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星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纯牌老狼
“说吧,哪些事有结果?我好长时间没看档案。”
“拉格兰奇爆炸案有线索,跟陶侃有关,唉,我没想到他这里会出问题。”
“我老早就说他会出问题,你们非说不可能有问题,看吧,我的研究还是靠谱的。”计算机专家一副成功人士的样子,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虽然当时他很窝火。
“你看你,我是说跟他有关,没说他有问题,他这种人只要公司不倒,是不可能会出问题的。”
“晕,你跟我玩文字游戏,直说吧,我很忙。”计算机专家判断失误,很是沮丧。
“陶侃的表弟有问题,我们找到线索后,问了陶侃,他把事情前后讲了一遍,没有添加评论。调查证明他说的一切属实,没有任何夸大之处。另外舰船研究所有内奸,刚被揪出来,他供认涉及到多起泄密案,其中就有陶侃的表弟和另外两名中层主管。牵涉到的人比较多,我觉得有必要修改处罚条款,它太严厉,毕竟现在跟以前不同。”
李庄思考片刻,缓缓摇头,“我们刚调整了管理体制,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安全性降低,预计未来三年内还要进几十万研究员,如果修改处罚条款,等于变相鼓励他们做小偷。”
张凯苦笑道:“你现在很少看社会类的新闻,有人已经开始抨击我们的安保,说间谍虽然可恨,但不至于需要用这么暴烈的手段,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计算机专家的神色没有变化,依然是那副淡淡的口气,“有些人很无聊,理他们干吗?我不怕理论派,他们除了躲在背后怂恿别人去冒险,还能做什么?卧底和内奸本不配有人权!哈里斯昨天给我打电话,说快没有实验品,我正苦恼着,没想到你今天就跟我说到好消息。”
张凯从不去地下研究所,他不喜欢血腥研究,听到李庄说起哈里斯,脸上有异色,“你当初制定条款的目的除了恐吓人,不会有研究的意图在内吧?”
“牺牲的员工要抚恤金不?我们又不可能找强盗要去。不管卧底和内奸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从他们身上榨不到油水,造成严重后果的只好送去地下研究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回点本。”
“就这么简单?”张凯有些不信。
“事情本来就简单,有进有出才是循环,如果不这样做,我们根本不可能成为基因工程领域的老大。我觉得有必要为哈里斯申请nb奖,国宝那家伙是打擦边球,哈里斯更有资格获得医学及生理学奖。”
“问题是他那些研究成果暂时不能公开,你总不能给他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吧?他那复制身体换头手术看得我心惊肉跳,没想到罗伊.戴维斯居然活了过来,现在活蹦乱跳一点事都没有,运气真好啊。他之后的手术都出现了智力损伤,估计十年内都无法康复。”
张凯喜欢看录像,绝密的手术视频是他担任安全委员会主任之后才看到的,高层主管里他是第四个接触到基因工程研究院核心资料的人。
“呵呵,资料都留着,过程很详细,哈里斯的个人研究成果大把,随便挑挑就行。只要有人开始争这个名头,我们便可以开始行动,等风头过去,再伸头争记录!”
“哈哈,你真阴险,先让别人做开路先锋,然后在后面摆出我才是吃螃蟹的人。对了,六级智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只能猜猜,大国出版的科普书籍里都将你列为头号嫌疑人。这事真滑稽,足以载入史册的创造居然不了了之。”
“想知道?我不告诉你,我始终坚定地否认我是吃螃蟹的人!”计算机专家转头问起另外一件事:“国宝的手术刀怎么玩得这么溜?你知道原因吗?”
