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商海局中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卷帘西风1
曾经被视为最珍贵的友谊,其实在刘远军的心目中一文不值,真是可悲可叹,从踏上云州的那一天起,自己就是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只是浑然不知罢了。
在许卿所设的这个局中,他好歹还是个角色,关键时刻能有几句台词,相比而言,刘远军却完全把他蒙在鼓里,表面上看着风光,但实际上却随时可能被弃之如敝履。幸亏这个好朋友中途退场了,否则,按照这个戏路演下去,自己能落个什么样的下场,还真就不好说。
庞辉接下来的讲述,就更加狗血了。
自从抱上了邱副市长的大粗腿,刘远军的生活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久之后,在邱副市长的引荐下,他结识了云州的头面人物贾东明,并迅速成为了贾二哥的眼中的红人。
自此,刘远军的几乎达到了人生巅峰,然而,他却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两句自理明言:乐极生悲,物极必反。
“有一次,刘总喝多了,哭着跟我说,他媳妇杨惠南和邱副市长有私情,还说,别看表面上邱副市长和贾东明称兄道弟的,但两个人之间有矛盾很深,而他被夹在了中间,两头受气,两头不敢得罪,每天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简直生不如死。”庞辉继续说道。
高原听罢,瞪大了眼睛问道:“你说惠南出轨邱明良,这不可能吧,有啥证据!”
“我没证据,但这是刘总亲口说的,哪个男人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呢?”
他呆呆的坐着,半晌,无奈的长叹了一声。
这个世界简直太不可思议了,眼睛看到的一切和真实情况永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他心目中,杨惠南可以说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出身高知家庭,知书达理,温柔贤淑,这样的女人竟然也会出轨,而且出轨对象还是丈夫的靠山,如此狗血的剧情,实在令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刘总本来是想把你远远支出去的,正好有个开发商,在云南洱海边上搞了个文旅小镇,投资十多个亿,当时四处寻找肯垫资的建筑商,刘总得知消息之后,立刻通知我,随时准备跟你一起南下。”庞辉缓缓说道。
“为什么?”
“因为在离开公司之前,他要把云建的油水榨干呀!借混改之名,让广阳集团入股,然后再搞个资产置换,如此一来,他和罗耀东就又能大捞一笔呀,有你在身边,那多加碍眼呀!谁知道阴差阳错的,陈心怡突然把你免职了,刘总措手不及,只好让你去胡湾泵站躲清闲,其实,还是想切断你与公司方面的联系,免得节外生枝。万万没想到你在泵站遇到了苏市长,也不知道聊了些什么,结果,苏市长回去就把混改给叫停了!”庞辉笑着道:“这一停不要紧,刘总非常被动,贾东明和邱副市长都非常不满意,他人生从此发生了逆转,下滑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那段时间,他确实感觉刘远军的言谈举止有些神秘,但当时也并没多想,可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有些唏嘘。
庞辉则继续道:“再后来,你被苏市长钦点担任云建的总经理,又莫名其妙的成了贾东明的红人,而这对刘总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那几天他很焦虑,不止一次的对我说,后悔把你调进公司了,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他皱着眉头,思忖片刻,突然问道:“奇怪了,有些事,连远军也未必清楚啊,你小子是怎么知道的呢?”
【作者题外话】:忽然发现了很多老书友的打赏,令西风非常欣慰,这么多年,正是你们的不离不弃,才让凤凰书城存在下去,感谢衣食父母对书城和西风的支持!





商海局中局 第316章 当局者迷
庞辉苦笑着道:“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置身局外,当然看得更清楚些,再加上道听途说,稍加整理和分析,即便身处迷雾之中,也能猜出个大概。”
高原没吭声,只是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庞辉极聪明,为人又很乖巧,尤其是在领导面前,更是八面玲珑,善于察言观色,有些事能猜出来,所言倒也非虚。
另外,邱明良出于感恩,对庞辉肯定也差不了,这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一时半会的还很难理清,先不必计较这些。这样想着,于是沉吟着又问:“你当初主动把远军借混改之名,打算卖掉公司这块地的事告诉我,难道那时候,你就看出远军大势已去了?”
