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轩辕圣灵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玲珑盏
这是哪里?李天启感觉自己像是漂浮着,却无法动弹,甚至是眼睛都无法动弹,只是望着前方,连眨眼都不行。
依旧漆黑一片……
不知过了多久,远方又旋转而来一些亮光,居然又是一些文字,梵文!密密麻麻的文字缓缓飘荡着,李天启曾看过一些梵文札记,也请教过宋伯,但梵文并不是常用文字,宋伯也只是略知一二,因此李天启并未熟悉梵文,是以只是看明白了一些,与方才那甲骨文一般也是记录一些天上地下的事情。
虽然看得不太明白,但李天启猜测也是叙述飞天遁地的事情。
能不能再演化出完全看得懂的文字呢?
李天启心里再次默念着,他期待有奇迹的发生。
没一会这些梵文也化成烟花飘散开了,那些耀眼的粉末又渐渐淡去,李天启的眼前再次陷入黑暗。
此时很快亮光再次转了过来,此时那些文字变成了篆书,而且是小篆!果然发生了奇迹,李天启的心里掠过一丝兴奋与期待,他要看看这些文字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李天启在武当山五年,早已练就了阅读篆书的本领,此刻由于心情的激动,他感到了双眼有些颤抖,就这么仔细看了一下,这些篆书果然是记载飞天遁地之术的咒法!不仅有飞仙遁地,也还有捉妖灭魔的术法。
全数经文缓缓飘过,李天启均仔细记在了心里……
经文后面还出现了一些警言,其中有一句:学成私自相授者,皆将被囚禁于阿鼻地狱,永世不能超生……这倒十分吓人,看来这东西只能自己习练了。
这到底是什么?真的是能飞天遁地的法术吗?又该如何使用呢?
虽然未能得到那启天李怀里的天书,李天启此时却因为这些飘来的咒法而感到振奋不已。这些经文的内容他已牢牢记下,异常高兴,然而也只是高兴了一会,忧虑却又再上心头,他并不知道如何修炼,而且他现在是活着还是已在地府呢?他弄不明白,也不知道该如何办?更让他难堪的是虽然他记下了这些咒法,却不知该如何修炼。
这怎么办?
就在这时,忽然眼前再次黯淡下来,黑暗依旧。
李天启的双耳听到了呼呼的风声,却看不到任何东西。
一颗鸽蛋大的光球出现了。
光球缓缓转动着。
原来是数十只腹部发光的小虫子互相头尾衔接形成了个小球。光球忽然加快了速度,亮光也变得有些刺眼,只是这么一会,看到的只是一颗发着光亮的球体,而再也分辨不出原来这光球是由那些发光的小虫子所构成。
忽然一道强烈的光线激射而出,李天启感觉自己飞了起来,紧紧跟着那道激射而出的光线,那道亮光的速度并不快,似乎是一颗发光的珠子。
飞了大概一会,这道亮光消失了。
但李天启的身形却没有停下来,他看到了月色下的山峦和密密匝匝的丛林,而他终于可以活动头部了。
他抬起头,看到自己正迎面向一道悬崖飞去,他有些急了,如还不停下他必将撞成一团肉酱!
他还隐隐望到了两个人,一位是十二三岁的少年,而另一位是一蒙面人,蒙面人身材娇小,应该是女子……
他们是谁?





轩辕圣灵石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旋地转
越飞越近了,离那站在悬崖边上的两人已不足十丈,但月色朦胧,他依然未能看清他们到底是谁?
而此时他更焦急地是如何避免自己撞在悬崖之上!
呼呼的风声直撞耳膜,李天启感到有些头昏脑胀,也许飞得太快,气血不调。就在这时,他们相距只剩两丈余。
李天启已清晰地看清楚了这两人,而这两人也像是发现了他,那蒙面女子还举手向他指了过来。
这两人怎么居然是……
不好!要撞了!
李天启感到撞上了悬崖上,却像是撞击在了棉絮里。
他瞧见这两人,也认出了他们,他们居然就是五年前的自己和飞儿!
李天启回首往自己飞来的方向看去,恰好望到那似乎被云层包裹住的光亮忽然消失了。
此时此刻,他已明白,当年自己与飞儿在那悬崖上看到的亮光原来就是从那怪异的山峰里传出来的。
他还依稀记得飞儿是来寻找飞仙洞的。
难道自己身处的地方就是飞仙洞?
