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妾本毒物:邪帝,别缠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颜如是
“是他叫你来的吧?”安太妃闭着眼睛,仿佛看一眼眼前这个人会亵渎了自己的眼睛一般。
安太妃说的他是谁?是九重吗?兰若心里大大的疑问。
安太妃却自己给出了答案:“当然是皇上,这个时候除了他,还有谁想知道本宫是死是活,听说他也病了,怎么,已经病到不能自己来的地步了吗?”
兰若无法回答,也不知道要怎样回答,安太妃的口气好像和九重有着什么深仇大恨。
见兰若不答话,安太妃似是沉浸到了自己的世界中,过了一会,像是对着兰若,又像是自言自语,却又像是在对着一段虚飘的过去或者一个什么人说道:“我那可爱的儿子啊——”
兰若记得听阮贵妃说过,安太妃以前有个儿子,但是可惜战死沙场了。
“——我的儿子小时候是那样白胖可爱,长到七岁的时候就那样的懂事孝顺,十八岁的时候丰姿俊伟,如果能登基,他将是自古以来最得民心的皇帝,可是后来偏偏边境打仗,先皇派了我的儿子和九重那个禽兽一起到两军阵前杀敌,但是只有九重一个人回来了,我的儿子连个尸骨都没有回来,被野狗叼走了。我知道的,我一直知道,就是九重那个狗贼捣的鬼……”安太妃沉浸在往事的悲痛中。
这段深宫秘闻兰若已经听阮贵妃讲过了,当时像是在听一段骇人听闻的八卦新闻,今日之下,听安太妃讲来,忽然觉得惊涛骇浪般,这皇宫开始向兰若展示最为血腥阴暗的一面。
不过,九重那个人,兰若一直说不清楚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有时候他是个纯情的小男生般,而有时候却又像个极富心计的帝王,心狠手辣,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都很正常。
安太妃忽然笑了,嘶哑的笑声,没有一丝痛到极处后要发疯的样子,反而是报仇雪耻后那种开怀的笑,笑中带着咳喘。
兰若想去倒杯水给安太妃,但是安太妃此时却异常的冷静和敏感:“你站在那里不要动!”
兰若看这时候安太妃的脸色好了很多,不再像刚才那样私人般的铅灰色,以为她没什么大碍了,便没有动。
安太妃睁开了眼,兰若从侧面可以看到她眸子中精湛的目光,这是以前从未见过的,以前的安太妃是个最祥和不过的老人家。
“你知道我是怎么报复的吗?”安太妃还是不看兰若,但是话是问兰若的。
兰若语噎,心里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安太妃报复的后果隐约影响到了自己。
果然。
“翠蝶那个贱婢,没想到九重会恋着这样一个宫里最下贱的贱婢,论模样,翠蝶只是中人之姿,没想到九重偏偏会看上了她,但是我偏不要他如愿,我暗示先皇,说为朝廷立下大功的破虏大将军看上了翠蝶,先皇念在大将军为国杀敌的军工上,自然将翠蝶赏赐给了大将军,但是我却告诉九重,是翠蝶移情别恋了……”安太妃的笑有些狰狞了。
兰若惊得倒退一步,她深信安太妃此时是最清醒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醒,都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难怪一直以来九重对安太妃只是面子上的敷衍,有时候甚至连这种敷衍都懒懒的,原来两个人还有这样一段阴惨惨的往昔,不堪回首,不能回首。
“你知道吗?当我看着九重为了翠蝶痛不欲生,大病一场的时候,我却笑不出来,因为我那聪明懂事的儿子再也回不来了,我连个尸骨都没有,逢年过节连个祭奠的地方都没有……”安太妃的笑容已经渐渐不再狰狞,却变得有种神秘的诡异。





妾本毒物:邪帝,别缠我 第136章 令人兴奋的噩耗
安太妃不再说话,兰若轻声唤了几声:“太妃娘娘,太妃娘娘。”
没有回答。
兰若大着胆子上前去看,安太妃双目紧闭,又恢复了铅灰色的面色,兰若忽然明白刚才安太妃的头脑清醒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回光返照。
“来人啊!快来人啊!”兰若惊的大叫。
春花和秋月几乎是破门而进,身后跟着倚霞殿的十几个太监宫女。
“太妃娘娘!太妃娘娘!”春花和秋月看到安太妃的脸色,也知道不好,哭天抢地的喊出来,但是没有人敢过问兰若刚才在这里做了什么,和安太妃说了什么,就算兰若的行为导致了安太妃现在的这个样子,也没有人有胆量问。
可是春花和秋月跪到了兰若跟前:“贵主,太妃娘娘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真的命不久矣了,恳请贵主让太妃娘娘安心的去吧,谁都有这样一天的。”
二人言下之意显然是认为刚刚兰若对安太妃做了什么不择手段的事情,所以安太妃的情况才急转直下,其实大家都知道安太妃情况不妙,但是这二人则苦苦哀求让安太妃平静的去,还和一个必死的人计较什么呢?
