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掌天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王命急宣
”
咦唔啾叽
神意传念碧游鲸,一声嘹亮鲸鸣响彻此间天空,下一刻,三人已经消失在云海里。
第382章 了尘缘(下)
大好清晨,辛城张府内,正高座堂间拿着半杯茶吹晾的张明远忽而抬头向门外看去,正巧看见钟紫言笑望着他。
“回来了快快入内,好些日子不见,你事情进展如何”
人老了以后,会有异常平淡温慈的气场,越是年轻的时候位高权重,越是经历诸多波折的人,老了以后这种气场越强。
张明远这半年来心情舒畅很多,整个人显得年轻不少。
钟紫言慢步走进堂里,与他一同落座,沉吟片刻,回道“我凡尘俗事已了,要说还有什么放心不下,唯你家即将到来的祸乱之事。”
张明远本是温和宁静的笑颜逐渐凝重,“你也算到了”
“梁国国君离世,新帝久久难落人选,各个州县的日子并没有听上去那么好过,此间自会有一段战乱。”钟紫言捋须盯着张明远,他在观察张明远的神态。
张明远故作平静道“朝中大事连连,储君多半被西华观挟持,各地藩王回到领地以后,必然会有一段时间脱离朝廷掌控,这也是在所难免。”
钟紫言将一杯茶水慢慢饮尽,站起身来负手走到门口,望着院中树叶滴落朝露,直言问了一句
“你可是想要趁此机会佣兵划江而治”
张明远目光一滞,凝眉瞪目,堂里陷入沉寂良久,他才哈哈一笑,释然摇头“果然瞒不住你。”
钟紫言颔首回身,再次落入席间,“五十年来,你之命运多受他人操弄,好不容易攒下偌大威望和基业,无奈躯体垂老,已难再上马争杀,子嗣稀缺注定亲族不足以成大业,故而你多有布设子孙后路。
而我的出现,使你病体康复,恰逢梁国旧王驾崩,这等天赐良机,却是改朝换代的好时候。”
见张明远不置可否,钟紫言继续道
“我带着孙儿游历梁国诸地,你之名望已然深入各处武府文人心头,北到白云城,南至横沥商盟,多少英才俊杰视你为人臣榜样,多少士子视你为儒门圣贤,多少江湖游侠对你在朝为官投以赞崇镖票。
这,想必是你一生所谋吧
而今时机成熟,你多年屯兵屯粮,可自南北江河划下关隘,以百姓食用诱人过江,以七州富庶坚守各地敌方军卒,只需熬个年,梁国国威一落千丈,民众尊拜你为当世圣人,后续教谁称帝,自能水到渠成,对否”
张明远久久无言,最后笑道“知我者,紫言也!”
“可你有想过这样一来会有多少百姓冻死雪中、病瘟染体、易子而食”
听钟紫言问他,张明远神色逐渐严正,沉思片刻,眼中善恶之光明灭来去,最后自袖口掏出一卷奏书,“我知你一生尊善,可这世间哪有什么善恶之分,当年我从军五载走遍各地战场,眼中尽是尸山血海,多半伤亡都是官民相争所致。
我上疏奏请国君,换来的却是三年牢狱折磨,天家从来不是在养民,而是在牧民!”
钟紫言翻开那奏书,入眼尽是赤诚真言
兵部南岳镇江府主事,
臣张明远谨奏。
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
……
臣,受国恩厚矣,请执有犯无隐之义,披肝沥胆,为君上言之。
……
各地郡县官府门下,百姓倒满大雪之中,街道瘟疫之源久久难散,致使妖物现世民不聊生,此亦是长治久安之法
……
夫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君上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竭忠,为君上言之。一反情易向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决焉,伏惟君上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臣不胜战栗恐惧之至,为此具本亲赍,谨具奏闻。
读罢奏书,钟紫言叹了口气,对张明远心中先用划江而治,后求国朝统一的想法理解很多
“人道轮回,当年你却是一片赤诚,这等浩然言论,非朝夕可以笔书。
即便如此,我也难信你之后辈能如你一般尽顾民生,合该此间已无我牵挂心事,如何计断,全由你预谋来定。”
顿了片刻,钟紫言又道
“你我自小同窗苦读,而今我已明晰凡俗前尘因果,最后凭心赠言一二,以全相交之谊。
梁国外敌不多,但物产与人口供给难平,此为战乱不止之根本,若要长久安定,民食必须解决。
天地万物皆有轮转周期,凡俗王朝亦然,若真能长治久安,也不是什么好事,此为二理。
将来有一日你家若当了梁国共主,自会有似我一样的修真之人来负责接引灵根幼童,教育子孙大可不必心生妒恨。
