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局中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卷帘西风1
“企业衰败的根本原因是人才流失,云建经历了四次以上的野蛮拆分,每次拆分,都让企业元气大伤,而这四次拆分,都被冠以改革之名,理由充分,冠冕堂皇,但改革就是为了让一家在行业中有很强竞争力的企业由盛转衰吗?”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在座的市国资委主任宋乔立刻坐不住了,赶紧说道:“高总提到的四次拆分确实存在,但用野蛮两个字来形容有些欠妥,至少值得商榷。云建的衰败,最主要原因是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体制问题。”
他淡淡一笑,反驳道:“宋主任说用野蛮两个字欠妥,那我就以第四次拆分为例说明下,云州城建集团从云建分出去的时候,带走了公司百分之八十的技术和管理骨干,这还不够野蛮?问题的关键在于,失去了云建的依托,云州城建集团的发展却一塌糊涂,目前业务范围只局限在云州地区,要知道,云建可是全国第一家取得高速公路施工资质等级的企业啊,最红火的时候,在全国各地同时承建四条高速公路,豪不夸张的说,现在如日中天的某大型市政公司都是云建徒弟辈。继承了如此深厚的底蕴,又甩掉了云建这个大包袱,城建集团应该一飞冲天才对吧,可情况并不如此,去年的营收在省内都排不进同行业的前三名!”
宋乔的脸色有些难看,似乎想反驳,可一时又没找到合适的理由,只是张了几下嘴,尴尬的笑了笑。
他也豁出去了,继续说道:“至于说到不适应市场竞争吗?我想请问下在座的领导们,你们真的很了解国内乃至国际的建筑市场吗?”
这是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在座的都是行政领导,自然没有什么发言权,不禁都面面相觑,只有苏焕之面露喜色,笑呵呵的说道:“听这话的意思,你很了解咯。”
“谈不上了解,但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接触了很多国内乃至国际上著名的建筑商,对市场略知一二吧。”说到自己所长,他当然信手拈来。随便就举出了参与过造价和审计的十多项工程,其中不乏国内著名的大项目。
听着这些耳熟能详的项目名称,所有人都张口结舌,这份履历确实有傲人之处,不服不行。
“我来公司的时候,云建十年期间累计亏损高达一个亿,连开工资都很困难,但去年企业已经基本达到了收支平衡,今年的情况更乐观些,截止上半年,公司开工建设二十三个项目,总计营收八千四百万元,预计全年总产值破亿,利润在千万左右。公司还是这家公司,体制还是这个体制,在短短几年内,为什么突然就适应了呢?在这里,我想重点介绍一个人,他就是云建的前任总经理刘远军。”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陈心怡更是不住的朝他使眼色,看那架势,就差直接让他闭嘴了。而他却假装什么都没看到,完全不理会美女局长的疯狂暗示。
商海局中局 第60章 一个字也不许提!
