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官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鹅城知县
因此在王简提出这个调整方案之后,林振就想了想说道:“张强既然不适宜担任纪委书记,那也不适宜在西平担任副市长了,就让他回省纪委吧,你看怎么样?”
张强本身就是省纪委出身,现在又回到省纪委,其实这样就把他下一步的升迁之路有可能堵死了,必竟到西平担任纪委书记,跟在省纪委担任某一部门负责人是不能同日而语的,王简只所以提出让张强到市政府任职也是担心调整工作不顺利,现在林振直接提出让他再回到省纪委,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但是如果张强回到省纪委,那市政府那边还是少了一个了市委常委副市长,林振接着就说道:“将张强调走,你用那个四蒙市副市长担任纪委书记,这个安排我同意,至于市政府那边的常委副市长一职,我看就让省办公厅的副主任秦运过去担任吧。”
秦运是省委办公厅的副主任,副厅级干部,调到这边就是正厅级也算是提拔了,林振对他还是比较欣赏的,借着这个机会给他安排了,王简当然不能不接受。
和林振商量好了这件事情,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由省委组织部门先来做了,张学兵这个组织部长其实与省长姜中伟关系不错,而姜中伟原来就是叶明军提拔起来的人,与王简的关系也不错,而安东为了吴存功的任职的事情就去找了张学兵。
张学兵当时表示不持意见,一切看西平市的推荐人选,如果西平市把吴存功推荐成为常委候选人,他当然表示支持,他这一招比较滑头,让安东说不上什么来,等于把这事推到了王简的头上,而王简那边却是还没有答应,这让安东感到此事希望渺茫。
想到两个人都不给他的面子,安东就有些想法利用手中的权力查处一些人给王简和张学兵颜色看一看的想法。
但是还没有让他来得及着手这件事,省委常委会召开了,林振当然主持了常委会议,张学兵针对西平市的班子问题提出了组织部门的调整意见,即是将张强调离西平市,回到省纪委担任纪委常委原有级别不变,同时将四蒙市副市长胡宜团作为纪委书记的候选人,同时提名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秦运为西平市委常委,提名为副市长候选人,林振从兰西带过来的专职秘书提拔为省委办公厅副主任。
林振将秦运安排到西平市担任副市长常委,也有了这层意思,即安排他的专职秘书担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提了一格。
这个意见一发表,安东的脸色就变了,他感觉这次的调整有些专门针对他的意思,他不仅没让吴存功当上常委,而且还把张强的纪委书记给搞掉了,这算什么回事?
更重要的是,张学兵和王简两人都
摆了他一刀,不但没有同意让吴存功当上常委,而且还联手把张强的职务也给换了,秦运到西平市担任副市长常委,他认了,没有话说,这次的任命肯定是林振安排的,但是将张强调走,把胡宜团调过来担任纪委书记,一定是王简的主意,否则怎么可能从四蒙调人来?难道西平就没有人了吗?
张学兵一讲完话,林振就开始让大家发表意见,意见先由王简发表,因为王简是西平市委书记,调整他的是他手下的人,所以就让他先发表,王简想了想就发表了自己意见,表示同意这个调整方案,没有别的意见要发表。
王简就讲得很简单,因为他是当事人,不可能发表的太多,其实他不发表,大家也知道他的意思,没有他的同意,省委组织部不会提出这样的调整方案。
王简一讲完,其他几个常委也讲了起来,他们当然对王简权限范围内的事不便干涉,更重要的是这里面还有林振的参与,一定是两人商议好了之后才提上常委会的。
很快轮到安东讲话了,安东一开口就说道:“我同意秦运同志到西平市担任常委副市长一职,但是对将张强同志调离西平市一事有点看法。张强同志一直在省纪委任职,现在下放到西平担任纪委书记,我认为张强同志的工作还是可以的,在一般情况下不适宜再将他调出西平市,然后又回省纪委任职,我觉得这样的调整是不大适当的,我是纪委书记,我对张强的情况还是了解的,而且也很不理解这次的调整行为,请林书记姜省长以及各位常委再慎重考虑。”
安东就表达了反对意见,这是力量的对决,安东当然不愿意张强的纪委书记一职就这样没了,所以他也顾不了其他的事情,担心王简与他为敌,担心王简与李仪平的关系了。
在这个时候,王简不大好为自己辩护,因为张强到底担任纪委这个职务合不合格不是一个可以能说得清的问题,而能说得清的问题又无法摆到台面上,难道王简能说这是因为张强不按照他的意思来行事吗?显然不能,只好找其他的理由来操作此事。
这个时候也只有林振出马了,他是省委书记,要消弱安东的力量,他必须亲自来出马才行,他在听完安东的意见之后就说道:“最近我听说西平的一些事情比较乱,这个乱不是说工作没有做好,而是因为全运会的事情,搞得一些干部蠢蠢欲动,违法乱纪的行为有些增多,张强同志在纪委书记这个职位上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王简同志刚来时间不长,对这些情况不大清楚,但他是清楚的,没有及时作出处理,王简同志希望能加强纪检的力量,改变现在的状况,向我汇报了这个事情,我认为这次调整是合适的,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全国上下,纪检的力量都在加强,我们更不能消弱,我希望安东同志和省纪委的同志能服从大局,加强自身的工作,对于张强的调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其他人还没有什么意见没有?”
