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就在张廷兰做着这些筹划的时候,赤尻正助再度找到了他,经过多次的打交道,赤尻正助也很了解张廷兰在奉军当中的地位,有些事情只要他同意了。比起张作霖点头都管用。
“张桑,奉军此前多次提出要对付俄国多数党,不知道奉军方面是怎么想的?”
张廷兰一听赤尻正助问这话,心里头也早就有了估计,在俄国革命之后,所有国家就酝酿干涉俄国的行动,可是各国之间龌龊不断。尤其是美日两国更是针锋相对,使得远东的干涉行动迟迟无法解决。
“总领事先生,中国的兵法讲究兵贵神速,我认为俄国的革命刚刚开始,如果快速采取行动,就有扑灭的希望,另外中国和日本人在俄国都有大量的侨民,也需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因此我认为不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尽快出兵干涉俄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张廷兰这话说完之后,赤尻正助的眼前终于一亮,和奉军打了多少次交到,现在双方终于有了共同语言,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张桑。帝国政府也是这个看法,不过美国政府在协约国会议上提出,要各国一同行动,反对单方面采取行动。”
“我认为这很不妥当!”张廷兰摇头说道:“英法等国还深陷战争之中,等他们的战争结束,多数党早就成气候了,这样的拖延是不负责任的。”
“那奉军方面认为该如何呢?”
“我看至少要采取两手准备,第一日本联合舰队要控制住海参崴,把这个远东的港口封死,就能避免多数党获得战争物资,另外奉军也愿意在边境线上建立严密的防控网,组织难民涌入,防止多数党的思潮蔓延。作为远东最强大的国家,日本应该采取更主动的态度,向白军提供武器和物资的支援,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设想,如何实施还要看日本政府的意思。”
张廷兰说完之后,赤尻正助脸上终于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虽然因为榨油业的问题,日本和奉军闹得很不愉快,但是至少在对付俄国人的问题上,双方取得了共识。
别看奉军还比较弱小,在一个平衡的天平上,只要增加一点筹码,就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奉军就是这个筹码,日美之间正因为出兵干涉的问题争执不休,现在奉军要是支持了日本,对于日本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
“张桑,我认为你的看法非常有见解,大日本帝国方面希望能和奉军在干涉俄国的问题上签署一个共同的同盟协议,双方保证用最大的努力,对付俄国多数党。”
赤尻正助满怀热切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张廷兰并没有接这个话头,他何等的精明,如果和日本结成了同盟,日本人就能光明正大的把军队派到吉林和黑龙江,这对于奉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小鬼子和美国人都是一样,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他们都忘不了害人的心思,这种同盟提议是绝对不能答应的。
“总领事先生,奉军愿意支持日本对俄国进行干涉,也同样希望美日之间最好能够达成一个协议,大家共同应付俄国的威胁。”
赤尻正助一看张廷兰没有刚才的热络,也知道自己有些心急了,因此也没有往下多数。在辞别了张廷兰之后,赤尻正助又联系了美国总领事白克尔。
国家之间果然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因为榨油业的问题,中美日三方不断的斗心眼,各自都有小算盘,可是转眼因为干涉俄国的问题,三国又聚集到了一起。
刚一见面的时候,张廷兰就给白克尔一份备忘录,笑着说道:“总领事先生,这是我国目前收集到的一些多数党在中俄边境活动的证据,您不妨先看一看,多数党的影响力比起想象的还要大。”
“这不可能!”白克尔翻了一下之后,就一脸的惊讶:“多数党的主张完全就是违反人权,破坏自由,践踏法制,只有疯子才会相信他们,难道俄国人都疯了不成?”
“不是俄国人都疯了!”赤尻正助说道:“而是有些人不能光坐在办公室里面,靠着想象,来判断问题,要更关注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多数党的威胁迫在眉睫,必须马上出兵干涉!”
