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富到第三代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陶良辰
“哇!
这也太幸运了吧,能不能带我一起去,我帮你们拎东西,哪怕端茶递水都行啊!”
杨沛蔺的话一出,周围同事们直接炸了锅,纷纷议论起来。
就连她上司都一脸吃惊,诧异道:
“人的潜力还真是无穷无尽,打死我都想不到,你居然还有这么硬的关系?这我可要教训你了,之前我们发那么多邀请函给太子豪,你居然都不帮帮忙,知不知道他比那些大明星还要难采访,何况还是专访,几乎没听说身边有谁成功过。”
港城人喜欢给别人起绰号,要不然就是称呼英文名。
之前有报社先提出“太子豪”这个称呼,一来二去就成了苏业豪的专用绰号。
虽然听着有点怪怪的,但总比苏老爹的“苏扒皮”绰号好听多了,港城这边还有“超人”、“亚洲股神”、“股坛狙击手”、“鲨胆”之类的称呼,实际上“赌王”也是个绰号。
商人混出众所周知的绰号,通常算是实力的证明,许多人求都求不来,毕竟假如影响力没大到某种程度,又怎么会有人在意绰号是什么。
杨沛蔺难得在同事们面前露了一把脸,这会儿笑着说:“等回来再跟你们聊,我还要尽快赶去中环,免得错过约好的时间。”
她上司高兴道:“明天头版留给你!我亲自送你们吧,听说太子豪的家族办公室里人才济济,每个人一年能创造几亿港币的收益,我对那边也很感兴趣,正好我儿子明年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万一跟hr搞好关系,说不定能争取个实习留在那的机会。”
旁边。
一位杨沛蔺的年轻同事,迅速从抽屉里掏出一本三个月前的《花花公子》杂志,拜托杨沛蔺带去签名,封面可不就是身穿衬衫摆造型的苏业豪。
当初这期杂志上市,销量情况只能算普通。
苏业豪的名气,在欧美实在比不过那帮明星模特,不过单论商人群体之间,上过《花花公子》杂志的超级富豪,可比上过《福布斯》的富豪罕见多了。
杨沛蔺还没说话,上司先把她同事教训一顿,说着又不是去见明星,小心鸡飞蛋打一场空之类。
不仅如此。
出发之前,还让大家尽快想想该问的问题,特别是读者们感兴趣的那一类,集思广益。
这不怪他们小题大做。
实在是单独采访苏业豪的机会太难得,通常只有《新联早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那一级别的传媒机构,才成功替他做过专访。
————————————
外界把苏业豪的助理办公室,传得神乎其神。
好像他之所以能赚这么多钱,很大一部分功劳都归手下们能干一样。
苏业豪对此喜闻乐见,毕竟以他的年纪和能力,假如把成就全都往自己身上揽,会显得有点奇怪,而且木秀于林,容易吃亏。
例如收购某家公司。
别人知道他有钱又有眼光,报价肯定会相应高出一截,类似的情况已经在内地和硅谷出现。
但凡是koko风投表示关注,一个比一个狮子大开口,迫使风投公司注册了许多位于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尝试披着马甲和那帮初创公司沟通。
为了拿文件,苏业豪正好待在助理办公室里,处理完今天的工作。
派去四九城的团队又有新进展,随着他爽快答应收购华晶,和当地官方合资经营,千芯之城办公园区的审批项目,已经没多少争议的地方,只等走完最后的签字流程,就能正式落地。
大概上面也清楚,低效率会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至少在他这件事情上,速度惊人的快,一诞生就定位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这个项目上,有内地和新加坡合作的工业园区可以借鉴。
只不过此次变成苏业豪还有鹏城当地联手主导,面积也小了十几倍。
各项政策支持全都拉满,在所得税、增值税、知识产权保护、人才落户、出入境办理、购房和租房补贴、人民币汇兑、银海贷款等诸多方面,都有相应的福利,由此还能看出,上面有多重视产业升级这一块。
当杨沛蔺他们赶到后,苏业豪挨个握手,客套几句。
采访之前先看看提前准备好的提问稿,苏业豪火速浏览完,摇头说道:
“有些问题没必要问,今天主要想聊聊一个新项目,我正准备递交一份半导体产业扶持方桉,在元朗、屯门、或者大埔,打造一座半导体产业园区,主要发展圆晶代工行业……”





富到第三代 第583章 独家新闻
杨沛蔺一听这话,瞬间来了精神。
她和同事们在匆忙之间接到专访,由于担心招惹到苏业豪,导致采访中断,想的问题都是些觉得读者会感兴趣的东西。
例如纸上写着——
“启德数码港的规划,对周边地区居民的影响,以及外界在传建造港城第一高楼的消息是否真实?”