庞辉长叹一声:“当初告诉你,其实也是刘总的安排。”
“他的安排?”
“是的,刘总说,他离开公司之后,你早晚会知道这些事的,与其这样,还不如经我的口说出来,还能让你更信任我。”庞辉喃喃的道。
有道理,看来,刘远军算是把我吃透了,他默默的想,既然混改的事被搅合黄了,那正好送庞辉个顺水人情,事实上,这么做的效果非常好,他对庞辉的果然刮目相看,更加引为心腹。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他问。
庞辉略微停顿了下,这才又道:“后来发生的事,我知道的就不是很多了,刘总那时候就开始防着我,而且,他调任南山工业园,接触也少了许多。只知道贾东明和邱明良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贾东明一怒之下,把检举刘总的材料直接送给了苏焕之。”
这件事,高原是知道的,当时苏焕之并不买账,直截了当的说,如果要检举,可以把材料送到检察院反贪局或者纪委,搞得贾东明灰头土脸,很是没面子。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贾东明下这样的狠手?”他问。
庞辉苦笑:“哥啊,我不是诸葛亮,没那么大的本事,贾二哥为啥要把事情做绝,连刘总自己都想不通,我怎么可能知道呢?”
是的,这确实是个谜。
迄今为止,还没听说贾东明和刘远军之间有过什么矛盾,而且,以刘远军的鸡贼,对贾东明肯定是毕恭毕敬,不敢稍有得罪,完全没有必要非把人往死里整啊。
不过,他的脑子里猛然闪过一个念头,于是连忙追问道:“难道远军是贾东明和邱副市长斗争的牺牲品?”
“当然有这种可能啊,其实,刘总也是这么认为的。”
“那你没具体问问?”他接着问道。
庞辉思忖片刻,笑着道:“我旁敲侧击的问过,但刘总却讳莫如深,避而不谈,只有一次,他很沮丧的说,让你加盟云建,是他这辈子犯的最大错误,现在是追悔莫及,但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还说......”说到这里,却突然停了下来。
“还说什么?”他连忙追问道。
庞辉却无语了,好半天,这才支支吾吾的道:“他说,你就是一副毒药,他颠颠儿的卖回家,然后自己给自己灌下去了,这就叫自食其果啊。”
我就是一副毒药.......他皱着眉头,反复在心里重复着这句话,远军啊远军,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现在回过头来看,贾东明当时之所以突然对我产生浓厚的兴趣,没准和许卿有关,从时间上推算,当时,许卿的局已经开始了,贾东明做事,当然是计划非常缜密的,不可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而我恰好在这个时间段出现,各方面条件又完全符合要求,用许卿的话说,凭着实力给自己争取了个角色。
至于为啥要整刘远军,则目前还不清楚,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只有问贾东明了,当然,还有邱明良,或许,只有这两个当事人,才能将其中的原委说明白。
随着刘远军的死,这些恩恩怨怨本来已经告一段落,可邱明良突然要出席卧龙湖开工庆典,这当然不会是心血来潮,而是在释放某种信号。
别看这位副市长闲来无事就钻研佛经,但能跟贾东明称兄道弟的人,当然不会是什么善男信女,一旦搅合进来,局势复杂之余,无疑又多了几分凶险。
念及此,心情愈发纷乱起来。
当然,让他心乱如麻的,还有刘远军。如果没有我,他或许不至于走到这一步,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他沉默了,许久没有说话。
在职场打拼了这么多年,高原第一次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和无助,如同一叶孤舟,被风浪裹挟着,在波涛之间沉浮,躲得过滔天的巨浪,却躲不过水下的暗礁和漩涡。
他是个率真的人,确实不工于心计,可现在面对的,却是局中之局、计中之计,周围高手林立,或权势熏天,或富可敌国,或阴险狡诈,或足智多谋,就连庞辉这样小角色,都把他耍得团团转,如果不是今天晚上主动说出来,恐怕这辈子,都不可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还有刘远军,四年同窗,朝夕相处,十年相交,视为知己,如此交情尚且靠不住,那试问天下,还他娘的有谁值得信任呢?!是人性太恶,还是我太善太傻呢?这个问题在他脑海中反复萦绕,却始终没有答案。
许卿说,商场如战场,之前他并没有切身的体验,可如今却深感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
在战场上,为了战胜敌人,是可以使用一切手段的,欺骗、狠毒、残忍、无情,任何做法都是合理的,甚至视为战争的艺术,被写进教科书,为后世所传诵,可商场是否也能如此呢?
