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因此衡量实力对比,绝对不是简单的奉军和北洋军的对比,而是奉军和列强实力的对比,只要能够抗住列强的压力,奉军才能一统天下!很显然那些老派的人物看不到这一点,张廷兰的心里头也有些焦躁,最让张廷兰的担忧的还是张作霖的意思,如果这位大帅动心了,显然就麻烦了。
这时候老张正好笑着对张廷兰说道:“拙言,现在有三个人反对你的韬光养晦,你有没有什么辩解啊?”
张廷兰正要说话,这时候张学良跑了过来,冲着张作霖敬了一个军礼:“报告大帅,空军飞机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进行飞行演练!”
老张看着英姿飒爽的儿子,欣慰的点点头,然后说道:“好,现在就进行演练吧,也让大家伙都领略一下空军风采。”
“是!”
张学良随即传达了命令,早在跑道上做好准备的飞机迅速起飞,这架飞机是巴玉藻他们最新造出的一款双翼机,论起整体性能已经堪比英法的同类产品,飞机装备了两挺7.62毫米机枪,拥有相当不俗的火力,机动性能也相当优异。
在空中能够做各种动作,上下盘旋,这次飞行演练的内容包括编队飞行,对地攻击,空中格斗等等项目。到了最后的空中格斗环节,两架飞机在空中上下盘旋,互相追逐,看得所有观众都大呼过瘾,而且老张还主动站起了起来,在观礼台上仔细的观察,脸上不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到了这一幕,张廷兰的心里头猛然一动,他已经看明白了,老张绝对有心思入主中原了,而且这种心思还是自己给他的,奉军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比起国内的军阀,拥有太多的优势,正是这种优势让张大帅有点忘乎所以,野心膨胀。
张廷兰也不知道如何劝解,精彩的飞行表演练也变得有些索然无味,好不容易表演结束了,张廷兰就找到了杨宇霆,两个人的眼睛里头都露出了一丝忧虑。
“拙言,你是为了吴俊升他们的事情来的吧?”杨宇霆叹了口气说道:“最近大帅经常向我询问军工产量的问题,看来大帅是动了心思了。”
“邻葛,你有没有办法劝解一下?”
“没有!”杨宇霆苦笑着摇摇头:“不只没有,我还要给大帅加把火呢,葫芦岛的造船厂已经有了成果,刚刚一艘新的浅水炮舰造出来了,咱们奉军海陆空军这下子都齐全了!”
〖
奉系江山 第四百二十一章 浅水利器
明知道大量新式武器的出现,会激发张作霖问鼎中原的野心,但是有些东西也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张廷兰折腾了这么久,又从俄国搬来了全套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在加上奉军上下都憋着一股干劲,眼下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葫芦岛的造船厂也是一样,经过连续半年的努力,他们建造的第一艘将近一千吨的浅水炮舰终于正式完成了,吴毓麟迫不及待的将消息通报了奉天,希望奉军能够派出要员参加下水仪式。
“拙言,生产浅水炮舰还是你交给他们的任务,下水仪式也理应你过去,而且你还能给他们指点一下,看看哪里做的不到位。”杨宇霆笑着说道。
“参谋长,这艘军舰下水,咱们的海军就算是正式成立了。这是我手下都是一帮旱鸭子,连一个回水的都没有,你可要给我安排一个懂行的人啊。”
杨宇霆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拙言,要是放在以前,我也没有什么好的人选,不过现在可不同了,前段时间就有一批海军人才从美国回来,到了北京,我托人联系了他们,邀请他们到奉天参观,昨天一行七个人都到了奉天,其中最优秀的就是沈鸿烈,这个人才华横溢,很懂海军,我正准备把他推荐给大帅呢!”
