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无CP)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洛娜215
凤阳,可是大明的龙兴之处,这些人意欲何为?
朱标的神色也跟着凝重了起来,青年蹙眉凝神的模样一扫往日温润,反倒是显出了几分雷霆之色,看得边上的护卫们都有些心惊胆战起来。
佛尚有雷霆之怒,更何况一个自幼跟随军且治国理政守城指挥无一不精的一国储君。
太子的温和是相对于洪武帝而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当真拿不起刀。
木白收回指着舆图的手,轻声道:凤阳的问题有三,田地不丰、灾害频频是天灾,太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这块土地所能负载的范围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无法让当地的人安定下来的生存及就业环境,此为
他顿了顿,将后头不太好听的骂人话咽下了肚子,随后若无其事道:因此,此地劳动力廉价,为了活下去,条件稍差的民众只能出卖地产沦为佃户,饮鸩止渴。
没有自己的土地,这里打零工的收入又低,平民失去稳定收入不敢生育,人口数量上不去,待到再过几十年此代人年老丧失劳动力,年轻人数量渐少之时,现在已经开垦的土地都会退化。
到时候,一场天灾、一场兵祸就能让凤阳退回以前的位置。
甚至会更糟。
这些民众们知道吗?
百姓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也没有什么深远的目光,但生活水平下降,治安环境也不如以往都是能实实在在感觉到的。
所以,他们才会在贫民聚居之地听到了当地的一出花鼓戏唱道凤阳本是好地方,只是出个朱皇帝。
虽然这样说有点不太厚道,不过木白真的觉得大明开发凤阳就像是在开玩笑一样。
要造宫殿造皇城,迁入了大量的人口。凤阳本就那么大一点地方,主要的面积还被修到一半的明皇宫以及已经竣工的明皇陵占用了,剩下的耕地又早就分发给了头几批到来的民众。
这些为了造皇城被迁入的民众就像是被骗了感情的小可怜一样,原来造皇城虽然劳累,起码还有一份收入在,现在不造皇城了,就彻底沦为无业游民只能打零工。
而他们又冲击了本地的早期劳动力市场,致使民众收入进一步下跌。
更糟糕的是,凤阳本地粮产不丰,土壤也不肥沃,周围十里八乡大家的情况也都差不多,现在人口大暴涨,本地粮食出产无法自给自足只能引入外地粮食。
一个地方的粮食要靠外来那前提得是自己这儿的产值能够弥补长途运输带来的额外开销,如果凤阳真的成了皇都或许还行,但现在这儿只能算是一个挂着一线城市名头的二线城市,收入低微的百姓怎么受得了如此高昂的开销?
偏偏他们又被户籍锁在了这儿,除非逃离当地去做流民,否则只能守着自己的田产房子,祈祷家里不要有任何意外,因为他们脆弱的经济环境经不起任何的波折。
如此环境之下,原本并不起眼的人头税自然也就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要解决的话木白抿了下嘴唇,有些迟疑,但最后还是在新朋友鼓励和期待的眼神中道,不若试试在此地开发最需要人力的行业?
什么行业最需要人口和劳动力?
那当然是开矿和工商业啊!
第59章
在这一天之前,木白从没想过自己还能这么惨。
他居然得挑灯夜战帮好兄弟写作业!!!
在昨日提出自己的建议后,富贵哥居然说他说得太多了没有全部记住,所以拜托木白写成小作文。
木白当然是拒绝了呀,本来就是随口一说的东西,写下来总感觉怪怪的,但他没能抵挡住他富贵哥的各中诱惑
不得不提,他富贵哥真的很对得起他的名字,对于不情不愿的小朋友,朱富贵直接掏出了必杀武器广政石经的《周易》拓本。
广政石经是以唐开成石经为原本,由后蜀丞相毋昭裔发起,蜀国国灭后由宋人刊刻,因此一般大家都叫它后蜀石经。
别看它是从后蜀时期才开始镌刻的,但它其实从开始到完成足足历经了两百余年,经几代人的交接棒,直到宋末才真正完成,比起木白等人在开封特地去开封太学抄录校正自己书稿的开封石经,它是名副其实的起步早、走得慢。
当然,走得慢也是有原因的,广政石经刻了儒家十三册圣贤书。从体量上来说,这由官方发起,又由后代完成的石经甚至超过了由官方镌刻了九册经书的开封石经。
不过开封石经使用的是篆、真两种文体,艺术价值极高,但后蜀石经却一并刻上了当时的儒家大能的注解,从学渣的角度而言,后蜀石经对他更有用啊啊啊!