看来毋庸置疑。
这时也不知道是不是撞这悬崖撞得太狠了,李天启感觉头痛欲裂,而全身也开始痛痒起来,他忍不住挠了一下,却似乎更加痒了,就像是有万只蚂蚁啃噬着身体一般……
“啊!”李天启惊叫起来,他翻身坐了起来……
四周一片寂静,一缕微弱的阳光照在不远之处的草地上。许多巨大的山石遍布在他的周围。一股潮湿的味道扑鼻而来。
这又是哪里?像是个陌生都地方,却又感到有些熟悉。
李天启此时全身又痛又痒,低头一看,自己的身体里爬满了指甲大的黒蚁,正在放肆地啃咬着。
他赶紧拍打起来,折腾了好一会才将那些黒蚁全部弄掉。但也是被啃咬得紫一片,红一片。他方才躺身之地是一个大坑,似乎高空有沉重的东西掉落给砸出来的。
想起来了,李天启抬眼看了看上方的悬崖,没错,这里就是莲花山!而身下的大坑,就是自己砸出来的。
我怎么又回到了这里来了?
李天启感觉十分纳闷,难道此前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很长的梦境吗?是否自己从崖下摔落后就一直躺着未醒呢?
他忽然想到了些什么,低头看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是一身道袍,而左手腕也没有了奇门遁甲,不,这不是梦,应该是真的。
他此时看到了身旁就有些野山楂,就摘了几颗丢进了嘴里,哇,又苦又涩,他忍不住又吐了出来,可倒是精神了许多。他将那些吃剩的野山楂放进了袖袋中。
难道梦境有这么真实的吗?
不过他隐隐有感觉尚缺了一些什么,他重又卷起了左衣袖,此时他发现左手腕光滑亮泽那些拓印下的符文咒法早已不见踪影,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启天李削去了皮肉,真的就将自己的那些拓印下来的咒法除去了吗?
显然一些事情都真实发生过。
“神甲如铁,急急急如律令,出鞘!”李天启伸手一引,身上居然真的穿上了神甲,他原本只是想试试没有这些拓印下来的咒法,法术还能否灵验,果不其然,李天启试下一下,依然还能唤出神甲,他的心里一阵高兴。
对了,他现在已相当魁梧,那么此时的他一定只是回到了莲花山而已,并不是从崖山跌落现在才醒来。
至于他如何来到这里,这就真的不得而知了,武当山与莲花山相距千里之遥,可他似乎只是在睡梦之中就已到了这里。既然想不明白,索性就不去想了,他现在要做的是离开这里,重新回到山上,看能否找到娘亲的线索。
此时已是时隔五年,而且当时自己也只是第一次路过此地,而莲花山又经历了那一夜的大战,高六百丈的大山已化作九十九座小山分布在周围。
李天启在按照宋伯所暗自传授的内功心法练习后,他的内力似乎有所充实,而步履更是轻盈神速,没一会就看到了一条宽阔却早已干涸的河床。
他想起来了,正是因为大桥被毁,而这条长河阻挡了他和陆琳琅前进的道路,所以才选择走山上的小路,不曾想却发生了后来的一切。
可五年后他又在此地出现,但这长河却早已变样,只剩下了框架,没有一滴水。看来当年那场大战的确是惊天动地,而莲花山的大变样也彻底改变了这条河流。
从这干涸的河道,李天启重新回到莲花山下,发现烈日直悬于头顶之上,身影都变得很小,感觉又热又干。
此时他才发觉莲花山已经大不一样,当初那条小路早已埋没在巨大的岩石之中,而放眼过处都是茂密的树林与灌木丛。
这时他看到了远远有位樵夫正在砍柴,他旋即上前,没一会就来到了这位樵夫的身后,那樵夫是一中年汉子,络腮胡须,他早已也听到了身旁的脚步声,于是停下来,擦了把汗。
李天启拱手问道:“这位大哥,请问您是这附近的人吗?”
那樵夫点头道:“是啊,俺就是这里的。这位客官可是迷路了?”
李天启摇摇头说道:“不是,我五年前来过这里,可现在完全变了个样,根本认不出来了。”
那樵夫说道:“那是,都五年前的事了,幸好客官当时没在这山上,否则那神魔大战可就要祸及自身咯。”
李天启问道:“那想必当年此事一定是惊天动地了?”
