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商海局中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卷帘西风1
夏凡叹了口气:“这么大的事,肯定得有个交代,经过缜密侦查,最后锁定了一个犯罪嫌疑人。”
“抓到了吗?”
“当然没有,这个人叫白庆宗,绰号墩子,是邻省人,贾东明手下最得力的亲信和打手。因上次双方发生流.血.冲.突时,被郭亮团伙打成重伤,所以怀恨在心,所以伺机报复,锁定目标之后,专案组立刻奔赴邻省,但白庆宗早就不知去向了,和郭亮一样,五年未能归案。”夏凡说道。
他听罢撇了撇嘴:“这不扯淡嘛?抓他有什么用,分明是贾东明暗中指使,然后用这个姓白的定罪啊。”
夏凡却白了他一眼:“你就这水平,还想指挥我呀!谁他娘的不知道是贾东明暗中指使,但你得拿出证据来。你拿不出来,可贾东明却有非常充分的证据!”
“他有什么证据?”
“贾东明称,自从双方冲突之后,白庆宗对其非常不满,一直嚷嚷着要报仇,可他却怕再发生流血事件,打算息事宁人,白一怒之下,便离他而去,已经三个多月。人证物证俱全。”夏凡无奈的道。
“还有物证?”
夏凡苦笑:“当然有呀,白庆宗负气离开,是让一个同伴买的返回邻省的机票,购票记录上写得清清楚楚。”
“想得够周到啊.......”他喃喃的道。
夏凡点了点头:“贾二哥做事,向来如此。不过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他早就想对郭亮团伙动手了,所谓白庆宗负气出走,实际上可能是为他招募杀手,毕竟,杀人放火这种事,不可能让自己身边的人做。”
他想了想:“所以,找到这个白庆宗,就成了关键?”
“对,必须抓到他,只有先撬开他的嘴,才能最后揪出贾东明。我市的人脸识别系统,最近曾经不止一次的抓拍到白庆宗,而且还有特勤人员反映,此人早已潜回云州,估计就藏在聚龙汇,或者翠溪山的别墅里,贾东明做事非常谨慎,估计是怕他在外面瞎跑,再发生什么意外,所以特意留在身边的。”
“你想让我去抓这个人?”他问。
夏凡摇了摇头:“不,此人穷凶极恶,非常危险,即便遇到,也千万不可冒然行动,你无须冲锋陷阵,只要和贾东明拉近关系,最好成为他的核心亲信,为我多多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即可。”
他思忖片刻,皱着眉头说道:“把一个被警方通缉的人留在身边,岂不等于是留下个定时炸弹?如果我是贾东明,宁愿选择杀人灭口,也不干这种蠢事。”
“那也未必,此人跟随贾东明多年,估计是还有点舍不得,毕竟,这样忠心耿耿的走狗,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
“那也可以把他送出国,以贾东明的能力,这并非什么难事。”他反驳道。
夏凡一笑:“英雄所见略同,据我分析,他消失这段时间,很有可能就是被贾东明送出国了,但一晃五年了,估计觉得风声过去了,所以才又偷偷接回来了。”
他没吱声,沉吟良久,这才说道:“其实,我觉得你可能忽略了一个人。”
“谁?”
“郭亮。”他缓缓说道:“我有种预感,这个人也许会成为关键。”
“说说原因。”夏凡饶有兴趣的道。
他沉思片刻,斟酌着说道:“暂时还说不出来什么具体的,就是觉得这种狠角色,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甚至有理由怀疑,贾东明冒险把白庆宗找回来,可能与郭亮有关。”
夏凡歪着脑袋想了想:“别说,你这个思路还真有点意思。”
他听罢连忙说道:“我这就是凭着直觉瞎猜,什么依据都没有啊。”
夏凡没吱声,低着头,若有所思。
他则继续说道:“你想啊,捞个找天成,贾东明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怎么可能突然让白庆宗回来呢?这多危险啊,一旦被警方逮住,那就太被动了,如此反常,肯定是有原因的。”
“你的意思是,贾东明遇到了什么麻烦,必须让白庆宗回来搞定?”夏凡问。
他笑了下:“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白庆宗也遇到了什么麻烦,万般无奈,只好潜回云州,请贾二哥帮忙解决。能给白庆宗和贾东明制造麻烦的,估计也就只能是这个郭亮了吧!所以,从此人入手,也许是个非常好的突破口。关键你现在正好负责该案,可以名正言顺的调查,谁都挑不出毛病。”
听到这里,夏凡脸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挠着头道:“所谓当局者迷啊,我这满脑子想得都是贾东明,还真把这个郭亮忽略了,让你这么一提醒,还真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





商海局中局 第92章 周一例会
高原哈哈一笑:“怎么样,居然还不服从指挥,这下服不服?”
