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这日子没法过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如玉
自从得知九皇子听到了传言,卫屹之就料到迟早会有这天。他垂眼盯着地面:“是。”
“你……”襄夫人气得脸色铁青:“谢家处处与卫家作对,你为何要与他交好?”
“比起谢铭光,她手段温和,由她做丞相,对平衡世家有利,对卫家也有利。”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好,那我问你,除去这个理由,你有没有私心?”
卫屹之抿唇不语。
“说!”
“有。”
襄夫人气得在他面前来回踱步,似是难以启齿,许久才又挤出句话来:“你是不是……是不是喜欢他?”
卫屹之犹豫了一下:“是。”
襄夫人踉跄后退,满眼震惊,半晌才指着他道:“年少时你说要入营建功光耀门庭,成年后又说要稳定家业不轻言婚娶。你自小被众口称赞,养成傲性,我只当你是挑剔,没想到你千挑万选,最后竟选了一个男子!卫家如今只有你一个男丁,你这是要家族断后不成?”
卫屹之一言不发。
襄夫人忍下怒火,沉声道:“你现在就对着祖先牌位发誓,从今而后再也不跟谢殊私下往来,更不会与他有任何不清不楚的关系!”
卫屹之抬头看了看祖先牌位,伸手解下腰间长鞭,双手奉了上去。
襄夫人气得浑身发抖,劈手就夺了过来。
卫屹之褪下上衣,依旧一言不发。
襄夫人看着他光洁白皙的脊背,只有几道旧伤,但都是打仗得来的,如今他却要为一个男子心甘情愿忍受鞭笞。
她狠狠一鞭抽了上去:“有儿若此,失望至极!”
年节时期有几日休假。谢殊闲躺了几天,箭伤终于养得差不多了,那天一照镜子,发现脸都圆了一圈,看来是补品吃多了。
早饭后桓廷送了帖子过来,说要请她一起去赏雪。谢殊左右无事,便换了衣裳准备赴约,没想到苻玄登门来了。
他站在门口,神色尴尬:“丞相可否去看看郡王?”
谢殊疑惑:“你家郡王怎么了?病了?”
“差、差不多吧。”
“难怪这几日没见人。”
谢殊叫沐白去回了桓廷的邀请,自己系上大氅,刚走出门又有点犹豫:“你家郡王是在旧宅还是在大司马府啊?”
苻玄道:“在旧宅,夫人这几日心情不好,郡王便搬来旧宅小住了。”
谢殊失笑:“他每次就知道躲啊。”
苻玄跟上她的步伐,趁左右没人,低声道:“其实……这次是为了丞相。”
谢殊的脚步停了下来:“怎么说?”
卫屹之的鞭子是铁鞭,襄夫人又在盛怒之中,下手自然重。如今他连衣服也不能穿戴整齐,只搭了件外衫在背上,百无聊赖,只能趴在榻上看兵书。
谢殊走进去,见到这情景,着实吃惊。
还从未见他这般狼狈过。
卫屹之听见响动,还以为是苻玄,转头要叫他给自己换药,却发现是谢殊,连忙就要坐起。
谢殊走过来扶他,刚好外衫滑下,看见他背上伤痕,她吸了口凉气:“襄夫人下手这么重。”
卫屹之有些意外:“你知道了?”
“嗯,苻玄告诉我的。”
卫屹之叹气:“这么丢人的事也给我说出去。”
谢殊笑了笑,转头找到伤药:“这次我能将你为我上药的人情还回来了。”
卫屹之笑着趴回去:“也好,且让我看看你手艺如何。”
谢殊挑起那黑乎乎的药膏,仔仔细细地沿着鞭痕涂抹上去,连完好的皮肉都红肿着,伤处更是惨不忍睹。
她试探般道:“你若说了我的秘密,襄夫人可能还没这么生气,顶多会因你我敌对立场劝阻你,而不会认为你离经叛道。”
卫屹之翻了一页兵书:“家母对你多有偏见,没到时候还不能告诉她。”他扭头看她一眼,“你可以放心。”
谢殊微怔,手下动作不知不觉轻缓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jj大抽,页面半天打不开,现在总算能更了……
四九章
武陵王和丞相之间暧昧不清的传闻渐渐传开,皇帝也有了耳闻。
他当然对此抱有怀疑,以武陵王的为人,怎么可能会喜欢男人呢?一定是丞相因为失势想要攀附他,奸佞啊!
