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依依兰兮
如果是他救了自己,如果与他因此结缘成了夫妻,他是不是也会这般对待自己?是不是从此之后自己也可以像小郡主那样行事无所忌惮、处处有人护着疼着……
越想越觉的是,不知不觉就入了魔。





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 1620.第1620章 风波10
越看李云岳,就越觉得顺眼,越觉得怦然心动。
小郡主一行回了京,进城没多远大家便彼此分开,各回各家。
小郡主同李云岳一路,顺便上威宁侯府去坐坐。
威宁侯府中有专门为她收拾布置的一处院落,指派了专门的丫鬟打理照顾,俨然侯府已经是她第二个家了。
这会儿,威宁侯府中就只有李云岳一个人留守大本营,连芳洲夫妇和另外两个儿子都不在,小郡主心疼未来的夫君一个人太寂寞了,更是往侯府中跑得勤快。
广元帝刚刚登基那两三年,李赋任凭谁明示暗示都没有半点放权的意思,一是广元帝不许,二是他自己不愿。
他虽从未说,连芳洲亦明白,他这么做都是因为自己。
连芳清刚刚当上皇后,本家根基太浅,如果这时候为了避嫌急急放权,连芳清这个皇后的日子必定过得艰难,朝中大臣们未必就不会出幺蛾子。而他,就是皇后的强大支持,有他掌着实权在,谁要想算计皇后,就得认真掂量掂量了。
直到广元帝真正的树立了权威,而连芳清又接连生了两个皇子,除了后宫嫔妃不够多这一点外并无任何可让人诟病指责之处,将皇后的位置坐得稳稳的,李赋才慢慢的退下来,渐渐在朝廷中稀释自己的影响。
如今有连泽、连澈在,兄弟俩一文一武,足以保的皇后不敢叫人轻视挑衅。
广元帝其实并不愿意让李赋退出,对李赋,他从来都没有怀疑忌惮过。
可李赋执意不肯。一来无仗可打了,整日上朝着实无聊,还不如在家里陪娘子呢!二来,外戚势大绝非好事,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皇家、对朝廷。
广元帝今日信自己,明日信自己,后日呢?更远的将来呢?且如此一来必定有越来越多的人依附在门下周围,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股尾大不掉的势力,到那时候,纵然自己不愿意,只怕也会有许多身不由己的事情不得不去做。
何必呢?建功立业也建过了,一西北一南海,还扶持了个新君,这辈子仕途上再无遗憾。如今位居人臣,银钱大把,不趁着年轻多陪娘子等到了想陪也动不了了!
况且,治国那一套,他又不懂,何必去掺合?
最后还是连芳洲出了个主意,在五军都督府多设置了一个参谋职位,有职无权,就是挂个名号,有事时可请他去一同参详筹谋,无事时他亦不必去衙门当值。
广元帝一听可行,挂个虚职那也是职啊,便开了金口玉牙答应了。
皆大欢喜。
从此,李赋与连芳洲便逍遥自在出游天下,做如花美眷神仙眷侣去了,一年中倒有大半年不在京中。
李云岳七岁之前,出门都带着他们兄弟俩一起,如今李云岳十三岁,老二九岁,两人出门就都不带了,而是带着四岁的老三。
这些年,整个大周就没有两人没去过的地方,还特意去了西北从前李赋打过仗的地方,又回了南海郡几回,随着海船出海,南洋、西洋,更是一去数月。
大房村老家也去了好几趟,把三姑奶奶等给开心坏了。无奈三姑奶奶不肯进京,说还时喜欢家里,连芳洲也只好打消了念头。
去年下半年便是出了海,至今未归,也不知行迹何处。而老二小端午从小跟着母亲身边耳濡目染,对于仕途根本无意,一门心思只想做生意,六岁的时候已经会看账本、算盘打的噼啪响了。而且越长大,这种兴趣就越浓,如今家中生意,倒有一大半都是听他的调遣。
这不,刚过了年,他就带着人赶往山东去巡视店铺去了。
小郡主和李云岳一边进门一边说话,钱管家忽然兴致勃勃的奔上前施礼唤着“世子爷、小郡主!”笑呵呵的道:“世子爷,侯爷和夫人来信了!说是还有半个月就能回京了!”
“真的?太好了!”小郡主眼睛一亮,拍手笑道:“叔叔和姨姨出去逍遥这么久,可算是要回来了!钱管家,府中各处叫人好好的检查一遍,该收拾的都收拾布置妥当了,尤其是正院正房!还有,叔叔和姨姨喜欢吃的东西,也都叫人预定采买了,别到时候又来不及!”