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而获得正义的目标,因为手段是种子,而正义是树,商场无疑是需要正义的,不义之财发不得啊!
高原陷入巨大的困惑之中,面前的一切,已经完全颠覆了他对生活固有的认知,甚至动摇了早已形成的价值观。
他忽然觉得,夏凡才是这个世界上活得最聪明的人,这个愣头青的脑子里只有一根筋,完全不理睬错综复杂的关系,只要他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哪怕是孤身一人,照样在信念的支撑下,走得义无反顾。
“哥,我们还能回到从前那样吗,我真的很怀念那段日子,活得很真实,尽管我的真实是装出来的。”庞辉的话,将他从纷乱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商海局中局 第317章 属于我的时代
回到过去......过去又是什么呢?
曾几何时,他把云建当成了人生新的起点,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带着一群有同样梦想的年轻人不知疲倦的工作着。
有争吵,也有矛盾,但却乐在其中。
不在乎权力有多大,更没想过要挣多少钱,只因为云建可以让他尽情施展才华,所作所为,一律得到刘远军无条件的支持,如此近乎完美的工作氛围,令他甚至产生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然而,这一切竟然都是个圈套,当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的时候,他几乎没有勇气去面对,只想逃避!
权当是场梦吧!他在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道,一场莫名其妙的噩梦,睁开眼睛,就都忘得一干二净。兄弟之情、同事之谊,还跟过去一样。
可惜,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短短两个多月,他经历了寻常人一辈子都未必遇到的事,人性的虚伪、权谋的阴险,还有各种各样的陷阱和诡计,像走马灯似的出现在他的人生当中,所谓阅尽千帆、归来还是少年,又谈何容易呢?
“兄弟,时间只能往前,不可能倒流,我们永远都回不到过去了,你不是从前的你,我也不是从前的我,即便回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他缓缓说道。
庞辉叹了口气:“黄县建筑公司里面的猫腻,你肯定也有所察觉,我不想过多解释,只希望别把所有的账都算在我头上,毕竟,这一切都是刘总去年就设计好的......”
“打住,不要再说了!”他及时打断了庞辉的话:“不要再提远军了,我宁愿相信他不会贪婪到这种程度,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呀?难道留到下辈子花吗?”
庞辉沉吟着道:“刘总说过,如今是利益集团日渐固化的时代,以后的趋势就是穷人恒穷,富人恒富,如果不能在他这辈改变家庭的命运,那子女就更没希望了,所以,他需要钱,而且是大量的钱。只有用钱,才能砸开一条改变命运的通道。”
类似的话,刘远军确实说过,为此,他还与之发生了争论,刘远军讥笑他是个理想主义者,早晚挨了现实社会的毒打,就明白这世道有多险恶了。
想不到,这顿毒打来得如此之快,而且是那么的冷酷无情。
“为什么要把这些事告诉我?”他冷冷的问道。
庞辉沉默良久,最后叹了口气道:“刘总死了,我不想被当成替罪羊而遭清算,毕竟,随着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多,这种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失去了他的保护,我很快就会成了众矢之的,甚至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他笑:“不是还有邱副市长嘛?以他和你父亲的交情,完全可以换条腿抱,再怎么不济,总比我这条腿要粗得多吧?”
庞辉想了想,缓缓说道:“你说错了,作为刘总的代理人,我出了问题,邱副市长百分之百选择放弃,绝对不会为我说半句话的,以他现在的身份,怎么可能为了我这种角色引火上身呢?”