本来,高原的发言就已经有点跑题了,领导针对体制改革做调研,可他说的这些,怎么听都是在唱反调,这也就罢了,居然还要重点介绍前任总经理,实在有点令人摸不到头脑。
“刘远军是......”王少群低声问身边的苏焕之道。
陈心怡见状,连忙低声说到:“刘远军是云建的前任总经理,目前已经调任南山工业园管委会工作了。”
王少群微微点了点头,示意高原继续往下说。
他略微沉吟了下,便按照发言提纲中的顺序,将刘远军主政期间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娓娓道来,然后又打开电脑中的ppt,将其投放在大屏幕上,对刘远军的二十年规划做了详细的解读。
这份规划是云建公司的内部资料,刘远军为人精明,并没有向市国资委方面全面汇报,除了陈心怡之外,其它人对此并不了解,经过他图文并茂的一番解读,都惊得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在所有人眼中风雨飘摇的一家公司,竟然有如此宏大的构想,并在稳步的实施之中。
“这是刘远军提出来的?”王少群皱着眉头问道。
“主体框架是他构架的,后来经过大家的不断完善,使之更加合理和科学了。”他实话实说。
王少群点了点头,转身对苏焕之道:“这名同志很有些想法嘛。”
苏焕之看了高原一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有点扯远了,咱们还是转回来,其实,我和刘总对体制改革都有一定的看法,改革的大方向肯定是正确的,但怎么该,该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把我们的优势成了劣势,那就得不偿失了。”
“你所说的优势,是指什么呢?”王少群问。
他想了想:“说到优势,我希望领导们可以去考察下我们的调度中心,这个部门是刘总在位时组建的,经过五年的运转,已经成为了公司的生产指挥中枢,其管理系统和流程在全国堪称一流,当然,还可以去任何一个施工现场,实地感受下云建的施工管理水平。”
“哦,既然高总盛情邀请,那我们必须去看一看,否则,调研岂不成了走过场嘛,也要被扣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帽子了。”王少群笑着说道。
“你们的调度中心在哪儿啊?”苏焕之也问道。
“就在会议室隔壁。”他道。
苏焕之听罢,微笑着问王少群:“我觉得可以搞个突然袭击,说去就去,不给这小子准备的机会。”
“嗯,此计甚妙,英雄所见略同!”王少群说罢,直接就站了起来,迈步往门外走去,其余众人见状,也都纷纷起身相随,高原更是紧走几步,抢在了前面。
实事求是的讲,刘远军在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人才引进方面,还是很舍得下本钱的。
高原来公司之后,第一个要求,就是组建生产调度中心,以便对全公司的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指挥,刘远军对此坚决支持。
当时公司的资金还比较紧张,很多人对增设这个部门持反对意见,但他力排众议,不仅购置了大量设备,还招聘了一批年轻的大学生。同时,为了真正实现智能化管理,又委托国内某知名高校,专门开发了一套管理系统。
这套系统对公司所有在建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方面可以做到实时跟踪,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解决,同时调度中心通过汇总上来的各项数据,对各项目部的资金和设备使用进行优化,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率。
以目前云建的规模而言,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几乎无用武之地,但假如有一天,企业同时开工建设200个以上的项目,这个指挥中心的价值就会凸显出来了。
进入调度中心,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感觉这不是传统的建筑企业,更像是一家新兴的高科技公司,二十多名工作人员正坐在电脑前,对项目部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一切井井有条。
王少群很亲切的和一名工作人员攀谈,询问工作流程和一些细节问题,高原本来也在旁边倾听,不料却感觉被人轻轻扯了下,回头一瞧,发现陈心怡正朝他使眼色,于是便不动声色的缓缓退了出来。
两人出了调度中心,到了走廊里,陈心怡先是往四下看了看,这才压低声音说道:“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提刘远军了。”
“为啥啊,这本来就是他的功劳嘛,我总不能瞪眼都说成是自己的呀,那也太不讲究了吧!”他据理力争。
陈心怡往前凑了凑,几乎是用耳语的级别的声音说道:“刘远军出事了。”
“出事了?什么意思!”他顿时紧张起来,连忙追问道。
“目前正在医院抢救,具体情况不详,总之,从现在开始,你不要再谈了,一个字都不行!”陈心怡的语气非常坚决,几乎不容商量。
他急出了一脑子汗,正想再追问几句,却苏焕之的大嗓门喊道:“高原!高原哪去了?”
