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才不禅位[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水墨黛
两人坦诚相待这么久了,理应对这种程度的挑逗无动于衷才是,但每次被吕布灼灼注视着,还是有种莫名的羞涩感。他欲要抽离大腿,却并没有抽动,吕布的大手牢牢地按在了上面,顺着肌理轻拢慢捻抹复挑,简直都要在他身上做一首动听的曲子了。
干什么?我要继续吃饭了。刘协脸上沾染了一片红晕,连忙在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之前拍了他一下,发出清脆的啪声,嗔道:大白天的,门外的暗卫能听到声音的!
吕布淡淡地哦了一声,虽然面上还挂着意犹未尽的笑容,倒是老老实实地收了手:好吧好吧,白日宣yin不可以,我记着呢。
刘协轻哼了一声:记得就好,再在白天放浪形骸,就罚你将所有的《三字经》、《千字文》、《万言诀》从头抄到尾十遍,赐给军中的文盲。
如今《三字经》、《千字文》、《万言诀》可是学堂里面必备的读物,是通往知识殿堂的第一步,刘协时常鼓励大臣们亲自抄写这些读物赏赐给平民百姓和爱仆,以激励他们读书,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最终达到尽量消除文盲、迅速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这些书籍不但在平头百姓之间广为流传,就连有上进心的奴仆们也用攒下来的月钱去买上几本。
盖因为刘协从今年开始开通了全国高考,平民们一旦通过高考就可以凭借高考证书去应聘各种文籍工作。对于仆从们而言,还有另一层重要的含义。仆从们通过了全国高考,那么依照最新修订汉律,他们将被大汉政府消除奴籍,成为一名拥有自由身的平民。
这也是刘协好不容易和士大夫阶层争取过来的妥协。在刘协曾经生活的那条时间线上,直到清朝还有大量的奴隶存在着。没办法,直接取消全国的奴籍完全不可行,违背历史进程的下场王莽就是前车之鉴,这已经刘协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吕布叫苦不迭:上次我可是抄了整整两天,而且我都那么久没碰你了,这种示范效应就该让郭嘉戏志才他们去做虽然听刘协解释过科普基础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吕布始终不能理解让那么多人都会文的必要性。国家有一部分人能履行文职不就行了,反正文化传统又不会中断。
但见刘协脸上浮现出小小的得意表情,看上去狡黠可爱,让人无法拒绝,吕布还是将拒绝的话咽了回去,扶额说:好吧,都依你。
谁让刘协说过,若是让这一代的人尽量多读书,多思考,二十年后的天下会发生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呢。对这个,虽然将信将疑,吕布还是十分期待的。
刘协正待说什么,忽然见窗外飘起了雪花,不由怔忪了一下:居然下雪了。
吕布抬头,亦惊讶地说:今年的雪来得格外的早。
刘协浅浅地叹了一句:毕竟是小冰河期,极端天气出现也难免。眉头不禁皱了皱,又担忧起明年会不会出现大旱。
什么冰河?
想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河水会结冰。刘协笑着搪塞了过去,朝着窗边走去,心里盘算着各地水利的建设情况,想着应当趁着明年夏雨时节多修筑些水库。
吕布亦跟在他身后,伸出手去接窗外飞扬的雪花:那起码得一个月后了。
见刘协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吕布问道:莫非又担心起城中百姓的炭火和棉衣?自从匈奴和乌桓俯首称臣,边境贸易极为频繁,交易来的皮毛众多,你倒也不必过于担忧。
普通百姓哪买得起匈奴那的裘衣?不过穿羊皮袄罢了。刘协轻轻叹了一口气:若是白叠子的产量能再高一些就好了,现在的量还是太少,普通人承担不起棉衣的价格。
待到明年播种时,我好好敲打并州子弟一番,让他们再多开垦些土地。想到这个,吕布轻哼了一声,带着些许不满:今年的产量比不过凉州,简直不像话。
刘协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白叠子喜温喜光,最适宜种在西北,你也不要去勉强荀攸,他也不容易。
见吕布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刘协笑了笑: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种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要是咱们随随便便下这种命令,底下的人还不知道要怎么扭曲了去,若是侵占了百姓的良田,那可真是因小失大了。
好吧。吕布点了点头,但还是不爽地嘟囔了一句:粮食也比不过,贸易也不行,种啥作物都不如别的州,我要是荀攸,简直丢脸死了。
刘协失笑:不要有这种莫名其妙的胜负欲好吗?到哪都要讲究一个因地制宜的道理,换个角度想,并州如今综合实力不错,发展的也快,不就是最大的好事吗?