张廷兰也笑着说道:“白克尔先生,我建议三方可以签订一个情报共享协议,再组建一个协调机构,互相通报消息,加强沟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奉系江山 第四百零一章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和美日暂时合作,对抗俄国的威胁是既定的方略,不过要合作到什么程度,还是一个需要好好拿捏的事情,张廷兰是绝对不会立刻和美日结盟的,而是要在二者之间,都保留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左右逢源。
不论什么时代,小国都有两种活法,一个是要饭吃,一个是挣饭吃,有出息的小国完全可以在大国之间游走,汲取多方的养料。作为一个志存高远的军阀,张廷兰自然不会甘心被列强控制住,然后求着列强实施,奉军要做的是从各个列强那里挣饭吃,而且在强壮起来之后,还要回过头把列强都埋葬了。
美国总领事白克尔眼珠乱转,他对于张廷兰的提议并没有什么抗拒,搞情报共享,建立沟通交流的机制,这都是美国需要做的,现在俄国一团乱麻,谁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迫切需要情报支持。
不过日本人的态度让白克尔有点着急,这帮小矮子是摆明了要马上出兵俄国,独占远东的利益,美国哪里会答应啊。可是偏偏美国的民主体制决定了在这种关键时刻,他们的决断能力是有问题的,因此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推诿扯皮之中。
“我赞同情报贡献的提议,不过是否出兵,我认为必须各国协调一致,这是美国政府不变的立场。”
赤尻正助一看美国如此表态,也只能耸耸肩,不再鼓吹战争了,三方很快就草签了一份情报合作协议。
有了合作协议之后,白克尔很快又找到了张廷兰,他已经得到了国内的指示,要尽快拿到多数党的情报,因此他又找到了张廷兰。
“张。奉天方面对俄国的情况有多少了解,又能向我们提供多少情报?”
“总领事先生,我先前向你提供了一份备忘录,其中所有信息都是我们精心整理的,俄国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多数党目前的势力还很弱小,但是他们组织严密,战斗力十分强大,能够形成一个铁拳。而白军一方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却彼此分裂。争斗不止,难以形成合力,也就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另外在俄国的民众之中,对多数党越来越充满期许,他们希望摆脱战争。希望埋葬掉旧的制度,综合各个方面的考量。我认为如果各国不尽快加以干涉。俄国多数党势必会夺取整个俄国的政权。”
张廷兰说完之后,又拿出了一沓子文件,空口说白话肯定不行,还要讲究证据,这些东西有俄国多数党散发的传单,有中国情报人员提供的调查报告。还有一份原俄国远东总督菲力斯的亲笔信。
张廷兰把这封信交到了白克尔的手上,对他说道:“总领事先生,菲力斯总督是沙皇的侄子,他对于远东地区的危险有着清楚的认识。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出现了上百次的暴乱,游行示威更是不计其数,有两千多人死亡,而且俄国临时政府只能控制一些大城市,百分之八十的村镇失控,就算在城里,也能到处看到宣扬多数党理论的人。”
白克尔翻看着这些东西,眉头越皱越紧,的确俄国的情况比美国人想象的还要糟糕,或许出兵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可是美国偏偏没有做出决断,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日本人独霸远东吗?
“该死!”白克尔猛地一拍大腿,也不知道是在埋怨国内的官僚,还是在讨厌日本人。
白克尔想了一会儿之后,突然看到了眼前的张廷兰,这个年轻人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在远东的地面上,并不是只有美日两方,还有奉军的力量,这是一场三方之间的博弈。
中国虽然是最弱的一方,但是只要争取到了奉军的支持,美国就多了一个制衡日本的筹码,想到这里,白克尔也明白了张廷兰为什么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样了,他已经看透了这步棋,美国必须加大支持奉天的力度。
现在中美之间因为大豆的问题,已经有了不错的互动,只是在最后的关头,美国人耍小聪明,想要独吞利润,结果奉天才转而和日本达成谅解,让小鬼子解套了。
想到这里,白克尔也有一点后悔,要是早早的看到现在这一步棋,在大豆的问题上就应该和奉军合作到底,把盟友关系确定下来,那样凡事都水到渠成了,可是现在就有些麻烦。
“张,我认为奉军应该在远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防止多数党蔓延,也避免日本人独霸远东。”
“我们当然愿意承担起这个责任,不过也必须看到,奉军目前有着各种困难,我们缺乏足够的武器,也缺少足够的军费,要想担负起这么艰巨的使命,还有很大的困难。”
毫无疑问这已经到了讨价还价的时候,白克尔眼珠转了转,然后说道:“我可以说服美国政府,提供一百万美元给你们,然后再提供一万杆步枪。”
张廷兰一听价码,顿时就把眉头皱了起来,美国人这是把奉军当成了普通的军阀啊,就凭着这么点东西,就让奉军帮着美国干活,简直是痴心妄想。
“总领事先生,日本政府也找到了我们,希望奉军能够配合他们,你要知道日本人购买了大量的俄国债券,多数是用远东的资源抵押的,他们为了不让自己的投资失败,已经做好了出兵的准备,而且日本人开出的价码可比这个要高得多了!”