显然处置这些事情小郡主早就不是第一次了,她吩咐得熟溜,钱管家回答得也熟溜,一连声的连连说是。
李云岳许久不见爹娘,心中也十分开心,向来冷峻的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道:“瑾瑾说的不错,各处准备好,别让爹娘回来不痛快。还有,给二弟去信告诉他一声。”
钱管家笑呵呵的一一答应,便取出一封信,双手奉给李云岳,笑道:“这是来人让转交给世子爷的信。请世子爷收好!”
李云岳便将信接了过去。
钱管家又转身笑着向小郡主说道:“小郡主恐怕又要辛苦几天了,呵呵!”
小郡主会意,笑道:“姨姨购买的各种货品都先行送到了?”
连芳洲和李赋每次外出游玩,到了一地少不得总要购置些当地的特色产品。横竖两人不缺钱,也不缺搬运工,看中什么便买什么,经常便是人还没回京呢,大大小小的箱子却先回京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正是由小郡主帮着整理收拾这些东西。所以钱管家会那么一说,小郡主又会这么一答。
“可不是呢!”钱管家笑呵呵道:“老奴大略瞧了一眼,三四十个大箱子呢!也不知道夫人又买了些什么宝贝!”
小郡主做惯了分拣工的活儿,况且连芳洲挑选的东西不是极贵重,便是极别致稀罕新鲜,大部分见所未见,她也爱看,每次收拾整理这些东西总是兴致勃勃的。
听了钱管家的话,一点儿也没嫌弃箱子多的意思,反而越发来了兴致,笑道:“姨姨和叔叔有两年多不曾出海远洋了,这一趟自然要多捎带点儿东西啦!看着多,收拾出来就不多了!等各处该分送的地方送了去,剩下的就更不多了!得了,把那些箱笼照旧搬到我院子里放着吧!嗯,我今儿先回去,明儿就过来!”




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 1621.第1621章 风波11
钱管家笑着应是,知道她必定有话要同世子爷说的,便识趣退了下去。
原本小郡主还想陪着李云岳一会儿的,既然明天要住进来,也不用急在这一时了,说了几句话,便笑着告辞,只说明日再来。
李云岳送了她出门去。
这一收拾整理,就收拾了整整十天功夫,才将所有的东西分门别类的细细整理妥当。
而在三天之前,小名端午的李云焕得到爹娘要回京的消息也连忙从山东跑回来了。
不过他和大哥不同,大哥看着冷清,话极少,尤其在外人面前,非必要绝不开口,至于敷衍客套什么的,就更别跟他提这个!
李云焕却是放浪无羁,不拘不束,好友遍布京城,三六九教,上中下层跟谁都能打成一片,年纪虽小,却是一张笑脸跟谁都能说到一处。
回了京也整天忙个不停,天天都找一拨一拨的朋友出去聚会游玩,在府中的时候极少。
这日小郡主终于从一大堆箱笼中抬起了头、站直了腰,拍了拍手,成就感十足。
忽然心中一动,想着每一回姨姨回来总会给自己带一份大大的礼物,可是似乎自己除了年节、生辰,还没给姨姨送过礼呢!
他们这一次离家这么久回来,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备上一份礼物?
小郡主勾唇含笑,为自己的这个主意得意了几分。便去花园中练武场寻李云岳,今日就要告辞回府。
李云岳道:“这么快就走?你刚刚整理了那些东西,不累吗?好好睡一觉,明天再回。”
小郡主心中存了事儿,而且是讨好未来公公婆婆的大事儿,心急火燎恨不得立刻去办,哪里还安耐得住?
便摇摇头笑道:“不用啦!等姨姨回来我再过来住几日,在哪里不能睡觉呢?非要在这儿睡!我先走啦!你继续练你的,不用送我啦!”
说着转身脚步轻盈的去了。
李云岳瞧了一阵她的背影,总觉得她好像有事瞒着自己,不由暗暗纳闷:小媳妇这是怎么了?
小郡主回了府,便心急火燎的去问母亲留郡王妃讨主意。
留郡王妃笑道:“你倒越来越有孝心了,还懂得要讨好婆婆!主意不错,可是送什么,我也不知,你自己看去吧!你婆婆府上什么贵重东西没有?要紧的是心意!”