还有“为什么要卖掉雅虎股份,对纳斯达克前景如何看待”、“在网上劝内地居民买房,是否也建议港城居民提前投资”、外加“港交所公布创业板上市规则,会不会把高科技公司带来港城上市”等等。
杂七杂八,总共罗列了十多个问题。
至于圆晶代工厂的事,不是杨沛蔺记者不想问,而是外界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苏业豪此次在美国见到以张如京先生为首的团队,一番深聊之后才产生“狡兔三窟”的新设想,准备把高端圆晶代工项目放在港城,中低端的部分放在内地。
假如有余钱,再多投资些宝岛相对比较成熟的半导体企业,甚至是欧美曰本的光刻机生产厂商。
往后几年,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肯定会受阻,房地产和移动终端设备也要熬个几年才会有起色,资金一时半会儿没地方投资,刚好适合用来换条赛道,进军新领域。
套现雅虎得到二十多亿美元,理财账户里仍然有十多亿美元的资产,分布在以亚马逊为首的多家公司里。
这笔资金带给苏业豪充足的底气,因此这次回港城,决定尽快敲定圆晶代工厂的选址落地,并且尽量争取到最有利的政策支持。
趁着被采访,主动让杨沛蔺记者待会儿问自己问题,算是提前放放风,试探上面的想法。
一不小心抓到独家新闻。
小姨的朋友杨沛蔺记者,这时候笑着问道:“苏少爷,你已经有方案了吗,有没有信心促成港城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相信一旦传出消息,应该会比较顺利吧,上次启德机场的改造项目,那么多人都支持你,能看出你跟上面的关系好好。”
采访还没正式开始,苏业豪摆手回答道:
“不是我跟上面关系好,其实我这个人太懒,一直跟他们不怎么走动。上次的数码港项目之所以顺利,一是因为原先的方案本就不得人心,二是因为我的计划对港城更有利,在不破坏港岛自然生态的情况下,贡献了两百多亿的土地收入,平衡了各区的发展。”
“这次有什么不同?不也是促进港城的发展,提供税收和就业机会吗?”
“嗯,但现在财政不宽裕,而我打算伸手要地、要钱,难免会跟别人扯皮。其他地方都出台了半导体补贴方案,在这方面港城还是一片空白,之前的数码港方案只谈吸引企业入驻,并不涉及具体的生产制造,港城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很多人甚至忘了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性。”
苏业豪说话的同时,手里拿着钢笔,在纸上划掉几个他不想回答的问题,补充说:
“要不然,半导体产业也不会落后宝岛十几年,我希望能够尽快促成我的工厂,不然为了避免耽误宝贵的时间,我可能会选择把工厂建造在内地或者宝岛,希望你们能够把这个问题作为新闻标题,放在《太公报》比较显眼的位置上。”
“放心吧,订阅我们《太公报》的港府要员非常多,我们一定替你传达出想法,等写完文章会先跟你沟通,拿给太子豪你过目。”
“……行。”
很少有人当面喊他绰号,苏业豪深知这个外号恐怕是甩不掉了。
幸好做生意的商人里面,要不然就是神、要不要就是超人,貌似没人叫做“皇帝”之类,不然平白无故矮人一头,也挺让人头疼的。
之所以被称为“太子豪”,不用猜也知道是由于太过于年轻,并且还出生豪门的缘故,苏家就他这么一个继承人,压根不用为家族企业的传承而担心,除了四海国际集团,甚至就连伯爵医疗集团也分给他一部分股权,消息早已经见报。
自然而然的,一个“太子”称呼,就落到了苏业豪的头上。
准备完,采访正式开始。
助理办公室这边,安排了公关部总经理,在一旁认真盯着,以免老板说错话,又或者随时打断比较敏感的提问。
庄薇助理忙里偷闲,此刻也跑来凑热闹。
她作为最早跟着苏业豪的贴身助理,本身患有学者症候群,在金融还有商管方面的天赋相当不俗,由于不善于人际交往,反倒促使庄薇助理冷静果敢,喜欢追求高效、务实、精细,因此深受重视。
先回答几个无关痛痒的小问题,澄清抛售雅虎只是因为发展战略转移,手头缺乏资金,并且承认确实计划在启德机场打造一座超级摩天大楼,已经开始筹备设计等等。
紧接着,围绕在港城打造半导体产业园的设想聊了聊,杨沛蔺记者抛出新问题,询问说:
“苏少爷,那你这次计划会投资多少钱,用于推动港城的产业升级?我知道,我们港城在这方面,早已远远落后于许多地区,随着这个项目的建成,应该会提供好多就业岗位还有税收吧?”