张廷兰索性将一切都摆在台面上,美国不拿出足够的利益,别想让奉军给他们办事。
“张,你不妨直接提出要求吧,我会认真考虑的。”
“我听说美国的雷明顿公司和西屋公司替沙俄政府生产了大量的莫辛纳干步枪。”
“没错,的确有这个事情,你需要我们提供一大批步枪么?”
“不!”张廷兰微微摇头:“我希望你们把生产线都搬过来,奉军需要的是自己生产的能力,战争的消耗非常大,如果我们不能自己生产,那就根本不可能担负起对抗俄国多数党的使命。”
白克尔一听张廷兰讨要生产线,顿时也是一惊,奉军果然和其他的军阀不同,竟然盯上了武器生产线,有了生产线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武器,这的确比起购买几万条枪更实惠,可是白克尔也深知国内的情况。
美国人本身就是后起的列强,因此对于其他落后国家有着强烈的提防,非常反对向中国出售机器技术,当然也不只是中国,日本也在美国的限制之内,美国人的炼钢冶金设备是严禁出口远东的。
现在张廷兰直接讨要生产线,更是超出了底线,白克尔将脑袋摇晃的如同拨浪鼓一般。
“绝对不行,美国可以向你们提供大量的武器,完全可以做到源源不断,你们没有必要自己生产武器。”
“中美两国远隔重洋,而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我们可不能拿着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如果不能获得稳定的武器供应,奉军很难承担起和俄国人作战的使命。”
白克尔也知道张廷兰说的在理,可是向中国出售武器生产线的事情,在美国的国会肯定不会通过,而且美国的统治层也不愿意让中国壮大起来。
“张,我劝你不要想这些不现实的事情了,美国可以提供给你们十万条莫辛纳干步枪,或者是更多的贷款,但是武器生产线是绝对不可能的!”
白克尔的态度十分坚决,可以说是斩钉截铁,张廷兰一看情况,也知道自己有些急躁了,美国人对后起国家的防范还是非常严密的,根本不愿意提供生产线,双方的谈判只能陷入了僵局之中。
送走了白克尔之后,正巧张作相从吉林赶到了奉天,他这次过来就是准备和张作霖商讨一下俄国的问题,现在边境线上有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究竟该如何应对,必须有一个章程了。
张廷兰和老爹见面之后,自然也把事情说了一下,张作相手里头拿着烟袋,吧嗒吧嗒的抽了几口,然后说道:“拙言,当初我们还在绿林的时候,有一次没有了粮食吃,就让一个大户给点孝敬,可是他们不愿意答应,结果第二天晚上,我们就把他们家都洗劫一空,人都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你想让美国人拿出好东西,不能求着他们,而是要让他们感觉到疼,这样才能让他们老老实实把东西送到你的手上。”
仔细听着老爹的话,张廷兰也在不断的思考,突然眼前一亮,点了点头:“爹,还是您老高明,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看来还要多跟您学学!”