“服了百分之五十了。”夏凡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两人正说得热闹,却见方雨晴从门市房里急匆匆的走了出来,夏凡连忙降下车窗问道:“收拾完了啊,姐?”
方雨晴点了点头,笑吟吟的说道:“走吧,我请客,咱们出去吃烧烤去。”说着,将那个装着酒和香烟的口袋递了过来。
高原正想伸手去接,却被夏凡一把抄了过去,看了一眼,便咧开大嘴笑道:“哇!这么多好东西,充公充公!”
话音未落,脑袋上就挨了方雨晴一巴掌。
“还能有点出息不?赶紧还给人家!”方雨晴嗔道。
“还个屁,这都是他贪腐的证据,我代表组织审查审查再说。”夏凡将东西紧紧的抱在怀里,说啥也不肯撒手。
方雨晴却不容分说,拉开车门,硬生生将袋子抢过去,直接塞给了高原。
他笑着解释道:“这还真跟贪腐无关,是一个朋友送的。”说着,拿出一条烟扔给夏凡,然后又道:“烧烤就不吃了,我刚刚喝过酒,现在还头晕眼花的,你们俩去吧,我回家睡觉。”
夏凡白捞到了一条中华烟,自然乐得合不拢嘴,方雨晴却略显失望,但也没再勉强,只是柔声说道:“你赶紧回去吧,早点休息,睡一觉就好了。”
他也确实有点难受,简单说了几句,拿了卷宗,便告辞回家了。
进了家门,舒舒服服洗了个澡,感觉倦意全完,索性将文件袋打开,取出案件卷宗,从头到尾的看了了起来。
不看则以,看过之后,掩卷长思,不禁心潮起伏。
要嚣张到什么程度,才敢做如此丧心病狂的事呢?三条鲜活的生命葬身火海,上千万的财产付之一炬,贾东明只用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如此践踏法律,实在是耸人听闻。
然而,愤慨之余,心中也不无忧虑。
如此穷凶极恶之徒,背后的既得利益集团更是强大到深不可测的程度,就凭我和夏凡,怎么可能战而胜之呢?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可能不仅仅搭上时间和精力,搞不好,这条命都有可能稀里糊涂的赔进去。
这么做值得吗?
夏凡尚且有个警察的身份,还算是恪尽职守,不忘初心,可我呢?八竿子都打不着,完全可以当个吃瓜群众,何必趟这浑水呢?
这样想着,又隐隐有些后悔答应夏凡了。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没有人愿意甘冒风险,去做一件对自己并没什么益处的事,哪怕这件事代表正义和良知。
思来想去,左右为难,最后默默叹了口气,算了,还是别想这么多,既然已经踏上这条路,那就得咬牙走下去,至于结果如何,就只能看自己的造化了。
所谓福祸相依,挑战往往和机遇并存,且行且看吧!
