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穿越)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金戈万里
后续拿下兖州和青州,只是早晚的问题。
虽然在燕国的部署出现诸多变故,但自从陈国对黎国出兵后,薛临对黎国的部署都有很好的效果。
包括薛临通过黎国世家与楚国达成默契,凭着让给楚国的豫州土地,让楚国在赵国和陈国的无形对峙中倒向陈国,出兵堵住赵军想要进入豫州的口子。
除此之外,薛临也趁着春耕,重新对燕国做出部署。
比如派人去联系突厥,将燕国金山关的消息透露给突厥。
为了与楚国达成更深入的合作,薛临承诺要娶嘉王的女儿为太子妃。
目前看来,这些部署所呈现的效果也都不错。
自从远离太后那个疯女人后,他的运气就好了起来。
与突厥的交流很顺利,突厥会在陈军进攻沁县的同时,对燕国金山关发起进攻。
楚国的表现也十分有诚意,不仅打开对陈国封锁的海上和陆地商路,还将曾给赵国店铺做工的人分给陈国。
最重要的是,楚国人承诺,会在陈国正式对沁县发起进攻后,佯攻已经被赵国占领的燕国县城,吸引赵国的注意力,堵住赵国阻止陈国攻击燕国的口子。
薛临的目标,是至少拿下燕国剩下三十个县城的一半。
第一步,就是先拿下燕国的要塞,沁县。
在太子仪仗中等待捷报的薛临,却等到与他的期待截然相反的消息。
燕国突然往沁县增兵,不仅抵挡住陈国的攻势,还让从来都没想过燕国会往沁县增兵的陈军损失惨重。
薛临脸上的笑容还没来得及展开就彻底凝固,你说什么?
跪在地上的陈国将军被薛临黑沉恐怖的目光震慑,立刻将头贴在地面上,却不敢不回答薛临的问题,只能心惊胆战的重复战败的过程。
他们这位太子殿下,可从来都不是能体会下属的人。
当初随南阳郡王以使臣的身份前往燕国,艰难逃回来的人,都被发配到矿场做监工了。
啪
精致的琉璃茶盏在陈国将军面前摔得粉碎,锋利的琉璃毫不客气的划向陈国将军的脸。
陈国将军放在身侧的双手握紧又松开,狠狠的闭上眼睛,终究还是没敢做出躲避的动作。
脸上传来尖锐的刺痛,紧接着是浓郁的血腥味。
这道伤口远没有陈国将军在战场上被划伤的大腿严重,却让陈国将军难受极了,他毫不犹豫的将额头贴在满是琉璃碎渣的地面上,臣罪该万死,请殿下息怒。
你确实罪该万死!薛临的手掌狠狠拍在身侧的桌子上,用鞋尖挑起陈国将军的下巴,逼陈国将军与他对视,十万大军攻个只有两万驻军的县城都需要四天?沁县能有援军,还不是你给机会!
陈国将军忍着脸上的刺痛,默默咬紧牙关,很快便感受到浓郁的血腥味。
从出兵起,他就建议速战速决,不惜代价的拿下沁县,先在燕国严密的防线上打开缺口。
是太子殿下说,不忍陈军用命攻城,让他不必着急,反正燕国不会有援军。
如今却
薛临被气得头眼昏花,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陈国将军表情的变化。
就算是注意到陈国将军表情的变化,他也不会在意。
有他算无遗策,就算是在主将的马上绑只狗,也能带领陈军打胜仗!
