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无CP)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洛娜215
最重要的是,在需要隐藏身份的时候还不忘爱怜学子!说句大不敬的话,明君典范啊!
就是做事情还是有几分太鲁莽了,不过他年岁还小,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了,太孙多大来着?
一直沉默着的蹇瑢淡淡道:太孙是洪武七年十月生,到今日不过九岁半。
他这话一出口,众人立刻陷入了沉默。九岁,才九岁,哪怕算上虚岁和过年也就才十一岁,这么丁点大的小孩居然就敢跑到云南去参考,真是真是
好想写小作文批评他!未来的准文臣们仿佛握住了心中的笔杆。
不过话说回来,总觉得身边的人有些多啊!
香杉客们猛一回头,发现自己的背后居然跟了大半学子,三四百多个学生乌压压地挤在他们背后,眼睛都瞪得溜圆。
你们这是干嘛?阿土终于从呆滞状态被唤醒,见到这一幕的他像只受惊的猫一样在原地蹦了下。此举吸引了想要开门的另外几个香杉客的注意,他们回头看了眼后,面上也挂满了疑惑。
那个,今日大喜对,大喜,我来替我们舍未考中的学生来沾沾喜气啊。
没错,没错,我也是来沾喜气的。
我也我也
众人应和的声音减弱,全因香杉客们脸上的这瞎话你都能说出来太明显。
咳咳,既如此我们就说实话了
我们想看看小皇孙平日里的生活环境,对了,我记得他还有个弟弟吧,那个弟弟莫非也是小皇孙?
傻子啊,皇长孙也才十岁,他一个人去云南已经够危险了,怎么可能还会带上比他更小的弟弟,那小郎应该是用来掩饰身份的烟雾弹呐!
管那么多干嘛,之前我没仔细看过皇长孙已经错过了,哪怕是烟雾弹我也想看看啊!
香杉客们:
学子们:
是的,这才是真相,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参观小皇孙们啦!没有小皇孙,参观小皇孙的住所也可以啊。
和他们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尤其是朝中臣子,他们都迫不及待想要搞明白小皇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在参观小皇孙之前,他们还有另一件事要做
那就是给洪武帝写!谏!言!
皇孙这种举动实在是太危险了!万一他的行踪被人摸到,被绑架了怎么办?被有心人士抓去威胁朝廷怎么办?遇到了坏人被教坏了怎么办?
另外,参考这件事也值得说道说道,还好小皇孙是在偏远之地云南参考,否则以他的情况也会有乡试考生被挤下来,那多可怜啊!虽然皇帝这次把小皇孙的名次取消了,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但是考生的精神损失还是存在的,可不能因为没有造成重大后果就不批评了。
谏言,必须谏言!小皇孙年纪还小,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定有人带坏了他;如果没人带坏,那就是太子的问题。子不教父之过,必须要太子出来承认错误并且发誓以后会关好(?)小皇孙们,别让他们有样学样才行。
写这种劝谏小作文是文官们最喜欢的事情。事实宛如铁板不可能遇到反转,又的确是皇家的问题,既能爽快地写小作文公然骂皇帝,又没有挨批、掉脑袋的风险,还有比这更爽的事情吗?
有的,那就是顺便把还在外头领兵的傅友德也骂一顿。
能够骂皇帝的,毕竟只有少部分御史,这是他们的职业内容,但是能骂武官的,大部分文官都可以啊!
小皇孙是怎么去云南的?怎么有户籍的?怎么取得考试资格的?肯定是你傅友德干的!
有些消息全面点的还打听到傅友德的长子傅忠叫过小皇孙弟弟。好家伙,傅友德你这是要上天啊,你儿子叫皇孙弟弟,你是个什么辈分?你个老匹夫想占谁便宜呢?
参,必须参,正好这老小子刚在云南打了胜仗大家正看着不爽呢,这下子可能功过相抵咯!开心!
正在各位文臣分享着怼人的喜悦并且暗戳戳地八卦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之时,忽然有一个人激动地嚷了起来:我想起来了,诸位可还记得谨身殿的对联?
