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圣灵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玲珑盏
的确,他等了这一刻已等了五年,还有一年的光景,掌门就要出关,而他也必将可以正式拜入天师道门下,开始修炼功夫,而他必须抓紧时间,将过去的五年给补回来,那就意味着也许他睡觉的时候也要练功。
慕容晓月自然知道他的心思。这么多年相处下来,他俩已相互了解对方了。
自己的师父就要出关了,五年未见,她自然也是想念非常,因为师父对于她来说亦是父亲,她自幼孤苦伶仃,被师父收养,当然感恩戴德,但迎来师父的陪伴却要失去天启哥哥的陪伴,她似乎也是难受得有些莫名。
也许人生一直都是这样,在某些时刻必须面临取舍两难的局面。
虽然天启哥哥练武后虽少了陪伴自己的时间,但至少天启哥哥还是会在武当山上的,能见到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慕容晓月想到这里,又开心起来。
人生有时会面临困境,但换个思维角度,也许就会变得不一样。
如同慕容晓月这般转换了一下想法,登时就开心起来。
轩辕圣灵石 第一百六十九章 时光荏苒
最近这两年,大唐边境并不安宁,明显比前几年形势更趋紧张。
不仅北方的突厥蠢蠢欲动,东北部的契丹也有些骚动,西部的吐番帝国也不安定,南部的南诏诸部落也出现了躁动的现象,这些与大唐边境接壤的国家多少与大唐边境守军一直都有些摩擦,只是近两年似乎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就连此前与大唐交好的远方国家宝象国、乌鸡国等似乎也看到了大唐周边的局势有些不妙出于明哲保身之际而与大唐少了来往。
对于如此之类的消息天师道基本不过问,唯独却时刻留意着各地妖魔扰民的各种信息传闻。
也是这两年与大唐接壤的南诏诸部落更是频频传出妖魔作乱的消息,闹得当地人民不聊生,流民遍地。
西部的吐番帝国新任命了一个新国师,这新国师据说法力高强,而且训练的军队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这些军队出动时,还会出现大量不知何处召唤来的阴灵在旁守护,战斗力极强。
大唐境内相比其他国家还算稳定,妖魔之传闻也并不多,但对从历年的数据看,也有逐渐增多的迹象,而且有些三百年前已消失的妖兽又已出现。
诸多有关妖魔的讯息都被天师道布置在各地的弟子传递回来,倒让代掌门元宗尊者感到忧心忡忡。
自从三百六十年前,张天师联合正派诸多捉妖高手,封印了千里妖山,剩余在大地上的妖魔已近灭绝,有些妖怪虽是这数百年后自行修炼成妖,但数量比起千里妖山里的妖怪来却还是如九牛一毛。
难道是那千里妖山的封印已残缺打开了吗?元宗尊者现在也只能期待掌门快些出关做个定夺。
虽然他作为代掌门也可以颁布号令,但毕竟千里妖山一行危机重重,万一做出了失误的判断,下了错误的指令,那真的有可能会让天师道元气大损,而受到一些觊觎天师道宝物之人的攻击。
元宗尊者的这一考虑并非空穴来风,自从创派祖师创立天师道后,有关那本稀释珍宝天书的传闻就层出不求,而数百年来天师道也没有平静过,时不时总有些不法之徒伺机潜伏到天师道内寻找天书,更有甚者派出弟子乔装打扮,掩饰背景身份后拜入天师道门下,也是为了那本传说中的天书而来。
其实元宗尊者虽自幼在天师道长大直至暮年,期间也都寻找过那本天书,但并没有任何发现,而历代掌门也没有传承那本天书的仪式,显然自张道陵祖师得道飞天之后就再无天书的出现。
祖师也没有对此事有任何的说明和记录,按理说天师道有这样的法宝在身,更是应该传承下来,才能保障天师道这个门派的香火永续才对啊。对于种种原因,上至掌门下至普通弟子无不在心中思忖过,可谁也没能想得明白。