那樵夫说道:“那当然,这不,最近这些年这附近的村子小镇许多人都已搬迁出去了,只剩下我们这些守旧之人还在这里守着,不然你这位客官想要找人问路可就麻烦咯。”
李天启笑问道:“不知道这位大哥在这五年间可有听说这里有什么奇怪或者新奇的事情没有?或者是传闻都可以?”
那樵夫摇头道:“这位客官看你像是一个道士,难不成你是来寻找妖魔鬼怪的?”
李天启一怔,他并不想将真实的原因说出,继而笑道:“正是,正是,当年就是因为这样才来这里的,不曾想离开后这莲花山却变成了这样。”
那樵夫叹道:“小哥道长,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妖魔鬼怪出现,但五年前却都在传说是神魔大战,所以俺方才就说与你听。当然了,俺只相信眼睛看到的事情,这神魔之说俺自个却是不相信的。”
“哦。”李天启点头道:“那看来都是传闻而已。”
那樵夫快速扎起了木柴,回首说道:“俺要回去了,小哥道长还有没有什么要问的?”
李天启思忖了一下又问道:“那大哥附近的小镇或者是村子有没有外来的人突然来此定居的呢?”
看来他并不想放过一切可能,当年他从被困的地下室中出来,再次回到那莲花山上的石窟中时却没有发现他的娘亲和天阙千雪的踪影了,有可能是被转移了,也许就安排在了这附近的村子或小镇中。
虽然他方才已听那樵夫说起许多人都搬走了,但他还是要问多一句。
那樵夫想了想,还是摇头道:“没有,大家都怕着要搬走呢,主动来此定居的却不曾听说。”
李天启叹了口气。
那樵夫笑问道:“看来小哥道长敢只身一人主动来到这里,想必也是身负上乘修为吧?”
嗯?李天启闻言抬头看了一眼那樵夫,此人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难不成他是妖怪?
虽然心里已开始提防,他却仍然摇头回答道:“这却不是,我的修为简直不堪入目。”
那樵夫将两捆木柴都已扎好,站了起来说道:“俺是山里人,方才也回答了小哥道长的问题,但却没有看到法术是什么样子的,不知小哥道长能否露一两手,让山人瞧瞧,也见个世面,不知如何?”
李天启面露难色,他想拒绝,但又不好驳了人家的面子,一时倒不知该如何是好。
那樵夫问道:“怎么?这都不行啊?唉……真是……看你斯斯文文的样子,却连山人这点小小要求都不愿意做。俺可回答了你好几个问题呢。”
果然这樵夫也有些不快了。
李天启并不想显摆功夫,虽然他轻而易举就可以施展出来引路符、引火符等。
“看来还是担心别人偷学去了……”那樵夫诡异一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法术虽好需谨慎……莫要轻易泄天机……嘿嘿……”他摇头晃脑,边说着话,边大踏步往山下走,到山林深处时转而轻轻哼起了歌儿……
李天启听着这些话,感到像是那樵夫暗自嘲讽自己之意,倒也羞红了脸面,他的确觉得自己有些拘谨了。
但他突然像是明白了些什么,飞身追向那樵夫,可当他来到那山林中时,却哪还能寻见那位樵夫呢。
不,这不是真正的樵夫……此时李天启看着天色,居然没有一点变化,他从崖底上到山上,再遇到那樵夫,早已费时两个时辰有多,可这天色还是依旧原来的样子,那太阳居然根本没有移动过!
他是谁?他的话中难道是提醒自己要谨记那些警语吗?
难道还是在那奇怪的石窟中?
李天启感觉到了天旋地转……




轩辕圣灵石 第一百九十四章 出现军中
这处奇怪的峰顶上寒风凛冽,李天启冷得清醒了过来,他哆嗦着站起来,不得不再次运用宋伯暗中教习的内功心法。
一个时辰过后,他才感觉到了身上寒意顿然消失。
他看了看周遭的环境,果然自己还在这奇怪的山峰之中,依旧被裹在白云之内。
李天启忽然摸到了袖袋里的东西,他摸出来一看,居然是野山楂!
梦境里的东西居然又变成了现实的东西?还是现在依旧是梦中?