想起谢殊那绝色姿容,皇帝颇为忧虑,叫来九皇子,让他去和卫屹之走动走动,顺便探探他的口风。
哪知卫屹之竟闭门不见。
司马霆回到宫中,对皇帝道:“仲卿哥哥一定是觉得自己受侮辱了,父皇不要再怀疑他了。”
皇帝一想也是,人家心高气傲的一个人,哪容忍的了这种传言啊?他也不好意思再探寻了,还赏赐了不少东西以作宽慰。
卫屹之仍旧趴在榻上无聊地翻兵书,对苻玄道:“继续挡着门,千万不要让其他人瞧见本王这模样。”
苻玄谨记在心,但一看见远处施施然走来的人便退开了:“丞相到了。”
窗外寒风料峭,室内炭火融融。
谢殊坐在卫屹之榻前,将已充去徐州军营的军饷数目给他过目:“我加了一些银两,数目不多,但也能让你用来添些军资。”
卫屹之知道她的心思,抛开感情成分,她丝毫不想欠他什么,所以他也就点点头,毫不客气地收下了。
谢殊揭开他外衫看了一眼伤处:“好了不少。”
卫屹之故意道:“还需多敷几日药才行。”
谢殊笑出声来:“一定是我的手艺太好了。”
“确实,比大夫还要好。”
开春之后,皇家开始筹备太子大婚事宜。
襄夫人大概是见王络秀嫁人又受了打击,开始盯紧卫屹之,谢殊很长时间没再去卫家旧宅看过他。
刚好她也有事要忙,为自己洗白的过程十分艰难,但就算是砸银子也硬是给砸通了条道出来,毕竟那些事她都真做过,作伪证遮掩可不容易。
然而皇帝仍然不肯松口,看样子录尚书事的头衔是不想还给她了。
谢殊看出苗头,趁热打铁,早朝时叫手下官员轮流为自己叫屈。
桓培圣今日打的是迂回感情牌:“想当初谢老丞相为国鞠躬尽瘁,操劳半生,膝下只有丞相这个独孙,如今却含冤蒙屈,就是看在他的面子,陛下也该相信丞相的清白啊。丞相为官清廉,先父生前亦多有赞誉,他老人家的品行陛下总该相信啊。”
桓老太傅的品行当然是可信的,可谢铭光的名号出现就太刺激人了。
皇帝听得眼角直抽。世家门阀是不会容忍大权被皇帝一人独掌的,录尚书事的位子迟早要交出去。只是谢家虽然刚刚大换血,却分外团结,谢殊一旦重掌大权,可就不是以前那个啃老本的新丞相了。
卫屹之这几日告假不朝,不过皇帝知道就算问他,他还是会支持谢殊。
不是因为那个传闻,而是因为他已执掌全国兵马,其他世家不会容忍他得到丞相之位。所以谢殊不做丞相也轮不到他,而一旦换了别人,就必然会让其他世家崛起。
卫家怎么可能再给自己树立一个对手呢?
皇帝看了一眼王敬之,这一家也虎视眈眈,他还不打算重用他们,免得给太子添了双翼,以后他的九儿就再没机会了。
权衡再三,皇帝有了结论:“此事朕已有了计较,丞相既然的确是蒙了冤屈,那是该恢复录尚书事的头衔。”
桓培圣连呼“陛下英明”,其他臣子跟着齐齐山呼“陛下英明”。
皇帝叫出谢殊,下旨道:“待太子大婚后,丞相便官复原职吧。”
谢殊行礼称是,心中却很疑惑,为何都到了这一步,还偏偏要等到太子大婚之后呢?
退朝出殿时,她叫过谢冉,小声吩咐了句:“你在东宫多注意些,看陛下言行,似乎有什么安排。”
谢冉点点头。
元和二十八年元月,太子大婚。
一大清早建康城便人声鼎沸,十里长街,洒扫一净,皇家禁军沿途把守,贵胄车马往来不息。
迎亲队伍声势浩荡,仪仗豪华。礼乐声声,禁军手持斧钺在前开道,太子妃的车舆巍巍驶入宫城,百姓们引颈观望,无不惊叹。
只有武陵王的拥趸们感觉轻松,终于啊,王家贵女嫁入宫廷去了,再也无法染指咱们的郡王了。
谢殊朝服整洁如新,率领百官道贺,看到太子喜气洋溢的脸,心里也生出了些高兴。
没几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做主,但接受这人生后至少还可以经营。太子对王络秀真心真意,以后她在宫中的日子应该不会难过。
她没有多留,提早出了宫。行出大司马门,沐白停了车,她揭帘一看,原来有人溜得比她还要早。
卫屹之不知何时已经换下朝服,褒衣博带,系了件黑色披风,骑在马上:“本王想请谢相同游,不知谢相可有闲暇?”