“我知道,但我不告诉你。”主任大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郁闷,完全是两码事,你不用这么小气,我就猜他肯定还有导师。我查过f大当年的教授记录,能教出他这种级别的弟子又跟他导师有关系的医学专家就那么几个,以研究神经方面的彭院士水平最高,而且擅长玩手术刀。”
“你都知道了还问我干吗?”张凯很郁闷,谈起此行来的目的,“dk747案已经破获,三处提供了详细的资料,你有空可以看看。”
“你跟我说说吧,我时间很紧。”李庄晚上的事情非常多,要与自己的两个家庭沟通,还要总结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够用,何况他有时还要在地下乱钻。
“好的,这事说起来挺简单的。唉,我没想到会这么简单。一个强盗团伙不知道从哪里偷来了一枚防空导弹,他们甚至还有雷达和大型光学望远镜,估计里面有退役军人。747飞得不快,又是满载,我们的行动规律已经被他们摸熟,所以觉得可以抢到一些物资。”
李庄听到这句话气得半死。那些压缩干粮和脱水蔬菜才值几个钱,但飞机是贵重物品,机组成员也是宝贝。因为普通的747被击落才使用了加载激光器和金属风暴系统的武装运输机,空运的费用增加了一倍多。
“按安保条例处理吧,他们简直是疯了,什么样的事都敢做,我觉得真是教育的失败,这帮人连打劫都做不好,是垃圾中垃圾!”
李庄犹豫片刻,“真的没有别的原因?比如某些势力插手,或者在背后鼓动他们?”
“没有,纯属偶然。我们这个民族虽然经常内斗,叛徒也多,但想到通过击落运输机来报复我们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这样我们极有可能不再援助,他们不会帮我们找借口。再说如果搬不倒公司,那些始作俑者肯定会被十三处追杀,他们能逃到哪里去?”
“dk747事件”出现前,安全委员会的报复已经称得上暴烈。十三处的第一批员工来自于雇佣兵团队,不少人都杀人如麻,有了高级装备和良好的福利及执行完三次任务后转为保安部正式员工的条件让不少想过安定生活的人欣然同意。
刺杀对于这群老油条来说不难,比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厮混要轻松。金石提供了部分资料,算是各取所需。李庄频繁遭遇刺杀,他的风格一向是“以牙还牙”,前面忍是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如果证据充分,没有其他势力介入,就结案吧。这事拖得够久,没想到会是这种搞笑的结果。还有其他的事吗?”
“没有,我承认,今天特意过来就是为了偷你的酒喝,不好意思啊,你回来之前我已经喝完了一瓶,就是你那瓶琥珀色的葡萄酒,真舒服啊!”
“滚!被你气死了,那是我收藏了好多年的,你每次过来都要跑到我的酒柜那里转悠,原来是这样!”
计算机专家狂郁闷,那瓶葡萄酒度数很低,丽莎一直想喝,没有得逞,估计今天两人合谋。
送走张凯,李庄回到客厅跟孩子们聊了一阵,问起老婆酒的事情。董事长夫人竭力否认,说都是张凯喝的,她绝对没沾边。
计算机专家又能说什么?家里的安保体系丽莎了如指掌,可以轻易避开监控大喝特喝。他没打算追根究底,跟孩子们道别,径直走向深层地下室的入口。
“安全委员会档案上写的东西不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希望不要又发现我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
迷失在星空 第四十二章 画人画鬼
李庄跟往常一样,跑到深层地下室第二层去看了喇叭家族,再进入三层维姬家族的领地替她们详细检查硬件运行工况。
“父亲,陈德齐刚在系统里添加了一份档案,还留言说您有空可以看看。”维姬提醒。
“嗯,知道了,伊芙,你那边的进展怎么样?”伊芙即eve,五十维姬的大名,上个月取的,好像是维姬的主意。因为eve是夏娃的名字,有长命百岁的美好祝愿在里面。v字打头的名字老早被五十维姬的姐姐们占完,只好求其次选择带“v”的名字。
伊芙是维姬级的小升级版,体积较维姬的原始版本小了三分之一,性能略有提升,硬件成本相当。
“父亲,通道光缆已经修复,正在建设复线到地下避难中心,施工机器人的优化还在进行中,预计性能可以提高5%左右。”
“知道了,继续施工并与李志森配合,让他那边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提交改进清单。”
伊芙应了一声,然后陷入沉默状态,她不怎么说话。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所的研究员们现在还没有彻底查清智脑出现性格差异的真实原因。李庄每天雷打不动地和维姬级智脑沟通,这是一项艰巨而枯燥的工作,一般人根本坚持不下来。
维姬级的设计似乎已经到了某种边缘,极限放大版五十二维姬智能等级为7.2,只比维姬略强,而她的神经元数量已经达到两千万。软硬件逻辑判断都堪称完美,维姬亲自测试的,前后持续了半年才完成。