感谢带雨梨花1975的再次豪爽打赏!感谢各位书友的不断支持!
(本章完)
红色官途 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胡宜团上任
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胡宜团上任
林振的表态起到了震慑安东的作用,姜中伟随即表示同意这个调整方案,同时又表示希望省纪委加强反**工作,确保河西省能跟上中央的节奏。
林振和姜中伟两人的表态让安东受到严重挫折,本来选任纪委书记这件事,他作为省纪委书记有着很大的话语权,但是现在林振和姜中伟以及组织部门完全不尊重他的意见了,出现这种事情,他不能轻易落败,他要向华夏纪委领导汇报此事,不能就这么算完了。
仅有安东一人表示异议,这项调整方案自然就通过了,通过之后,安东转身离开了会场,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林振并没有在意他的态度,其实调整张强不过是着手对付他的第一步,现在先用张强这个马前卒试试水,看安东会怎么反应,而王简的要求与他的目的正好相符,所以在这个问题轻而易举地就把这件事办成了。
省委常委会开过以后,省委组织部门负责和张强进行谈话,张强这时已经知道了结果,没想到他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把官给丢了,当组织部长找他谈话的时候,心里头就是很郁闷,虽然他心里有百般的不情愿,但事已至此,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有用了。
想来想去这里面的原委,他感觉到主要原因还是没有主动向王简靠拢,在对待王简的问题上有着一定投机心理,一直认为自己有着安东支持,不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现在想来,还是错了,安东并不能决定他的命运,决定他命运的人还有很多。
与张强的被调整相比,吴存功感到自己还是幸运的,虽然常委一职没有当上,但没有被调整,在看他来,张强被调整并非仅仅是王简不喜欢他的问题,更大的原因恐怕在省委高层,如果只有王简不喜欢他,但是安东和其他省委领导支持他,王简也不可能将他拿下,现在看来不是张强出了问题,而是安东可能出了问题,安东在省委高层当中受到排挤了。
当常委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他知道安东的能力不足以将他捧到常委的位子,而王简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印象,既然是这个样子,他也就失去了再当常委的想法,考虑到自己的政治生命也没有多少了,趁着自己还在副市长这个位子上多捞一些好处吧。由于吴存功受到这次的仕途挫折,让他陷入到一个更大的**漩涡中去不能自拨了。
胡宜团的任职在上省委常委会之前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因为省委组织部前来考察过他,这一考察虽然没有明确说他会担任什么职务,但是考察就是提出他要提拔为正厅级领导职务的,而且着重考察他在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这一考察让很多人莫名其妙,胡宜团现在是副市长,如果提拔他担任正厅级领导干部,那么四蒙也就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这几个职位是正厅
的级别,他一个副市长能跃过一些人当上什么职务?而且考察的内容着重是廉政方面的问题,难道他要担任纪委书记?但是纪委书记也只是副厅级的职务啊。
一般的人当然是不知道,洪君和赵宁几个主要领导人已经知道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消息来源,在得知胡宜团要到西平市任职之后,洪君就先把胡宜团叫过来聊天谈话,以显示亲近之意。
杨春峰知道胡宜团的工作调动之后,就着急地把胡宜团叫到一起吃饭,问他什么时候得到这个消息的,胡宜团就笑着说道,我也是刚刚知道不久,看来王书记在西平有麻烦,就想叫我过去给他出力。
杨春峰自然不大相信他刚知道的想法,心里头虽然对胡宜团这么快受到王简重用有些想法,但是他还是对胡宜团升职表示高兴。
“宜团,以后你又能到王书记身边工作了,四蒙是王书记的大本营,我在这里给守着,你到了那边可是要为王书记多出一些主意,免得有人欺负王书记。”杨春峰就是很关心地说道。
胡宜团马上说道:“老杨,这个你放心吧,我们都是王书记重用起来的人,我知道王书记这人是很会关心人的,其实这个职位你去做更适合,但是王书记这样安排肯定有他的想法,以后你要去省城,就来找我,我们一起与王书记见面。”
杨春峰知道这是胡宜团安慰他的话,相比起来,还是胡宜团与王简接近的时间早,虽然胡宜团的职位一直没有他高,但是他与王简之间的关系似乎比自己深,这次调整,肯定有着王简的考虑,不过从心里来说,如果他在四蒙当不上正厅的领导职务,他也想到西平市任职啊!