太清玄华两术已成就了天师道至高无上的低位,也是许多门下弟子梦寐以求的修炼之术,修炼太清玄华两术不仅需要天资而且也需要勤学苦练,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才能领会一二,天师道门人虽众多,但修行其一至高阶的弟子却是为数不多,能同时修习两术者也只是少数,修行两术至高阶者,除了尊者、真人及一些长辈道士,已无他人,融合两术的也只有创派祖师。
太清玄华两术如此精妙,虽能飞天遁地,却还不能得道成仙,相对天书来书又逊一等,可见天下习武捉妖之人对这天书可是梦寐以求。
虽然只是传闻,但许多人甚至妖怪魔物都愿意闯闯天师道冒险一搏,以求得天书,甚至一度还超越了五灵珠的传说,因为五灵珠虽说也是上等宝物,但却需要集齐五颗,还需要找到那记载召唤守护神咒语口诀的古谱,最关键的是这些宝物都不是聚在一处,寻找的难度太过艰难。
相比五灵珠,那本天书在江湖的传闻中一直都是落在了天师道人的手里。虽说掌门并没有展露,但许多人或妖魔都愿意相信,天书应该也是被什么法力封印了,并非寻常可以打开。因此虽然天师道换了好些掌门,但自张天师后却没有人再习得天书。
有些有着千年道行的妖魔曾见过天书的法力,说起时还是心有余悸,并不愿多说。但它们也是自那以后修心养性,不再作乱人界了,所以天书的存在必定是确实可靠的消息,至于天师道历代掌门为何没有习得,外界之人虽揣测纷纷却也无人能说得明白。
已长大成人的李天启那修行之心一直未变,五年来,他遍读藏书阁所有藏书,他本就是过目不忘,况且更是认真研读,不明之处还向宋伯请教,现在的他与五年前那小小少年郎已截然不同,天下许多门派的武功招数、佛法道术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连那小篆大篆甚至是梵文他都已学会。
而在长年与宋伯交流的过程中,宋伯有意无意地将许多阵法的演变一一讲解,让李天启感到不解的是他讲解的方式方法与童老却截然不同,宋伯再讲解之时,似乎描述阵法的话里还隐藏着一些他想不明白的东西。但宋伯却一直没有点破,也没有向他解释,一切只能等他自己思考了。
宋伯的医术虽不算是天下第一,也是颇有造诣,李天启虽未直接向他学习,但耳濡目染还是掌握了一些医理知识,而这五年来每天闻着那些中草药的味道,李天启居然也没有什么病痛,倒也让他自己感到十分惊奇。
李天启自五年前那个夜里与飞儿分别后,此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也不知道她那夜过来是为了什么目的,还是因为发现飞仙洞难以攀爬,所以也就放弃了?虽然他想了许久却依然无果,也许她只是背着她的师父,穿上夜行服闯一闯武当山而已。他一直记着她,不仅是那一夜她的突然出现,让夜里倍感孤独的李天启有一种莫名的舒服感觉,也还因为她临别前拿走了陆琳琅送给他的香囊。
那可是陆琳琅送给自己的唯一礼物啊,这五年也不知道她如何了,假如自己以后与她相见,被她看到自己弄丢了香囊,又该如何是好?
也不知道五年后的朋友们都如何了?
郡主姐姐、青儿姐、林逸仙还有那闪耀这金光的姑娘,她们又过得如何呢?
这两年里天师道玄音尊者招了不少新进的门人,似乎是为了平衡武当山的男女,这两年里她的徒弟们清一色都是女子,而且年龄都约莫十六七岁。
这些女弟子本就年轻,倒也令有些肃穆的门派中有了一种活跃的气氛。李天启本就是天资聪颖,此时又已成年,身材魁梧且面目俊朗,自然少不了一些女弟子的示好。这些新进的弟子还管李天启叫师兄,虽然每每这个时候李天启心里都不甚是滋味,但也无可奈何,起初还有向她们澄清后来干脆就不说了,因为解释多了反而给人一种傲慢故作清高的感觉。