“超级大喇叭”方案出现后,李庄在设计维姬时,对v级智脑的可升级性进行了重点研究,但进步的幅度越来越小。除了v级放大版,他还研究了一亿神经元的100m级,才发现遇到了瓶颈,似乎哪里不对,现有体系有问题,人工神经网络的极限理论推导跟验证结果不符。
李庄想起“音障”和“热障”,莫非这是“智障”?想到这个词,他便不由得哈哈大笑,不能胡乱类比。古斯特尔给这种现象取了名字,叫“高原障碍”,后来就成为内部的专用称呼,当然只有核心研究员知道。
“算了,不考虑这个,新语言的研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结果,vai在维姬级放大版上已经到了极限,先看看陈德齐写了什么。”
作为华人在asa的领军人物,陈德齐跟李庄谈不上亲热。这家伙毕业于n大天体物理专业,在cit读的硕士,博士在斯坦福。他没来之前跟公司里很多主管都认识,有两个领域的博士学位,搞航天是后来才有的事,三十岁洗心革面投入蓬勃发展的宇航事业中。
陈博士官宦家庭出身,却没有从政的兴趣,刚开始搞理论研究,后来转行做工程。他没能从家庭中享受到什么好处,却受政治斗争牵连丢掉了工作。博士毕业后在花旗国呆的两年比较复杂,估计有隐情。他这种智商情商双高的人物,受家庭影响,见多识广,不容易被找到漏洞。
华夏两大情报机构找不出他的问题,更担心,干脆将这厮扫地出门,免得将来出现意外。航天是华夏能拿得出的领域,日本人当年没少偷师,间谍不少。
轻车熟路打开安全委员会档案,陈德齐的文章排在第三名,开篇很有意思,“我们马上就要开始画人,吴文凯那厮以后就不能老是说我在画鬼了。”
李庄看到这句话忍俊不禁,公司里的华人都知道这两个家伙不对付,经常彼此冷嘲热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些人就是看对方不顺眼,而跟其他的人比较投缘,比如李庄跟安德列夫和陶侃。
公司里这种情况很普遍,陈德齐最好的朋友不是华人,而是兼任宇航飞行器研究所所长的比利.康福斯。吴文凯现任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跟“法国兔子”杜兰德关系极佳。
复杂多样的物质形态基本上分成三类:气态、液态和固态,在这三种物态中,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对象就占了两个,这门学科的每一步进展都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从传统的各种金属、合金到新型的半导体、超导材料,从玻璃、陶瓷到聚合物和复合材料,从光学晶体到液晶材料等等,所有这些材料所涉及到的声、光、电、磁、热等特性都建立在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基础上。
凝聚态物理研究直接为许多高科技提供了基础。正在蓬勃发展的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等都密切联系着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和发展。它没有超出量子力学的范围,应用广泛,容易出成果。
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是物理学部下属的最大分支机构,有近三万高级研究员。冷核聚变实验室、功能材料实验室和超导超流实验室都是凝聚态物理研究所下属的单位,与asa来往频繁。当初吴文凯能抢到这个位置,周奇森和张凯都大感庆幸。当然这些李庄不知道,掺杂了科学以外的东西总是比较复杂。
陈德齐是asa副局长兼空间科学研究所长,这个机构规模比不上凝聚态物理研究所,研究的玩意就是它的名字。空间科学是指利用航天器研究发生在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及至整个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及生命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空间科学以航天技术为基础,包括空间飞行、空间探测和空间开发等几个方面。它不仅能揭示宇宙奥秘,而且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陈德齐现在要搞管理,以理论研究为主,方向正是大名鼎鼎的宇宙学,这是从整体角度来研究宇宙的结构和演化的天文学分支学科。
现代宇宙学包括观测宇宙学和理论宇宙学,陈德齐现在的条件好,空间科学研究所与天文学部来往频繁。他是兼具科学和工程方面经验的人才,因此研究范围不小的asa空间研究所需要这位所长,安德列夫没放他到天体物理研究所任职。
宇宙学是啥玩意?在人类还不能在太阳系自如行走的时候,它就是“画鬼”的学科。意思是没有定论,都是假说,无法描述出准确的轮廓。这种情况跟“鬼”很像,都是没有完整体系的东西。
宇宙结构连为数不多的几个大牛都吵来吵去,其他人自然更挠头。科学家们不像普通人可以随意幻想,科学的精神总是要遵守的,否则就成了科幻作家,会被工程师们骂得狗血淋头。
