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姜登选的心里头画着问号,但是张廷兰的态度坚决,这个命令也是绝对不能更改的,他也只能照着张廷兰的指示去办。
经过奉军的仔细甄别,越来越多的才人被发现了,东三省的各个学校,主要的企业也都赶了过来,只要看中,马上就签订合同,直接把人带走。
苏霍伊等十几名飞机设计和机械制造方面的人才被巴玉藻和厉汝燕等人直接带走了,在带人之前,巴玉藻也考验了一下他们的水平,尤其是苏霍伊,虽然稍显稚嫩,但是有很多的奇思妙想,让巴玉藻都眼前一亮,临走的时候再三向张廷兰说,再有这种人才,一定不能放过。
当然获得丰收的还不只是他,夏寒代表鞍山钢铁厂直接过来选人了,他一下子拐走了十几位冶金专家,还弄到了一批机械设计的人才,超过两百位中高级技工,最后又在海兰泡找到了一个小型的冶金工厂,一个炼钢厂。
夏寒毫不客气的将这些人才和机械设备都弄回了鞍钢,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老长官,我算计了一下,有了这些人才之后,我们的科研力量至少增长了一倍,专业的技术工人增加了两倍,再把那些设备都整合到一起,给我一年的时间,我有把握让钢铁厂的产量翻番,每年产钢达到十万吨!”
目前日本的钢产量大约是七十万吨左右,比起中国几乎多了一个数量级,如果中国能够达到十万吨之后,和日本的差距就会缩小到十倍以内,而且凭着中国的资源优势,在基础打好了之后,产量还会暴增,在短时间之内不一定能追上日本人,但是差距就能控制在两三倍之内。
而且日本人还要养一支庞大的海军,投入陆军的资源有限,到了那个时候,奉军就有了和日本人的一拼之力。
张廷兰拍了拍夏寒的肩膀:“好好干吧,东三省的脊梁,就指着钢铁撑起来了!”
〖
奉系江山 第四百一十二章 都来淘宝了
钢铁产业一直都是一个国家战争潜力的最主要的体现,有多少钢铁,就能打什么样的战争,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较量,除了法国那种快速被踢出局的国家,二战其他的参战国比拼的都是战争潜力,实实在在的内功比试,容不得一点虚假。
从五万吨到十万吨,绝对是一道关口,十万吨以下的时候,奉天的各种建设是需要进口钢铁的,而超过十万吨之后,基本上钢铁行业就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且有了这样的规模之后,还能不断的培养人才,充当整个钢铁工业的摇篮,现在只有一家工厂,接下来就会有两家三家,发展就能进入快车道。
正因为有这些方方面面的好处,张廷兰对夏寒也是十分看重:“无论如何,都要把钢铁厂发展起来,需要什么只管和我说,奉军上下都会全力帮你解决,不过我也要告诉你小子,要是干不出成绩,也一样军法从事!”
“老长官您就放心吧,我也是您手下的兵,知道战场上在打什么,咱们的钢铁越多,武器越先进,咱们就能和别人拼这些钢铁,不然就只有拿命填,现在钢铁生产的越多越好,就是在节省士兵兄弟的性命!”
张廷兰听到了这话,满意的点点头,笑着说道:“能看到这些,就很不错,这次把这些机器和人才搬回去之后,你还有什么需要没有?”
“有!”夏寒点头说道:“老长官,您能不能想办法把本溪的煤铁矿单独划出来,也供应鞍钢使用?”