言尽于此,梅酒情义已了,我也该走了。”
钟紫言起身执礼拜别,张明远急促拉住他的手,“你我兄弟才见了不过半载,何不再逗留一些时日”
钟紫言爽朗笑叹“这次倒是你不太干脆了。”
二人相携走出门庭,钟紫言看着天上湛蓝之中飘荡的白云,道
“你看这天上的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不必远送,你我他日有缘再见。”
张明远心中忽而生出无尽的不舍与失落,“紫言,为兄最后想问,张家所谋之事可能成我寿元还有几何
紫言!紫言……”
张明远追着跑了几步,眼睁睁看着那个鬓角霜白的黑衣道人渐行渐远,飘忽消散。
他看着天上聚散离合的云,呢喃道“云有聚散时,人无再少年。”
这一别,想必就是永别。
多年以后,梁国南北两地重新统一,那时的张寿阳怎么也没想到他会被自家老爷子推上帝位。
而张明远在最后辞世时,躺在藤椅上嘴角笑喃安抚自家孙儿这短短的一生,你不妨大胆一些,莫为仁义所累,只管凭心治世,人道轮回,自有出路。
第383章 多多进宝
自天上向下观望,整个福州几乎没有一片清明的地段,都是灰雾蒙蒙,稀薄不等,若不深入其中,难见真容。
距离钟紫言三人离开江北辛城已经过去五天,午间来到福州地界,打算先找个山头落脚休整一二。
钟守一兄妹二人被钟紫言安排去了辛城外的烟波古刹暂时居住,估算日子,谷三铜不久后就会去到哪里,届时更不怕他们会遇到什么危险。
出来做事,带着那两个孩子多有不便,临走前,钟紫言给钟守一留了不少保命的宝贝,还把那座山头用迷阵布置了一番,凡俗山民官兵是决计进不去的。
此时三人进补灵气丹药,陶寒亭遥望远方迷雾,皱眉恨道
“前两次亦是匆匆而过,只觉得这里面好几股危险气息,想必是别处跑来的妖物精怪,清灵山乃是三阶极品灵地,若真是使得灵脉破损泄露,实该把那柳家整族抓住挫骨扬灰!”
任谁的东西被别人抢去糟蹋了,都会愤恨至深,陶寒亭当下越想越气。
常自在小口抿了酒水,道“您莫急动火,说不定是其它异宝诞生,才使得这偌大地域瘴雾氤氲,看不清景象。”
钟紫言捋须笑道
“慢慢来查,我们的时间还很多,梁国之行,我已感受到些许模糊凝丹契机,冥冥中觉得此行必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
“哦掌门若能结丹,咱这一门在槐山的话事权自会更高,届时领兵东返,人手何愁不够哈哈哈。”
陶寒亭闻言喜色大笑,连带着常自在也信心倍增。
钟紫言轻笑回应,安排二人好生休息,接下来一旦进入福州,必然要提起精神小心谨慎。
面上虽然鼓舞了同行的二人,心底里却是叹息一声,事情远没有他说的那么美好。
虽说的确感受到了凝丹的机遇征兆,但同时还伴随着深深的危机感,胸腔内多次心悸已经说明这条路走下去一定会遇到大危险,可这种事哪里能告诉二人。
即便是凡俗将领,也得具备一些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品质,他身为修真门派一门掌教,岂会因为感觉有危险就劝告门人弟子速速退走。
所以该鼓舞士气还是得鼓舞,大危险往往伴随着大回报,他钟紫言活了七十余年,经历过多少风浪,岂会因为畏惧而不敢迈步。
三人休息到下午,踏上碧游鲸背直入福州迷瘴之地。
巡查游览福州只是第一步,一旦弄明白这里发生了什么,他们很快会去通往濮阳河域的那三家山门附近,钟紫言作为掌门,势必得了解清楚将来要报仇的几家敌人实力到底有几何。
福州向来多山多湖,因为这里有一座三阶极品灵地清灵山的缘故,致使其余周遭攀附的林地鱼池时不时诞生一些奇异生灵草木。
到了深夜,三人落在一处湖边树林,陶寒亭掐诀施放驱雾术,方圆五里的瘴气氤氲尽散,独留湖心一棵被浓雾包裹的露头粗木。
常自在两步飞至湖上,很快将那灰不溜秋的巨木拔了出来,带至钟紫言面前,问道“掌门,这是何物,竟能源源不绝催生瘴气”
陶寒亭也颇为好奇,他在黄龙殿久经商事,可愣是没见过这种东西。
钟紫言负手捋须观察,见巨木粗有一抱,长有三丈,根部肉筋扭曲,回忆过往看过的古籍,平静道
“这应是墨根芽幼种,古籍记载,能噬灵生毒瘴,转化极快,一旦长成,其枝叶可寄养出成群稔兽。”
“啊,原来当时那群黑杂毛就是被这东西喂出来的”常自在回想起他当时初救钟守一的场面,那些陆地行走的黑羽人雕一个个都带着邪异的气息。
陶寒亭道“如此看来,此物既是福州被瘴气灰雾遮盖的罪魁祸首,那必定是有人特意投种,居心何为”
钟紫言沉吟片刻,猜测道“墨根芽乃是邪物,投种之人多半不是道门正统弟子,若是旁门左道散修之属,多半为的只有财利。
先把他烧化!”