李庄看到“画人画鬼”的笑谈,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人工智能领域的四种方案包括它们的组合方案跟“画人画鬼”能扯上关系。
人工神经网络目前来说是“画人”,它是特殊的仿生学设计,模仿有智能的人类,尽管极为复杂,仍能找到参照系。100m级智脑使用了模仿人脑的智能方案,因为它的神经元数量足够,软件编写的工作量大降。
这种情况可以用复杂指令集cisc和精简指令集risc来类比,有相同的地方。计算机硬件领域的进步让低功耗低成本的人工神经元和实现人脑功能的元器件批量出现,脑科学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往日能比的。
risc微处理器结构简单,布局紧凑,设计周期短,且易于采用最新技术;cisc微处理器结构复杂,设计周期长。使用上,risc微处理器因为结构简单,指令规整,性能容易把握,易学易用;cisc微处理器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实现特殊功能容易。
由于risc指令系统的确定与特定的应用领域有关,故risc机器更适合于专用机,而cisc系统则更适合于通用机。
上面这些是科普上面的资料,其实就两点。risc之所以江河日下,跟越来越复杂的应用有关。它的硬件逻辑错误是很少,但实现复杂任务时软件编程量很庞大,软件复杂,不容易上手,而显然生活中更需要通用的货色。
当人工神经元价格比较高的时候,李庄只能选择使用相对简单的硬件和复杂的软件互相配合,这是前期的结果。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执行效率,他才想到开发vai这种跨平台语言,牺牲了易用性。
现在有条件,采用cisc系统类似的方案或许能更进一步,在新语言没能开发出来之前,李庄正在研究新算法和数据结构,以适应硬件系统的变更。智能环不仅仅是智能环,它是研究过程中的副产品和新智脑的组成部分。
人工神经网络加知识处理与符号处理加层次化社会结构模型,这是他设想中的100m级新智脑的方案,比以前更复杂,但符合他的线性升级理念。先研究子方案实现的可能性,然后再升级,仅利用某种模型没法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脑。
至于真正强大的基于生物进化的智能系统,目前属于“画鬼”的范畴。新达尔文主义起源是达尔文解释进化的天择理论,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结合,同时也将基本的孟德尔遗传学,改造为数学化的群体遗传学。
现代综合理论将两个重要发现结合,也就是进化单位(基因)与进化机制(天择)。也统合了许多生物学的分支,例如遗传学、细胞学、系统分类学、植物学与古生物学等等。
无论是天择、地选、性选结合现代生物学理论的新达尔文主义,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内共生学说、中性学说、骤变说,都无法完美解释所有的现象。智能的产生原因仍是谜团,人脑受限于身体结构,能无限拓展的可能性为零,功耗总在那里,人体改造实验室的研究给出了结论。
进化论跟社会学沾边,更跟宗教思想牵扯不清,神造人或者外星人造人的理论层出不穷。它带来的麻烦跟医学没什么两样,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和观念,更是让外行搞不清楚该信谁。
乱七八糟的牵扯跟计算机专家没有关系,他只关心什么时候能出现完善的理论。修修补补这家伙很拿手,开创一门新理论不是他能完成的任务,毕竟还是正常人,没有精神分裂症的兆头。
形而上学的东西没法用到工程上,特别是涉及到创造生命这种踏入神域的理论。主流的“生命树”不完美,也找不到足够的证据。复杂精密的人眼是怎样出现的,一直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相反外星人造人和神造人更有说服力,因为人眼从结构上来说就是一套技术方案。
“画鬼要画到什么时候,莫不成我们真的是神造的物种?外星人就罢了,它们没法建立这么完善的体系。按照目前科学发展的进度,我们只要能在太阳系内建立众多的基地,人类就不是自身能毁灭的,而这一切不会太久。”
“晕,我在想什么?月球基地马上就要开建,估计联合国很快就会通过某些法案,我的武装基地计划破产的可能性不小,”计算机专家拍了拍脑袋,继续看陈德齐写的东西。
一行大字显示在液晶屏上:“神秘的月球”。
“神秘?是很神秘,但不至于会让陈博士这种专业人士吃惊吧?希望不要是探测器发现了什么古怪的东西。”
李庄不希望看到月球是人造飞船假说的详细版,这种理论不怎么靠谱,虽然他这个实用主义者不在乎理论是否符合现有体系,但不希望看到一个科学家写科幻小说。
;
迷失在星空 第四十三章 神秘的月球(一)
陈德齐是天体物理学出身,精通观测宇宙学,能看懂并质疑相关的文章,这说明他是一位专业人士,非李庄这样的科普级外行人士可比。
所谓的科普资料,都是能自圆其说的假说,甚至有些无法认知的东西有“画鬼”类的解释。这些是非专业人士无法真正驳斥的,能使用的多是哲学类的推断或者语无伦次地乱骂,但这些有什么用?