张廷兰一听沈鸿烈这个名字,也不算陌生,他在历史上就是东北海军的缔造者,也是奉军当中的重要将领,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海军失去了根本之地,变成了丧家之犬,沈鸿烈又投靠了南京。一直在青岛驻扎,沈鸿烈还当过青岛的市长,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沈鸿烈投降南京方面,似乎有些背叛奉军,不过张廷兰也心里头清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作为海军将领总要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谁叫那时候奉军落魄了呢,覆巢之下无完卵,总体来说。沈鸿烈这个人还算是很有能力的。
“邻葛,既然你推荐了沈鸿烈,那不妨就让他一同到葫芦岛,参观一下新下水的军舰,也让他见识一下奉军的实力。”
“也好。我们现在就通知他们,让沈鸿烈和你一同去葫芦岛。”
商量好之后。张廷兰又向老张汇报了情况。张作霖一听到有军舰下水,果然喜悦异常,奉军可以说是拥有了海陆空三军,放眼国内,所有军阀之中,包括北洋政府在内。都是第一等的。
“拙言,好好去慰劳一下造船厂的工人,再抓紧时间,把海军给组建起来。尽快形成战斗力。”
张廷兰一看老张如此的急迫,心里头就咯噔一声,他试探的说道:“大帅,海军是个技术兵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练,有了船下水,还要有足够的水兵去操纵,想要真正形成战斗力,恐怕还需要大量的时间。”
张作霖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在地上转了几圈,然后对张廷兰说道:“拙言,你是不是觉得我逼的有些太紧了?”
“大帅,发展自然是越快越好,只是有些东西需要一个周期,必须按部就班的走完流程,没有办法一步登天。”
老张点了点头:“拙言,你一直和我说过,要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只有能抗衡日本人,才能考虑入住中原的事情,我一直非常赞同你的看法。不过最近有人向我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日本正和俄国在远东打仗,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军队,日本人关注东三省的精力就被分散了,如果能利用这个时机,果断的占领北京,掌控了关内地区,就算不能把整个天下拿到手,只要控制了华北,整合华北和东北的实力,再去对付日本人,这样把握也更大一些。”
听着老张吐露心声,张廷兰仔细认真的听着,心里头不断的思索推演,老张的这番话也的确有道理,如果日本人深陷同俄国的战争,无力顾及奉军,然后奉军通过这一段时间,快速的掌控中央权力,再集中全力,回过头对抗日本人。
这个方案不能说是错误的,不过张廷兰总觉得风险还是太大,因此说道:“大帅,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但是这个时机太难把握了,而且击败北洋,掌控北京政权,需要付出多少的力量,如果南方孙文一党也出兵了,又该如何应付,这都需要仔细的权衡!”
“拙言说的也有道理,我再仔细的思考一下,你先去葫芦岛吧,把咱们的海军支撑起来,就算暂时没有战斗力,用来撑门面也是好的。”
张廷兰和张作霖接触的时间很长了,非常了解老张的脾气,这位大帅能够从善如流,是个非常不错的领导者,但是老张同样十分顽固,一旦下定了决心,就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从老张的话里头,张廷兰已经听到了一丝不悦,显然老张这一次并没有听从张廷兰的意见,而是有了别的想法!
张廷兰也知道这种时候不能多说什么,不然只会激起老张的逆反,因此他也只能想一些别的办法,再来劝解老张了。
离开了帅府之后,张廷兰带着沈鸿烈等人直接前往了葫芦岛造船厂,沈鸿烈三十出头,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像是一个学者多于军人。
和张廷兰见面之后,沈鸿烈显得十分激动,主动说道:“张总司令,在英国的时候就听说您的大名了,收复中东路,击败俄国人,真是大涨了中国人的威风,就连海外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件事情,我们这些游子在也是与有荣焉!”
沈鸿烈说这话完全是出自真心,这时候整个西方世界都对中国人充满了蔑视,即便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才,也很难获得对方的真正尊重,你的背后是一个没落的老大帝国,不管什么时候,走出了国门。才能真正的理解祖国的含义,国运和个人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
沈鸿烈在英国也要面对各种嘲笑和蔑视,突然奉军击败了俄国人,传到了西方世界之后,顿时成了一个新闻,有些英国人也开始用不同的眼光来看中国人了,前后的反差让沈鸿烈越发的明白拥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的价值,因此回国之后,就带着同行的伙伴,到了奉天。希望能够为奉军效力。
“沈先生,奉军正在发展之中,最缺少就是各类型的人才,你们能到奉天,我们一定会提供足够的舞台。让你们充分展示才华。”
张廷兰一见面就露出了招揽的意思,双方相谈甚欢。沈鸿烈也向张廷兰讲述了欧洲的种种见闻。张廷兰也不时询问欧战的状况,他们乘坐着火车,很快到了葫芦岛,下车之后,也没有休息,就直接赶到了造船厂。
吴毓麟早就等在这里了。一见张廷兰到了。吴毓麟笑着迎了过来:“总司令,自从得到指示之后,船厂上下没有人敢懈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弄出了第一艘浅水炮舰,就等着您来验收呢!”