直到听闻大军在沁县城下惨败的朝臣们陆续赶来,薛临才勉为其难的让陈国将军起来。
在所有人眼中都是稳胜的战役输了,身为主将的陈国将军自然难辞其咎,面对诸位同僚的恶语,他始终沉默的低着头,完全没有解释的意思。
因为他知道,他解释了也没用,没人真的想要他解释。
因为陈国将军始终不说话,薛临也没有参与到埋怨陈国将军的行为,对陈国将军的征讨很快便告一段落。
众人开始关心,燕国做出完全在他们预料之外的行为,对沁县增兵。
他们要怎么应对。
仿佛是个哑巴的陈国将军单膝跪地,头一个开口,臣以为该整顿大军,于凌晨打沁县个措手不及,一鼓作气的拿下沁县。
将军今日打不赢沁县的燕军,明天就能打得赢?有人阴阳怪气的到。
陈国将军连眼神都懒得给阴阳怪气的人,他昂头看向正目光冰冷睨着他的薛临,认真的解释,驰援沁县的燕军必然是日夜兼程才能及时赶到沁县,彼时沁县随时都可能被攻破,驰援沁县的燕军也没见到陈军的厉害,才能生出往日里没有的勇气,不顾得失,舍生忘死的守城。
待今日战事结束,驰援沁县的士兵,从沁县原本的驻军口中知晓陈军勇猛和数倍于他们的人数,部分人会因此胆怯,部分人会因此自大。加上他们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突然来到沁县也没彻底适应,也许连从何处上城墙都需要人提醒。
明日天光破晓,就是进攻沁县的最佳时机。
即使是不懂战事的文臣,也能从陈国将军简单明了,直击要害的分析中有所了悟。
虽然没彻底听懂,但他们觉得陈国将军说的挺有道理。
薛临将账中朝臣的表情都收入眼底,毫不犹豫的否定陈国将军的提议,不,我们等三天后,再对沁县发起攻击。
殿下!陈国将军急得情不自禁的往前走了两步,立刻感到薛临的目光变得不善,只能停在原地,瞪着犹如铜铃般的眼睛,眼巴巴的望着薛临。
薛临脸上浮现明显的嫌弃,猛得的扭开头,笃定的开口,沁县会有增援只是意外,再等几天,突厥袭击金山关的消息就会传遍燕国,以燕人对突厥的憎恶,肯定会将心思都放在金山关。
那个时候再攻打沁县,不仅能将损失降到最低,还能让沁县和后方县城的百姓在心中对比,到底是降陈国还是降突厥,让燕国百姓对陈军的抗拒变小。
见薛临心意已决,刚才还觉得陈国将军说得有理的人毫不犹豫的倒向薛临,一口一个殿下英明、殿下思虑周全
陈国将军数次开口,都淹没在同僚们的恭维声中。
三日后,陈军再次攻打沁县。
沁县城墙上的燕军比三日前多了一倍。
陈国将军脸色巨变,立刻下令撤兵,却被副将阻止。
副将提醒陈国将军,薛临和朝臣们都对陈国将军三日前没能拿下沁县多有微词。
如果今日陈国将军非但没拿下沁县还不战而退,恐怕要丢了主帅的位置。
就是这么两三句话的功夫,沁县突然城门大开。
这是自从陈军攻打沁县起,沁县头一次开城门。
副将见状大喜,得意洋洋的与陈国将军道,定是沁县早就决定投降,才会让所有燕军都上城墙,怕我们进城的时候冲得太猛,将他们
悠长低沉的陌生号角声响起,沁县城门后并非副将所想的空无一人,而是整齐排列的燕军。
前方骑兵,后方步兵,乌压压的一大片。
至少有五万人。
兄弟们冲!将这些恶徒赶出北地!他们不配站在燕国的土地上!
声嘶力竭的呐喊在燕军最前方响起,在阳光下散发着耀眼金光的长刀,甩了个漂亮的刀花,随着主人犹如流星般的冲向陈军。
随着双方距离拉近,陈军终于看清握着大刀之人的脸,络腮胡不稀奇,稀奇的是此人苍蓝色的双眸。
是姬瞳!姬瞳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陈军中不停响起惊慌崩溃的叫喊声,纷纷发出来自内心深处的质问,姬瞳不是在燕军和赵军对峙的战场上?
二十年前,响彻九州的三大名将,赫连姬重。
说得就是守卫翼州北端,让突厥闻风丧胆的赫连无畏。
奔于各地,震慑诸国,扬燕国之威的姬瞳。
驻守幽州关卡,杀得吐谷浑连连溃败,连王庭都顾不上的重山。
正是因为有三大名将,在庆帝失去雄心壮志之前,许多人都认为庆帝会成为统一九州的人。
陈军本就在三天前刚在沁县城墙下溃败,失去士气。
陈国将军想尽办法,好不容易才让陈军重新提起士气。
陈军却赶到沁县城墙下,就被沁县的动静牵动心神,先是大喜又是大惊。
就算陈国将军回过神后,拼命的招呼大军撤退,大军仍旧队形溃散,被姬瞳狠狠的咬住尾巴。
十万陈军一路溃败,回到营地的时候,竟然只剩下八万。
跑丢的两万陈军直到天色彻底黑下来,都没会陈军营地,显然不是已经阵亡,就是变成了燕军的俘虏。
薛临的帐篷中,不仅陈国将军跪在地上,其他朝臣也都怂眉耷眼的跪着,生怕薛临的怒火会发泄到他们身上。
将人逼得窒息的寂静中,由远至近的脚步声变得格外明显。
无论是面无表情,负手而立的薛临,还是像鹌鹑似的跪在地上的朝臣,都将目光放在帐篷口。
穿着黑衣的暗卫悄无声息的进门,见到满帐篷的人,下意识的想要退出去。
他是暗卫,而且是专门负责传递消息的暗卫,手上会经过许多不能放在台面上的消息。
隐秘,是他身为暗卫的首要使命。
回来!薛临无声握紧拳头,暂时顾不上为这个蠢货生气,没等暗卫跪下请安,就立刻发问,沁县为什么会有姬瞳和至少五万燕军?难道燕臣宁愿燕地被突厥糟蹋,都要与孤作对?
