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正义的使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旖旎小哥
正义的使命 第1325章 一针见血的见解
“厉书记初来乍到,需要适应环境进入角色,我就不打扰你们了,省里还有事,我们来日方长。”
握住厉元朗的手,满志勇接着说道:“厉书记,祝你旗开得胜,工作顺利,再见。”
望着满志勇的车子消失在视线之中,樊俊心有不甘的惋惜道:“满副部长这是对我们的接待工作不满意,早知道,中午多少喝一点酒好了,我们市的蓝桥白还是不错的。”
厉元朗没有接茬这个话题,而是提议道:“樊市长,请移步我的办公室,我们需要聊一聊。”
樊俊点了点头,跟随厉元朗一起走向书记办公室。
坐在沙发里,方炎端来泡好的茶水,知趣的转身离去。
看着方炎背影,樊俊问道:“方秘书言谈举止得体,看来,厉书记教育有方。”
厉元朗便说:“方炎在德平时就跟着我,小伙子不错,用着顺手,就把他调过来了。”
“也好,省着楼秘书长给你物色秘书了。”樊俊说完,环视一圈厉元朗的办公室,意有所指道:“我听说厉书记一来就弃用原来的办公室,还要按照规定对全市领导干部办公用房进行一次大筛查,多出来的清退,这可是一项大工程,费力不讨好。”
“樊市长。”厉元朗严肃认真的说:“清查办公用房看着事小,实则影响巨大。干部以身作则,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本身就表现出来公仆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老百姓互相比较,喜欢效仿干部的样子行事。说白了,我们就是车头,就是榜样。”
“我们做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因为我们是公众人物,是生活在镁光灯下,是受人品头论足的。”
“樊市长,这件事希望你能够配合我,把清查进行到底,该腾退的退,要让全市广大群众看到我们市委不搞特殊化的坚韧决心!”
樊俊品味着厉元朗的话语,好半晌勉强回答:“既然厉书记态度坚决,我听吩咐就是。”
厉元朗摆了摆手,“樊市长这话说过了,我们是搭档,是彼此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你若是有不同看法完全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商量着来,一起找到解决办法。”
“厉书记,你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就直言不讳了。”樊俊说道:“清查办公用房,我支持。但你想过没有,清退出来的地方该如何处理,弄不好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我们可以把空出来的地方改做他用,不会产生浪费资源的情况。”
“好吧。”樊俊不想在这件事上费口舌了,“你是书记,你说的算。”
眼见樊俊就要起身告辞,厉元朗抬手挽留住,“樊市长别急着走,还有一件事我要和你沟通。”
“你说。”樊俊抱着胳膊往沙发背上使劲一靠,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厉元朗说道:“我来之前,满副部长和我谈过,市委常委会需要增补一名常委,目前看来有两个人选,一个是上城区委书记武智先,另一个是余葛县委书记唐江。”
“樊市长,这件事我想听一听你的意见和看法?”