兰若有口难言,只有她自己知道刚才她什么都没有说,没有想到的是春花和秋月这两个平日里比较尖酸刻薄又贪财的女子对安太妃却有这样一份情谊,她们应该也知道安太妃死后这倚霞殿的宫人们将分派到其他宫里服侍嫔妃们,每个人分派给谁由内务府决定,但是以兰若今时今日在宫里的地位,她的一句话内务府不敢不听的,她们毫不计较将来会有可能去幽兰轩服侍兰若,也不惧怕兰若会公报私仇。
兰若倒是真的佩服这两个对安太妃忠心耿耿的女子了,说道:“我刚刚什么都没有做过,信不信由你们,现在要紧的是赶紧宣太医来。”
一句话提醒了春花和秋月,连忙去找太医。
然而,安太妃这个时候并没有死,太医们说和兰若说话的时候的确是回光返照,但是人还在喘气,只是昏迷了,不可能再醒过来了,只是大限到底是什么时候,这个哪个太医也不敢肯定,或者说是太医们心里有数,但是没有人敢直言。
兰若回去幽兰轩,九重已经挣扎着从床上爬了起来,由两个小太监搀扶着站在院子里等着兰若,已经是黄昏了,一丝微微的晚风,九重现在几乎连这样微弱的风都禁不起了,摇摇欲坠。
兰若在幽兰轩院门外下轿,九重迎了出来,兰若看着九重那苍白的面庞,想起这个男人也曾经那样爱过一个女孩子,一个叫翠蝶的女孩子,真的难以相信,兰若一直以为他是最滥情的人,在后宫这些佳丽中悠游自得,原来他也曾真心付出过,那大病一场若不是曾经苦苦相恋,绝不会有那样的伤痛。
可是现在的九重只是一个苍老的老人了,兰若上前扶住九重:“皇上怎么出来了,在屋子里躺着不好吗?”
有了兰若的搀扶,九重屏退了那两个小太监,有点孩子气的对兰若说:“你怎么去了这么久,这些太监宫女们一个个笨的要死,根本没有你细心周到。”
其实兰若哪里细心周到了,只是九重在孩子气的耍赖而已。
院子里只身下两个人,一地的花影树影,两人伫立这香气的影子中,九重问:“去了这么久可累了?”他关切的还是她。
兰若摇摇头,面上带有忧色,“怎么,不舒服吗?肯定是中暑了。”九重为兰若担心。
兰若笑了笑:“臣妾没有事,只是皇上交代的事情臣妾没有打听出多少来。”
“那都打听到了什么?”九重开始神思凝重,很是关心兰若这趟之行到底有什么收获。
这样无人的地方正好是说话的地方,兰若没有任何顾忌的说道:“太妃娘娘是真的不行了,现在已经昏迷了,大概也就这几天了,只是太医们不敢说。”
“原来是苟延残喘了。”九重好像松了一口气,又问“还有其他的吗?”
