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圣灵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玲珑盏
李天启摇头道:“这却不得而知了。”
欧阳姑娘忽然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姓欧阳?”
李天启说道:“打听的。”
“哼。油嘴滑舌。”欧阳姑娘低声道,“我不与你说这许多了,事已至此,你好自为之吧,我要走了。”
“欧阳姑娘!”李天启叫住了她。
“怎么?”欧阳姑娘冷笑道,“你有什么事?”
李天启并不在乎她说什么,只是想让她能将他带到长安。
他拱手道:“欧阳姑娘,在下与友相约在长安。如今为了寻找师娘,已经在此耗费了九日,明日便是最后与友见面的日子,但这里千里之遥,在下实在难以赶到,不知……”
欧阳姑娘问道:“你是让我带你一程?”
李天启点点头道:“若能如此,再好不过了。还望姑娘能出手相助。”
欧阳姑娘说道:“若是往日,我应该不会帮你,不过我倒觉得你现在这样挺顺眼的,像是换了个人,看在你将事情原委说出的份上,好吧,我带你一程。”
“谢了。”李天启心情一阵激动。
欧阳姑娘问道:“寒风,我信你是他,是那个李天启。但其实我又确实觉得你应该不是他,以前与你见过面,但我察觉不到你周遭像如今这般笼罩着一股未知的法力,自从上次在那峨眉山附近的树林里,我能感知到你身上的有种不一样的气息,有些不可捉摸,这种气场让我也无法相信,可又不得不信。”
“法力?气场?这……”李天启一愣,脱口而出问道:“难道欧阳姑娘一早便认出在下了?”
欧阳姑娘说道:“不,我只是感觉这气场像。直到你亲口说出到这里的实情我才确认是你。”
原来如此,李天启的背后冒出一股冷汗,幸亏他并不是有意隐瞒,也所幸他将实情说出,否则,这姑娘得知真相后必然对他更有偏见了。
欧阳姑娘说道:“不知道你有何际遇,按道理你应也可以飞天遁地,却为何要求助于我呢?”
李天启脸庞微微一热,说道:“在下身上有这样的气场吗?在下实在没有察觉啊?”
欧阳姑娘看着他冷冷道:“看得出来你并非假装,一副笨拙的样子。也许你还不懂利用而已。只不过这是你的事情了,却不关我的事。”
李天启问道:“欧阳姑娘,那可以说说在下该如何利用吗?这样也许在下可以自行施展。”
欧阳姑娘摇头道:“不可乱了师道。我不知道你修炼了什么,况且随便指导,那可会坏事的,而且你身上如此强大的力量如果引导错了,兴许大罗神仙也无可挽回呢。你怎么不去问你师父?”
“哦,好的……”李天启叹了口气,他并不想将天师道的一番遭遇说出来。
欧阳姑娘说道:“算了。你站到我身边。闭上眼睛,别吓着。”
李天启乖乖地走到了她的旁边,闭上了眼睛。
欧阳姑娘默念咒法,一道闪光出现在她与李天启的脚下,是一把御剑。
御剑见风即涨,就像一叶扁舟将两人托了起来,很快便之上云霄!
李天启听到了呼呼的风声,同时更觉寒冷,知道来到了空中,便悄悄睁开双目,看到前面的欧阳姑娘正在催法前行,长发飘扬几乎撩到了自己脸庞,她身上那淡淡的幽香让他有些简直不相信自己的双眼,从未想到能与她这么近,而且这般对话。
他有些希望此时能是永恒,两个人就这么安静地待着……
欧阳姑娘似乎察觉到了身后李天启已睁开了双目,便问道:“怎么?你不怕?”说也奇怪,本来满耳尽是呼呼的风声,但她一张嘴,这“扁舟”周遭似乎安静下来,就连那劲急刮过的风声也消失了。
李天启听得真切,回到道:“不怕。”
欧阳姑娘说道:“你该不会是假意隐藏你的功夫吧?”
李天启说道:“不是,只是曾经让人带起飞过。”
欧阳姑娘说道:“天下能施法飞天遁地的人屈指可数,那人是谁?”
