用砖头砌一些矮墙,贴上瓷砖,铺上台板,再在外面装木门。
这样不仅省钱,还好用。
方长明对此,自然没意见,甚至在石振描述过后,对自己这还没有装修好的厨房充满兴趣。
石振也发现了,方长明喜欢豪华一点的。
也是,这时候的人都苦过,谁不喜欢豪华点的房子?既然这样,房屋吊顶之类,就要给安排上了。
验收水电之后,方长明又给了一部分的钱。
他给钱给的很爽快,主要是他弟弟那边,花的钱比石振跟他拿的钱,要多不少。
由此可见,石振并没有多坑他的钱。
只要石振把房子盖好,他是不介意让石振多赚点的。
方长明很快就走了,等方长明走了,石振先和石大牛他们一起吃了饭,然后就骑着自行车,去镇上车站接关白羽。
一般情况,关白羽都是坐公交车回来的。
至于他为什么骑自行车……说实话,还是自行车最方便。
他这车车轮很大,用力蹬的话,车速非常快。
石振到了汽车站,没等多久,就见关白羽从车上下来了。
他载着关白羽,先去看了他刚买的破房子。
他以为关白羽看到这房子,也会觉得失望,没想到并没有,关白羽一见这房子就道:“哥,这个位置很好啊,是和拿来开店!”
关白羽绕着房子看了一圈,还道:“这房子门口有块空地呢,到时候很多东西还能摆到门外。”
“对,”石振笑起来,“我打算今天下午去买一车砖,晚上就开始修这个房子。”
关白羽道:“哥,我帮你吧!”
石振同意了:“好。”
石振换了拖拉机,去砖厂买了一车红砖,又运到自己刚买的房子那儿,把砖块搬进屋里。
在农村,大家买了砖,直接就堆放在自家门口了,毕竟左邻右舍都是认识的,没人会偷砖头。
但这是在镇上,砖头还是放屋里保险一点。
石振搬砖的时候,关白羽跟着一起,把拖拉机上的砖块递给石振。
两人干活的时候,左邻右舍有不少人过来看热闹,问他们要做什么。
石振也不隐瞒:“我们买了这房子,想修一修。”
“修一修用得着这么多砖?你们不会是想要重盖,把房子盖高吧?那是不行的,要挡住我们的光的!”一个老头道。
石振好脾气地笑笑:“我们就是修一下,不会盖高的,这房子不修,没办法住。”
那老头狐疑地看了石振一眼,到底没有多说什么。
石振和关白羽把砖头搬进屋的时候,还看到了放学后浩浩荡荡从他们旁边路过的小学生。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
搬完砖,石振才开着去接石大牛他们,晚上吃过饭,石振又带着石大牛他们到了镇上,挨着原本那房子的墙,在外侧挖沟。
石振打算在这房子原本的墙外面,重新建墙,最后再封顶……中间的破房子,就等他把外墙盖好了再拆。
他直接把房子拆了重新盖,容易有麻烦,比如需要审批什么的,这样子说自己只是多盖个墙加固,就能糊弄一阵。
当天晚上,石振就只简单做了地基,接着又一点点往上面盖墙。
他这盖的房子,其实比原先的房子大了一点,但周围人并没有发现不对。
这房子实在小,不过三个晚上,外墙就盖得差不多了。
石振把里面的房子拆了,里面那铺在地上石板砖头,也全都挖了起来。
这时农村盖房子,能买到的砖头,就只有红砖,红砖红通通的,很多人也觉得它比以前的青砖要好。
可实际上,以前老建筑用的青砖,质量比现在大家用的红砖,要好很多。
重生之奋斗 重生之奋斗 第153节
这房子原先是用青砖盖的,这会儿石振就把那些青砖,全都留下了。
他买的红砖不多,这房子还可以用青砖再稍稍加高一点,里面一些东西,也可以用这些青砖来砌。
石振盖的房子比原先的房子要高一些,但高的不多,周围的邻居也就没有太大的意见。
而他自己,对这相当于重新盖的房子,也非常满意。
这房子层高三米,上面还有个最高处层高两米多的小阁楼,当然,因为屋顶是斜坡的缘故,这小阁楼中间有两米五,两边其实很低矮。
但这里,也能放不少东西了。
然后石振又开始粉刷地面和墙壁……
等关白羽又一次大礼拜回来,这小房子,早已全部盖好,焕然一新。
不过它还要晾个十天半个月的,才能住人。
这房子是石振买的,不过后来买砖修房子的钱,是石大林出的,因为人工免费,砖瓦还拆出一些来的缘故,这房子全部翻新水电都做好了,也不过花了千把块钱。
这会儿,这房子两侧,都开了大门,倒是窗户一个都没有,里面角落里,搭了一个小灶台,那里还有个小的水龙头,这样将来石大林他们在这里开店,能在家里做点吃的。
至于上厕所,附近有个刚盖的公厕,可以去那边——这房子太小,实在挤不出地方了。
房子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买柜台,还有进货什么的了。
这个钱,也是要石大林出的。
晚上,石家。
石大林又点了旱烟,一边抽,一边数自己手上的钱。
他的存款,用来进货可能不够。
“大哥大嫂那个炸串摊子,最近生意真好啊,大家都去他们那里买那个铁板里脊。王家的人不知道那里脊是哪里买来的,卖不了这个,只能躲着大哥他们……真好。”赵美云从外面进来,笑眯眯地说。
她刚才出去逛了逛,看到石大山的炸串摊子被很多人围着。
自打知道石振买了房子给他们开店的事情,赵美云的身体很快就好了。
赵美云是身体完全好了之后,才去看房子的,那时候石振都已经把房子盖的差不多了,她对这房子,倒是一点不失望。
看过之后,心情还一直很好。
今天看到王祖根的父母在石大山夫妻两个手上讨不了好……她就更开心了。
那家人太可恶了,现在他们总算吃亏了!