确实如此。
刘远军与邱副市长之间的交易,绝大多数应该是非常隐秘的,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生意做得多了,难免会有些疏漏,尤其是一些比较琐碎的,很可能有庞辉的参与,毕竟,这是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人选。
刘远军死了,留下了一摊烂账,如果真要被清算的话,庞辉百口莫辩,极有可能沦为替罪羊,而那个时候,邱明良才不会挺身而出呢,说句不好听的,不落井下石、杀人灭口就算够意思了。
“这么说,你把这些告诉我,是想换取我的保护咯。”他问。
庞辉苦笑:“是这样的,我不想在你面前说虚头巴脑的话,在我心里,一直把你当成亲哥哥看待,能答应当然最好,如果不答应,那我也无话可说,自己做事自己认就是了。”
高原不得不承人,庞辉非常聪明,而且真的把他琢磨透了。
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而且,有近乎疯狂的护犊子综合症。这两年多来,工程部和技术部这帮年轻人,不论犯了什么错误,他自己骂可以,但外人谁也说不得半句。这在公司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事,哪怕是刘远军,也不都只能避让三分。
当然,现在看来,刘远军的这种避让,很有可能是故意为之,甚至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尽管知道自己的毛病所在,但他还是无法改变骨子里的东西,而且,如果真如庞辉所说,刘远军、罗耀东,甚至连郭铭这样的老实人都是利益链条中的一部分,那清算的成本就太大了。
表面上是这三个人,其实,类似庞辉这样中层人物应该还有许多,至于最下层恐怕就更多了,一旦追究起来,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可能都要被动摇,这对刚刚有起色的云建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并非法不责众,实在是追究不起啊。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既往不咎,然后堵住管理上的漏洞,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而且,对他而言,庞辉身上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职务侵占,而是那个惊魂之夜的诡异表现,在没有彻底搞清楚之前,不宜有什么过激的举动,还是不动声色,暗中观察比较妥当。
这样想着,于是无奈的叹了口气道:“你能把心里话说出来,还算没糊涂到家,我无法保证远军做的这些事永远被封存,但至少我不会主动去翻了,就让一切到此为止吧,是非功过,交给时间去评判。”
庞辉如释重负,连声道谢,以至于声音都有点哽咽了。如果换在以往,他心里或许还会因此起些波澜,但现在听了,却平静得很,只是一笑了之。
人是会变的,当心底的真诚渐渐被虚伪所替代,呈现出来的则就会是另外一副模样,不冷不热,不真不假,脸上永远挂着热情的微笑,可心里早就冰冷。
放下电话,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再也无法入眠,最后索性披衣而起,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了,点上根烟,默默的吸着,这两年多的所经历的人和事,像放电影似的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想到伤心之处,不免感慨万千。
不知不觉,天已破晓,他拉开窗帘,看着东方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默默的想,真是漫长的一夜啊,但不管怎样,新的一天总会到来,或许从现在开始,才是属于我的时代。




商海局中局 第318章 卧龙凤雏
尽管还特意捯饬了下,但当常佩军看到他的时候,还是惊讶的问道:“怎么搞的,这么憔悴,昨天晚上没睡好吗?”