但很可惜的是,这一千多块刻有石经的碑文在南宋末年突然消失了,没有人知道是谁搬走了这些巨石,也没有人知道它们最后的命运,流传在这个世界上的只剩下广政石经的传说及其拓本,还有零散几块散落的石块从这些明显被敲碎的石块来看,石经的结局一定不会太好。
不过幸好,广政石经还在巴蜀的时候是由西汉教育家文翁所创办的文翁石室所保存,文翁石室本身是一座官办学校,存有教化之责,因此在其存在的年间,石经留下了诸多手抄本和拓本。
但同样因为宋末、元末的两场浩劫,这些拓本也多散逸,而现在,就在木小白的桌案上,放着整整一套的宋拓本,簇新簇新的!
这拓本保存的完好程度甚至可以让木白闻到那一百多年前的墨香。
这是太子宫中的藏书,全套有一百零一册,不好全部带来。我听闻你《周易》未校对,便选了它。被小孩迸发出来的欢喜情绪感染,朱富贵亦是勾起了嘴角,对孩子道,这是有感于你们对学习的热情,所以特地借给你们看的。
木白捧着书已经欢喜得失去了辨别能力,因此他完全没有注意到朱富贵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直接省略主语这中情况有多奇怪。
他用手指摸索过书封上的东宫书府方印,全部的心神都挂在这册拓本上了,估计这时候无论别人说什么木白都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
木小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get新版教科书高兴,他还想到了自家先生。
先生手上也没有教科书啊!如果他能抄一份送给先生的话先生一定很高兴,万一,万一自己没考好应该也不会觉得很失望吧。
木小白别的不怕,就是有些担心自己表现不好会让先生失望,但他心里又很清楚,以自己的实力和年龄,估计就是来走个过场的。
不是他涨他人志气,就拿同为西南地区的四川来说吧。
他费尽千辛万苦拿到的石经拓本主体已经在人家那儿存在百来年了,这就相当于现代拿着王x雄教科书的学生去和王x雄执教的学生k,倒也不是说百分百会败,但也的确起跑就让了别人半个身位,得在劣势的情况下进行追赶。
[综历史]衣被天下(无CP) 分卷(49)
但无论如何,能够有追赶的机会就是幸福的,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赶不上,而是连追赶的机会都不给你,直接就给你判负。
木白捧着书恭恭敬敬地冲着小伙伴一躬身,认真许诺:我会好好保存书册的!
看在书册的份上,什么代做作业都无所谓啦,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虽然这么说,但是同时兼顾写小作文和念书还是有些吃力的,木白不得不挑灯夜战,好在他富贵哥隔了几天后送给了他好几对上品蜡烛,这才免去他油灯熏眼之苦。
比起可怜的哥哥,没有学习任务的木小文要快乐得多。
在他哥哥奋笔疾书的时候,木小文每天都在往外走。依托锦衣卫丰富的情报网,整个凤阳的娱乐景点全在他们的信息网络里,所以木文以每天两个景点的速度刷了凤阳一遍,最近已经开始往小众景点方向发展了。
昨天回来帮他研墨时候,木小文还和他说阿忠哥哥带他去看了好大的石象和石狮子还有石人,特别好看特别酷云云。
小豆丁还跟他说石象很可爱,问自己能不能养个真的。如此异想天开且大胆的想法自然被木白无情地否决了,理由是家里没钱,四条腿的只能养木文一个。
小孩被如此无理取闹的话气了足有两炷香的时间。为了泄愤,木文唰唰给木白磨出了一小缸墨汁,并且要求哥哥不要浪费,一定要将文儿的爱心墨汁给用完。
木白:= =
好家伙,小东西这是攻心为上啊!木白可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抑制住自己想要给木文增加功课的心情。
孩子还小,能多玩一会儿就多玩一会儿吧。宽容的木大哥绝不承认自己的小情绪主要是要被弟弟带回来的各中小零食给安抚了。
冬天的墨水容易凝结,为了不辜负弟弟的一片真心,木白左右看了看,将放在炭火上煨着的小鳄鱼往边上挪了个位置,然后把墨水缸塞了进去。
锅子里的水温保持在手指塞进去略略有些凉的程度,这个温度下墨汁不会凝固,不过,木白沾墨的时候就稍稍有些麻烦。
至于被无故侵占个人地盘的小鳄鱼怎么想咳咳,不用在意这些细节。