“嗯。”石大林心情也很好,王祖根他们摆摊,东西都是要买起来的,摊子也要花钱找人做,前期成本就要不少,现在他们一天下来,钱应该是能赚的,但赚的肯定没有他以前多!
赵美云又道:“没想到炸串摊子,还能这么热闹,早知道我们也可以再做做的……”
“换成我们,就不成了,大哥他们脑子活。”石大林道。
见石大山他们的摊子生意这么好,石大林也是有点羡慕的,不过仔细想想,觉得自己不行,他也就放弃了。
赵美云一直觉得自己比不上陈小芬,她以前有点啥事儿,就常常找陈小芬拿主意……深以为然地点头。
当然她这么认可这些事情,主要也是因为,没有赵冬娟在她耳边念叨。
没人总跟她提偏心什么的,她就不多想了。
石振要是不把摊子卖了,还买不起房子呢!
相比于摆摊,肯定还是有个店更体面。
赵美云又跟石大林说起开店的事情来。
石大林想到了什么,道:“这开店的房子,是阿振的,他还会把他的三轮车和冰柜给我们用……我们也不好白用他的,以后赚了钱,要给他钱的。”
赵美云连忙道:“要给的要给的!”她的秋娟挣了钱,没怎么给家里,冬娟就更不用说了。
倒是石振,一开始的摊子是石振给的,她腿断了治病的钱是石振出的,这店也靠了石振才能开,以后挣钱了还石振一些,这是应该的。
石大林又道:“我进货的钱不太够,你去问问秋娟,看能不能跟她借一点,还有她交的那个伙食费,在你那里吧?我们先拿来用用,以后再给她补回去。”
赵秋娟交的伙食费,石大林都是让赵美云收着的,打算将来赵秋娟结婚的时候,拿出来给赵秋娟当嫁妆。
“钱在我这里呢!还有秋娟,她肯定愿意借钱的。”赵美云一口应承下来。
只是借钱而已,她家秋娟不可能不乐意。
赵秋娟听说石大林要借钱,确实没有一点不乐意的,还把自己的存折拿出来给石大林看。
之前她都不愿意跟别人说自己挣了多少钱,就怕被赵冬娟惦记上,但现在不一样了。
石大林和石振,都不会惦记她的钱。
赵秋娟一个月,差不多能挣一千,她摆摊已经十来个月了,总共挣的钱,有小一万。
赵冬娟嫁人拿六千块彩礼,觉得自己厉害地不行,还看不上整天抠抠搜搜的姐姐,可实际上……赵秋娟挣到的钱,早就超过她的彩礼钱了!
不过赵秋娟每个月,会往家里交一百块伙食费,时不时的,还会往家里买点东西,再加上买点衣服什么的……
她现在的存款,也就七千的样子。
石大林看到赵秋娟拿出来的存折,被惊了惊,他实在没想到,自己这个不爱出声的继女,竟然挣了这么多钱。
相比之下,倒是他买彩电什么的,花了不少,家里杂七杂八的开销又多,存款没多少。
赵秋娟拿着存折道:“爸,我明天跟你一起去银行领钱,这钱你拿着用就行了,不用急着还我。”
要不是石振,她哪里挣得到钱?而且她还没出嫁呢,按照她的想法,就算石大林让她把钱全部上交,也是应该的。
当然真要这样,她肯定也会攒点私房钱就是了。
“我进货用不了这么多。”石大林道,“你借我五千就够了,剩下的钱……你去买辆自行车,买几件漂亮的衣服,女孩子,也要打扮一下的。”
赵秋娟这一年,都没给自己买什么衣服,大部分时候都灰头土脸的。
赵秋娟原本没心思,石大林这么一说,倒还真的想着,要买辆自行车了。
就买那种漂亮的,女式自行车。
第109章
安山镇小,是安山镇上,唯一的一所小学。
它原本只有一栋长长的三层小楼做教学楼,但这几年入学的学生越来越多,那楼不够用,前两年,就拆了旁边原本属于镇上化肥厂的篮球场和部分房子,多盖了一栋教学楼。
去年,安山镇小一年级入学人数,已经有两百多人了,分成了六个班,照着这情况下去,要不了多久,安山镇小的教学楼,又要不够用。
当然,镇上的普通居民,并不会去考虑这件事,他们现在就觉得……每天去接送放学,有点挤。
这也跟安山镇小校门口,摆摊的人越来越多有关。
镇小附近住的,基本都是退休老师,退休工人什么的,开店的不多,但摆摊的人着实不少。
凌盛强是安山镇小二年级的学生。
他家就在镇上,离学校不远,他每天都是自己上学放学的。
今天一大早,他就早早起来,准备去上学。
“强强,你自己买点早饭吃。”凌盛强出门前,他的母亲叫住他,给了他一块钱。
凌盛强的父母都要工作,他们家就晚上开火,早餐都是买来吃的。
凌盛强拿了钱,就往学校走,同时琢磨着今天早餐吃什么。
是吃包子呢?还是吃馄饨?