李天启真的有些懵了,他不知道现在是梦里还是在现实中,他也不知道是如何回到这峰顶之上的,就像是他从不曾再往下走过,他也没有去过那奇怪的石洞中一般。
李天启将野山楂又塞了颗在嘴里,却感到了极甜。
难道寓意着苦尽甘来吗?
李天启一阵苦笑,他决定再下去看看那奇怪的石洞。自己所遇到的那些奇怪的事情都是自己误入那奇怪的石洞里开始的。
他熟练地再次攀岩往下而去。
可他一直往下走了五六丈,却再也没看到那周边满是爬山虎与荆棘的小石洞。
这就太让人感到疑惑与不解了。
他再次攀回了峰顶。
峰顶上的风很大。
忽然李天启像是恍然大悟,他摇头笑道:“我看就是那天师道的掌门所施展的法术,为了困我在此,呵呵……折腾来折腾去,始终还是停留在此处,真是让人无奈啊。修为相差甚远,居然被耍得团团转,却终究还是未能走出去。”
一道灵光又闪现出来,咦,怎么忘了有神甲了,值得试试,否则困在此处也太让人纳闷了。他脚踏罡步,召唤出了神甲穿在了身上。
他看着四面环绕的层层叠叠的白云,深吸了一口气,他准备往下跳了,也许这一跳能成功,也许不能。
但他并无其他办法可想了,只能赌一把运气了。
那云层翻涌着,像是在暗讽着李天启。
李天启双手往前一挥,双脚往地上一蹬,整个人就向前飞扑出去,扑出一丈远,那身体就像块岩石般往下直落。
衣袂破空之声,李天启收紧胸前衣领,担心里面的东西都掉出去,也就这功夫,他已砸开了底层的白云,那些云层在他身后旋即又填补回来。
四处一片白茫茫持续了一会,视野豁然开朗,高山丛林、溪流河川随之跃入眼帘,武当山上天师道门派的建筑再次出现在他面前,而此时李天启已无暇他顾,他眯着双眼,极力想看到下面的情况。
他是往一道深壑落下去的,深壑下充满了雾霾黯淡无光。
李天启不由在心里默默祈祷着,他并不想跌得粉身碎骨,但他没有选择,只能这样逃出来,否则再遇到慕容少华回来的话,那他必然不可能再有机会逃跑,虽然此前他就已知道选择这条路的风险很大……
就在他坠落进入深壑中那雾霾之时,忽然眼前亮光一闪,他像是坠入了漩涡中,登时两眼一黑,再次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李天启又晃悠悠醒了过来,恍惚中他闻到了浓重的稻草味道,同时还感觉身上正被许多秸秆压着,正跟随着道路上下起伏着。此刻他像是坐在了一马车上,还听到了马蹄声,旁边也传来许多人的脚步之声。
李天启用力推开了身上压着的稻秸秆,爬了起来,这是一辆拉着一些稻秸秆的马车,此时正是行进于山路之中,而山路的两旁是一处山林,各自缓慢走着一列手握长枪的兵勇,这些兵勇都是一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虽然他们手上都握着一杆长枪,但却并不像是真正的大唐士兵,因为他们都穿着不同的布衣,各自都斜挎着包裹。
这些人显然都看到了从稻秸秆堆里钻出来的李天启,却都带着异样的眼神。
李天启以为这又是法术所产生的幻境,并没太在意,正在这时,一阵疾驰的枣红快马跑了过来,马背上是一个穿戴整齐的军曹,此人还未到眼前,但他手上的长鞭一挥了过来,那长鞭有一丈多长,此时挥打过来更是宛若一条活灵活现的黑蛇,他下意识地赶紧跳下马车,这才险险躲过了这长鞭。
长鞭打在稻秸秆上,扬起数十条稻草。
好几个兵勇看到军曹挥鞭出手,都早已躲开,此刻更是散开,都在远远看着李天启和那骑着马的军曹。
那军曹忽然笑道:“你这小子,有两下子,居然能躲过老子手中的长鞭。”此人面色黝黑,颇有一身兵勇之气,他约莫三十岁左右,却也是身材高大,骑在那枣红马上更显威风。
李天启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也有些恼怒对方不发一言,冲过来扬鞭就打,于是也不客气地问道:“这位军爷你也太过霸道了吧?”