樊俊沉吟片刻,说:“市委和市政府坐落在上城区管辖范围,按理说,武智先应该进入常委班子,他之前的两任书记都身兼市委常委。”
“不过,余葛县经济总量常年排在我市县区首位,最好的经济大县一把手兼任市委常委,实至名归。”
“最主要的是,唐江担任过聂书记的秘书,深受聂书记器重。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向省委推荐人选的重任,还要厉书记一个人做主。”
看似樊俊回答模棱两可,实则却有很严重的偏袒性。
为唐江说话占据了很大意图。
总体上说,厉元朗和樊俊的第一次谈话,气氛并不融洽。
不融洽就不融洽,厉元朗没指望樊俊做什么,只要不坚决反对就行。
但是清查办公用房必须要进行下去,还要做好。
毕竟是他就任蓝桥市委书记的第一脚,这一脚踢得好不好,硬不硬,关系到他今后开展工作的顺畅程度和威望,绝不能掉以轻心。
送走樊俊,方炎进来告诉厉元朗,他有几个部门负责人打来电话,要向厉元朗汇报工作。
其中就有上城区委书记武智先和余葛县委书记唐江。
“就他们两个吧,其余人员安排在明天。”
正好,趁此机会可以近距离审视这二人。
唐江三十七岁,中等个子,不胖不瘦。
刀条脸,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给厉元朗最大印象,是他那双不大的眼睛发出来的亮光。
“厉书记,您好,我是唐江。”略微躬了躬身,唐江一脸媚相。
厉元朗从椅子上站起来,和唐江握了握手,示意他坐在对面。
开完大会,唐江没有急着返回余葛县,直接打电话留在市里,就是为了见厉元朗一面。
他深知,自己能否晋升市委常委,必须要过厉元朗这一关。
打开笔记本,唐江夸夸其谈,主要讲述几年来,尤其是他担任余葛县委书记之后,布置和规划余葛县域经济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认真听着唐江汇报,厉元朗一言未发。
总的来说,唐江汇报内容很充分也很详实,看起来他之前是做了专门准备,但是有一点,却引起厉元朗的重视。
他问道:“唐江同志,刚才听你汇报,主要谈及引进资金技术,大力发展县域工业,从而提高全县的经济水平。”
“我想问的是,余葛县是农业大县,拥有大片土地,在农业方面,你们采取的是什么政策?”
唐江瞄了一眼笔记本,抬头目视厉元朗说道:“随着这些年粮食价格不稳定,农民种地意愿越来越小。大部分农民都把土地承包出去,进城务工。”
“这样一来,既可以省去种地成本,又能依靠打工赚取不菲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而且,土地承包商在获得大量土地之后,可以整体规划土地使用情况,种植经济作物。”
“他们采取现代化高技术的种植方式,产量高见效快,极大提升了土地承包商的积极性。尤其近几年,土地承包费用逐年递增,丰富了农民腰包,也促进更多农民选择把土地承包出去。”
“农民腰包鼓了,不少人在县城买房安家,同时也提高了县城商品房的销售,同比去年,全县商品房的价格上涨了百分之二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农民通过土地承包,身份也转化为城镇居民,刺激全县经济消费,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厉元朗手里摆弄着签字笔,若有所思道:“你说的这些只是表面文章,深层次的东西你考虑过没有。”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农民不种地变身为农民工,他们绝大多数学历低,没有技术,只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而体力劳动是靠年龄吃饭,岁数大了干不动了,农民只能靠那点土地承包费生活,生活将会产生几何式下降,这些可都是不稳定的隐患。”
“另外,土地承包商由于有巨大的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撑,种地产生的效益只会越来越高,从土地承包商摇身变成农业资本家。”
“如此一来,种地只会让农业资本家赚了钱,榨干土地价值,造成土地资源的病态发展,这将是一种令人悲哀的现象。”
“所以,振兴农村经济,坚持农村农业的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推动农民共同富裕,这才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厉元朗的一针见血,听得唐江脸红耳热,表情中不免显露出来惊讶和担忧。





正义的使命 第1326章 两场大考
唐江本以为,自己交出这份成绩单,一定会让厉元朗刮目相看。
可是,厉元朗从农业方面入手,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看起来,这位厉书记对余葛县的情况了如指掌。
毕竟是做过聂书记秘书的人,唐江很快调整好情绪,正色说道:“厉书记,您的独到见解令我受益匪浅,可我觉得,您对农村农业的认识稍有偏颇。”
“是的,农民以土地为本,但种地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活么。”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现阶段,农民出租土地获得租金,然后自己出去打拼。如此一来,等于有双倍收入进账。”
“以前的农民,怎会想到有朝一日搬到县城或者大城市居住,享受快捷便利的高效生活方式。”