在原本的历史上,日本人此时已经吞下了本溪矿区所有的煤铁矿藏,不过有了张廷兰的干预之后,日本人的只拿到了一半的煤矿。还有十个主要的铁矿山和煤矿握在了奉军的手中,日本人几次想要吞下,都被奉军给挡回去了。
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大仓喜八郎也投资了俄国的债券,想要大赚一笔,结果债券全都变成了白纸,大仓喜八郎这个老家伙顿时就没了半条命,而且由于奉天方面掌控了本溪煤铁公司的控股权力,奉军已经对大仓展开了攻势,要求他为投资失败负责。同时要清理整个公司的管理层。
这时候就体现出了张廷兰当初布置的效果,有了控股权作为后盾,奉军已经连续清理了十几个日本的中高管理层,本溪湖煤铁公司渐渐的落入了奉军的掌控之中。
现在张廷兰最想做的就是把日本人彻底赶出去,如果按照夏寒的建议。把煤铁矿山交给鞍山钢铁,能够进一步压低本溪湖煤铁公司的价值。对于逼迫日本人放手。也是一个不错的筹码。
“可以,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如果以后本溪湖煤铁公司完全回到了我们的手上,还要把这些资源都还给本溪,这样两个钢铁厂才能平衡起来。”
“遵命!”夏寒这一次北上,收获颇丰。拿到了人才,搞到了不少机器,还得到张廷兰的许诺。可谓是满载而归,正好能够大干一场。
就在夏寒挑人的时候。奉天方面又特派了一个代表团过来,领队的就是袁金铠,随同着袁金铠一同北上的还有几位奉军的大学校长,另外邝荣光也随同一起前来。
一见面之后,袁金铠就笑着说道:“拙言,本来王省长要亲自过来的,不过他的公务太忙了,只好让我过来,不过你也不能藏私啊,奉天的这些大学都等着教师呢!”
邝荣光在一旁也笑着说道:“不光是大学要人,我的矿业学院也要人,铁路工程学院也要人,拙言你可不能偏心啊!”
张廷兰也笑着说道:“袁先生,邝先生,我给你们发电报的时候只是找到了一百多位讲师教授,听起来不少,但是根本架不住分配。不过这段时间,我有找到了一大批人才,足有五六百之多,完全能够满足你们的胃口。”
一听到张廷兰的话,邝荣光就把眼睛都瞪圆了,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拙言,你可别拿我们开心啊,俄国教育水平在列强之中是垫底的,就算欧洲部分的那些名城,也拿不出这么多的人才,你是怎么搞到的啊?”
“邝先生,欧洲没有,不代表远东没有,不过这些人才有点特殊,咱们慢慢说!”
张廷兰把代表团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之后,给他们都倒上了咖啡,笑着说道:“这是缴获的战利品,大冬天的,喝着肠胃里头暖和。”
“拙言,现在有玉液琼浆也喝不出滋味啊,你赶快和我们说说,哪来的这么多人才?现在东三省一口气建了好几个大学,而且每个大学都要发展理工科教育,让我们配齐教国文的不难,教英语的也不难,可是让我们配齐教物理化学的就太难了,遍寻中国,恐怕都找不出几个合格的工程师。”
什么都能跃进,唯有人才培养这一块是怎么也越不过去的,一个大学生的培养至少要十多年的时间,一个科研人员没有三四十岁,根本拿不出成果来,高级的技术工人没有十几年的磨练,根本就不可能出炉。
人才培养的周期摆在这里,张廷兰再有办法,也不能把知识和技能快速灌输到别人的脑中,缺乏人才,也缺乏能培养人才的人才,这也是奉军教育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袁金铠也笑着说道:“拙言,王省长可是交代我了,教师的问题你必须帮着解决,这可是你自己惹下的麻烦,你就要收场。”
“袁先生,这话从何说起啊?”张廷兰大惑不解的问道。
“拙言,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是你说的吧,现在钱也投下去了,学校也办起来了,过几年之后,大量的学生从中学毕业,要进入大学,接受教育。结果这时候大学却没有足够的老师,大量的学生被挡在大学门外,你说这个问题需不需要解决?”
这话里面虽然有玩笑的成分,但是也说出了一个问题,虽然基础教育重要,但是也要考虑学生的出路,没有一定数量的优质大学,还是没有承载优秀的人才的。
张廷兰苦笑一下:“看来这次我出兵海兰泡,这步棋真的走对了,不然我还没法向岷源先生交代了呢!”张廷兰笑着说道:“各位或许不知道。远东是沙皇流放罪犯的场所,而且在这些罪犯之中,还有一类人叫做政治犯,他们构成很复杂,其中就有大量的学者专家教授。甚至有些是一个领域的权威,这些人都被放逐到了远东。我们接管了海兰泡之后。一共找到了五六千名政治犯,其中高级知识分子就有上千人。”
张廷兰介绍完毕之后,邝荣光的呼吸都急促起来,沙俄毕竟是一个老牌列强,他们的高端人才,比起中国来。要强的太多了,毕竟中国的新式教育普及还不到二十年,虽然也有不少海外留学生归国,但是邝荣光很清楚这些留学生的程度。
中国的留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程度差别也很大,其中最优秀的毫无疑问是留美的学生,他们很多都成了中国的技术权威,不过这类留学生数量稀少,中国留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日本。
留日的学生就良莠不齐,日本人藏私非常严重,很多好东西都不交给中国学生,而且这些留学生到了日本之后,也经常花天酒地,参加各种游聚会,结果真正的本事没学到什么,回国之后,多数都孙文的追随者,搞破坏是专业,搞建设就两眼一抹黑了。
不过就算是留美学生,那也毕竟只是学生,相比欧美的高级教授,还差着不少呢。如今张廷兰说有一大批俄国的教授学者,邝荣光哪能不欣喜若狂啊!