“没错,至少会提供数千个高薪就业岗位,并且能够吸引人才来港,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我计划在五年之内提供不低于两百亿港币的资金,按照最高标准打造产业园区,在这领域很有权威的张如京先生,目前已经和我签约合作,他正在美国寻找技术支持与人才支持,并决定采购尼康、佳能或者欧洲asml的顶级设备……”
苏业豪侃侃而谈,趁机表达出假如上面不提供扶持,生意很难发展起来的观点。
这次采访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促成上面答应给予政策支持,跟税费减免、财政补贴一比较,会不会白给一大片土地什么的,反倒成了小问题。
为了自身的利益,但凡涉及到开发元朗、屯门等地,一帮地产商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无论如何也会提出反对意见,毕竟港城并不是真的缺少土地,一旦其他地区发展起来,他们手里囤积的备用地就不值钱了。
出于避开矛盾考虑,苏业豪只谈产业园本身,绝口不提它对周边发展的带动作用,甚至公开表明如果有商人愿意合作,欢迎来跟他接触洽谈……
第二天一早,这份文章就见报。
普通人对它无感,最多也就叹气来句真他娘的有钱,只怪自己命不好,没生在大富大贵之家等等。
然而上面有人关注到这条新闻,第一时间就派人跟苏业豪接触,询问具体如何打算……




富到第三代 第584章 老宅的午餐
昨晚。
外公和老妈都有事,约饭的时间被挪到今天中午。
忙活一早上。
当苏业豪赶到汤家老宅时候,从外面找的大厨,已经提前准备好几道凉菜。
汤老爷子把隔壁邻居,也就是曾送苏业豪许多值钱名表的老阿姨叫来一起,嘘寒问暖先聊会儿。
话题无非是夸苏业豪厉害、谈论今天这位厨师的拿手菜之类。
等到汤老妈从医院那边赶回来,直接入座开吃。
苏业豪夹了片水晶肘子,此刻边吃边问道:“我小姨人呢,又不回来吃饭?”
“今天一早就收拾东西出远门,说有人想买她在英国购置的小庄园,鬼知道是真是假。我们吃我们的,你小姨不在家,反而让我舒坦多了。”
老爷子语气不满。
刚才苏业豪已经把文件袋交给他,简单替小姨糊弄过去。
对于这位小女儿,汤老爷子管又不管不了,骂又骂不得,早就已经佛系。
苏业豪老妈悄悄转移话题,开口问道:
“儿子,今天你在《太公报》上的那篇新闻我看过,二百亿港币的投资预算,是不是真的?该不会又跟启德数码港一样,打着科技产业的名义,主要却是为了卖房子吧?”
“喂喂喂!你可是我亲妈啊,这种话在外面可千万别说,万一传出去,那我多半要倒霉。”
喝口橙汁压压惊,苏业豪接着告诉说:“我承认启德数码港项目,的确有投资房地产的考虑,不过这次的半导体产业园,最多只会修建一些宿舍楼,真的是因为看好圆晶代工产业的前景,所以才打算花重金投资它。”
汤老妈闻言,笑道:
“房地产无所谓,你说的这个什么什么厂,反而让我好担心,看那篇新闻稿上的意思,你准备通过立法会,争取得到政策方面的扶持?我以前跟他们打过好几次交道,到最后每一次都差点犯晕病,希望你做好准备才行,就像厉家的港岛数码港计划一样,前后讨论了快两年,现在却变成你的方案被通过。”
听她说完,苏业豪点了点头:
“就是因为知道比较难缠,所以我才先通过《太公报》放出风声,让更多人知道我的想法。厉家变着花样,想方设法占便宜,当然会引起很大的阻力,但是我这次可不一样,今天早上十点多钟时候,最高长官给我打了个电话,约好等我准备完详细的方案以后,到时候专门为我举办一场听证会。”
“哦,那看样子还比较重视你,不过除了你之外,估计也找不到其他勇士了,算上启德数码港项目,你的资金够花吗?”
