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综历史]衣被天下(无CP)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洛娜215
木白白眼一翻,刚想反驳,捧着一个盒子走出来的阿土吭哧一笑:大郎背么么诗啊,来个倒背《论语》啊,一定醒目。
哎哟,大郎还有这本事?围观的商户本就比较兴奋,闻言更是造作了起来,纷纷怂恿木白现场来一个,引得木白踢了阿土一脚:胡说啥呢,我哪会那个。
而且起哄的商户不知道他们情况你自己不清楚吗?再重复一次,我们是云南选举出来去应天府参加科考的!能不能有点自觉啊!
要是以后被人扒出来咱们在路上对着太子的座驾倒背《论语》,不得被读书人骂死?
这还要骂啊!阿土显然不知人间险恶,一开口天真极了。
木白深沉点头,用土话道:我家先生在我临走前提醒我了,中原的文化人坏得很,特别会来事,屁大点事都喜欢揪着不放。
咳咳,其实老人家的原话只是让学生谨慎为之,并没攻击老家的读书人,只不过木白一向很善于过度理解没办法,自家先生说话特别含蓄,如果不多联想一下就没办法沟通啦!
听着!木白将蠢蠢欲动的几个小伙伴重新拉回队列: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抓紧时间在太子车架到达之前赶紧把长安城逛一遍玩个痛快,然后赶在太子离开之前出来,坠在太子车架的后面,这样才不虚此行!
他拽着特别想要看太子的阿土脖子摇了摇:你清醒一点,你想要看太子的话科举考好一点就成了,但是想要看一个万人空巷的长安城可就只有这一次啊!
你不想看看那个【长安一片月】的长安吗?
阿土被摇得灵魂飞走了一半,闻言后坚强得举起了手:可是现在是朔月啊。
朔月的月亮只有一丢丢,观赏度真没有太子高咧。
作者有话要说:晋江把我作话吞了,悲伤的作者什么都不想说了呜呜呜!!
昨天辛辛苦苦码的作话,愤怒!
小扬子鳄很可爱的,长大了就虽然也是一条俊美的有圆眼睛的鳄鱼但是它腿短啊嘻嘻嘻。
成年扬子鳄身长1.52米,身体和尾巴一样长,所以没有意外的话骑鳄鱼这个事文儿是肯定做不到了。
老朱家养宠物路子都很野的,其实一般开国男性荷尔蒙很浓的时候大家走的都是野路子,就北面邻居那种野路子类似,但咱们动物比北边多,所以
文儿到了京城就会发现,自己这才哪到哪哟。
木小白才是一道清流!
木小白:不,我已经养了一个最厉害的吞金兽了(疲惫)
第48章
在木白的不懈努力下,他最终成功说服了花心的小伙伴们一起去长安城耍了一波。
其实总体来说,长安城内部的情况并不像罗老先生说得那样不堪,毕竟大明在此驻军耕耘已有十年,若说还是和以前一样,那只能说此地的管理者不精心了。
如今的长安城外,城墙的防御工事已经全部修筑完成,青黑色的砖石似巨人般耸立,墙上用以瞭望守备的城楼在日光下明光赫赫,远远就能看到立在城墙上守卫的兵士,以及一面面明字大旗。
川蜀之地虽然也有城墙城楼,但囿于地形,其厚重感威严感远不如长安城。
虽然寄宿于人类体内降低了不少敏感度,但当距离长安城还有百余步的时候,木白还是感觉到围墙内部有一双眼睛缓缓睁了开来,对方的目光无声地锁定了他们这一行。
对方王气尚存,但气息虚弱,就像是一个已经千疮百孔的王者,在尊严和责任的趋势下拄剑而立,竭力守护着身后百姓。
木白抬头看了那边一眼,在马上微微欠身表达自己的无害,他的身上也有王气,虽不是同出一脉,但彼此之间也能相互感应。
果然,在他示意自己只是来拜访后,对方的威势渐渐散去,态度亦是变得温和,就连穿城而过的寒风都缓了不少,似乎是在欢迎他的到来。
在木白表示对方的新衣服(城墙)很漂亮之后,对方整个气息变得欢快了起来,卷过来的风都带着股荡漾的气息。
那么开心啊?这长安城的守护灵看来是位女性不过是爱美的男性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这儿是秦汉的都城嘛,木白印象中这些人的祖先还挺爱美的。
就在他暗戳戳地同这位友好的守护灵打听消息的时候,阿土有些可惜地说道:这些城墙都是新造的吗?那之前的秦汉城墙都没有啦?