“关键是,农民的土地没有闲置,按照市场化需求,每年都在种植大量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我县农业农村经济贡献力量,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因此我认为,不应局限于传统观念,要有创新,有适应新形势的准备和应对。”
唐江一口气说出他的反驳意见,厉元朗始料未及。
然而,听到不同声音的厉元朗,并未生气,反倒是饶有兴致的和唐江辩论起来。
“唐江同志,农业农村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吃饭问题,从地方到上面都十分关心。”
“早在十几年以前,国家就提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倡议,并为此颁布实施我国第一部《合作社法》。”
“我不反对农民外出务工,只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没有任何人会阻止,也没理由阻止。”
“但是,尽快成立农民各类专业合作社,让农民入社,年底分红,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把土地红利回馈给农民,这才是应该尽快落实的。”
“据我了解,你们余葛县在这方面还有欠缺,没有很好调动农民种植土地的积极性,只有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一带十,十带一大片,让农民尝到种地带来的甜头好处,农民回归土地才会成为现实。”
唐江干张嘴唇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反诘说:“厉书记,我听出来了,您对于农民出租土地的举动是不赞成的。”
“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农民自己没有技术又不懂得经营,也不知道该种些什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肯定出租土地给别人更加划算。因为这样盲目去种植,很可能亏损。”
“自古以来种植也好,养殖也好,它的风险都是比较大的。一旦在技术方面出了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为了降低和避免这种风险,出租土地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方式,自然相对来说十分划算。”
“相反,如果既有技术又会经营土地,肯定比出租更有益处。”
“我对我们县的农村情况进行过调查,很不幸,我们县的农民大多属于前者,即使个别有种植能力的农民,也由于气候和环境等问题,放弃了自家土地,有不少农民出租土地后,去南方气候温暖地区种植农作物,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在唐江发表个人看法的时候,厉元朗欻欻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字,然后把笔一放,身体靠在椅背上认真聆听。
等唐江说完,厉元朗指了指笔记本,唐江一看,上面写的那行字体很大,非常醒目。
“服务员?”唐江愣住。
“对,我们就是群众的服务员。唐江同志,你刚才提到你们余葛县农民种地没有技术不懂得经营,那是你们没有为他们服务好,没用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厉元朗敲击桌面说:“谁也不会生下来什么都会,全靠后天学习积累。试问,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外地打拼,还不是对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失去希望,不得已才做的吗!”
“农民没有技术,可以请农科所专家帮忙指导,不会经营,你们要帮助找门路联系销售渠道。实心实意的做好农民的服务员,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这才是关键所在。”
“而不是现在这样,把农民遇到的难处一推了之。特别是你提到有的农民放弃自己土地去外省种地,更加说明你们的工作不细致、不扎实,没有做好农民的后勤服务,你们这是为自己找借口,是严重的失职行为。”
听到厉元朗没有以势压人,反而用事实说话,把唐建辩得哑口无言,深深低下头。
他输了,输得彻底,体无完肤。
“唐江同志,你们余葛县委县政府要把领会上级精神认识到实处,要杜绝麻痹思想和惰性思维,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为农民多做实事。”
“别看你们余葛县经济总量排在全市县区首位,就躺在功劳簿上数勋章,这种想法要不得。你回去之后深刻反省,等我有机会去余葛县的时候,希望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我一定坚决贯彻厉书记指示,牢记厉书记的谆谆教诲,做为全县群众服务的楷模。”
唐江适时起身告辞,厉元朗没有动地方,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做了送客的礼遇。
走出市委书记办公室,唐江擦了擦脑门,回到车里掏出手机,打出去一个电话。
“张主任,我是唐江,我大约在一个小时后回到县里。你马上召集在家的常委,下午四点钟召开常委会,我有事情要说。”
挂断手机,唐江长出一口气,心中默念,这位厉书记不好惹啊!