这位显然是同洪武帝关系较为亲近的臣子,因此好几次近距离观赏过谨身殿的大红春联,年前不是有发生过考生为了赚取住宿费为应天府人写春联的事嘛,咱们也去买过的那次。
在他的提醒之下,不少同僚都露出了恍然的神情,显然,这些人都曾经照顾过木白他们摊子的生意。其实,木白他们的春联摊子并不如他们以为的那般籍籍无名,京城中不少文官都去凑过热闹,一方面是赞助一下后辈的生活所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凑一下谨身殿的热闹。
上有行,下必效,有洪武帝倾情代言,自然会有人跟着凑热闹,因此,细细算算,光顾过木白他们小摊子的官员还着实不少。
人一多,见过木白的人也就多了,尤其到了后期大家都忙不过来的情况下,木白这个自认字写得一般般的也上场了,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
我之前就觉得有些奇怪了,我家那幅春联的字,似乎和谨身殿的字有一点像。看来那应当就是小皇孙写的了。
许翰林,为兄记得你上次说过家中有几尾鲤鱼长了福寿斑很有些意思,今日天朗气清,正是好天气,可容兄登门一看?
是啊是啊,我最近对这锦鲤也很有兴趣,许翰林啊,下了衙一起?
许翰林呐~
许翰林不想说话,许翰林觉得你们这些大冬天想要去他家看鲤鱼的人都不是正经人。不过,人在职场,忍了。
啊啊啊啊啊!太丢人啦!!
就在众多官员商量着准备下班后一起去围观小皇孙春联的时候,一直暗戳戳和系统连线询问身体情况的木白也看到了这个足以让他暴走的东西贴在谨身殿大殿门口的一幅春联,他一下子就支棱了起来。
上头的字迹虽勉强能算得上工整干净,但比起谨身殿匾额那大气磅礴的字体,以及殿内的牌匾简直就像是小孩子遇到大人一样,弱爆了有没有!
这里可是谨身殿啊!直通前朝和后宫的地方,怎么把他写的春联贴在这儿啊啊啊!?
感觉到怀中的小孩猛然间僵成了一块石头,洪武帝停下了脚步,他顺着小孩的目光抬头一看,立刻就明白孙子看到了什么。
他美滋滋地抱着大孙子站在原地多视角绕着春联转了一圈,甚至还抖了抖怀中的小孩,英儿,你看,这是上次你卖给爷爷奶奶的春联哦!多喜庆,每个看到的人臣子都会问朕这是从哪儿买的。
如果我有错,应该用法律来惩罚我,而不是让人看到这种羞耻到可以变成修罗场一样的存在,而且还让我知道!
木白眼前一黑,之前被那个一问三不知的垃圾系统气得勉力撑住的一口气终于泄了,小孩整个人仿佛被抽调了半条魂魄一般挂在了洪武帝肩上,任由其托着走,一张小嘴里还不停地嘀咕这不可以,这不可以啊,我的面子,我的考试成绩呜呜呜!之类的话,搞得两位长者都有些哭笑不得。
你去计较这个作甚?朱标走在他们身边一脸无奈,科举选材本就是自民间选出质优者,是民间大多数学子唯一的晋升之道,你占了一个名额,便会致使一个学子无功而返。
木白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任谁在辛辛苦苦读书复习,好不容易考试过了,结果却发现原本不用考试的,最后连成绩也被取消掉之后,心态都会崩盘的吧!?
这是成绩的问题吗?这是付出和收获的问题。
他披星戴月、呕心沥血考出来的成绩,就因为出身太好就被剥夺了?
凭什么呀?说好的凡参考者一视同仁呢?
不对,差点被绕进去了,木白圆眼睛瞪得溜圆,虽然是一个一点也不威风的被抱着的姿势,但他朝着洪武帝行礼的姿势却有模有样:陛下,太子,皇嗣之事事关重大,学生并无记忆
[综历史]衣被天下(无CP) 分卷(70)
我们知道,你宋濂师公在信上说了。朱标摸了摸小孩的脑袋,脸上一派温和。
虽然隔着厚重的四方冠以及一层渐长的头发,但太子知道那下头有一道伤疤。
正是那道伤疤,带走了他长子的所有记忆。什么都不记得的皇长孙在那般危险情况下,还能带着没有生存力的幼子一路逃亡,并且带着弟弟安全地回到了应天府。这一切让两位家长不不得不为之动容。
幼子生而丧母,太子后宫又由侧妃把持,侧妃虽不至于对孩子下手,但这样的环境依然导致走丢时候才两岁有余的木文已经记得了不少事。他们也是从幼子的只字片语间将当时的故事拼凑出了大半,对于皇帝来说,只要他有心查清楚一件事,几乎很少有他查不到的。
无论是锦衣卫传递来的讯息还是民间探访所得,都让他们确定了两个孩子的身份,同时也通过这些讯息知晓了两个孩子在外挣扎的两年有多艰辛。
但凡踏错一步,他们就绝不可能再见到这两个孩子。
木白眨眨眼: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您怎么能确认我的身份?