那军曹说道:“这是军队,纪律不严则不成军,你在行军途中私自躲藏在拉草料的马车里,难道你就有道理了?”
李天启望了一下周围的人,问道:“可在下并非这里的兵勇,而是寻常百姓啊,这位军爷……”
那军曹却不以为然笑道:“小子哎,我看你人高马大的,也不想为难你,大唐正是用人之际,你快跟在队伍里,否则真的要对你不客气了。”
李天启正待还要说些什么,却被一旁走出来的一位汉子连拽带扯地拉到了那些看热闹的兵勇中。
李天启还想要说些什么,可那汉子却做了噤声的手势。
那军曹见状,对着四下看热闹的人说道:“大家都精神点,路还远着呢!”说完调转马头,又往前面奔去。
人群又恢复了方才的阵形,再次缓缓向前开进。
那将李天启拽到一边的汉子低声说道:“喂,你小子不要命了?”
李天启虽然方才还有些抗拒,可眼下看到并无发生什么事,也就跟着走在了队伍里,此时听到那汉子说话,他不解地问道:“怎么了,你们到底要去哪里?”
此时李天启看到了那汉子后面还紧跟着一瘦小的年轻人,那年轻人像是有些腼腆,只敢偷偷瞧着,但一接触到李天启的目光,赶紧就转移开视线。
那汉子笑道:“当然是打仗啊,南诏诸部落与我大唐开战了,热血青年无不应征入伍啊。”
李天启诧异道:“什么?你们是去打仗?”
那汉子不解地问道:“你好像并不知道?你难道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吗?不然你为何偷偷一直躲在马车里方才才出来,不正是为了应征入伍吗?”他瞪大双眼,“放心吧,我会照顾你的。”
“我……”李天启却说不出理由。他看到了那些年轻人都望了过来,他并不想打击这些保家卫国的年轻人。
李天启此时看到了那一道残阳映红了天边的云霞,而他方才钻出马车时看到的那日头与山顶还是有些距离的,可此时却已日薄西山。
这不是梦境,至于他怎么来到了这里,却难以解释了。
李天启微微一笑,既然已来到此处,先看看如何情况再说吧,反正他也想不到要去哪里。
“对咯,既然来到了军队里,就别怕。”那汉子看来真以为李天启是因为突然害怕才躲进了马车里。
看到此人也有二十五六岁,李天启于是问道:“这位大哥,请问尊姓大名?”
那汉子听到李天启的问话,于是回答道:“姓南宫,单名一个字朔。你呢?”
李天启抱拳道:“我姓李,名天启。幸会了,南宫大哥。”
南宫朔点头道:“李天启,嗯,有点意境。”
李天启笑道:“难道南宫大哥还懂看相?”
南宫朔道:“不是看相,而是你这天启两字有点含义,似乎有点蕴含什么天机之类的意思。当然,我可是瞎蒙的,你也当笑话听听也就罢了。”
李天启想了想,他一直倒没留意自己的名字还有这层含义,突然听着此人说起,倒有些触动,而自己自幼戴着的草绳项链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南宫朔此时再问道:“天启啊,你哪里人啊?”
李天启说道:“我清水镇的,属于廉州城,位于岭南道区域。”
南宫朔点头道:“廉州城与那南诏诸部的东西部倒也有些毗邻,未曾想你却是来自这么远的地方。”
“是啊,说来话长啊……”说到这里,李天启看了看行进的队伍,周遭都是生僻之地,他回头向南宫朔问道:“南宫大哥,我们现在是在何处?”
南宫朔看了看环境,说道:“如果我没说错的话这里应该是川蜀境内了。”
李天启想了想,川蜀之境离武当山也是千里之遥了,未曾想从那奇怪的山崖跳落,结果却来到这里,而且这队伍看样子还得继续往边境走。
南宫朔看了一下李天启笑道:“还有一个月应该就到了。慢慢走吧。”
李天启想到了苗疆的陆琳琅,她不是也在川蜀之地吗,她现在在何处呢?遂问道:“不知此地离苗疆可远?”
“都在那边呢,如顺路,或许还经过。”南宫朔看了看天色又说道:“夜色渐暗,待会就要安营扎寨了。”
那日头已没入山边……
果然,南宫朔的话还未落,余音在耳,前方就传来了将令,命令众人就此埋锅造饭,安营扎寨。
1...8485868788...3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