在唐江离开十分钟之后,武智先敲门进来。
依旧坐在厉元朗对面。
照例拿出笔记本,认真向厉元朗汇报上城区的情况。
武智先洋洋洒洒讲了十几分钟,眼角余光不时观察厉元朗的表情反应。
厉元朗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武智先长话短说,生怕说多了引起厉元朗不耐烦。
把最后有几段为自己表功的地方省略掉,快速说完。
厉元朗点了点头,指了指桌上茶杯,“喝口水润润嗓子。”
“谢谢厉书记。”武智先双手捧起茶杯,喝了几大口,这才放下茶杯。
“智先同志,我在来的路上碰到一群人敲锣打鼓,说是石磨村的村民给你们上城区委送锦旗,感谢你们安置他们异地搬迁,照顾他们的生活。这事做得好,应该予以表扬。”
武智先连忙回应,“这是我们的分内工作,应该做的。”
“你们在安置工作中做得好,市委市政府看在眼里。不过我要问你,石磨村的村民搬离之后,他们的谋生情况你们是怎样安排的?”
“这事我们区委区政府进行过认真讨论。石磨村的村民除了种地以外,还有不少人从事养殖业和种植业,但是原有的地方肯定不能使用。所以,我们正在全力寻找新地方,也在想方设法为村民们发掘可替代的致富途径。”
厉元朗眉毛一皱,问道:“这么说来,你们还没有为村民解决后顾之忧?”
“这……”武智先羞怯的小声回答,“还没有。”
“我就纳闷了,既然你们只给村民安置了住的地方,没有解决吃饭问题,他们怎可能自发的给你们送锦旗?即使送了,你们就好意思心安理得收下,脸就不红么!”
此时的厉元朗,语气变得越发严峻起来,“我们为百姓做事,要脚踏实地,全心全意,要把他们当成自己亲人对待。而不是搞花架子,做给什么人看的。”
厉元朗这番话,像钢钉一般,字字扎在武智先的内心深处,导致他不寒而栗,额头上渗出细汗。




正义的使命 第1328章 小事看大事
“酒店十楼有洗浴中心,用餐之后,您可以蒸一蒸桑拿,享受高规格的按摩服务,喝茶休息,非常方便。您需要的话,我会帮您预定。”
“我们先吃饭,有需要会叫你的。”
打发走男子,厉元朗眉头紧锁,话里话外显示,美嘉大酒店绝不简单。
八百八十八元的套餐,有六样菜和两份汤。
菜码很少却很精致,两份汤里面放了不少东西,据说大补。
没让服务员在跟前服务,只剩下厉元朗和方炎两个人的时候,厉元朗感叹道:“这么贵的东西,老百姓是舍不得享受,那么,来这里的人非富即贵,他们的消费由谁买单?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方炎挠了挠头,发自肺腑的说道:“不瞒书记您,我从小到大还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反正以我的消费能力,我是不敢尝试的。”
“所以说,这个美嘉大酒店值得认真对待。小方,吃吧,我还真饿了。”厉元朗首先拿起筷子。
他嘴上说饿,其实没吃多少东西。
虽然精致,味道也不错,但厉元朗天生长了一个大众胃,家常饭菜合胃口,这种就算了。
没吃几口,他把筷子一放,指了指桌上的菜,“小方,你慢慢吃,我出去一下。”
方炎瞧了瞧包房内的卫生间,就知道厉元朗干嘛去了。
他没有跟着,埋头自顾吃起来。
厉元朗刚走到门口,却听到一阵敲门声响起。
这是谁啊?