兰若犹豫,要不要告诉九重关于翠蝶的事情,关于安太妃策划安排翠蝶嫁给了别人,而不是翠蝶自己移情别恋,左思右想,兰若还是决定不说的好,上次就是因为一块白玉自己差点丢掉小命,还吃不准九重对翠蝶的态度到底是怎么样的,还是不说为妙。
自从得到安太妃却是不久于人世的消息后,九重像是一下子精神了许多,但是兰若现在对病人的忽然的好精神抱着很大的戒心,生怕是回光返照,九重以前几乎从不生病,可是这次最简单最普通的风寒和中暑却日益严重,同时又激发了其他一些疾病,兰若不是很懂医术,看太医们的神气,应该是五脏六腑的什么病,但是没有人对兰若讲清楚。
两天以后,九重那就不能下床了,再也不能下床了,也有清醒的时候,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在昏睡,谁也叫不醒,私下里兰若听到太医们议论要给皇上准备后事了,但是这样的话更没有人敢说,一般这样的事情都是由宫里皇帝的长辈来主张,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这个胆量来说,可是现在安太妃正病危,玉妃来过几次,但是兰若按照九重的吩咐没有让她进来,连贞元和张嫣然想请安,也没有进来。
一天傍晚,天有些阴,黑的很早,雨又不是一时半会可以下来的样子,有点闷。
寝室里点了灯,九重睡醒了,挣扎着坐了起来,已经没有力气自己坐着了,斜靠在一个金色大靠枕上,好像随时会滑下去的样子,身上那件月白色的单袍子在摇晃的灯光下变成了很旧的淡黄色,像是很旧没有换过衣服一样。
兰若倒了杯水给九重,但是九重没有喝水的意思,虽然他的嘴唇已经泛着白色,那是几乎虚脱的象征。
九重似乎很想和人说话,唤过兰若坐到身边,久病的人身上自然有一种艳艳的气质,但兰若心里只当他是一个老人,不管以前他曾经怎样对待她,但是现在他只是个病中的老人。
“今天很闷吧。”九重看兰若穿着一身白色的纱衣,只有在一年最热的时候,宫里的女子才穿这样薄薄的透气的纱衣,其他季节除非怀有其他目的,比如要诱huo什么人,否则是不会穿纱衣的。
其实在这幽兰轩里是不热的,兰若只是跟着大家一样子的装束,九重却说:“过阵子就凉快了,那时候宫里正是菊花开的时候,朕陪你去看菊花展——只是不知道朕还能活到那个时候骂?本来看花展是很高兴的事情,只是九重末尾这一句话的话锋忽然一转,无限悲凉。
兰若只能微笑着安抚:“皇上不要说这样的丧气话,臣妾等着那一天呢,皇上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日子要过呢。”
九重似乎也感觉到兰若因为自己的缘故而心情沉重,所以极力的想说些什么高兴的事情,但是想了半天,似乎只一辈子就没有什么能让他高兴的事,或者那些美好的事情都已经湮灭在了岁月长河中,九重一时里有些尴尬。
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禀报:“皇上,皇上,大,大,大事不好了!”
这个小太监是新进宫里来的,还不是很懂规矩,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这样大呼小鸟的,就算天妖塌下来了也要慢慢的报告给皇上,这个小太监事后被大内总管活活打死了。
凡是做皇帝的人可能都不愿意听到大事不好的话,好像敌军兵临城下似的,一个政权将要灭亡般,九重忽然心惊肉跳,人惊的一下子从床上站到了地上,地上铺着水磨的淡青色地砖,九重险些摔倒,兰若连忙扶住他,喝斥那小太监:“什么事这样慌慌张张的,一点规矩也没有,不管发生了什么,都有皇上在,不许这样大惊小怪的!”
小太监这才稳住了情绪,他年纪实在太小,还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所以依然抑制不住脸上的惊慌:“禀告皇上,太妃娘娘去世了!”在他单纯的心思里,安太妃就是九重母亲一样的人,这样一个人去世,九重肯定会非常的伤心。
但是实际上九重不但没有伤心,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兰若听到九重一声微弱的舒畅的叹息,只有兰若和九重自己听到了。
然后九重坐到了床上,身上好像没有了一丝的力气,好像还有点不敢相信似的,仰着头问兰若:“你听见他说什么了?你再告诉朕一遍,是真的吗?”那声音中充满了激动和兴奋的颤抖。