对于土生土长的云南人阿土而言,他的家乡汉地最早也是最开始的沟通便是起于秦汉时期。
秦王嬴政在云南派官置吏,中央王朝正式宣布了对滇地的治理权。
汉武帝刘彻平云南,当时的滇国举国投降,滇国灭,云南正式归于西汉版图,他们也正式有了云南这个名字。。
虽然此后随着中央王朝的起起落落,于云南的统治亦是有紧有松,但对云南人来说,秦汉两个朝代于他们的意义终归是与别朝有所不同。
因此,在得知如今入眼所见的城池均为明造后,阿土免不了有几分遗憾。
其实,原来的城墙倒也不是完全没了,只不过是看不见了,在还是在的。
唐皇城在修建之时便以秦汉的城墙为基础搭建,现在的城墙又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所以理论来说,秦汉的砖石应该是在如今明城墙的最里面。
罗老先生远眺长安城门,见上方箭楼耸立不由眯眼:我听闻这东门在修建之时还建了瓮城,不知我们入城能不能看到里头的模样。
应是看不到的吧!木白也有些好奇,若是被普通人看到了内部设计,岂不是很容易将信息暴露给细作。
哎,老夫真真想看看这长安的瓮城,听说此处的瓮城之复杂仅次于应天府的聚宝门,老夫着实是有些好奇,咳咳,当然,若是能爬上城墙看便好了。
这显然就是异想天开了。别看现代人出去旅游时候还能在城墙上骑骑双人自行车,但在任何朝代城墙都是擅闯者死级别的军事防备区,当地的居民都没有上城门的资格。
就算入伍从军,除非极少数缺人的军队出于防守的需要,一般正常编制的军队能够上城楼都得是有好几年当兵经验的兵哥。
一个是守城也是需要技巧的,城门守将面对的兵士要更狡猾也更不怕死,新兵蛋子应付不来,另一个就是出于忠诚度的考虑了。
从高处俯瞰的视角可以看到不少秘密,尤其是最重要的防守弱点、巡逻间隙,还有粮草兵器库房等等都会有可能暴露,这些秘密要是被不那么可靠的人看了去可就糟糕啦。
道理大家都懂,但耐不住人好奇啊。
木文扬起了小脑袋,见罗老先生每根胡须都写着好奇的模样,也跟着起了兴趣:罗爷爷,瓮城是什么东西?
文儿知道瓮中捉鳖吗?罗老先生将胡须整理好,一本正经地同小孩解说,鳖这东西极其狡猾,逃起来还快,但是如果把它放到了瓮中嘿嘿,那就是信手拈来。瓮城就是这个意思。
说着,他示意木文去看他抱着的那个锅啊不是,是猪猪鳄的小窝,瓮城是一种防御设施,其实就和你这锅一样,城门和城墙就是锅壁,你那猪猪就是敌军。纵然它在里头怎么打转,锅子不倒,它就爬不出来,只能任由你拨弄。
木文下意识地伸手护住了心爱的小宠物,圆溜溜的大眼睛里面射出了一道警惕的光,总觉得方才罗老先生的眼神有些危险呐!