“吴厂长,我也早就盼着军舰下水呢,咱们都过去看看吧!”
吴毓麟带着张廷兰,快步到了船坞,一艘庞大的军舰就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在军舰上,还有一些工人在做着收尾的工作。
看到了这艘军舰,吴毓麟脸上也露出了十足的欣喜的笑容:“这艘军舰,从里到外,所有的设备都是咱们自己生产的,包括动力和武器在内,除了使用了不少俄国技师之外,其他的都是咱们自己的!”
沈鸿烈听到这话之后,顿时就大吃一惊,中国也有几家船厂,能够生产船只,但是用的蒸汽机和武器多数都要进口,有的甚至钢板也要进口,现在猛然听说奉军竟然能够全部自产,这下子把沈鸿烈也吓到了,甚至他都觉得吴毓麟是在吹牛。
“原本大沽造船所就有建在一千吨以下的军舰的能力,我们又整合了海兰泡和海参崴两处的造船设备技术人员,建造小型舰只一点问题没有,而且伯力的机械制造厂就是生产船舶动力设备的,我们也拿到手了,生产蒸汽往复机也没有什么难度,至于火炮吉林兵工厂就能生产!”
听着吴毓麟的介绍,沈鸿烈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真是出乎意料,全中国的工业实力最强的竟然是开发最晚的东三省,奉军能够快速崛起,击败列强,果然是实力不凡!”
吴毓麟也十分高兴,笑着向他们介绍道:“这艘浅水炮舰排水九百三十吨,长七十二点四米,宽十三点二米,装备两座一百五十二毫米主炮,首尾各一座,四座四十七毫米的副炮,动力使用的是一千四百马力的蒸汽往复机,最大的航速十节,由于才有了低干舷的设计,最大吃水一点六米,完全能够在近海和内河使用,强大的火力能提供有效的打击能力,绝对是浅水作战,支援步兵的一大利器!”
张廷兰对于海军还有一点迷糊,沈鸿烈的眼睛则是亮了起来,他急忙问道:“吴厂长,听着你的说法,只怕这艘军舰不论是火力,还是吨位都超过了北洋政府装备的楚字舰啊!”
“嗯!”吴毓麟欣然点头说道:“楚字舰一共六艘,都是张之洞从日本神户川崎船厂订购的,是日本人生产的老货,和我们的新舰完全没有办法比拟。这艘浅水炮舰有两大突出设计,使得作战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吴毓麟向张廷兰和沈鸿烈指了指船上,然后说道:“在这艘军舰上面,装备了两座三联装高射机枪,能够对付一般的低空飞机,在河道作战的时候,能够有不弱的防空能力!”
在这个时代,飞机刚刚出现,还没有真正的威胁到船只,加装防空火力的炮舰并不多。沈鸿烈也是第一次注意到,他不仅问道:“炮舰还会被飞机攻击么?”
“一点都没错,不过不是我们的炮舰被攻击了,而是我们的飞机攻击了对方的炮舰!”张廷兰笑着说道:“奉军掌控了海兰泡之后,有些俄国人还心有不甘,就在不久之前有两艘浅水炮舰试图接近海兰泡,骚扰我们,被奉军的空中力量击败了,挨了两枚炸弹,仓皇逃窜了!”
沈鸿烈一听竟有如此的战例,也不由得点点头,吴毓麟继续介绍道:“这艘军舰还有一处关键的地方,那就是在船舱里面,我们安装了大量的水密隔舱,使得船只有了强大的生存能力,在浅水区即便是受到了撞击,轻易也不会造成严重损伤,和日本人的皮薄馅大的样子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
奉系江山 第四百二十二章 海军战略
舰船的生存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就像在日德兰的大海战之中,英**舰吨位更大,速度更快,但是和德国的军舰拼到了一起之后,损失远大于德国,要不是大英帝国底子雄厚,海上霸权就要拱手让人。
德**舰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强大的生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沈鸿烈在欧洲经历过大战,对于这方面有着切身的体会,吴毓麟他们在造舰的时候,也考虑到了生存能力,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嗯,这种潜水炮舰最主要的作战区域就是近海和内河,这些的确水文环境复杂,暗礁浅滩遍布,只要稍不留心,就会发生撞击事故,从北洋舰队开始,因为撞击沉没的军舰也不在少数,非常可惜,能在一开始就注重生存性,真是非常了不起!”
