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遗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白袍将
虽然迟了点,被吴幽思坑了一把,不过人终究是来了,还是更加高兴地。于是兰子义说道:
“快快有请。”
自己赶忙收整理了一遍衣服,来到屋门外相迎。
哲儿领着仇孝直和另外一个青年来到门前,
兰子义拱手作揖,说道:
“两位先生姗姗来迟,子义有失远迎,还请两位先生恕罪,恕罪。”
有些反常的是仇孝直并没有跟着兰子义说客套话,只是做了个揖,当是回礼。
一旁青年倒是显得热情,说道:
“久闻代公、卫侯大名,如今有幸见到乃是小生的福气。我与家父在王府中走了半天,口干舌燥,卫侯可否让我们进去给我们一口水喝”
兰子义打量了一番青年,猜到此人应当就是仇文若了。青年大约二十出头的样子,精神饱满,眼神清澈,给人一种波澜不惊,沉稳踏实的感觉,与他父亲相比,最明显的就是他头发茂密,满头青丝一丝不苟的被束在冠中,身上的衣服虽然旧,但却搭配得体,洗的干干净净。
兰子义看着情不自禁的点点头,说道:
“这位想必就是仇文若先生了吧,令尊想我举荐你,今日得见果然气度不凡。”
仇文若礼貌的笑了笑。
这时仇孝直说道:
“我跟卫侯是因为卫侯不拘小节,有人主气量。为何几天不见也变得这么迂腐有时间自然应当谈论正事,为何还要在此尽这些没用的繁文缛节”
兰子义听着心中不快,自己好心好意出来迎接,居然不给自己面子。不过仇孝直如此急切的态度也让兰子义担心起来,难道是有什么事情
兰子义吩咐哲儿道:
“哲儿姐,为两位先生上两杯茶。”
哲儿点头应了后,下去办了。
第七十章 仇家父子
兰子义看着仇孝直,瞳孔慢慢收紧,说道:
“难道有人在背后指使”
仇孝直说道:
“或者说背后有高人指点。否则戚荣勋行为前后矛盾太大,卫侯所说的当天在军机处里戚荣勋的应对和态度与这次在王府散布谣言的行为简直判若两人。”
兰子义抬手扶着额头,心里烦躁不安,好像有千万匹马在胸中胡乱奔跑,让得人难以招架。睡了五天恢复的精神就这一会的功夫全部跑光了。
兰子义虚弱的说道:
“会不是我想多了,或者是我说的添油加醋了。”
仇文若说道:
“卫侯过虑了,哪有人会用别人的嘴说自己的事情呢话由自己说出来时就已经添东西进去了,但这并不是说卫侯您说的就是假话。刚才卫侯所说我也听到了,除非整个事情都是卫侯臆想出来的,否则戚荣勋的行为就是值得怀疑的。”
兰子义说道:
“或许不是他。是我想多了也说不定。”
仇文若说道:
“谣言与卫侯所说,在细节上完全相反,如果是他人所为没有必要让戚荣勋作为谣言的核心。所以此事一定是戚荣勋所为,就算真不是他也一定是他的亲信所为,这点卫侯就不必再怀疑自己了。反倒是刚才卫侯向那位小大姐发怒实在不应该,近几日府中流言纷纷,但鹿苑辖下仆人都没有参与,还有不少人专门替卫侯辟谣,想必卫侯平时与仆人关系都很好吧,仆人们也都当你是自己人。可刚才那通无名火发出去,那位小大姐恐怕要心寒不少吧。“
兰子义本就心情烦躁,听到仇文若这么说更是觉得自己胸中静脉都要扭到一块去,胸闷的就快炸开。
兰子义强压下怒火,说道:
“我知道了,我会找机会向哲儿道歉的。”
仇文若说道:
“卫侯刚才说小大姐是王府的人,不值得信任,其实并不准确。王府上上下下都是草台班子,人手都是刚刚调集的,府中女仆全是皇上专门从宫中挑出的宫女,小厮们也是司礼监专门挑选的良家子弟,我们这些文职则是从各部召集来的小吏。在加封德王之前,大家都没有听过德王的名号,入府的时间也就和卫侯是前后脚,所以不会有谁为了德王监视卫侯的。”
仇孝直点点头,说道:
“就算有人替德王监视卫侯,也不会现在就开始。如果德王有这聪明才智也还需要花费时间笼络人心,而从王爷这些日子的举动来看,他既没有这个想法,也没有这个能力。其他人如果有这想法,所要花费的只会比卫侯笼络身边仆人的代价高,不会低。所以卫侯只要不失人心,问题就不大。刚才那下发火说好不好,说糟不糟,毕竟为人主,喜怒不形于色,恩威并使,乾纲独断。只当是给她一鞭子,后面给他发点糖吃,未必就比跟她混熟差到那里去。倒是戚荣勋背后的高人才是更需要专心考虑的事情。”
仇文若听到自己父亲这么说,摇摇头叹了口气,
兰子义心烦意乱,听着他们说的心里更没了思绪,于是问道:
“那仇先生以为是谁在背后指点戚荣勋呢”
仇文若说道:
“这个靠猜是猜不到的,卫侯可知戚荣勋平时来往的情况吗”
兰子义摇了摇头,
仇孝直问道:
“那卫侯可否回忆一下当时在军机处里的对话当时争论的核心之一就是戚荣勋,谁在袒护他”
兰子义勉强提神,设法思考当时在军机处里发生的事情。最先映入脑海的是杜畿让戚荣勋冷静,不要乱说话。
于是兰子义说道:
“是杜畿!”