那些女弟子当然也不会注意这些,她们只是觉得自己是新进的弟子,当然要将此前天师道的道人都称作前辈,她们才会觉得安心,也许这也是玄音尊者教导她们遵循的礼仪之道吧。
此时的李天启情窦初开,本应也是乐在其中的年龄,但他毕竟是身系救母的使命,这点让他一直时刻提醒着自己,虽这些女弟子中不乏让他动心的女子,但他还是没有动这个念头,因为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守好这一年不出岔子,这样掌门出关后就必然会收他作为弟子,自己才能有机会修炼功夫。
掌门曾与他约过六年之期,并明说了其中还会考验他,所以他有时反而会觉得这些女子是否也是掌门交待玄音尊者故意试探他的定力,并不敢稍有差池。
何况现在也是剩不到一年时间了。可不能在这最后的关头出了差错。
慕容晓月的功夫也是越来越有长进了,虽然掌门闭关,但她的师伯、师姑们都会指导她的功夫,这数年来,李天启可是看到她一天一个进步,虽然她只要有空就会过来找自己陪她玩,但李天启知道,随着她逐渐长大,师伯师姑们对她的指导也是越来越频繁,而且时间也是越来越久了,并不会总让她像小时一样随意玩耍。
虽然多年前慕容晓月曾以为可以这么无忧无虑地玩耍下去,可随着她长大,她也知道不可能会有完全无束缚的生活,虽然她很希望能如前一样陪伴这李天启,在他还未开始习练功夫之前,尽量陪着他。
其实慕容晓月心里也知道,随着时间推移,她的天启哥哥的心事越来越沉重了,她知道他心里渴望的那一刻很快将来临。
其实在内心深处,李天启多么渴望向晓月一样,有这么多人的呵护,还有手把手教习功夫。可是他知道那只是奢望,他现在唯一能靠的就是自己,他要振作起来,坚持下去,直到可以习武的那一刻的来临。
千难万苦,他都必须挺下去……
轩辕圣灵石 第一百七十章 下山除妖
“天启哥哥,跟我下山去捉妖。”慕容晓月一脸的兴奋。
“山下有妖吗?何处的妖怪居然胆敢在武当山下犯事?”李天启虽然不怎么相信,却也赶紧从盘腿而坐的姿势中站了起来。
慕容晓月正色道:“据玄音师姑所说,拜帖递上山门的是一位养鸡的农户,他家养有数千只鸡,为了养鸡负债不少,就靠这些鸡卖钱还款了。可这些日子以来那农户每日都不见十多只鸡,连看守鸡场的数条犬只都被抓了。长此以往可不得了。”
“也许是野兽吧?靠近大山,总会有野兽出没的。”李天启说道。
“是啊,那农户也是这么想的。”慕容晓月望向李天启的眼神中似乎有种故意捉弄他之意,“他也本以为是野兽,于是夜里带着一把镰刀就在鸡舍旁蹲伏,果然夜里看到一条似人的黑影快速地将一些鸡装进大布袋里带走了,他突然冲出来借着火光看到了那黑影并不是人!反而是兽头人身的怪物!”
李天启双眉一扬:“看来果真是妖怪!”
“嗯。”慕容晓月说道:“那农户慌了,次日赶紧报官,可官府又不管,而邻里乡亲都害怕妖怪作乱,并不敢得罪,害怕祸及自身,那农户他实在没有了办法,才想到了我们。这不,代掌门师伯让玄音师姑通知我即刻下山,那农户在山下候着呢。”
李天启点头道:“明白了,虽说是为那农户除妖,也许你的师伯师姑们是为了考验你这几年来学习的本事。”
慕容晓月笑道:“天启哥哥最厉害了,只是一想就知道原委了。那你陪不陪我去啊?”
“可我答应掌门六年之内留在山上啊。”李天启虽然心里极想到山下走一趟,可他每每回想到与掌门那夜所谈话的内容,也就不敢随便违背。
“我师父有说过不让你下山吗?”慕容晓月有些不明白,美眸中也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李天启说道:“掌门让我六年之内都留在武当山。”
慕容晓月幽幽说道:“师父让你留在武当山,并非是指你不能下山啊,我觉得师父的意思应该是怕你去投奔其他门派而已吧?”