“拙言,这些知识分子我们都要了,他们在俄国遭到迫害,到了东三省就不用担心了,我们保证提供他他们最好的科研环境,让他们随意的发挥。”
“邝先生,您先别着急,容我把话说完了!”张廷兰说道:“这些人都是政治犯,有些是诬陷的,有些也是有道理的,我们需要用他们的才华,同时也要提防着这些人反咬我们一口。坚决拥护多数党的那些人一个不能要,咱们不能把革命家请到家里头做客,其他的犹太人和民族主义分子可以使用,但是也必须严加看管,至于那些心志不坚的,爱慕奢华的,就要投其所好,彻底拉到咱们一边。”
袁金铠点了点头:“拙言说得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况且咱们和俄国还是敌对关系,这些人必须要用,但是也必须防范起来,我们还要拟定一个详细的章程,可千万不能弄回去一个定时炸弹。”
邝荣光也听明白了,头脑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之后,也点点头:“拙言,你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注意的!”
把一切都交代清楚之后,袁金铠和邝荣光等人满怀着喜悦,去接收这个俄国的人才,袁金铠等人仔细算了算,有了这六七百名俄国的高级人才,东三省的几个大学的教师基本能配齐了。
而且还能利用一些俄国的专家牵头,搞一些科研工作,跟踪世界的技术发展脚步。这一点简直太关键了,目前为止,日本人虽然也号称列强,但是他们的技术多数是从欧美连蒙带骗弄来的,自己搞出来的并不多。
就算在后世也是一样,日本人的原创能力并不强,他们更善于把西方的技术拿过来,然后自己包装,做成最精致的产品。
如果奉军拥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寻找日本人的弱点,发展自己的反制手段,研制新型的武器,这个价值简直不言而喻,这也是邝荣光等人欣喜异常的原因。
他们不光是把这些俄国人才带走了,还顺道把海兰泡几所大学的实验室也搬走了,全都弄回了东三省。
除了这些抢人才的之外,范旭东和吴毓麟也赶了过来,范旭东负责的化工厂已经基本落成了,随着侯德榜等专业人才的到位,已经在探索生产的技术了,正好海兰泡有一个军用化工厂,主要是供应军队生产炸药使用,规模虽然不大,设备也不先进,但是里面有全套的生产流程和配方。
有了这玩意之后,化工厂就能省去大量的摸索时间,直接进入生产阶段,因此范旭东才格外的兴奋。
“张先生,化工厂要是没有您的鼎力相助,只怕再有几年都没法正式投产,可是现在有了这些资料,几个月之内,我们就能拿出产品,实在是太感谢了!”
“范先生,客气话就不要说了,你们早一天拿出产品,奉军就能更加强大,要不然哪能在俄国的土地上立足啊!”
“张先生,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只求您能多占几座城市,多搬一点好东西,我们的发展就能更快!”(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奉系江山 第四百一十三章 集中营
靠着从俄国人的手中夺取,奉军的工业能力进步速度绝对十分惊人,就连一贯温文尔雅的范旭东也变成了十足的好战分子,其实何止是他,整个东三省的工业界都被惊动了。
原来的大沽造船所迁到了葫芦岛之后,正式更名为东三省造船厂,负责人吴毓麟已经开始着手生产船只了,可是机器匮乏一直是他最大的困扰,这次打下了海兰泡之后,他急匆匆的就赶了过来。
海兰泡属于黑龙江干支流交汇的地方,河面和宽大,俄国人试图在这里建设一个修船所,机器已经安装了一小半,剩下的都堆在了河道旁边的仓库之中,吴毓麟一下子就看中了,急忙请示张廷兰,准备全都搬走。
“吴厂长,搬回去一点问题没有,不过我要你立下一个军令状。”
“总司令,您有吩咐就说吧,我们一定努力完成任务。”
“很好!”张廷兰笑着点点头,然后说道:“海兰泡的情况你也熟悉,虽然我们控制了这里,俄国人一定会反扑,特别是江水解冻之后,这里就能通行船只了,我们急需一批浅水炮舰和内河运输船,你看看能不能生产出来?”