暗卫浑身僵硬的低下头,因为过于紧张,明明是想低声回话,话出口后却与打雷无异,燕国将与赵军对峙的燕军全部调离,四分之三调来沁县,只在今日,沁县就又增兵两万,剩下的四分之一分别北上或者回防洛阳。
我在乱世做权臣(穿越) 分卷(195)
薛临被气得笑出声来,承载愤怒的眼睛几乎要凸出眼眶,好!他们就是要与孤作对,宁可便宜突厥,也要与孤作对!
放着茶盏水壶的小桌被薛临掀翻,噼里啪啦碎了一地,好在里面的茶水早就变凉,才没让人烫伤。
慌张的暗卫口不择言,殿下放心,不会便宜突厥。赵太子听闻金山关之变后,就改路北上,后方的赵军都追着赵太子北上。
薛临险些气昏过去。
所以他费尽心思的去联络突厥,对沁县出兵,反倒是让赵国和燕国达成默契?
燕国那个贱骨头,不去打最先发动赵国,反而来打他,难道是柿子挑软的捏?
粗喘半晌后,摇摇欲坠的薛临才抓着支撑帐篷的圆木站稳。
好,好,好!
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薛临重重的喘了口气,咬牙切齿的道,让楚国立刻出兵,攻打赵国占领的燕国县城。我们也立刻拔营,去与楚军汇合。
他到要看看。
燕国发现有人帮他们抗赵后,还会不会认命。
如果姬瞳也带着大军奔向燕国被赵国占领的县城,赵国是否还愿意做替燕国打退突厥的冤大头。
楚国不会出兵了。暗卫生怕薛临晚知道这个消息会更生气,声音又响亮又急切,楚国国境内发生内乱,嘉王已经连夜赶回楚国!
因为胆怯始终低着头的暗卫根本就没发现,随着他的话,薛临额头上的青筋越来越明显,眼仁正不自觉的上翻。
混薛临好不容易才喘过来这口气,骂人的话刚出口,就被帐篷外尖利的声音打断。
不好了!燕军已经包围营地!
薛临帐篷中的人倒吸了口凉气,下意识的捂住嘴巴。
生怕他们发出惊呼,会让薛临怒上加怒,做出不理智的事。
作为众人眼角余光焦点的薛临,却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连因为愤怒而加粗的呼吸声都停了下来。
咔嚓
还等有人反应过来这是什么声音,整个帐篷都随着薛临软下来的身体坍塌。
第119章
陈军刚在相同的地点,第二次败给燕军,而且比三日前惨烈得多,正是士气萎靡陷入茫然的时候。
主将和副将回到营地后就去薛临的帐中请罪,还没来得及安抚慌张逃回来的士兵。
始终留在营地的士兵也被狼狈逃回来的士兵吓得心神不宁,发现十万大军只剩下八万后,更是满脑子都是不愧是姬瞳。
短短的时间内,整个陈军营地都人心惶惶。
以至于陈军营地严密的守卫也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松散,直到被燕军冲到脸上,才发现营地已经被燕军包围,领头的主将正是姬瞳。
好在陈军还有本能在,边试图用怒骂壮胆,边拿起武器摆开阵型,准备反击。
真正让陈军绝望的是,他们眼睁睁的看着位于正中央的大帐篷忽然坍塌,灰黑色的浓烟从帐篷角落开始蔓延,快速笼罩整个帐篷。
随着浓烟,还有越来越浓烈的橘红色火焰。
人群中突然响起声嘶力竭的大吼,殿下!殿下在里面!