谢殊上下打量他两眼:“你的伤好了?还能骑马?”
“差不多了。”
谢殊下了车,接过苻玄手里的缰绳:“你我就这样打马过街,不太好吧?”
“放心,今日太子大婚,没人注意你我。”卫屹之调转了马头,怕她不放心,又补充道:“本王安排了护卫跟随。”
谢殊翻身上马,朝沐白看了一眼:“本相新训练的一支卫队也在。”
卫屹之看了看周围,并没见到人,笑道:“看来谢相将这些人放在了暗处。”
“放在暗处才防不胜防啊。”
这支卫队其实早在
[ 新第三书包网手机版域名:m.d3sb .com ]





《这日子没法过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_分节阅读_40
[ 欢迎光临 新第三书包网,www.d3sb .com ]
谢殊于石头城遇刺后就训练了,但御道行走对卫队人数有限制,她上下朝就没用过他们。直到这次被同族所伤,她干脆命令这些人乔装起来躲于暗处,随时护卫。
二人打马缓行,却是直往乌衣巷的方向,谢殊问道:“你到底要去哪儿?”
“同游就是一路游赏啊。”
马在卫家旧宅前停下,卫屹之下了马,示意她近前。
谢殊跟过去,他指着府门外竖着的一块石头道:“我幼年体弱多病,走路都小心翼翼,有次回府,一下马车就被这块石头绊着摔倒了,丢脸的很,之后我便将这石头立在了这里。”
谢殊啧啧摇头:“一块石头而已,你至于这么小气么?”
卫屹之好笑:“我是要提醒自己,以后每次看到这块石头,就会警告自己不要走太急。”
谢殊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你小时候可真是个小大人,可怕。”
卫屹之笑了两声,牵着马继续朝前走,又指着宽阔的石板路道:“我曾在那里揍过恩平一顿。”
谢殊一愣:“好好地你揍他干什么?”
卫屹之脸色不佳:“那时他顶多三四岁吧,话还说不清楚,随父来卫家,见到我张口就唤阿姊,我就忍不住动了手。”
谢殊扑哧一声笑起来:“那说明你长得貌美,有什么好生气的?”
卫屹之叹气:“如今想来仍觉难堪。”
不多时到了秦淮河边,夕阳将隐,对岸炊烟袅袅。
卫屹之指着河面道:“我六岁随父登船游湖,靠近对岸时,有人投掷瓜果到船上,不慎砸在我肩上,我身子一歪就翻下河去了。”
谢殊捧腹大笑。
卫屹之蹙眉:“谁小时候没丢过脸?”
她只好忍回去:“……好吧。”
对岸有百姓看见二人,纷纷翘首观望,卫屹之叫上谢殊赶紧走人。
到了青溪大桥附近就远离了平民百姓居住的范围了,一直到覆舟山脚下,天色渐晚,卫屹之却还没有回头的意思,将马系在山下,带谢殊上山。
“你可知我为何常来这山中?”
谢殊想了想:“求清静?”
卫屹之摇摇头,将她带到山腰处,拐入了林中,指着地上道:“为了这个。”
谢殊低头看去,原来是一圈小土包,大大小小共有九个。
“这是什么?”