李天启道:“童老。”
欧阳姑娘说道:“原来是他。道神道法。”
“欧阳姑娘认识童老?”李天启点点头。
她并没有回答他的话,夜幕时分,两人已在长安郊外降下云头。
欧阳姑娘将李天启送到后便没再说什么,径自离开了,只留下李天启在原地驻足停留了许久,像是在回味,又像是还未醒来……
轩辕圣灵石 第三百七十一章 番邦异族
长安,繁华的大唐都城。此刻繁星点点,月光皎洁明亮,都城灯火通明,连成一片片,就连城郊也能感受到大城市的高大气势。
但李天启却没有心思欣赏这样的夜色了。
他为了易容而吃了百炼丹,然而妙乐对这百炼丹的药效却无法掌控,更没有解药,倒像是用他做了一番试验,关键他此刻依旧不知情,仍然以为可以找到妙乐取得解药。
虽然他对妙乐突然没有留下解药而拉起葛秋直追龚灵有些耿介,但当时情势所逼实在不得不这样为之,否则也有可能再次丢失龚灵的行踪,他本是心地极其善良之人,想到此处也只好作罢,只能留待以后再想办法了。
虽然如此,但原本魁梧的身材只得不及五尺,原本俊朗的相貌却变得异常丑陋,也着实让人神伤。
明日就是相约的第十日了,妙乐那纸条上写得很清楚,他们将在水仙坊等他。
然而自己这番模样,徐少宇和鄂尚会与他相认吗?
虽然三人认识的时间并不长,但君子一诺千金,既然决定一起来长安,而且他们愿意等他十日,那么就一定要守诺。
但想到与他们见面时要如何解释,却还是有些忐忑。
离城门口约三十来丈距离,李天启看到十来个甲胄卫士守在城门口旁,虽然入夜时分,但进出城门的人依旧众多,因此需要的守卫自然也比一般的城市多了一倍以维持秩序,果然不愧是皇城。
李天启随着熙熙攘攘的人们正走进城门,这时身后传来了一阵喧哗之声,守门士兵大声嚷道:“散开,散开,闲杂人等火速靠边!”
哗啦一声,平民百姓,商贾小贩分别往两旁寻找位置站在一旁,让开道路,却又不禁好奇地往后看着。
后面来了一辆囚车,前后各有十来匹骠骑,领头的是三个魁梧的人,却是霍都尉一伙。
囚车里面关着一名蓝衣女子,蓝衣女子头发棕色,尽是小辫子,她虽然盘腿而坐低着头,但还是能看到她那白皙的脸孔鹰鼻高挺,身材丰满,双手被戴上沉重的镣铐。
李天启想起了当年在小岛上遇到的那个蓝衣女子,当年那蓝衣女子蒙着面纱,看不到面容,只能从素衣女子与她的那些随从来判断她是番邦。此时看到这女子虽然有些年纪,但风韵犹存,相貌身段却又与中原女子不太一样,他已觉得此女子便是五六年前在海岛遇到的那位。
霍都尉这伙人又是为何要捉她呢?难道仅仅因为她是番邦吗?
“得得……”霍都尉一伙已骑着高头大马得意地走过,囚车越来约近了,两旁观望的人群不禁发出了“哗”的一声喧哗。
看来他们都没看过碧眼鹰鼻,身材高大饱满的棕发番邦女子。
那蓝衣女子听到人们的呼声,反而抬起了头,迅速瞥了一下左右站在两旁的人们,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虽然风尘仆仆的样子,但却无法遮掩她那白皙的皮肤,红唇烈焰更为她增添了一种难以表述的风情。
囚车渐渐远去了,城门又恢复了原来的秩序。
李天启方进得城门口,便被后来匆匆跑上来的人撞了个人仰马翻。
“对不起。你没事吧?”那人一身布衣,虽然伸手要拉李天启,但双目却紧盯着前方行进的囚车一行。
李天启拉住那人的手,却感觉虽然有些大,但却温润光滑,他定睛一看,觉得此人必是女扮男装,而且还有些脸熟。
拉着对方的手,李天启站了起来,“没事。”
那人并不敢直视李天启,而是低头故意掩饰,再次匆匆往前追去。
是她,那素衣女子!虽然她那满头金发此刻已染成了黑发,但面色皎白,碧眼鹰鼻,若仔细留意,还是可以认出她来。
现在事情已经明了,必然是蓝衣女子遭到了霍都尉等人的拘捕,素衣女子尾随其后,伺机相救。
李天启虽然不想理这闲事,但却又不由自主地跟在了她的身后。