吴毓麟一听张廷兰的话,他也低头寻思了一下,按说原本大沽厂的实力接下这个人物,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是现在机器缺乏,工人也有些手生,想要快速恢复,有点困难。尤其是张廷兰要的还很急,必须在黑龙江解冻的时候就送过来,吴毓麟也不得不仔细权衡一下能力。
“总司令,要造这两样的船只,少说要十几艘。而且速度还要很快,光靠着现有的能力肯定不行。我有一个提议,咱们可以向江南造船厂下订单,让他们协助生产,最好再从江南厂挖一点人才过来,这样咱们的生产就能更快。”
吴毓麟的提议让张廷兰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一个办法,在张廷兰的印象之中,江南造船厂在1918年替美国生产过四艘万吨巨轮,虽然动力、材料、设计等等方面都来自美国。中国工人不过是打造了一个船体而已。但是这也很能说明问题,江南厂还是有点实力的,如果能把江南厂的造船能力整合过来,对于奉军来说,也是一个助力。
“吴厂长。既然如此你就向江南厂下单子吧,最好搞一个联合生产。把他们的专业人才请到奉天。和咱们一起合作设计。”
张廷兰又把提议细化了一步,吴毓麟在一旁听着暗笑:“总司令,把这些人弄到奉天之后,您是不是就不准备还给江南厂了?”
“人才如水,来去自由,一切都要看人家愿不愿意。而且有了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一切都要看吴厂长的手段了!”
“总司令放心吧,我一定想办法把这些人才请过来。然后再留下来!”
说到这里,吴毓麟想了想又说道:“总司令,这些年以来,江南厂和大沽厂都差不多,惨淡经营,吃的都是清朝的老本,生产一些民用船只,小型军舰还可以,大船肯定搞不定,特别是动力系统,咱们根本就没有配套的大型工厂,生产不了蒸汽轮机,也生产不了大口径的火炮,没有这些东西,咱们就没法造大军舰,而且这些东西列强也不会轻易卖给咱们。”
张廷兰也深知建造大型军舰的困难,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张廷兰闭目想了想,然后说道:“吴厂长,这些困难也不是没有办法克服,咱们已经开始仿制大口径的火炮,海军炮也会加紧研制,至于其他的,也不是没有机会,就拿远东来说,海参崴就拥有不错的造船能力,如果能够把海参崴的造船厂拿到手,咱们的造船厂绝对能成为全国第一。”
其实俄国人最初大力投资的旅顺港,大建造船厂,希望把旅顺作为俄国最好的不冻港,远东的堡垒,可是很不幸,旅顺落到了日本人的手里,俄国人的投入全都打了水漂。
在这之后,俄国人不得不把投资重点放在了海参崴上面,扩建造船厂,维持远东舰队的力量,目前远东造船厂虽然经费困难,但是基础还在,设备还是非常不错的,全都是从英法进口的,比起日本人要强不少,毕竟人家都是白人,互相之间极为照顾。
张廷兰在决定出兵远东的时候,就把目光盯在了这个工厂上,早就希望能够搞到手。吴毓麟听到了张廷兰的想法之后,更是把眼睛瞪圆了,激动的说道:“总司令,无论如何,您可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工厂弄到手啊,咱们的造船业就指着这个工厂了。”
张廷兰点了点头:“我一定想办法,用最快的速度拿到手,另外至于动力的问题眼前还有一个机会!”
吴毓麟已经被张廷兰的手笔打动了,急忙侧耳倾听,看看这位总司令又有什么高招。
“欧洲的大战快要结束了,德国人已经露出了败象,他们维持不了多久,德国战败之后,他们的军工必定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德国可是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军舰,还有最强大的潜艇,配套的工厂也是世界顶尖的,我已经安排了资金,只要德国一完蛋,咱们就马上抄底,不论花费多少代价,都会把我们急需的工业设备弄回来!”
听到张廷兰的话,吴毓麟只觉得自己的血液开始沸腾起来,跟着这样一个深谋远虑的人物,造船厂的未来绝对是一片光明,如果真能按照预期,把远东船厂拿到手,再从德国拿到关键技术和设备。
别说是水面舰艇,就连潜艇都能造船来,到那个时候,东三省造船厂的对手就不是国内的那几个老旧的厂子了,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小日本的造船厂,奉军要生产出能够对抗日本人的舰队来!