李天启稍微想了一下,觉得慕容晓月说的也不无道理,那句话的意思的确可以这样理解。可他还是有些犹豫。
慕容晓月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当时我还向玄音师姑问过,能不能让你跟我去,她是点了头的。况且我师父怎么会用一句话将你留在这不能随便走动呢,这也不符合道理啊。好嘛,去吧,陪我走一遭。”她说到后面已几近央求了。
李天启笑道:“好吧,我也久未下山了,借此机会,就陪师姐走一遭吧。”
慕容晓月心里顿时高兴起来啐道:“谁是你师姐……那我们走吧。”
“好。”
李天启自五年前摔落山崖被慕容少华救回后就未下过山,此时与慕容晓月一起走下山来,心中对着武当山莫名有了一种家的感觉,但对于山下的世界却又多了一份好奇与期待。
那农户是一名中年男子,皮肤黝黑粗糙,显然长年劳作。
他远远瞧到两位道士模样的人走了下来,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和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他马上上前拜见道:“可是天师道来的两位神仙?”他的眼光掠过慕容晓月,却停留在了李天启的脸上,显然他以为此次天师道派来的人只有这位青年道士才是高手,而旁边的少女只是这青年道士带着的助手罢了。
李天启当然知道这农户的心思,但也不点破,他笑道:“是啊,正是我们。”
“这位神仙果然身材伟岸,仪表堂堂,法术必定高强……”
“好了,好了,阁下快带我们去吧。”慕容晓月打断了那农户的话。她并不是在意这农户对着李天启说那些恭维的话,而是急于看看到底是什么妖怪,她这些年的修为突飞猛进,也更想找一个实战之地,此时见那农户说个没玩,是以才有些着急了。
在路上,两人得知了那农户姓牛,世代都在武当山下务农,而到了他这一辈,他却不愿再务农而改为养鸡营生,供应给乡镇,生意一直不错,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此前的数十只到现在的数千只,而他家里人的生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武当山延绵上千里,水陆交通便利,更是因为武当山一带长年安稳祥和,匪患也较少,这里的人们都安居乐业。
李天启和慕容晓月随着那牛姓农夫来到了一个村子的路口。这村子依山而建,放眼望去约有百多户人家,村子下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此时正值夏秋交换之际,田里的水稻已近成熟,金黄一片。
通向村子的道路两旁的野草都被认为清除,上面铺上了一层碎石,看起来十分讲究,想来这村子应也比较富裕。
牛姓农户说道:“你们别看我们这是小村子,但有些人家都在外经商,发财致富后投了些钱修路建道,这不这些年我也开始做生意,也给村子投了些钱呢,可现在债还没还清,却被这妖怪盯上了,唉,愁煞我了。”
李天启说道:“牛大哥别怕,我这师姐本事可大着呢。”
牛姓农户猛然一惊,他回头盯着慕容晓月,声颤颤地问道:“这位小姑娘,您真是他的师姐?”
慕容晓月笑道:“当然啦,我不是吹牛,见到那妖怪,我必定一下子就能把它拿下。”
牛姓农户赶紧拱手道谢,“哎哟,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方才我还以为……”
慕容晓月说道:“我们俩都有本事,保证帮您除妖就是了。”
李天启说道:“带我们去勘察一下现场吧。”
牛姓农户说道:“是,我这就带两位神仙过去。”
三人走进了村子,往山上走,到了半山腰的位置,就听到了那些鸡咯咯的叫声。
牛姓农户带着两人走到了一道篱笆前,他推开篱笆门,“这就是了我的养鸡场了。两位神仙请进。”
李天启和慕容晓月跟在此人后面走了进去,他俩进去之后方发觉这数千只鸡被放养在半山腰上,可真是多啊,而且见人也并不慌乱,犹自在地上啄食着各种食物。
场里东边有十数排鸡舍矗立在场中,西边则搭建了一简便的茅草屋,屋内走出了一十来岁岁的小男孩,他正对着两人裂嘴而笑。
“那是我外甥,白天他在这里看着,晚上我来这里。虽然夜里我也害怕,但又怎奈全副身家都在这里了。以前可是从无妖魔鬼怪出没的,唉……”
那牛姓农户带着两人来到一篱笆墙前,有些不忿地说道:“前些天我就是在这里发现这兽头人身的怪物的,它从这里跑了出去。”
李天启仔细瞧了一下地面的脚印,又看了一下篱笆洞,那篱笆洞已被农户用一些树木枝干修补好了,他站起来说道:“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墙洞?”
“有,这边来。”那牛姓农户边走边说道:“光是这半个月时间就损失了一百多只呢,照这么下去,我这场里的鸡都要被这怪物给全吃了。”
整个鸡场被挖开的墙洞有六处,那牛姓农户一一带着李天启和慕容晓月察看过,那些篱笆洞也都被补好。
“牛大哥修补这些墙洞的时候可否有刮伤过?”
“没有,我可小心着呢。”
李天启想了一会忽然问道:“那家伙如在夜里来偷的话,应该是在鸡舍那边动手的吧?”