小郡主只好闷闷回房。她当然知道要紧的是心意啦!可是——这不是摸不准什么东西既有了心意,又拿得出手嘛……
这种事情,又不好拿去跟旭哥哥商量……
小郡主思虑再三,决定往京城里各处热闹之地逛逛去,没准儿能有所触动呢?
不想,这一逛,就逛出祸事来了。
其实也怨不得她,而是杨文华。
杨文华那日回府,虽然瞒过了祖母母亲,成功的溜回了房间。
可是落水受惊,紧跟着又受凉,到底是娇生惯养的贵公子哥儿,即便身体比较健康,也受不了这内外夹击,当天晚上,就发起了高热。
将祖母和母亲吓得半死!
又是请太医又是煎药服药,折腾了三四天才算勉强痊愈。
这一来,祖母、母亲松了口气放了心,难免又追究起那日的事情来:不过出去踏青游玩了一趟,若说没发生什么事,怎么可能弄成这样?
婆媳俩先没问杨文华,而是将跟去的小厮什儿、玖儿暗中唤来盘问。
什儿、玖儿虽然受了杨文华的警告不许泄露,可是这两个小小的奴才哪里是杨老夫人、杨大夫人的对手?越是吱唔躲闪只会越引得她们婆媳生疑。
在杨老夫人动了真怒的逼问下,终于将那天的事情竹筒倒豆子的将知道的都说了!
尤其是什儿,那日还平白挨了小郡主一顿教训羞辱,既然事情瞒不住了,便索性添油加醋的说了个痛快,惹得杨老夫人婆媳俩大怒。
再叫了杨文华来,杨文华还有什么好隐瞒的?只得如实招了!
他和邢绯儿一样,当然不可能自曝其短,说自己的不是,只说一同游湖,一言不合威宁侯府的世子爷就叫人撞他们的船,结果他刚好站在船边,就被撞下水去了……
至于自己如何强行取了人家的船、如何羞辱人家的侍卫,那是绝口不提的。
把个杨老夫人婆媳心疼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婆媳俩忍不住大骂李云岳和小郡主,威宁侯夫妇不在京城,留郡王夫妇可好好的在呢,便要去找他们算账!为乖孙(乖儿)讨回公道。
还要进宫去向皇上告御状。李世子是皇后的亲外甥,他的父母不在京中,皇后总得帮着主持公道吧?
杨文华当然不愿意她们去闹,本来之所以要瞒着她们,就是怕她们去闹。闹开了,自己绝对讨不了好处!
可他越是这样,杨老夫人婆媳就越是心疼他、越要为他做主:看看乖孙(乖儿)多可怜,受了欺负都不敢讨公道了,可见那李世子是何等的嚣张!
杨老夫人忍不住眼泪哗哗,含泪道:“我的乖乖孙,不用怕!你是皇上的亲表弟,他是皇后的外甥,算起来你可是长辈!他竟敢这样羞辱欺负你,简直是不知尊卑、目无尊长,连皇上也不放在眼里!哼,我倒要看看,皇上会不会轻易放过他!”
杨文华暗暗叫苦,说来说去,自己费尽唇舌竟是根本阻止不了她们了,不由急躁起来,道:“一点小事又去劳烦皇上表哥,还是告的皇后的亲外甥,何苦呢!这不是存心让皇上表哥难做吗!我说,咱们家今非昔比,又不是姑妈在的时候,你们还是消停点吧!”
这一番话说出来,那是前所未有的,令杨老夫人、杨大夫人婆媳两个面面相觑、瞠目结舌,半响回不过神来!
恰好杨大老爷回府,正要过来给母亲请安,在外头将儿子这番话听了个正着。
当下,杨大老爷也吓住了,脚步不由得一顿,听他说完,才哼了一声踱步而入。
若说在这个家里杨文华还有怕的人,就是这个父亲了。
此时见了父亲,哪里还有半点儿刚才理直气壮的样?等父亲给祖母请安后,慌忙恭恭敬敬上前向父亲请安。




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 1622.第1622章 风波12
杨老夫人犹自气喋喋的向儿子道:“你来的正好!威宁侯府世子和留郡王府的小郡主实在欺人太甚!你可知前几日咱们文华病成那样,就是拜他们所赐,这口气不出了,老身可咽不下!”