“你小子脑筋够灵活,想的也够全面,能够看清大局,这一点很好,比爹强。不过你有一个问题,就是心肠不够黑,在国内你这叫爱惜羽毛,但是和那帮洋人打交道,就要什么手段都用上。”
作为一个老江湖,张作相的提醒还是非常有用的,远东的棋局牵扯到了方方面面,自然正面和美国人讨要,不能成功,那就从侧面下手,在背后推美国人一把。
张廷兰想了一会儿,笑着说道:“爹,这下子我有主意了,下一步就该美国人哭着喊着,把生产设备送过来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奉系江山 第四百零二章 虐杀侨民
俄国革命吸引了各方的注意力,原本矛盾重重的各方势力,也都暂时搁置了心结,开始盯着俄国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日本人已经开始调兵遣将,随时准备出兵干涉。
奉军也是同样如此,加快了调动的脚步,在大军北上之前,还要把各种准备工作做好,最主要的就是两样,一个是粮食的问题,一个是军火供应的事情。
自从推行了农场模式之后,东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大幅度的提升,最主要的是农场保证了政府的税收,能够把该收上来的都收到手中,再加上推动了农产品的最低保护价,老百姓都把大量剩余的粮食卖给了政府。
东三省都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仓库全都装得满满的,有大米小麦,也有高粱棒子面,为了应付数量众多的粮食了,各地陆续都建立了大量的仓库,粮囤整整齐齐的,俗话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看到了这些粮食,谁都感到了踏实。
张廷兰和杨宇霆正在检查一处临时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大米和面粉,全都是今年的新粮食,有不少搬运工来回往来,正准备把这些粮食运走。杨宇霆随手打开了一袋,检查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拙言,这些粮食质量上乘,不光能供应军队,怕是还有大量的余粮,可要卖个好价钱啊!”
“邻葛放心吧,本来俄国人的经济在战争之中,就濒临崩溃了,现在又接着打内战,农业已经破坏的差不多了,不论是哪支军队,都需要大量的粮食。而且列强要干涉俄国之后,从东北运粮也是最方便,最经济的,粮食可是咱们手上的一张好牌。”
杨宇霆也点头称是:“有拙言这个头号奸商在,我看谁都免不了要挨宰。”
很多时候,粮食这个武器只要用好了,能产生比起枪炮更好的效果,甚至能够左右前方的胜负走势,而且还能通过粮食,从美日的手里头换来需要的东西。对此张廷兰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这段时间,送到前线的粮食已经达到了三百万担,另外还有五百万担陆续运上来,囤积在了铁路沿线的仓库,只要需要。也随时可以运到前线。”杨宇霆笑着说道:“两年前奉军还是缺衣少食,刚刚过了两年。我们的的实力就有了飞速的提升。东三省的确是一块富饶的沃土,如果全部开发起来,咱们绝对有对抗列强的本钱。”
“没错,东三省的确潜力无限,最缺少的就是和平发展的环境,这次俄国出现内战。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至少要把北边的威胁解除大半,然后就能全力应付日本人了。”
视察完了粮食之后,张廷兰又马不停蹄的见了兵工厂和钢铁厂的负责人。陶吉平、熊梦远、陈启铭、夏寒、邝景扬、范旭东等人全都赶到了。
“在前段时间,我就向大家发出了邀请,希望让你们总结一下各自的管理经验,思索一下得失。我们有了初步的工厂基础,但是如何发挥出工厂全部的潜力,就要靠大家的聪明才智,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想法?”