其实仔细想想自打到了凤阳之后,陪伴他时间最长的就是这只因为畏寒不能出门的小鳄鱼了,这样想着木白的心情也是怪复杂的。
也许是因为同样被关在房子里产生的同仇敌忾,木白最近看这只叫猪猪的小鳄鱼的眼神都慈祥了不少,这点从小鳄鱼的待遇上就能看出来。
猪猪最近的食谱丰富了许多,除了猪肉外还增加了鱼肉,偶尔还能吃到活蹦乱跳的小泥鳅。
看小鳄鱼捕食泥鳅也是最近木白的业余爱好。鳄鱼的捕猎技术是刻在dna里面的,再小的鳄鱼都会一整套狩猎技巧,唯一的区别就是熟练度。
而木白家的小鳄鱼明显就是个生手,抓只泥鳅可以让整锅水都沸腾起来,还九成九要失败。
第一次来拜访的傅忠看到这场面就被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家六弟直接水煮鳄鱼呢。傅大哥正思考着该怎么委婉告诉小弟这玩意不好吃,接着就被七弟隆重介绍了他的宠物。
傅忠听完整个发现、拯救以及养殖过程后只有三个字的感想好家伙。
真的好家伙,从两个弟弟的行为和思路上就能看出两人绝非常人,正常人哪会去养这玩意,丑不拉几的。
不过,考虑到两孩子成长的地方,傅忠觉得俩孩子估计也没见过什么真正适合当宠物的东西,于是大手一挥表示家里有好几只猫,等小弟们到了应天可以随意撸。
撸猫才是猛男的爱好。
只在大花保卫战中和猫猫们战斗过的木文眼睛顿时就亮了,小孩对于一切可以撸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和兴奋,而且别人的宠物撸起来最爽了,又不用管它吃喝拉撒治疗,只要撸毛毛就行,多开心啊。
木白对于弟弟每天跟着富贵哥和傅忠到处蹭吃蹭喝蹭玩的行为感到有些赧然,尤其是在对方一茬一茬给他送各中零食糕点的情况下,更是不好意思了。
他也没带什么特产,就意图让小黑屋重出江湖给人画个像啥的。
不过,两人都拒绝了,而且用的理由都一模一样他们要等家人回来之后再一起画。
好吧,傅忠他知道,他爹还在云南。但是富贵哥也有家人在外地吗?
木白看向了帮忙带话的傅忠,面上有些不解。之所以问傅忠是因为这些天富贵哥相当忙碌,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出现在木白面前了。
要说有也的确有傅忠一脸的不确定,他同情地看了木白一眼,我不知道他所谓的家人是指哪个,但富,富贵他们家亲戚可多,如果都在一起的话我估计你一个人画不下来。
那就慢慢画呗。不知道老朱家人口有多庞大的木小白实力上演什么叫无知者无畏,反倒是养父这儿,木白满脸期待,阿爹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父亲他之前来信说云南的大小事务已经平定,虽然还有些波折,不过也不需要他在那儿镇守了,所以他已经上书奏请陛下。傅大哥摸了摸他小六弟的脑袋,笑着道,如果顺利的话,父亲还能赶回来参加你的会试。
对了,你的名字虽然上了家谱,但还没有入族谱,说不定到时候,能够和你的贡士身份一起计入族谱呢。
一说到这点,傅忠便有些兴奋:我们老傅家你可是第一个考科举的,不过你也不要有压力就是,你年纪那么小要是一次就过了,那些反反复复考试的老儒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大明总共也就开了两次科举,哪来的反反复复考哟?木白知道他是在逗自己,于是伸了个懒腰表示自己心态很好,重在参与嘛。
话虽这么说,但木白的身体却很诚实地更加努力地刷题了。
年龄小是他的优势,这意味着他可以多试几次,但也是他巨大的劣势,毕竟没几个朝代会真的让他一个小娃当官。当官不仅仅是学问的问题,还需要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大明还得额外加个战斗力。
大明的地方官员虽然文武分职,但有万一的时候文官也得上阵指挥。
这时候派个小孩上去,就算他想指挥,下头的兵哥也不会搭理你啊。
武举还好一些,毕竟都是硬性指标,完成与否肉眼可见,但充满更多主观思想的文举则是水分多多。
不过,听说文举审卷时候是密封的,得排完名次才能开封,木白觉得就算自己考不上,起码也能看看自己的水平排行多少才行,不是有句话叫做「只要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就足以证明成功」吗?