汤老妈问完,随即告诉说:“昨晚你爸跟我炫耀说从你这里拿了三十亿,本来我还打算找你借点钱,私立医院在港城很难做,患者都喜欢去看病只收挂号费的公立医院,要不是他们的手术安排实在忙不过来,我们家早喝西北风了,真正赚钱的只有卖药、卖医疗器材,在内地扩张的开支,超出我的预料,感觉很有前途。”
苏业豪笑道:
“老妈跟我伸手还用拐弯抹角?先支持你五亿港币够不够,按照我的想法,现在不用急着上市融资,等到想办法在内地市场站稳脚跟,到时候公司数据应该更漂亮,和董事会掰手腕最麻烦,大事小事都要披露汇报,资金更是被管得死死的,哪有私人企业自由。”
旁边。
汤老爷子倒了杯药酒,顺便也帮苏业豪倒一杯,听这对母子俩交谈,接口说道:
“五亿港币说给就给,要不然也支持我几千万,拿去赌城过几天神仙日子?想要让方案通过,争取一半以上的支持就可以吧,到时假如有需要,我也能替小豪你走动走动。这种事说白了,无非就是有钱大家一起赚,以我的面子,随便到处找找,拉拢十票八票不成问题,身边好几位朋友还没退休呢。”
苏业豪笑着说:
“赌什么赌,陪你朋友打打麻将,喝喝茶,也蛮好的,这钱我可不能给你。”
“如果是其他生意,有机会大家一起赚钱,目前的关键在于港城之前没这方面的生意,即使我提出带他们入股,也要他们敢相信我才可以。”
“其实我巴不得有人跳出来,和我分摊成本、降低风险,但是今早消息见报之后,手机静悄悄的。只有靠北几个区的代表,希望我能把工厂放在他们那里,这种事也挺容易得罪人,无论选择把产业园区放在哪里,其他地方肯定不乐意,或许就会投反对票……”
等苏业豪说完。
他老妈乐呵说道:“居然还有没竞争的生意?岂不是跟你的互联网公司一样了,大家都不跟你争,也就意味着没矛盾,这样反而比较好吧,实在不行找个几区交汇的地方,又或者给其他好处,总比医改这一类涉及几百万人的方案容易太多。”
“嗯,别的我不愁,主要是财政补贴方面,恐怕会遇到麻烦。到时候还要再沟通,已经让人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我一直不太喜欢亲自插手这种事,在港城没竞争,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挺激烈,风险不算小。”
苏业豪吃了口荷叶饭,排骨米饭混合着荷叶香味,味道简直是一绝。
围绕半导体产业园的话题聊了会儿,很快又被放到一边,谈起伯爵医疗集团在内地的近况。
为了迅速打开市场,汤老妈最近在内地砸了不少钱。
刚从银行贷款三亿五千万人民币,出于对加盟商的不信任,主要采用自营模式,毕竟只是代理商,在价格方面并不占优势,只好比拼口碑和质量。
在买药和医疗器材方面,苏业豪没办法给老妈太多好建议,于是提议花钱去找咨询公司帮帮忙,让他们负责调研市场、制定方案的工作。
考虑到医药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他比较倾向于主推连锁药房。
至于医疗器械这一块,交给各个地方做代理,很可能反而容易打开市场。
当然了。
一旦被代理商站稳脚跟,伯爵医疗集团很可能会被踢出局,除非能够垄断某些药品和医疗器材,让人不得不从汤老妈这边买。
总体来看。
苏业豪并不认为这门生意有多好做,竞争比房地产、比互联网还要激烈,坏在门槛太低……




富到第三代 第585章 白加道豪宅
助理办公室方面。
一支团队悄悄成立,开始参考宝岛、韩国这两个地方的半导体产业扶持方案,编写即将往上递交的提案。
按照苏业豪的想法,重点集中在研发经费抵税、企业所得税减免、人才补助、专项贷款和补助金等等方面,争取为包括他在内的半导体公司,创造出一个宽松舒适的发展环境。
不仅如此,教育环境也是重点。