邝景扬的资格最老,一听张廷兰的话,他率先说道:“革新管理体制,其实一直都在做,拙言此前已经废止了工头,对工人设立了详细的奖励机制,这就是很好的改革,下一步的该如何改革,我以为还是要广泛吸纳专业人才,内行领导外行,要增加工厂的自主性,避免政府过多的干预。”
“邝先生,我驳您一句。”一旁的夏寒突然开口说道:“减少政府干预并非什么好事情,如果是在欧美,工厂众多,大家互相竞争,脱颖而出的就是最优秀的企业,这当然无可厚非。这是我们现在不一样,每一类工厂几乎只有一两个,因此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光靠着企业自己干,绝对行不通,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敌人是占有天时地利的列强,没有政府的规划支持,我们肯定没法支持。”
别看夏寒只是一个年轻的小辈,但是也的确讲出了一番道理,邝景扬听完之后,也忍不住点点头,笑着说道:“的确有理,是我疏忽了。”
范旭东在一旁也开口说道:“就在三天前,侯德榜先生他们也从美国回来,我仔细询问过美国企业的管理方法,侯先生提到过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尽可能的把工序划分的细致一些,每个工人只负责简单的几道工序,这样能降低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还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我认为这个做法非常好,奉天的企业必须弄出一套严格的标准,探索建立生产流水线,不只能成倍的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提高产品质量。”
张廷兰听着这些人的议论,也频频点头,他们也都用心的准备了,而且也切中了关键,不过张廷兰还有一点想法,他们都没有提出来。
“各位,一个企业分成管理层,技术人员,一线工人,三个团体,该如何处理这三个团地的关系,我认为才是一个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以往的工厂管理层说了算,有些类似于封建衙门,让外行领导内行,最后闹出了很多问题,就像汉阳铁厂,开滦煤矿等等洋务企业都是如此,这些企业一直以来,也是半死不活,根本没有办法和西方企业竞争。”
张廷兰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洋务企业的弊病,大家也都频频点头,事实也的确如此,邝景扬在一旁说道:“拙言说的没错,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主张要用专业人才来管理工厂,不能让企业变成衙门,汉阳铁厂的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
“嗯,引入人才我当然非常赞同,但是我还是不是还忽略了一个群体,也就是那些一线的生产工人,究竟该怎么看待他们呢,是不是只是惟命是从的机器呢?”
张廷兰提出这个问题之后,邝景扬顿时也是一阵哑口无言。他没想到张廷兰竟然提到了工人,说实话这个时代对于一线工人,除了那些高级的技术权威之外,其他的都不怎么看重,工人都是脏兮兮的,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拙言,你觉得该怎么使用工人呢?”
“邝先生,我的看法是要把工人和技术人员,和管理着放到一起,他们三者是一个团队。必须要密切的配合,不能简单的看成谁听从谁,要把工人引入管理层,参加产品的研发,充分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张廷兰的这番意见,对于在场的人来说。有种颠覆性的感觉。让工人进入管理层,那岂不是乱套了么?
“拙言,很多工人知识水平低下,让他们参加管理和科研,未免有些高估工人能力了吧?”
“工厂有重大的决策,同时也有相对琐屑的事务。而且细节往往就能决定一个产品的质量,是不可忽视的东西。另外技术人员虽然主要负责设计产品,但是还要工人去把设计出来的东西变成实物,在生产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需要改进磨合的地方,因此工人和技术人员,也需要有一个互动。”
“总司令说的有道理!”熊梦远在一旁说道:“兵工厂自从鼓励技术创新之后,很多新设想,新工艺都是普通工人提出来的,节省了材料,提高了效率,简化了工艺,增强了质量。就拿我们最新生产的水连珠步枪来说,就有工人建议将枪托缩小,这样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国人的身体,我们也正在着手重新设计。”
张廷兰也点点头:“增加工人的参与,就是让工厂成为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让产品的质量更好,让工厂运作更加高效!”
在场的众人对于张廷兰的主张也不断的思索,其中的确很有道理,以往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把工人当成了会说话的机器,以为光有单纯的激励制度,让工人更听话,多干活就可以了,现在看起来,似乎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经过大家一番商讨,最终拿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就是鼓励工人参与科研管理;第二是明细奖惩机制,对于工人有益建议,只要采用之后,就一律进行奖励;第三要更加标准化,细化分工;第四点就是要大力引进培养人才,在国内外都建立起搜索挖掘人才的网络,尽可能多的找到人才,也要增加自身培养人才的力度。
这四点都是增加企业效率的关键,如果能落实好,张廷兰有把握能让产能翻番,质量大幅提升。俄国的内战,对奉军来说,就是危机并存,至于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就看奉军有多少实力。
实力强大了,能吃肉喝汤,实力不够,等到俄国染成了红色,奉军的身旁就多了一头巨兽。工业产能就是实力的核心,弄到了机器只是完成了硬件部分,现在整理出新的管理章程,则是软件部分,配齐之后,工业能力必定大幅度的提升。
1...167168169170171...3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