木白干咳两声解释道:其实造起来很简单,就是在城门之中再建一道城。而在防守时候,官兵会故意让敌人攻破一道门,然后想法子封住外头的大门。如此,这些人就全然暴露于两道城门之中,进不得退不得,此时只要布置兵士站在周围的城墙上向下射箭即可有效消泯敌军的有生力量。
若是按照汉末的兵器武械,这样的一个城,无十万雄兵不可破,代价太大,如此,要攻破这座城,恐怕只有引水或是以火攻亦或者攻心为上。罗老先生想着想着眼神便有些痴。
咳咳咳!木白赶紧打断他的话,再过几步就要入城了,这时候说什么火攻水破的,被人听到的话,恐怕他们一行人都要被逮进监狱去慢慢交代了。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木白总觉得前方的小吏似乎往他这儿看了一眼。
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第一重镇,即便如今已经寥落,来往人口也相当多,木白等人排队便排了近半个时辰。
好在他们一行人除了有一辆马车外所带之物都比较轻便,没有花太多时间在检查上。核对了他们的户籍册(云南四人组的新版户籍册还遭到了守门小兵的围观),缴纳了入城费,登记了户籍之后,一行人便被准入了。
刚一入城,木白便拉着几人径直向着长安城北部冲去,他的目标是长安城标志性景观曾经的太极宫,现在是大明西安府办事处所在。
说是太极宫,其实昔日巍峨壮美的大唐三大内之一早已经毁于战火,勉强保留的大部分建筑也在宋朝时被拆得差不多了,如今这儿的房屋其实是金元时期的建筑工人依太极宫宫殿样式仿造改建的一座小宫殿,其实已经唐宋时期大不相同。
但也可以让外行的游客朋友们以小见大一下。
几个人探头探脑的模样已经不能简单得用可疑两个字来形容了,引得守府衙内时不时投来警惕的眼神。如果不是这些人一身的外族服装,加上满脸游客风的小表情,估计衙内就要拿着铁尺上前盘问了。
别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各种造房、造楼狂魔的印象,其实总体来说先人们还是比较节约的,尤其是在开国初年大家手头都比较紧的时候。
若是遇到了朝代更替,一般后来的都是捡着前朝留下来的资源修修补补继续居住,只有房子实在破败不堪了才会直接拆毁重建。
所以,偶尔也会发生一些比较尴尬的情况,比如这儿以前是王府、皇宫,但现在只是一个办事处,住等级不符的房子一个不小心就小命不保,尤其是在眼中容不得沙子的朱皇帝手下讨生活,这点务必需要注意。
什么?地处偏远?偏远也不行,朱元璋洒满全国的儿子们了解一下?
虎父无犬子,老朱家的儿子们在驻扎在当地,除了承担驻守任务外也有监察百官的责任。虽然因为皇子不干涉当地的政务,可能在某些方面发现不了当地弊政,但住错房子这么大的事肯定是躲不过他们个个都是5.0的满格视力的。
其实,这种情况还不是最难处理的,最麻烦的是当你已经搬进去了,结果突然被丢过来一个藩王,人占据同一块地一起办公这才惨。
比如西安府就是如此。
所以,木白等人就惊奇府衙只占据了原太极宫保留良好的宫殿的一小格,后面全都被封住另外改门当做秦王府的情况。
不过宗室和官员毗邻而居,你们都不觉得尴尬不自在的吗?这两个是天然的对立方来着。
当然尴尬,西安府知府很想搬家,奈何秦王在抵达西安就藩后就大兴土木,各种改造改建,屡次得了朱元璋的批评不改,最后招来洪武帝的斥责才停手。
秦王是太平了,但西安府却被顶在了杠头上。
他们也想搬家啊,但是搬家就得造房子,就得发民役,西安府本身劳动力就有限,之前已经被秦王征调过了,短时间内他们肯定是不能再发民役,起码得让老百姓歇息个两三年才行。
不发民役不造房子自然就只能这么委委屈屈地憋着啦。不说他们,隔壁秦王看着他们占用了自己府衙一块地方也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时不时就溜达过来唉声叹气,搞得西安府知府心情很差,下头的员工们也很暴躁。
不过这两天西安府知府心情肉眼可见地转好,因为太子要来啦!
别误会,知府没有拍马屁的意思,但太子作为一手将弟弟们拉扯大的长兄,所有的弟弟都很服他。
对于难搞头铁的秦王来说,某种程度上太子的话比老父亲的话都要有用。
到时候等太子来了肯定要问询当地政务,他就小小地提一下,太子肯定能明白他的意思,嘿嘿。
不过,知府的意愿只达成了一半。三日后,太子抵达西安府后,许是因为太子要赶着回应天府过年的缘故,也有可能是在前几站遇到了什么意料之外的问题,这次来西安府听他汇报的太子殿下颇有些神情不属的味道。