洪武帝哈哈一笑:除了黑了点瘦了点,你与走丢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啊,连模样都没变。
有关这个话题,木白觉得自己必须要强调一下:我长高了。
啊对,长高了,不过没重,爷爷还是能轻轻松松地抱得动你。洪武帝颠了颠小孩,补充道,英儿还是太瘦了,可以再多吃些。如果能吃到爷爷抱不动就更好了。
这话刚出口,朱标的眼圈顿时一热,他吸了口气,冲着被父亲抱着的孩子道:皇祖父抱不动的话,父亲可以接手。
那你父亲可得多练练了。洪武帝笑着给儿子插刀,他现在可松懈多了,再这样下去,力气可能要比英儿还小了。
力气对了!
被这个关键词提醒的木白立刻坐正了:我明天还有武举的殿试呢!
朱元璋朱标:嗯
木白眼睛顿时就瞪圆了:文举的考生要做官,武举的没有这方面安排吧?而且会试时候武举考生只有二十多个人,我也不会将别的考生挤下去!
而且武人以力为本,比不过我一个小孩他们也好意思?
见两个男人眼神闪烁,木白吸了口气,准备使出自己的绝招。
他低下头,将下巴一缩,伸出两只爪爪捏住了两人的袖摆,从下而上看着两个男人,一双黑黝黝的眼眸因为这个动作显得更大更圆,看起来可怜极了:爹爹,爷爷,小白想参加武举~
二人继续沉默,木白吸了口气,将最后的节操丢掉,蓄着一泡热泪,又说了一遍:爹爹,爷爷,英儿想参加武举~~
呜,为了科举,他真的付出了太多。
洪武帝眼神开始乱飘,并且加快了脚步,将举着华盖的内侍们都落在了后头。
木白正感莫名其妙的时候,忽然感觉自己身体一轻,转瞬便落到了一个香香软软的怀抱中。他还没反应过来就发现自己被抱紧了,接着,脖子里滴下了一串泪滴,耳边传来一阵女子的哭泣声。
英儿,我的孙儿啊,你终于回来了。女人将他搂得紧紧的,快让奶奶看看,瘦了没有?
木白被人抱得动弹不得,女人柔软的身体让他连个挣扎的着力点都没有,他只能尽可能地不动身体只扭头脑袋,用不可思议并且充满控诉的眼神看着两个走得气喘吁吁的大人。
他看透了!这两个人不敢拒绝他,就用马皇后来对付他!!?
洪武帝搓搓手,扭过头吹了个口哨。而朱标比起他爹来显然厚道多了,在儿子的目光中他起码还赧然了片刻,崽啊,不是爹不帮你,是咱皇室参加科举真的不好听啊。
就在木白被抱住的下一刻,伴随着熟悉的叫喊声,一个红彤彤的小马驹就冲着他撞了过来。
阿兄兄兄兄木文在兄长怀里拱了好几下,小脸上写满了思念,文儿好想阿兄啊~~文儿每天都好想阿兄啊!
卑鄙!!什么时候把他弟弟哄过来的?木白刚还想着怎么和弟弟解释呢!!他忙空出一只手来安抚弟弟,然而两兄弟却齐齐被马皇后搂进了怀中。
木白感到后背发出了拍打安抚的动静,眨眨眼,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文儿,你的大名叫什么?
文,文儿这个问题对木文显然有些太难了,木文吭吭哧哧半天就是念不清楚。见状,马皇后笑着道:文儿叫朱允熥(teng),他是火字辈的,火字旁一个通达的通字,取一生顺遂之意。
木白问清弟弟的名字怎么写之后顿时陷入了沉默,这名字一看就特别有文化,特别的高大上,特别的响亮啊,反观他的名字
朱标还在为阻止儿子参加武举心虚呢,忽然就听到儿子用奶声奶气的小嗓音嗲嗲地告状道:奶奶,爷爷和爹爹欺负英儿,他们坏!
朱标:???????
作者有话要说:木小白:给你看看一个武举考生的实力,兵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只要我不要脸,就没人能在我的任务世界打败我!