这次考试就是他的起点呀!
他这思想要是被别人知道估计也挺无语的,不知道这小孩到底算是乐观还是悲观。
用木白的话说,自己这叫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兼而有之,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就在木白悬梁刺股挑灯夜读时,太子的祭祀大典终于完成了,木白一行人整理行装翻身上马,向着他们此行的终点而去。
那儿就是大明如今一百多个府一千多名考生目光集聚之地大明国都,应天府。
但当木白等人踏雪进入应天府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局面。
应天府内所有的出租房屋都被租光了?一间都不剩?阿土满脸震惊,可是现在距离春闱还有三个多月!
牙人露出一丝苦笑:确实,但这是停考十年后第一次的春闱,考生也好,陪考也好都怕出意外,而且还有十年前那次春闱落榜的考生,人家等了十年了,自是更为重视。
考生之间也要联络沟通,所以今年的确是都到得早了些,我们也是没料到。据我所知,不光是我手头上的房没了,大部分人手上的空屋子也都没了。
那阿土摸了摸鼻子,看向小伙伴们,那我们只能住酒店啦?
这可是一笔预料之外的庞大开支啊。
见几人为难,牙人给他们支了个招:其实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我们手上的房子都是屋主懒得打理、直接交由我们经管的,但也有些是家里头有空置房屋,私底下自己出租的,你们大可去敲门问问,看能不能匀出一间住下。
这样的房子虽是狭小吵闹了些,但价格也会更加便宜,只是安全上不太好说。租借之前,你们最好四处打听一下这家人的作风人品,免得吃了闷亏都无处说理。
所以说,你们就干脆一起住到我家中得了。见几人再次无功而返,等在牙行外头的傅忠掸了掸身上的落雪,我们家有空置的屋子,你们又和小弟是这层关系,于情于理我们都应当招待。
阿土和哈拉提二人齐齐用目光凝视着他,眼中闪过大大的一行字我们为什么不住你家,你心里没点数吗?
咳咳,这就得从几人入城后,被热情的傅大哥拉进家中招待的那一刻说起了。
第60章
傅忠此人一贯的行为举止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都是非常正面的。
友善、大度、成熟可靠,有时候嘻嘻哈哈但很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能够第一时间察觉人的情绪问题并加以宽慰和疏导,总之,无论是在朋友群体还是在护卫军团内,傅大哥的人缘都是最好的。
用个俗套的比喻,就是他天生带有长兄风范,就是那种啥都不干就让人想要被抱抱亲亲举高高(误)的气质。
加上还有木白这层养兄弟的关系,所以在傅忠笑嘻嘻提出大家到应天府后可以先在他们家落脚的时候,众人都没有反对。
同要回老家的罗本依依惜别,又归还了租借的马车后,木白一行人跟着傅忠一起前往其位于应天府边郊的宅院。
大明开国功臣的宅院基本都位于郊区,没办法,这个国家内能在市中心有大房子的只有老朱家,想要住得舒服、住得恣意,只有去郊区啦。
在抵达傅宅之前,众人多少都有点猜测,但是他们绝想不到抵达颍川侯宅的时候会是这幅场景。
未来的家主归家,傅家自然是中门大开,傅家的几个主人都来迎接,姿态和表情都十分友善。
傅友德一共有四子一女。女儿最小,还在牙牙学语,被乳母抱在手中;长子傅忠大家已经熟悉;次子春看上去温文儒雅,已经过继给了傅友德过世的大哥傅友仁;三子让只比次子小一些,浓眉大眼一身的英武气;而季子傅添锡正是那个和木白很有些渊源的少年郎。
在看到木白时候,这个被伤痛折磨得瘦了一圈的少年还给了木白一个大大的拥抱。
场面可以说是非常的温馨了。
如果没有连绵不绝的嗷呜声作为背景音的话。
不要介意。颍川侯家如今管事的次子傅春十分淡定地说道,家里的猫在闹春呢。
闹,闹春?在这个天气?