抱歉,孤可能是有些疲累,烦劳你再说一遍。朱标太子今年尚且不到三十,继承了父母优点的他眉目俊秀,面上更是时常带笑,谈吐风雅,举止间进退有度,单看长相恐怕会有人将其误认为是一介文弱书生。
若是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位自幼得名师教导,年少时便辅助父亲治国理政的大明太子生于乱世,长于军营,十来岁时便帮着母亲一同守过城、做过后勤工作。
稍大一些后,他在辅臣的引导下以稚龄之身承担了父亲不在时后方大部分的军事政务,在朱元璋最艰苦的岁月里,他都将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维持住了前线的巨额开支。
正是因为他的优秀,朱元璋在自立为王的当天便将他封为吴国太子,此后更是让他登上大明太子之位,从始至终,无论文武勋贵都无一人有异议。





[综历史]衣被天下(无CP) 分卷(39)
这些特殊经历令朱标看起来就比之同龄人沉稳许多,不过别看朱标看着仁善斯文,其实他满身的腱子肉还真不比别人少。尤其他还是兄长,还要为一个个冒头的小萝卜头做出表率。
是的,即便已经这么忙碌了,他还不忘紧抓弟弟们的教育,朱元璋的几个稍大些的孩子无论文武都是朱标帮着开蒙的。
朱标虽然很少上场厮杀,但他亦是师从名家,弓马角斗一样不差,他是朱元璋一生最大的骄傲,是弟弟们信赖尊重的兄长,也是群臣无论文武都敬仰并且期待的存在。
只除了一点,在先太子妃过世之后,这位太子殿下迟迟不愿意立继妃。
不过总体来说这点问题不大,毕竟先太子妃已经诞下两位嫡子,继承无碍,唯一的问题是,太子毕竟是储君,如果没有太子妃的话,日后后位便会生出几分动荡,不过那也是未来的事。
因此,当听闻太子表示疲累的时候,西安府知府自然不会不知趣地继续汇报工作,而是立刻表示为太子安排寝具请太子安歇。
不料太子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去找弟弟凑合一晚就是了,顺便他不省心的二弟谈谈心。
于是,顶着告黑状知府尴尬的面色,朱标走出了西安府大门,他并未骑马乘车,而是脚下一转,向着秦王府大门走去。
因他是临时起意,负责保护他安全的金吾卫和羽林卫来不及疏导人群。不过,此处本身就是行政中心,敢在这儿闲逛的人也不多。
只除了一天前刚前往咸阳原看完泾渭分明景色,现正急匆匆南下的木白等人。
秦王府位于西安城的中轴线上,是入城的必经之路,不过一般百姓在入城后宁可多走一点路也要避开王府方向,免得倒霉冲撞了谁。
虽然明朝没有这方面避讳,但经历金元王朝统治的当地人太明白什么叫欲加之罪了,多走一点路总比多一点麻烦好。
但一心参观的木白等人就是有心想要看看昔日宫殿的模样,所以回城时候并未绕路,于是两方人马便碰上了。
远远地,木白一行人那迥异于当地人的服装马匹便吸引了守卫部队的注意,不过还未等他们上前控制,那边的人便主动停步,遥遥下马,朝着他们作揖。
因太子之前吩咐过莫要惊扰百姓,兵士们便并未上前,只是远远注意着他们的动静,尤其是手部动作。
不得不提,在火器出现了后,对于兵哥来说,防刺杀压力的确增加了不少。
他们的吐槽如果被未来的兵哥们知道了,他们一定会觉得老前辈抗压能力太差。
如今的火器都需要以火引燃,无论怎么隐蔽,必定会要引火线点火器,这就大大增加了反应时间。
再过百来年他们应对的火器可是燧发式,防守的难度那真是杠杠的。
而且如今的火器准头和冲击力都要远远弱于未来,将来的火器创口基本都是贯穿伤,一旦重点部位中枪基本一脚已经踏入阎王殿了,哪像现在主要是以擦伤为主哟!
当然,没有被重点防卫也多亏了木白图方便将马车放在了旅舍,轻装简行,否则若是他们带了马车,那肯定是要被拦截搜查的。
似乎是从兵士们的警惕方向察觉到了什么,朱标抬起头看向了那一行人的方向。他们如今间隔足有五百来步,这个距离已经是人类清晰辨物的极限,因此,朱标只能远远看到那儿站着三大两小五个身影,其余一片模糊。
正在此时,晚一步得讯的秦王府正门洞开,穿着常服的秦王朱樉疾步而出,左右张望,他一眼就对上兄长含泪的眼眸,顿时大受撼动,兄长竟然思他如此!
快一米九的肌肉汉子当下也闪出了泪花,快步上前握住了他兄长的手,兄弟俩把臂相看,朱老二一句带有浓厚本地气息的方言脱口而出:哥哥啊,我可想死你了!
朱标:
作者有话要说:朱标:弟弟都是债。
木白:同感,还好我只有一个弟弟。
朱标:这种痛不能只有我一个人。
老朱家最新规矩,皇孙过学龄都得来应天府上学。
您已获得堂弟若干,您可组建萝卜头军团,请问是否组队。
被萝卜头爬满的皇长孙木小白:??