但或说出口后兰子义总觉得哪里不对,
仇孝直看着兰子义紧缩的眉头,说道:
“杜畿有古时酷吏风范,行事狠辣,风格硬朗,做事干净利落。若说他代为执行倒是很合理,但若是说他当谋主恐怕不太合适。卫侯再仔细想想。”
兰子义觉得自己头疼,他努力想抓住脑海中的想法,但总是觉得异常费力。当时在军机处是谁最先提到御林军指挥权的问题是杜畿。最后是在公公的提醒下才顺利讨论的,为什么有人要把话岔开。是谁
想到这里兰子义心中好似被铜钟敲过,惊得说不出话来。当时是章鸣岳岔开的话,被公公拦了回来。最后谈价码时也是章鸣岳主动包庇戚荣勋,竟然是他!
仇家父子看到兰子义脸上震惊的表情,互相换了个眼色,仇孝直问道:
“卫侯想到的是谁呢”
兰子义心中痛苦异常,虽然已经为了流民北牵的事情自己已经和章鸣岳闹翻了,可他毕竟是士林魁首,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情
兰子义摇摇头,拆开话题说道:
”造谣我的话纯粹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很多人都能为我作证,为何刚才仇先生还要说这事是冲着我来的“
仇孝直见兰子义面露难色,也没再追问,只是反问道:
“卫侯觉得德王会思考谣言真假吗”
 
第七十一章 寒雨连江
门外小厮喊道:
“德王到!”
听到这声音兰子义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仇孝直、仇文若换了个眼色,都觉得来者不善。
兰子义起身硬着头皮出门迎接德王,心里想着今天一定要把事情解释清楚。
出乎兰子义意料的是德王并没有明显发怒的征兆,难道是还没听到谣言
行过礼后兰子义正要将德王迎入屋内却被王爷伸手拦住,
德王说道:
“不用,我来只告诉一下你,隆公公让你过去。”
兰子义听着心中欣喜,果然自己费劲心机为德王尽忠还是有明眼人看着的。于是高兴地问道:
“隆公公召我过去做什么”
德王轻轻扬起嘴角哼道:
“你干的事情你自己最清楚,据说是御史台有人弹劾你。现在就去吧,被再让我惹上什么麻烦了。”
说罢转身就走,也不管兰子义是不是要迎他进屋,连让兰子义继续追问的机会都没给他。
等德王走后仇文若问道:
“御史弹劾卫侯做了什么事情”
兰子义也是大喜大悲,事情变化的太快,实在让人招架不住。
仇孝直上前说道:
“无论什么事肯定不是好事。看来朝中诸位大臣已经开始动手了,卫侯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被御史抓住把柄”
兰子义听到仇孝直这么说,想起当时刑部那一次,大人们群起攻之,估计当时就想要干掉他,可为何府中这么多人,偏偏要做他兰子义
兰子义苦笑道:
“上次刑部召唤我,王爷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我卖了,这次看他刚才的样子,巴不得我去被人质问。我还以为他没有听谣言呢,是我太天真了。可我无论怎么想都想不出到底是什么事情。”
仇孝直说道:
“如果这样那得先弄清楚御史台因为何事弹劾,做到有备无患。”
兰子义摇着头说道:
“无论什么事情我现在想不清楚,也不想把他想清楚,让人备轿,我现在就去吧。“
仇孝直听着有些不快,说道:
“我愿意跟着卫侯是因为卫侯有人主的样子,现在只是被人冤枉而已就消沉到这种程度,卫侯你也太令人失望了!“
兰子义先是被人谣言中伤,刚刚又看了德王那副脸色,现在仇孝直这么个小文书也对自己这么说话,满腔怒火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一涌而出,