这句话宛如特殊号令,让短暂停滞在原地的陈军纷纷动了起来。
有的人喊着不同的名字冲向燃着烈火的帐篷,想尽一切办法救人,甚至有人在慌张之下直接脱裤子。
还有人立刻奔向马厩,撇下乱成一团的营地,直奔与洛阳截然相反的方向。
远处的燕军也看到了陈军营地的乱象。
因为正值黑夜,突兀升起的浓烟与火光都异常显眼。
先行探路的斥候很快回到姬瞳面前,神情要笑不笑,诡异的很。
姬瞳扬起巴掌毫不客气的糊在来人的肩膀上,别做怪样子,快说里面怎么回事?
来人立刻道,陈国太子的帐篷塌了,营地中央正燃火的帐篷就是陈国太子的帐篷,陈军主将和随军的陈国官员都在里面。
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脸上闪过怀疑,看向斥候的目光突然变得犀利起来,傻小子,莫不是中了陈国请君入瓮的把戏?
他行军数十年,就没遇到过这么离谱的事。
这算什么,天要灭陈?
斥候见姬瞳不信,急得直挠头,连忙将他轻而易举潜入陈军营地的全过程一一道来,为了赶时间,连气都没怎么喘,没过多久,脸就憋成了紫红色。
虽然斥候的话中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听起来很可信。
但姬瞳还是没法轻易相信,以摧枯拉朽之势拿下黎国的陈军,能离谱到这种程度。
将军的本能,却不会在姬瞳畏缩不前。
即使将信将疑,他也要抓住这个机会。
原本只是打算吓吓陈军的姬瞳立刻改变主意,让随他而来的骑兵变阵为利锥的形状,步兵紧跟在骑兵身后。
姬瞳跨上爱驹,挥舞着金色大刀冲在最前方,直奔陈军营地最中央,火光冲天的地点。
将近十万的陈军,被姬瞳带领的五万燕军追得犹如丧家之犬,足有七万人被留在燕国,余下不到三万人连滚带爬的离开燕国境内。
陈军营地中的大量辎重也都便宜了燕军。
可惜姬瞳让人仔细辨认陈军营地和陈军逃跑路上的所有尸体,都没有陈国太子薛临,连陈国能叫得上名字的大臣都没几个。
官位最高的人,是在已经面目全非的帐篷残骸中找到的陈军主将,他的后背插着柄尽根没入的匕首,大概率是他真正的死因。
姬瞳看到陈军主将的尸体后,原地沉默了半晌,哑声让人将陈军主将单独安葬,竖个墓碑,不必写陈军主将的姓名和经历,能让熟悉陈军主将的人认出是谁的墓碑就行。
陈国是抱着拿下燕国沁县后,沿着翼州与兖州边线的燕国城池一路往北的心思,准备的辎重异常充足,正好解了燕军的燃眉之急。
姬瞳在崭新的帐篷中沉思数个时辰后,让人去传他的军令,大开粮仓,给所有士兵半日睡假。
此令一出,惯常跟着姬瞳的士兵们立刻明白。
几日之内,他们必会随着姬瞳再次征战。
将姬瞳的军令传达下去后,副将犹豫了许久,才私下去找姬瞳,询问姬瞳是要对何处出兵。
赵军都随着赵太子北上。
他们现在,既可以回防原本与赵军对峙的地方,也可以直接杀赵军个措手不及,或者顺势攻打已经被陈国占领的豫州城池。
即使已经跟随姬瞳多年,副将仍旧没有自信能准确的猜到姬瞳的心思。
姬瞳倒是没觉得被副将冒犯。
他搓了搓蒲扇般的大手,语气说不上是无奈还是兴奋,不止洛阳那些老东西们要绞尽脑汁的找好退路,本将军也要考虑未来,若是手上空无一物,有何颜面去见重山?
.