朱标:崽,堂弟也是弟啊,你弟弟是不多,但是你叔叔们都很给力呢。
第49章
远远参观过大明太子之后,木白一行人重新踏上了旅游之路。
不过因为他们准备蹭太子的安保设施,所以为了避免赶不上大部队,他们也不敢走得太远,主要的参观地点都是西安城内。
在相继刷完了大、小雁塔后,木白一行人将旅游目标转为了寻找美食之旅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老城自有其独特的味道,陆陆续续被迁移而来的移民们也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了不同的烟火气。
因为毗邻西北,加之是交通枢纽的缘故,在西安可以吃到来自各地的美食,而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羊肉。
可能是因为原材料比较丰富的缘故,在这块地界上,羊肉的料理简直被玩出了花。烤羊肉是基本,涮羊肉是升级款,另外还有精心调味的藏书羊肉以及口感特殊的羊肉冻,但论最原汁原味的还得是手抓羊肉。
木白他们下榻的旅社的老板是老咸阳人,一听他们说想要试试手抓肉便给她们推荐了一家坐落于小巷深处的夫妻店,店主似乎不以营业为生,店面极其狭窄,一次只能招待一桌客人,据说每天都是大排长龙。
不过许是因为当天刚下过雨的原因,木白他们到达时候居然没有客人,一行人欢欢喜喜地捡了个漏。
店家号称他们家的羊肉来自宁夏,羊肉质嫩,膻味更是淡到水煮都没问题,当然,为了使得肉味更富层次,在水煮的时候,商家还是添加了姜片和花椒调味的。
这里必须说一句,比起丢羊肉入锅时候的豪迈,店家撒花椒和姜片的时候可以说是论粒数着撒的。
起先木白等人还以为这是为了精准调味,还颇为佩服店家的细致,后来才发现这是店家不舍得用调味料啊!
这让生在花椒和生姜主产区的四个云南人都感觉非常不可思议,在云南,花椒和生姜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尤其是生姜,那更是丢在地上就能活的。
说难听点,姜在他们那距离成为杂草也就一线之遥,如果有没吃完的姜头,那是宁可舂碎了也不能随地乱丢的,否则春天一小块秋天一大丛,特别有碍观瞻。
花椒毕竟是小乔木,生长速度比起草本的生姜要慢一些,但在云南也属于随处可见的作物,尤其在木白老家所在的滇北地区,每年到了夏季,空气中都是花椒特有的香气。
云南的花椒相当有名,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村民都会上山采摘花椒然后卖给收购的商人。不过,这件事和秀芒村没有关系。
花椒所散发的刺激性气味本质上是为了驱赶天敌昆虫,因此在没有化学防腐的时代里,花椒最早是以驱虫以及香薰品的身份登上舞台的。
至于人们是怎么发现它是极其优秀的调味料呃,这大概某个不差钱的人灵机一动的结果吧。
所以,花椒也是以桑蚕养殖业为主要产业的秀芒村避之不及的产物,毕竟蚕宝宝其实就是昆虫嘛。
其实,对于秀芒村来说,除了会伤害蚕宝宝这一点外,花椒还有一个很麻烦的问题,那就是花椒树的尖刺容易划伤手。
缫丝是一项对于手部有极高要求的产业,不要说手上留疤了,就连肉刺都不能接受,而花椒偏偏很容易给采摘者造成伤口。
不知道这植物在进化的路中到底遭遇了什么,花椒身上用以防卫的刺堪称密密麻麻,也就比好吃的月季蔷薇少一点。
但比起月季蔷薇更麻烦的是,云南人在采摘鲜花时候尚可以避开刺只摘取花朵部分,但采花椒则完全躲不开。
它的刺极其坚硬,可以轻易穿透手套不说,由于花椒的果实是结在树枝上,若是用剪刀修剪还会影响产量。所以,花椒唯一的采摘方法就是直接用手。
更糟糕的是,花椒的香气来自于它的油腺,从成熟到巅峰不过几日时间,这逼得椒农必须提高采摘速度。每年的花椒采摘季,伤药的采购量都会大幅上涨。
若是说每一颗花椒都是椒农用汗水和伤口换来的也不为过,好在花椒的收购价十分可观,因此花椒种植也算是不少村子的致富路。
当然,在秀芒村,是完全看不到花椒这植物的,想吃花椒的时候,村民们得拿着剪子出门走一点路去村外采摘野花椒。
1...2425262728...1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