不过,扳倒贾东明,任重道远,可以先放一放,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而这就需要尽快将庞辉和李万海提拔上来。
这段时间,他已经明显感受到来自那个小圈子的压力,目前还仅仅体现在一些日常管理中,如果遇到重大决策,需要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时候,自己会更加被动。
而且,卧龙湖项目的中标结果公布在即,这么大的工程,必须举全公司之力才能完成,如果出现互相掣肘甚至拆台的局面,那极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让自己的亲信进入到公司的决策层,已经刻不容缓。
对!周一的班子例会上,就把这件事提出来,看看到底有多大的阻力,他想。
周一早上八点半,几名班子成员说说笑笑的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云建的班子成员已经快十年没太大变动了。资格最老的就是书记关贵阳,这位和刘远军顶了五年牛的老哥,素以脾气火爆著称,在公司有相当的威望,惹急了,谁的账都不买。当然,他不属于那个小圈子的成员。
第二位就是副总经理兼总经济师罗耀东,罗总的父亲就曾经是云建的领导,他本人能力很强,在经营管理上确有过人之处,是那个小圈子的领军人物。
黄主任虽然没挂副总经理的职务,但行政总监和干部处主任这样的头衔也毫不逊色,尤其是在干部任免上,有相当的话语权。
至于郭铭嘛,虽然也是副总经理,但平时只专注于自己的财务工作,对其他方面倒是很少表态。
最后一位是分管公司多种经营的副经理常佩军,是他来公司那年新提拔上来的,按照刘远军的说法,这是他跟那个小圈子妥协的产物。
“高总,你今天脸色不大好,是不是太累了呀,可要注意休息,真要是累病了,岂不是公司的损失!”众人坐稳,黄主任率先说道。
他笑了下,淡淡的道:“没事,睡一觉就好了。”
“高总,我写了份情况说明,你看下。”郭铭说着,将一份打印好的文案递了过来。
他接过翻看了下,是近两个月资金使用情况的说明,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公司资金最紧张的时候,今年同时开工了二十多个项目,更是捉衿见肘。
“账面上就这么点钱了?”他皱着眉头问道。
“是的,这月的工资只能动用储备金了。我把目前的应收款拉了个单子,总计有三千多万,这笔钱必须收上来,否则,公司真要揭不开锅了。”郭铭苦笑着道。
他沉吟片刻:“我看,有必要成立个清欠办公室了,专门负责追缴欠款。”
“我看行!”黄主任附和道。
例会就这样东一句西一句的开始了,首先是围绕资金紧张的状况议了会,说得不少,可绝大多数是发牢骚和摆困难,并没提出什么建设性的东西。
之后又针对机关车队车辆管理的事进行了研究,这是他上周布置给黄主任的任务,黄主任很重视,起草了一份管理方案,对车辆的使用、保养、维修等等做了详细的规定。
剩下的时间,就有点跑题了,不知道谁起了个头,话题便转到了南山工业园,说是刘远军去世之后,南山工业园管委会的几个副主任,为了争夺这把交椅,纷纷大显神通,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等等。
他默默的听着,等众人说得差不多了,这才清了下嗓子,慢条斯理的说道:“还有个事要征求下大家的意见。”




商海局中局 第93章 炮筒子发言了
办公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着他往下说。
“我打算调整下班子结构,补充点新鲜血液进来,初步想法是,任命庞辉为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而总调度的位置,让工程部的李万海接任,怎么样,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他轻描淡写的说道。
居然没人吱声。
罗耀东刚刚还谈笑风生,听完他的话后,脸色立刻阴沉下来,自顾自的点上根烟,然后将打火机啪的一声丢在了茶几上。
郭铭和常佩军都低着头,表情很木然,就跟没听见似的,黄主任则捏着下巴,眼珠子叽里咕噜的转个不停,不时撇一眼面沉似水的罗耀东,显然在观望着局面的发展。
“我同意,早就该调整了,不光班子要调整,整个中层干部和机构设置都要调整,刘远军在位的时候,动不动就讲和谐,谁也不愿意得罪,看似一团和气,其实是在消费企业的未来,是很不负责的做法。”关贵阳大声说道。
话音刚落,罗耀东便冷冷的接了句:“老关,刘总已经去世了,所谓人死为大,你这么说未免有点过分了吧,做人不要太睚眦必报,还是厚道点比较好。”
关贵阳素来脾气就大,听罗耀东阴阳怪气的这么说话,不由得火冒三丈,当即回怼道:“我怎么不厚道了,刘远军活着的时候,我也不止一次的说过,现在他死了,怎么就不能说了呢!实事求是,难道有错吗?我虽然看不惯他的做派,但好歹刘远军还是个干事业的人,总比某些人整天屁事不干,光琢磨着玩人强得多。”
罗耀东也不相让,冷笑着道:“刘总在的时候,你成天和他对着干,现在人都没了,你居然还这么不依不饶的,说你两句还急了,让大伙评评理,这叫厚道吗?”