大理寺,唐朝主管刑狱之地。
霍都尉一伙人没有将蓝衣女子带向京兆府衙,反而是领到了大理寺门前。
大理寺门前两株虎踞龙盘的古榕,像两个凶神恶煞的巨人把守在大门两侧,门前的石狮子也是一副穷凶极恶的样子,看得让人不禁胆寒。
两盏明灯挂在门口,霍都尉三人已先进得门中,而其余的人开始将囚中人押解出来。那女子果然高大,比多数人都高出一个头。虽然距离远,但还是能看得清楚。
一般路人都不会行经此处,更何况此时已是入夜时分。李天启现在已不足五尺,远远望去,别人还以为是个小孩子。
那素衣女子似乎专心观察前方,并未想到身后有人跟着她。她看到这大理寺门外守卫森严,行事愈加小心起来,并没有贸然上前,她打量了一番,然后没入了一处树影之中。
李天启跟在那素衣女子身后,视野被树木遮挡,并未得见霍都尉等人的行动,但他知道霍都尉等人一定是将蓝衣女子移到里面关押去了,于是也悄然躲在一个暗处,想看看那素衣女子会否潜入进去,素衣女子隐没之处方离大理寺门口还有数十丈距离,但等了一会,却没有在那处树影中发现她,似乎她一直在那黑暗中没有动静了。
难道她冒险进去了?正想再上前瞧个仔细的时候,忽然,李天启感觉衣领一紧,整个人被人轻轻拎了起来。
“你为何跟着我?”很轻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看似并未留心他的素衣女子已然站在了他的身后。显然,她看到李天启的面貌后,更是惊讶,因为这就是方才她不巧撞到的那小子,他那容貌看一眼便不会忘记。
李天启不知道说什么好,其实他的确是因为好奇,再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莫名其妙就跟随她来了,兴许他不想说的是为了聂如龙。这个是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想法。虽然他也说不清道不明这蓝衣女子、素衣女子是否真的与聂如龙的身世有关,不过既然碰巧被他再次遇上,他的内心自然就有了这种想法,只是转化成潜意识的行动而已。
李天启低声说道:“你撞了我。”
素衣女子说道:“你是要我赔钱?”说着,拎着李天启的手渐渐松开,将他放了下来。
李天启说道:“非也,我只是来看看能不能帮帮你。”
“帮我?算了,没什么需要你帮的……”素衣女子觉得有些奇怪,一个侏儒居然说要帮自己。
虽然李天启知道自己也许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话既然已说出来,却还是希望素衣女子能将详情告知他,他也好想想办法,但她却轻描淡写的将话题转开了。
“这是一锭碎银。你且拿着吧。”素衣女子真的将一颗碎银塞到了他的手里。
李天启没想到这番邦之人也会如此好心,于是说道:“左青龙右白虎。”
素衣女子惊道:“你,你怎么……”
李天启说道:“我与你们有一面之缘。”
“你是谁?”素衣女子问道。
李天启说道:“五年前我们在一个海岛上见过面,当时你夺了我们的船。你忘记了?”
素衣女子摇头道:“没有,你这小孩子,假若五年前,你应该还是个数周岁的孩童吧?”
“不。我此前不是这样子的,只是吃了一颗药丹,才变成了这副模样。你想想,五年前,少男少女,在海岛上,寻船,你还向我们打听有没有见过手臂上纹有白虎标记的人。”
素衣女子顿时想了起来,“我想起来了,你是那……少年?”
李天启点了点头,说道:“是。”
“这……”素衣女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她实在无法相信眼前的小孩子就是当年那少年郎。
“请相信我,我对你没有恶意。”李天启说道,“你们怎么会在这里?又怎么会落在他们手里?”