杨春峰在心里想了一下,觉得下一步得多往省城跑一跑,拉近与王简之间的关系。
在省委常委会通过之后不久,胡宜团就来到了西平市上任了,王简接见了他,嘱咐他一定好好整几个有影响的案子,做出成绩给大家看看,别让别人认为没有纪检工作经验的人就做不好纪委书记。
胡宜团当然是听王简的,是王简让他指哪就打哪的人,但他与杨春峰不同的是,胡宜团还是一个比较冷静的人,所以在按照王简吩咐做事的同时,还能坚持自己的主张,避免犯一些错误。
按照王简的吩咐,胡宜团就去工作了,可是他刚上任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因为省纪委突然批来一份举报信说市规划局副局长梁克栋有问题,原来张强到了省纪委以后,感觉得报复一下王简,虽然他当初与王简谈话的时候,王简说是支持他查案的,但是后来王简又帮助了梁克栋,让纪委在查处他之前先向他汇报,他当时就认定王简虽然表面上是支持他查办梁克栋的,但是实际上不同意他查处的,是不是因此而得罪了王简也说不定,现在他到了省纪委就先
让西平市纪委查处梁克栋,看王简怎么办,如果王简还是不查处的话,那就会让他抓住了把柄,然后借机整一下王简,当然他想整王简还不够格,但他背后有安东,让安东来整他。
安东自那次省委常委会开过以后,就前往华夏纪委向一位纪委副书记汇报了张强被调整的事情,提出省委组织部不征求他的意见,擅自调整张强的职务是不合规矩的,这是在架空省纪委的权力,这将导致选出的纪委书记有可能不合格,也无法理顺相关的工作,他请求仪平书记能介入一下此事,提醒河西省委组织部要尊重河西省纪委的权力,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纪委副书记听取他的汇报之后,没有表什么态,这个事情他也不好表态,但表示他将有关情况会向李仪平汇报,由李仪平书记来处理此事。
听到纪委副书记这样说,安东心里就是感到好受了一些,不管怎么样,总有给他打抱不平的人,他不相信林振敢不听李仪平的话。
等安东走了以后,纪委副书记想了一下,就去李仪平的办公室将这个情况简单地向李仪平讲了一下,看李仪平是什么意见,如果李仪平认为这件事非同小可,自然会安排人前往河西省进行交涉,如果他觉得此事无所谓,那这件事就算了。
当纪委副书记把这个情况向李仪平汇报完了之后,李仪平坐在那里,沉思了片刻,说道:“我近期要到河西省考察工作,到时候我会和林振同志谈一谈这个事情,但在我和林振谈之前,请安东同志不要再就此事发表什么议论,请你转告他一下。”
纪委副书记听了李仪平的话,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态度,但听到他愿意与林振交涉一下此事,便感觉到李仪平或许会亲自干涉一下这件事,如果李仪平亲自干涉,那倒是对安东的一种很有力的支持了。
李仪平说完之后,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纪委副书记就告辞走了,离开了李仪平办公室之后,纪委副书记就给安东去一个电话,向他讲明了这个事情,告诉他李仪平的话,让他暂时不要再发什么牢骚,一切由李书记来处理。
安东一听到李仪平要处理此事,那心里就是感到痛快多了,只要有了李仪平的支持,林振肯定要让步,不但保证今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而且话语权也会大大增加,这可是一个因祸得福的事情。
这样一想,安东就不再为此事而感到闷闷不乐,转而开始想着怎么想法查处一下省委组织部的人,然后再怎么查处一下西平市委的人,而就在这个时候,张强向他汇报了梁克栋是王简的同学,王简有庇护他嫌疑的情况,问他怎么办,安东听到之后马上说道:“立刻指示西平市纪委,严肃查处梁克栋一案,如果西平市纪委包庇的话,直接提到省纪委进行查处。”
(本章完)