兰若首先示意那个小太监出去,生怕他一会又会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来,然后才柔声告诉九重:“是真的,太妃娘娘去世了。”
九重这才敢相信是事实,好像这样的好事来的很突然,而他一直是个坏运气的人,忽然遇上了这样的好事,一时里倒是适应不了了似的,然后情绪慢慢平静,嘴角却显现出一个诡异甚至狰狞的微笑。




妾本毒物:邪帝,别缠我 第137章 下毒
“终于死了。”九重喃喃道,身子再也支撑不住,往后倒去。
“皇上!”兰若惊叫。
九重自这次倒下后,再也没有起来床,也吃不下什么山珍海味,每天不过喝下几口粥而已,精神还算不错,但是比平时要委顿很多,太医们都说忧心忡忡,兰若在太医们的只言片语中猜测到九重的大限恐怕也不远了,心里有种莫名的惆怅,这个男子,虽说自己不喜欢,但是想到他对翠蝶的那份痴心,同时饱受爱情煎熬的兰若有点同情他,皇家容不得真情。
安太妃的葬礼很简单,直接葬入了先帝的皇陵,但是九重没有去送行,不仅是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就是身体好他也不会去的,而且不准兰若去。皇宫里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兰若似乎已经可以习惯了,但是当听到春花和秋月为安太妃殉葬的消息时还是吃了一惊,没想到她们对安太妃这样忠心耿耿,九重知道后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命人将春花和秋月火化后骨灰葬在了安太妃的陵墓前。直到很久以后兰若才明白,春花和秋月不是自己愿意殉葬的,是不得已,因为在九重眼里她们都是安太妃的人,安太妃在世的时候尚可保全她们一条性命,安太妃去世后,以九重对安太妃的恨,即使不明着除掉安太妃生前的亲信,也会零零碎碎的不让她们好过,左后都是死,还不如殉葬,这样还留下个好名声,家里人会得到抚恤,果然不久后九重赏赐了两个人的家里人,宫里的人,生死已经不是属于自己的了,想要生,想要死,考虑的是整个环境和自己的亲人,最悲哀不过。
太医们每天费尽心思的为九重调理身体,玉妃和贞元以及张嫣然每天都在幽兰轩外遥遥的给九重请安,九重依然不见任何人,只要兰若在身边服侍。
天气渐凉,但还不到穿厚衣服的时候,而九重已经盖上了毯子,现在的他更像一个孤独的老人,头发花白了许多,脸上皱纹增加,每一天都仿佛会老去很多岁。
这天,秋高气爽,玉妃等人在幽兰轩外给九重请安后逐渐离去,贞元先去了文昌阁,这阵子都是他在处理朝政,玉妃拉着广平王的手,望着贞元远去的背影,心里五味繁杂。
广平王在玉妃身边撒娇:“娘亲,天气凉快了,过几天孩儿出城去打猎好不好?”
玉妃看眼儿子,叹了口气,贞元在不断的抓朝政,而自己的孩子还不懂得抓权利,自己这个做娘亲的只好为他想尽一切办法铺平道路。
玉妃将广平王交给宫女带着去吃点心,来请安的嫔妃们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就只剩下了太子妃张嫣然,她好像在有意的磨蹭着。
玉妃看了眼张嫣然,没有上自己来的时候乘坐的轿子,朝墨笛使个眼色,墨笛便打发轿子先回去,然后跟在玉妃身后,只主仆二人朝着御花园走去。
张嫣然看到后,也若无其事的打发走了轿子,只带一个贴身的侍婢走向了御花园。
御花园的鲜花还开得正好,只有几株树木泛了黄叶子,预告着深秋的来临。
花园里开的最好的是菊花,九重喜欢菊花,曾经说要带兰若来看菊花,但是看样子是不可能来的了,倒是玉妃和张嫣然来了。
玉妃停在几株怒放的大朵的黄色菊花前,墨笛很识相的走到一边把风。
张嫣然缓缓走到玉妃身边,她的侍婢也和墨笛一样知趣的去把风了。
“娘娘,近来娘娘气色很不好。”张嫣然含笑给玉妃请个安。
玉妃穿着件月白色的袍子,站在凉凉的微风里,的确显得单薄,怎么能气色好呢,见不到九重,一身争宠的本事和心思都用不上,只能从太医们口中得到的只言片语来判断九重的情况,偏偏太医们都喜欢三箴其口,记得玉妃日夜难安,不过看样子九重的情况还不算太糟糕,她还有时间为广平王争夺一些前程。
一丝苦笑从玉妃嘴角浮现:“咱们自己人,不要说这些客套话了。”玉妃难得这样心平气和似的口吻,她看着张嫣然,张嫣然穿着一身浅紫色的衫裙,可能是和贞元夫妻生活很美满吧,出落的比出嫁之前更加丰腴美丽。
张嫣然娴淑的微笑着,看着玉妃不说话,等待玉妃开口。
果然,玉妃问道:“太子待你可好?”