素衣女子还未来得及述说,便看到霍都尉带着手下已然从大理寺出来,骑着高头大马往这边走来了,除了他们外,其他人并未跟在身后,想必是留在大理寺看守了。
素衣女子赶紧拉着李天启再次躲了起来。
待霍都尉等人走过后,他们这才从藏身处走了出来。
“看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应该会去吃酒的。我们跟着他们,也许能打听到一些消息。”李天启说道。
素衣女子点点头,但还是有些不放心地看了一眼大理寺。
李天启说道:“放心,虽然我不知道他们为何捉你们。但在没有的得到他们想要的情报前,他们是不会伤害她的。”其实,他只是觉得霍都尉为人还算正直,应不会做那些令人不耻的事情,因此才这样安抚素衣女子。
现在他们要跟着霍都尉等人,已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否则他们就走远了。
素衣女子终于下定决心,“走,我们跟上去。”
两人悄然跟在了那伙人的后面……
轩辕圣灵石 第三百七十二章 探查线索
水仙坊,位于昆明池。
昆明池在汉朝时由人工开挖而成,积蓄秦岭之水,与渭河相接,湖面约是杭州西湖六倍之多,让长安这个皇城拥有了水陆交通的便利。
沿岸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水仙坊,乍一听绝对是个知名的场所,实际上不仅如此,它更是一个移动的场所,水仙坊由三艘楼船组成,每艘楼船上有三层建筑,高十丈,每艘楼船可载人一千,可见若这三艘楼船连在一起的楼船有多么狂宽阔,不亚于岸边的屋舍,更多了一番江南水乡的气息。
这三艘楼船同属一个掌柜,因为水仙坊生意红火,且掌柜也经营有方,不少达官显贵喜欢光顾,听说掌柜背后的东家是富林商行的林云青,但自从传出他已没落后,这楼船背后的东家有否易主却不得而知。
这三艘楼船平常泊在岸边经营,偶尔会有权贵包船出游,每每三艘楼船一起排列的时候形成了自然一景,煞是壮观,也多会引起百姓驻足观赏。
今夜也不例外,三艘楼船挂在船外的灯笼红艳艳,一番繁荣气象,小二来来往往,在宾客间穿梭不停。岸边更有些百姓和旅客也多三人一伙,五人一团,皆在岸边对着楼船评头论足。
霍都尉带着杜涛沈光二人径直来到了水仙坊的一艘楼船前,两个守在跳板的伙计看到他们这身打扮,知道不好惹,其中一个赶紧笑容满面的将他们领上船内。
素衣女子和李天启随后也跟着来到了水仙坊前,但素衣女子却拉住了李天启,有些羞涩地道:“我没钱。”
李天启说道:“跟着我就行了。”说着已走上了踏板。
另一个伙计目送霍都尉他们走上二楼,回过头来便看见了踏上前来的李天启,看到如此丑陋的一个人便要往里闯,这伙计有些不高兴,便嚷道:“站住,你一个小孩子家……”
他没有接着往下说,他的双眼瞪得如牛眼一般大,眼光落在了李天启的怀里,那里有一道璀璨夺目的光芒隐隐映射出来,这伙计毕竟见多识广,顿时收住了话头,赔笑道:“这位小公子,您一个人来吗?”
李天启喝道:“你这狗眼长哪去了?没看到小爷身后领着个美人?”
那伙计这才回过神来,抬眼看了素衣女子一眼,顿觉此女子靓丽,身材姣好,也不敢再说什么,急道:“是是是,小的忙昏头了。不知您可是要用餐?”
“废话!不用餐来这里做什么?”李天启怒斥道。
“是是是。请随小的来。”那伙计点头哈腰,对着底舱跟着招手,从底层又上来两个伙计,站在了他们的位置上,那伙计这才将李天启和素衣女子领上了楼船。
那伙计将李天启领上了二楼,指着一个房间道:“公子,这便是雅间了。请。”
李天启放眼望去,这里所有的舱房似乎都是关着门的,也仅仅是舷窗偶尔透出一丝亮光。那霍都尉他们一行去了什么地方呢?
李天启问道:“你们这里都是如此的房间吗?”
那伙计答道:“是的,我们这里都是独立的雅间,适合客人观赏湖光美色,又能享用美食。”
李天启问道:“方才那几个人呢?”
那伙计问道:“您是说那几位官爷?”
李天启点头道:“嗯。”
那伙计道:“他们就在隔壁。您还来得巧,若迟一些,就没有房间了。请。”说罢,他推门走了进去。
“这么抢手?”李天启迈进房间。
素衣女子瞧了隔壁一眼,没能发现什么,遂也进入房间内。
里面颇大,摆设讲究,与隔壁相邻的方向有一道屏风,这道硕长的屏风遮挡住了房间的一角,看不出那一边是什么格局。
一张八仙大桌显得店家的气派,更有软塌铺设,约有七八方,舷窗边还摆有一道盆景,盆景上方挂着一幅字画。
说是吃喝的地方,倒更像是客栈,或者说是富贵人家的居所。
“公子请坐,姑娘请坐。”那伙计便招呼,便开始沏茶起来。
李天启和那素衣女子一左一右坐下,两人之间隔着两张座椅,那伙计似乎发现了什么,他说道:“公子是不是只是吃?”