五日后,仍旧在邱县停留的宋佩瑜才知道沁县的变故。
面对突如其来的三方夹击,燕国完全放弃与赵国的对峙,对突厥也只是勉强应付一下,孤注一掷的朝着沁县增兵。
连姬瞳都调去沁县,可见燕国的决心。
双方短暂交锋后,陈军就兵败如山倒。
残兵带着陈太子薛临和陈国朝臣,一路溃逃回豫州理县。
还没等陈国喘过来这口气,燕军已经兵临城下。
燕国竟然拼着金山关和洛阳不要,也紧咬着陈国不放。
另一边楚国突然内乱,嘉王首当其冲,不得不从豫州回到荆州,却在路上数次遇刺,回到楚京时已经身受重伤。
楚国的内乱,非但没因为嘉王回到楚国平息,反而因为嘉王重伤越演越烈。
沉寂许久的皇长孙,也就是成王,刚好在这个时候从皇陵回到楚京。
守陵三个月的成王性格大变,身上忽然浮现从未有过的攻击性,性格竟然不知不觉间朝着嘉王靠拢。
朝臣们敏感发现成王的变化后,态度忽然变得暧昧起来,不再如同之前那般,坚决的支持嘉王。
楚国已经尘埃落定的储君之争,又变得扑朔迷离。
吕纪和毫不客气的去拿宋佩瑜放下的信纸,一目十行的浏览过去,发出嗤笑,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句话真配得上他们。
柏杨和骆勇都等吕纪和放下信纸后,才敢去看,柏杨不太能确定心中的猜测,下意识的转头看向骆勇。
骆勇察觉到柏杨的目光后,却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似的,黑亮水润的大眼睛眨也不眨的望着柏杨,等待柏杨给他解惑。
柏杨失笑。
多亏了有骆勇和平彰在,他才不会因为觉得自己太蠢笨而陷入焦虑。
只要回头看看,就是比他还却活得十分畅快的骆勇。
柏杨清了清嗓子,小声道,洛阳已经在太子面前完全不设防。燕国最开始集结全国余力进攻豫州,也许只是想出口气。将陈军打得落荒而逃后,燕国也许生出念头,想要用豫州的土地做为新的筹码与太子讨价还价。
嗯骆勇似懂非懂的应声,实际上,却并不在意燕国如果作想,为什么会在打退陈军后,一路追杀到豫州。
比起这些,骆勇更想听楚国为什么会突然乱起来。
骆勇祖上开镖局度日,多亏他姑姑慧眼识英雄,他们家才搭上永和帝的东风起家。
即使骆勇的父亲深得永和帝信任,掌握整个咸阳的军防,仍旧有许多世家瞧不起他们家。
骆勇眉宇间有几分像元后,自小就受尽宠爱,被永和帝当成自家子侄疼爱。
自从他出生后,但凡有好东西,重宗和重奕挑完,就能轮得到他。
要不是骆三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永和帝也从来不干预骆三管教儿子,骆勇又从小到大的在重奕手下吃瘪。
骆勇不知道要嚣张成什么样子。
如此骄纵的骆勇,自然不会在明知道某些世家看不起承恩侯府的情况下,还上赶着去与世家相交。
骆勇连赵国的世家都认不全,没什么特殊感情,更不会对远在燕国的世家有特殊情绪。
对于骆勇来说,燕国只是赵国势在必得的地方。
无论燕国做出什么反抗或者顺应赵国的举动,骆勇都不会觉得奇怪,也不会因此产生感想。
至于陈国
凭着陈国曾数次对重奕出手,想要重奕的命,骆勇就对陈国恨之入骨。
他只想知道陈国倒霉成什么样,不会去深究陈国为什么会倒霉成这样,如何倒霉成这样。
自从开战后,最让骆勇心情复杂的莫过于楚国。
不得不说,楚国襄王是个很会交际的人。
整个咸阳,但凡是与襄王接触过的人,也许与襄王交情平平,却从来都没有人觉得襄王不可交。
骆勇与襄王就是忘年交。
赵国与楚国已经达成联盟近十年。
这十年,赵国与楚国几乎没有发生过分歧。
无论是西域商路、对荆州出海口的利用、宋佩瑜卖给楚国的金叶纸配方都是换双方各有得利。
在赵国许多人,包括骆勇的心中,楚国是比西梁更亲近的存在。
这些人也是发现楚国在赵国与陈国的对峙中倒向陈国后,最为愤怒的一群人。
在这些人看来,楚国的行为不亚于背叛。
比起燕国和陈国,骆勇更在乎楚国,他想事无巨细的知道楚国的不好过。
无论楚国是因为什么不好过,骆勇都会将楚国的不好过,想象成背叛赵国的代价。
不过骆勇也不是完全不懂看眼色,即使对柏杨的话不感兴趣,他也不会贸然打断柏杨说有关燕国的事。
自从燕国开始对赵国服软,柏杨的家族就突然想起来,族中还有柏杨这个人,开始频繁的与柏杨通信,却绝口不提要接柏杨回家。
柏杨因为身份尴尬,而立之年还没娶妻。
连永和帝隐晦的对柏杨透露过,让柏杨不必在娶妻之事上有太多顾虑,只要姑娘家中同意,让重奕给柏杨赐婚也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