本来张嫣然是玉妃娘家的亲戚,玉妃问这些话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张嫣然知道玉妃的用意不仅在此,便说道:“太子爷待臣妾情深义重。”
“这么说来,他已经完全信任你了?”玉妃眉毛一挑,眸子中闪过一丝光亮。
张嫣然点点头。
玉妃欣慰的长出一口气,“总算还有点希望。”
张嫣然也微笑。
“不枉本宫栽培你多年,本宫从不会看走眼。”玉妃的话里透出一阵深沉的心机。
“娘娘是女中诸葛。”张嫣然轻声道。
玉妃四下里看看,没有人路过,又有自己和张嫣然的心腹侍婢把守着重要的地方,便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牛皮纸的鼓鼓囊囊的纸包塞给张嫣然,张嫣然看也没有看就塞进了自己的袖子里。
玉妃附耳吩咐:“这是宫里一个老太医留下的方子,叫做‘平平安安’,只能放在茶水里,无色无味,喝下后身体会渐渐的虚弱,大罗神仙也看不出来。”
“平平安安,好奇快的名字。”张嫣然轻声道。
玉妃微笑:“这名字虽然奇怪,但是也恰如其分,服下这药物的人直到死也不会知道自己为什么死的,更不会有一丝的痛苦,宫里的人哪个不是惊涛骇浪的过了一生,能在平安中无声无息的死去也算是一种福分了。”
张嫣然似是颇有感触似的说:“是啊,臣妾进宫才半年多的时间,已经觉得在这宫里生存着实不易。”
玉妃很慈爱的拍拍张嫣然的肩膀:“别人活着不容易,你却是最容易的,现在你是太子妃,只要咱们的事情做得机密,将来保你一生一世荣华富贵。”
“臣妾自幼丧父丧母,都是娘娘的恩典,臣妾才能活到今天,臣妾的一切也都是娘娘的。”张嫣然看着玉妃的眸子,她自己的眸子中满是感激。
“本宫知道你一直很听话的,这药你每晚睡前放在贞元的茶水中,一定要每晚都让他喝下。”玉妃的眸子里显现出深远的意境“只要太子一死,将来这天下肯定是我广平王的,到时候你就是这宫里的第一女官。”玉妃许诺高官厚禄,在当时的宫里,能做到第一女官,是很多女子的梦想,就像在前朝做官,很多人想做宰相一样。玉妃需要一个做女官的亲信在宫里,将来这后宫也一定是她的天下。
张嫣然立刻满脸喜色,迫不及待的谢恩:“谢娘娘恩典,臣妾一定为娘娘赴汤蹈火。”
玉妃夸奖她:“你一直就是本宫最得力的心腹,这次必不会让本宫失望,本宫等着你的好消息。”
张嫣然深深万福,算是答应。
“好了,天气凉,早点回去吧,不要着凉了。”玉妃和蔼的说。
“是。”张嫣然恭谨的听从。
玉妃带着墨笛走了,张嫣然还站在菊花边,但是刚才脸上对玉妃的奉承不见了,眉间一股忧思。
显仁宫的夜晚灯火通明,张嫣然坐在寝室里的桌前,桌上铺着湖水绿的桌布,四角里是她和贞元在水乡住着的时候绣的鸳鸯戏水,那是一段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任何前朝后宫的纷争,只有他们夫妻两个,贞元是个最随和的人,也是个最和善的好丈夫。
桌子上放着白瓷的茶壶和茶杯,茶壶中是刚刚沏好的碧螺春,茶壶和茶杯都散发着温润如玉的光泽,张嫣然伸手到衣袖里握住白天玉妃给的那个放着“平平安安”的纸包,没有拿出来,却想起了入宫做太子妃以前的一天,那天是个最风和日丽的日子,玉妃悄悄的出宫回娘家来看看,当玉妃看到出落的明艳动人的张嫣然的时候,就好不隐讳的对张嫣然说要她去做一件事,张嫣然感激玉妃的养育之恩,自然一口答应,玉妃叫张嫣然做太子妃,用自己的聪明和美丽让太子死心塌地,然后除掉太子,为广平王铲平道路。
那时候的张嫣然只是个没有出过大门的女孩子,连陌生的男子都没有见过,玉妃带着张嫣然进宫,大婚前虽然没有当面见过贞元,但是玉妃为了打消张嫣然的忧心,曾经叫她远远的看过贞元。张嫣然看到的是一个书卷气十足、随和的像一阵春风拂面的男子,那就是在万人之众指定的一个,她的夫君,她的男人,那一刻有过怦然行动,任何女孩家都会怦然心动的,可是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没有结局,注定是个悲惨的下场。
面对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她有,她以为自己有,放在衣袖里的握住纸包的手终于拿了出来,手里是那个纸包,在灯下打开来,一团白色粉末,如果不是事前知道,肯定当做是普通的面粉了。
张嫣然伸出玉手,斟了一杯茶,茶杯中冒着袅袅的热气,药物应该下在这杯茶中,贞元快要回来了,这阵子他总是午夜前后才回来,国事真的很忙碌,回来后他有喝茶的习惯,会和平常一样饮下这杯茶的。




妾本毒物:邪帝,别缠我 第138章 夺嫡之争
张嫣然正迟疑着,外面的长廊里就响起了贞元的脚步声。
贞元穿着白色的袍子,一脸疲倦的走了进来,以前看着九重处理国事,举重若轻,现在轮到自己了才知道有这许多伤脑筋的地方。
张嫣然微笑着迎了上来:“看你天天这么辛苦,明天休息一天可好?”
1...5051525354...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