前几日这个儿子生病,母亲和妻子焦心焦急,连带着府中各人也不得安生,陪她们折腾得人仰马翻,此刻听母亲这样说,不由一顿,看向儿子:“真是如此?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文华下意识一怯,缩了缩。
“你这是干什么!”杨老夫人见状大为不满,瞪了儿子一眼,道:“文华受了这天大的委屈,又大病初愈,你这个做父亲的,就不能给点好脸色吗?非要把孩子吓成避猫鼠儿才甘心吗?”
杨大老爷唯唯含糊陪笑,深深吸了口气强迫自己冷静、镇定,只不过,天大的委屈?大病初愈?这些词儿听着真是不舒坦。
“还不快说?还愣着干什么?”杨大老爷尽量和蔼的道。
“老爷!是这么回事!”杨大夫人生怕儿子不敢说,便帮助他一五一十的都说了。
杨大夫人深知丈夫的脾性,如果不说的足够委屈、吃亏,他是不会帮小儿子做主的,在他心里,横竖这个小儿子做什么都是个错!
于是在说的时候少不得又是一番添油加醋。
见婆婆不言语,显然默许了,杨大夫人精神一振,更是渲染到了十分。
杨大老爷神色平静的听着妻子的叙述,从头至尾都没有发表任何言论。
直到她说完,他才轻轻舒了口气,目光沉沉的盯向幼子:“是你娘说得这样吗?”
他手一抬一挥,两条浓浓的眉毛竖起,冷沉的道:“说实话。这种事你瞒不了人,当天去的人不少吧?只要一对质,什么都出来了!别弄得家里人为你讨公道、讨到最后变成赔不是!如果真是那样,哼!好了,你说吧!”
杨文华觉得脊背上两条汗涔涔而下。呃,他怕父亲,真的是有原因的不是吗?
“你竟然怀疑文华撒谎!”杨老夫人愤愤道:“他才是你儿子啊,你就这么不信他?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杨大老爷道:“娘,正因为他是我儿子,所以我了解他!撒谎,倒也未必,他说的就算不全是实话,也差不了太多,可是他没有把话说完!原因呢?威宁侯世子我见过,行事比他父亲还要沉稳冷静几分,绝不会无缘无故去撞你的船!你有什么解释?嗯?”
“……”杨文华张口无言。
杨老夫人婆媳见他这样,不由得也狐疑起来,紧张的看向他。
杨文华哪儿敢反抗自己的爹?要是敢的话早就反抗了!
爹既然起了疑心,少不得会去自己查证,与其等他查证了再来找自己算账,倒不如这时候说了,就算他生气,也有祖母和母亲在场,多少能帮着抵挡一二不是?
一番计较权衡,杨文华便耷拉着脑袋,吞吞吐吐的将那天的事情从头说了一遍。
杨老夫人婆媳两个再次面面相觑。
杨大老爷怒极反笑,打了个哈哈,道:“娘,夫人,你们听见了吧?哈哈!我就说呢,他什么时候懂得息事宁人了?你们帮他出头他反而千方百计拦着,还说出那么冠冕堂皇的话来!原来如此啊!杨文华,你越来越出息了啊,连你祖母、你娘都敢欺骗,险些又酿成一场风波,让我们杨家丢脸!那留郡王府、威宁侯府,是那么好惹的吗?你可真是胆子不小啊!”
杨老夫人未免又心疼起来,便道:“好了老大,你也别再教训他了!要我说文华也没做错什么,不就是教训了她几个奴才、要了条船吗?至于这么大火气,把人家的船都撞翻了!这要是谁真个冲撞了他们,是不是就该要杀人灭口了啊!也忒毒了些!他们好好的,遭了什么罪?可怜我的文华,落水吃了那样苦头,又病了这些天,我家文华,确实受了委屈了!”
杨老夫人说着眼眶中隐有泪光,忍不住又气恼起来。
杨大老爷气得肝疼,张了张嘴,心中徒然升起一股无力感。
母亲这是什么歪理?到了她嘴里,都变成把船撞翻了!他知道她是心疼孩子,可是,有这么心疼的吗?她这是害了他啊,偏偏她自己半点也没有这个自觉!
今日如果不是自己凑巧来了,凑巧听到这些话,没准老娘和夫人就真的气势汹汹杀奔留郡王府找人家要“公道”去了!
可如果闹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公道”在人家那边,那会怎么样?自家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皇上念着先头娘娘的情分虽不会怎样,心中必定会不痛快。再有皇后,那是皇上心尖上的人,岂不会恼火?枕头风吹的多了,总会见效的!