兰子义扭头瞪着仇孝直,愤怒的说:
“我花钱雇你来,你却在这里给我添堵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有资格跟我这样说话”
奇怪的是仇孝直听到兰子义这么骂并没有愤怒也没有拂袖而去,而是看了兰子义一会后作揖退下去。
仇文若说道:
“卫侯看得起我们父子两人当然是我们的荣幸,为了卫侯这份器重我与父亲也要为卫侯尽忠。御史弹劾绝无好事,文若以为卫侯可以缓一缓,至少等到找出原因,想出应对的法子再去不迟。”
兰子义并没有因为刚才发火心里舒服些,反而觉得心沉得要死。他叹了口气,摇摇头。
仇文若见状也没有再多说,作揖后也退了下去。
兰子义心想:
“为何我就这么倒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想着这些,兰子义叹着气往府外走去。
府外轿夫已经将轿子备好,等到兰子义后就抬着往祛邪门走去。
宫门外已经有太监等候,见到兰子义后便将人引着往司礼监走去。
司礼监与军机处同在宫中,只是相比军机处司礼监更靠近皇帝寝宫所在。
兰子义在公公带领下进入司礼监,里面几位公公正坐在桌子后面批阅奏章,时不时还要询问坐在主座上的隆公公,那些已经走完流程,没有问题的文件则由隆公公盖上印章,交给伺候在一旁的小太监转送军机处。
见到兰子义进来,隆公公放下手中的事情,对旁边人说道:
“有急事叫我。”
说着走进里面屋里去。
兰子义见屋中其他人都在埋头苦干,看来不会有人招呼他,心里着实不爽,不过一个宦官而已有什么资格对自己吆五喝六的进京以后对自己吆喝的人还少吗
虽然兰子义很想就这么扭头回去,不见这个死太监,但那样肯定会有麻烦,想一想还是跟着进去吧。
里面隆公公已经坐下,兰子义行礼后隆公公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示意坐下。
兰子义刚一入座隆公公便说道:
“看看吧。”
兰子义瞅见旁边茶几上已经放好一份奏章,便读了起来。原来是弹劾旧都罗应民的。
开始看到这封奏章时兰子义心里暖暖的,章鸣岳到底还是为民请命的好官,哪怕自己已经和他闹了矛盾,他却并不计较,还是上书弹劾昏官,而自己却为了德王不惜在军机处谎话连篇,相比之下真是惭愧。章鸣岳的这种精神着实让兰子义感动了好一会。
奏章中将兰子义想说的全都说了出来,将罗应民的昏庸无能和草芥人命写的淋漓尽致,满篇辞藻华丽,文采裴然,兰子义阅看越激动,直到最后看见落款人的名字。
落款处只有兰子义一人的名字,刚看到这里时兰子义以为是自己看漏了,又回头仔细找了找,还翻到反面看看是不是还有一页,兰子义刚想问隆公公是不是把最后一页给弄丢了时他想明白了,章鸣岳压根就没写自己名字,只用了那天兰子义在草稿上签的名字,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他兰子义弹劾了罗应民,而他是武官,罗应民是文官。
兰子义感到自个瞬间从艳阳天掉进了冰窟窿里,心被冻成了铁块,碎了一地。这下算是明白为什么御史台要弹劾他了。
在兰子义读奏章时隆公公一直在喝茶,这时他放下茶杯对兰子义说道:
“卫侯连自已写的东西都不认得了还要看这么久”
&nb
第七十二章 喜怒之间
兰子义怒气冲冲走出司礼监,心里使劲咒骂王府上下都是猪,周围人全是瞎子,自己明明才气纵横,却要受这窝囊气,一群混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