嗯,吕布点点头,摸了摸刘协的小手:手都冰了,不要站在窗边了,我让他们把暖炉和炭盆拿过来。
给小衍也送一份儿,小孩子更要怕冷些。刘协回握了一下,顿了顿:今年想必更冷,得让宫人们给他做一件更厚的羽绒服。
倒也不必太担心,他自习武后成天热得像个小炉子似的,这宫里可没有人比你更怕冷了。吕布笑道:晚上我去检查他的武课,到时候我会吩咐下去的。
因为动了将刘衍立为太子的念头,刘协和吕布对刘衍越发上心起来。尤其是吕布,培养刘衍热情度比刘协还要高,自从刘协将这念头透露给他,表示绝对不会和其他女人有染后,他就三天两头去出抽查刘衍的功课,唯恐这根苗子长歪了,刘协还要再发愁生个正统的继承人出来。
但不论吕布心情如何迫切,现在立刘衍为太子未免太名不正言不顺,刘协风华正茂,怎么看都不像是无法留下王孙后代的样子。若是现在就立储君,固然能堵住立后的悠悠众口,但恐又要滋生别的流言。
念及此,吕布不由叹了口气:要是刘衍天赋异禀就好了,要么出口成章,要么骑射惊人,只要有一点突出就好了。偏偏文武在名师的指导下都表现得十分中庸,让他觉得十分担忧。
放心吧,他不是那种驽钝的人。刘协拍了拍吕布的手,笃定地说。那小子不过是藏拙而已,当初他也是差点被蒙蔽了过去,直到一次刘衍高烧不退,夜里刘协去探望时碰巧听到他的梦话,方才知道刘衍居然也是被穿了。
不过刘协无意戳穿,既然生在帝王家,两人之间就不再是简单的老乡关系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倒不如化为老乡坑老乡,两眼泪汪汪。
那一夜后,刘协迅速想到了一系列考察和磨砺刘衍的法子,几次三番测试了刘衍的心性后,十分满意,这孩子不骄不躁,心地善良,是个十分有条理和原则的工科男。刘协安排了诸葛亮和吕布当他的文武老师,就指望着他早日成长起来让自己能安心退休。
刘衍哪知道自己的身份就这么戳破了,还在兢兢业业扮演一个驽钝的世子角色,唯恐刘协为了未来的皇嗣将自己咔嚓了免除后患。至于认老乡念头,这个刚冒出来就被他掐断了,踏着遍地血腥登上皇位并统一天下的男人,不用想都知道不再是现代人的思维了,他哪敢上前相认啊。只能眨巴着天真无邪的眼睛,装作不认识对方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和各种新式名词,扮演着小孩子的角色。
再者,若是高调行事,刘衍就像是一名鲜明的旗帜,所有反对我政令的人都会自发地聚集到他身边去,对这孩子而言,也绝对不是好事。刘协拍了拍吕布的手:他的驽钝正好最好的保护色呢。
吕布略思索了下,皱了皱眉:你说他是故意学不好?
随即摇了摇头:他才几岁,再者又没有人教他,怎么可能?