等到有一天先头娘娘的情分被消磨光了,自家还有什么可依仗?
过了气的外戚,跟人家正当红的外戚相比,能比得过人家吗?
杨大老爷只觉得心里头一阵悲凉和无力,这个道理他跟母亲、夫人根本就说不通!她们只知道宠溺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娘您就惯着他吧!他如今一天比一天大了,你再这么惯着他,总有一天惯出祸事来!”杨大老爷不悦道:“别动不动就拿皇上说事,姐姐十来年前就不在了,这情分还能剩下多少?这小子若再不争气,把这点情分也耗光了,就等着吧!”
杨老夫人愤愤道:“还不是你没用?你若给皇上身边送个可心意的,封妃封嫔,这情分不就连上来了?”
“这主意您想都别想!”杨大老爷连连摆手,脸色顿时有些不太好看:“满朝文武谁不知皇上疼宠皇后,这些年宫里除了淑妃和莲嫔、王贵人,你看看有过哪个新人?不死心的人多了,结果呢?咱们家别凑上去讨这个没趣!”
杨大老爷实在觉得在这里坐着憋闷的慌,简单再说了几句话便起身离去。
临走前深深瞟了儿子一眼,本想当场将他拎走教训一番,转念一想这样肯定不行啊,母亲和夫人肯定又哭闹哭诉个不住,懒得添那个烦!
便独自走了。




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 1623.第1623章 风波13
然而他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过杨文华这个不肖子呢?到底将他狠罚了一顿,禁足、抄书、背书,手掌心还挨了十下戒尺。
十下戒尺杨文华可以不放在心里,然而像他这种人,禁足七天就跟要了他的命一样,还要抄书、背书,那简直就是无上的酷刑!
心中对李云岳和小郡主的恨未免又更深了一层!将这一切都怪在她们的头上!
重获自由后,心中愤恨的杨文华便立即将自己的报复计划施展开来,命人在留郡王府附近盯梢。
这日小郡主带着青竹、青花出门,杨文华立刻就纠结了一批流氓混混跟了上去。
小郡主这日要去逛逛琉璃厂,看看能不能淘到什么好东西。
那日忽然想起准婆婆不是在收藏各种古钱币吗?若能给她淘弄到几枚她没有的,岂不是又文雅又合了准婆婆的意了?
小郡主打定了主意,便兴冲冲的直奔琉璃厂而来,打算挨个一家家的看过去,顺便向店主打听打听。
她只要东西,价钱什么的,完全无所谓!
她哪里知道,她在各家店铺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杨文华却鬼鬼祟祟、遮遮掩掩的躲藏在她的身后。
这条街十分繁华热闹,而且进进出出都是有钱人,不好下手干什么。杨文华只当她来逛街,买好了东西自然就会离开,到时候自己再伺机动手!
不料这混账蛮丫头逛起来没完没了,他的腿都跟得酸了,看她那兴致勃勃的样子,却根本还没有逛够!天知道她还要逛多久!
杨文华低声咒骂几句,索性不跟了!命人弄来了纸笔,略一思索,摸去笔锋横横竖竖的写了几个字:故友相见,请来胭脂巷子尾。
胭脂巷子,就是这旁边的一条狭长的巷子。弯弯曲曲的,走到头,就十分偏僻了。
干大事嘛,总得在偏僻的地方才行!
那死丫头仗着有人撑腰天不怕地不怕的,杨文华有八成把握她一定会去!
就算不去,下次再找机会便是了!那死丫头横竖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儿,三天两头的往外跑。
杨文华命人将信给小郡主送过去,自己就带着一干无赖混混赶往胭脂巷尾布置埋伏去了。
小郡主收到这样一封没头没尾、稀里糊涂的信一下子就给搅糊涂了,故友?什么故友弄得这么神神秘秘!
青竹、青花很不屑,与她一起讥诮嘲讽了一番。
两人也不过比小郡主大上两三岁,都是淘气好奇的年纪,此事如何能不探一番究竟?
小郡主当下古钱币也不急着找了,一挑眉道:“走!瞧瞧去!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故友这么大的架子!”
青竹、青花还有什么犹豫?立刻跟了上去。
主仆三人很快就到了胭脂巷尾,四下里静悄悄的,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岂有此理!竟敢捉弄本郡主!要是让本郡主逮着了是谁,看不剁了她的手!”小郡主十分恼怒。
1...463464465466467...5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