两人这一吵,会议室里顿时乱了,其余几个赶紧好言相劝,无形之中,却把高原提议晾在了一旁。
他没吭声,只是默默的看着,待大家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下来,这才不紧不慢的又道:“都吵完了呀?要是不吵了,那就发表点看法吧,如果都没意见,那就这么定了呗。”
众人面面相觑,还是没人接下茬,最后还是罗耀东率先说道:“我简单谈几句吧,首先,我支持高总的观点,企业确实需要补充新鲜的血液。但怎么补充,补充什么样的人,就值得考量了。”
“具体说说吧。”他微笑着道。
罗耀东思忖片刻,缓缓说道:“庞辉和李万海这两个年轻人都挺优秀的,我也很喜欢,但美中不足是太年轻了,政治上稍显稚嫩,尤其是庞辉,江湖习气太重,仗着是你亲手提拔起来的,骄横跋扈,同志关系有点糟糕,直接提拔到决策层,很可能掩盖他自身的问题,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至于小李嘛......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我建议可以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观察两年再说。”
他全程认真的听着,连连点头,但并没发表任何意见。
待罗耀东讲完,黄主任也很谦恭的说道:“高总,我能说两句嘛?”
“当然可以,你是管干部的,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了呀。”他笑着道。
黄主任小心翼翼的说道:“是这样,按照公司的惯例,凡担任公司级领导干部的人选,必须要有十年以上中层干部的经历,否则,一般不予考虑。当然,我说得只是惯例,并不是硬性规定,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其实,这个所谓的惯例,就是罗耀东和黄主任一伙人,为了小圈子的利益炮制出来的,这个门槛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却足以挡住很多圈外人的上升的脚步。
高原对此心知肚明,只是不愿说破,于是淡淡一笑道:“惯例是可以改的,我倒是觉得这不算什么问题。”
“但惯例是几代人总结出来的,是大家智慧的结晶,也不是说改就能改得了的。”罗耀东接过了话茬。
刚刚消停下来的关贵阳听罢,火气又上来了,马上跟了句:“狗屁惯例,这些鬼话糊弄高总可以,别在我面前说,老子在云建干了三十年,咋不知道有这个惯例?罗总,你当年从企管办主任提到总经济师的时候,也没干满十年,我说得没错吧!”
这老底揭的实在无解,罗耀东气得差点翻白眼,却也无言反驳,只是冷笑一声,拿出副不跟你一般见识的架势。
他生怕这位关贵阳再把话题带偏了,连忙说道:“以前的事就不要提了,关书记,你也谈下对庞辉和李万海的看法吧。”
关贵阳点了点头,略微思忖片刻,说道:“相比而言,我更喜欢李万海,小伙子做事比较稳,但确实有些年轻,有时候镇不住场面,但只要委以重任,这些是完全可以改变的。至于庞辉嘛,多少有点浮躁,但业务上没说的,在总调度岗位上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小子脑子灵活,鬼点子也多,可以胜任多个岗位,只要严加约束,也是个可造之材。”
说实话,他万万没想到,关贵阳会如此旗帜鲜明的站在他的一边,有这么个老资格的强援在前面放炮,实在是求之不得,如果不加以充分利用,那就太可惜了,这样想着,于是便笑着道:“没想到你对他们俩了解得这么透彻。”
关贵阳把嘴一撇:“你以为我这个书记是吃干饭的啊,公司上上下下,随便拎出任何人,我都能说出个一二三,老黄管了十年干部和人事,可要说到对职工的熟悉程度,他也得甘拜下风。”
黄主任被点了名,只是讪笑了下,并没回应。
“是嘛!你还觉得那些年轻人才堪大用,能不能再推荐几个,我之前分管工程,对其他部门的同事了解得不够全面。”他继续做着引导。
关贵阳略微想了想:“物资部丁春林也非常不错,业务好,为人正直,不论是采购还是保管,都让人放心!”