估计两辈子加起来比你年纪还大刘协并不拆穿,借尸还魂未免太惊世骇俗了一些,只说:你注意下诸葛亮看他的眼神就明白了,若是草包,即使有我的强制下诏,诸葛亮也懒得理会他的。
自从刘协和诸葛亮说了蒸汽机的想法后,诸葛亮一直在钻研这方面的东西,就连设计图都随身携带着,时不时拿出来勾勾画画,唯恐错过了一丝的灵感。然而在这百忙中,他见刘衍的次数不见丝毫减少,刘协猜他是在刘衍得到了些许启发。
晚上刘协召集布衣卫的高层开了个会,这几年随着大权在握,刘协终于有了底气学汉武帝迁全国豪强至京城的新区,再次强势打压地方豪强气焰,迁徙令已经撰写好,他亲自做了动员大会,强调了本次行动的利国利民,鼓励大家不畏困难,并警示众人被豪强贿赂和蒙蔽的严重后果。
第二天早朝,刘协直接颁布了迁徙令,命令凡是财富在百万钱以上的巨富豪门,一律迁徙到京城附近的高新区。
敏感的朝臣立即想起了昔日汉武帝的迁茂陵令,当时全国的超过三百万钱的富豪都要被强制迁徙到荒凉、交通不便的茂陵,进去后出入受限,富户反抗无力后只得带着所有的家人、奴隶和财产到茂陵,因为此生都难以回到老家,他们不得不变卖了自己的土地和房产。朝廷低价收购了千万亩的土地,然后分给了流离失所的百姓。随着百姓得以安居,粮食税收激增,国库也逐渐充盈起来,使得武帝有了和匈奴开战的雄厚资本。
在几年前或使得天下大乱的政令,此时施行却没有多大的压力,盖这几年朝廷军队南征北战,在训练有素的军队、精锐的武器和无法抵挡的炮火下,刘协已将中原完全收复,在近臣们的协助下对地方的掌控力大大增强,丝毫不担心这些手里没有军队和精锐武器的豪强能翻出水花来。群臣也是看清了这一点,只有零星几人因唇亡齿寒站出来反对,结果立即被能言善辩的郭嘉和诸葛亮反驳得渣都不剩。
刘协很满意的退了朝,他本来就不是来征求群臣意见的,不过是例行通知罢了。
天下百万钱以上富豪的名单,早尽布衣卫的掌握之中。富豪们前脚刚听富户迁徙的噩耗,还没准备好藏富、隐匿和贿赂,就被带着令牌的布衣卫们给团团围了起来,限制了出入。
不管富豪们如何哀求和威胁,布衣卫们铁面无情地说:十天之内,必须要随吾等回京城高新区报道!
至于行贿,布衣卫们哪敢轻易收下,本来小队行动就是为了相互监督,这次行动武力依仗天子的亲卫,亲卫对他们也有督查作用。更何况布衣卫是接受群众举报的,卫里面的监察部也有暗线在民间。他们布衣卫的审查司重用酷吏,注重举报,采用重刑,一旦有违法行为就是万劫不复。退一万步,即使拿到了贿赂他们也无法光明正大的享受,布衣卫的党政部天天考核生活作风,夜不归宿都会被调查,更何况奢靡的生活作风。顶多就是拿到钱找个地方藏好,希望子孙后代能用到的时候有钱花罢了。但朝廷对布衣卫的子女财富监察三代,三代以内拿出来路不明的巨额财富依旧会追究责任。
有胆小的富豪唯恐去了高新区日子不好过,要将所有的田地和住宅变卖,但一时半会哪有那么容易出手?更何况有接盘的小富豪在这节骨眼儿上也不敢轻易显露钱财,唯恐自己也要被强制带走。这时候拿到天子诏书的州县土地局出面了,低价收购良田。
至于那些还希冀回到家乡,不肯出售土地的豪强,刘协倒也不担心,等过两年他们认清了回不去的局势,自然会卖掉的。
此时,孙家。
孙家人聚在大厅里,族长孙坚坐在上首一言不发,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这可如何是好,难道要我们放弃祖宗们在此经营多年的基业,去遥远的京城吗?
族长身居荆州要职,可否从中周转,咱们上交些银钱,留在此处。
孙坚叹了一口气:策儿回来了,带回了陛下的旨意,说高新区建设华美,邀请我们家族去居住。
几个人面面相觑:这我们家竟会惊动陛下。
所谓富豪,大多有所倚仗,不少当地官员就出自富豪之家。对于此类的富豪,所有布衣卫皆带了陛下的亲笔文书。这些文书大同小异,核心不过是勉励,鼓励官员们以身作则,迅速让家族入京。陛下的语气虽然和缓,但收到文书的官员无不出了一身冷汗。陛下居然对自己的亲眷了如指掌,只要是三代以内的血亲,有达到百钱的,皆被指了出来。
接到文书的官员们自然明了,这是摆明了,若是亲族拖延,自己的官运也就到头了。
孙坚脑子清楚,自然也明白。更何况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孙策如今在朝为官,前途无量;小儿子孙权拜在医药局总局长张仲景门下,今年刚通过了全国医师考核一级,进入医药局成为了一名小官。小儿子天资聪颖,医术出众,又要背景强硬的师父铺路,未来在医药局身居要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考虑自己的仕途,考虑到儿子,也必须要力劝家族做出表率,为家族赢得陛下的好感。
朕才不禅位[三国] 分卷(74)
不过族叔们十分不配合,提出了几个歪点子:不若我们把田地转给别人,让财富下降到百万钱以下,等风头一过再把地要回来。最好的法子是把田地分成多份转给忠心耿耿的家奴,反正凭借孙家的势力不愁收不回来。
孙坚摇头:迁徙令的名单是三个月前就决定好了,自此之后只能增,不能减。他直接从怀中拿出来一份布衣卫带过来的名单,上面长长的一大串。
他的女儿孙尚香捂着嘴道:居然还有我的名字!