红色官途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左膀右臂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左膀右臂
胡宜团刚一上任就接到了省纪委批转过来的文件,必竟没有纪检工作的经验,便把一位纪委副书记叫过来商议此事,这位纪委副书记也是一头脑灵活之人,知道他与王简之间的关系,因此便悄悄地告诉他,此人是王简书记的同学,原来张强书记在的时候就没有查处,现在省纪委发文要求查处,显然是有所针对性的,请胡宜团仔细考虑。
一听到还有这个情况,胡宜团马上警惕起来,他来到这里就是辅佐王简工作的,现在居然有人想针对王简来搞事,那他就能同意,但是这是省纪委转下来的文件,他该如何应付?
想了想,胡宜团就问那名副书记道:“这个梁克栋有没有违法乱纪的行为?”
纪委副书记说道:“这个不好说,纪委还没有立案调查过,不能说有没有的问题,我也说不准。”
胡宜团想了想又问他道:“那你说这件事该怎么办?省纪委批转来了,我们必须得作出处理,你的意见是什么?”
纪委副书记想了想说道:“这个我也说不好,要不你先向王书记汇报一下,然后再作决定,如果王书记同意查,那我们就查,如果王书记不同意,那我们就直接给省纪委回复一下,告诉他们查无实据就可以了。”
听了纪委副书记的话,胡宜团一时没有作出决定,他知道王简不是那种包庇他人的人,他倒不是怕告诉王简,王简会有什么为难,他担心的是有人想借机来搞王简的事情,他是从张强手中接的纪委书记,张强肯定不高兴,他在的时候不查梁克栋,现在到了省纪委便下指示要求他来查处,真是会做好人,而且还是王简的同学,这明显是在给他出难题。
想到这里,他就让纪委副书记出了去,然后自己坐在办公室里好好地想了一想这里面的事情,现在这个情况可以分成两种可能,一个可能就是梁克栋没有什么任何问题,经得起查,那么对王简自然没有任何影响,有举报信也不一定就说明这个有问题,现在举报信都作为对手攻击对方的手段了,搞的都是窝里斗,有人搞梁克栋的事也很正常。而另一种可能就是梁克栋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不经查,一查就就有问题,那么这种可能性就会带来一些麻烦,也给王简在丢脸,别人会说王简的同学被查处了,王简的脸面上也不大好看,因此查梁克栋会让王简难看,而如果不查梁克栋,那更是会让别人抓住攻击王简的口实了,说王简包庇**分子,这种杀伤力要大得多,所以这个问题还必须处置的慎重才行,确保不对王简造成什么影响。
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么一切都好解决,直接给省纪委回一个信,说查无实据,而如果是另一种可能的话,那就要考虑到给王简减少影响,甚至为王简树立形象的事情。如果王简主动查处梁克栋,那么别人就会说他在大义灭亲,即使是自己的同学出了问题也
不包庇,同时还可以展现他来到这里后的第一个政绩,这样一来,这个问题不但不是难题,还能为他和王简争光,那就是把坏事变成好事了。
胡宜团想了半天,突然想到这个主意,心里就是很高兴,便想着如何来操作这个事情。
想了半天,胡宜团决定让人找一下以前有没有针对梁克栋的举报信,如果有就找出来拿给王简来进行签批,从而让他来主动处理这个事情。胡宜团立刻安排他人来寻找这方面的举报信。这一找就找到了,针对梁克栋的举报还不少,看来这个梁克栋有问题的可能性很大,肯定会让王简丢脸了。
找到一封比较正式的举报信,胡宜团就拿着举报信去找王简了,王简见到他突然来找自己,便推掉手头的工作,问他什么情况。
胡宜团就先把省纪委批来的那份文件交到了王简的手上说道:“我刚刚接到这个文件,以前张强在的时候没有查处,现在却发来文件让我来查处,我感到这里面有情况,过来汇报一下。”