虽然苏业豪自认能够扛住长时间的亏损,但总不能所有人才,都靠从外地高价挖回来,为此他专门去见了港大校长,提议到时候增加几个关键学科,并承诺捐赠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学金。
具体的方案,苏业豪没必要亲自负责,方案本身只要合理,如何让它通过才是重点。
为此。
苏业豪再次找到继续处于退休状态的郑勇文副院长,希望由他牵头,负责游说工作。
郑勇文上回刚帮过苏业豪,成功拿下启德数码港项目,近期跑去南美洲旅游,整个人瘦了十多斤,据说在亚马逊热带雨林里被毒蛇咬到,差点没挺过来。
虽说现在应该让他养养生,可把这种事情交给别人负责,苏业豪实在不放心。
于是只好又给郑勇文画大饼,说着将来能够创造多少财政税收、增加多少就业岗位、对港城可持续发展有多重要之类。
深知郑勇文副院长有点英雄情节,说白了就是既自负又清高,偏偏立法会那边很多人就吃他这一套。
总算没白费口舌,苏业豪终究还是请这位前首席金融顾问出山了,代价在于将来不仅要推荐郑勇文副院长去做港交所的ceo,并且还要帮忙吸引至少十家内地企业来港上市。
前者有点棘手。
至于后者……估计主动送上门的企业非常多,苏业豪根本不用操心。
碧贵园、tot、tat、银海网络、掏宝这些加起来,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
1999年的八月二号这天。
苏业豪在koko风投总部办事时候,接到农轻影打来的电话。
这女人在手机那头,语气不满,撒娇说道:“阿豪!你居然两个月不来找我,是不是有了新欢就忘记旧爱?”
“哪有,你看看报纸就知道,我都快忙傻了好吧。一不留神居然创办那么多公司,你只负责一家sk2,我应该怪你不回来找我才对吧?”
果断倒打一耙。
苏业豪跟她通话的同时,翻看着手头上的文件。
正在鹏城的马老板,昨天刚递交一份资金申请表,总共需要八千万人民币,试图以补贴的形式招揽推销员,吸引鹏城周边和港城的企业入驻掏宝网。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网站终于开发好了。
前几天进行内部测试,成功在鹏城下单,订购一批临安生产的牛仔裤,最后还真的通过货运物流渠道,把几箱牛仔裤发到公司楼下,全程用了七天时间。
生产这批牛仔裤的商家,其实是马老板的一位发小,实在架不住他软磨硬泡,这才答应把公司挂在网站上。
试用过程中暴露出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资金无法安全周转,二是物流无法保障及时到位。
如何整合物流公司资料、如何解决平台交易当中的信任问题,就成了目前掏宝网发展的关键。
随手在文件上签完字,苏业豪已经打算自己发展物流网络,这时一边回忆当年支付宝是怎么冒出来,一边对农轻影说道:
“怎么样,在东京待腻了吧,你在那边没亲人没朋友,能撑到现在已经让我刮目相看,要不然换个地方建立一家新总部,把东京的公司降级为分公司?这样一来,你能离我近点,还不会耽误你做生意。”
农轻影这回没嘴硬,抓住台阶往下走,语气惊喜道:“真的?你支持我把公司从东京搬走?”
“……这话说的,我整天遥控指挥,居家办公,也没见公司出什么毛病。曰本员工有一点好处,只要工资给到位,轻易不会跳槽,你在与不在估计都一个样。”
起身扭扭腰,苏业豪来到窗边眺望远处,再次告诉说:“我觉得把工厂留在那边就行,重新培养成熟的工人有点麻烦,至于营销管理部门,全都搬来港城也没问题。公司被我们收购了,没必要留在东京替他们创造税收还有就业机会,况且你爸妈的年纪不小,回来多陪陪他们还有我,蛮好的。”
1...192193194195196...3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