陈心怡见状,连忙示意他进去,他也没办法,只好答应了一声,转身进了调度中心。
之后的时间,他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从言辞犀利侃侃而谈,变成了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好在庞辉和李万海两个小伙子口才也相当不错,再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关键时刻还真顶了上去,思路清晰、有问必答,而且时不时的还用年轻人特有的方式幽上一默,引得众人哈哈大笑,狠狠出了一回风头。
转眼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按照事先安排,诸位领导要在员工食堂用餐,顺便也跟云建的普通职工进行交流。
当然,一切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楼上开座谈会,黄主任带着一干人等在楼下食堂进行了彩排,王少群等人一进食堂,精心挑选出来的员工立刻围了上来,在一个非常合适的距离占好,并热烈鼓掌。
领导们则面带微笑,频频招手示意,可他却沉着脸,默默的走在最后面。
商海局中局 第61章 心急如焚
为了彰显国企良好的精神面貌,黄主任亲自把关,将那些年龄偏大、长得不够标准的职工统统撵回家去吃饭,剩下的这些,小伙子朝气蓬勃,女孩子年轻漂亮,中年人稳重大方,看着就赏心悦目。
就餐期间,领导们与员工边吃边聊,气氛非常融洽,随行工作人员用相机将这一切及时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宣传之用。
就餐结束,全体人员起立鼓掌,领导们挥手示意,缓步走出了职工食堂。
稍事休息,众领导又准备奔赴下一家企业,高原带着全体中层干部列队相送。临别之际,王少群握着他的手说道:“云建之行,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朝气和雄心勃勃的企业,如果有时间的话,明年我争取再来一次,希望那时候你还能再给我上一课。”
他诚惶诚恐:“是您再给我们上一课才对。”
王少群用力的拍了下他的肩膀,然后转身上车,苏焕之则走过来,斜着瞪了他一眼,并没有主动伸出手。
领导不伸手,他自然也没敢伸手,只是讪笑着。
苏焕之哼了声,低声说道:“等有时间再跟你算账!”说完,沉着脸也上了车。
目送车队缓缓开出云建大院,所有人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黄主任更是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捶着后腰嘟囔道:“我的妈啊,可算走了,再折腾一会,就他娘的要了我的老命了。”
众人皆笑,纷纷说这次接待任务圆满成功,黄主任居功至伟,黄主任则表示,自己干得都是些琐碎活,不值一提,倒是高总的发言称得上精彩至极,把省领导都给镇了。
“高总!高总哪去了?”黄主任拍完马屁,扭头一瞧,本主儿却没了。
大家这才发现,高原不知道啥时候没影了。
趁着众人还在兴高采烈议论今天的盛况,他则不声不响的出了机关大院,招手拦下一台出租车,并迅速钻了进去。
“请问去哪里?”司机很客气的问道。
“一直往前开。”他道,然后便开始拨打刘远军的手机。
电话嘟嘟的响着,但始终无人接听,他的心愈发烦躁不安,皱着眉头思忖片刻,这才对司机说道:“师傅,去永泰花园,我有急事,麻烦您开快点。”
永泰花园是刘远军家所在地,位于城市的南部,距离此处有七八公里,白天城市交通拥堵,至少要半个小时以上才能赶到。
司机爽快的答应了,可车速却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他心急如焚,真想吼司机几嗓子,或者干脆抢下方向盘自己开,但很快意识到这种焦虑于事无补,便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
还能给谁打个电话询问下消息呢.......可想来想去,除了陈心怡,好像也没人可问,而美女局长此刻正陪着领导,就算把电话打过去,说话也不方便,还是先去刘远军家里看看再说吧。
今天的交通格外的拥堵,本来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足足走了四十多分钟,总算远远看到了永泰花园的大门。
可不知道为啥,这条路堵得水泄不通,出租车速度比步行也快不了多少,眼看近在咫尺,却半天也没挪到。
他忍无可忍,索性下了车,朝着园区的方向跑了过去。
气喘吁吁的赶到了刘远军家楼下,按了半天门铃,却无人应答,心里着急,天气也炎热,穿得又比较正式,就这么一会的工夫,他已经大汗淋漓。正打算再去刘远军单位打听下,手机忽然响了。