常自在口中吐出赤焰,直接将巨木焚成灰烬。
钟紫言又想到一个既定的事实“福州凡俗民众已被驱出本地,做此行为,定然不是妖魔,看来清灵山又有一场祸乱。”
陶寒亭看了看夜色“掌门,事不宜迟,咱们赶紧去清灵山看看,也许到了那里,自能发觉实情。”
钟紫言颔首欲要招呼二人起飞,突然急速施出封灵隐匿之法。
陶寒亭还在诧异,却见常自在指着夜色里悠哉哉飞来这边的两个人影,那两个人影虽然明面上大摇大摆,但时不时左顾右盼的脑袋暴露了他们胆小谨慎的心理。
“朱明空,你倒是快一些,大半夜拖着老子跑这么远,快到目的地了,反而拖拖拉拉,真是磨叽!”
话音中满是大哥对小弟的不满抱怨之意,被唤作‘朱明空’的人影越走越近,样貌也逐渐清晰,个头不足半人高,面庞脑袋竟然和岁的幼童没什么区别。
钟紫言三人就在树林里平静观望,那二人中的另外一个长的瘦瘦高高,背一把玄铁剑器,三色道袍上好几处布袋特别明显。
“李哥,你莫急哩,我这不是查探周遭有没有别的山鸡野兔嘛,万一被旁人横叉一杠,咱们亏不亏。”
朱明空模样虽是幼童,眼珠子却格外精闪。
观其神情,对身边的瘦高个儿倒没有什么畏惧,可能二人常年呆在一起,早已习惯了彼此的沟通方式。
姓李的年轻人报手环胸,催促道“你快些动手,别磨磨蹭蹭。”
朱明空穿着比自己大一号的青空道服,两手合十,默念咒诀,小脸上摆出极其认真吃力的表情。
“乾元敕令,多多进宝!”
不一会儿,他手中金光闪烁,一枚金灿灿的铜币虚影笼盖整个小湖,随着时间拉长,那虚影向下散发吸摄之力,水中好几柄生锈的剑器和一个长条木盒被捞扯出来。
“诶,还真有宝贝”姓李的年轻人赶紧把那些东西揽入手里。
朱明空收了术法,小手在身子上摩擦两下,快速凑近姓李的青年人身边,“李哥,有什么好东西。”
两个人就像是刚刚盗墓成功的小贼一样在湖边挑挑拣拣,最后姓李的青年人把那几柄剑器都扔在一边,咒骂道
“竟然还有人骨做成的破剑,都是些什么鬼东西,害老子大半夜白跑一趟,真是晦气。”
朱明空劝道“李哥,这不是还有一个桃木盒子嘛,拆开看看”
姓李的青年抬手随意一掰,竟然没有掰开。
“咦”连着掰扯了两三次,他怒骂道“破东西,怎么拆不开”
朱明空沉思了片刻,双手掐诀灵气汇聚,一指打在木盒上,那木盒‘嘎嗒’一声震动,内里透出翠绿色光亮。
二人惊瞪双目,很快拆开木盒,将里面那柄翠绿色匕首拿了出来,李姓青年喜上眉梢
“一阶上品!赚大了,造化啊,小银宝儿,你这法术这次终于显灵了。”
“嘿嘿,赚啦赚啦。”朱明空自己也格外欣喜。
两兄弟高兴的像个初次挖到宝的孩子,正准备收拾东西赶紧离开时,身后冷不丁探出一个憨厚的大鼻子中年道人,“啧啧,好东西啊!”
二人头皮即刻炸毛,这阴黑夜色里,任谁突然出现在背后,不得吓死个人。
“妈呀,鬼啊!”朱明空当即被吓得瘫坐在地,李姓青年刚跑出去数步,回头见自己的搭档兄弟已经腿软走不动路,只得反身鼓起勇气走到常自在身前提起自己兄弟,然后执礼一番,哆嗦转身欲要退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