“这是当年我和大哥一起为枉死的祖辈立的衣冠冢。”他席地坐下,笑了一下:“其实是空的,他们的坟都在洛阳,我们只是用这法子寄托哀思罢了。”
谢殊也跟着坐了下来:“听闻卫家南下到建康时只有寥寥数人,后来再有起色,还是令尊的功劳。”
卫屹之点头:“家父当初努力振兴卫家,凭借才名和皇室顾及的那点情分做到了中书令,但终究门庭凋零,当时各大家族挑选女婿,竟没一个人看得上他,只有家母主动要求嫁他为妻。”
谢殊听得钦佩:“襄夫人真是性情中人。”
卫屹之投过树木望着山下波光潋滟的玄武湖:“襄家也是家道中落,但父母恩爱非常,大哥年少英武,我们起初的生活倒也无忧。只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去世后,卫家孤儿寡母,又没落下去。大哥那时已跟随荀冯将军习武多年,觉得靠战功兴家最快,便辞别我们入营去了。”
谢殊看着他的侧脸,默默无言。
“我幼年体弱多病,也跟随大哥勤练武艺,但从没想过要真上战场。如今回想,那段时日简直不堪回首。家母因为年轻貌美,常有世家子弟骚扰,但她是功臣之后,那些人也不敢强逼。她自此养成暴烈脾气,那些人再也不敢登门了,可她的脾气也改不掉了。我亲眼看她受苦却无能无力,只能暗下决心一生孝顺,永不忤逆她,不想还是叫她失望了。”
谢殊听得怅惘:“原来你们当初的日子竟这般艰难。”
卫屹之摇头:“艰难不算什么,没有尊严才是最可怕的。”他站起身来,拉谢殊起来:“走吧。”
谢殊跟着他走了几步,终究没忍住:“你今日与我说这些,是有什么事吗?”
卫屹之停下脚步:“我可能要回封地一段时间。”
谢殊一怔:“为何?”
“家母这次盛怒难消,以死相逼,要我暂回封地。”
“原来如此……”
卫家能有今日实在不易,唯一的支柱喜欢上男子,襄夫人不动怒才怪。
两人没再说话,谢殊盯着脚下枯叶慢慢前行,无奈道:“襄夫人的脾气果然可怕,真不知道以后该如何相处才好。”
卫屹之听得笑了一声,忽然一愣,倏然转身:“你说什么?”
谢殊抬头看他,微微带笑:“我说什么了么?”
卫屹之几步走到她身前,眉梢眼角全是笑意:“我都听到了,身为丞相,不可言而无信。”
山风寒冷,谢殊的脸颊冻得有些泛红,他伸手替她捂了捂,就势捧起她的脸轻轻吻了上去。
双唇微寒,但顷刻火热。谢殊背抵着树干,伸手环住他的腰,卫屹之顺势用披风裹住她,含着她的唇瓣,轻舔着她的牙关。
她没了上次盛气凌人的棱角,柔若春水的女儿姿态,长睫轻掩,脸颊微红,伸出舌尖触碰到他,如大火燎原,缠绵悱恻,难以分割。
良久才退开,卫屹之抵着她的额头轻轻喘息:“早知说点悲惨身世你就肯点头,我又何必等到现在。”
“嗤,比你惨的人多得是。”
他闭了闭眼,神情满足:“我曾觉得喜欢上你是我的痛苦,但若叫你喜欢上我,那就是我的成就了。”
谢殊抚了抚他的脸颊:“你的成就又何止这些。”
五十章
二月初,武陵王启程回封地。
皇帝依依不舍,甚至数次挽留,后来是襄夫人拼命求太后,他老人家才放了行。
出发当日,许多世家子弟去送行。
桓廷和袁沛凌挤在一起说悄悄话:“你说仲卿忽然要回封地,是不是因为我们不小心将他和我表哥的事传出去了?”
袁沛凌立即瞪他:“什么我们,我什么都不知道!”
“你……你也太不够朋友了!”桓廷气冲冲地跑去找杨锯,后者迅速竖起扇子挡住脸:“别跟我说,我不认识你们。”
“……”
卫屹之先扶母亲登车,再过来与众人道别,笑若春风,毫无异常,只是离去前看了一眼城门。
谢殊整了整披风,从城楼走下,沐白跟在她身后欲言又止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道:“公子,属下冒昧问一句,您对武陵王是不是……”
谢殊看着他:“你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好了。”
“属下想说……”沐白脸皱的跟苦瓜似的:“虽然这次武陵王帮了公子许多,有些事甚至连属下也觉得感动……唔,一点点感动,但公子您也没必要因为欠他恩情就……就……”
“就以身相许?”