李天启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又看到他眼神飘忽,却又不时瞥向素衣女子,便问道:“来你这不吃,难道……”
那伙计浅笑道:“公子应是初来乍到吧?”
李天启点点头,“没错。但爷可是出得起价钱的。”
那伙计说道:“这个自然,小的不是那个意思。”他干咳了一声,然后凑近李天启跟前,轻声道:“公子,您需要来点什么雅乐、歌舞之类的吗?”
那伙计的眼神中透出一丝神秘的色彩。
李天启想起了当年在苏杭看到的红楼,又想起了太湖的画舫,这才有所明白,难怪为何这里的船上的房间都紧闭着房门了。
虽然那伙计说话的声音很轻,但素衣女子毕竟习武,她已听得明明白白,然而却没有表现出什么。
李天启摆手道:“不用了,赶紧上一些拿手好菜。”
他现在更需要的是吃个饱饭,连续奔波不停,饭都没吃一口。
“好嘞。”那伙计虽然有些失望,但却没敢怠慢,赶紧欠身出了,还不忘带上了门。
那房门方关闭,那素衣女子便起身,快步走向了屏风室内,李天启瞧了一眼那房门,便也起身快步跟了过去。
原来屏风之后是一张梨花木大床,床上锦被叠放整齐。素衣女子恰巧也转过头来,两人对望了一眼,虽然素衣女子并未说话,但李天启却感到有些尴尬。
素衣女子已竖耳倾听隔壁屋内的情况,李天启快步走到她的身旁,也听了起来。
果然是霍都尉。听得出他似乎很高兴,说的却是他走南闯北遇到的一些新鲜事情。恰在这时,素衣女子听到了房门有人进来的声音,闪身走出了屏风之后。
原来还是那个伙计,他本来见到屋内已无人,觉得有些诧异,但后来看到素衣女子从屏风后转了出来,便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有些不知所措道:“哦,哦,姑娘,方才那公子呢?”
看到李天启从那素衣女子身后走出来,那伙计急道:“公子,公子,小的实在是……是不想打扰公子的雅兴,只是……”
李天启和素衣女子都明白那伙计一定是误会了什么,但又不能解释。
李天启道:“好了!你要做什么?”
那伙计咽了一下口水,道:“公子,由于您是生客,按我们这里水仙坊的规矩,是要先讨二十两银子作为押金的。不知公子……”
李天启说道:“还有这样的规矩?你们这掌柜的谱子也太大了吧?”
“是,是。”那伙计虽然连连称是,但却没有再说什么。
那素衣女子看着李天启,显然再次表明她实在没钱。
李天启不知道她们发生了什么,完全与以前两个样子,于是只好从怀里取出了一片金叶子,由于金叶子已所剩无几,他说道:“这金叶子本是给你们的,不过看到你们这样做买卖,那只好吃多少算多少了。”
“公子!”那伙计忽然叫到:“既然公子如此说了,我们还不识趣,那便是太不会做买卖了。公子,金叶子您先留着。其他的话我与掌柜的说去。您先忙,一盏茶功夫之内小的不会打扰了!”说罢,便快速走了出去。
一盏茶功夫?他暗示什么呢!
李天启只得再次将金叶子收了起来,向素衣女子说道:“那几个酒还未酣,理应不会扯出什么东西。”
他拱手问道:“在下李天启,不知这位姐姐尊姓大名?”
素衣女子回礼道:“原来是李少侠,多谢援手。我是卓娅,她是伊琳娜。”
她自然是指蓝衣女子。
卓娅?伊琳娜?她们的名字听起来都是异族的样子。
李天启问道:“你们在多年前曾在这里寻找那少年,找到了吗?”
卓娅摇摇头道:“如若找到,兴许我们就不会再次遇见了。”她的声音充满了感伤之情,又像是对过往的一丝感叹。
李天启问道:“能与我说说吗?”
卓娅说道:“也未尝不可。伊琳娜与我已是走投无路了。如若真能得到少侠的帮助,兴许我还能救她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