来电话的居然是刘远军。
他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擦了把额头的汗水,将电话接了起来。
“老兄啊,你这唱得是哪出啊,都快被你吓死了!”他埋怨道。
听筒里没有声音,他还以为没有接通,看了眼手机屏幕,又连着喂了几声。
“高原吧,我是慧南。”电话里传来一个女人弱弱的声音。
他一愣,这才意识到是刘远军的妻子杨慧南,于是连忙抱歉的笑着道:“哦,嫂子啊,我还以为是远军呢。”
“远军......已经去世了。”杨惠南的声音很平静,却透着一丝凄凉。
他感觉大脑一片空白,整个人如同灵魂出窍了一般,几秒钟之后,这才回过神儿来。
“你说......远军去世了!?”他生怕自己听错了,又试探着问了遍。
杨惠南开始轻声的抽泣,很快便放声大哭起来,以至于哽咽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彻底懵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是机械的重复着嫂子别着急慢慢说之类的废话。
半晌,杨惠南才渐渐平静了下来,轻轻叹了口气道:“我在市二院急诊,你过来见他最后一面吧。”说完,又失声痛哭起来。
“我马上到,嫂子,你等着我。”他说完,挂断电话,拔腿便往园区外跑去。
急三火四的赶到了市二院,刚迈进急诊大厅的门,便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循声望去,却见一帮人正围在抢救室门口,而杨惠南已经哭得瘫软在地了。
他几步跑了过去,粗暴的分开众人,附身握着杨惠南的手,大声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惠南勉强睁开泪眼,用颤抖的双手,往抢救室里指了下,便再也说不出话了。
他忽得声站了起来,迈步便要进抢救室,却被人给拦住了。
“对不起,你现在不能进去,法医正在验尸。”说话的人穿着便衣,但从神态和语气上判断,应该是警方的人。
他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在燃烧,真想怒吼几声,可最后却只能长长叹了一口气。
十多分钟之后,法医和几名警官走了出来,和刚刚穿便装的人交谈了几句,便装男人走到杨惠南面前,轻声说道:“杨女士,经法医对尸体的查验,基本排除他杀的可能,至于具体的死亡原因,需要做解剖才能确认。不过还得去家里看第一现场,所以,麻烦你配合下我们的工作。”
杨惠南木然的听着,没有任何反应。
商海局中局 第62章 周到的人
便装警官应该是见多了这种场面,也不吭声,只是默默的等着,过了阵,杨惠南才颤抖着将家门钥匙翻出来,然后直接递了过去。
“这个.......你有什么亲属嘛?安排个人把我们带过去。”便衣警官轻声说道。
人群中的一名青年男子听了,主动接过了钥匙,带着众警官离开了。
杨惠南已经不哭了,只是默默的坐在抢救室外的长椅上,两个眼睛直勾勾的,目光空洞而茫然。
“嫂子......你还是多多保重身体吧。”他轻声安慰道。
杨惠南看了他一眼,还没等开口说话,眼泪就又扑簌簌的滚落下来。
他只好柔声安慰,待杨惠南的情绪稳定下来,再也不敢说什么,赶紧起身离开。
“进去看看他吧,远军每天念叨最多的就是你。”杨惠南不哭了,低着头,喃喃的说道。
他叹了口气,迈步走进了抢救室。
刘远军静静的躺在病床上,表情很安详,就更睡着了一样,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甚至感觉嘴角还挂着一丝微笑。
看着那张熟悉的面孔,他忽然感觉一阵眩晕,身子摇晃了下,几乎跌倒,幸亏被身后的人扶了一把,这才勉强站住了。
“高总,您节哀。”那人轻声说道。
他回头一瞧,居然是那个秃顶钱主任,心中顿时厌恶,也没吭声,直接甩开了对方的手,转身走了出去。
见杨惠南的情绪还算稳定,他犹豫了片刻,这才试探着问道:“嫂子,能跟我说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惠南擦了把眼角的泪水,断断续续的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昨天晚上和他在泵站喝完酒之后,刘远军根本就没回家,而是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说单位临时有事,今天晚上就不回去了。
自从当上了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刘远军忙得不可开交,晚上不回家睡觉是常有的事,妻子也并没在意。