牛姓农户说道:“嗯,没错。他的确是趁黑夜摸到那鸡舍上偷的。”
“那带我们再去看看那些鸡舍。”
“好。”
在勘察完丢失鸡的鸡舍后,李天启陷入了沉思。
“天启哥哥,是不是真的有妖怪?”慕容晓月眨着眼睛轻声问道,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的心里是非常渴望能遇到真正的妖怪的。
李天启摇摇头,他对着那牛姓农户说道:“牛大哥,这不是妖怪,其实就是个人。”
“什么?是人?”那牛姓农户有些不敢相信。
慕容晓月知道李天启如无根据并不会乱说,虽然她心里此时已略感失望。
“牛大哥,您遭遇这兽头人身的怪物时,他可否曾向您撒过一些粉末?”李天启问道。
慕容晓月虽知道他不会乱说,却不知道他问这句话是根据什么推断出来的,想必一定是看到了一些什么东西。
那牛姓农户不由赞叹道:“果然是神仙啊,您说得没错,那夜里它是向我撒了一些粉状物,后我就感到一阵眩晕,不过我还是拼命喊了出来,想必那怪物知道这里就紧邻着村子,害怕后还是逃跑了。只不过我也没坚持住,昏睡过去,次日午时才醒过来。我本觉得有些糗,并未对人说起过,还是被神仙看出来了。”
李天启点头腼腆笑道:“我们都不是神仙。只是一些推断罢了。此所谓妖物必是人假扮无疑。”
轩辕圣灵石 第一百七十一章 反向推测
那牛姓农户望着李天启,期望他能说出理由。
慕容晓月虽然看到他一会蹲下观察,一会捻起一些尘土放到鼻子边上稍微闻嗅了一嗅,却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而判断并不是妖物作怪。
“主要从三个疑点推论。”李天启看了一眼眼前的两人,淡然说道:“这六处篱笆洞虽然不窄但也不大,而且荆棘遍布,如是妖怪从这篱笆洞里穿过,想必也会刮蹭到身体的哪个部位吧?我方才瞧了那六处破洞之地,的确有两处有些风干的血迹和几缕衣物的线条。”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转而望向慕容晓月问道:“晓月,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我们抓那只野猪时,那野猪由于皮厚虽没被刮伤皮肉,但还是被荆棘刮落一些毛发?”
慕容晓月点头道:“对。那野猪的确皮糙肉厚,并未受伤出血,而只是被荆棘刮落些毛发。”
李天启接着说道:“这两处留下了血迹和几缕丝线,却无毛发,方才也已问过牛大哥,显然这篱笆洞的血迹就是从这出入的这个所谓妖怪身上留下的。而这几缕丝线……显然是那妖怪所穿的衣物被刮蹭所留下的,这说明不是一般野兽钻进来叼走了鸡,真的是那所谓的妖怪所为。”
李天启扭头看着那农户问道:“虽然牛大哥并未说此妖怪穿着衣物,但我敢断言,此怪身上必穿有衣物。对吧?”
牛姓农户说道:“对,小哥神仙说得对。”
看来此人也改不了口了,李天启也只好由他称呼吧。
可慕容晓月听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与他方才的论断有何联系,慕容晓月也听不明白,更不用说那牛姓农户了。两人皆凝神屏气望着李天启,听听他如何说。
李天启继续说道:“我在五六年前曾遇到过一个松毛虫妖,有百年修行,可也无法将人脸修炼出来,我想着既然牛大哥看到的是兽头人身的妖怪,想必这怪物的道行在百年以下。虽如此,既然能化成人身,修为必定也不低,这样一来,又何苦要冒着被荆棘刮蹭之苦,不惜辛劳的挖开六处篱笆墙?它为何不直接变化成清风进来呢?这是我的第一疑点。”
直到此刻,牛姓农户方了解到李天启的意思。
“现在我再来谈谈第二个疑点。”
牛姓农户赶紧说道:“小哥神仙,分析很有道理。”
“好了,别打岔。”慕容晓月正听得入神呢,谁知那牛姓农户总是拣好听的说,想必是做生意说好话哄人惯了。
李天启说道:“它既然相对普通人来讲修为甚高,为何又要随身带着迷香呢?我方才看到牛大哥被撒迷香的地方有些地面上的叶子还残存着一些,闻了闻,识得是迷香,而且这迷香与那几处鸡舍残留的迷香是一致的。我就在想这妖怪也忒低级了,连这点手段也没有,难怪要带着迷香,防止那些鸡乱叫,只不过那一天夜里终究是被牛大哥逮了个正着,情急之下才对牛大哥撒出了迷香。这是我第二个疑点。”
牛姓农户此刻似乎有些恍然大悟,“我说呢,这妖怪撒出之物甚是厉害,我只晃悠悠坚持不到一刻钟就晕过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