第80章
木白很久以前就知道,如果要说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难应付的话,那一定是女人没错了。
但他从来不知道,当难对付的女性是己方队友的时候居然如此让人愉快。
他只需要抱着弟弟一起坐在小凳子上眼巴巴得看着那位端庄优雅的女性大发雌威,别的什么都不用他做,自有马皇后为他搞定。
无论是朱元璋也好,朱标也罢,甚至扩展到朱元璋的所有子女亲戚乃至于满朝文武,说起马皇后就不会有人说个差字。
马皇后在朱元璋还在郭子兴之下当兵时就嫁给了他,可以说是陪着朱元璋从人生的低谷走到高峰。
和不少发妻不同,马皇后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郭子兴虽然十分器重朱元璋,但是他脾气暴躁,性格又十分多疑,在朱元璋起兵之初屡次因怀疑和挑唆为难老朱,矛盾激化的时候更是发生过将朱元璋关在柴房不让人给他送吃食的事情。
主将要为难女婿,即便是作为义女的马皇后也没法违背,于是她利用自己是女性的身份官兵不好搜身,偷偷将饼子塞在胸前去看望丈夫。
为了让朱元璋能够吃到热乎乎的饼子,更是趁着蒸饼还热乎的时候塞,硬生生将自己烫伤。后期为了缓和朱元璋和郭子兴的矛盾,她更是用自己父亲留给她的嫁妆拿出去贿赂郭子兴的妇人以及小妾,请她们为朱元璋说好话。
老朱早期财产不丰,家里主要靠马皇后的嫁妆开销,尽管如此在朱元璋表示想要收留半大小子的沐英以及侄子李文忠为义子的时候,马皇后还是二话没说答应了。
后来朱元璋的义子、兄弟、部下、臣子越来越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马皇后屡次周旋其中,没少为臣子部下说情劝说朱元璋高抬贵手,老朱抬起的屠刀更是有许多次都是她按下去的。
朝中人都知道,如果是那些冤枉的为难的问题都可以试试找马皇后。
不过现在马皇后一般都居于深宫不太理事,除却几个老臣很难见到她,这也是马皇后聪明的地方。
常言道夫妻同心为一体,她若是频繁为人求情会显得自己的人情廉价,也会让洪武帝觉得她和自己不是站在同一边,最后生了恶感。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只有在关键时候开口洪武帝才会给自己的发妻面子,比如上次宋家被牵扯入胡惟庸案的时候,马皇后就和朱标一起救下了宋濂的命。
而现在,时隔三年有余,洪武帝又一次感受到了被老婆支配的恐惧。
真的不行,洪武帝苦了脸:他是皇室子,皇室也去参加科考
那不是正说明了老朱家对科举的重视吗?马皇后说的很慢,但字字句句都特别清晰,极有说服力:皇嗣都会参加科考,做一样的题,排一样的队,吃一样的饭食,比起语言,难道这样的行动不是更能体现皇家对科举对考生的重视吗?
更何况,对外还可以说英儿是去体验一下,如果有什么不合理的还能在后续调整。马皇后看了眼一脸期待的大孙子,亲手给洪武帝倒了杯茶,扶着丈夫坐下来后将茶水递到他手里耐心道:重八,英儿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孩子辛辛苦苦读了这么久,就是冲着考试来的,你不让他去考就像是兵士训练许久却连上阵的机会都没有,太可惜了。
朱元璋闻言叹了口气,他有些苦恼得喝了口水:不是朕不让他去考,而是他考了之后也没得成绩
那我也要去!木白在后头脆生生道,他将弟弟从膝盖上放下去,蹭到了洪武帝身侧认认真真道:考试后没有成绩是因为我的身份,但不去考试是临阵脱逃,我可以接受没有成绩,但不能接受自己不战而败。
说得好!朱元璋低喝一声,他伸出双手捏住孙子的两只爪子,一捏,顿时一愣,祖孙二人的手掌间都颇为粗糙,只要一接触就知道彼此都是习武之人的手。
不过比起朱元璋,木白的手还要更粗糙一些。
朱元璋早年戎马,但毕竟已经做了十六年皇帝,他如今习武多半是为了强身,或者是在公务不顺时作发泄用途,以至于他手指尖的笔茧比起握兵的茧反而更明显了些。
反倒是木白,除了笔茧以以及使用兵械留下的痕迹外,小孩那比起别的孩子更粗大一些的关节以及掌心各处都有留下长期劳作的痕迹。
指尖有用来抠陷阱的磨损,掌心因为搓草绳也不再光滑,虎口处有马缰留下的刻印,就连手背上都有几道白色浅痕,这明显是旧伤愈合的痕迹。
这绝不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小皇孙会有的手,这是一双在绝境中想方设法勉力求生者的手。