杨惠南是二院的外科医生,她今天白天休班,上午在家里收拾卫生,临到中午的时候,下楼去自家车库取东西,打开车库门,却发现刘远军的那台奥迪车停在库里,而且还没熄火,整个车库里都弥漫着呛人的汽车尾气味道。
她隐隐的感觉有些不对劲,赶紧打开车门一瞧,只见刘远军躺在座位上,早已没了生命迹象。
大惊之下,她一边进行急救,一边拨打了120,救护车很快赶到了,车里的医护人员和杨惠南都认识,明知道人已经没救了,但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直接给送到了二院。
“我自己是医生,心里比谁都清楚,发现他的时候,至少已经死亡几个小时了,不过总幻想着有奇迹发生,所以......”说到这里,杨惠南长叹了一声。
出了这么大的事,杨惠南自然要通知刘远军单位,由于属于非正常死亡,医院方面还报了警,刚刚那几名民警就是区刑警大队的。
“这段时间,刘主任太累了,否则,也不至于出意外。”一旁的钱主任也低声说道。
他懒得搭理这个令人讨厌的家伙,只感觉心里好像被塞进了一块巨石,堵得连呼吸都不顺畅了,于是便默默的出了急诊大厅。
午后的阳光依旧灼热刺眼,他站在大门口,用力的深深吸了口气,这才感觉胸口不那么闷了。
醉酒之后,开着空调在车库里睡着了,导致尾气中毒死亡,怎么看都是一次意外。可是,他却很清楚,一切绝非那么简单,这场意外的下面,有太多不可告人的东西了。
会不会是杀人灭口呢?好像也讲不通,贾二哥既然敢让我实名举报刘远军,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怎么可能又临时改了主意呢?
其实,最大的肯能是自杀,回想起昨天晚上刘远军种种反常之举,说明已经动了自行了断的念头。可自杀为啥要搞这么复杂呢?站在楼顶一跃而下岂不痛快,尾气中毒,万一被人发现了,岂不没劲?
正胡思乱想,身后忽然传来钱主任的声音:“高总,有件事,我不知道当不当讲。”
奶奶的,这个傻叉,属狗皮膏药的,咋还黏上我了呢!他真想臭骂这家伙一顿,可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说!”他冷冷的道。
钱主任把那颗秃头往前凑了凑:“刘主任的死好像不那么简单,我知道你们俩是过命的交情,所以,有些话,就只能和你说下了。”
他顿时一愣,赶紧问道:“什么意思?”
钱主任往四外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昨天刘主任让我给买了一瓶咪达唑仑,这是一种强效安眠药,需要医生处方才能开得出来,我正好有个朋友在医院,所以就.......”
“药呢?”他连忙问道。
“昨天中午就给他了......”钱主任支吾着道:“而且,我问过刘总的司机,司机说,昨天晚上回家的路上,刘总朝他要了一瓶矿泉水,说是要吃药,吃完之后,还直接打开车窗把药瓶扔掉了。司机说,刘总平时非常注重自己言行,从来不随手往车窗外乱丢东西,偶尔他丢一次,都要被训的,所以,当时还感觉挺奇怪的。”
“司机为啥没把他送到家呢?”他问,不过话一出口,就感觉没什么意义。
钱主任的回答也证明了这一点。
车子进了小区,刘远军便借口明天上午要用车将司机支开了。
他脑子里一闪,忽然什么都明白了。
刘远军驾车进入了车库。关好车库门,然后躺在车里,在药物的作用之下,很快便昏昏入睡,然后便平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是个做事非常周到的人,以至于死都死得如此周到,不给任何人留下任何麻烦。
畏罪自杀和醉酒意外死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选择这个死法,既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又不给妻子女儿留下什么麻烦,最关键的是,警方无从调查,一切只能随着他的死亡而永远的成为秘密。
到底是多严重的一件事,让刘远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下了必死的决心?贾东明真就那么可怕,以至于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敢一搏?说心里话,他真的无法理解,也想不明白!
商海局中局 第63章 大有文章
“远军这两天还跟你说过什么嘛?”出于谨慎起见,他追问道。
钱主任摇了摇头:“除了工作上的事,再就没说过什么。”
“这不是开玩笑的,你再仔细想一想。”他皱着眉头问道。
钱主任低着头沉思片刻:“真的没说什么,刘主任平时话很少的,买药的时候,我问他干什么,他只简单的说最近失眠得厉害,去医院开嫌麻烦,让我一次多给他买点,除此之外,再就什么都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