陈德齐的文章充满了科学家一贯的毛病,动辄就是大段的数字及公式说明,不知道是不是在故意折腾计算机专家,幸好写了一些能看懂的东西。
“巴瑟斯特级高分辨率月球探测器找到了扬基佬阿波罗计划留下的东西,包括nasa一年前的登月舱残骸。他们的操作技术退步了;这个领域需要经验丰富的宇航员,不是单纯的知识和经验传承能管用。”
“这话没说错,长期不练,手容易生,脑子不用,也容易变笨,不可能考虑得面面俱到。”李庄深有同感。nasa一年前派人打前站,他们现在很懒,连飞船都是阿波罗系列的升级版。登月舱的密封出了点小问题,把两名宇航员吓得半死,幸好解决,但在月面活动的时间比计划缩短了三分之一。
花旗国这次目的明确,就是为了建立月球基地所需要的全部资料。登月舱重约三十吨,反作用力控制系统、上升和下降推进系统都使用了添加新型纳米燃速催化剂的固体推进剂,比老前辈总算有进步。
核裂变火箭是好用,但只能用作飞船的主动力,其他的还得靠传统化学发动机。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此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c;夜晚温度可低到零下183c。
在这种情况下,比冲不高的固体推进剂是最佳的选择。asa卡捷级月球着陆探测飞船使用同样的方案,将在八月发射的载人飞船登月舱将使用卡捷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nasa新的登月舱比阿波罗系列大了一倍,可以携带更多的样品,这是没办法的事,长途旅行票价极高。由于没能建成氘氦三聚变示范电厂,目前月球开发公司的股票卖得不好,增发没有通过审核,花旗国国内资金也不充裕,正在为以前的贪婪和随意买单。
“卡捷级拍摄的照片中除了地球人的活动,还有一些其他迹象,不排除外星人的可能,这些需要月球研究基地建立后由宇航员现场考证。”
“嘿,外星人,不管什么模棱两可的东西,一切都会在实证面前露出它的真实面目。”计算机专家感叹完继续看新鲜,这篇文章里面除了常见的流言剖析和卡捷级的现场调查,还表示了自己的疑问。
月球的内部结构一直是谜团,空心球说喧嚣日上,而这是月球人造飞船说的重要理论基础。nasa的专家辟过谣,说月球拥有一个固态的富铁内核以及一个液态外核,和地球非常相似。他们的数据都是来自月震仪的反馈结果,似乎理论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卡捷级重复了月震实验,asa月球研究所的专家们面面相觑,因为跟nasa公布的有差异。
几次人工月震实验和根据实验记录分析,都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月球内部有不小的孔洞存在,至于这是天然洞窟还是人造的,暂时不得而知,因为月球本身的地质非常特别。
月球面对地球的部分在物质构成及地貌方面与背对地球的部分差异很大,前者地壳比另一面地壳薄不少,并拥有由玄武岩构成的广阔平原。这些平原被称为月海,天文学家们认为这是很久以前月球表面火山喷发的结果。后者地壳厚很多,有更多陨石坑,几乎没有月海。
经过天体物理学家们的测算,月海中密度较高的玄武岩使月球的质量中心不在几何中心,偏离了约1.6公里,但迁移的发生过程尚不清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