丁春林是罗耀东的小舅子,自然也是那个圈子里的人,关贵阳第一个提到了他,还真有些气度。




商海局中局 第94章 越扯越远
之后又列出了三四个,而且对每个人都进行了点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说得头头是道。
这些人高原虽然都认识,但并不熟悉,听完关贵阳的话,心中不由得慨叹,难怪陈心怡对老关评价颇高,看来,此人虽然是个炮筒子脾气,但原则性还是很强的,就凭对年轻干部的这份熟悉和了解,也绝非一般人能做到。
“我还是以前的观点,别动不动就说我们国企体制僵化,管理落后,其实说白了,就是人的问题,只要把年轻人的热情激活,所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说到最后,关贵阳的情绪都有些激动了。
罗耀东却显得很冷静,待罗耀东讲完,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企业管理是门科学,不是光凭热情就可以做好的,某些同志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生产队阶段,认为只要甩开膀子拼命干,就能实现目标,这非常幼稚,同时也很可怕的,真要是按照这个思路搞下去,企业是会垮掉的。”
话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也不无道理,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确实学问很大,尤其是像云建这样的传统建筑行业,在质量和成本控制以及资金应用方面,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光凭经验和干劲,是很难有所突破的。
关贵阳这方面比较欠缺,一时也无言以对,罗耀东则继续说道:“高总,我个人觉得,公司决策层最急需的并不是高原和李万海这样的技术型人才,换言之,即便吸收再多类似的人进来,对公司的发展也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哦,那你说说看,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呢?”高原反问道。
罗耀东微微一笑:“这些年,刘总为云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完成了人才的积累和技术团队的建设,这个功劳,大家有目共睹,而且,我始终认为,这其中也包含着你大量的心血。”
这段奉承来得有点莫名其妙,真正重要的,应该是后面要说的话,他想。
果然不出所料,罗耀东继续说道:“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在业内,与相同经济体量的同行相比,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云建都是领先一大截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始终没有彻底摆脱困境呢?”
“这么多年,家底都败差不多了,哪能一口吃个胖子?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待,我们这些领导干部要做出点表率,大家才有信心,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关贵阳不失时机的插了句。
罗耀东却无意和他辩论,继续对着高原说道:“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资金限制,我们具备了和优秀企业同台竞技的水准,却不具备人家的资金实力,所以,经营范围只能局限在省内,甚至仅仅是云州地区,而省内的经济大环境相对较差,又进一步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不得不说,罗耀东的这番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建筑行业这么多年,高原对地区差还是深有体会的,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对基建的投入越大,比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每年都有上千亿的资金投放在建筑市场,可本省乃至云州地区则相去甚远。市场本来就有限,而恶意竞争却愈演愈烈,低价中标大行其道,令企业苦不堪言。
谁都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享受精彩是需要实力背书的。垫款施工,是业内的常态,以目前云建的资金实力,即便家门口拿下个卧龙湖广场这样的项目尚且心里没底,真要走出去,资金链一旦断裂,后果不堪设想。要知道,项目越大,监管越严格,不能按期交工,光是滞纳金这一块,就能把公司罚得连个裤衩都剩不下。
“你的意思是......”
“高总,我认为云建目前急需一位懂得经营的副总,这个人必须熟悉资本运作和金融管理,可以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未来条件允许,甚至可以通过融资乃至上市,来解决资金问题。中国目前有100多家建筑业的上市公司,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建立新型经济模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罗耀东侃侃而谈。
应该说,这份构想还是有些内容的,但罗耀东万万没想到,只要提到金融和资本这样的词,高原心里就说不出的反感和别扭,虽然他也清楚,自己的某些想法略显偏颇,但就是无法控制的讨厌。
“搞金融和资本运作,你和郭总就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嘛?”他笑着道。
罗耀东却连连摇头:“郭总是搞财务的,财务和资本运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至于我嘛,最多算是略知一二,哪里敢称什么高手,其实,咱们公司就有这样的人才啊,项目管理中心的于涛,毕业省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比你小一岁,在中层干部的岗位上干了十一年了,完全符合提拔标准。”
1...2627282930...1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