沐白被她的直白弄得面红耳赤。
谢殊笑着摇摇头:“你真是想多了。”
她明白沐白是好意,但她还不至于要用这种方式来报答卫屹之。原本对他的示爱多加防范,是以为他别有目的,但这次谢家内斗让她看清了许多。
他从不遮掩对她的意图,但只是反复强调他的真心,多次暗中相助,却没有仗着自己的感情要求过什么。
没有威胁她放弃家族利益,没有要求她恢复女装,也没有对她的以后指手画脚。
当今天下有几个男子能做到这样?何况还是他这样出身,背负那么多的一个人。
她不是什么名媛淑女,没有所谓的矜持,如果卫屹之能为她做到这些,那她至少应该给他一个机会。
在谢家这么多年,也就只有这一件事她可以自己做主了。
沐白怏怏地上了车,仍旧不放心的样子。
谢殊知道他是忠心,“你放心,无论我和他怎么样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家族无关,公是公,私是私,我绝对不会将家族利益牵扯进来的。”
沐白见她心意已决,也就不说什么了。
马车走到半路,有个谢家小厮跑来禀报,说谢敦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谢殊有些诧异:“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怎么从没听说过?”
沐白道:“前些时候就听说他人病了,但是公子那时候忙着应付族中长辈,属下就没禀报。”
谢殊放下帘子:“那赶紧去瞧瞧吧。”
作为谢铭辉的长子,谢敦已年届五旬,又一直纵情声色,说病就病也不奇怪。
车舆停下,谢殊一进大门就见整个府邸空落落的,下人也少了许多,看起来有些冷清。
这也不奇怪,因为税银亏空,谢铭辉留下的宅子和田地都已拿去抵押给桓家换了钱,换句话说,这里已经不是谢家的宅子了,除非把钱还回去。
小厮躬身引着谢殊进了谢敦房里。他仰面躺在床上,身子肥胖,脸色蜡黄,哼哧哼哧艰难地喘着气,看情形是很不好。
床边坐着谢敦的妻子刘氏,面色冰冷,看着床上的丈夫毫无悲伤。旁边还跪着一个年轻妇人,应该是他们的儿媳,谢珉的妻子。
见到谢殊,两名妇人立即起身行礼,被她竖手阻止:“堂叔母、堂嫂不必多礼。”
婆媳二人退到一边,都很冷淡,毕竟是谢殊将谢珉送上了斩头台。
谢殊看了看谢敦,对沐白道:“去将相府里的大夫都请来。”
沐白应下,正要出门,刘氏冷冷道:“丞相不必费心了,我们府里也有大夫,夫君这是自己造孽,治不好了。”
谢殊听出她语带怨气,也不知道是对自己还是对谢敦。
床上的谢敦似乎是被这话给刺激到了,喘息地愈发厉害。谢殊走近几步,想要慰问两句,他忽然坐起,拿了玉枕就朝她砸了过来。
未及退避,身后有人拉着谢殊往身后一带,那枕头正砸在他额角,顿时鲜血淋漓。
谢殊看清是谢冉,忙去扶他:“你怎么样?”
谢冉怒气冲冲,捂着额角大喊门外护卫,刘氏和儿媳都有些心慌,连忙上前告罪。
谢敦喘着粗气捶床,大哭大叫:“可怜我儿阿珉,死的那么惨,你这个罪人有什么脸进我家门!”
谢殊抿紧唇,扶着谢冉出了门。
谢冉额上流血不止,看着有些瘆人。谢殊吩咐小厮去请大夫来,没扶他走远,就在院中石凳上坐了下来。
“你怎么会来?”
谢冉按紧额头:“回府途中遇见沐白,他说谢敦命不久矣,丞相也在,我便来了。哼,自己不争气,落到这地步也是活该!”
谢殊看着他额头上的血止不住,有些发憷:“方才多亏你眼疾手快,否则遭殃的就是我了。”
谢冉看她一眼:“这是应该的,连这点都做不到的话,那我就算不上忠心了。”
等了许久不见大夫,谢冉脸都白了不少。谢殊怀疑是府上仆人心怀怨恨故意延迟,便叫来一名护卫好生照顾他,自己亲自去叫人来。
往西那边是谢龄那房,越往里走越冷清,一直走到花园内,总算看到小厮带人来了。
“丞相恕罪……”
谢殊打断大夫的告罪,“赶紧去治伤吧。”
“是是是。”
谢殊落后一步,往回走了一段路,忽然听见有孩童哭声,调转方向朝声音来源走了过去。
哭声来自一间院落,里面东西杂乱,甚至还有鸡鸭,应该是厨房。三个孩子站在院中,个个都身着绸衫,看着很有身份。最小的那个站在一间屋子外面哭,圆白粉嫩好似糯米丸子。
旁边个子高些的像是哥哥,手里提着一只沉甸甸的小布袋子,正恶狠狠地教训他,另一个却背对着他们远远坐在石头上,根本没理会二人。
1...212223242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