厉元朗随手打开门,赫然看到门口站着一个穿西装戴眼镜的中年男子。
个头不高,有些发胖,一双小眼睛由于笑着,变成两条弯弯的月牙。
“厉书记,您好,我是本酒店的总经理,我姓郝,郝常亮。”说话间,他双手奉送上一张精致名片。
厉元朗接过来扫了一眼,喃喃说道:“郝总,你这是……”
“厉书记,您能够来我们这里用餐,令酒店蓬荜生辉,更是我们莫大荣幸。为了表示酒店对您的敬仰,特意准备几道特色佳肴,请您品尝指教。”
厉元朗这才发现,郝常亮身后站着一排服务员,每人手里托着一个托盘。
当官不打笑脸人,厉元朗见此情景,只得返身回来,坐到原位上。
郝常亮一个手势,服务员便将八道精美佳肴摆在桌子上,还有一瓶拉菲。
“厉书记,这些都是我们酒店特意为您精心准备的,请您慢用,我就不打扰了,有事您随时吩咐,我随叫随到。”
郝常亮正准备往外走,厉元朗却叫住了他,“郝总,我们不喝酒,请你把这瓶酒拿回去。”
“厉书记,这……”郝常亮露出为难神色。
厉元朗态度坚决的说:“你不把酒撤了,这些菜我们也不吃了。另外,这顿饭该收多少就是多少,你免一分钱,我可不答应。”
“好好。”郝常亮连连点头,示意服务员拿走那瓶拉菲,陪着笑脸小心翼翼退出包房。
人走屋静,方炎警惕的抬头观察这间包房。
厉元朗便问:“你在找什么?是不是在找监控摄像头?”
“嗯。”方炎担忧说:“我怕他们在这里安装这玩意,要不怎会发现您?”
厉元朗微微摇起头,“这里经常接待达官显贵,酒店若是胆敢这么做,谁还会来这里消费。我怀疑,他们准是通过走廊里的摄像头发现了我们。”
方炎恍然大悟,“书记,这些菜肴……”他指的是郝常亮奉送的八道菜。
“当然吃了。”厉元朗吐槽道:“不吃,岂不辜负了酒店的一片心意?花了八百八十八,就上那么点东西,我都舍不得吃。这下好了,我们敞开量吃。”
他以身作则,率先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
方炎被厉元朗这番操作弄得跟着高兴起来,随口问道:“书记,那瓶拉菲应该价值不菲吧?”
“嗯,很贵,好几万吧。”厉元朗说道:“我们吃了酒店赠菜,是因为他们酒店是做菜的地方。可是拉菲就不一样了,这种酒他们不产,需要去购买。如果喝了这瓶酒,性质就变了,也会落人口实。”
“倘若我全部拒绝,势必会引起郝常亮的警觉。能够招待市里面干部,这家酒店一定有深厚背景。在现阶段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得罪他们,可不是一个好选项。”
“我懂了。”方炎从厉元朗这里又学了一手,遇事以退为进,为的是掩人耳目,蒙蔽对方。
吃完饭,厉元朗让方炎去买单。
酒店只收了八百八十八元,还是免去了包房服务费。
厉元朗也没计较,怕计较多了,反而得不偿失。
郝常亮亲自送厉元朗和方炎出来,想要派车送他们,却被厉元朗婉言谢绝。
原打算,厉元朗趁机在酒店里逛一逛,或许有发现。
可是由于暴露身份,只得收手作罢。
打车来到位于市委住宅区的房子,三楼一百平米。
每层就他一家,还有电梯。
方炎的住处也给安排好了,在前一栋楼,方便他随时为厉元朗服务。
脱下外套,厉元朗走进书房,翻出手机联系人,抓起座机拨打一个号码出去。
很快,对方传来一名男子说话声音:“厉书记,这么晚了还没睡?”
“睡不着啊。”厉元朗心有感触道:“头一天到岗,下午见了两个人,又看了点资料,结果弄到六点多钟,就去美嘉大酒店吃了一顿豪华大餐。”
“据说,美嘉大酒店经常接待市里官员,没想到被郝常亮发现,送了八道菜,不吃完就是浪费了。边政委,你对美嘉大酒店怎么看?”
对方正是蓝桥市军分区政委边清伟。
他微微一笑,“厉书记搞微服私访这一招,岂不知,你在明处,人家在暗处。倪发现不了他们,他们却很容易发现你。”
“既然是接待官员的地方,就相当于半个市委了。对于市里面的大事小情了如指掌,我估计,从你踏入美嘉那一刻起,就已经落入人家监控视线之内了。”
边清伟之所以直言不讳,在于厉元朗到任前,他接到过省军区司令杨亮打来的电话。
1...498499500501502...5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