几个南方人抬头看看还在落雪的天空,表情是有志一同的懵逼,而且那个穿透性极强的叫声,怎么听也不是猫能叫出来的啊?
就算南北动物差异比较大,南方的小猫猫到了北边也不至于从喵呜变成了嗷呜吧?
那,那是老虎在叫吧?哈拉提喃喃道。因为虎这个词过于生僻,他还是用云南话说的。
什么老虎,就叫它大虫!阿土忙制止他的用词不当。万物皆有灵,据说山里的动物都有灵性,在长期和人比邻而居的情况下,它们已经知道人类是怎么称呼自己的,有些聪明的还能听懂人话。
所以在提起这些动物的时候人类通常都要想个别称,让它们不知道是在说自己,免得动物听到跑过来找麻烦。
比如,老虎的别称就是大虫,蛇叫长虫。
当然,称呼对方为虫可能也存在一点给自己涨气势的意思,但不管怎么样,在一声又一声渐渐焦躁起来的虎啸声中,就算叫人家米虫也没什么用啊,手脚该软还是会软。
这不是胆量问题,是人类那急着提醒其主人尽快远离危险的本能在作祟。
不过这种本能对幼崽无效。
现场的两个小孩傻乎乎地仰着小脑瓜看着门禁森森的高墙,脸上全是急着想要进去看大猫猫的期待。
阿土和哈拉提忙一人拎住了一个。见他们模样紧张,和弟弟沟通了下的傅忠忙过来拍拍两位青年的肩膀,顺便将他们手上的小孩衣领给薅了下来,放在地上拍了拍:屋子里头那么吵是因为魏国公将他们府上的猫送过来相亲呢,不过看情况两只猫都对彼此没什么兴趣,所以在吵架。
不过两位放心,都圈在笼子里呢,它们也就能叫叫,没大碍的。
囧!
魏国公徐达啊!这么说养这种猫的人还不止是你们一家,而是大明官场的常态?
你们北方人都这么虎的吗?敢养这种东西当宠物?
这话一出口,傅忠的表情也古怪了起来:你们不是也养大象和犀牛做宠物吗?算起来的话,大象和犀牛可比猫儿们重多了。
我们真的没有养大象和犀牛做宠物,也没有拿孔雀当坐骑,更没有养虫子当工具虫,都说了不要有地域刻板印象啊!而且就算有人养也是在西南地区啊,云南可是很大的!
而且,不管怎么说,大象和犀牛都是吃素的,大虫可是吃肉的,这能比吗?
从云南来的两个青年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扰乱了思路,等他们猛然间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时,已经被拉入了宅邸。
傅友德在洪武三年洪武帝大封功臣时,以其武功位列第二十八勋,被封为颍川侯。
此后,洪武四年,傅友德南平巴蜀功劳第一、北征大漠七战七捷,先后俘虏元廷几员大将,立下不世之功;最近,又用不到一年时间平了云贵。可以说,傅友德是近几年冉冉升起的一颗明亮将星。
照理来说,这样一个新贵家中不说美轮美奂,起码也得精雕细琢细节满满吧?
然而不是,傅友德家的庭院和宅院都颇为朴素,这可能是傅友德得封后就频繁外出作战无心修缮的缘故,也可能是与老傅家里没个女主人掌家有关。
男儿理家自然更重实用性,对于装饰点缀什么的便不上心了,加上现在还是万籁俱寂的冬季,整个院落就显得更加惨淡。
唯一醒目的是一个巨大的演武场,在大雪天,那上头的雪花也只有薄薄一层,显然时常使用。
而现在,这个演武场上最醒目的不是十八般武器,也不是被砍了一半的木垛、草人,而是放在正中间的两头正在互相对吼的吊睛大虎。
哦豁!
看到老虎本虎的时候,就连木白都不由吸了一口凉气。
[综历史]衣被天下(无CP) 分卷(50)
云南本身也有老虎,但能够在南方茂密的丛林中狩猎穿行的注定其体型不会很大。
云南的老虎要么是印支虎,要么是华南虎,二者都属于小型虎,体重不过两三百斤,四肢纤长,眉眼清秀,属于老虎中的小可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