“总司令,有了您的筹划,造船厂绝对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我现在就理解回去,着手生产,然后再去江南马尾等造船厂挖掘人才!”
吴毓麟干劲十足,兴冲冲的离开,在海兰泡的工厂之中,还有一处比较大型的武器维修工厂,能够生产全套的俄制轻型装备,这个工厂张廷兰并没有搬回去,而是从吉林兵工厂调了一部分管理人员过来,让维修厂重新运作起来。
张廷兰已经准备把海兰泡打造成在远东的支点了,要支持大军的需要,保留一定的军火生产能力,也很有必要。不过张廷兰并不相信这些俄国人,他们原本的俄国技师都弄到了吉林,让他们在东三省服务。海兰泡的工厂则全是奉军的技术人员负责,他们能让张廷兰更加安心。
经过了小半个月的处置,海兰泡的所有工业力量,都被奉军一扫而光,各种专业人才也全都挖走了,剩下的只是一帮俄国民众而已,这帮人除了能贡献一点力气之外,已经没有别的作用了。
张廷兰也毫不客气,早就把他们分批关进了集中营,那些海兰泡的华工也都经过了简单的训练,他们已经成为了普通的民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监督这些俄国人劳动。
就在黑龙江边,足有两千多名俄国壮劳力正在拿着各种工具,拼命的挖掘冰冻的土地,冻土层相当坚硬,一锹下去,只能看到一个白印,根本就挖不动。
可是这些看管俄国的民兵不会有任何的客气,只要看到谁在偷懒,顿时就是一鞭子,这些劳工出身的民兵,没有任何的客气。
“别觉得老子对你们狠,这些全都是你们自找的,我们在远东的华工,哪个不是这么干活的,不只是打骂,还要戴着手铐脚镣,多少人都被活活的累死打死!所以啊,你们也别觉得冤屈,这就是报应!”
负责看管的士兵猛地又抽了一鞭子,一个老迈的俄国人扑通倒在了地上,一动不动,像是死了一般。
两个民兵过来检查了一下,发现这个老家伙还有一点气息,不过怎么打都不动了。负责看管的负责人嘴角留露出一丝冷笑:“还愣着干什么,俄国人怎么对待咱们的,咱们就怎么对待他们,你们还不清楚么?”
这两个民兵点了点头,拖着这个老家伙,到了一旁的树林边上,把他掉在了一颗树上,然后扯去了衣服,任由寒风吹过,这个老家伙不住的惨叫,渐渐的声音越来越低了,最后就干脆被冻死过去。
那些劳动的俄国人也全都看到了这一幕,他们的心中有狠,有气,不过更多的是麻木,每个人只能机械的挥动手臂,只要不死就撑下去。
“总司令,按照您的吩咐,咱们围绕着海兰泡等地,正在加紧修筑防永久性防御工事,另外在黑龙江沿线,两岸一共修筑了无座炮台,构成犬牙交错的形势,只要敌方的军舰敢来进犯,就会被击沉在江里头。”
负责监工的李景林向张廷兰汇报道:“这时候冰天雪地,这么大规模的修筑炮台,就是拿俄国人的生命在往里面填。”
“怎么?有些不忍了?”
“当然不是,我是觉得让他们这么白白的死掉,有些太便宜俄国人了!”
〖
奉系江山 第四百一十四章 搬空远东
“总司令,当初八国联军来的时候,俄国人纠集了十多万人,把东三省都给霸占了,一路上他们烧杀抢掠,光是被糟蹋的女人就不计其数,有老有少,到处都有中国人的尸体,四处游荡的野狗吃了大量的人肉,见过活人之后,眼睛都变成了红色,整个东三省就如同到了地狱一般。”
“总司令,实不相瞒,那时候我刚到东三省,加入了育字军,在军营的旁边有一个小酒馆,掌柜的自酿的烧酒特别有劲,喝道嘴里头,像着火了一样,就从那时候开始,我才喜欢上喝酒,只要有点功夫,就去喝一杯,听着其他人天南地北的说笑,特别来劲!”
李景林很少提他自己的往事,这也是第一次吐露,他说的时候满怀着憧憬,张廷兰也在一旁认真的听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