他人小,饭团和烧饼吃五毛钱的就够了,也可以买这两样,省下五毛钱买别的零食吃……
凌盛强一边想,一边往学校走,走到半路,就发现学校附近那栋位于岔路口的,最近刚刚重盖的房子,现在朝着路的两边,都开了门,摆出许多东西。
这里开了一家小卖部?
不,不止是小卖部,这两扇大门,上面各有一块招牌,一边写着“华光文具”,另一边写着“大林副食品”。
这是一家,又卖零食,又卖文具的店?
凌盛强每天从这里路过,是一点点看着原本的破房子被修好的,对这家店充满好奇。
他一头钻进店里。
店里有各种各样的零食,还卖铅笔、钢笔、圆珠笔、橡皮等等,本子什么的,当然也不少。
凌盛强都看花眼了!
不过他没有买东西,他还没吃早餐,赶着去上学。
凌盛强继续往前走,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摊子,他嘴里口水直冒,朝着那个摊子就跑过去,挤进人群递出一块钱:“我要大串里脊加鸡蛋!”
他最近最爱吃的东西,就是这铁板里脊。
大串的里脊上面加一个鸡蛋,一共一块钱,他拿来当早餐吃,已经足够。
吃得起这个,还倍儿有面子。
凌盛强吃完,一抹嘴巴进了学校,到了放学的时候……
他手上已经没钱了,买不起零食,就无视了炸串、臭豆腐、茶叶蛋等等,一路冲去那家小店。
镇上的老文具店,柜台非常高,里面的人也严肃,跟着父母去也就罢了,凌盛强自己去的话,人家都不爱搭理他,他也不敢跟人说话……常常进去看一圈就出来了。
但这里,很多东西就摆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
而且这样一家小店,也不会给他压力,他可以在这里随意翻看各种东西。
比如那个印着奥特曼的袋子,他就说不出的喜欢。
“这个是什么?”凌盛强问。
他刚问出口,就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人温柔地说道:“这是笔袋,用来放笔的。”
凌盛强觉得放笔的话,还是铅笔盒更好,但他喜欢这个袋子上的奥特曼!
等等,旁边挂的那个书包上,也有奥特曼!
凌盛强的眼睛都亮了。
跟凌盛强说话的年轻女人,就是赵秋娟。
重生之奋斗 重生之奋斗 第154节
石大林夫妇的店今天头一天开张,她就来这边帮忙看着。
这家店,大部分的东西,都可以买到,就是种类不太多,比如说酱油,总共就两个品种的。
而店里最多的东西,还是文具和零食。
白天只附近一些人过来,零零散散买了些油盐酱醋,现在店里却挤满了小孩子。
“这个橡皮多少钱?”
“我要买这支笔!”
“给我一包咪咪虾条。”
“我要上好佳。”
……
赵秋娟和石大林赵美云三个人拿东西收钱什么的还不太熟练,忙得团团转。
一些五六年级的孩子,手头钱多,竟然还有人看了五元一个笔袋好,直接就买了。
又有一些孩子,是家长来接的,家长带着孩子进来,更是出手大方。
赵秋娟见状,就鼓起勇气给他们介绍:“这个笔袋现在大城市里的人都在用,卖得特别好。”
“那书包可结识了,一个十八,我们卖得很便宜了。”
“小朋友想吃什么?”
……
赵秋娟差不多一直在收钱。
学校里的孩子,是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分开放的,等全部放完,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以后了。
店里总算没什么人来了,赵秋娟他们拿出燃气灶,开始做菜,至于米饭,早就用电饭煲做好了。
这家店要有人全天看着,他们干脆就在店里吃饭。
等他们把菜做好,原本在不远处摆摊的石大山夫妻两个,就跟着过来了。
石大林叫了石大山他们,到他们店里吃饭。
石大山和陈小芬从外面进来,的时候,还端着个碗,里面有他们炸串摊上的一些荤菜。
炸好的里脊肉、火腿肠、香肠,还有七八个鸡翅尖放在一个碗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来。
陈小芬将之放在柜台上:“我拿了点东西,过来加菜。
这个店挺小的,他们吃饭只能把菜放在柜台上,自己端了个碗,站着夹菜吃。
条件简陋,但大家都很高兴。
石大山夫妻两个,原本是不想离开老家的,毕竟外面言语不通,他们也不认识什么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