对于木白来说,虽然谈不上说因为这双手而骄傲,但他真不觉得自己的手有啥问题。
只要操持农务的人哪怕是女人手都是极其粗糙的,也就是秀芒村以养蚕为生,为了不让手上的茧子伤口刮断纤细的蚕丝,秀芒村女人们的手才稍稍细致了些。
能够借用作画来赚钱,使得他比起旁人来说已经少吃了很多苦头。但在外人看来,木白这种不以为意的态度反而更加戳痛了他们。
他本可以不这样的,作为开国皇帝的第三代,皇孙们必然会有大量的学习任务,但总体来说还是锦衣玉食中长大,一双手最多的茧子可能就是笔茧。
捏捏孙子手上的痕迹,洪武帝最终还是心软了。
他知道马皇后的未尽之语是什么。
对于他们来说,皇孙千里迢迢参加科考只是一种余兴节目,甚至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成绩的炫耀,但他们知道不是这样的。
对孙子来说,科考是他努力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是他费劲千辛万苦才有资格去走的一条道路。
那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如果不让他去考,那会留下一生中的遗憾。
洪武帝自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当初在郭子兴麾下领兵时被几多排挤,于是当时还是朱重八的他一咬牙,直接将训练好的军队还了回去,净身出户另起炉灶。
他最后当然是成功的,但当时那份不得不以及迫不得已的失落感却让他几十年都难以忘怀,一直记到了现在。
他的妻子自是知道他的心结,方才正悄悄提醒他。
大孙子那么像我,说不定以后也会因为这个遗憾几十年难以忘怀洪武帝如此想。
好吧,洪武帝最后心软了,他叹了口气:那你明日便一并参加武举,但是你的成绩不可计入,可好?
木白眼珠子转了转,他忽然反手捏住老人的手,软乎乎道:爷爷,我听闻唐宋时期皇室也能参加科考还能做官,我们不是要复汉唐荣光吗,那可不可以
不行,也不必。洪武帝捏了下他的鼻尖,将大孙子抱在了膝盖上为他讲解大明宗室待遇,他表示唐宋的宗室成员要参加科考是因为他们的宗室待遇不太好,但老朱家就不一样了。
朱元璋童年生活艰辛,此后因为天灾人祸,一家更是四分五裂,他父母大哥大嫂均是饿死,二哥将所有粮食留给他,出去讨生活,饿死在了半路,三哥更是连亲都没有结就早早夭折。
正是因为亲身经历过这种丧亲之痛,朱元璋对于家人的照顾和庇佑是历代皇室之最,他甚至将每一个可能存在的皇室亲属关系都列好了其待遇,以此来保证每个后代不用劳作便能衣食无忧,生来躺赢。
但木白却听得小嘴越张越大,他看看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便宜父亲,又看看和善微笑着的便宜奶奶,忽然感觉到自己之前的判定一点错都没有。
当太子果然很苦逼!当太孙更加苦逼,遇到一个没有一点数学知识的爷爷就更更更苦逼了!
木小白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他一击掌,用木小文的说话方式棒读道:原来我们家这么有钱啊!
嗯?
众人齐齐侧目,就见小孩掰着手指说:我有二十多个小叔叔,如果爹爹像爷爷一样厉害给我生二十个弟弟,我像爹爹那么厉害也生二十个儿子,弟弟也能给我生二十个侄子,大家都这样的话过了三代以后,我儿子就能有八千男性亲戚,孙子就能有十六万,曾孙有320万,曾曾孙能有
他报出了一连串让老朱父子头晕目眩的数字,这还不够,算上禄米之后,这个数字就让洪武帝有些想捂胃了,再加上婚丧嫁娶已及女性宗室的收支洪武帝顿时感觉自己的肾也跟着疼了起来。
那厢的木白还一脸单纯崇拜得感叹道:我们家真是太有钱啦!
不,再有钱也不能这么造作!
洪武帝沉吟片刻,拍了拍这个拐着弯说话的大孙子: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别绕圈子,你的策论爷爷都看过,知道你是个什么水平。
木白立刻恢复了正常的说话语气,虽然坐在老人怀中说话让他显得有些没气势,但小孩还是端端正正得冲着便宜父亲和爷爷作了一揖,义正辞严:爷爷,人活着除了金钱和福利外,还得追求理想和成就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