众人惊呼:男女老少,嫡系分家,居然都在上面,这可如何是好?
叔叔伯伯们先别着急,这倒也未必是坏事。早听说京城繁华似锦,高新城似乎比都城的中心还要华美,建设得仿佛是空中花园,就连普通百姓的房子都好于大州的富户,家家户户都住着两三层的楼呢。孙尚香流露出一丝向往之色,她在学堂里早就听说过高新区,听说那边就连道路旁的房子墙壁上都是漂亮的彩色画,便十分想去见识一下。
你这小孩懂什么?家里长辈不耐烦地说:没听说过那边出入都要出示居民证吗?京城的管控有多严格你知道吗?相当于我们下半辈子都要囚禁在那里了!
一个人傲然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我这风光了大半辈子,可过不了夹起尾巴做人的日子。说罢,甩了甩袖子:反正我不去,看谁能拿我怎么样?
二伯,等一下。孙坚连忙追上去劝解。
然而二伯十分强硬,竟然当街和他吵了起来,让孙坚十分头痛。
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当夜这个人就被布衣卫带走了。
孙坚忧心二伯的性命,生气地去质问,布衣卫淡然笑道:放心吧,孙二无恙,我们只是提前送他上车去高新区罢了,陛下的诏书上也写了,对于肆意宣扬不配合的,要提前将他们带走。
这样的情形,发生在全国。不论这些富豪如何想尽办法拖延,在布衣卫的雷厉风行下,一个月之后,高新区富豪全员到齐。仍然拒不配合的,被扔到了高新区新修的固若金汤的监狱内。可以说,高新区内最安全的地方,一是军区,第二就是这足足有御林苑大小的监狱了,被刘协亲手题字了京师劳动改造区,早早就备好了。
因着国家建设仍然缺少劳动力,刘协如今对官员和富户们拥有奴隶的限制十分严苛。官员和富户们最多只能拥有三十名奴隶,皇亲国戚亦然。至于平民百姓,只要拥有五个以上的奴隶,就被自动归为资产百万的富豪,必须迁至京师的高新区。
这当然在京师又掀起了血雨腥风,刘协先是在高新区这些案板上的鱼肉上小试牛刀,见推行顺利,立即在京师进行了推广。这当中自然少不了吕布带兵的血腥镇压,刘协丝毫不留情,即使对于亲叔叔也丝毫不多加一丝宽容。
这等限制措施,其实在以前也出台过。为了控制私奴的数量,汉哀帝就曾经下令,诸侯王奴婢不得超过二百人,列侯不得超过百人,关内侯和吏民不得超过三十人。只是自汉哀帝后汉朝的各个帝王对天下的掌控力度较弱,根本没法约束住蓄养私奴,制定的措施不过是摆在台面上好看罢了。
然而刘协不一样,他一向要求言出必行,政令通达。在京师推广后不出一个月,就在全国推行了下去。
这京师中皇亲国戚极多,刘姓子弟仗着人多势众要闹事。刘协倒是丝毫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如今这些皇亲大部分都被架空了权利,手头能动用的,无非银钱罢了。刚好他最缺的就是银子,在让大理寺铁面无私地杀了几个皇亲国戚,抄了他们的家之后,所有的官员都不敢再有公开的反对意见了。
这个年代的大家族家仆足有千数,超出的部分被刘协给一律归为了私兵。
蓄养私兵在新汉律里,是抄家灭族的罪名。
在军部带着铁面无私的外地兵卒紧锣密鼓在京师巡查和布衣卫积极收集民间线索的情况下,养了大量奴隶的人人人自危,有的人连夜把的粗使丫头和半大的小厮给撵出门去。
不少人存了反正撵出去他们也会不下去,等风头一过肯定会哭着喊着求我们再把他们买回来当奴隶的的念头,然而刘协早有应对。
对于这些被释放后无处可去的奴隶,刘协处理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政府出面雇佣他们做基础建设,另一个是将低价收购的富户的良田分给他们,由政府向他们提供低息借贷,三年后折成粮食和实银,只加一成利钱归还政府。
招聘工作和分土地的公告贴得到处都是,招聘处二十四小时都提供咨询。
在这个过程中,赤贫的奴隶逐渐有了土地,豪门利益集团的巨额财产在削减奴隶和迁徙高新的过程中被强行均富了。三年过去,即使轻徭薄赋,大汗的国库也逐渐充盈起来。
又过了几年,诸葛亮携百名工匠发明的蒸汽机雏形问世。在没有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行星式齿轮、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这些装备的情况下,这种蒸汽机笨重、功能单一、热效率很低,特别费煤,发明后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水花。它主要是使用水沸腾产生高压蒸汽的锅炉,通过燃烧过程,水沸腾为蒸汽,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工部用其来榨油。