看了一眼省纪委的批文,王简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对于梁克栋,他并没有存什么包庇之心,不过是张强当时想拿他来做文章而已,现在张强调到了省纪委直接来让胡宜团来做这个事,真是心思甚小,成不了大器。
王简笑了笑道:“老.胡,既然省纪委让你来查处,你就查处是了,不要以为是我的同学就可以免责,这个梁克栋向我保证自己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张强专门向我汇报过他的问题,现在他又发文来要求查处,如果再不调查一下,别人肯定认为我包庇他了,你派人着重调查一下他,如果有问题就要严格查处,如果没有问题那自然也不能冤枉他。”
胡宜团听了王简的话之后就点了点头说道:“王书记,这个事情我也考虑到了,你是对**现象深恶痛绝了,断不会为梁克栋而损害自己的操守,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就这样查处了,就会传出您的同学腐化堕落了,看上去似乎与您有关似地,所以我建议您亲自签批一份举报信,下令我们专门查处,这样大家就会认为是您要求严格,大义灭亲,免得这件事让人从中利用。”
胡宜团把这个想法一说,王简感到也有道理,看来胡宜团是费了心思的,用他担任纪委书记是对的,能全方位为自己考虑一些事情,否则势必会传出一些对他不好的流言。
王简想了想问道:“你手头上有举报信吗?”
胡宜团就把举报信拿了出来,王简看了看,感觉这举报梁克栋的信说得很是详细啊,连他在哪里受的贿,受了谁的贿都写得清清楚楚了,看来此人必然是**分子无疑。
王简看完之后就想了想在上面签了一行字:“该举报信举报内容十分详实具体,着市纪委认真查处,此人与我曾经还是同学,没想到会堕落到如此地步,如果查证属实,请依纪依法处理!”
王简就在举报信上签了批示,胡宜团拿到手一看,王简都把与梁克栋是同学的事情都写上了,这样更能证明王简大义灭亲的行为,还是王简考虑的深刻一些。
看了看胡宜团,王简又对他说道:“老.胡,你现在对纪委的情况摸得怎么样了?”
胡宜团道:“摸清了一些,但是刚来情况还是有些不明,省纪委那边对我似乎很是冷淡。”
王简说道:“省纪委那边你不用管,只要是市纪委权限内的事情你大胆地去办就是了,如果你把情况摸清了,就盯住一下四海公司的情况,四海公司这些年在西平市拿了不少的工程,这里面一定有着**的问题,你看一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如果能找到突破口,要把这个案子给做成了。另外招投标中心那边,我感到很不满意,很多工程都是从他们手中出去的,我们招投标买的东西居然比从市场价上买的还要高,我看到有的网民在网上发贴提到这些事,你也想法调查一下,当然也不要太着急,要稳步进行,免得引起大的震动。”
王简在此之前还没有向胡宜团安排这事,主要是他刚刚来到,情况不熟,现在至少了解了一些情况,便把这个事情向胡宜团安排了一下。
胡宜团立刻答应道:“王书记,我们纪委里面也有害群之马,在我整顿好纪委之后就全力办这两个事情。”
王简点了点头道:“那你就先整顿,如果有人事上调整的事情,我安排组织部门去做。”
胡宜团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王简来到西平后是想大做一番的,如果不查处一些大案的话,很多人就会不听话,不听话工作就开展不上去,大家各自行事,根本没法做什么事情,所以他必须做好王简的左膀右臂,为王简实行自己的政策提供帮助。
在王简安排完他之后,胡宜团就回到市纪委,市纪委办公厅主任就来告诉他梁克栋来找他,胡宜团就是一愣,怎么刚向王简汇报完案件梁克栋就来找他?他与梁克栋也没有什么交情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