沈鸿烈十分赞叹的说道,张廷兰也非常满意,他笑着问道:“吴厂长,大口径的榴弹炮我们还能生产,这大口径的舰炮恐怕还有些困难吧,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的确如此,舰炮相比野战炮更加困难,一个炮管就要费不少的力气,好在咱们搞到了海参崴的造船厂,里面有一个维修车间,能够维修大口径的火炮,另外我们在海兰泡还缴获了几门要塞炮,有了这些作为基础,我们和吉林兵工厂联合研制,已经攻克了技术难题,不过目前的问题就是产量有限,每个月最多只能造出六门!”
“这已经很不错了,饭咬一口一口吃。”张廷兰笑着说道:“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数量,最后解决质量,而且眼前就有一个机会。只要把握住了,我们的工业水平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张总司令,您指的是什么机会啊?”沈鸿烈在一旁不解的问道。
“沈先生,你刚刚在欧美回来,世界的局势应该很清楚吧,德国人已经是强弩之末,溃败不会太远了,他们虽然败了,但是工业技术水平摆在那里,他们的技术能力在西方世界是首屈一指的。如果能借助德国失败的机会,从德国搞到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咱们不就能够一飞冲天了么?”
听着张廷兰的话,沈鸿烈的眼睛越来越亮,中国不少人都在关注着欧洲的大战。他们最大的期许就是能够通过加入协约国,获得战胜国的地位。进而收回中国的主权。
可是张廷兰的想法完全不一样。竟然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去搞到德国的技术,简直就是有些超乎想象,不过仔细想想,还真是有道理,德国战败之后。下场一定会很惨,原本被德国人视为珍宝的技术,也会变成白菜价,只要出得起钱。绝对能够弄到关键性的技术。
沈鸿烈不由得给张廷兰伸出了大拇指,十分感慨的说道:“张总司令,这下子我算是明白奉军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工业能力了,原来你们把注意力都盯在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上面,而不是那些虚的东西,实在是了不起!”
“沈先生,废除列强的特权,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我从来都只相信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别看咱们和协约国绑在了一起,也有成为战胜国的希望,但是咱们没有足够的实力,列强根本不会看得上咱们,出卖中国的利益也是家常便饭。”
不论是一战还是二战,中国都十分幸运的站在了胜利者的一方,但是两次大战之后,中国的利益都被出卖了,一战之后的山东问题,二战的外蒙古问题,都是如此,说到底就是自身实力不够。
张廷兰熟知历史,能够这么斩钉截铁的下了断言,沈鸿烈还有些接受不了,他疑惑的问道:“张总司令,我现在就听说有人要求政府收回山东的权利,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德国是战败国,理应交还中国,如果列强连这种要求都拒绝了,他们未免欺人太甚了吧!”
“沈先生,咱们不妨打一个赌,就赌列强会不会公正处理这个问题。”
沈鸿烈笑着说道:“赌就赌,不过我可没有什么赌注啊!”
“不用什么赌注!”吴毓麟在一旁笑道:“沈先生要是能留在奉天效力,总司令就求之不得了,这次带你过来,就是给我的军舰找一个舰长。”
吴毓麟的话将大家伙全都逗乐了,他又看了看时间,然后说道:“总司令,军舰下水的时候到了。”
张廷兰他们都仔细的凝视着,海水注入了船坞之中,渐渐的这艘军舰稳稳的浮了起来,奉军建造的第一艘军舰就这样在所有人的欢呼声中,正式下水,军舰一小步,海军一大步,张廷兰十分满意,勉励了在场的所有工人,又颁布了嘉奖令,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额外得到两个月薪水的奖金。
工人们也都欢呼雀跃,热热闹闹的好像过年一般,随后张廷兰就把吴毓麟和沈鸿烈请到了办公室之中,三个人对面而坐,张廷兰笑着说道:“军舰虽然下水了,不过这只是建立强大海军的第一步,我们除了要有军舰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成熟的海军战略,我们的海军任务是什么,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又需要如何侧重。这是我们在建立海军之前,必须搞清楚的东西,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办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顶层的规划设计,尤其是海军的装备,每一样都是大把的银子堆出来的,必须要符合整体的战略需求,不可能是什么先进装备什么,关键一定要有用。而且凭着奉军的财力,也不可能随意的大量投入海军,有限的经费必须合理的利用,这也是张廷兰想要确定发展战略的原因。
沈鸿烈低头想了想,然后说道:“我觉得中国海军和世界的海军差距已经太大了,甲午海战之前,镇远和定远号称远东最强大的军舰,可是到了现在,大型的战列舰已经到了三万吨,甚至有更大的,反观我们,海军不只没有进步,反倒是全面的后退,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我认为要发展海军,必须立足长远,追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逐渐建造大型军舰,维护中国的海上权益!”