不多久,世子刘衍偷偷将改良蒸汽机的图纸塞到了工部的门缝里。工部对蒸汽机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随后在刘协的授意下,全国各地开始设立应用蒸汽机的大型国有榨油厂,胡麻、大豆、油菜籽以及从古印度传过来的罂粟皆可应用于榨油。
后来有一名能工巧匠再次改良了蒸汽机,使其应用于采矿和冶炼,大大提高了汉代的采矿和冶炼效率,进一步提高了铁器的产量。随着大量的生产,食用油和铁锅的价格降低了下来,普通的百姓家里也逐渐有了铁锅和食用油。
随着杂交水稻产量的提高和水利设施的大量应用,汉朝粮食产量逐年提升,白叠子也被大量种植。
在刘协登基的第六年,汉朝全面恢复了安定,人口迅速增长,商业日渐繁盛,军事实力甚至远远超过了前期的巅峰时期的水平,中原大地屹立于亚欧之巅,周边的匈奴、鲜卑、羯、羌、氐无不拜服。
凭借强大的实力,汉朝广通贸易,在吕布带领的铁骑下彻底打通西域丝绸之路和南下印度的贸易通商渠道,并建设了多条海上航线,北至高句丽,冬至倭奴国,南至南洋各岛国,中原制造的蜀布、丝绸、瓷器、铜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外,带回来多种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和倭奴国大量的白银。
翌年,刘协于泰山封禅,改国号为建安。
建安年间,汉朝在修建道路沟渠,增加开垦和提高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越发注重发明和科技发展,应用于推进科技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银钱日益增多。随着大量百姓接受教育和书籍的广为流传,汉朝人才辈出,各种发明层出不穷。医药局学会了从罂粟中提取镇定药,用蒸馏、蒸发、升华的法子改进药方,农业局每年都要修订《农政全书》,对农业先进技术和经验的进行总结,在天下广为推广,火器的发明更是层出不穷,□□不断改良,杀伤力极大的火炮也被制作了出来。
随着发明的反哺,汉朝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再次增强。牢牢掌握着科技力量和军事核心的刘协,也牢固地把汉朝的政权握在手心里,继续深化改革。然而在汉朝国力扶摇直上、社会繁荣昌盛之际,刘协于建安十五年急流勇退,禅位于弘农王世子刘衍,自己则携吕布、郭嘉、戏志才一行人南下儋耳郡,在此定居数年,后与吕布出海,不知所踪。
帝王的谥号由礼官反复评议,念其一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后安定天下,治下欣欣向荣。群臣感念刘协对汉朝盛世的卓越贡献,拟定了三个谥号,分别为睿、康和庄,并强烈建议刘衍为其修建永生陵,希望终有一日这位文武大帝能够魂归故里。
叔父早料到有这一日,给我留了遗诏。叔父言他这一生既是暴君,也是明帝,是非功过,便留给世人评论,无需在谥号上做文章。刘衍摆摆手,他的声音不大,甚至比刘协还要温和三分,然而无人敢轻视这位年轻的帝王。这位登基后就以雷霆手段收拾了试图夺回大家族势力的叛臣的帝王,有着不亚于前任帝王的强势和心狠。
臣斗胆问陛下,这谥号该如何定既然不用庄、睿等,是否用文、武等词?
刘衍吩咐身边小黄门拿出遗诏示意,读了最后一句:作为帝王当兢兢业业,无愧于心,若朕有朝一日离去,谥号便定为献,以醒后人当奉献于国。
刘衍按照刘协的吩咐,为其在高新区立了一块巨大的字碑,高约百米,奇崛瑰丽,巍峨壮观,上书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后面五千字皆为史官所写其一生功过,被后世称为述圣碑。
作者有话要说:很抱歉因为三次元的事情,一直拖到现在才完结。
对不起!
谢谢大家一直支撑到现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