他笑了下:“确实没睡好,这么大的场面,心里有点紧张。”
常佩军也笑:“咱俩一样,我也没睡好,这开场锣鼓敲太热闹,并不是啥好事,如今都是闷头发大财,完全没必要如此招摇高调,开工仪式搞这么隆重,以后万一出点质量或者安全问题,省内这帮同行,大牙还不笑掉了呀。”
卧龙湖商业广场的竞标,可谓一波三折,云建最后以高报价击败竞争对手中标,在省内的建筑业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尤其省城的几家参与竞标的建筑公司,纷纷对竞标过程的公平性提出质疑,甚至还扬言要向省住建委招投标管理办投诉。
其实,大家都清楚,这种投诉基本不会有什么作用,之所以要搞这么一出,就是要给你添堵而已。
为此,赵天成出面,特意将几家施工单位的老总请到一起,美美的招待了一顿,这才将事态平息了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大张旗鼓的搞开工仪式,难免有显摆之嫌,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事已至此,也无从更改,只能从容应对了。他用力拍了下常佩军:“胡说,有你亲自坐镇,什么问题都不会出,想看云建的笑话?让他们做梦去吧。”
“对!做自己的梦,让别人无梦可做!”常佩军明显心情不错,少有的开了句玩笑。
“对了佩军,我让你搞的方案怎么样了?”他问。
常佩军皱着眉头:“方案好搞,那都是纸面上的东西,几个小时就弄得差不多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就难了,如果广阳真把北方地区所有的商业地产项目都交给我们公司,这么大的业务量,公司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至少要增加一倍以上,这还好办,可以面向社会招聘,哪怕稍微嫩点也无所谓,来了再慢慢培养,关键是缺少顶尖的管理骨干,这可是稀缺人才,不好淘弄啊。”
“你不就是现成的吗?”他笑着道。
常佩军却很认真的回道:“不是谦虚,我还真不行,我这个人更适合做具体工作,不适合掌控全局。如果把这么一大摊子事交给我,非出大乱子不可。”
“不至于吧,这关键时刻,你可别掉链子啊!”他皱着眉头道。
常佩军连连挠头:“高总,这不是闹着玩的,我问过赵天成,明年光是东三省,广阳就有七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再加上河南河北山东等等的,总计十九处,这么多项目同时开工,不是简单找个项目经理出身的人就能管理得了,你是见过大世面的,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
高原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管理这么多项目,确实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一整套规章制度和科学流程,同时,还要有一个专业成熟的团队,否则,真容易出乱子,别的不说,光是成本和质量控制就是复杂的难题。
“在没有更合适人选之前,这项工作你必须挑起来,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他态度异常坚决的道:“刚才不也说了嘛,稍稍嫩点没关系,可以慢慢培养,我就打算先培养你了。”
常佩军苦笑:“一般人才可以培养,但想培养这种顶级的管理人才,那得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啊?就算他有这个潜质,我们也没这个时间啊,所以啊,只能靠挖墙角呀!”
他白了常佩军一眼:“废话,我还不知道挖墙角啊,可挖谁呀?”
常佩军诡异的一笑:“我还真替你想了,一共两个,哪怕弄来一个也可以。”
他顿时来了兴趣:“我靠,这堪比卧龙凤雏啊,得一人即可得天下,快说说看是何方圣神。”
“第一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睿兰公司的那个聂楠楠。”
“她.......”高原沉吟着,似乎有点不大相信。
常佩军却很严肃的道:“你可千万别小看她,聂楠楠本科是学工程管理的,研究生是财务管理与分析,绝对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我听林茹说,她还是个计算机天才,精通编程,连专业的程序员有时候还得向她请教,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她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情商也很高,做起事来更是有条不紊,要知道,税务和工商搞财务大检查的时候,一整就来七八个人,还得点灯熬油的干,可她带着半吊子的林茹,轻轻松松,就把工作干了,就冲这一点,也是不可获取的高级人才!唯一麻烦的是,她的工资待遇太高了,就怕咱们给出的价钱,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眼。”
高原沉吟着,并没有立刻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继续问道:“这个算是卧龙,凤雏又是谁?”
常佩军摇头晃脑的继续说道:“另一个是省城久泰建安的总经济师,叫秦牧云。”
“也是女的?”他惊讶的问。
常佩军笑着点了点头:“是的,也是个女的,不过年龄稍微大一点,应该和我们差不多吧。”
久泰建安的前身是省第一建筑总公司,和云建一样,都成立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年号称省内建筑业的双龙头。
秦牧云的学历并不算突出,但在业内却有相当的知名度,高原虽然不认识此人,但也曾有所耳闻。
她曾经作为青年经济管理干部,被选送到美国伯克得工程公司进修学习一年,伯克德是全球闻名的建筑公司,即便是如今,中国建筑类企业的营业额雄霸全球的时代,这家公司仍旧在世界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不要小看这段留洋镀金的历史,在省内的建筑业中,真正接触过世界一流企业的,迄今为止,秦牧云还是唯一的。
1...9293949596...1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