“其实按照我的观察,中国和德国的情况比较相似,两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在两国通向海洋的道路上,都面对着一个强大岛国的封锁,我们或许可以吸收德国海军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建立一只庞大的海上舰队,同时要加强水下力量,尤其是潜艇的发展,十分重要,最让英国人头疼的就是德国潜艇,我们也不能放松。”
沈鸿烈说得差不多了,张廷兰才问道:“沈先生,按照你的设想,建立大舰队,需要投入多少钱,需要多长的时间,我们的财力能不能承受,在工业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跑赢对手?”
张廷兰连续发问,沈鸿烈突然有些尴尬,的确他的设想很好,但是现实的落差太大,按照他的想法,只怕把整个奉军都买了,也建不起来,而且就算建立起来,能不能打赢对手,还要画上一个问号。
“张总司令,我知道这个想要需要庞大的投资,但是不用这个方式,我们又如何维护海上权力呢?”
沈鸿烈虽然很懂海军,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将他的眼光束缚住了,完全盯在了海军的算计上面,并没有真正从大处着眼。
“沈先生,我认为中国眼下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挨打和挨饿,你觉得如何?”
沈鸿烈仔细听着,然后猛地点点头:“张总司令一针见血,虽然通俗,但是直指核心啊。”
“没错。”吴毓麟也说道:“挨打其实就是主权问题,而挨饿就是民生问题,这正是中国眼下的症结所在,要想解决挨打,就要强军,就要发展海上力量,从满清以来,我们的威胁都是来自海上,难道发展强大的海军有问题么?”
张廷兰笑着说道:“沈先生刚才提到了德国,说中国和德国有相似之处,我们不妨就从德国身上找找教训,日德兰海战表明德国的造舰技术,士兵素质,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很不幸,他们的海军战略就是错误的,威廉二世根本没有搞清楚海军的使命是什么,庞大的公海舰队就是他的奢侈玩具,除了浪费宝贵的国力,并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
张廷兰一张口就是毫不留情的批驳德国的战略,沈鸿烈和吴毓麟都有些诧异,不知道这位总司令又要有什么高论了,他们都侧耳倾听。
“海军的使命就是进攻,尤其是大型主力军舰,就是为了进行远海决战,夺取海上霸权而建造的。可以说一个国家开始建造大型的军舰,是一个国建走向扩张,维护海上权力的开始,大海军就是大进攻,德国的公海舰队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指导思想之下,发展出来的怪胎!”
大海军!大进攻!张廷兰的话听在了沈鸿烈的耳朵里,顿时有种振聋发聩的感觉,一下子就把大海军的核心点破了,海军不是装点门面的东西,而是要维护国家利益的急先锋,就像德国,既然把公海舰队搞成了存在舰队,简直就是对海军的侮辱!
沈鸿烈不由得起身向张廷兰深深的鞠躬:“沈某研究海军许久,直到今天才弄明白海军的作用,实在是惭愧!”
〖
奉系江山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战终结
“按照拙言的意思,大海军是为了夺取海外利益而存在的,那目前中国没有什么海外利益,我们最主要的就是避免挨打,似乎发展大海军就没有必要了?”
吴毓麟用了好一会才把张廷兰话中的意思消化了,任何一艘军舰都是海上的一个作战平台,也必须服从海军战略的需要,而作为造船厂的负责人,吴毓麟更是要理解海军的战略方向,这样才能选择好发展方向,生产出合适的产品。
猜你喜欢